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后感1000字(共10篇)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以高加林的经历为故事线索,展现了一幕幕画面,体现了艰难选择的悲剧。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但他有理想,也有抱负,高考的落榜使他受到了一次打击,他内心是多么的苦闷啊!而他教师的职业被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替了之后,这个赋有才华的年轻人又一次遭到了打击,我能体会到他那时的痛苦与心碎,他是那么的热爱这个职业,而如今却被他人所取代。无可奈何,他回到了村里,开始了地道的农民生活。在他人生的低潮期,一个可爱、活泼而且善良的女孩巧珍走入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们两人开始相爱,初恋是美丽的,也是激情澎湃的,但是好景不长,他们之间面临着父母的责难和乡亲的议论,可慰的是,他们坚持了下来,这样一段纠结的时光飞快逝去,高加林在他人的帮助下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的,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为城里引人瞩目的人。 事实上,他的确很出色,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同时他也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黄亚萍。黄亚萍在认清自己的内心之后,开始狂热的追求高加林。高加林在一番思索中,倾斜了天平。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但她与高加林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最终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拒绝了巧珍。令人伤感的是,在巧珍被拒绝了之后,她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担心高加林,但泪水却一刻不停的涌出眼眶。这种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也仅仅是感动,我无话可说。退一步来说,就算高加林拒绝的是黄亚萍,可他的心也不会就此甘于平静,不会去想更广阔的天空。我不懂他为何放弃了那个那么爱他的女子,或许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生亦是这样,变幻莫测,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加林与黄亚萍的幸福没有维持多久,高加林进城背后的事被人告发,他们的爱情也像空中的蒲公英,随风飘散,各自东西。而在这时高加林才发现自己深爱的人是巧珍,他也为此悔不当初。悲剧便是如此,你未曾珍惜的到最后却是深爱的,烙印在心中一辈子的。他要面对的是再一次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减少了曾经的狂热,冷静的反省自己,接受了村中顺德老人的一席话语,而后一下子扑到在黄土地上。
我想我们都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你不能……,……你不行,”后来的许多事实却证明,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觉得不行而不敢去做而已。所以有人会说,残疾是文明的产物,如果没有健全人给残疾人设定了那么多的限制,就不会有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障碍。看看力克的经历吧,一个四肢全无的`人却可以读大学,开公司,去世界各地演讲,很多健全人都比不上他。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并没有被肉体的限制所束缚,却通过拥有自由的心灵,克服了种种困难从而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其实肉体的不自由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许多身体健全的人却拥有一颗不自由的心灵,他们自己给自己定下了许多的禁忌,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就像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反复出现的那一句:非此不可!人一定要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一定要拥有什么什么,否则就是失败就是……其实世间哪有那么多非此不可的事情呢,就像一年四季都会有鲜花开放,谁规定了花儿只应该开在春天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很多时候不是现实非此不可,而是我们自己硬要把自己塞进某个套子中去。所以力克会说,你的生命不应该受限制,正如神的爱不受限制一样。
