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教案

2025-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族服饰》教案(精选11篇)

《民族服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对民族服饰的热爱。

2、增长学生有关民族服饰、装束设计和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一套服饰。

难点:学习民族服饰的特点,并应用。

课前准备:

师生:相关民族服饰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汇集成绚彩、风格多样的中华服饰。他们或斑斓厚重,或丰富华丽,或简洁朴美,最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理想。

二、授课

1、欣赏、分析民族服饰。(1)出示图1:傣族姑娘的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师:傣族的服饰有许多纹样。(2)出示图2 :藏族妇女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的色彩上有什么特色? 学生讨论。

“藏族的服饰色彩鲜艳,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搭配。”(3)出示图3:汉族妇女绣花衣

提问:汉族的服饰衣服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4)出示图4:布依族服饰、图5维吾尔族服饰、图6苗族服饰。提问:你能找出这些服饰的不同之处吗?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布依族按民族习俗,头上所缠绕勒条的数量,代表了少女的年龄。苗族服饰的标志是银饰,装饰图案以龙凤花卉和象征吉祥的植物为主,寓意高贵、华美。”

2、出示范例,讨论制作方法。

师:多变的款式、鲜艳的色彩、丰富的装饰纹样、精巧的戴饰,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等民间工艺,在服饰上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美丽的民族服饰蕴含了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分别从:款式、颜色、花纹、材质几方面讨论。

3、老师示范制作(1)剪出衣服的款式;(2)上色、添加花纹;(3)制作服装的配饰。

4、学生小组制作

要求: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设计一套服装。要美观、实用、有民族特色。老师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讲评作业。

服装表演,学生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表演。集体评议。

“你认为谁的服装设计得好?好在哪儿?”

三、小结

《民族服饰》教案 篇2

关键词:中等师范学校 少数民族学生 教案书写

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学生入学前期的生活环境各有不同,大部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学习和生活,学习经历也相差很大。教案主题目标模糊、教材参考分析能力差、书写格式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指导学生设立教案主题

幼儿园教育内容与其他年龄层的教育有很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主题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当地环境、幼儿发展特点自主设定的,没有如同中小学的统一教材和教学主题内容。仅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指导要求。《纲要》中对教学内容做了领域划分即“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针对这一要求,首先就要明确目标确立教案的主题内容。

1.要考虑的是确定活动内容,以发展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哪些方面为目的。这些对于刚刚接触教案书写的学生来说是完全处于无意识状况,开始以生动的幼儿课堂实例来分析里面所包含设计思想,让学生明白主题设计必须有一个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就是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在五大领域的某一个或几个方向上得到发展,带着学生经过几次分析之后,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来加强对主题确立中幼儿能力发展相关内容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能在自己的教案主题确定中主动加入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相关的内容设计。

2.考虑当地幼儿的基本特点和生活环境,确定教学主题。北疆地区是以哈萨克族为主要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造成了人的生活方式由其独有的地方特色,所以以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的主题内容,了解特殊地域的题材优势。

3.解决最为棘手的语言问题,要罗列书面常用语句式更换关键词,进行主题表述的练习。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较低,口头表达都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要独立表达书面语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有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语言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慢慢累积来解决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是学生当前就必须要用汉语书写教案,所以要精心组织和罗列一些在主题确立时的书面常用语言句式,反复让学生进行更换关键字的练习,即根据自己的主题设置,把这些句子中的相关关键字换掉,熟练主题表述的书面用语。

二、钻研分析教材,学习他人设计和书写教案的经验

任何内容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我想教案书写同样需要模仿。借鉴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形式的教案,开展分析讨论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教案内容的学习。

1.了解各领域的教育特点,收集不同领域的教案,分析各领域的教案书写要求。从基本的分领域教学过渡到综合教学的教案,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各地教材大部分是以《纲要》的五大领域划分开展教育活动的,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各领域教学设计内容开始入手,分析了解各领域教学设计的书写特点。当学生熟悉各领域的不同之后,再了解综合教育,即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没有明显的领域划分,而是以幼儿发展和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为主要教育活动内容。让少数民族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不同内容的教案异同点。

