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5-0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精选11篇)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1

摘 要:随着课改的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课堂也是让学生高效学习、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方面学习英语,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高效学习

提高课堂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主要的方法。只有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只有抓住课堂,学生才能在课下进行高效的巩固复习。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在教学之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学的时候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充实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

一、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英语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因为学生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会偏向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教学,这样就会忽视学生听说方面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思想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这样会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例如,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学生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记忆方法是很容易忘记的,但是如果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记忆,学生就会对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当读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呈现出这个单词。英语各方面的学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平衡好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重视英语各方面学习的意识,其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安排好教学时间,并增加教学实践,让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兼顾全体,造成学生之间差距更大的情况。有效性教学指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受益,让每一位学生都从课堂上收获到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达到每位学生都高效学习的目的。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可以让基础稍差的人也能跟上课堂的步伐,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回学习的自信;也可以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坚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提升的空间;还可以让优等生拓宽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保持优秀并培养能力。例如,在学习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这一新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成绩稍弱的学生复述对教材上的问题的看法,然后要求成绩稍好的人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通过课堂得到有效的学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仔细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可以划分层次的点,然后制订和划分好其中的层次。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向学生展示,做到让每个学生跟上教学步伐,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希望,并且在每位学生前进的路上都能得到提升和进步。

三、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支撑着学生一直努力、奋进的动力就是学生学习的信念和对学科的兴趣,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一起创建有效课堂。例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新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情景表演,学生通过这个主题编故事和对话,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学习新课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文化课,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取得进步的一个好帮手,也是一种学习技巧,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例如,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会发现,有时候解决问题靠的是一种感觉,这就是语感。其实,这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而是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培养的一种英语能力。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给课堂增添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同时,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制订出学习计划,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实践,从而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2

一、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内容的衔接

中小学的英语教材在内容上衔接不够紧密, 这主要是由于英语教材使用的不规范。现在很多城市都拥有好几种教材, 这些教材往往都是根据地方命名的, 例如人教版、浙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等, 教材的不统一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随着英语地位的提高, 无论是在升学考试, 还是在未来应用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家长对英语也越来越重视, 给孩子报很多英语学习班, 并且购买很多英语辅助教材, 但有些辅助教材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对学生有一定的误导, 也使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较大差异。

(二) 对学生要求的衔接

受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制约, 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简单的问候、交换个人信息、书写简单的句子、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或表演等,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进入初中后, 无论是在单词量还是在语法上, 学生面临的学习内容都更多, 依然采用小学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 所以有点跟不上, 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一般是任务型的, 以听说教学为主, 教给学生简单的英语口语。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 教学任务也比较轻。为了迎合小学生爱玩的特点, 教师一般在游戏中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比较高。进入初中后,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教学方法上知识的灌输比较多, 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压力大, 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一)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

小学英语从以前的没有设置课程到现在成为小学教学的基础课程, 其教学逐渐规范化, 因此, 小学英语教材也应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各地的教育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本地的初中英语教材, 争取在众多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找出与初中英语教材衔接最好的。小学教材的编写也应该注重和初中教材的衔接,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既要保证小学教材为初中教材打好基础, 又要避免教材的重复, 保持学生对英语教材的新鲜感。在教材的选择上, 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查看教材的内容、编排形式等是否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

(二) 加强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小学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 学生以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英语教学训练, 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英语学习方法,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主动, 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 还是学习方法上, 小学教师都为学生安排好, 告诉学生哪部分要做笔记, 哪部分要反复阅读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知识储备的增多, 在进入初中后, 小学时期的学习方法显然不合时宜, 这时教师就要做好学习方法的引导工作, 在指导大方向的基础上, 让学生相对自由地发挥,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做好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 教学方法是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初中英语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要把这两种教学方法衔接起来, 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要加快学习节奏, 慢慢过渡到初中教学方法上来。针对学生英语基础不同的情况, 采用分层教学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使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受到个人因素的制约,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 如何让全体学生的英语能力都得到提高, 成为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分层教学法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使每个阶段的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都能达到目标,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联系与交流

长久以来, 中小学教师都各自为政, 相互之间交流很少甚至没有交流, 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使得小学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成为了两个互不干涉、相比封闭的系统, 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无法顺利衔接。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中主动走进对方的教学,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 初中教师可以学习小学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经验, 小学教师可以了解初中教学的目标, 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教育,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只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与协作, 才能使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得更好。

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 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如何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地延伸过渡, 是防止两极分化、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学习规律, 选择教材中适合学生水平的内容和活动,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获得相应的语言技能。做好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衔接, 能够克服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 使英语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应该找准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衔接点, 做好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等方面的衔接, 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章钧.春风虽已拂面, 荆棘仍就丛生——再谈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衔接[J].考试周刊, 2010 (14) .

