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经过在商行二个多月的培训,客观上来说,我对自我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我更加充分的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也逐渐的适应了我学生身份向职业人员的主角转换。我这次培训的主要资料是制度学习,储蓄业务以及基本的综合柜员操作。
首先来说,这次培训给我感觉最深的就是我观念上的转变。以往在我的观念中,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是那么的简单,每一天对着电脑悄悄键盘,再数数钞票就行了,我完全忽略了每一个工作都有每个工作隐形的工作资料。自从进入仁和营业部培训以后,我感觉事实与现实的差距真是太远了。由于环境因素,营业部每一天的破钞都比较多,“破钞任务”是我进入培训以后听到较多的一个组合词,而捆钱,不管是困破钞还是困好钞都是技术活,尤其是捆小额破钞,更是令人烦恼的艰巨任务,而且如果在比较繁忙的时候,不论是整理破钞还是捆钱都得见缝插针的利用时光。
时光过去三个月了,但是此刻的我对于刚到培训单位时的情境记忆犹新,尤其是各位前辈和领导对于银行工作制度的强调。所谓的制度就是银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不可违背的规矩。不违不保证不出错,但是违背了制度就埋下了出错的隐患。刚到营业部培训的第一天,主任就给了我一本信用社的制度读本,而且百般告诫与强调制度的重要性。然而在接下来的培训过程中,经过慢慢的领会与学习,银行工作的制度规范也慢慢渗入在生活与工作中。“一日三查库”是所有工作人员每一天务必的事情,而且也是我最紧张的时候,虽然每一天都在进行着这项任务,但是每每到时候差点尾箱,总会担心会不会出错,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错误。银行的工作不必市场销售,多了少了哪怕是一角钱都是大事(特殊的除外),这都说明了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错误,是对工作完成度的否定。
1 IFC简介
IFC成立于1956 年, 旨在通过开展投资、咨询等项目, 促进项目所在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权、消除贫困等积极成果。IFC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 制定了一系列《EHS指南》, 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做好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工作, 并作为IFC对项目进行监督审核的技术标准〔1 - 3〕。
2 指南简介
2. 1 概况 《EHS指南》包括通用指南和相关行业指南, 均可在IFC官方网站免费下载〔4〕。
2. 2 通用指南通用指南针对所有行业都可能存在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方面的一般性问题进行描述〔5〕。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包括: 第一章第五节危险物质的管理: 通用指南将危险物质定义为因其物理或化学特性, 对人类健康、财产或环境构成风险的物质。指南建议: ①在可行的前提下, 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使用危险物质;②防止危险物质处于不受控状态; ③采用与危害程度相称的工程控制措施; ④采取管理措施 ( 检查、培训、演习等) , 作为工程控制措施的补充。第二章职业健康与安全: 该章分为一般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沟通和培训、人体危险 ( 包括交通事故、机械伤害等) 、化学危险、生物危险、放射性危险、个人防护用具、特别危险环境、监督等九节。通用指南提出了四大类措施: ①消除危险, 即将危险活动从工作流程中剔除; ②控制危险, 即采用工程措施控制危险来源; ③减少风险, 即设置安全工作系统和安全管理措施; ④个体防护, 为员工配备个人防护用具。
第四章第二节项目施工和项目拆除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针对项目施工、项目拆除环节的作业特点, 提出相应的措施。
2. 3 相关行业指南相关行业指南共61 部, 所涉及的具体行业见表1。
每部相关行业指南包括以下3 部分内容: ( 1) 具体行业的影响与管理: 提出该行业可能产生或存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 给出建议。 ( 2) 指标与监测: 提出适用于该行业的废弃物排放指标、职业接触限值等职业暴露指标等, 并给出参考监测方法。 ( 3) 附件: 给出该行业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等基础资料。
3 使用指南方法
①首先学习相关行业指南附件, 了解该行业的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等基础知识; ②学习相关行业指南中列举的各个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确定检测、评价的重点环节; ③结合通用指南, 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 需要对某制糖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可以按如下方式使用指南: ①学习相关行业指南中的《制糖业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附件〔6〕, 了解到制糖行业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甘蔗的清洗和提取, 甜菜的清洗和提取, 澄清、蒸发和结晶, 精炼等; 其中使用到的辅料包括石灰乳、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蒸发时还要用到大量蒸汽。②学习指南正文中的1. 2 职业健康与安全, 该节指出制糖作业特有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包括: 身体危害; 重复性作业导致的伤害; 粉尘和生物危害; 热、冷和辐射; 噪声和振动。其中, 身体危害指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 最常见的事故风险是因地面、楼梯和高台湿滑造成的绊倒和摔倒 ( 例如沾水和糖蜜后导致湿滑) 、设备使用不正确 ( 例如包装和输送设备) 、接触工艺设备的锐利边缘 ( 例如更换切丝机上磨损的甜菜切丝刀) 、运输机皮带事故和爆炸 ( 例如糖干燥和储存场所、气体燃料储存场所以及锅炉发生爆炸) 。重复性作业导致的伤害包括需要工人提举重物、搬运重物和从事重复性作业, 并可能因工作姿势导致伤害。③结合通用指南, 其中列举了防尘、防噪声、预防事故等建议,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建议。④制糖厂的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辅助设施, 可以参照《水与卫生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废弃物管理设施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7 - 8〕, 同样参照如上步骤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政策[OB/EL]. (2012-01-01) [2014-01-13].http://www.ifc.org/wps/wcm/connect/e10f8f804a586640ba89bf8969adcc27/SP_Chinese_2012.pdf?MOD=AJPERES