2.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分析教案内容,从而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教育特点和教案书写要求,再逐步了解混班教学活动教案书写的特点。《指南》均对幼儿不同年龄的教育目标有明确的范围指导。首先,让学生根据不同年龄的教案范文和《指南》的目标指导相对照,讨论各年龄层的学习发展特点,分析教材的设计意图理解教案的语言含义。其次,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借鉴教案的理解。最后,阅读混合班级的教育活动教案,讨论其特点与分年龄层的教案区别之处。

3.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是多样的,针对不同形式的教育设计,开展教案实例分析。幼儿的教育是包括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小组、区角活动以及集体教育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的总和,不只是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孩子的教育活动无处不在,而这些不同的形式的教育活动都要有具体详实的设计教案。

三、分析教案书写的格式要求

少数民族的学生,文字书写能力很薄弱,他们对基本的教案书写格式都很难理解并书写出来。为此,通过对各类教材、案例的分析后,还要对具体的书写格式进行系统的学习训练。为更好地理解教案书写要求,制定固定的教案格式模版,让学生根据模版要求填写具体的内容,从而对教案的四个基础部分书写。即: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格式要求有具体的理解。

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填写内容,从讨论每一部分的书写要求来分析各部分的语言使用,实践感知教案的书写格式和设计内容。

1.教学活动主题即名称的书写,以主题为中心分析教育对象、领域划分和名称内容。名称的制定是依据我们的主题制定的,名称中要书写班级、领域、名称。

2.活动目标的制定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中心,参照《指南》的目标导向制定。教育活动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所以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

3.活动准备的书写,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要求、设计的需要,书写知识性准备和物质准备内容。从目标的要求中分析对幼儿、教师的知识准备要求,分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哪些知识性的准备。

四、教案书写训练活动

学生书写训练环节中,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异很大,要求按照学生的不同语言能力来划分书写,使其得到最大化的教案书写提升。

1.分组练习书写,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慢慢掌握书写技巧。首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教案书写的内容和方法。其次,让学生分组集体设计备课。民族学生语言和学习经验差异大,部分学生能说不会写,就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进行教案设计书写训练,使能力强的学生在合作中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让学生在各小组的配合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再次主动讨论、探索教案的设计方法和书写格式。

2.个别书写训练,同时建立学生书写教案的激励机制,逐步深入的教案书写训练让学生愿意去写教案,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分组设计的基础上,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同学书写设计教案,同时制定不同的要求,从学生的三个层次来划分教案书写要求。没有接受过汉语学习的农牧区学生可以重复书写已经设计好的活动内容,要求他们明白具体内容的含义和要求,书写文字和格式正确。接受过汉语教育但是上民族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幼儿园教材中选取内容书写教案,并按要求理解并改进内容。

和谐民族关系》新疆民族团结教案 篇3

四(3)班 毛旭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了解新疆的基本概况、明确我国的民族国情;通过材料,了解分裂活动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

二、态度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图片、图文资料,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探究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的分析,体会作为一名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教学重点:

理解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五、教学难点:

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理解为什么“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7.5”暴力事件的有关图片 感受分裂活动的危害 新疆概况我了解 通过图片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 提问:

1、新疆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2、新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3、新疆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提问:

1、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出示材料:今昔新疆对比说明了什么?

1、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发展新疆。

“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

1、出示讨论题,给出提示。(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方面来考虑)

2、指导学生的讨论。

3、小结学生的讨论

1、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感受“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不能得逞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民族分裂我反对

1、出示相关图片

2、提问:(1)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2)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回顾八年级思品的有关知识。

3、回答有关问题。民族团结我维护

1、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国家该怎么做?

1、思考、回答问题。

2、感悟: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你认为能否在新疆建立与香港、澳门类似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和区别?

1、思考、回答问题。

《民族服饰》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尊重、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2、使幼儿了解几个主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藏族、蒙族、维族、朝鲜族服饰各三套

2、电脑图片幻灯片

3、彩条、棉花、皱纹纸若干、胶水

4、民族娃娃服饰图范例,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复习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

①、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②、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一下你知道哪个民族的服饰?

