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打击传销责任书(精选4篇)
市公安局打击非法传销违法犯罪行为
本台消息:为有效遏制我市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势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8月份开始,至12月底,市公安局将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此次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对象为,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分子;主要打击涉及地域广泛、涉案金额巨大、参与人员众多、社会危害严重的大要案件,打击的重点是在传销活动中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的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省、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署,为认真贯彻执行《打击传销条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打击传销和“无传销县(市)、区”创建活动,特制定本责任书,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全面实施。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汇总和通报区打击传销工作情况,指导“无传销村(社区)”创建活动,根据打击传销工作需要适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和联络员会议,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各种传销行为和为传销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行为的查处;规范直销行为,协助公安机关查处传销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分局:结合户籍、重点人口、特种行业、房屋租赁的日常管理,注意发现传销违法犯罪线索;发挥侦查办案职能作用,快侦快破大案要案,严惩传销组织者和骨干分子,严厉查处拒绝、阻碍执法部门依法执行公务以及聚众抗法的违法犯罪行为。
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相关新闻媒体做好打击传销的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对查处的重大传销案件予以曝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区综治办:负责将打击传销工作内容纳入“平安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检查考评范围,并做好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区法院:负责督办、指导传销犯罪案件的审判。区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依法及时立案、审查、起诉涉嫌传销犯罪案件和犯罪人员;依法查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打击传销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行为。
区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打击传销工作专项经费。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研究制定打击传销活动举报奖励办法,保证打击传销工作召开会议、督导检查、集中执法、举报奖励以及劝返传销人员等所需费用。
区经贸局:按照《直销管理条例》要求,做好直销企业在本区拟设立直销服务网点方案的确认。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从事传销违法活动。
区信访局:做好受骗上当传销人员的信访接访工作,并将传销违法犯罪线索向区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区民政局: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法做好需救助传销人员的救助工作。
区人社局:负责劳动力市场的宣传教育和防范工作,严防传销分子诱骗求职者加入传销组织。
区教科体局:指导、督促学校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教育引导,严防传销活动进入校园。
各镇(办):统一安排指导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建立群防群控治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劝告居民不要参加传销活动;详细掌握辖区房屋出租及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时举报传销活动,协助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做好案件排查、调查等工作。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签字双方各执一份。
区打击传销领导小组: 年 月 日
打击行动阶段总结
根据市打传办要求,我县迅速开展新一轮严厉打击传销违法行动,加强控制和打击临近元旦春节打传形势有严峻蔓延的趋向,最大限度排除各种隐患和不安定因素,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现将阶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认识,把好领导关。我县打传办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此次打击传销专项清理打击行动。根据市打传办要求,与县委政法委、公安局、工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供水供电等等职能部门认真蹉商有关行动实施细则,周密部署行动方案,切实把好领导关。
二、突出重点,把好监管关。把根除传销作为维护我县良好的经济秩序、治安秩序及社会秩序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属地管理监控。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屋、酒店旅业、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重要部位的监控,及时做好巡查登记。二是强化部门协调监控。加强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执法的同时,充分发挥各镇派出所、治安联防、村委(社区)的作用,利用其熟悉辖区人员流动情况及安居状况的优势,保持严密监管态势,配合抓好打传综合整治行动。三是强化社 会群众监控。落实群众举报有奖制度,密切注意毗邻广西、或周边地区的动向,严防传销活动向本县转移,及时发现及时清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拨打110或12315向当地派出所或县打传办报告。
三、加大宣传,把好教育关。一是向全县人民发出《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共5000份。提醒市民,为防止传销分子假借介绍工作或经营海鲜、水果、服装、化妆品、建筑、承包饭堂等种种名义租赁房屋从事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全县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支持和配合我县打传工作的开展,不出租房屋给传销人员居住。同时,告诫广大市民绝对不能参与传销。如发现传销活动和传销窝点,要向县打传办等部门举报,并公布举报电话:打传办7763720、工商局12315、公安局110。二是在公共场所、工厂、学校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400份,悬挂了5条打传横幅,增强广大群众对传销活动危险性的认识,提高务工人员、求职人员及学生抵制传销活动的自觉性,营造群策群防的社会打传氛围。三是制作打击传销公益广告定期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中进行播放和刊登。四是出动宣传车广泛宣传,使禁止传销知识家喻户晓。
四、联合力量,把好行动关。针对周边地区打传形势日益严峻的新情况,为进一步巩固某某县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成果,公安、工商、供电局、房管局、自来水公司、电信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打击传销专项清理打击行动,并由村委会、居委会协助行动,对辖区内的旅业、出租屋等场所进行了仔细全面检查。行动中,全县共出动人员103人次,出动车辆22车次,检查辖区内的出租屋24间次、旅业18间次。
某某县打传办
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为继续加大打击传销工作力度,有效防止传销活动在我村的蔓延,从源头上铲除传销的土壤,维护我村经济社会秩序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和省、市、区打击传销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服务、和谐”为主线,以转变执法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以深入开展打击传销和全面深入地开展创建“无传销村”活动为重点,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健全打击传销工作“打、防、控、管”长效机制,努力形成打击、预防、监控和监管的综合网络体系,严格执行《刑法》、《禁止传销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坚决打击传销行为。
