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爆发考试题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染病爆发考试题(共7篇)

传染病爆发考试题 篇1

栗元史完小 2013.9

栗元史完小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我校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定专人(校医)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校健康晨检或巡查、学生健康教育、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3、学校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后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报告病种

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

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2)肠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

(3)其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乙类、丙类传染病。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口足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或同一学校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

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以上,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要求

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校校医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报区教育局安全科,同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四、传染病预防:

1、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

2、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预防控制,包括应急药物储备、疫苗储备、消毒药械以及现场疫情控制等。

3、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属于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4、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

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做好校内粪便管理和苍蝇、蚊虫等媒介昆虫消杀灭工作。

5、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五、传染病预防操作程序及责任人:

1、日晨检:班主任每天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责任人:班主任。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业务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班主任、校医、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责任人:校医、班主任、年级组长、安全主任、分管校长、校长。

4、记录:校医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责任人:校医。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上门家访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保持联系。责任人:班主任。

7、消毒:学校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

好消毒控制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责任人:消毒值班人员。

8、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校医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责任人:班主任。

9、新生报到,学校必须要求其监护人如实填写《在校学生健康状况登记表》。校医应当分类建立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六、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

1、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配合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根据疾控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做好宣传教育、饮食、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应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饮水饮食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传染病爆发考试题 篇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2007年9月3日至10月19日鞍山市铁东区10所监测小学症状监测资料 (共6学周) 。该监测资料依据学校每天的晨检记录和校医对因病缺课情况的记载, 共收集11种症状, 与水痘相关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出疹、头痛、咽痛。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每天收集各校资料, 每周末汇总, 并于下周一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收集同期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该10所监测小学发生的传染病病例资料。

1.2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症状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报告资料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症状监测在传染病预警方面的实际应用。

2 结果

2.1 报告病例和报告症状的基本情况

2007年9月3日至10月19日 (6个学周) 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水痘病例41例 (同期无其他传染病流行) 。症状监测系统共报告发热症状394人次, 出疹症状271人次, 头痛症状117人次, 咽痛症状50人次。国庆节学生放假, 无监测报告。见表1。

2.2 流行病学分析

对比传染病报告进行时序分析, 将通过症状监测系统探测的整个流行过程分为发生、潜伏传播、爆发3个阶段。

2.2.1 发生阶段

监测学校在第2周发热症状人数急剧上升, 虽然缺乏基线资料对比, 但在如此短的时差内 (1周) 发生近1倍的变化可能属异常情况;此外, 出疹症状、头痛症状、咽痛症状也有相应增加, 故初步推断10所学校中有部分学校存在疾病流行, 同时未见任何传染病报告异常情况。

2.2.2 潜伏传播阶段 (或引入期)

第3~4周, 发热症状报告人数下降, 恢复到第1周的水平, 较为特异性症状“出疹”迅速上升, 同时传染病报告反映水痘的散在少量发生, 但仍达不到爆发标准。结合其他症状平稳的表现推测为水痘, 此期间应为引入期。即第2周发生的部分病例在发热症状平稳后, 返校上课传播疾病的时期, 因发热缺课报告减少、出疹缺课增加, 整个人群呈潜伏状态。

2.2.3 爆发阶段

经引入期的广泛传播, 疾病终于爆发。第5周传染病报告水痘达31例, 均为同一哨点学校, 发病时间多为国庆假期 (第4, 5周之间的国庆长假) , 同时症状监测系统也大量报告缺课症状。

3 讨论

通过实例分析,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可以更早、也更容易地发现学校中传染病的流行。传统疾病监测系统收集的爆发资料都是逐步上升, 最后出现高峰, 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在数据上升的过程中对比基线发现疫情, 作出反应。但由于多种原因, 学校传染病在报告上往往呈现突发, 没有较好、较完整的上升期, 通常是发现病例即已经是爆发 (即全或无) , 根本无法提前采取措施。研究发现, 学校疫情的非特异症状 (发热) 曲线是呈“双症状高峰”出现的, 在没有疾病报告的第1症状高峰甚至更早的上升阶段即可发现疫情, 时间上较早, 作出结论相对容易, 图形直观。当然, 如果该疾病有相对较为特异的症状 (如爆发水痘的出疹症状) , 结合特异症状的快速上升 (仍提前于报告爆发) 还能更准确地验证判断。