2、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电脑图片幻灯片)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语里又叫初巴。藏装的基本特点是上身穿绸或布长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外加肥宽长袍,男子下穿裤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条五彩围裙,帮典一一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装饰品、帮典颜色相组合,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女子的头上一般都戴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扎秀。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3、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个民族的服饰,现在有一个民族服饰展示会正在进行,那里正好展示了我们刚才认识的这几个民族的服饰,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现在请小朋友排队跟我去参观一下。(组织幼儿复习刚才学习几个主要的民族服饰)

①、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藏族服饰区.(说一说主要特点)

②、这是蒙古族的服饰

③、这是维吾尔族的服饰

4、刚才小朋友看了这三个民族的服饰,你都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你能分清哪些衣服是搭配穿在一起的吗?我这里正好有一些民族衣服弄混了,那我现在找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看你能不能穿对?

小朋友,他们穿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穿完先让幼儿说一下对错,老师再评价。)

5、民族服装装饰大赛

(出示没有颜色的民族娃娃)小朋友,你们看我拿的这个图片好不好看,怎么样才能让它变好看?现在有一个民族服装装饰大赛幼儿组,邀请小朋友来装饰民族服装,小朋友想不想参加?

(教师讲解民族服装的设计方法)

这里老师先设计了几套服装,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分图讲解设计方法。

6、组织幼儿分组设计服装(按民族)

7、教师讲评(色彩、制作手法)并请设计好的幼儿把衣服分民族展示。

教学反思

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在服饰上也不例外。每个民族都有代表他们民族特征的服饰。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汉族以外,还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特点。他们的服装大都色彩鲜艳,颜色丰富。

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篇5

第一章 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第二节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第二课时 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

教 案

邢集镇中心校:徐 杰

《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教案

邢集镇中心校

徐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维护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维护各民族团结的言行和损坏各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辨别能力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要明确依法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国家向每个公民提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收集民族团结友好往来的故事制作“光荣榜”、了解3•14拉萨事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宋祖英有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道出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大屏幕播放MTV《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从这首歌里,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没错,相信当这首优美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这一课,看看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如何相处,如何共同发展的。

二、讲授新课

(一)民族知识大比拼 多媒体播放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学生竞猜民族,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等民族知识。

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二)故事体味各民族手足情深

教师: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在祖**亲的怀抱中,团结友爱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公元641元,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看看我们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看看我们各族人民是如何互相帮助,实现民族共同进步的?

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多媒体)

(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是哪个民族的?(2)、文成公主的到来,为西藏做了哪些贡献?(3)、如果你是藏族人民,你会对文成公主说些什么?

教师: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她的到来一下子拉进了汉藏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文成公主得到了西藏人民的欢迎与爱戴,并且修建了布达拉宫来纪念我们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藏民间广为流传。

2、帕米尔高原的“白衣圣人”吴登云

教师: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十三亿同胞更是紧密团结的一家人,你们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饿着肚子,生病痛苦吗?(不愿意)

是的,一个汉族的医生不愿看到西北少数民族同胞被病痛折磨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江苏扬州,来到了祖国版图最西端的新疆帕米尔高原,这里没有医生,没有药品,只有冰冷的雪山、茫茫的草地和无尽的戈壁滩。他就是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吴登云。请闭上眼睛,听听这个故事。

吴登云的故事(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多媒体)

(1)、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吴登云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情?

(2)、吴登云为什么要到帕米尔高原?

(3)、吴登云要克服哪些困难呢?(高原反应,语言不通,少数民族同胞的不理解)

(4)、接受输血的维吾尔族同胞会说些什么?

(5)、接受植皮手术的孩子,现在长大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他们接受并且深深爱上了我们这位可爱的汉族医生。吴登云说“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吴登云还说,如果他百年以后,还要把他的骨灰撒在帕米尔高原和我们西北少数民族同胞永远在一起。

3、展示“民族团结光荣榜”

文成公主和吴登云的所作所为,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把他评为“民族团结之星”。下面把你们搜集制作的“民族团结光荣榜”拿出来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交流反馈: 例如:孔繁森的资料

在孔繁森逝世后,人们是如何怀念他的呢?(播放录像)

教师:是呀,人民怀念他,为他的过早离去而悲痛不已,藏族同胞还深情地唱道:太阳和月亮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

刚才同学们交流的只是中华大地上民族团结的一个个缩影。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儿女手拉手,心连心。

(三)汶川地震唤起民族凝聚力 1、2008年5•12汶川地震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还记得这几张图片吗?(汶川地震对比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地震无情人有情,汶川在全国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人民生活的稳定。民族团结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中华儿女手足情意多么浓厚!

