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媒体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电教媒体

浅谈电教媒体 篇1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电教手段以声感、形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跃出纸面,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运用电教手段,把握时机。

三、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感受美的情景。

四、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演示。

五、运用电教手段,掌握朗读技巧。

关键词:学习兴趣 把握时机 感受美

直观演示

朗读技巧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电教手段以声感、形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跃出纸面,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是一种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们流览这些符号时,脑海里立即会出现丰富多彩的形象,从而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对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孩子们来说,要他们面对一大堆的抽象符号去理解、体会,可真是件苦事!怎么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我尝试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让抽象的语言文字活起来,让课堂变成有形有声、有滋有味的乐事。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

二、运用电教手段,把握时机。

电教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如能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则可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例如:教学《长城》时,我提出长城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从长城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有哪些特点?即播放录音,再演示投影。引导学生从“高”、“巨石”、“重”、“平整”、“紧密”等词语,领悟出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这样学生如临其境,对景物有了感知。

三、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感受美的情景。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人能感知生活范畴中事物的美,辩别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主人公。在行为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就是审美知觉,它是建立在感性知觉之上的。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表现更为直观和丰富。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把凝固在文字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形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以《桂林山水》一课为例。教学中我运用自制的课件,让学生眼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景,耳听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总之,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一块黑板一支笔,—个先生一张嘴”的授课模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

四、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演示。

《海上日出》记叙了海上日出的过程及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日出奇观。日出的过程及景象,适合用活动画面展示。我制作了精美的投影片,日出前、日出时的情景,可用重叠的投影片改变颜色和亮度;太阳完全跳出海面,一片耀眼的金光,可以通过太阳的移动上升,画面鲜艳夺目的光彩表现课文的语言。

五、运用电教手段,掌握朗读技巧。

《观潮》是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分明,是篇很好的朗读教材。在教学中,我不是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借助“钱塘江大潮”,用实景形象刺激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汹涌澎湃地钱塘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景像,使学生具体地感受一下语言表达的能力。接着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给《钱塘江大潮》配上解说词,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做小导游。由于有了感性认识,又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提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都比较准确。他们能读出潮来之时的气势,体会到潮来之时的壮观。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愉快,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适量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想象、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记忆,拓宽学生视野。我肤浅地认为:电教媒体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浅谈电教媒体 篇2

一、利用电教媒体, 直观形象,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课文中, 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 有的是叙事抒情, 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 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 利用直观的画面创设出课文情境, 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 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乡村的傍晚》一文, 作者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美景, 情景交融, 恰似一幅生动多彩的画面。我根据乡村傍晚时间的推移, 设计了三张投影片, 加之配乐朗读, 这时在学生面前分别看到的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夕阳还探着半个脸、最后一缕晚霞已隐去这三个不同时间的景物。学生在耳边听到的是洗衣姑娘爽朗的笑声、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嬉戏声、大人们的呼唤声、牧童的柳笛声以及牛儿的哞哞声……声像同步, 情景交融, 展现给学生的是具有乡土气息的美, 使他们赏心悦目。此时学生会在教师的激励下满怀情趣, 投入到乡村新天地的学习体验中, 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借助电教媒体教学, 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化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 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江上渔者》这首诗, 它描写了捕鱼的小船在大风浪中惊险的场面。文中的插图是平静的画面, 由于实践经验不足, 学生又极难体会到小船处于风浪中的场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 我采用电教手段, 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演示了小船在风平浪静和风浪扑击中的不同情景。通过直观比较, 学生体会到了两种不同的情景, 并能体会到捕鱼者的艰辛与危险, 从而对诗歌表现的主题理解得很透彻。

二、利用电教媒体, 变静为动, 能够帮助学生记忆

在语文教学中, 常常需要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读、划、思、议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一词是课文最后在周瑜自叹不如的感慨之言中出现的, 这也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 光理解“神机妙算”一词, 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悟出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就必须放在借箭过程中去理解。故此应围绕“神机妙算”启发思考:在借箭过程中, 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 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 同时配合使用动画演示课件。讲“去借箭时”, 播放动画, 出现一支船队连接向北岸开去, “受箭时”再通过动画呈现船队头西尾东一面受箭的情景, 最后诸葛亮下令调转船头时出现的是船队头东尾西另一面受箭的情景。

