再见厦门日记(精选9篇)
来到科技馆,我的心早已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好像要钻出我的身体冲向馆里。科技馆向来是我的最爱,那里会以有趣的体验让我们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印象最深刻的是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我顺着长长的食道进入了胃,胃不断收缩,将食物碾成食糜,接着又穿过小肠和大肠,最后变成“粑粑”从滑梯(肛肠)排了出来。
然后,我们到了胡里山炮台,历经那么多年依然那么雄伟坚固,真了不起。最后一站是集美学村。陈嘉庚先生他成功后回到家乡,建成了两所名校。其中一所是著名的厦门大学,另一所就是集美学院。集美学院有一所建筑叫“归来楼”,远看整座建筑像一个“回”字,告诉我们长大后不忘故乡,要回来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坐上动车去往武夷山市。正当我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时,惊喜出现了――肯德基!有汉堡、鸡米花、蛋挞,全是我整天心心念念的美食,荆阿姨可真是善解人意。
从浦江清的经历来看,他既没有在厦大读过书,也没有在厦大工作过,似乎和厦门大学并没有交集。不过,如果仔细阅读浦江清的日记,我们可以发现浦江清曾在其日记中频繁地提到厦门大学。而且,在当时厦大校长的邀请下,浦江清还住到了厦大校园内,一住就是四天。在此期间,浦江清还参观了厦大的实验室和图书馆。
浦江清有记日记的习惯。在1929年1月29日的日记中,浦江清记下了自己写日记的目的。他写道:“记日记丝毫无自尊的意思,也无有预备做自传的虚荣心。我的目的,大约有四:练习有恒的笔墨,一也;作日后追忆过去生活之张本,二也;记银钱出入、信札往来,备一月或一年内查考,三也;记零星的感想及所见所闻有趣味的事,备日后谈话或作文的材料,四也。”
现在保留下来的浦江清日记一共有十几本。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的浦江清“日记”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时间跨度为1928年至1936年,是浦江清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担任陈寅恪先生助教及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时期的日记,题为《清华园日记(上)》;第二部分的时间跨度为1942年至1943年,是浦江清从上海出发,历经苏、皖、贛、闽、粤、桂、贵、云八省,以及到昆明后在清华文科研究所读书写作三个月的日记,题为《西行日记》;第三部分的时间跨度为1948年12月12日至1949年2月9日,前后仅六十天,题为《清华园日记(下)》。而在《西行日记》的1942年10月部分,恰逢浦江清从江西进入福建,并路过闽西长汀,所以保留了浦江清在当时已迁至长汀的厦门大学的一些见闻,颇为珍贵。
1942年10月,厦门大学迁至长汀办学已达五年。浦江清一行于10月8日中午抵达长汀,下午两点来到厦门大学。浦江清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下午二时,问明厦大地址,至其门房,问施蛰存,云住长汀饭店,林庚住山上宿舍,惟萨校长则在校办公。乃往谒之。萨氏久别,见余畅谈清华近况及厦大情形。要余留一二日,参观厦大,并云倘能留此更佳,因中文系尚缺人,而西联彼可去电为代办交涉也。余感谢其意,恳辞。”
浦江清是1926年到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担任陈寅恪的助教,1929年转入中国文学系任教。而萨本栋则是192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出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直到1937年7月11日离开。可见,浦、萨二人曾长期共事,应该早已熟识。浦江清抵达长汀时,距萨本栋离开清华已逾五年,但二人仍一见如故。有意思的是,萨本栋本希望浦江清能留在厦大任教,但被浦江清婉言谢绝。