每个人都会遇到绝望、痛苦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悲观沮丧只会让人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力克说,你觉得未来会变好的概率是零,这种想法太极端了!是啊,我们都是凡人,只能看到眼前一点点的情况,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准确的预料,你又凭什么断定未来只会一团糟呢过去虽然无法改变,但你今天的努力绝对可以左右未来的方向。就像我常常爱看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有时候会为后面几天要下雨而忧心忡忡,觉得会耽误自己上班。其实呢,真的到了那几天,未必就会下雨,这样的担心不就是多余的了!真可谓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的经验是,现实虽然不会和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和想象的那样糟,与其成天胡思乱想未来会怎样,还不如打起精神,好好想想自己今天能做些什么,并马上行动起来呢。
梦想是人类的翅膀,正因为拥有了梦想,人类才能上天入地飞越太空,不断地突破自我,创造奇迹。想想有什么事情是你乐此不疲满怀热情都会去做的吧,那就是你今生真正应该达到的目标。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但你必须凭着信心坚持到底,这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所在。或许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你自己能不能发现这一点,有没有能力找到展示它的机会而已。如何发现真正的自己、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去寻找机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当然这是我认为的金句,或者别人喜欢说的鸡汤句。
这本书给打了5分,是因为我看完了这本书,竟然耐心主动的列完了满屏的思维导图,这不同于读其他书的状态。之前读了几本老外的高效学习读书管理的书,一开始是老老实实的做笔记或者思维导图的,读到后面,干脆就放弃了,老外的写书模式就是拉拉杂杂啰里啰嗦的,读到后面,完全是跳读的。而这本书条理和逻辑性挺强,我做思维导图毫不费力和头疼,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我就是喜欢这种操作,大概对了我的味口了吧。
先说让人没有饭吃的硬本领,就是作者强调的10000小时刻意练习的本领,就是牛人之所以牛的本领,这本领也许是自己的工作业务,也许是自己的爱好,但是拿出手的那一刻,必定亮瞎你的双眼。说它是金句,并不是让人耳目一新,而是作者归纳提炼且本地化了别的人生时间管理老师长提的一个话题,就是重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本地化接地气化的硬本领的提出,是作者思考后的提法吧,反正我挺喜欢。
敢比会更重要,更适用于重视知而懒于行的人,敢重于会,有点矫枉过正之嫌,但对于知行不合一的人来说,这也是一副猛药,对症下药能医得好病最重要。
这本书给我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作者非常强调做事的目标,她的目标性思维特别强,强到在人际交往介绍的时候,我甚至有点讨厌,都是有目的和规划的,有种让人心机很强的城府感,但其交往也强调真诚,我并不知道强烈的目标感和真诚间的平衡如何,大概我并没有亲身践行过。
再就是作者的18个礼物的自我激励法,礼物激励法,真的是老生常谈,但以一年目标为基础的18个礼物的计划消费奖励法,让我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特别重视对事情和目标的评估总结和反馈。说道总结反馈,这大概是我多年来回呼吸的痛,回想过去的走过的弯路和灾的跟头,都是和没有总结反馈有关,至少这个总结没有记录下来,没有改进和进一步的思考。比如,过去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摘抄和简报读书,但是自己的语文成绩和写作思考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以及为什么会连续犯同样的错误,其实都源于总结评估思维的缺失,如果说读书笔记是输入,那么我缺失的是思考总结后的输出,缺失了一个闭环的结口。任何的事情都是有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计划的单点突破法的闭环,缺失了总结和评估,事情就是没有质量的做完,只知道不断的格物致知,却不懂得知止而后有定的止的环节,本身就是低效的格物。
另外,和我之前学的时间管理、人生管理不同或者我疑惑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作者反对碎片化的时间管理,她更强调整块化的时间管理才是提高自身本领的要点。而我之前学的时间管理课程,也是把碎片化时间管理说的很重要的,繁忙的当今社会,微博微信朋友圈确实把人们的精力和时间一点点割裂,这是现实,这也许是资本的有意为之,而活在缝隙中的我们,除了为自己找出路不得不利用好碎片化的现实时间外,更应该去为自己,甚至是为别人创造更多的整块时间,这是个人目标,这个目标可以让人跳出很多的人生伪命题。
《飞驰人生》上映于的寒假,它虽没有拳场霸气的**,没有喜剧的幽默风趣,但它却拥有着独特的斗志精神。
每一年,每一天,身边经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许有着自己没有的品质,而《飞驰人生》中伟大的父亲形象和对梦想的执着值得我们敬佩。“一位优秀的赛车手曾获无数光荣战绩,收养了被遗弃在自己汽车上的小男孩。为了孩子的学习,他与莫名来电约赌车技,但却招人陷害,最终一败涂地。被罚四年不准开车。漫长的四年一晃便过,新面目的他卷土重来,继续踏上自己的赛车之旅。在最后一次决赛中,由于探路员的失悟,使他只能孤军奋战。他为自己的事业不禁豁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最终关头,他踩下油门,飞至终点,获得了第一名。而由于汽车的刹车失灵,他永远消失了!”