另外, 该系统可以全面了解疾病流行过程, 提示最佳的控制时机。结合本例疫情分析, 目前水痘爆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首批病人出现后未隔离、未报告疫情、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丧失了控制续发病例的最佳时机, 使病例与易感儿童密切接触, 增加了传播的机会, 从而使疫情不断扩散[4]。以往的监测通常无法发现传播期, 只有爆发后才能采取隔离措施。在此次研究中2个“非特异症状峰”之间出现症状平稳回落的表现, 结合学生集中放假在家相对独立发病 (即在此前被感染) , 以及水痘儿童应在10~12 d有水痘接触史可以说明第3到第4周应为爆发的接触传播期 (或引入期) , 在此时间为控制的最佳阶段;如能在此期 (第3或第4周) 采取隔离控制, 后来的疫情 (第5周) 就不会发生。当然, 症状监测是对人群进行“诊断”的复杂技术, 收集和分析整体人群“病情”的方法是这一技术的核心, 本研究只是一次简单的尝试, 还有许多有待探讨的地方。在收集“病情”方面, 本系统将10所学校作为1个观察单位, 以“周”为报告周期, 都增加了数据的稳定性, 提高了特异度, 但相应降低了灵敏度。到底以几所学校作为1个观察单位, 采取周报是否科学, 都应结合成本效益进一步探讨。另外, 在分析“病情”方面, 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症状种类和表现程度千差万别, 非特异症状是否都会出现双峰图, 单峰的情况如何分析, 多种症状如何综合分析, 特异症状是否有其他的表现形式, 各疾病的最敏感症状的选取, 警戒线和基线的确定, 也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一起学校水痘爆发实例, 对比传染病报告数据, 分析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 探讨该系统在传染病短期预警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水痘疫情发生过程中的症状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时间分布描述, 结合时序图研究各种被监测症状的波动与疫情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结果症状监测资料的非特异症状 (发热) 曲线呈双峰分布, 特异症状 (出疹) 曲线呈单峰, 两者出现异常信号均早于传统传染病监测。症状监测资料探查的疾病流行过程较为全面, 可完整表现疫情的发生阶段、引入阶段和爆发阶段, 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结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的监测和短期预警效果优于传统监测, 但症状收集技术、双峰分布现象、最敏感症状的选取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症状和体征,人群监测,疾病爆发流行,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REINGOLD A.I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question.Biosecur Bioterror, 2003, 1:77-81.

[2]CDC.Biological and chemical terrorism:strategic plan fo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DC strategicplanning work-group.MMWR, 2000, 49:1-14.

[3]BUEBIER JW, BERKELMAN RL, HARTLEY DM, et a1.Syndromic surveillance and bioterrorism related epidemics.Emerg Infect Dis, 2002, 9:1197-1204.

蛋雏鸭爆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篇3

关键词:蛋雏鸭;传染性浆膜炎

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83-1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淮安市楚州区宋集乡蛋鸭养殖大户高某于2010年10月初在浙江省某种鸭场定购“江南二号”蛋鸭苗13400只,并在浙江就地育雏至12日龄,于10月13日将育雏鸭运回家乡楚州区宋集乡的鸭场饲养,雏鸭到场后的几天内偶有零星死亡,其主人认为与运输应激有关,饲养员给雏鸭喂服硫酸新霉素原粉未奏效,死亡不但不减反而逐日增多,直到每天死亡50余只时来我部求诊。在现场临诊时发现,鸭群中有部分苗鸭精神沉郁,不食不饮,腿软无力,不能行走,离群伏卧,拥挤成小堆,排乳白色稀便,个别排浅绿色稀粪,病鸭流眼泪和流鼻涕,眼圈周围羽毛潮湿粘连,有的鼻孔堵塞,张嘴喘气呈呼吸困难状,个别病鸭有头颈震颤,摇头摆尾,头颈弯曲反转,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临死前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

2 病理变化

病死鸭出现全身脱水消瘦的状况,发现其肛门周围被粪便沾污,经过剖检发现纤维素性渗出物将肝脏大面积包裹,并非常容易剥离,气囊壁增厚浑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心外膜表面覆有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个别严重的心外膜与心包膜发生粘连,难以剥离;另外,在伴随有神经症状的病鸭中发现有脑膜充血、出血、水肿的现象发生,偶尔也会见到有较轻微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

3 实验室诊断

3.1 镜检

将病变器官涂片后进行镜检。收集病鸭的血液、肝脏、脾脏进行涂片,然后进行瑞氏染色镜检,一般可发现两端浓染的小杆菌,但往往可见菌数较少。

3.2 细菌培养与菌落形态

将即将死亡病鸭的心、肝和干酪样渗出物,采用无菌操作法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在37℃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经过24-48小时后,培养基中形成光滑、奶油状,直径大约在1.5-2mm的圆形菌落。

将经过培养的菌落进行涂片,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经过镜检发现一些无芽孢、不能运动的小杆菌,及一些单个存在的椭圆形球菌。