投影的演示, 使学生看清了借箭的全过程, 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地引读, 学生各抒己见地议论, 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井然有序。学生认识到,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谋划, 进而体会到诸葛亮能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他运筹帷幄文治武功的经天纬地之才及其胸怀天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气魄。

三、利用电教媒体, 生动有趣, 能够引起学生注意

电教媒体, 它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使无声化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 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设计《荷花》一课的导语时, 为了一开始就吸引学生, 我先投影一幅荷花图———鲜艳的色彩、各式的花姿, 学生仿佛闻到了花香;接着, 我又播放课文的范读, 并配上美妙的乐曲, 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他们心境舒畅地融入此情此景之中来欣赏语言文字的美。在分析第二自然段时, 我又借助投影展示不同姿态的荷花图, 并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 对自己喜爱的一种姿态的荷花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学生通过看、听、说、评, 对各种花姿印象极深。学生兴致浓厚, 课堂效率也相应提高了。

浅谈电教媒体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运用电教媒体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并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创设多元化的交际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电教媒体逐步走进了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而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去辅助教学,将会成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但语言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离开了情境,交际活动就难以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是模拟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境所传达的信息,触景生情,激发表达的欲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学习英语,在呈现新材料时,现代的各种电教媒体,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创设或模拟的生活语境。

(一)选用录音媒体,营造学习氛围

录音机是英语教学中最常规、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教媒体,并且操作方便,容易控制。借助录音机,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尤其是在语音教学、课文朗读、听力训练、学习英语歌曲、听英语故事等方面,录音机都能显示其特有的功能。有了录音机,就能听到标准的语音,增加听觉的刺激,提高教学的效果。此外,在听力测试中,教师可以利用录音带,测试学生听的能力。

(二)运用幻灯投影媒体,提供直观的语言交际环境

幻灯投影媒体可以把图、文直接展示在屏幕上,图、文可以随意放大和缩小。实物投影仪比投影仪更为有用,因为它可以不用制作投影片而直接清晰反映文字与图画等材料。教师可以在纸上书写、画图,同时展示写和画的内容。如我在教完五年级“Family”这一课后,让学生把自家的全家福拿到课堂上,用投影把照片打出来,然后对照银幕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学生表现得都十分踊跃,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还很好地复习了前面所学家庭成员的单词。

(三)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改善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增强了信息的传递能力,增加了课堂的训练密度,便于层次化教学,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设计对话的学习形式时,把书中现成的场景用扫描仪、Authorware和Flash等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并同时显示人物对话的声音和文字材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视听感受。这样,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动画和画像的一体化效果得到尽情展现,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刺激,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加。

二、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相关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用英语去进行交际,然而,他们却缺乏真正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合,缺乏英语环境,这就难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电化教学设备却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从而产生运用英语的真实情感和激情,并得到一些帮助,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活动。如教学above、below、beside、across、from等这几个单词时,可充分运用课件,将梳妆台、电视、书、拖鞋、床,这些实物都用卡通形式出现在屏幕上,就像动物一样蹦来蹦去,让学生在边看边仔细听。(The book is above the bed.)一本书跳着出现在床上面,并且不时闪动。(The slippers are below the bed.)把鞋蹦到床底下,此时图片停止闪动,然后设置闪动时间长一些,继续让学生猜“Where is…? Its…”。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这种悬念设计富有启发性,使学生产生探奇取胜的求知欲望,主动展开思维,调动知识储备,为获取新的知识而创造性地质疑和答问。

三、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加大课堂信息容量,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

学生英语能力的形成,依靠自己的英语语言实践。利用电教媒体教学,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主体参与作用,融教、学于一体,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量。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对重、难点繁琐的讲解,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环环相扣,这样就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如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新学的单词迁移到学生学过并喜欢的英语歌曲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就学会了新的知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我大胆地把作业布置在英语BBS里,然后请学生把作业通过E-mail的形式发给我,美其名曰无纸作业,保护环境。没想到学生对此乐此不疲,很勤快地做着作业。这样的作业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恰巧我和学生一起都在网上的话,我们就可以及时地展开讨论。暑假里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告诉我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可以向我寻求帮助。学生还通过它悄悄地给我提意见,指出上课时的“好玩儿”和“不好玩儿”。通过这个无形的邮箱,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写信时我们都会很好玩儿地加上“dear”,用来表示我们的亲密师生关系。有人说,网络会把人们相互隔离起来,人们的关系会逐渐地生疏冷漠,而我和我的学生通过网络,频繁接触,多了了解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的情谊更增进一步,也为我的教学增加了一个优势。