我是被《人生》的封面吸引的,整个封面米黄色,上面是毛笔划下的绵延沙丘,看起来又似一川川河流,上面一颗火红的太阳,又像路遥写作时抽的烟叶掉落正在灼破的小孔。简单朴素不花哨,一看价格就更让人满意,20块左右,不贵,其实真正趋势我买的还是价格,读书期间省吃俭用,一看书柜上的精装至少也是35+,这时候哪能抵得住一本20的书的诱惑,当然设计的封面也实在惹喜。
拿到书打开,第一页也是一样的画面,十分能涤荡我浮躁的心,其实书封也是很有噱头,什么影响马云一生。这与我关系不大,接着是柳青的一句关于选择的话,这话曾多次被我引用进高中的议论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文章也正是在一个一个矛盾与高加林一个个选择中推进的,其中最后高潮的选择便是在巧珍和亚萍里选一个,虽然书上在选择亚萍后被克南妈妈举报,最后悲惨的回到农村,他后悔了,但我认为即使是他选择了巧珍,他的内心也是不愿屈服,不愿向黄土低头的,在油盐酱醋茶中他也迟早疲惫于应付,他又会后悔,没有选择亚萍,其实人都是这样,我记得有这么句话,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惜的的是他不能重来,可喜的是他不需要重来。选择亦是如此,无论怎样我们都会懊恼,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第一次看是一口气,晚上在寝室厕所里看完的,15万字不算多,当时是被其中的爱情取舍所吸引,我是讨厌高加林这类人的,我可以说他始乱终弃,说他自命清高,但是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我问我自己当我面对一样的情况时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又是替他感到惋惜的,像惋惜我自己一样。当我第二次看的时候,刚刚过反腐倡廉的时间,我发现文章前面是权力,加林复出是权力,而最后明楼的隐忧“社会对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大”同样是社会的腐败。第二次,第三次,便有很多简单的词语,句子被关注“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这句是我记得最深刻的。
几多辉煌,几多幸运,几多痛苦,几多险境……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生命的旅途中迎春送秋,风雨兼程。
人生之旅如同大海的水,长空的风。它能使你痛苦失望,把你抛进大海无底的深渊;它也能使你兴奋激昂,把你擎到高空辉煌的殿顶……
如果顽强坚硬的石头向大海称臣,就会被无情的大海生吞活剥,变成沙砾,没了风骨,如果光辉灿烂的星星向长空称臣,就人被残酷的长空风化侵蚀,变成尘埃,失去了光明,同样,旅行在人生道路上的我们,如果向生活中的困难低头,也会被生活的大浪淹没,到头来一事无成,悔恨终身……
在人生的旅途中,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失败固然残忍,却使人趋于顽强。坎坷和泥泞,不足以停滞前行的步履——失败中同样浇铸着辉煌;阳光和坦涂,更需要奋进的勇气——功成名就后体验出胜利的艰辛。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士、英雄豪杰的人生之旅都是布满荆棘的,但他们却敢于面对困难挫折,勇于挑战生活。《史记》的创作者司马迁在创作《史记》之时遭受了官刑,草创未就,但他惜其不成,因此就极刑而无愠色。最终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蹶有《国语》……故此,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管是宠辱得失,还是成功失败,我们都要坦然面对。我们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我们不能旁观自己的生活,但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可以不断寻找生活的寄托和支柱点。一个善于用坦然的心境来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的人,那么困难对他来说就只不过是一阵季候风而已,风过之后又是朗日晴空,遍地春色。
人生之旅是一种奋斗,一种探索,一种征服,一种付出的过程。世上很多事情,在结束后会觉得没什么,但在经历的过程中,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怨恨情仇,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缺少过程,就如同一出没有高潮的戏,如同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
