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

2025-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精选3篇)

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 篇1

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之学习体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百川楼的一楼看到一位伟大的航海家:詹姆斯·库克。他是一位因进行了三次航海而闻名于世的伟大探险家。他给人们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他向人们证实,在远程航海中,水手们并非注定就是坏血病魔的牺牲品。库克在长时期的远航实践中,总结出了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方法,来预防由于长期航行船员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出现的坏血病。这是库克在航海医学上的重大贡献。

联系到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这门选修,它向我们阐述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的关系,以及航海环境对船员营养代谢的影响,船员营养保障,船员营养不良与食源性疾病对航海安全的影响等。随着远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远洋船员的膳食营养也倍受关注。但是由于海上特殊的环境,船员的营养需求不同于普通的陆地工作者,他们对营养的搭配和摄入要更为严格。

所谓营养,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的各种食物,经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生长、营养主要和各种生理功能的生物环境。营养的具体来源是七大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具体包括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和维生素。这七大营养素构成了人体主要的营养结构,人体大多的营养疾病就是因为这些营养素的摄取不足、过剩或者不均衡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养不良。因此,要保障船员的营养必须要从这七大营养素抓起。其中,蛋白质是生活中常见的营养素,它是一种化学构造十分复杂的化合物,它在人体中有着六大主要的生理功能:一,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二,构成酶和激素;三,构成免疫抗体;四,调节渗透压;五,供给人体能量。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有谷物、蔬菜水果、大豆、畜禽瘦肉、鱼虾类、牛奶和鸡蛋等。矿物质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研究证实,20多种矿物质为人体所需。根据人体中矿物质的含量,学理上将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见元素是指人体中含量超过0.01%,有钙、镁、钾、钠、磷、硫、氯;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含量少于0.01%的矿物质元素,包括铁、锌、碘、硒、氟、铜等。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机体酸碱平衡及渗透压的维持也有积极作用。维生素是一种调节物质,不构成人体组织,也不是能量来源,但它却是机体成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尼克酸,泛酸,生物素,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12.每种维生素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功能。

此处介绍一些营养不良导致的航海病症的发展历史。在十九世纪以前,航海病症突出表现为坏血病、脚气病和夜盲症。其中,在航海中,船员坏血病的例子记载最多。例如詹姆斯•林德医师于1755年收集的资料中就有记载关于1535年的第二次探险队的情况:“正是12月,到达纽芬兰靠岸时,遇上很严重的疾病,患者先是感到浑身无力,站立不起来,接着双腿肿胀,肌腱萎缩变为黑色。有的病人皮肤布满出血点,成为紫色。口腔有恶臭,牙龈腐烂,肌肉消失。这种可怕的病传播很快,在两个月内,使8人死亡,50余人失去恢复健康的希望。”通过实验,林德比较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记录了全部观察结果。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詹姆斯、柯克演示了林德实验的有效性,在他第二次去南极探险并环球航行时,所到之处,都利用各种机会给他的海员提供新鲜水果和蔬菜,并改善生活环境。虽然这次航海历时3年(1772--1775),但竟无一个人患坏血病,这说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因此,他于177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被授予“预防坏血病”的奖章。【选摘自中华航海医学杂志】

在我看来,要改善船员的营养状况,首先必须对远洋航员航海期间膳食构成进行研究,按照合理营养的要求对我国远洋船员各航海阶段食物构成和营养摄入量的分析对比,并结合船员在船上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如船上的部分工作需较长时间的暗环境操作(如驾驶台夜间值班),对维生素A需求量增加;部分参与高温作业、高热能及高蛋白摄入等因素也可使机体对尼克酸和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提高;【根据2007年5月对广州油轮公司8艘远航货轮208名船员航行期间的膳食进行了调查】,船员食物原料的构成、数量和食谱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远洋船员航海运输期间食物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平衡,营养素的摄入量没有达到膳食平衡要求。因此,我国远洋船员摄入的蛋白质、热量、粗纤维、钙、硫胺素、尼克酸均达到或略超过国家推荐供给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2和钙都显示不同程度的不足,脂肪摄入量偏高,维生索C呈阶段性缺乏,并随出海时间延长,维生素A,B 和C的不足程度逐渐加重,从而导致船员经常患

范曹刘电子信息工程 2220103555 47 2

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阴囊湿疹和便秘等疾病。针对这一现象,从膳食的角度,对远洋船员的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善膳食结。包括航海初期在保证各种营养素供给量充足的前提下,合理调配食物,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牛奶的供给,保证维生素A和B的供给量;海中、后期应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增加菌、藻类食物摄入量;减少脂肪食物的摄入减少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二、科学烹饪。包括合理洗涤;科学烹调;适当增加发酵性面食的供给。