浅谈电教媒体 篇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的电化教学是图象、文字、动作、声音为一体的教学工具。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枯燥的讲解、乏味的字词训练,对课文的没有激-情的朗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小学生认知能力比较低,很多字词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语文成为了学生头疼的科目。引用电教技术后,我们使用美丽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悦耳的歌曲等等,可以使语文教学使用许多新的方法和途径。使原本难以说清的重、难点变得好学、好懂。教师也可以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充满欢笑、充满智趣的学习乐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因此,电教媒体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我们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首要任务。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把教学变成艺术,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而电教手段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电教手段参与 1

下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白板把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变直观„„如我在教《荷花》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荷花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各色各样的荷花,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二、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感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往往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思维局限于某一点上,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情绪会低落,精神会分散,老师教得苦,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多媒体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能丰富学生感知,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心理距离,切实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如教《和事件赛跑》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后解放军救人的场面,以及地震后医生抢救伤员的实况录象,感人的场面以及他们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的情境。使同学不仅感叹时间多么宝贵呀!时间就是生命。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教媒体,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有些问题难以用语言来解答,有些陈述的现象仍然是抽象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使文字表达生动化,使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教《月球之谜》时,学生难以理解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借助多媒体演示,伴随着轻松的音乐,老师娓娓动听的解说,仿佛把学生带到了月球上,又好像身如其境地来到了月球上。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有一句话: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学生体会不出石级的笔陡。我就借助多媒体演示,播放天都峰的画面,同学们看后都不仅发出这样的感叹:“真陡呀!”这样化抽象为形象,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电教媒体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体教室网络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月球之谜》一课时,我下载了网上有关月球的资料,并设计几个问题供学生探究学习:看了资料后,请你谈淡学后的感受。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查询教师机上的资料,经过整理后完成了作业。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信息加工的方法不同,答案各种各样。我从中发现不少作业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精神。

五、运用电教媒体,能增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电教媒体,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信息,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能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严谨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前,根据教案精心设计编排了教学软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

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动听的音乐等避免教师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电教媒体具有鲜明、高效、具体、直观等特征,运用电教媒体,它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信息,并适时调控教学过程。如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学生将字写在作业本上,写完后,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写法和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运用视频展台及时投放,师生评价,进行信息双面交流。这样便于教师尽快发现学生掌握知识上的不足,能及时准确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和改进,同时也为以后的备课、上课作了实践地指导。又如:在语文练习中,如果教师黑板上写一道题,学生回答一道,三分钟可练习1题,使用电教媒体后,三分分钟可练习2~3题,效率提高2~3倍,这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自学和练习时间,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同时也就减轻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六、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计算机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

浅谈电教媒体 篇5

盐城市大冈小学 陈广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和形成良好的说话能力的重要阶段。那么,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巧用计算机,提供黑白图画,让学生涂画说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涂涂画画,而低年级有许多课文描绘的意境非常优美,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根据课文内容用计算机设计一幅黑白的图画,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给黑白画涂上美丽的色彩,在学生完成“涂画”后,再引导学生“说画”,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涂说”中,培养了说话能力,如学习《春风吹》这篇课文,我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在计算机上出示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黑白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黑白图涂上美丽的色彩,在完成了“涂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画”。首先老师在黑板上给“说画”一个总起句,如“春天到了”、“春天真美丽”、“春天来了”等做开头,然后再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春天的景物特点,并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譬如: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图中天空有什么?地上有些什么?人们在干什么?等等。还要求结合平时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特点,把图上没有画出来的“春天”说一说,譬如小朋友们去种蓖麻,葵花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说话模式,模仿说话

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见到事物虽很想表达,却又无从说起。此时,教师给个说话的模式,再引导其说话,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蔬菜》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菜场的各种蔬菜,有西红柿、茄子、大白菜等等。此时,孩子们犹如跻身于菜市中,学生说话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见物欲言,却不知从何而言,然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蔬菜、认真听课件里的配音,介绍一两种蔬菜,听后让学生讨论课件是怎样介绍这种蔬菜的?接着老师共同讨论总结,应从蔬菜的名称、根、茎、叶的颜色、形状、食用等方面作具体介绍,最后再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观察,想好后再相互练说。此时,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这样为学生提供说话模式,再引导说话,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先想后说的良好习惯。