3.3 复制病例

为了求证实验室的诊断结果,我们做了病例复制,取适量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处理后接种于18日龄健康的苗鸭蹼部,接种量为每只刺种0.1ml,接种48小时后观察,发现雏鸭体温升高至42.5℃以上,咳嗽打喷嚏,呼吸急促,眼鼻分泌物增多,拉淡绿色稀粪等现象发生。经过剖检可以发现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和纤维素性心包炎,同时能够在复制病鸭的心血中采集到该菌。

4 鉴别诊断

鸭传染性浆膜炎经常会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混淆。它们的区别在于:鸭传染性浆膜炎一般最易感染2-3周龄的雏鸭,经常会由于应急因素的原因发病,同时,发病急传染快且2-4周的雏鸭多发;巴氏杆菌病经常在成年鸭中发生;大肠杆菌病能够感染各种日龄阶段的鸭子,但是其发病较缓慢。它们在临床症状上的区别在于: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麻痹瘫痪的现象,感急性病的鸭子经常不会出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鸭子会伴有急性败血性病变,十二指肠呈严重的出血性炎症病变,心冠脂肪上有点状出血,肝脏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灶;大肠杆菌病不会像传染性浆膜炎一样出现神经症状。经过剖检发现大肠杆菌病与传染性浆膜炎很难区别,非常相似。

5 防治

5.1 隔离病鸭,及时喂药

迅速隔离病鸭,患病期间严禁鸭群下水,对尚未发病的鸭子用鸭将速治(主要成份为甲砜霉素的复方制剂)拌料饲喂,在饮水中添加菌特威,投服前鸭群停水2-3小时,然后按照4-5小时的饮水量集中投药(即按雏鸭24小时的饮水量计算出一次投药量)。病鸭除了饮水给药外还可辅以阿米卡星肌肉注射给药,有望治愈。

5.2 加强饲养管理水平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注重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勤换垫料。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并保持鸭舍卫生清洁。在育鸭雏期间要注意保温,避免昼夜温差过大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及时通风换气,以确保鸭舍空气清新、干燥,最大程度的避免应激反应,及时进行扩群,以降低饲养密度。在喂食上要注意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饲喂量,以提高鸭子自身机体的抵抗力,若逢连续阴雨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提前预防。

参考文献:

[1] 魏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J].畜禽业;2006.06.

[2] 陈清华,黄军芳.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J].福建农业;2000年07.

[3] 李连波.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1.07.

[4] 陈文富.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优质畜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

[5] 张立志,孟凡曜,李敬双.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J];畜禽业;2006.10.

[6] 王前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

[7] 李大刚.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N].中国畜牧报.2003.

[8] 梅青辉.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J].安徽农业,1998.11.

传染病爆发考试题 篇4

科室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A ﹤50%B ﹥90%C 50%~90%

2、90%埃博拉出血热死亡患者在发病()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A5天B2周内C 一个月D二个月

3、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

Aγ射线B紫外线C 甲醛D 次氯酸E、以上多是

4、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A发热、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B极度乏力 C头痛、肌痛、咽痛D结膜充血

5、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

A春季B夏季C秋季D无明显季节性

6、发现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小时之内电话报告防保科和疾控。

A2小时之内B6小时C12小时D1 天

7、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天。

A7 天B 14天C 21天D 1个月

8、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

A孤蝠科果蝠B 蚊子C虱子D 老鼠

9、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

A.扎伊尔型B.苏丹型C.本迪布焦型D.塔伊森林型E.赖斯顿型

10、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

A.性传播B.空气传播C.接触传播

11、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不包括():

A.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B.接种特异性疫苗C.加强个人防护

12、下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控制描述不恰当的是():

A.可使用启动传输系统转运疑似患者的标本B.粘膜暴露时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

C.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严格消毒D.口罩级别至少是N95级

13、据 WHO 报道,中东呼吸综合征潜伏期为()

A、7-14 天B.3-5 天C.1-3 天D.>2 周14、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

A.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

B.起病急,高热,体温可达 39-40℃,可伴有畏寒、寒战,咳嗽、胸痛、头痛、全身肌肉关节

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C.在肺炎基础上,临床病变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ARDS 或多器官功能衰

竭(MODS),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少数病例病情相对较轻。

D.个别病例(如免疫缺陷病例)可能有腹泻等非典型临床表现

E、以上都是

15.、加强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医务人员的防护要做好()。

A.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防护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B.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C.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D.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

E.以上都是

16、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天以上。()

A、405B、396C、407D、401017、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人群分布占85%以上主要为()

A、工人B、农民C、学生D、军人

1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学观察期,自停止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等后观察()天.A、10B、8C、12D、1419、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可能与下列哪种动物叮咬有关()

A、蜱B、蚊子C、老鼠D、果蝠

2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是由那个病毒引起(A、埃博拉病毒B、布尼亚病毒C、冠状病毒