[2]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绩效标准[OB/EL]. (2012-01-01) [2014-01-13].http://www.ifc.org/wps/wcm/connect/5fd142004a585f48ba3ebf8969adcc27/PS_Chinese_2012_Full-Document.pdf?MOD=AJPERES
[3]国际金融公司.指导说明:关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绩效标准[OB/EL]. (2012-01-01) [2014-01-13].http://www.ifc.org/wps/wcm/connect/1e1241004f5ae17a9049de032730e94e/GN_Chinese_2012_Ful-Document.pdf?MOD=AJPERES
[4]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OB/EL]. (2012-01-01) [2014-01-13].http://www.ifc.org/wps/wcm/connect/topics_ext_content/ifc_external_corporate_site/ifc+sustainability/our+approach/risk+management/ehsguidelines_chinese.
[5]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 general EHS guidelines:introduction[R].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2007.
[6]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 for Sugar Manufacturing[R].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2007.
[7]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Guidelines for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ies[R].Washington: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2007.
------------云干信用社
韦伟
在黔南农信社“弘扬劳模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先进事迹巡回报告”走进罗甸联社,我有幸于参加短短一天的讲解的确令我获益匪浅。
----这是真诚、收获的十天
来xx培训中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真诚。一个人参加xx培训中心的学习,内心多少有些不踏实,第一次来xx,人生地不熟,我将自己所乘的车次用短信发给了联系人谢红老师,她很快回信“收到,欢迎光临”,心里暖暖的。在我还睡意朦胧的时候收到了来接站工作人员的短信,因列车晚点他们已等了很久,联系我确定晚点时间后,又一遍叮嘱我出站的地点后先送其他同学回校,然后又急忙返回接我,我就像走亲戚一样来到了xx培训中心。
十天的学习、生活、考察、活动让我体会到了xx培训中心这支队伍的品质和态度。生动的授课、生活的快乐、考察的收获已深深印在脑海,他们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学习……
一是组织力强。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基本上从校外聘请,有的来自总行各司局,有的来自省内外各高校,授课时间首先要服从工作和教学安排,协调安排我们的培训内容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是此次培训安排的井然有序,培训、考察相得益彰,教学不间断,质量不下滑。参加培训班的人员都有150多人,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间素不相识,性格、需求各异,增加了管理难度,但他们都能够一一化解,圆满组织了学习、考察等活动,使学员满意而归。
三是管理机制科学。为了挖掘好的师源,也为了正确判断老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莲山 课件>组织开展教学评估,由参加培训的学员做评审,同时跟课老师坚持对每一位新选用老师的听课制度,根据自身听课的感受综合学员的反映,留用最好的师资,使师资库不断扩大,不断优化,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四是跟班老师点评精彩。每堂课的跟班老师也常常使我们耳目一新,使点评本身成了我们期待的又一个精彩内容。我想老师精彩不是偶然的,他们在做好培训这一本职工作之余,一定华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了学院一些科研项目,同时认真的学习、分析了每位授课老师的讲义,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之中,他们的深厚功力也必然能够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再提高。
四天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营销与业务拓展的培训已结束,但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意犹未尽,经管学院的三位教授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新颖的思路和观念。我虽工作多年,但对市场营销、管理、电商平台、资源的整合还是学习不够,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对营销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习到了一些新的营销方面知识,懂得了在实践中锻炼出一个高绩效的营销队伍,对我们银行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结合了自已工作实际,通过认识,学习、自查、我感觉受益非浅,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工作技巧,受益良多。思考之余,将培训学习结束后的心得体会概括以下几点:
首先,做为XX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副总经理,要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修炼,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注重自身平时的工作礼仪,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亲切温和地与人沟通,在良好的氛围之下,发挥团队的组织力量,真正地在每天的工作中创造出有气质的、高品味的生活。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这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带给我许多困惑。领导、同事都曾给我指出过,但始终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必须要掌握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拓宽业务覆盖面。