三、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说话情境,培养说话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空间概念还不够深刻,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强,要他们听说抽象的事物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媒体,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依据,使学生说话有据,言之有物。

1、幻灯投影,诱导入境,进行说话训练。

有些课文,描写比较抽象,直接进行说话训练,比较困难,如果巧用幻灯投影,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再进行听说训练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学习《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直接让学生说说丹顶鹤的外形美丽的话,由于学生对丹顶鹤的认识较少,说话只能停留在课文中的几句描写上。如果用叠加式、抽拉式投影片就能将一只只头顶鲜红,羽毛洁白,腿长,脖长,嘴巴长,一会儿引吭高歌,一会儿优雅踱步,一会儿展翅飞翔的丹顶鹤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这时学生如亲临丹顶鹤群中。此时,让学生描述丹顶鹤的美丽,他们想像丰富,妙语连珠。

2、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多种感官,培养说话能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和音乐,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具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意境幽雅的美文,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学生已放飞自己的心灵,翱翔在美妙、浪漫的蝴蝶谷中,此时我趁势出示课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飘去”形象地展示了学生头脑中的“朦胧点”,学生们时时发出赞叹,抓紧时机,让学生做导游介绍蝴蝶谷里的迷人景象,课件里的形象、色彩、声音齐全,学生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兴趣盎然,沉浸其中,说话的灵感随即喷涌而出。有的说“蝴蝶真多啊,它们都在翩翩起舞,阳光照耀下金灿灿。”有的说“蝴蝶多得数不清,它们上下飞舞,色彩缤纷,争着让游人欣赏自己„„”

3、运用录像,引导想象,为“倾吐”插上翅膀。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创设倾吐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到让他们达到“不吐不快”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如学习《弯弯的月儿》在学习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后,我播放录像:蓝蓝的天空,一轮新月高挂天空,群星璀璨,非常美丽,看到这里,我让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闭上眼睛想:假如你现在飞上蓝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你看到了什么?片刻沉默之后,小手如林;“我看到了星星就在我身边,我摘了一颗星细细地欣赏,我看见了人造地球卫生在我身边慢慢走过,我看到了长城,我看到了宇宙飞船„„如诗般的画面,精巧的引导,使孩子们的思路大开,一吐为快,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既能在语文课中憧憬美好的生活,领略文章优美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浅谈电教媒体 篇6

渠县定远乡中心学校  熊良刚

内容提要:主要谈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发展创新思维; 运用电教媒体,开阔视野,增强互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电教、小学数学教学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余年来,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从原来的幻灯片、收音机、电视机到现在的“模式三”辅助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成绩。本文就如何发挥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    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我想,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将要学习和所学知识的产生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感受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电教媒体的运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时,可以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段动画片吧?(故事导入)老师引导说:我是丁丁,今天要和园园去果园摘果子,小朋友们,你们也想去吗?那就赶快准备好吧!

动画演示:果园里,丁丁很专心地摘果子。

(1)摘下一个苹果,一个梨,老师旁白:“苹果和梨的个数怎么样?”

(2)又摘下一个苹果,一个梨,老师旁白:“苹果和梨的个数怎么样?”

(3)出现一堆苹果和一堆梨,老师旁白:摘下的果子越来越多,现在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吗?

利用多媒体,结合故事导入,并配有轻快、活泼的背景音乐,创设“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在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对学生来说是高度抽象的知识,就可以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用传统教学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划演示,总是难以讲清。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模式三教室),自制或下载一段关于轴对称图形的flash动画,比如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并把这个过程保留下来,对折过程中还可以配音乐,促使学生注意力高集中,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又如教学除法的含义时,对区分除法的两种含义学生理解十分困难。我抓住其本质特征,透过易混之处,用电教手段区分比较,使学生亲自感知,概念掌握是十分清楚的。

讲课时首先设计了两个问题:

①把12朵红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朵?