[2]臧春花, 张永龙.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2010 (6) .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18-0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了学习兴趣,使学生这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养成良好习惯,夯实基础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它必须得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词及句,有句成文的过程,其中夯实基础很关键。在刚开始英语教学时,应当抓好学生的语音关、书写关、词汇关。教音标的读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让学生朗读单词,反复认真的模仿及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对学生进行看、听训练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反复模仿,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对于长词、长句的语音训练,要分音节和语段训练。大声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形成,帮助会很大。要从刚开始就要抓好学生的书写,对学生的作业应该严格要求,不能听之任之。一开始就按照规定的笔顺书写,才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据说,一位英语老师有次布置任务,在黑板上写下:I will meet the class at 5:00. 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把class中的c擦掉了,变成了lass,句子就变成了:I will meet the lass at 5:00. 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后都哄堂大笑起来,原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和情妇在五点钟见面。当老师走进教室时,他一眼就到黑板上的“变句”,在不动声色的情形下他悄悄地把lass中的字母“l”擦掉了,这时就成了:“我会在五点钟会见一群笨蛋。”“好了,笨蛋们,开始上课了!”听了这话,那位改句子的同学顿时脸红耳赤。切不可忽视“写”,从开始学习时的写作业,慢慢发展到用英语写文章,这也是“写”的另一层含义。

二、英语组织教学,营造氛围

不少学生在听力方面,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这其中也受英语课堂中缺乏英语的氛围有很大关联。用英语教英语,这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应倡导尽量用英语讲课,语速自然停顿恰当,不给学生在大脑中进行英汉转换的时间。课堂上,教师如果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但如果坚持做下去,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低年级的英语课堂可以每天课前进行热身对话,让不少学生抛弃“害羞、怕开口”的毛病。课前几分钟的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课堂气氛,对学生起帮带作用。热身对话以新颖愉快的方式拉开教学帷幕,以迅速简洁的形式整合学生思维,从而把学生带入轻松活泼的教学活动中。

三、推介实用方法,强化记忆

语言好比一座大厦,而词汇则是建筑该大厦的基石。许多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采用零星的或片段的记忆方法,他们遇到生词要么死记,要么硬背。这种被动的记忆方法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可追忆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词难免在其记忆中模糊、淡化甚至消失。正是这种消极的记忆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师,要深刻理解这一点,并教给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新词的构词规律,教给英语单词的词根,较为常见的前缀、后缀,同时对单词进行详细分析后记忆,则会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如:

usual/usually, easy/ easily, happy/ happily, terrible/ terribly, true/ truly, wide/ widely…等,大多數形容词变为副词在原形后直接加-ly;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形容词,要将y变i,再加-ly;以le结尾的,去掉e,再加y;以元音字母加e结尾的形容词,要去e,再加ly;以辅音字母加e的,直接加-ly.由此可巧记为:一直接加-ly,二变y,三去e,四e变y,词尾是-ly不放松;特例词特殊来记忆,如good/well, fast/fast, hard/ hard; 有些形容词,不通过任何变化,可直接用作副词。在平时学习中,构词法不容忽视,这是巩固和扩大词汇、理解词义的极好方法,再如课本中我们学到一些词是加前缀un-,构成其反义词。如果同学们能学会一些英语的构词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同学们的词汇量会有较大的帮助。