三、补充海洋食品。

参考文献

船员营养与航海安全 篇2

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的竞争, 这对于船舶业也完全适用, 一支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船员队伍是确保航运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船员素质的提高也是确保航海安全的关键因素。目前, 加强船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各项船员教育培训, 有针对性地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只有利用正确的培训方法与手段, 加强对船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才能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性, 推动我国航海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 加强安全教育, 培养船员安全责任意识

1.1 通过安全意识培训, 确保船舶安全深入人心

“安全第一, 以防为主”对每名船员来说都烂熟于心, 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安全观念。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安全性问题, 而往往大的事故都是由许多细节的疏忽所导致, 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从上到下, 无论是船长还是船员, 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船下都不可忽视。在培训时应加强对船员进行安袭法规制度的学习, 以实例教学方式强化人身安全、航行安全、防偷渡、防海盗、防恐怖袭击等安全工作的教育。

1.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保障船舶安全性

船员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艰苦, 也具有一定危险性。船员的工作必须严谨务实, 这对职业道德意识提出了很高要求, 职业道德操守不足会严重损害船舶安全性。在培训过程中, 应加强对船员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让每位船员能够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另外, 船员的交流范围有限, 彼此之间应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发挥主人翁精神, 共同营造安全氛围。对责任心不强, 对本职工作冷漠的船员而言是肯定难以完成好本职工作的, 也会直接威胁船舶安全。因此, 在培训教育时应引导船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帮助船员培养良好的意志力, 激励船员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提高船舶的安全保障。

1.3 加强教学实践培训

在教学培训中应重视实践环节, 理论固然必不可少, 但实践才是检验和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在实践教学中, 应以航行安全、污染防治及人身安全作为重点, 让船员能够学到更多新知识和新技能, 培养学员多动手, 多思考的习惯。安全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尽可能避免紧急情况出现, 而一旦事故和危险发生, 也能做到应急措施到位, 将危险降到最低, 把损失减少到最少。 (1) 这必须要求船员具有良好的自身职业素质。对此, 实践教学培训是非常关键的, 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对技能进行培训外, 还可进行紧急情况的演习。

1.4 抓好安全思想教育指导

思想行为是行动行为的先导, 只有重视素质教育, 灌输船舶文化氛围, 才能提高安全素养, 增强船员安全意识, 这种思想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 须针对船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进行专门思想心理培训, 将船员安全教育思想穿插到船舶思想政治工作各环节。通过思想教育指导, 使船员能深刻认识到人身安全重要性, 认识防范工作的必要性, 不断增强船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紧、抓早、抓好。

1.5 加强心理素质引导

船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 对心理因素要求很高, 而心理素质对航行安全有着重大影响。船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导致船员操作失 (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8页) 常, 错失处理应急情况的良机。因此, 加强对船员心理素质的培训十分重要。积极探索新的心理教育培训方法, 帮助船员学习主动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以培养船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2 加强船员培训, 确保船舶长治久安

2.1 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培训要求

国际海事组织和国家海事主管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培训管理体制, 以确保对船员生命安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且这些强制性标准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 这明确了教育培训的任务与目标。培训部门要选送船员参加国家海事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 严格持证上岗, 主要包括以下培训内容:适任证书考前培训, 特定类型船舶船员特殊培训;船员专业培训、精通业务与知识更新培训;ISPS培训等。 (2)

2.2 确保培训具有针对性

船员培训不仅要满足履约培训, 还要采用多元化培训方式, 多种模式并存, 以确保培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一是加强非履约项目的培训, 可邀请海事院校专家学者或者海监局专业负责人对船员进行航海安全、PSC、ISM、沿海航行、防抗台风等培训;二是充分利用所有的培训机会开展敬业精神、安全责任心和业务技能的“三合一”培训, 全面提高船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三是提高驾驶员的实操技能, 对驾驶员进行航海模拟器培训;四是对英语要求高的岗位, 应强化英语教育培训, 提高合格率和持证率。

2.3 加强对年轻船员的培训

培养年轻船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年轻船员一般文化高于老船员, 学习干劲足, 精力旺盛, 但由于接触工作时间段, 机会有限, 因此普遍经验不足, 毅力不强, 有待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在培训时, 尤其应注意传授给年轻船员更多实用性经验, 既要保留优良传统, 也要学会创新。通过岗位技能培训, 让学员接受更多的先进知识技能, 尤其对于特殊岗位的培训要更加严格。年轻船员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很多, 有的还可能出现伤亡事故, 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并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