(四)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

1.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听“新闻报道”、浏览图片,了解3·14拉萨事件的发生、现场场景。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①3·14拉萨事件中哪些场景让你感触最深?感触是什么? ②3·14拉萨事件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3.组织学生了解3·14拉萨事件发生后的有关情况,引导学生归纳认识3·14拉萨暴力事件的危害、性质。

4、组织学生思考:3·14拉萨暴力事件是怎样发生的?3·14拉萨事件是“和平示威”吗?是因为“中国政府灭绝西藏文化”而发生的吗?

5、观看视频后,知道3·14拉萨暴力事件是由什么人组织策划的?他们的企图是什么?

6.引导学生阅读“**集团简介”、“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发展”等相关链接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集团走上“西藏独立”的历史事实,认清**集团的真面目;引导学生了解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就,初步理解“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容改变,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不容破坏”。

教师总结:维护国家统—、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光荣的法定义务,因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关系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五)相亲相爱一家人

教师总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最后让我们在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中结束本课,“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板书设计:

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白衣圣人”

吴登云 民族团结典范

**集团

孔繁森 ”

民族服饰的造型结构探讨 篇6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因素,使民族服饰呈现出及其多样的面貌。以地域来分,可以大体分为北方民族服饰和南方民族服饰,“南裙北袍”这个说法也充分的反映出南北方服饰特征的区别:北方以袍服为主,南方以裙装为主。之所以会呈现出此番差异,气候因素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北方气候寒冷,北方民族为御寒,就需要制作一种保暖性能好的袍服,以锦缎、皮毛、呢料、棉料等制成,剪裁工艺要求高,以镶边工艺为主要服饰手段,精致华美;南方气候温暖,服装款式多样,剪裁和结构也比北方简单,上装以贯头式、对襟式、斜襟式为主,下身穿各式的百褶裙、筒裙和裤装,装饰也丰富多样,除了绚丽的图案装饰,还有大量的装饰品的镶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

民族服饰一般都可以分为日常装束与盛装两种。日常装的制作要充分的考虑是否便于日常生活与劳动及洗涤,一般表现为色彩比较朴素和深暗,装饰品也比较少;盛装则有很大区别,因为其用于重大活动或是重大节日中穿戴,所以颜色艳丽,装饰品丰富,充分的显示雍容华贵的气质。此外,民族服饰里还有大量有趣的服装饰品,如手帕、头巾、披巾、披毡、胸牌、背牌、腰带、围腰、荷包、挎包、背包、护腿等,既是服饰精美巧妙的点缀,又是服饰风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民族服饰(除俄罗斯、乌兹别克等近代迁到的新疆定居的民族外)的造型属于东方平面结构,与西方表现形体为特征的立体造型不同。这种结构的服装平着摆放时呈平面状态,而立体结构的服装平放时则有高低起伏的变化。立体结构服装的裁剪线呈曲线状(如领窝、袖洞、开刀线、腰线、裙摆处等);平面结构服装的裁剪线简单,大多呈之现状,其表现效果也是平直方正的外形,主要依靠改变服装款式的长短宽窄,上下衣裙(裤)的组合方式及内外穿着层次来变化造型。

主要的款式有:贯头式、对襟衣裙、斜襟衣裙、大襟衣裙(裤)、连衣裙、长衫、长袍等。

贯头式是从头部套入的服装形式,也是最原始的服装形式。早期的人类在整张的兽皮中央切开一个口子,将头部套入,腰间用绳子捆扎,这就是早起的贯头式服装。中期的贯头式服装由棉布、麻布或毛毡制成,前后用一副料,在中央部位挖出圆孔,穿时由头套入,腰部以腰带扎系。晚期贯头式两侧会缝合起来,有的还装上袖子。前后片通常为一幅料,在衣领处开一道口,没有领和襟。通常在领口、一身等处搭配刺绣。

对襟式可以分为无领对襟式、交领对襟式和立领对襟式三种。

无领对襟式是由贯头式演化来的。由贯头式的切口处从中间往下切开,分出两个前襟,成为对襟式。无领无袖敞开穿着,合闭时用小绳系住。

交领对襟式由无领对襟式发展而来。在领口及襟边镶上布条,形成领襟相连式衣领。但它的领窝处并没有按照人体颈部的形状裁剪,而是与衣襟连成一条直线,穿着时,两襟相交,故称为交领对襟式。下身配着筒裙或是褶裙。