四、加大背诵力度,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习英语也是如此。你看学习英语有很多东西需要背诵,单词短语需要背诵。练好“背”功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英语中有很多重要的句型,它们是平时考查的重点,应多加注意。如:I can do better in math. 从do better in想到do well in 或be good at.又如,从Both she and her husband thought this was a good idea.一句,想到Both …and…结构的用法等。只有把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记得滚瓜烂熟,才能在应考和书面表达中运用自由。背诵能使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增强语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所背诵的材料中有许多精美的句子、段落和篇章,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输出,用心去背诵,也利于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从学生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背诵。刚开始时,只需让学生背一两句话,逐渐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朗读背诵。学生一旦养成此学习习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英语学习本无捷径可言,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想不费功夫,就牢记单词、脱口而出讲英语,恐怕是徒劳的。许多英语名家都提倡学生背诵。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仁毅先生就说过,“在基础阶段,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譬如说,背50至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如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英语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结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经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视听教学,提高听力口语水平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1〕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最不利的就是缺少用英语来交际的情景,而互联网教育则运用了多种手段来创设英语学习情景:如角色演绎、真人发音、情景会话等,同时引入高质量的音频、声频技术,使各项情景鲜活呈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介入,大大地改变了过去英语听力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似懂非懂的现状。全英文的环境、紧凑的录像情景、幽默的对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听力材料由简单的现场录像情景到纯播音听力,学生一步一步地听懂并理解听力内容,成就感油然而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多媒体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展示语言材料,以多样的方式刺激学生,消除学生听力口语练习时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感,促使学生多听多看,从而提高听力练习的效率。

(二)、利用计算机下载一些原版英文电影或了解英语网络学习资源,提高听力水平,感受语调

如英文原版电影《美女与野兽》,《白雪公主》等。在看电影的同时学习英语,练习语调。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用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如英语教师网有个动画学英语的板块,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枯燥的语法变得有兴趣,还可以提升听力。.(三)、教会学生们使用网络通讯手段

教学生们使用电子邮件,英语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就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出现,教会了学生使用电子邮件,学生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运用英语与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建立QQ群或MSN等通讯手段,解决英语学习上的问题或者进行其他方面的交流和探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既传递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运用多媒体使用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听力课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视听教学,提高听力口语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

(一)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使语言自然的融入视听背景之中

通过课件、录像等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在讲授冀教版英语第五册lesson35 China′s Most Famous“Farmer”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备课时上网搜索袁隆平的照片,袁隆平事迹介绍,袁隆平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照片,将这些素材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课前用课件导入,让学生在看课件的同时,讲述时代背景讲述袁隆平对我国和世界农业做出的最大贡献。让学生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把英语课本上抽象的语言符号知识与相关材料背景有机结合,从而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增强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在课堂上运用录像、投影、录音机为学生创设一种悦耳、悦目、悦心的英语交际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有交流语言的真实感

这种方式寓教于乐,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例如,对于“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的英语语法中过去式的讲授,传统教学步骤为教师朗读——学生跟读——提问造句——强化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有效,却略显单调与枯燥。那么,尝试改变这一教材呈现方式。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引出教学内容——学生听曲——学生跟唱——渗透与展开教学内容。当然,对于歌曲中歌词的内容与真正含义,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领会,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对音乐的天然模仿。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展开对语法一般过去式的呈现。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对于语法一般过去式的理解就在歌曲与问答中加深(am—was,like—liked),这就对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语法一般过去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Power Point、flash、等工具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提高课堂质量

人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感觉等完成对事物的认知过程的。如果教师仅仅以单一的声音和文字信息刺激学生,既枯燥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为了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师可利用Power Point、flash、等工具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身等多种器官,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利用计算机创造出千变万化、随心所欲的动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热情,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真实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了解英语与母语的不同点,从而培养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多科知识与英语学习间的相互融合 “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不单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中把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能力的培训,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自身价值取向。” 〔2〕注重英语教学与多学科间的融合就十分必要。

(一)、融合思想教育,激发学习情感,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素养

现行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传统美德的传承,以及爱国主义教育都提供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深挖教材中的道德因素,不费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学习冀教版第五册Lesson9 Be a champion 这一课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懂得成功的来之不易,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努力拼搏,勇拿第一的信息。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再比如学习冀教版第六册Lesson25 Talk!Don′t Fight!这一课时,我们应当让学生了解如和与朋友友好相处,树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优