②有12朵红花,每个小朋友可分3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学生列式都是12÷3,怎样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呢?只靠讲,学生很难理解。只有通过分摆演示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在投影仪上师生分别分摆比在讲桌上分摆清晰,可以放大又可看分摆的全过程。

演示中突出本质区别:

①题分时先从12朵红花中取3朵分给每人1朵,再取3朵每人1朵直到分完。突出按份数分一次拿3朵,每人分一朵,保证每人分得一样多。

②题分时,先拿3朵分给一个人,再拿3朵给一个人,直到分完。突出看12朵里有几个3朵,(按一份数分)。

以上方法学生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分的过程。突出了同一算式的两种意义。因此,演示教学能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处也会迎刃而解。

三、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发展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可以先出示火柴盒、牙膏盒、文具盒、木箱等长方体实物,然后用电脑中的“画图”来将它们一一画出来,再用画图软件中的橡皮擦等工具隐去它们的材质、图案、色彩剩下要研究的线性几何图形。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同样用“画图”来着色、闪烁等方式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坡度,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规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电教媒体,开阔视野,增强互动。

学校建成校园网和联入国际互联网,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学生通过访问网络上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学到丰富和扩展了的书本知识,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其次,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由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角”,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后,增强师生交互性。网上交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了启迪,获得了灵感。

浅谈电教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篇7

一、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学好这一节课的基础和前提。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能使这个前提变得更充分, 更有效, 更贴近学生。如, 初中语文《回延安》这一课, 课文采用“信天游”的民歌形式, 描述的是诗人离别延安十年以后再回延安的动人情景, 抒发了诗人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无比思念和热爱之情。课文场面雄伟, 感人至深。但是, 由于学生对于“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很不了解, 并且学生对于延安的风土人情又知之甚少, 因此, 许多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都往往着力于给学生介绍关于“信天游”的知识, 试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歌”, 什么是“信天游”, 并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但事实上, 许多学生在听老师讲述关于“信天游”的知识的时候就已经很模糊了, 甚至有的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我在教这一课时, 先把关于延安、民歌以及“信天游”的知识进行精心的剪辑, 并把这些知识制作成教学课件。在导入新课时, 先让学生仔细聆听一曲《信天游》, 并同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延安的宝塔山、延河, 以及毛泽东同志曾经住过的杨家岭, 而后在学生余味未尽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再次体会课文。这样, 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 仿佛自己就是离别延安十年的诗人, 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一起跳动。这样, 教师再进行讲解, 效果会更好。

可见, 在导入新课时,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课文的难点处运用, 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对于文章的难点, 教师一般都要用较长的时间进行讲解, 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如, 课文《驿路梨花》中, 有一难点为“理解本文‘梨花’的深刻含义”。我在讲述这一问题时, 不像有些老师让学生一味空想, 而是用课件展示出一幅美丽洁白的梨花图, 并配以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 然后再把梨花的洁白和人纯洁的心灵联系起来, 这样, 学生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就很容易了。

三、在指导朗读时运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学生朗读课文, 最大的难度是把握感情。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环境、不同时代的人物、景物或其他事物在不同的情感的支配下, 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在朗读课文时, 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感情, 经常把课文读得千人一面, 毫无个性, 千景一致, 哀景乐景都一般, 毫无人物感情可言。所以, 在指导朗读时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

浅谈电教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8

电教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听觉画面的刺激。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它形象直观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把抽象的知识利用电教媒体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直观知识,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更感兴趣。在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的英语环境中,学生会主动地张口说英语,提高英语的交流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得更好、更快,同时,在观看电教媒体的时候,更能促进学生想说英语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主动、积极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讲新课前,如何高效地使学生对新课感兴趣,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要设置好导入环节,使学生对所讲知识感兴趣。在电教媒体进入教学中后,作为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它来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及学习兴趣,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先用录音机播放《I can say my A B C》这首歌,学生在优美的韵律及扣人心弦的音乐声中,不仅很快学会了这首字母歌,而且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字母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材中,每课都安排了一首紧扣本课内容的歌曲,充分运用这首歌曲,借助电教媒体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中,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本课所学内容,使引入显得既自然又巧妙,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电教媒体由于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它能将教学信息强烈鲜明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灵激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如在教学小学英语第四册第四课时,首先用录音机播放两人打电话的声音,通过声音学生就知道本课所学内容,然后向学生发问:“同学们都打过电话吗?你们想不想用英语打电话?”待学生回答后,将制作的投影片投向银幕,并伴随着音乐和声音,打电话的情境立即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时,教师播放对话录音,学生跟录音进行模仿,并伴有动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情趣盎然。