二、简答题:共40分

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10分

2、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诊断要点包括15分

护士资格考试传染病测试题心得 篇5

B.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 C.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D.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 E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

3.下列表现中对麻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是 A.发热

B.麻疹黏膜斑

C.典型皮疹 D.淋巴结肿大

E.检测到麻疹lgG型抗体 4.猩红热的病原体为

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白色念珠菌

5.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患者及带菌者

B.恢复期患者 C.链球菌携带者

D.家畜

E.蚊蝇 6.确诊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最直接的证据为

A.黏液脓血便

B.有相关接触史 C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D大便标本培养出痢疾杆菌 E.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 7.对水痘的临床症状描述正确的是 A.口周苍白圈

B.疹退留有色素沉着 C.潜伏期为1-12天 D.水痘为自限性,7日内自愈

E.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 8.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后,观察结果的时间为 A.12小时

B.12~24小时

C.24-48小时 D.48-72小时

E.72小时后 9.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是 A发热、汗、乏力、消瘦,脑膜刺激征 B.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C脑脊液生化糖、氯均降低 D.发现肺部原发病 E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10,麻疹患儿合并肺炎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是

A.出疹期

B.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 D.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E.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

11,水痘患者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其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

A.潜伏期

B.出疹期

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 D.出疹前5天至第一批疹退 E.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

12,下列麻疹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隔离休息

B.及早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C.居室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D.注意口咽鼻的护理

E.病程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13.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为 A.四肢→躯干→面部--颈部 B.上肢→躯干→下肢一头面部 C,面部→躯干四肢 D.手足→躯干→面部

E.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

14.患者男性,37岁,不规则发热、咳嗽,伴间断腹泻、食欲减退及明显消瘦2个月,既往有静脉吸毒史,体格检查:体温38℃,全身淋巴结肿大,质韧、无触痛,能活动,血白细胞4.0x10,/L,血清抗-HIV(+),此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支气管肺癌

B艾滋病 C.白血病

D.败血症

E淋巴病

15.患儿,女,2岁。诊断为水痘,,在家隔离治 疗,因皮疹痒,哭不安,正确指导的是 A.局部涂2%碘

B.局部涂液体石蜡 C.局部涂地塞米松霜 D.局部涂炉甘石洗剂 E.局部涂金霉素鱼肝油

16.某护土在给 Hbe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采血时,不慎刺破左手拇指,此时急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B.立即进行酒精消毒 C.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gM

D.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查血Hbsag及 Hbsab

E立即接种乙肝疫苗,1周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17.患者,女性.25岁。既往体健,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正常,抗Bs阳性,反复查HBv他血清标记物均为阴性。表示此患者为

A.乙型肝炎有传染性

B.乙型肝炎病情稳定 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

18.某学校3周内有六位学生相继食欲减退、巩膜黄染,ALT增高,HBsAg(-),抗HAV.lgM(+)、抗 hav-lgG(-),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甲型病毒肝炎

B.急性乙型病毒肝炎 C.急性丙型病毒肝炎

D.急性丁型病毒肝炎 E.急性戊型病毒肝炎

19.患者,男性,50岁。因近1周食欲减退吐,疲乏无力,尿黄。自昨日起烦操不安,呼气中有腥臭味、巩膜及皮肤黄染,皮肤可见瘀斑,肝未扪及,腹水征阳性。日前最要的护理问题是 A.体液过多B.活动无耐力C.皮肤完整性受损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

20.皮肤的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

A.痈

B.疖

C.丹毒

D.急性淋巴管炎

E.急性蜂窝织炎

21.口底、颌下及颈部蜂窝织炎的最严重后果是

A.全身性感染

B.发热 C.呼吸困难、窒息 D.吞咽困难

E.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22.伤口或病灶近侧皮肤出现“红线”并有压痛的是

A.静脉炎

B.动脉炎

C.丹毒 D.淋巴结炎

E.管状淋巴管炎

23.患者,男性,62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患者颈部肿胀明显,观察中应特别注意 A.体温

B.呼吸

C.血压

D.吞咽 E.神志 24.患者,女性,26岁。产后4周出现体温升高、右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A.托起患侧乳房 B.33%硫酸镁湿敷 C.局部物理疗法 D.及时切开引流 E.全身应用抗生素

25、妊娠末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则 易发生

A.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B.前置胎盘

C.胎膜早破

D.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E.产后出血 26.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子宫颈扩张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

27.胎缩时暴露于阴道口,当宫缩间 缩回阴道内,称为

A.胎头着冠

B.胎头拨露 C.胎头俯屈

D.胎头仰伸 E.胎头下降

28.流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妊娠不足12周、胎儿体重不足500g面 终止者

B.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500而 终止者

C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

D.凡妊娠不足37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

E.凡妊娠不足40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

29.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的内容包括心率 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和 A.膝反射