工作目标: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消极厌战情绪,采取有效措施,重拳出击,通过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严厉打击我村范围内的传销活动,摧毁传销组织,严惩传销头目,使传销活动得到有效控制,绝不能让传销活动在我村蔓延;二是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巩固打击成果,严防传销渗入和扩散,严防死守,防止传销蔓延;三是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传销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自觉远离传销,抵制传销和积极举报传销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全面开展创建“无传销村”活动,着力建立健全打击传销的长效工作机制,最终实现我村无传销的目标。
二、打击重点
(一)打击的重点行为
1、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及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支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传销活动;
2、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传销活动;
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支付上线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传销活动。
(二)打击的重点对象
1、有黑社会性质和邪教性质的传销活动;
2、传销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幕后指挥者和骨干分子;
3、以限制人身自由为手段拉人入伙的传销行为和暴力阻碍执行公务行为;
4、网络传销和境外传销企业的网络传销活动。
(三)打击的重点区域
确定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如:城乡结合部、出租屋等重点场所为打击传销的重点区域。
三、具体措施
(一)将打击传销纳入日常工作重点,力求打早打小
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当地派出所等部门和单位,加强对本村内的传销活动的清理排查,调查传销头目和骨干分子,发动群众积极举报传销。把打击传销列入日常工作重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指定“打击传销工作”联络员做好摸排登记工作,对传销窝点发现一处查处取缔一处,力求做到打早打小,不留死角。对一次性发现多个传销窝点,涉及人员较多的,要立即向上一级政府和公安、工商机关报告,由政府牵头,组织力量进行严厉打击行动。
(二)整合执法资源,加强部门联动
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当地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联合行动。对本辖区内传销人员居住点、活动聚集点进行清查,捣毁传销窝点,遣散传销人员,查扣传销财物,惩办传销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查处传销案件。凡进入“黑名单”从事三次以上传销活动的传销人员,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公安机关进行治安拘留;
(三)全面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乡镇)活动工作 创建无传销村活动工作是巩固打击成果,提高广大群众识别传销、防范传销的意识和自觉抵制传销的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最终实现彻底消灭传销的目标。
1、建立打击传销互动机制。以发放“一张联系卡”为内容,建立打击传销的群众、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群管制度,要将派出所、委员会的打击传销举报电话以联系卡方式向每个居民公布,以便随时保持畅通,使群众能及时快速反映发现的传销活动,基层组织能迅速掌握辖区内传销活动动态,力争把传销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打击传销信息机制。要建立线索收集和指挥协调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要建立传销和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及骨干分子黑名单,派出所要建立违规房屋出租主黑名单内出租屋、常住人员、外来人员基本信息台帐,使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执法部门能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有效线索,迅速捣毁传销窝点,清理传销人员,抓捕传销头目及骨干分子。
3、建立打击传销宣传教育机制。要加强对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出租屋主的宣传教育工作,印发“一封公开信”。公开信要着重宣传国家打击传销的坚定决心和法律、法规、政策。要通过发放传单、张贴海报、图片、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要利用典型案例向群众介绍传销组织、传销人员的欺骗手法、操作方式及受骗群众心理,彻底揭露传销坑人害人的诈骗本质,使辖区内群众能深入了解传销的危害,自觉远离传销,主动举报传销。要有一块宣传栏,内容包括《禁止传销条例》、地方政府打击传销公告、违规房屋出租处罚案例、打击传销的图片等。
4、建立责任明确和责任追究相结合的责任机制。村人民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完善打击传销属地管理责任制度,签订责任状,公安局和派出所、工商局和工商所之间要签订责任状,责任状要以创建“无传销村”为目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把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基层的综合治理工作,并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达不到责任目标的,实施责任追究,确保“创建无传销村”活动的有效开展。
5、建立打击传销的监管及打击机制。要认真落实定期排查制度,由派出所社会治安综合检查会通过计划生育检查和常住人口访问的方式建立巡查机制,加强对传销的监控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打击。各有关部门要措施到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政令畅通,形成协同打击传销的综合治理格局,并将打传工作纳入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机构,精心组织 打击传销活动,是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传销的严重危害性,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联席会议制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使打击传销专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二)深入宣传,发动群众
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努力营造打击传销舆论氛围。对取缔的传销中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曝光力度,公布处理结果,教育广大群众,震慑违法分子。要充分利用现有投诉举报网络,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挥各队和其他社团组织的作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打击传销违法活动的氛围。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打击传销活动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牵涉面广,工作任务艰巨。从当前掌握的情况看,传销人员大部分是外来人口,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各负其责,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建立部门联络机制,确定联络人员,定期召开会议,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合力,严厉打击传销违法活动,共同做好案件查处和人员遣散工作。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说服教育,消除抵触情绪,预防和制止群体性上访或其它事件的发生。
(四)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非法传销
要根据摸底情况,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为、重点人员进行集中打击,要按照“抓头目、破网络、冻资金”的专项工作要求,坚决查处一批大要案件,摧毁一批传销组织,端掉一批传销窝点,抓捕一批传销头目,震慑传销违法犯罪活动,遏制传销高发势头,力求使工作取得实效。
(五)加强打击传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打、防、控体系
要从讲政治、讲稳定、顾大局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建立健全“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权责一致”的打传工作机制,特别要将建立健全上述“五个机制”认真落实到基层,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做到露头就打,把传销消灭在萌芽状态,决不能让传销在我村蔓延和扩散,更不能向农村扩散。
(六)加强综合治理考评和信息报送工作
要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做好我村打传目标考评工作。及时将打击传销和开展创建无传销活动的工作情况上报村打击传销领导小组办公室。
对发生因传销活动导致群众伤亡事件、暴力抗法、群体上访、发现传销活动规模达50人以上或抓获主要组织者或传销头目等重大事件,必须及时上报村打传办(联系电话:***),信息上报做到及时准确。
(七)总结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