良品质。总之,我们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融合音美体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1.英语教育与音乐融合与音乐融合,把歌曲引入课堂,降低了学习难度。英语课本中有许多歌曲,大多数教师会选择不上,这实际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歌曲对教学会更有帮助。如在学习hand等表示身体部位的词时,可套用歌曲《Left Hand, Right Hand》,在学习完这首歌曲之后,学生们可以轻松掌握里面涉及到的如arm, hand等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

2.英语教育与美术教育融合与美术融合,加强学习印象,促进形象思维发展,对一些含有故事情节的对话性课文,在讲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画几幅图用一到两个句子进行表述。不但复习巩固了旧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加深了印象。

3.英语教学与体育融合与体育融合,满足了学生在动中说,动中用,既开发身体智能,又学到了英语知识。例如,在讲授单词run, swim, play等时,与动作相结合,促进学生加强记忆。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构建自学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创新型的学习理念,它包含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老师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中占被动地位,学生很难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低。” 〔3〕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学势在必行。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打破传统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突破了过去那种以教材和和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网络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借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 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4〕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英语教师通过制作精美课件,把一些疑难问题或是重点问题设置成闯关游戏或是猜谜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把教学过程成变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被激活,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二)借助网络,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有益教学的信息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

总之,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在信息技术手段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视听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只有真正做到两者相互融合,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达到优化课堂,增强教学

效果。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篇5

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又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怎样才能将探究学习真正落实到位?以下我就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尝试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动手激趣,重视第一个探究性实验

七年级上册教材共有探究性活动57个,本册教材安排了6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每个探究基本上都包含了科学探究的6个步骤。由于探究的内容不同,各个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本书第一个探究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变量和初中阶段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只允许出现一个变量。在教学中个人认为,教师在实验中无论学生选择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中的哪一个因素进行探究都是可以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仅

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为使实验设计更加完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1)需要做对照实验吗?需要探究几个变量?这么多变量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要几个实验装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然后教师讲解探究实验重点在于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其余条件都相同。这次活动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教师要有耐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这样,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授人以渔,规范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

无论学习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实验亦如此。教材专门安排了《探索生命的方法》这节内容,编排了实验法研究的示例——“蛆是从哪儿来的”,并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七个步骤。本人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七个步骤的记忆而忽略七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不能只注重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忽略各步骤的独立性。

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本人重点结合已做过的探究性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比对课本示例,完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中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从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要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本人有意识地设计了针对思维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子设计出完整的探究性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教学难点,而且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感觉到实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而明确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是学生实验设计的难点。

本人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不同的探究实验,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总结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从实验目的获取。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什么?(光)

方法二: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推出。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首先演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别泡在浓糖水和清水中的萝卜条所呈现的不同现象。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不同溶液中的萝卜条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果将已经皱缩变软的萝卜条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浓糖水和清水有何区别?萝卜条的细胞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实验原理是细胞吸水或细胞失水,找出实验变量——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主要在实验设计中理解“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如何巧妙地设置对照组”、“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关键,一举突破了实验设计的难点,所以对紧接其后的探究性实验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不能形成能力。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1.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实验中增加将天竺葵的叶片与银边天竺

葵叶片直接进行对比实验,用淀粉的产生部位同时也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以试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训练,从理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围绕学生探究能力训练的试题不少,选择与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探究试题效果更好,也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物学知识、事实和材料为背景编制训练题。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无疑是对生物教师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6

初中院校是培养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但是针对初中生物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 仍需要初中院校提供更有效率的教学计划, 现代社会中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初中生物专业学生生物学习问题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仍存在老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生物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而且生物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导致初中生物专业学生对生物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提出高效化初中生物课堂趣味知识交际想法, 希望以趣味知识增强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这样高效化的趣味知识系统优点很多,尤其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另外通过趣味知识系统,还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无论从学生角度还是老师角度来说,课堂趣味知识系统都是有效改革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方法。

2.分析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2.1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对兴趣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 ,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兴趣教学。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传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 在课堂上将大量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或木讷地“照本宣读”,完全按照教材中的例文或进度进行,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实际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有问题,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只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既不利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又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发展,因此,老师要正确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引进兴趣教学机制,全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限性。