B.脉搏

C.皮肤颜色 D.皮肤弹性

E.皮肤温度

30.产褥期妇女心理调适过程中,易出现压抑 情绪,通常发生在

A.依赖期

B.依赖独立期 C 独立期

D.抑郁期

E.开朗期

31.通常可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 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

A.产褥热

B.产后热

C.泌乳热 D.乳腺炎

E.产褥感染

32、产后血性恶露一般持续 A.1-2天 B.3~4天 C.5~6天

D.7~8天 E.9~10天

33、产妇产后4小时应排尿的原因是 A利于伤口恢复B.利干产妇舒适 C利于产妇活动D.利于子宫收缩 E利于乳汁分泌

34、每次哺乳前,产妇清洁乳房应 A.用湿毛巾擦净乳房 B用肥皂水清洗乳房 C用酒精消毒乳房 D用专用消毒剂消毒乳房 E用碘附消毒乳房

35下列与异位妊娠无关的临床表现是 A.停经

B.阴道流血

C.下肢水肿

D.晕厥与休克

E.腹痛

36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着床部位是 A.卵巢

B.输卵管C.子宫颈 D.子宫角E.腹腔

37硫酸镁的中毒现象首先表现为 A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B呼吸减慢 C心率减慢

D尿量减少

E血压下降 38.下列关于子痫患者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减少刺激

B严密监护

C病室明亮

D专人护理,防止受伤

E协助医生控制抽搐 39.前置胎盘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A.妊娠期间腹痛、阴道流血

B.妊版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 性反复阴道流血

C娠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D.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反复 阴道流血、伴腹痛

E.妊娠晚期或临产时阴道流血

40.重度胎盘早剥者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给予卧床休息,减少刺激,保证充足睡眠 B.为终止妊娠做准备

C预防产后出血 D.严密观察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或急性肾 衰竭的表现

E做好产褥期的各项护理

41下列不属于早产临产诊断的依据是 A.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

B.妊娠晚期者子宫规律收缩20分钟≥4次 C.宫颈管消退≥75% D.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

E阴道分泌物增多

42.正常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为 A.350ml B: 500ml C.1000m D.2000 E.2500ml

43.某孕妇,29岁。妊娠30周,测空腹血糖,2 次均>7.8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监测血糖变化

B.控制孕妇饮食 C.指导正确的口服降糖药方法 D.告知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E指导患者适度运动

44.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新生儿,娩出30分 钟内应

A.早吸吮

B.母乳喂养

C喂白开水 D.不需喂哺

E滴服25%的葡萄糖液 45.妊娠期妇女循环血容量达到高峰的时间为 A.6-8周 B.10-12周 C.28-30周 D.32-34周 E.38-40周

46.孕妇,妊振30周。因车祸腹部碰撞硬物 后,出现持续性腹痛,查体: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比妊娠周数大,阴通无流血,胎心、胎动消失。诊断为重型胎盘早剥该孕妇最易出现的开发症是

A.心衰

B..呼吸迫综合征

C羊水过少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胎膜早破 47.某孕妇,孕36周,在听胎心音时于脐上右 侧听得最清楚。则其胎方位可能为 A.低左前

B.骶右前

C骶左后 D.枕右前

E.枕左前

48.产妇孙女士,自然分娩。产后2小时观察 内容不包括

A.血压及脉搏

B.子宫收缩情况 C.阴道流血量

D.乳汁分泌情况 E.膀胱充盈情况

49.初产妇,足月临产入院。检查:宫口已开大6cm,枕右前位,胎心正常,其他无异常。以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侧卧休息

B.鼓励进食、饮水 C.自由体位

D.不能自解小便者给予导尿 E.给予温肥皂水灌肠

50.某孕妇,妊娠31周。无痛性阴道流血4次,检查发现,胎心在正常范围,子宫无压痛,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卧床休息,左侧卧位

B.肛查,了解宫口有无开大

C.阴道检查 D.缩宫素引产

E立即剖宫产

51.初产妇王女士,妊娠39周住院待产,检查 规律宫缩,枕左前位。胎心146次/min,宫 口开大3cm,在产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指导合理进食

B.休息时取左侧卧位 C宫缩时嘱正确用腹压

D.每隔0.5-1h听一次胎心

E.鼓励2-4h排尿

52.宫内妊娠38周,C1P0,宫缩强,胎儿在宫 缩期迅速娩出,嬰儿体重4100g,总产程为 3小时40分钟。产后有较多的持续性阴 道流血,色鲜红,能凝固。出血原因最可 A.胎盘剥离不全 B.胎盘植入 C产后宫缩乏力 D.凝血功能障碍 E.软产道损伤