厦门大学在长汀办学一切因陋就简,不仅化学实验室乃旧监狱改造而成,就连校长住宅也系庙宇改造而成。浦江清在10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校长住宅旧为仓颉庙,经改造,颇清洁。有一会客室,窗用明瓦以代玻璃,光线甚佳,平时亦为会议室。另一饭厅。皆极大。四壁书架,放厦大图书馆书。盖恐轰炸,故择精要者疏散在此耳。……饭后参观各科学实验室,设备均佳。旧为县文庙,化学实验室乃旧监狱所改造者。”
浦江清在清华任教多年,可谓见多识广。能对厦门大学的实验室给出“设备均佳”的评价,足见当时厦门大学的实验设备并不简单。
除了实验室之外,厦门大学给浦江清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处便是图书馆了。浦江清在10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是日上午,蛰存领余参观厦大图书馆。西文书,凡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医学、生物皆富,物理、化学、数学书亦可,而关于中国文学之书籍亦多,出意料之外。据云语言、文学为林语堂,生物为林惠祥所购,故有底子。人类学书亦富。中文则丛书甚多,地志亦不少,顾颉刚所购。金文亦不少。又有德文书不少,自歌德以下至托麦斯·曼均有全集。尼采、苏本华全集英德文皆有。亚里斯多德有最新之英译本。”
其实,厦门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对图书和实验设备极为重视。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在1922年呈送陈嘉庚的《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中就写道:“各种书籍及实验室之设置,亦甚重要。倘书籍不齐,仪器缺乏,虽有良好之高等专门教师,终不能有所发挥。故本校对于书籍及仪器之设置,拟特加注意,不稍存吝啬之心。”
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对人才的渴求也给浦江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过学的邹文海当时本欲赴中正大学任教,结果被萨本栋挽留。邹文海因嫌厦大开出的薪金较中正大学低,萨本栋为了留住人才,破例给邹文海开出和中正大学一样的薪金。浦江清在10月10日的日记中也记录下了这一情形:“见邹文海于中南旅社。邹君将赴中正大学而萨校长半路要之,邹君在考虑而未决。余告以中正设备不好,人事闻亦甚困难。此间图书多,可留,极力怂恿之。邹君谓厦大当初亦曾接洽过,条件不如中正之优,如薪金仅为三百八十元,旅费亦有限制,中正则薪金在四百元以上,为政治系主任,旅费可实报实销,且可派车子来接。今厦大因政治系走了几位教授,致下年课亦开不出,萨氏遂允照中正一切待遇。”
邹文海最终还是被萨本栋求贤若渴的态度所打动,留在了厦门大学教书。四十年后,邹文海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三十一年夏,我自崇安赴中正大学,道经长汀。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先生遣人来约晚餐。我至今诧异他那天如何会知道我那天会过长汀,但萨先生是我的师长辈,自然不能推辞。席间萨先生说厦大政治系已成真空状态,我得留下来帮他的忙。我不愿爽胡步曾先生的约,故踌躇不知如何答复。他见我为难的样子,接着又说:‘胡步曾拉去我的陈耀庭,我就扣住他的邹文海,两不吃亏,就这样好了。’其实法学院院长黄开禄兄亦在座,告诉我厦大政治系真的一位先生都没有,从需要来说,厦大实远超过中正大学。他说得我大有义不容辞之感,只有留长汀一途了。而今回想起在厦大三年的经历,深感能在萨先生领导下任教是一生中最大的幸事。”
浦江清一行于10月12日早上七时离开长汀。虽然浦江清在長汀只逗留了短短四天,但厦门大学丰富的藏书、良好的实验条件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月21日,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后,浦江清终于抵达目的地昆明。在11月24日的日记中,浦江清仍对厦门大学的丰富藏书念念不忘。他写道:
留研究所中看书。又至梦佳处、游国恩处。游,北大新聘担任文学史课程。又至北大文科研究所看书,亦近,不到半里。以两处书合并以观,勉强可足。佩公问较厦大如何,余曰,尚差远也。如《四部丛刊》一、二、三编,《四部备要》、《图书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等,皆此无而彼有,《丛书集成》只到第三期书。