2.2由于生物教学不重视利用兴趣教学手段 ,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了解不够深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兴趣教学手段一直没有被实际利用起来,没有受到生物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十分重要, 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了解,更能有效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反馈, 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定了解,以便安排之后的教学计划,由此可见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以前,兴趣教学体系明显受到老师的轻视, 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好, 对知识的了解不充分,造成我国初中生生物学习能力差。

3.探究加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与措施

3.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增加相应趣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初中生物专业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自身学习控制能力较差,生物基础不牢固,需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生物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初中生物专业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 所以要引进从兴趣出发的兴趣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知识,一旦形成固定体系,可以形成良性的生物学习竞争,对增强生物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潜能非常有用。

3.2积极进行初中生物课堂兴趣教学体系改革与尝试 ,加强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进行兴趣教学方法探究与尝试, 完善我国初中生物课堂兴趣教学体系, 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及时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生物学习能力与生物水平调整教学方法, 不应继续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否则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生物学习效率有负面影响,而且不能体现出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注意尝试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教学方法, 将生物情景对话引进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全面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又能锻炼和培养其生物能力, 这需要老师和同学间的密切配合,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新式兴趣教学方法,为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意见。

4.结 语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7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堂有效性;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

新课改之后,有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和灵活,却忽视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中要求对语言文字的含义和品味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教师带领同学分析愚公用移山这一方法解决问题是否合理;在学习《羚羊木雕》时,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应该重义轻财还是应该重财轻义;在讲授《斑羚飞渡》时教育同学同情弱者。这些话题虽然能够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进行激发,但是从语文学习的方面来讲,这样的课程设计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游离在语文的知识、技能掌握目标之外。

2.放羊式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很多教师对这一要求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所以在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一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却忽视了文章的观点。二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却忽视了自己作为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未将课文的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讲解给学生就让他们来谈喜欢课文的哪句话。三是一味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却不能对学生有客观、正面的教育。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分析学生情况,进行有效诊断

学生情况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造成学生现状的原因。学生情况分析的愈全面、愈准确,其制订的提高阅读有效性的策略才越有效。学生情况的分析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是全面性,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其次要对学生情况分析的过程性进行关注。要全面准确地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实时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最后进行反思。第三是要注意分析的多样性。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情况,主要是研究学生的学习背景。二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进行学生情况分析,这主要是对学生的认知情况的欠缺之处进行分析。三是依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学生情况分析,这主要可以依靠帮助同学预习提纲的方式进行。

2.有效使用教材,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将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一语道破。然而,因为同社会前进的步伐相比,语文教材总是落后的,不仅如此,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仅仅是世界文明的一小部分,所以,仅仅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来提高语文水平是不够的。那么,就需要教师有效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文章作为例子,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1)要将问题设计进行优化,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老师可以在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作不协调,问题设计在文章的空白、矛盾以及同生活相似之处。以《麦琪的礼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德拉同杰姆相互赠送礼物之后的一段空白处进行问题的设置,让同学设计几句对白。然后让同学将自己的对白同原文的空白进行比较,哪一种方法的艺术表现力更强。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夫妻之间的患难真情,还能够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进行深入的了解。

(2)利用文章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文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大胆的质疑和相互的辩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观点的交锋。以《囚陆记》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若想让其他人支持自己的想法,就必须以课本为依据,这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和执行课程,但是这不是唯一的任務。同理,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不应当移植或照搬教材中的内容,而应该通过加工和改造,将生命力赋予文章当中,使其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不断地丰富和延伸,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这样才能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有效地使用教材。

参考文献:

[1]庄亚芳.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2011(10).

[2]常景.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J].新课程:上,2011(3).

[3]卢庆荣.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8).