2.4 积极开展在船培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船员技能与安全意识, 在船培训是实践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在船培训方式有很多, 如自学、集中学、研讨等。在培训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培训计划, 把船员能力培训及操作训练计划纳入其中, 作为船舶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 可邀请有经验的高级般员言传身教, 讲解自己碰到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如何应对危险情况。另外, 为激发船员的学习热情, 可举行船员进行技能竞赛与岗位练兵的趣味活动, 组织船员学习ISM体系文件, 《STCW78/95公约》以及Is PS安保规则。为了全面提高船员的应急能力, 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可组织船员进行应急演练和技能训练, 例如雾航、避碰、航前检查、梯口值班、防污染、防抗台、防海盗、防工伤事故、防恐怖袭击、防违法偷渡等行为的演练。 (3)

3 结论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 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是我国航运界发展的要求, 也是确保船员自身安全关键。通过对船员的教育培训, 可有效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 这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适应现代航海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 在培训过程中, 应严格制定培训计划, 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与实战经验, 确保我国船舶安全长治久安。

注释

1王左, 杨智, 黄海.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的几点思考意见.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 200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

内陆渔业船员基本安全知识与技能 篇3

第一节:渔业船员综述 第二节:基本安全概论 第三节:渔业船员的责任

第一节:渔业船员综述

一、渔业船员

(一)渔业船员的概念

渔业船员是指经过渔业专业基础训练、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并取得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并在渔业船舶上从事渔业活动的人员。

(二)渔业船员的分类

渔业船员分为职务船员和普通船员。

(1)职务船员是负责船舶管理的人员,分为海洋和内陆渔业职务船员,包括驾驶人员、轮机人员、机架长、电机员、无线电操作员。

(2)普通船员是职务船员以外的其它船员,分为海洋和内陆普通船员。

(3)普通船员应当具备的条件

1.年满16周岁;2.符合渔业船员健康标准;3.经过基本安全培训;4.经渔政渔港管理机构组织考试或考核合格。

二、渔业船员的职业特点

1.知识面要求广。普通船员需要经过海上求生消防、急救等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并掌握基本的捕捞作业技术。职务船员同时还要掌握航海、船?气象避碰、动力装置、机械电气、制冷、渔场渔汛以及渔具渔法方面的知识。

2.风险系数高。渔船船体较小,工作生活环境狭窄。船员职业被列为世界十大最危险职业之一,容易发生落水、溺水现象。环境潮湿,易患风湿病、老寒腿等职业性疾病。天气极端情况多,渔船抗击风暴的能力弱,加之捕捞作业因恶劣天气、人为操作不当发生事故概率加大。还有作业水域、通航航道、水上治安状况等很多不可缺的、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增多。

3.劳动强度大。渔业捕捞业很多工艺和环境,大部分全靠手工操作。加之捕捞水产品易腐败变质,劳动时间要求紧、工作强度增加。

三、渔业船员的基本权利和职责

(一)基本权利

渔业船员的基本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外,在渔业安全方面,还拥有如下的权利:(1)知情权: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和事故的应急措施;(2)建设权;(3)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4)拒绝权;(5)紧急避险权;(6)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7)获得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体系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二)渔业船员的职责 1.职务船员岗位职责

机架长职责:

渔业船员职责:《渔业船员管理办法》中规定。重点:机架长和渔捞人员职责解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员管理办法》简介(渔业船员的管理)

第二节

基本安全知识概论

一、渔业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无危为安,无缺为全,安全即是远离危险,没有伤害,损失威胁,不发生事故,运作正常,进展顺利。

渔业安全生产是指在渔业捕捞、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渔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危险,防止和减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其目的是保护渔业安全生产劳动者的安全,保障渔业生产所需物的安全,实现渔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

二、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简介

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是指渔业船舶在航行作业、锚泊及停港口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故,主要有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

(1)碰撞(事故调查处理规定)(2)风损(3)触堤(4)船沉(5)火灾(6)机械损伤(7)触电(8)溺水(9)网具损毁(10)其他

自然灾害事故有台风或大风、龙卷风、风暴潮、雷击和?汛等袭击造成。渔船损坏、沉没或人员伤亡。

三、渔业船舶应急应变

渔业船舶一旦进入临近事故状态或事故状态,就必须进行紧急抢救。良好的应变、成功的应急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船员、完备的应急器材、高效率的应急预案和正确的指挥和多方群体的协同一致的引动。渔业船舶的应急措施:(重庆教材)

1.碰撞;2.堵漏;3.主机故障;4.触礁搁浅;5.弃船;6.火灾应急

第三节:渔业船员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社会法和经济法中规定的单独公民个人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渔业船员在正确履行职务的过程中,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确保自然安全,从而保护渔船财产安全,进而避免污染,保护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反之自然伤害、财产损失、水域污染、资源破坏、法律制裁。

(一)保护渔业水域环境的责任

概要

(二)安全生产法责任1.安全生产法 2.内河交通安全条例

(三)渔业法规定责任

1.渔船 2.资源

(四)渔业水域环境保护责任

{

上一篇:《边塞战争诗》教学反思下一篇: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