53产妇,足月产后3天,出现下腹痛,体温高,恶露多,有臭味,子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软。考虑其最可能的病理是

A.子宫内膜炎

B.子宫肌炎 C.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输卵管炎 E.腹膜炎

54某产妇,产后2周出现弛张热,下腹疼痛并且压痛明显,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炎

B.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度膜炎 E产后关节炎

55女性,29岁。平时月经不规律,2-3个月次,在停经42天查尿HCG阳性,现停经14周,宫底高度耻上3横指,未闻及胎心,此时最适宜进行的检查项目是

A.X线拍片

B.检测尿HCG CB超检查

D.胎儿监护 E胎儿心电图 56.孕妇,27岁。末次月经为2007年3月14 期是

A.2007年11月21日

B.2007年12月21日 C.2007年10月21日 D.2007年11月28日 E.2007年12月28日

(1-4题共用题于)

患者,男性,28岁,于2天前陪朋友到某医院发热门诊看病,时值冬季。今日突然出现提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有轻微的呼吸道卡他症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4.普通感冒

B.急性肺炎

C流行性感冒 D.流性出血热

E急性支气管炎 2此病一般的潜伏期是 A2-4天

B.3-5天

C1-5天

D.2-6天

E1-3天 3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进行呼吸道隔离

B.进行床边隔离 C.与患者接触时,应注意洗手,但可以不戴罩 D.限制水分摄入 E应加强探视,注意心理护理 4流感疫苗最合适的接种对象是

A发热

B.老人、儿童、免疫抑制的患者 C.急性感染期

D.严重过敏体质者 E妊娱3个月以内的孕妇(5~6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入院,查体:体温40℃,右腮腺肿胀压痛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5.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D.腮腺炎并发卵巢炎 E.腮腺炎并发胃肠炎

6.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协助医生做的检查是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血、尿淀粉酶 D.便常规

E.脑脊液(7-8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1岁。发热,流涕,咳嗽4天就诊,体温39.5℃,查体:耳后发际处可见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2天前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7.考虑该患儿为麻疹,早期最重要的体征是 A.体温高热 B.疹间皮肤正常 C.皮疹为红色斑疹 D.皮疹从耳后发际处开始出现

E.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8.护士指导家长采取的隔离措施中正确的是 A.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3天 B.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C.如有并发症,隔离至出疹后15天 D.患儿的玩具应清洁后再保管起来 E.患儿的衣被应暴晒1小时(9-11题共用题干)患儿,男,5岁。7月20日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入院。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9.为明确诊断,医生让护士为患儿留取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致泻剂留取大便 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D.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10.如粪检结果为脓细胞8-10/HP。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B.水痘并发脑炎 C.腮腺炎脑炎

D.麻疹脑炎 E高热惊厥

11.目前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出院,解除隔离返回幼儿园的时间为

A.目前即可

B.临床症状消失

C.1次便培养阴性

D.连续2次便培养阴性 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12~14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56岁。右手食指末节刺伤后感染出现剧痛,下垂时加重,患指肿胀、发红,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增加。12.目前应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痈

B.疖

C.脓性指头炎 D.急性淋巴管炎

E.急性淋巴结炎 13.手术切开的时机是 A.指头红肿明显

B.出现跳痛 C.疼痛减轻

D.出现波动 E.X线片示指骨坏死

14.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 A.脓液的性质

B.细菌的种类

C.细菌药敏试验

D.感染的严重程度 E药物的抗菌谱(15~1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70岁。因“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入院。患者颈部明显红肿、疼痛,伴严重全身感染症状,短时间出现心慌、憋气、胸闷,口唇发绀。15.目前患者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急性肺水肿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呼吸衰竭

D.窒息 E.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6.导致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原因是 A.输液过多过快

C.喉头水肿 B.支气管痉挛

E.支气管炎症水肿 D.心肌缺血缺氧

17.预防该并发症的最重要措施是 A.尽早吸氧

B.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C.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D.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E.尽早行局部切开减压(18~2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5岁。4天前不慎刺伤中指末节指腹,当时仅有少量出血,未予特殊处理。昨日发现手指明显肿胀、皮肤苍白,自感有搏动性跳痛,尤以夜间为甚,全身不适。18.目前应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甲沟炎

B.甲下脓肿

C.脓性指头炎 D.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E.化脓性滑囊炎

19、对患者首要处理措施是

A.鱼石脂软膏敷贴指头

B.拔除指甲 C.切开减压引流

D.应用抗生素 E.局部热敷和理疗

20若治疗不及时,患者易发生 A.指骨坏死

B.肌腱坏死 C.慢性甲沟炎

D.掌中间隙感染 E.鱼际间隙感染

21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 A.脓液的性质

B.细菌的种类 C.细菌药敏试验

D.感染的严重程度 E.药物的抗菌谱

(22-24)患者,女性,26岁。于2013年4月20日因

“宫外孕、出血性体克”急诊手术入人手术室 时,神志清T37.2C,P92 次/分,R 23 次/分,BP 100/60mmHg,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突然