就在浦江清离开厦大后不久,萨本栋又开始着手恢复已经停刊五年之久的《厦大学报》。两个月后,新一期的《厦大学报》终于刊印出来,萨本栋在“卷首语”中感慨地写道:“本校在私立时代,原刊发有《厦大学报》。二十六年本校改为国立,不数日即值抗战军兴,鹭岛居国防前线,遂于炮火声中内迁长汀。举凡大学所应具之最低基本设备,一切均待草创,学术刊物之发行乃归停顿。本年鉴于长汀校舍雏形粗具,校基较固,爰有广续刊行学报之议。事定之日,决仍沿用原有《厦大学报》之名称,惟将“卷”、“期”改为“集”,以资区别。内容方面则先刊登文、法、商各部门之论文,以其性质较相接近也。至于理工文献,则期于将来另出特刊。惟是长汀僻居闽西,印刷幼稚,字迹模糊,鲁鱼豕亥之虞在所难免,尚望执笔诸先生及读者宽予原谅焉。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识于长汀仓颉庙。”
浦江清虽然最终未接受萨本栋的邀请留在厦大任教,但其在日记中对厦门大学办学条件的记载,似乎又带我们回到了七十年前的厦大校园。在当时动荡的政局和艰苦的办学环境中,偏居闽西的厦门大学能够维持已属不易。在萨本栋校长苦心孤诣的经营下,这所年轻的国立大学不仅教师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且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厦大学子在1941、1942年第一、二届全国学业竞试中两次获得全国第一,这些大概与浦江清在厦大校园里所看到的图书馆中丰富的藏书、实验室中精良的设备以及萨本栋校长对人才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三联书店1987年版)
今天,我参加了在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军训。
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军训基地。刚下车,两位教官哥哥就带我们来到了宿舍。我和李星宇,邓佳君,甄蕾,程开心,李璇,刘一涵和孙小洁分到了同一个寝室。整理完内务后,我们就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教官哥哥教了我们许多动作。第一个就是站军姿。我们在烈日下,脚成60度,挺胸收腹,这样站军姿。汗水从我的额头流过,不过几分钟,我就腰酸背痛了,有许多次,我都想和老师打报考,但是我都忍住了,因为我看到了树,我想:树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都还站在原地,纹丝不动,树都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行呢?我又坚持了下来。随后,我们又学了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抱腹……
通过今天这次训练,我学会了坚持。今后无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会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然后,就开始叠被子了。教官哥哥教过我们,先把被子从两边向中间对折,按着再用六指量好被子的距离,折出棱角,就大功告成了。可这件事,听着简单,做起来难。我叠了好几遍,可惜都失败了。就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我看到了邓佳君,她一直都在叠,从来都没有自暴自弃过。看到了她的坚持不懈后,我也继续叠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们有开始了辛苦而快乐的军训。通过第二天的叠被子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军训生活很快又过了两天,在过去的两天中我们又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学习了齐步走、正步走,我们已经能站标准的军姿,脚下练不同的步型。我们排好方队,练习齐正步的变换。我们个个站得笔直,脚下踏着统一的、有力的步伐,我们就像即将接受首长检阅的.士兵。经过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两个半天的练习,我们都成了训练有素的“小军人”。
我们还学习了唱军歌,我们唱了《中国解放军军歌》,句句都气势非凡,歌词虽然不太熟练,但个个都唱得热血沸腾。