(作者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职业技术学校)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8

湾子中学 丁愉 2014.5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改区教师一直讨论的主题。本文主要从更新观念、上好第一堂课、情感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学法指导的角度,结合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来论述实现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关键词: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勿容置疑,新课程改革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教师们在接受新课程理念后,开始尝试将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面对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增加而课时紧张的难题,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与同行们交流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观念入手 1.勇于挑战传统的“好课观”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里,经常听到类似 “某某老师的课上的真好,一课堂下来没有半句多余的话,没有一分钟的空白,讲完刚好下课,知识很丰富” 这样的评论,教师们便都以这样的好课观为标准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学习,可以很显然,传统的教会学会的课堂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机械的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天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笔者非常认同曾在一位教师博客上看到好课观。

第一,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创新意识。第二,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我认为,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能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转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尊重学生成长特点

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将新的理念溶入课堂教学中,却屡屡受挫。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得出新课改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确非常好,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非常有效,但是这都是有别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手把手地教逐步过渡到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学,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上好第一堂课入手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学生认识、了解老师更加重要,能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教师,对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第一次亮相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学生会充满自信地学习这一学科。但是去怎样上好第一堂课?“教无定法”,教师需要根据自已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合充分展示自己方法。

我为上好第一堂课曾向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然后综合每位前辈的经验与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备下了第一堂课。介绍了生物学的广博与发展现状、前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大胆说出自己对生物学的看法,赞扬每一位敢于站起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每一位同学。为确保以后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课堂要求:精神饱满,工具齐备(教材、笔记本、经典习题收集本),勇敢的心,普通话(注:每次上课之前,科代表会将课堂要求写在黑板上)。

(二)作业要求:诚实(即独立完成),按时如数如质,细心;

(三)考试要求:诚实,细心,不留题。对于每个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经验教训。微笑、真诚和热情换来了第一次亮相的成功。为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情感入手

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态度,绝对是无效的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情感动物,有情感交流的需要。

1.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正所谓“爱屋及乌”。师生感情的培养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用真诚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主动学习。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承认学生有差异,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师在课中课后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在课后得以升华。

2.教师要有课堂激情

课堂激情源自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没有半点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甚至连教师自己都受不了这样的沉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

我在某次公开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将全体同学分为8组,每一组的同学负责查找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调强可以利用手上所有资源,相互讨论、交流(5-8分钟),学习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来相应的知识点。教师是热情洋溢的,学生更是活动主动的,甚至忘了教室里还有其它教师在听课,这堂得到了同仁们的肯定。一位同仁对这一内容采取同样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调动起气氛,效果不理想,事后分析得出是他的激情不够。

3.师生要有真本课堂意识

不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竞赛课,堂课都应该是真实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产生共识──课堂上老师的心在于将课上好,将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会学的上的,学生则以最佳常态投入学习,这个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与其它无关。

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从多样化教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乱抢本属学生在课堂预习、消化、吸收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后解答问题。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笔者也不例外,因为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如“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合采用合作式教学。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从而达到充分挥发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此外,在习题讲解中,也可采用上述各教学方式,如每一小组负责解答一道题,然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对于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让学会参与讲课、参与板书(提供学生当老师的机会)。笔者曾多次试验过,效果非常好的。要相信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他们也真的有这个能力,我相信“会偷懒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五、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学法指导入手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哪些方面入手呢?

1.指导学生记笔记

绝大部分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效率是非常低,很多学生不知道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怎样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借鉴别人的好的方法给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的方法。

2.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

学生总是容易粗心,怎么克服这个毛病呢?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词。并且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方法是供几种模式和例子,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要经常检查,保证效果。

除了上述内容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教师的课后反思等等方面入手。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都是需要一个探索过程的,需要教师们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努力去实践,相信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都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钟玉琼.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河池学院学报, 2007,27(2):109-110. 陈顺兴.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学生物学, 2009,25(3):8-9.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9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有效教学要求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师应该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初中英语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应包括:有效的备课,有效利用和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共建和谐课堂,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概述:

1、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从更宽泛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称之为“有效教学”。

2、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的特点有:明确的针对性。策略化的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程序等教学诸因素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为了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各种可供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程序、手段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将根据需要不断改变和调整。

二、初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效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的达成与一定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高低,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有效教学策略应用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改变费时低效教学现状的需要。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教学设备不足、教师观念等原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中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从教学过程来分,有效教学要关注:激活动机、明确学习者目的、唤起注意、科学学法指导、促进互动学习、及时反馈、构建知识等等策略。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

策略一:有效备课的策略。

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集思广益,集体备课,设计好整体教学思路,分析重难点。

1.备课要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目标的确立应当是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