自己的道路,再亲密的人也无法替你走,真实人生的风风雨雨,只有自己能感受。带着坦然去旅行人生,沙滩踏浪,林海听风,领悟落叶飘飞的深意,赏顽旭日东升的美景……不可忽略匆匆旅途中的每一瞬。一湾溪流,激扬岁月的钟鸣;一波巨澜,昭示心灵的哨音;一杯清茶,斟酌际遇的变迁;一樽美酒,品味人世的离情。
在大山里面,有一个心怀大志,一心向往城市与自由的年轻人高加林,还有一个朴实善良,脑子灵光但没上过学而略显低文化的年轻姑娘刘巧珍。他们俩身边,有一群性格各异的人,加林的母亲和父亲对他宠溺,而身边的刘之本等人对他却是冷眼无视。他有着顽强的精神却被迫仅以耕地的方式去获得地位、获得在村里的尊重、获得一个正常人的称号。高加林生活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地方,但是矛盾中又给高加林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与巧珍的相遇让他享受到了爱情,让他的心不在局限于耕地的痛苦当中,而且在向现实乞求的转角,阻止了高加林往错误的方向一直走去。巧珍代表的,是所有人都代表不了的自由和善良,她恳求高加林,让他在极其局限的情况下找到了精神的力量。他开始得到了机会,是高明楼为他走后门找到了报告员的职位,这让他开始得意忘形。高加林逐渐喜欢上了高中同学邓亚萍,二人开始相爱,但始终是沉醉在由仰慕组合成的恋爱感觉,缺乏自由和善良。没有这些的支撑,高加林的未来变得越来越迷茫,最后因人举报,一下子回到农民,重新开始了他的闯进城市之路,多了一份真实,不在向往虚假的自由。
说了那么多,造成高加林这种命运的原因有很多,一种压抑的社会环境下,一种自身精神也没有的整洁的条件下,才会使高加林失去了最后的胜利。他追求了虚假,高加林没有自己真正追求的社会目的,没有真正的爱情观。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自由,平等,和谐,富强,民主,文明,诚信,友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求,这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一个农民,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他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他能够活得出色,像高加林这样的文化人,更能获得出色的生活。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我们似乎从不在意,但生活中的处处体现。我们向往着衣食无忧的未来,向往一种自己做主的生活,这就是富强民主。喜欢与人交往,行为文明,这就是文明和谐。在社会受到不平等待遇,有法律保护,这是公正法治。保护国家荣誉,坚守自己的岗位,这是爱国敬业。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要做到的就是文明和和谐,爱国和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层面就是富强民主,公正法治,自由平等,高加林处在一个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我们则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应正视这种正能量,正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引导我们,为我们的未来营造良好的环境。
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经历过挫折,有的人因挫折而颓废;有的人却因挫折而美丽。如美国拳王詹姆士曾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屡屡失业,一家人惟有靠政府的救济金才勉强度日,没有死于饥饿。这个多年没打过拳、对拳击台已非常陌生的男人,重操旧业,为家人、为自己的尊严而战,向挫折证明自己不是弱者。最后他以自己的努力得到丰厚的奖金,并获得拳王的称号。
正值事业颠峰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就是耳聋,加上恋爱上的挫折,使他的消极情绪达到一个高点,脾气一度暴躁,他曾沮丧过,他曾想过放弃,他曾打算自杀。然而他心中的音乐烈火终于烧掉这一次精神危机。最后他承认了事实,在挫折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站了起来。他在听力丧失后如此艰难的境况下,居然创作出了震撼音乐界的《月光曲》、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钢琴曲和交响曲。