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四肢末梢严重发绀,脉搏、心音、血压均测不出,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至20%。22.该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心脏骤停

B.出血性休克 C.呼吸衰竭

D.心源性休克 E室息

23.对该患者的诊断依据是

A,意识丧失、脉搏、心音、血压均测不出 B.面色苍白

C口唇四肢末梢严重发组 D.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至20%平茶 E.意识丧失

24.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 A 补充血容量

B.心肺复苏 C.心电监护 D.吸氧 E.送医院急救(25-2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0岁。停经50天,阴道少量 流血1天。晨5时突发下腹剧痛,伴恶心、呕 及一过性晕厥。面色苍白,血压70/40mlg,脉搏120次/分,妇科检查:阴道通畅,有少量血液,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產触痛(+),盆腔触诊不满意,尿妊娠试验弱阳性。25.该患者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子宫肌瘤

B.宫硕糜烂 C 子宫内膜异位症

D 先兆说产 E 异位妊娠

26.此时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 血hCG

B 腹部X线摄片

C 行阴道后穹隆穿刺

D.行诊断性刮官 E 行腹腔镜检查(27-28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8岁。已婚,未生育。现停经 50天,有少量阴道流血,无早孕反应。妇科检 查:宫口闭,宫体软,双附件(一)。27 该病例最简单的辅助检在方法是 A.B超

B.尿妖娠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阴道后穹隆穿刺 E.腹腔镜检查 28.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兆流产

B 过期流产 C 不全流产

D.难免流产 E习惯流产

(39~32题共用题千)

孕妇,38 岁。妊娠38 周,自觉头痛、眼花1 天,检查发现:血压160/110mmHg,胎心、胎位正常,双下肢水肿,尿蛋白>0.5g/24h。此患者的诊断是先兆子痫。29.孕妇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是 A.水钠潴留

B.静脉淤血 C.全身小血管痉挛

D.动脉硬化 E.心功能失代偿 30.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卡托普利

B.硫酸镁 D.呋塞米

C.止痛片

E.安定

31.针对首选的治疗药物,下列哪个项目不是 重点观察的内容 C.呼吸

B.尿量

A.血压 E.膝腱反射

D.体温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试题 篇6

单位: 姓名: 总分:

一、填空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3、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原则。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并重新填写。

5、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和 为同一天。

6、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可疑的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8、病人属于中本县区:指。

9、病人属于中本省其它地市:指。

10、现住地址中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

二、选择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年。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起施行。A、2004.8.28 B、2004.12.1 C、2005.1.1 D、2004.12.31

(注:试题正反面)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传染病报告卡中“单位”的填写要求为()

A、没有可不填 B、没有单位时应填“无” C、可填可不填 D、以上都不对

8、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

A、肺结核 B、梅毒 C、乙肝 D、疟疾

9、医源性感染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不属于

B、属于

C、看病例的多少

D、看医院的级别具体分析

10、下列哪些职业项患者工作单位填写无字()? A、农民 B、其它 C、散居儿童 D、不详 E、家务及待业

2016年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培训班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2014 年 12 月 01 日起施行。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肺炭疽。

3、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属地管理 原则。

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 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5、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和 填卡日期 为同一天。

6、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可疑的 新发传染病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 实际居住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8、病人属于中本县区:指

病人为本地(县区)长住居民。

9、病人属于中本省其它地市:指

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10、现住地址中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

患病期间能上门随访到的住址。

二、选择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C)年。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B)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B)起施行。A、2004.8.28 B、2004.12.1 C、2005.1.1 D、2004.12.31 3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C)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D)。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B)。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A)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传染病报告卡中“单位”的填写要求为(B)

A、没有可不填 B、没有单位时应填“无” C、可填可不填 D、以上都不对

8、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C)

A、肺结核 B、梅毒 C、乙肝 D、疟疾

9、医源性感染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

A、不属于

B、属于

C、看病例的多少

D、看医院的级别具体分析

传染病试题南京廖华 篇7

霍乱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C、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D、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2、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霍乱被列为:(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3、典型的霍乱临床分期为:( )

A、泻吐期和恢复期 B、泻吐期和反应期

C、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和反应期 D、脱水虚脱期和反应期

4、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5、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

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6、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 )