(1)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感兴趣学生就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而我们的有效教学也呼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果老师讲的头头是道而学生不听,那么这就是一堂无效或者是低效的课堂。因此,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2)备有效的提问设计。课堂教学提问环节,有时教师不假思索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要么把学生问得晕头转向,要么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回答,体现不出提问的知识重难点,或者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考的过程,即教师并不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的提问先进行有效设计,应该是深思熟虑后的而提出。

(3)备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事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3、备有效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用眼接收的信息约占85%,用耳接收的信息约占11%,用鼻子闻接收的信息约占3.5%,用舌头尝占1%,用手和身体接触占1.5%。显然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因此教师上课应尽可能多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的优点。一是使课堂信息量增大,便于学生接受多种知识。二是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教师板书量减少,使教师能有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集中精力提高讲解效率。四是使教学重点突出,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内容。

4、备有效的评价方式

测评是有效教学的必备环节,既可以使我们及时掌握学情,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点,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及时消化,巩固新课内容。便于学生自己突破,从理解迈向掌握,直至应用。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方式,当堂检测,课后作业,周周练,月月考等等。在设计测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业和当堂所学内容不能脱节注意层次性和题量,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收效。二是精选作业内容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三是利用课堂学生对作业的评价,反思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信息,达到提升课堂的效率。四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差异性,设置题目呈阶梯型,开放性。策略二:有效利用和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

代内容健康又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本人认为应按照实用性、趣味性、丰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合理使用资源。

(一)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学生接触最广泛的、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课程资源。文本资源的利用是最广泛、最行之有效的,除教材、练习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报刊杂志。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英语水平订阅合适的英语报刊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做摘抄或剪报,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英语口笔头表达、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收集身边的可利用的英语文本资源,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路牌、广告、服装等上面都有英语,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许多单词和英语知识,而且能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影音资源

影音资源有逼真、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持续活跃,学生处于高效学习状态中。开发影音资源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1、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希望英语大赛”等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有选择的收看。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听力、扩大词汇量都有好处。

2、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它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而且流行音乐是我们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及语言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唱,学生既获得了乐趣,又掌握了很多词汇、句型和语言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锻炼了发音。

3、观看英语电影。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我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电影。

策略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共建和谐课堂

初中学生的特点普遍是英语基础较差,学英语的兴趣不浓,甚至有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个性,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with.” 这单元时,我选用了jazz,rock,classical music,dance music和pop music几种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学习词汇和定语从句句型: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with./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 I like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随后,又列举一些他们喜爱的歌星学习:I like singer who writes his own music./ I like singer who dances well./ I like singer who has beautiful looking.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 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从而积极活跃参与后面的语言交际活动和语法归纳。

策略四: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的效率.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说出来的。为达到用英语流利表达的目的,教师尽可能创设合理逼真的教学情境,创设真实情境是让学生开口说的关键。可以尝试用下列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利用课室现有的资源,依靠教学讲台,以语言、表情、动作、实物等创设最直接、最经济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要活泼、风趣、幽默,在讲台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将学生带入自觉的学习境地。

(二)设置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英语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过程中,做到有效地学,活学活用。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进行英语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德国艺术家拉辛说:“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比起直接传授书本知识更为重要。例如:单词的记忆,如果学生不讲究方法一味死记硬背,既费时又容易出错,而且很容易遗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拼读规则去记忆、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等方法。如,字母组合ee,[i:],按拼读规则拼写,不易遗忘,[i:]:的单词meet feet see need 等,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会经久不忘。实践证明,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导致他们厌学甚至弃学。而好的方法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课堂教学,总之,有效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应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10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过多重视对英语单词及句型的讲解,强化学生利用固定句式及练习题巩固知识内容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更糟糕的情况是,大量的机械性题目训练而且还能使得学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兴趣。

二是教师上课“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是教师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讨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学生表情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还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小组讨论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二、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有效学习的保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明确教学活动的中心,根据学生对英语单词、句式及语法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numbers”知识点时,设置如下教学目标:认读从11到20这10个数字相对应的单词。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读单词,针对“numbers”展开简单的英语交流。除了以上知识目标外,教师还可设定技能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单词识记技巧。