“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由于曾经放弃过自己的优势——写作,选择他并不擅长的经商,结果血本无归还欠了债。而且由于他不善于把握机会,所以当他错过机会后都倍受刺激。然而当人们认为58岁的他98%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却能到各地巡回演讲并专心写作,在几年时间里不仅写出《赤道环游记》《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着作,而且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除了以上这些伟人外,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在挫折中站了起来的普通人,他们也因挫折而美丽。也许你会想:一个普通人怎么能在挫折中站起来呢?洪赞辉就是在挫折中站起来的普通人之一。他的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他的家可以说是一徒四壁。但是他没有在挫折中倒下,他从小就懂事地承担了家里的重负,一面读书一面操持家务和农务,而且成绩优异。在大学期间他依然能勤工俭学,并带着妹妹上学。
哥哥从小爱读书,好胜心很强,每次考试只要是第二名就气得不行。所以,打小我就对哥哥十分敬佩。我则不然。也考过头名,并未十分高兴,也到过中游,毫无泪痕。弟兄两个尽管是一母同胞,但从外形到性格都有很多不同。哥哥个子比我高,皱纹没我多;皮肤没我黑,但老年斑比我少。所以,凡是知道我们是兄弟的人,都认为我应该是哥哥才对。他肚子比我大,眼睛比我小,耳朵比我大,牙齿比我好。所以,凡是找董书记的人从来没有找错。我们两个唯一的相似处只有两点,一是走路姿势一模一样,大摇大摆难说好看;二是说话音调难分你我,又沙又哑谈不上悦耳。我们两个性格也不一样,举例来说比如过年,我最爱的是鞭炮、旺火,哥哥却是窗花、年画。这也好,我们没有姐妹,正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对于衣服我是从不讲究,好赖都行,脏净不管。哥哥不行,那年头就是过大年,像我们这种孤儿寡母的人家,做件新衣也很稀罕。常常是把旧衣服拆洗拆洗。记得有一年,哥哥做了一件蓝市布新棉裤。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八,哥哥非要让婶子改成个灯笼腿腿,就是用松紧把裤子下边缝起来,母子俩争吵了半天,最后还是依了哥哥。灯笼腿究竟有多好看,我是闹不清楚,若换了我绝不会提这种要求。鞭炮则不然,也是有一年的腊月三十,突然发现买下的鞭炮丢在大檀村,没有带回。这可是炸了锅,我又哭又闹,并扬言如无鞭炮就不过年。祖母被逼的毫无办法,带领我上街到铺子里看看,全村只有一家铺子,人家早已无货。当时如有辆摩托,事情便好办得多,可惜连辆自行车也没有。时间已是三十的下午,步行是绝对赶不回来的。不料喜从天降,妗母托了一位走亲戚的人将炮捎来,我那喜悦之情就可想而知了,
哥哥从小就想当官,想做人上人,可惜,小学、高小的班长还轮不上他,直到上了初中才如愿以偿,当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我想,后来哥哥能做到地师级,我们一没家庭背景,二不会搞关系,全靠他个人的奋斗,当然也跟他从小的雄心有关系,他高中只念了一个月,便在忻中附小当了教师,要不是雄心在作怪,他也不可能两次考入省委党校,混的再好也顶多是个联校长。哥哥凭着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从基层做到地师,尽管他以正直无私出名,事事从工作出发,尽管许多人埋怨他不拉引、不提拔,尽管他看到现在的贪官,心里不平衡,常常怨声载道,但他不是包公,也有私心。我们全家就大大沾了哥哥一光。从儿女的分配,母亲的平反,到我的转正。我曾想:倘若没有哥哥,儿女们自然不愁考个大学,而我呢也许一直还是农民,也许至今还是光棍一条。光棍一条哪里能有考大学的儿女。
我比哥哥低一届,也在第二年考入忻中,那时候时新要求进步,咱也没赶时薪。至于当干部想也没有想过。我记得很清楚,刚入初中的第一学期,班主任让大家选班长,我和几个同学串通一气,找了一个全班长得最特殊的xxx,长着一双老瞅嫦娥的咪咪眼,留着全班唯一的马鬃。将他推到班长的位置上。谁知,XXX老实、忠厚,班长一干就是三年,并因此变成团员,初中毕业时,太原的‘华二’到忻中要人,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团员,成绩倒在其次。XXX大大沾了一光。把当官看成儿戏的人,想想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还能干出个样。XXX已经几十年没有联系,不知后来混的如何,倘若他真的有个一官半职首先应该感谢董承生,他应该备一份厚礼,携带妻儿回老家好好谢谢这位恩人。是我第一次将他推入仕途,他没花一分钱,白白干了三年班长。我因为从小没有当官的想法,所以,当真正有官可当的时候,我视而不见漠然置之,错过了机会,这令我遗憾终生。要不然,我还用住这四五十平米的蜗居,我那银行户头还会仅仅是十来八万,我那可怜的老伴还会就知道个仔细。不过,话说回来什么事情也有利有弊。这样做的唯一好处:看见王岐山绝不害怕。