其次,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业务知识,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带好队伍,做好平时支行的营销工作。积极发动职工,合理营销策划,充分把握商机,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工作的主旨,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使下一步的工作有较强的针对 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物质准备工作做得好,可以使客户感受到营销人员的诚意,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能丢三落四,言辞激烈,要增强自信,充满信心,回答疑问从容不迫,言语举止得当,更好的取得客户信任。
再次,发展新的客户,开拓新的业务范围,这是发展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是对营销人员的要求。寻找目标客户来源,不仅要有核心目标,营销人员一定要勤奋、敬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更快地提升营销业绩,除了精心维护老客户,同时还必须勤于开发新客户,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动向,掌握客户的最新情况,随时做好向客户介绍新业务的准备。要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百折不挠,不灰心,不气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开展工作。
营销人员要有一双慧眼,有敏锐的目光时刻了解市场动向,还要从客户的行为中发现反映客户内心活动的信息,它是营销人员深入了解客户心理活动和准确判断客户的必要前提。当然,还应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要有一种“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更要突破传统思路,善于采用新方法走新路子,这样我们的营 2 销活动才能引起未来客户的注意。
人脉是营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人际网络,一个是我们自然得来的,一个是自己创造的。自然得来的人际网络包括我们的亲属、好朋友及其他一些熟人。如果具有良好的个人魅力,主动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利用时间与优质客户进行情感交流,引进贵宾服务的项目,客户受到特殊礼遇,就会产生回报的心理,从而更忠实于我们,甚至帮我们发展新客户。诚信为本,忠实于客户,与客户成为朋友,让客户感受我们真实、热诚的一面,互相信任,保持长久的合作。成功需要一种精神,营销也需要一种意志,要有锲而不舍,愈战愈勇的精神,更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自我激励,自我启发,才能坚持到底,达到目标的彼岸。
上述宏观层面的研究争论很多, 然而在微观层面, 金融危机对财务理论的研究带来何种影响抑或研究机会, 我国公司又如何在未来的财务管理实务中汲取这场危机的教训,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金融危机对财务理论研究的影响
1、有效市场理论和财务估价模型
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飙升, 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美国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报告数据显示:政府债务达到65.5万亿美元, 超过其GDP的4倍, 超过2008年全世界的生产总值。从中国的情况来看, 2006年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合计数为34.80万亿元, 2008年末达到47.84万亿元。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 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到2009年10月本外币存款合计数已经达到60.08万亿元1。反映出货币投放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而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激增, 国内资本市场也迅速复苏。
我们知道, 很多因素决定着资产的价格。货币供应量仅是其中之一。货币供应量增加, 那么代表货币价格的利息率降低, 而资产价值等于收益除以利率, 因此会相应上涨。如果说美国金融危机前资本市场存在泡沫, 价格远高于价值, 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导致价格偏离价值?有效市场理论 (Fama, 1970) 分析资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时, 仅考虑市场参与者行为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并未考虑货币过度供应对价格的影响。Shleifer (2001) 提出有效市场 (即股票价格充分反应了全部信息) 得以成立的条件: (1)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 (2) 即使有非理性的投资者, 他们的误买误卖的效应相抵。 (3) 如果还存在价格偏离, 那么市场中套利者的套利行为会将价格偏离消除。
如果将货币供应量剧增视作泡沫产生的导火索,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信息没有能够充分的反映在股价上, 进而导致反应过度。行为金融学认为传统金融学的“完美套利”假设难以实现。因为现实市场中的套利行为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并涉及到很多风险。如市场的流动性、交易成本以及套利者的禀赋等等。这些因素限制了在市场出现价格偏差时, 套利行为的实施及作用的发挥。那么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 到底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了市场的有效性, 值得我们思考。
货币供应量对财务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估价模型的应用。西方会计界对信息含量和信息反应程度的研究, 多从估值有用性角度展开2。自Ohlson (1995) 提出剩余收益定价模型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 认为股票价格可以表示为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函数, 随后的很多研究都基于该模型, 将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项目加以细分, 进而研究各项目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如Barth等 (1996) 、Eccher等 (1996) 和Nelson (1996) 分别检验了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增量相关性, 三者均认为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相对于它们的账面价值具有增量的信息含量。而国内2006年颁布新会计准则, 首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要素的一种计量属性”, 国内学者也大多采用Ohlson模型研究公允价值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 (路晓燕, 2008;朱凯, 2008) 。