不知不觉军训就过了3天了,我们为期4天的军训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这3天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增强了体魄,很愉快,很充实。
今天是我们军训生活的最后一天了,我们都有些不舍。早上进行完队列检阅后,我们便回宿舍整理行李了。看着一个个整齐的床铺,看着那陪伴了我们四天的房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离别前的感伤。
收拾好了东西了,真的要离开了,我们回过头,再看一眼那熟悉的每一张床,再见了,军营!之后,我们在训练场上等车,那个我们曾经挥洒过汗水,迎接过挑战,绽放过欢笑,经历过考验,一点一滴,承载着我们许多的记忆的地方,我仿佛听见了雄壮有力的口号,严厉而慈爱的批评,在军训痛苦并快乐着的日子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车来了,我们纷纷与亲爱的教官们告别,教官们对我们致以了最标准的军礼,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更加不舍离去,眼眶里满含泪水,短短的几天军训,我们已经与教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别的愁绪布满心头。
车上,导游小哥为我们细心地讲解着厦大的历史:厦门大学是19陈嘉庚先生倾其所有创办的。他坚持“父债子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陈先生白手起家,历经千辛万苦,励志成功,不忘祖国,投资办学,让我们对陈嘉庚先生肃然起敬,也增添了对厦大的敬仰。
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优雅学府――厦门大学。美景尽收眼底,高大的榕树,苍翠欲滴,造型精致的各式建筑,掩映其中,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首先我们来到了厦大的操场――演武场。我们做了个简单的小游戏后,开始我们的活动,自我介绍、同心结、串串烧……,教官的花样层出不穷,我们玩的不亦乐乎,快乐从心间流出,整个人都浸润在快乐之中。
时间悄然溜走,下午看完黑天鹅后,来到的闻名的芙蓉隧道。完毕之后导师宣布了让我为之一振的消息――与留学生进行交流,第一次用英语交流,紧张、激动,但我还是勇敢的走上前,主动地找到一个国外交换生,开始了我们的对话,渐渐地我们的交谈流畅了许多,我发现与外国人沟通并不困难,难的是心中的那道坎。
我们来到厦门大学,一眼望去就看见好多老式的房子,门口好多人在拍照留影,我们也在那里拍了照片。
走进学校,一路上都是老式的房子,大多数都是用于学生宿舍,我们来到一个湖旁边,那里好多好多人,湖中央还有几只黑天鹅在那里悠闲的游来游去。
浙江横店之旅,令我看见了大千世界。横店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见证世界的美丽远远大于在家看书做作业的枯燥,世界真是无奇不有。除此,我还学会了独立,晚上住宾馆时,任何事都要自己做,虽然辛苦,但我能独立还是很高兴的。
在婆婆家和姨娘家的几个星期,我和表哥、表弟建立了深深的友谊。那难忘的骑三轮车、难忘的捉迷藏,就连一次打架都难忘,友情是什么?就是朋友间的每一件事都会难忘,哪怕是一件小事。
暑假里我还看了不少书,比如:《大林和小林》、《长袜子皮皮》、《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等等,这些书并不是枯燥的文学书,而是有意思的书,别说这些书没有知识,它还真让我懂得了不少知识呢!
暑假间,我还住进了新房子,还去了上海游玩,在农村追逐打闹......
高一的时候,妍暗恋着同班同学昊。在这个不缺学霸和帅哥的班级里,处事低调的昊即使同时是学霸和帅哥,也显得有些平凡,但是妍就是喜欢他的温和 谦逊,比起那些自命不凡的男生好多了。她最喜欢偷看昊低头看书写作业的样子,有时会拿着不会做的题目请教昊,沉醉在昊低沉温柔的声音之中。
妍本以为至少有三年的时间可以这样看着昊,可是没想到昊突然要转学。如果班主任没有在不经意的时候说出来,恐怕妍要等到昊离开了才会知道这件 事。妍鼓起勇气去问昊会选哪一所大学,她打算进入大学和昊同校之后再向他表明心意。得到昊的回答后,妍带着最美的笑容祝他前程似锦,目送这个突然出现在她 的世界,又骤然离开的人走远,昊所说的学校是省里的一所重点大学,以妍的成绩来看,要考上这所学校并不容易,但是妍下定决心要考上这所大学,让这份中止的爱情得以在另一个地 方重新来过。带着这个目标,妍在高中三年从未松懈过,所有人都认为她吃错药了,要不然一向懒散的她怎么会突然奋发向上呢,谁也不知道妍的动力来源于对昊的 思念,想见不能见的煎熬化成学习的动力,让她的成绩慢慢地进步。