三、借用电教媒体增强感性认识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直观感知。由于电教手段直观性强,很容易产生新奇感,时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借用电教媒体,减少了板书等其他教具,又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和容量。同时又是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教学中,能充分把抽象概念变成有声有形的感性材料,变远为近,由此及彼,增强感情认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音标过程中,如果学生口形不对,发音不准,会对拼读单词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在教学音标时,充分借用幻灯投影,制作几种发音不同的口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发音练习。如把长音集[ei] [i:] [ai] [ju:]和短音集[e] [i] 等,编到学生熟悉的曲子中去唱,借用投影片将曲子及音标投向银幕,用录音机播放曲子,学生就将视觉和听觉紧密结合起来,唱得十分高兴。这样既减少了教师领读音标的环节,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能力,为拼读单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巧用电教媒体变抽象为具体

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带有鲜明的具体性、形象性。教材中每课都有与句型会话内容相联系的插图,而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和活动的一瞬间。如果能让学生就图说句,教师需要做出大量的分析解释,帮助同学们理解图意。相反,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May I come in?Come in please时,教师把录像投向银幕,画面上出现教师在上课,有一位学生敲门,同时发出敲门声,接着说:“May I come in?”教师回答:“Come in please.”学生推门进入教室。这样,使课文插图动起来。在教学情态动词can的用法时,教师将投影片投向银幕,一位男同学在游泳池里游泳,另一位女同学在池边观看。顿时,学生就考虑到这位女同学不会游泳,然后放录音,“Can he swim?Yes, he can. Can she swim? No, she can’t.”学生随之模仿。使课文中的插图变为活生生的人物动作,使抽象的句型变为具体语言,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对话情景中去。

总之,恰当地运用电媒体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环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积极性特征。”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是卓有成效的,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教学 篇9

优化科学教学

所谓电教媒体,是指电化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硬件和软件。硬件一般指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象机、计算机等设备,软件是指配合相应硬件的教学资料,如投影片、幻灯片、教学录象带、电脑程序软盘等。

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把复杂的事物或情景,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移到屏幕上,给人以感受上的新体验。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弥补其直接经验的不足。

一、投影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替代法。在板书量较大或图象较复杂,课上及时绘写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用此法,即用投影取代黑板。在授课过程中一边讲解,一边在投影仪上的透明胶片上书写,也可以在课前预先绘写好投影片,课上配合讲解依次投影。采用后一种方法,可以大量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采用替代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投影片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尽量使用简练词句,标题突出,字体工整、清晰。二是注意控制节奏,可用纸板对投影片做部分掩盖,然后根据教学需要拉动纸板,逐步呈现投影片的内容。避免超前显示讲到的内容而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二)实物、实验演示法。在投影仪的工作面上放置小件实物直接投影,以反映其形状构造,或利用实物反射投影仪不透明的书页、图片等都属于实物演示法。

二、幻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采用“边讲边映”的教学方式,即在放映幻灯的同时,教师根据画面进行讲授。这种方式既保持了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的长处,又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的视觉材料。应用此法时应注意讲授与画面要有机结合,不能分离;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可用教鞭指在画面上,对重点观察部分进行指示。

三、录象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录象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辅助教学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某些教学内容选用录象资料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具体应用时主要有三种情况:(1)将录象教材安排在讲授新课前播放,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向学生播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潜水艇的录象资料片。又如,在实验课前,展示实验规范操作和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的录象资料。(2)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 片段性的录象资料。例如,在讲授“反冲”时,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表现“反冲”运动的录象带,学生就会对这种抽象难懂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3)当教学内容讲授完成后,播放相关的录象教材,可以巩固、补充及拓宽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四、计算机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挥电教媒体功用,进行阅读教学 篇10