(二)创设课堂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可利用图片、视频或直接拿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知。

例如,教师在讲解apple、banana等单词时,可将苹果、香蕉等实物带入课堂展示给学生看,使之产生感性认识与印象。这些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物品往往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将英语单词与实物联系起来,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单词含义的掌握与理解。教师还可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例如教学“Feelings”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置不同的情景,让部分学生自由选择相关情景,并针对自身所选择的情境自由表演,其余学生猜测对应的内心思维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采用激励评价措施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处理事情多带有感情色彩,对于喜欢的课程便会全身心投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需认读的句子及英语单词制作成小卡片,并作为奖品发放给学生。制定如下规则:学生若集齐5个单词或者4个句子便可获得一张特殊的卡片,该卡片作为抽奖卡放入抽奖箱。这样一来,学生就在搜集单词与句子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教师在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内部成员可自行分配相应人员的职责。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检查,对于完成的小组发放小红旗并贴在教室内的评比台上,以此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及教学思维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相比较以往有了很多的创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广大英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课堂情境,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以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一小学)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篇11

一、采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教学法是把英语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 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简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故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氛围要轻松,参与性要 强,知识性、思想 性与趣味 性有机结合,教学活动要有延伸,要给学生提供情境化的训练环境。主要的步骤为:分享他人 的故事 (训练听、读的 能力)—简单叙述故事(训练说、听的能 力)—分享自己 的故事(训练听、说的能力)—教师点拨。

案例1:外研版第二册Module12AholidayjourneyUnit1“Wedidn’tseethequeen.”的教学片段。

1.分享他人的故事,点拨语法。先分享主人公Gran对英国之行的叙述,通过听材料学习英国几个著名的景点,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 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点拨体会一般过去时中动词的变化。

2.简单叙述故事,巩固语法。开 展4人小组活 动,每组负责一幅图画,以第一人称为主语,叙述图片人物活动。鼓励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展示,使学生熟悉大概内容,并复述。本环节通过大明的短途游照片,让学生巩固一般过去时态,进而也能让他们掌握旅游的描述步骤,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3.分享自己的故事,学以致用。让学生以阅读材料为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的旅游故事。让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

通过先前看到和听到的别人的旅游故事,学生更加乐于叙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看过、玩过的地方和吃过的美食。加上有同学也去过这些旅游胜地,给他们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情境化的训练环境,让他们学以致用。

二、开展感性训练,点拨学习规则

在英语课中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以形成熟巧,增加感性认识。教师有目的地 创设情境,针对重点语言材料、句子结构,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到“理性升华”。主要策略是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归纳出规则并利用语言规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拨规则—归纳规则—及时巩固。

案例2:外研版第三册Module9GeographyUnit2“LiuHongworkedthehardest.”的教学片段。

1师生探讨 以下问题 (积累材料 ):Whichanimalrunsthefastest?Whereistheshortestriver?Whichoceanisthelargest?

2通过句型套用操练,增强感性认识。

T:Let’shaveaGeographycompetition.

课前收集每组的竞赛题,精选10道无任何 语法错误并再现了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的好题,逐题展现在屏幕上。教师先示范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套用句型操练。

3引导学生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从感性认 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总结下列句型的规律:GuMingworkedhardonGeographyproject.LiuHongandZhangHaiworkedharderthanGuMing.LiuHongworkedthehardest.

4点拨规则,着重强调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句型的语法规则及句型结构。点拨规则之后再次引导学生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

5及时巩固。6人一组,找出本组同学的优点(如最擅长的学 科、体育活动 等 ),填表并做 好报告,如:Aworkedthehardeston...Brunsthefastestofus.Cisthetallestofus.

三、创设情境,搭建乐学平台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知识 客体或现 实客体,清晰地认 识理解表象,产生对言语交际的向往,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3:教学去食品店购物的对话时,教师事先准备了牛奶、桔汁、梨汁、香蕉、苹果、面包等,上课时把 它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食品店,教师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一遍后,教师再用 学生学过的其他关于食品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进行表演。表演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

上一篇:高中生怎么去日本留学下一篇:银行部门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