高考中,妍的超常发挥让她毫无悬念地考到了那所梦寐以求的大学。高考结束后的整个暑假里,妍都处于紧张又期待的状态当中,常常幻想开学后在校园中和昊重逢的画面,想象着三年未见的昊仍然会如同初见般那么温文尔雅,想象着昊会接受她的告白和她交往。
开学的第一天,妍就到处打听昊在哪个专业。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妍再次见到了昊。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面孔,妍竟然感到陌生。她看着头发染成五颜六 色的昊一脸不羁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偶尔露出鄙夷的眼神看向正在授课的老师。妍无法将眼前这个男生和记忆中的昊划上等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她想念 了三年的人已经变了,变成一个和她心中完全不同的人。那一刻,妍希望自己没有去问昊的高考志愿,没有考到这所学校,没有遇见那个好心人,没有找到这间教 室,没有看到这一幕,那么她的幻想就不会破灭了。
妍默默地举步离开,她并不后悔喜欢上昊,只是埋怨自己为何如此执着。如果他们不再见,那么她就可以一直带着思念和美好的想象度过这一生。也许是她把昊想象得太完美了,才会如今的昊太陌生了。
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一场短暂如烟花的爱情,也曾划过爱的天空。
所有的相遇和分离都是注定的,如果所有悲欢离合也是一种安排,那么只能平静的去接受也许这样会是最好的方式。有时候总希望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但是时光不会倒流,回不到过去,每天都在变,就像每一天的太阳都是崭新的!缘分可遇不可求,相爱的两个人未心可以如愿在一起。有缘。也要有份。那才是完整的。
我爱的人,当我这样叫你的时候,泪水已溢也了我的眼眶,因为我这是第一次这样叫你也是最后一次这样叫你了。呵呵….
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爱你,可是你还是不要我了。曾经想和你构筑一个温暖的家。可是梦刚刚埋上还未等到发芽,就灭了!但愿你能找到更爱你的人。
有人说,情到深处也就生成了爱,可是我一直相信着,很多时候,很多时候恋了深处也不是爱。是一种忘情的恋,痴迷的醉,是难分难舍的情,情与爱成了永远的要用一生时间去忘记的或去维护的故事!
我会这样爱上你,你就像我的一个美丽的梦。当你突然说我只喜欢你的人不喜欢你的坏脾气不的时候我知道我和你的爱情已经结束了,你只是不敢对我说而已…
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爱你!生生世世只爱你、最爱你。你会忘记我吗?告诉你,你想我的`时候,就是我想你的时候,你不想我的时候我依然会想你!
也许,爱情,对于注重事业的你来说,只能占据人生有一小部分,但是对我一个女性来说。爱情!就可能意味着生命的全部意义,一切都将因爱,缘起缘灭,因为爱情升华而步入理想的天堂。
命运安排我失去了你。就算是你不爱我了,也希望你记住曾经有一个这样爱你的我。因缘分天空,如此的爱过你,好吗?如果你能在心里给我留一个很小的位置,在生命中偶然会有我的影子浮现,那我也会因此非常感动的。
我很想对你说:“不是每个人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都会让人牵挂。打开心门,摸去自闭的阴影,用心接受那份思念的牵挂,至少让我们在今生,在茫茫人海中,在遇到彼此的那一刻都没有错过。
2016年厦门大学考研心路历程日记
摘要: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二战的经历,全文以重要时间节点为线索,分时间段介绍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作者说:信念不朽,梦想会眷顾有心人。希望你像作者一样做个有心人,最终实现梦想。
我是16年报考厦门大学土建学院的考生。今年以360分初试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醒脑。真正他们多年总结的独到的学习方法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或者由衷的鼓掌。最后的一次课往往是满满的正能量。