A、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恶心伴呕吐

C、头痛伴呕吐 D、无恶心的喷射性呕吐

7、霍乱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

A、神志改变 B、呼吸衰竭 C、循环衰竭 D、肾衰竭

8、男性,24岁,腹泻2天,每日6-7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无发热,不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未呕吐。就诊时血压、脉搏正常,无明显脱水表现,尿量略少。大便镜检仅见少量白细胞,末梢血象正常。当地有腹泻流行。为尽快判断是否有患霍乱的可能,此患者应首先立即作哪下列项检查:( )

A、大便培养 B、大便悬滴及制动试验、涂片染色

C、霍乱血清抗体检测 D、测定血清电解质

9、患者一天来腹泻,初为稀水样便,量多,无腹痛,4-5次后便中粪质减少,

似淘米水样,且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测体温36.8℃,一天内已腹泻10余次,自感口渴,无力。大便镜检白细胞2-3,悬滴动力、制动均阳性。本例的.诊断应为:( )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食物中毒 C、急性胃肠炎 D、疑似霍乱

10、下列哪项为霍乱的临床表现特点:( )

A、发热、剧烈腹痛、水样便或血水样便

B、剧烈呕吐、腹痛、少量黄水样便

C、不发热、无腹痛、大量水样便

D、发热、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11、确诊霍乱应依靠:( )

A、粪便涂片 B、粪便悬滴及制动 C、粪便培养 D、胆汁培养

12、霍乱病例的确诊条件必须依据是:( )

A、有典型的米柑水样大便

B、有腹泻症状,粪便、呕吐物悬滴检查能发现运动力极强的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

C、有腹泻症状,粪便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弧菌

D、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达1:100以上

13、下列哪项试验可判断霍乱的流行株与非流行株:( )

A、大便培养霍乱弧菌 B、霍乱弧菌血清凝集试验

C、霍乱弧菌杀弧菌抗体测定 D、噬菌体一生物型分型和产毒实验

14、一腹泻患者,每日十余次,为稀水样便,无脓血;无发热,不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未呕吐。就诊时血压偏低,尿量略少。大便镜检仅见少量白细胞,血象正常。当地有霍乱流行。应诊断为:( )

A、腹泻原因待查 B、急性胃肠炎

C、霍乱疑似病例 D、霍乱确诊病例

15、目前认为霍乱是由下列哪项引起:( )

A、仅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 B、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

C、仅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 D、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

16、下列哪项是霍乱的传染源:( )

A、病人和带菌者 B、霍乱弧菌阳性的水产品

C、苍蝇 D、以上都是

17、关于霍乱的传播途径,哪项是错误的:( )

A、经皮肤传播 B、经水产品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水传播

18、抗生索治疗霍乱的主要作用是:( )

A、减轻毒血症 B、减少排菌量,缩短排菌期和病程

C、预防并发症 D、控制血压

19、治疗霍乱的主要措施有:( )

A、使用抗生素 B、液体疗法同时使用抗生素

C、给升压药物 D、给止吐和止泻药物

20、肠道传染病预防的“三管一灭”是指:( )

A、管理边境、管理水源、管理饮食,消灭害虫

B、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害虫

C、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苍蝇

D、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

21、医疗机构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后,应在下列多长时间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

A、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

B、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

C、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8小时内

D、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22、对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措施:( )

A、严密隔离

B、注射疫苗

C、严密检疫5天,留便培养,服药预防

D、严密检疫10天并做便培养

23、发生霍乱疫情时,应对下列哪些物品采取消毒措施:( )

A、患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饮水等

B、运送患者或尸体的工具

C、患择住院时使用的随身物品

D.以上均是

24、每升霍乱患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加入漂白的粉的量为:( )

A、50克 B、100克 C、150克 D、200克

25、霍乱的检疫时间为:( )

A、3天 B、5天 C、10天 D、14天

26、霍乱尸体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立即火葬 B、用5%来苏尔浸泡后入棺

C、入棺前尸体上撒石灰粉 D、深埋超过1米,1年内迁葬

27、在传染源隔离后,停止检疫的指标是:( )

A、疫点所有人员粪便检查2次为阴性

B、无续发病例或带菌者出现

C、无粪便检查条件时,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

D、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

1、在对可疑霍乱病例进行大便悬滴动力试验检查为阳性后,加入O1群诊断血清,若弧菌的运动不能停止,则可判定为制动实验阴性。( )

2、非O1群霍乱弧菌中作为国际传染病检疫的仅为O139型。( )

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时,都要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4、霍乱的传染性较强,但患者的大便排菌时间较短,只有腹泻者才会排菌。( )

5、四环素可抑制霍乱弧菌的生长,能缩短排菌时间、减少带菌现象,但对霍乱毒素所致的病理过程并无明显的治疗作用。( )

上一篇:三年级写一件事的作文300字 钓鱼下一篇:谢谢你伤害我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