立领对襟式是由交领对襟式演化而来。其重要的进步在于衣领部位按照人体颈部形状裁剪出圆形的领口,装上了衣领,穿着更合体,并能保持对襟状态。

斜襟式的前襟不是向下呈垂直状的,而是呈斜向状的,通常由左领口斜裁向右腋下或右腰部。斜襟式是通过特别设计的,既美观又保暖。

大襟衣裙可以分为立领式与无领式。立领式由北方民族创造,裁剪合体,工艺制作难度大,样式趋于成熟、完美,其保暖性能优于对襟式。通常为右衽、直腰或恰腰、长袖、下摆呈弧形。下身配中式便裤或套裤、筒裙。为我国北方民族的主要服饰,如蒙古族、藏族、满足、土族等。

无袖式主要是南方民族的样式,如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普米族等。

新疆各民族妇女主要穿着连衣裙。款式有宽松式、紧身式、短袖式、长袖式等,多用丝绸、棉布、乔其纱为棉料。如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连衣裙,以其特有的花色图案和简洁的造型成为维吾尔族典型的女子服饰。俄罗斯女子则穿宽大的连衣褶裙,与传统的欧洲民间服饰相似。

长衫主要是南方民族的服饰,多展现为单衣或夹衣,以大襟式为主,也有对襟式,比较合体。无领或立领。主要以棉、麻棉料制作,也有用丝绸制作的。主要穿着民族为羌族、彝族、京族等。部分苗族、瑶族、侗族、怒族的男子也穿长衫。

长袍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主要服装款式,可以分为单袍、夹袍、棉袍、皮袍等几大类。主要材料为棉布、锦缎、丝绸、裘皮等。款式有大襟、对襟、斜襟几种,宽大、厚实是这种款式的特点,这种款式的制作工艺复杂,各个民族在长久的摸索探索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形成高超的技艺。长袍主要被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等民族所喜爱,其中蒙古族、藏族和新疆各民族的长袍最具代表性。蒙古袍有几种立领大襟式的款式,其中分割式长袍最具特色,女式为贴身式,男式则比较宽松,多以腰带系扎。藏袍也极具特色,是斜襟式,右边的袖子通常在白天脱下,露出右肩右臂,便于散热,形成独特的装束特点。新疆各族则喜欢把长袍敞开穿,显示一种洒脱的气质。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作者简介:李亚玮(1993-),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新疆民族团结教案 篇7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五、六年级)

民 族 团 结 教 案

塔尔拉克乡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民族团结知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A:蒙古族B:满族C:壮族D:回族

2、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D)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A:维吾尔B:哈萨克C:乌兹别克D:柯尔克孜

3、“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

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

4、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D)年10月1日

A:1952B:1953C:1954D:1955

5、“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维吾尔B:哈萨克C:柯尔克孜D:塔塔尔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72、每年的(c)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月,b、3月,c、5月,d、6月

7、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包括: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b)县、和硕县、博湖县。

a、策勒b、和静c、柯坪

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一句话是(A)提出来的。

a、江泽民b、邓小平c、毛泽东

9.(A)是我国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摄氏度,堪称中国“热极”。

A、吐鲁番

B、三亚

C、海口

10、“麦西来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维吾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1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吐鲁番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吐鲁番。1990年3月,西北五省区第二次对外宣传会议确定:自1990年起,每年8月,在吐鲁番市举办(A)A.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B.中国吐鲁番文化节 C.中国吐鲁番万人麦西来甫节

12、我国的五大宗教是指(A)。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b、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

c、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

13、最近成立的自治区是(C)自治区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A、内蒙古B、新疆C、西藏D、广西、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在47个民族成分中,有(B)个是世居民族。

A、17 B、13 C、15

二、填空题:

1、新疆是1949年和平解放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

2、“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3、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4、新疆的地理特点是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5、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6、从83年起自治区把每年的5月份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7、新疆的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

8、新疆下辖五个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七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二个地级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

9、新疆相邻的省有甘肃、青海和西藏。与新疆接壤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

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守边的职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现有14个师。

11、新疆气候的三个特点是: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12、新疆有47个民族,共1963万人。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十三个是新疆的世居民族。