如果我们依赖市场价格反应程度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决策相关性, 那么就要特别关注影响价格波动的宏观因素。如果央行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那么资本市场上最直接的反应是股价上涨。在良好的盈利预期下,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可能与股票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然而一旦经济出现波动甚至危机, 股市大跌。在买盘谨慎的市场氛围下, 公允价值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是否会降低甚至消失?进而, 如果在货币供应量充裕的背景下, 我们发现公允价值信息对股价具有解释力, 那么究竟是公允价值信息本身对股价构成影响, 还是公允价值信息作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影响了股价?这些问题可能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修订, 所以值得认真研究。
这也引申到另一个问题, 我们能否将宏观经济因素纳入股价模型, 来更好地控制利率、通胀、经济周期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Boudoukh等 (1994) 发现, 在通货膨胀期间, 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幅要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的公司股价跌幅。证明了宏观因素对不同类别公司的股价影响不同。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宏观因素, 在应用估价模型时就可能产生系统性偏差, 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2、投资者类别分析及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国内学界普遍将股票投资者分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两类, 而对前者的定义包括券商、基金、企业法人等具备代理性质的投资者 (姚颐、刘志远, 2007;程书强, 2006) 。而实际上, 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目的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并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行为产生影响。国外的文献对投资者的类别就有更细致的分类方式。如Gedajovic (2001) 根据持股特征和目标的不同, 将日本公司股权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稳定投资者 (s t a b l e i n v e s t o r) , 市场投资者 (m a r k e t investor) , 内部投资者 (insider investor) 。其中, 稳定投资者为交叉持股的法人, 持股目的是与被投资公司保持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即使被投资公司业绩波动、股价下跌都不会影响投资公司继续持股。研究发现, 稳定投资者股权比重与资本支出呈正相关关系, 表明稳定持股者由于与被投资者存在业务往来, 因此促使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并从中获益。此外, Wright (1995) 发现, 稳定的交叉持股公司在财务危机时刻比没有交叉持股的公司更能有效的规避破产。Hoshi (1991) 发现日本交叉持股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更低, 表明存在战略合作的交叉持股公司能够更好地克服融资约束。
自2005年以来, 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数量呈上升趋势, 截止金融危机爆发 (2007年年末) , 有492家上市公司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 占到同期主板上市公司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从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观察, 很多公司可能在原材料供应或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业务往来, 但是由于信息披露所限, 研究者很难厘清这些公司的投资动机是否与券商、基金等其他机构投资者存在差别。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股市跌幅较大, 部分上市公司陆续抛售了所持其他公司的股票。这也为我们考察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提供了机会。对于经历危机长期持有被投资公司股票的公司, 更可能与被投资者存在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进而, 这种战略合作是否影响了双方的财务管理行为和最终的经营绩效?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这样的战略合作关系是否能够帮助双方更有效地规避危机造成的经营风险, 克服融资约束, 这些问题值得研究者特别关注。
二、金融危机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启示
1、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
公司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时, 考虑到债务资本成本固定, 当公司无负债情况下的资产收益率大于债务资本成本时, 继续扩大债务融资比重可以有效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 即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然而, 收益固定的债权人会通过债务限制条款 (covenants) 来防止股东过度负债从而增大财务风险, 以此降低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W a r f i e l d, 1995) 。
金融危机发生前, “趋杠杆化”成为美国金融公司的普遍现象。由于对经济形式的良好预期和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 使得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不断增加, 这可能帮助公司利用增值的权益数额扩大借款金额, 并有效地规避债务限制条款 (包括对资产流动性、盈利能力的限制) , 从而加剧了“趋杠杆化”。而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市场预期转变、资产价格下跌, 会导致公司对资产按市价减计, 造成亏损和违背债务契约条款。同时危机爆发后, 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当收益率低于借款成本时, 偿还负债导致公司权益资本的损失, 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去杠杆化”。