乐观面对、敢做敢当、放手去做。老师充满激情的讲座在最后持续一分钟的全体起立的热烈掌声中完美落下了帷幕。一些疾病和小伤痛都在培训最后一次课后的解脱中被我甩到了脑后。
14年的夏天浑浑噩噩的就过去了。踉跄很久之后,我终于体会到考研最重要的是放下多余的浮躁和杂念。出现的满眼所见的轻浮。只会耗尽耐性而已。甚至有人说什么考研的时候感情也是动力。确实有少数人双丰收。但这句话其实不适用于多数人。
心平静气,我那一年做的不够。
▶自律自勉,精进有恒,要事优先
是的。考研成了我大三大四的所有的优先。我放弃了副部最后的竞选。也不再做班干。三年时光,恍然如梦。有一位老师说,几十年后你们会发觉人生根本没有什么选择,人都是被各种因素推着往前走。不论如何,我依然认为,就算命运左右着我们的抉择,但前方一切谜一样的未知数都会让我心跳不已。
▶大四了,然后是11.11
大学最后一个生日。小雨持续了一整天。每到我们三个好机油宿舍相聚都很欢乐。深深狂吸了一口气把11根给吹熄了。听过许多故事,也经历过一些,过去已经不在了,只想着此刻。那些画面,那些一词一句依旧清晰,在自己骑车回来的路上,公交上,一遍一遍地在眼前掠过。许的愿望是我们都能心想事成。我想要考研顺利。
最后一段时间基本大家都在背专业课的笔记和政治,买各式各样的押题卷。然后那些培训班都到了冲刺阶段。那个时候分担到英语的时间的比例就小了。因为短短两个月英语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而政治却是突破和背诵的最佳时间。因为我那专业不用考数学,所以我看着其他朋友在绞尽脑汁钻研数学的时候,我在絮絮叨叨地背诵专业课。
▶2015年在福州考研
在激烈的订房斗争中失蹄,所有的考研考场附近的宾馆都是爆满。后来托朋友在福大老校区附近找了个小旅馆。距离考场公交十来分钟步行半小时。考试前一天晚上和帮我订房的朋友聊天时候才忽然发觉自己没有打印考场号(15年考场座位号直接打印在准考证上了。不需要自己额外找。先进多了)当时几乎泪奔,然后在老校区找了半小时在另一个门找到了打印店。借老板的电脑去福建考试网去查自己的座位号。
那一个晚上必然是难眠的。内心忐忑不安到很晚才睡着。然后晚上就翻翻政治书,然后困了就躺在床上,脑海里各种各种的琐事突然就都一股脑浮现起来。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又起来看书。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的副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宁可走半小时回食堂还干净些。中午昏昏沉沉的头脑会让人注意力涣散。14年的阅读理解对我60分水平的来说挺难的。然后看着阅读理解就像一页页天书。还好那一年的新题型和翻译做的还是比较顺的。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那天好像是周末,刚好和朋友在上海逛城市规划馆。我在楼顶站在玻璃幕墙前俯瞰远处的景色的时候,电话响了。成绩可以查了,你考的怎么样?乘坐在回公寓的地铁上时。各种不安袭上心头。马不停蹄的奔回然后打开电脑。看到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9月中旬去往厦门
在西村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和一个朋友租了一个小房间。然后开始了三个月的厦门生活。
和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借了张厦大的校园卡。然后每天背着书包从寝室出发去厦大图书馆里自习,然后在食堂吃饭。买了个画板和画架,在寝室里练习快题。
每天傍晚在芙蓉湖边望着湖边来来去去的游客。看着那些成群结队走路,骑车,欢声笑语的学生。感觉自己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另一片。这座城市一入夜就刮起大风。晚上回去骑车时一阵一阵的凉意。路灯下,每一天都是形单影只的身影。去年专业课的惨败。使得我在这三个月的复习里开始高强度的看专业课的的各种书籍资料和论文。厚厚的一摞论文和七八本专业书上面全是满满的圈圈点点。最后我选择了龙岩的考场。12月下旬回到了家。
▶2015年12月26日
我深吸一口气。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