13、维吾尔的含义是:团结、联合。

14、新疆历史上没有工业。解放初,驻疆解放军生产部队官兵节衣缩食,白手起家,先后建起了42个厂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八一钢铁厂。

15、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驰名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传统舞蹈以“赛乃姆”、“刀郎”为代表。“麦西来甫”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集体歌舞。

16、《十二木卡姆》共包括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长期流传于新疆各地。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又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5种。其中,“喀什木卡姆”的规模最大,形式最完整,曲调也最丰富,从头至尾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17、都塔尔、东布拉、库木孜、那艺分别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的乐器。

1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新疆最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19、2003年2月,新疆巴楚、伽师一带发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境内最强烈的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1亿元。

三、判断题:

1、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对)

2、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错)

3、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对)

4、最近成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对)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什么是民族平等?

答:⑴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异同,都一律平等,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都拥有同等的地位,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任何民族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拥有特权;⑶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克服由于经济文化落后而造成的享受某些权利的制约,使法律的规定变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5、什么是民族共同语言?

答: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6、“维吾尔族”与“穆斯林”是一个概念吗?

答:不是。维吾尔族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才被称为“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我国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撒拉族等。这些民族当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都被称作“穆斯林”。

7、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什么? 答: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8、维吾尔族最著名的古典乐曲是什么? 答:十二木卡姆。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何时成立的? 答: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0、四个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11、“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2、为什么要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

答: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就是胜利的前提要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新疆的历史,就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新疆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重要的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13、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是什么? 答:爱国、团结、进步、稳定、发展。

14、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答: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民族平等政策 教案 篇8

民族平等政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懂得民族平等政策

2、知道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3、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

能力目标:明白并掌握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

发展的重要保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利用所学的民族平等政策知识去辨识日

常生活中的现象,努力去维护民族的平等。

教学重点: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式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不断发展,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也得到实现并不完善,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

新课: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一:请学生阅读全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什么特征?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核心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并总结)

教师(总结):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目标,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所以我国一直在努力做好民族平等,维护好各民族的权益,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活动二:探究与体验

想一想:

1、你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本民族的人大代表?

2、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均有人大代表,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教师(总结):这正说明了我国民族平等政策落到实处,保证每个民族的正当权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权益。学生活动三:考一考

思考:国家为什么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并总结,因为这是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要求,这属于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上的平等性,从而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学生活动四:请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各民族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接受教育,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等等;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义务。)

学生活动五: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来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权利平等?(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并归纳)

教师归纳: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内民族关系的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所以要实现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当然也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课堂小结: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平等政策,知道了它的含义、核心内容、特征,以及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意义。学完了这一课,更多的希望大家将它们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为国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尽一份力。

作业设置:课本P3思考题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2、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新课:

在高级定制中传承民族服饰工艺 篇9

本文从国内高级定制和民族服饰工艺的境况与发展特点出发,指出二者结合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定制业运用民族服饰工艺的现状,以及高级定制业所带动的民族服饰工艺人才培养,总结了现代高级定制业与民族服饰工艺结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级定制 传承 民族服饰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88-02

高级定制,法语中称为“Haute Couture”是一种以“量体裁衣”的方式获取服装尺寸,再结合顶级的面辅料、版型、工艺、配饰等制作而成的服装类型,但它又区别于我们以往的私人裁缝的性质,因为它除了量体裁衣外,更注重服装的艺术价值与人文情感,用手工艺与其昂贵的价值彰显穿着者的不俗身份地位。我国有56個民族,各民族基于不同民族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各自有着自己的传统服饰。在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调研采集中发现,很多民族服装的传统工艺表现仅能在博物馆看到,传统民族服饰工艺到了已失传或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何保护与继承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民族服饰工艺与高级定制的现状与特点是其合作的交集。民族服饰工艺的耗时与精湛恰恰与高级定制的特点不谋而合。传统民族服饰工艺的使用是高级定制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国内高级定制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增强了高级定制业历史积淀特色。

一 民族服饰工艺概述

我国民族服饰工艺类型众多,可谓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库,其主要工艺为:染织工艺、缝制与装饰工艺。染工艺除了织布前的纱线染色,扎染与蜡染则是染色工艺的主要类型。缝制与装饰工艺以刺绣、盘结、镶、嵌、补、绘为典型。民族服饰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实用目的为其一,人为情感因素是促进它发展的另一大原因。下文以苗族服饰工艺介绍为典型:

苗族没有文字,而是把服饰作为载体,因而苗族服装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很深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很高的制作工艺水平。苗族的蜡染和刺绣艺术就代表了苗族服装的制作工艺艺术。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蜡染通常是先在整块的布上绘制各种图案,然后再进行染制,如图1、2所示。苗族刺绣技法多样,图案丰富。据统计,苗绣技法多达十二种,有平绣、挑花、锁绣、堆花、贴布、打籽绣、钉线绣、辫绣、绉绣、锡绣、马尾绣等:色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色调,一种是紫色调,底部基本上都是黑色;图案也是极为丰富的,有各种花卉、稻谷、鱼、乌、龙、凤,蝴蝶等自然界里有的都能用来作为图案绣在衣服上,还有很多刺绣图案把传说故事都用在里边。苗族刺绣的使用主要是作为苗族服装中头巾、衣领、衽襟、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摆、腰带、围腰、裙子、裙片、裹腿布巾、鞋子等部位的装饰,如图3所示。

二 高级定制与民族服饰工艺

1 高级定制与民族服饰工艺

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播较为原始,往往是口传身授,代代相传,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资料。由于现代年轻人用在读书、打工等方面的时间较多,现代社会传统服饰手工艺的从业者逐渐减少,所以靠家族式传承已经不能完成。而高级定制恰是适合民族服饰工艺传承的温床。民族服饰工艺赋予高定服装新的活力,如,刺绣工艺在定制作品上实现时,由于每一位刺绣师的审美品位,操作手法的不同,也会使作品达到二次设计的效果,传统民族服饰工艺便会以鲜活的方式流行开来,成为被多数人所接受的实用流行元素。

2 我国高级定制的发展

定制在我国自古有之,封建社会的王公贵族、富商的服饰也是由知名裁缝量身定做,对面料、款式、工艺也要求极高。这种定制需求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人们对于服装要求以统一化、实用为主,价格昂贵独特的定制服装没有了市场。直到近几年服装人文化与个性化的追求占主导地位,人们需要能够个性化的高档服饰,我国的高级定制才得以再次兴起的,短短几年高级定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氛围。

3 国内高级定制中运用民族服饰工艺的案例分析

(1)劳伦斯.许——“中国定制”

2010年范冰冰用一身“凤穿龙袍”出现在戛纳电影节让全世界眼前一亮,这件“龙袍”正是出自劳伦斯.许之手,如图4所示。这件龙袍工艺是由30多名刺绣工轮班24小时不间断作业才赶制出来。劳伦斯,许说:“这件升级版是浮雕绣,龙是立体的,手工制作的时间要更长,已经把中西方元素结合得很极致。”而这件衣服最终由英国维多利亚阿尔波特博物馆收藏。

劳伦斯.许也是最早将云锦运用于华服的设计师。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它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2015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在法国开幕,劳伦斯,许携手南京云锦推出“敦煌时装秀”,以“时尚套装”的形式完成了从古代皇家织品向现代奢侈级面料的华丽转身,如图5所示。此次云锦礼服面料采用了明朝万历皇帝龙袍的定织手法,首先由云锦研究所的设计师根据劳伦斯,许提供的作品素描图进行纹样设计、手工意匠、挑花结本,再由有着近30年织龄的老织手们手工织造完成。一款礼服的面料,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织造再到最后整理,一共要经过120多道工序,日产量仅有5~6厘米,整个制作周期长达一年,以“高级定织”的形式成为国际高级定制舞台的顶级面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云锦的无穷魅力f

用时尚激活传统,民族服饰工艺只有在使用中使用才能得到传承,才能真正达到对民族服饰工艺文化的保护。我们有必要利用我国丰富独特的民族历史资源来提高中国的高级定制服装文化的地位高度,将民族元素应用于高级定制,也为我国高级定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2)郭培——玫瑰坊

nlc202309040908

郭培女士在中国的高级定制业中享有盛誉,在她的玫瑰坊中将传统民族元素、传统手工艺与高级定制作品设计相结合,编织了一件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定制礼服。运用现代审美将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有效地与高定作品结合,这些精神层面的含义来源于当代人对传统民族元素的认同与了解,也融入了时代和社会所投射在人们精神层面的具体反映,是对传统民族元素的近似传承。玫瑰坊高级定制对我国传统民族工艺情有独钟,刺绣、镶、滚、盘的运用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也结合了当今的审美特点。