山东滨州滨城区滨北办事处教委

王义刚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比较形象的事物。而电教媒体又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色彩鲜明等特点,如果能合理地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够创设情境,使教学手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特别是新奇精彩的画面,常令学生惊叹不已。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巧妙的运用抽拉式投影片的演示引入新课。授课前教师出断尾巴的小壁虎的投影片,接着教师围绕“断”字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想象。一时间教室内出现了异常的安静,同学们都被这紧张的画面所吸引,产生急于想弄清事情真相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美丽的日月潭》一文中,作者描绘了日月潭秀丽的湖光山色。但由于同学们没有亲眼见过日月潭的实景,只凭作者的介绍和教师的讲述加以理解和想象,对日月潭的感受就不够深刻,阅读兴趣也不那么浓。针对这一情况,在讲读过程中,教师通过录相把日月潭秀丽的湖光山色呈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上教师那激情的配乐朗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在画中,有如身临其境,使学生觉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样,就使同学们更加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

电教媒体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表现力强,能将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等具体形象地再现出来,有效地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有些传统教学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的知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传授,可以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快为慢,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写小壁虎在墙角里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了尾巴逃走了。大部分同学则误认为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焦点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抽拉片,把小壁虎断尾巴的整个过程展示给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挣”的意思、挣尾巴的原因,从而也使学生弄清了小壁虎断尾巴是由于蛇咬住和小壁虎一挣这两个合力作用产生的结果。这样做,即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再如,“注·提”实验课本《翠鸟》一课。翠鸟的捕鱼在瞬间完成,翠鸟的动作学生难以真切体会。在教学中,教师剪辑了翠鸟捕鱼的慢动作录相片。通过播放,翠鸟捕鱼时眼光锐利,动作敏捷等情形便十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疾飞”、“注视”、“锐利”、“蹬开”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更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比如,投影片的演示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它把图象放大很多倍,色彩鲜艳夺目,大大地增强 了观察的可见度和清晰度。不少难以观察的现象,如日食、月食、水的变化以及种子的传播等,都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在 课堂上进行观察。许多不便实地观察的事物,如,七星瓢虫、啄木鸟、猴子等,也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在教学《精彩的马戏》一课,我先要求学生试读课文,之后再看书中插图的投影片,让学生说说妈妈带我看了哪些 动物的表演?他们表演什么节目?表演的怎样?观众会说些 什么?这样即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练了表达能力。很好的解决了学生表达时无从下手的不利局面,为以后的看图说话、写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电教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如:《会摇尾巴的狼》一文,写了一只狼掉到陷阱里去了,狼装做狗说了很多漂亮话,哄骗老山羊并哀求老山羊救它。老山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它的骗。文中并没有告诉狼是怎样掉到陷阱里去的,为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出示一幅狼在陷阱里摇尾巴的活动式投影片,让学生想象狼掉到陷阱里去的原因。思考片刻,教室内便议论纷纷。有的说:“狼是为了追一只小兔子掉到了陷阱里。”有的说:“狼是为了躲避猎人的追赶,掉到了陷阱里。”有的说:“狼在为自己的孩子觅食掉到了陷阱里。” 还有的说:“这只狼饿极了,边走边吃捕到的猎物,一不留神掉到了陷阱里。”此时此刻,学生已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四、利用电教媒体,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学生审美情操的陶冶,不能靠说明、讲理或灌输,而要靠感染、熏陶,靠形象的诱导,靠潜移默化来进行。在“注·提”实验课本中,既有歌颂人类社会真善美的篇章,又有揭露和批判假恶丑的作品,描绘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运用电教媒体,可使文章中所描绘的事物形、声、色直接诸于学生的感观,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并在心理上有所感受,情感上受到感染。

逐渐形成区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操。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采用投影教学,把五光十色的海水,海水下面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贝壳和海龟,树林中的各种海鸟和鸟蛋等等这些小学生从未见到的新奇事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再加上教师对画面声情并茂的讲解,便能使学生陶醉于西沙群岛的美景之中,不但会使学生获得自然美的感受,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和保卫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

再如:《关怀》这篇课文,写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关怀少年儿童成长的事。由于同学们对总理的了解不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出示一幅周总理和孩子一起上课的投影片,并向学生简介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总理。然后采用投影片和课文内容相对照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周总理到底是怎样关怀少年儿童成长的。在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时,教师继续让学生观察投 影片,并且想象窗外情景和室内情景,并使学生认识到周总理虽然工作特别忙,但他在百忙之中还到学校和大家一起上课、听课,他是多么关心我们啊!这样,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在孩子们眼里愈来愈鲜明,周总理的高贵品质在孩子的心目中愈来愈深刻,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便会愈来愈强烈,增强 了学生热爱和关怀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药房规范化建设下一篇:期中考试后小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