直到上了高中以后,我才发起奋来,初中没学好的物理,一加油便赶了上去。其他功课也陆续冒尖。政治上也要求进步,并企图带上团徽,连续二年被评为全校的五好青年。只可惜由于有一个戴着帽子的母亲,一切努力均化为泡影。其时,哥哥已经在校团委工作,包管着全校的团徽。就是不舍得给这个原本是一母同袍的弟弟。
论年龄,我和哥哥相差四岁,论念书,只比他低一届,这是标准的先后同学。可是,由于诸多原因,弟兄们很少在一起平心静气的认真谈论,这一来是因为我从小就对哥哥十分敬佩,总是言听计从,二则也与哥哥的居高临下有关。在他的心里,总觉的你们谁也不如我。哥哥的性格我知道,他认为他应该什么都比你们强,只要发现了你们有一点点比他好,就会寝食不安。如今老了,他的心态比过去好了很多,除了身体,已经没有可比的东西了,就这身体,他也认为我应该比你们谁也好,有点毛病也不愿意让人知道,生怕别人说他身体不好。这可不是个优点。
后来,我回家当了农民,弟兄们虽然还有书信往来,哥哥也总是板着面孔教训人。什么你要同你母亲划清界限呀!你要扎根农村改造思想呀!其实哥哥可能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假如咱俩对换一下,情况又会如何?你就是再有雄心,共产党也不会要你。
有人说几支乐章道悲欢,我却说几个字母看人生。至少,7个简单的英文字母可以诠释我的老师,它们是:T、E、A、C、H、E、R。
T(thinner)消瘦
老师日渐消瘦了,繁重的工作正一点儿一点儿摧残着他。记得几个月前,班级的总成绩开始下滑,于是老师开始紧抓。他晚睡早起,日渐憔悴……
E(example)榜样
在我心中,老师一直是我的榜样。每节课前,他不仅一丝不苟地备课,还总是教导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这时常提起的话会让我们感到一丝厌烦,但别班同学谈论他们的老师是多么严厉时,我会自豪地说:“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A(alone)孤独
在我记忆中,老师是孤独的,因为我在学校不曾看见他和别人有多少来往。记得有段时日他总是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写着什么,后来,无意间看见这写满心情的纸,我才体会到这苍劲的文字下掩埋着的孤独。忽然想起老师在班级说过的话:“同学们,我知道只有你们是我真正的朋友……”我恍然大悟,这并非一句玩笑话,而是老师真正的心声。
C(careful)细心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发现老师是一个那么心细的人——每次批改作业,不会有一题改错。我明白,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只是为了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每当我们提到他,他的细心总是先被讲起。
H(hard)艰辛
我想,老师是最艰辛的`,因为我不曾见过他有多少时间休息。我们课间休息时,他在工作:我们在上课时,他在工作;我们放学后,他还在工作。他的步伐异常艰辛,但他的笑容却一如既往。
E(ebb)衰退
看着粉笔染白了老师的头发,岁月苍老了他的容颜,但他坚定的步伐依然在朝前迈。老师是在衰老、退却?不,他没有,他仍旧有一颗年轻火热的心。
R(radiant)灿烂
他一年的辛勤工作终于有了回报,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之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老师,如同开学前那样,有着阳光笑容的老师……
【人生读后感1000字】推荐阅读: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07-27
路遥人生读后感300字11-13
路遥人生读后感800字12-17
《人生》读后感作文550字04-12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700字09-10
人生海海读后感600字12-07
《季羡林谈人生》的读后感500字11-28
看人生作文1000字06-02
命运人生作文1000字10-03
人生底色作文1000字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