(3)张志峰——东北虎

品牌创始人张志峰于17年前创立了NE. TIGER,他从一开始就将品牌定位为“奢侈品”,以皮革起家,并于2006年,张志峰开创性地推出了“华服”,这种中国高级定制服饰价格不菲,所有的程序由手工完成,一件华服所耗费的工时至少一个半月。随着“华服”在国际重大场合的亮相,它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客户群既有丹麦、沙特等目的王室,也有巩俐、范冰冰等影视大腕。张志峰拿缂丝、云锦来举例,他坚信,这些工艺能够得到传承,比放在博物馆里要更有意义,如图6所示。

三 我国高级定制带动民族服饰工艺人才培养

1 技能院校民族工艺“订单班”的人才培养

有市场才有需求,当今国内高级定制行业的崛起,为我国传统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平臺,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院校对传统工艺技能人才的培养。如玫瑰坊与技能院校合作成立的“刺绣订单班”,不仅使中国的刺绣工艺得到传承,而且借助企业定制市场,将民族刺绣工艺带出国门。此外,湖南湘绣设计与工艺订单班,培养了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的新“绣才”,为高级定制企业和湘绣的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 各地民间民族服饰工艺培训班的人才培养

随着高级定制民族服饰工艺人才的需求,各地纷纷成立民族服饰工艺培训班。2014年香格里拉县成立手工刺绣培训班,100名农村妇女进行培训,学习苗族手工剪花技术、苗族刺绣图案配色、民族刺绣图案设计。这类活动目的旨在增强农村社区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在定制手工市场的就业能力。

四 小结

民族服饰工艺是我国的服饰文化精华,我们应当保护它们,并使之得以传承,但是如何保护传承呢?博物馆的收集只能做到“保护”而没有“传承”,也就失去了民族服饰工艺本身的魅力。民族服饰工艺只有在实现其实用价值的同时才能产生活力。高级定制成本高,它在设计、材料、工艺实现方面有着宽泛的操作空间,它追求的服装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所有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民族服饰工艺在高级定制中能够得到传承与创新发展。

服饰图案 教案 篇10

课时授课计划

(第周)

班级:

课时:1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师:

课题:服饰图案的设计分类。

目的要求:

1.了解服装款式的图案设计方法 2.了解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方法

重点难点:

1.如何把图案运用到款式设计中。教学方法及教具:

讲述,示范,练习作业或思考

1.画18cmX36cm花卉与鸟蝶图案一张,再根据图案设计款式效果图4款。课堂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教学:

二,导入:

我们在前期学习了服饰图案的绘制方法与步骤,那么我们今天来了解下服饰图案的设计分类是什么?以及如果把图案运用到具体的款式当中去。

从应用的角度来讲,服饰图案设计包括,针对服装款式的图案设计和针对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两大类。

三,新课讲授:

一.服装款式的图案设计

这种设计是通过图案的造型,色彩和结构之间所构成的关系来体现的,并与服饰的面料,色彩和款式有机结合,达到统一的视觉效果。

二.服装款式的图案系列化设计

具体是指风格一致,外观接近,具有一定联系的归类设计。它以某一花样为基本型,设计组合成两组以上的款式图案。

三.系列设计欣赏实与作品相结合讲授

花卉与鸟蝶图案为主的系列化设计,通过实物和经验,告诉同学们怎样将图案运用到款式中的方法。

四.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

是指“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

五.服装面料的图案系列化设计

面料图案与服饰图案,两者之间有一个转化,再创造的过程。即使面料相同,如果与不

同的款式,结构和装饰部位结合,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与风格。

六.作业

我们了解了花型在服饰设计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请结合花卉与鸟蝶图案设计的特点,设计图案18cmX36cm一款和系列图案服饰效果图四款.七.小结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教学难点:认识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教学课时:1课时。执教人:周朝敏。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3、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1、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2、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

3、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

4、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那你想不想知道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上一篇:浪漫七夕活动广告语下一篇:毕业典礼演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