因此, 国内公司在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 应该汲取教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给予足够重视。在利用债务融资时, 应充分考虑资产公允价值下跌时的财务风险, 避免过度的“趋杠杆化”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的波动以及对股东权益的损害。债权人在与借款公司签订债务契约时, 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债务限制性条款的影响, 可以通过限定会计计量规则来规避风险。
2、金融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 美国投资银行业损失惨重。前五大投行中有2家破产, 1家被收购。其重要的原因是业务结构过于集中高风险的衍生产品。与美国相比,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典型特性是垄断程度较高、金融产品较单一、行业内竞争不足。金融公司 (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 通过设定较高的存贷利率差额获取高收益, 从而保证信贷的安全性。但是这样的金融体系在为银行创造垄断利润的同时, 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经济发展。高利率下, 贷款流向潜在高收益投资部门可能受到限制。在经济复苏背景下, 如果想真正拉动民间投资, 这样的问题就不容回避。而且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进入壁垒的降低使得国有银行维持垄断利润的难度增大。如果监管部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努力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那么美国的经验表明, 这并非易事。
因此, 在努力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 一方面公司应该合理设置金融从业人员的薪酬激励模式, 防止经理人员过分追求自身收益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另一方面, 监管部门应该对金融产品加强管制。Stiglitz (2009) 提出, 一个直接有效的监管手段是成立金融产品安全委员会, 其职责是独立评估由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是否可以上市交易和买卖。该机构同时可以规范设计出标准化的金融产品, 保证其能够容易地被市场参与者所理解, 从而增强金融市场总体的透明度。这样的监管方案值得借鉴。
如果我们将正常行驶的汽车视作经济运行的常态, 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被视作对汽车的破坏性试验。只有透过“试验”发现各种问题和隐患并积极应对解决, 我们才能转危为机。
摘要: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和公司财务方面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 对有效市场与财务估价模式、投资者类别与金融市场、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公司风险管理等问题等财务问题加以研究,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金融市场,财务理论,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Acemoglu D. The Crisis of 2008: Struc-tural Lessons for and from Economics, MIT.Mimeo. 2009.
[2]、Baumol WJ. The Free-Market Innova-tion Machine.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3]、Coval J et al.. The Economics of Struc-tured Financ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of Finance, Working Paper No. 09-060.2008.
[4]、Fabozzi F, Bhattacharya A and Berliner W. The Handbook of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cGraw–Hill, United States.2007.
[5]、French, K. , R. , Poterba, JM.Were Japanese Stock Prices Too High?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1, 337-363.
[6]、Michael E. Bradbury, Shirley C.Calderwood. Equity Accounting for Recip-rocal Stockholding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63, 330-347.
[7]、Ohlson J . Earnings ,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s in security valuation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 1995 , 11:661-687.
[8]、Osano, H. Intercorporate Shareholdings and Corporate Control in the Japanese Firm[ J ].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6, 20, 1047-1068.
[9]、Stiglitz J. Testimony before the con-gressional oversight panel on regulatory re-form hearing, 14 January. 2009.
[10]、项卫星, 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J].环球金融, 2009 (4) , 32-39.
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这次难得的金融营销与业务拓展培训的机会,四天的时间虽然短暂,授课的内容虽然有限,但大家上课听讲时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老师的销售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启示。参训各位都在岗多年,听过无数老师的课,能让他们坐住听课并觉得有收获,十分考验老师的功底。尤其沟通的课题很泛,如何寻找切入点很有难度,显然老师们让大家心服口服!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想就有关培训内容浅谈几点体会:
在营销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是对产品的把握;第二,是对市场的了解和开拓;第三,与客户面对面的营销。首先是对产品的把握。熟悉产品的各种功能并不代表对产品的把握。我们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才算是真正把握我们在营销实战中,在和客户的交流沟通中磨练自己的嘴皮子以及和客户打交道的能力。什么是对产品熟悉?就是要大胆走出去,说,不要怕拒绝,拒绝了再总结,再出去跑。产品需要由我们的客户来定义,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去把握产品背后隐藏的东西。第二,对市场的了解和开拓。销售任何一件产品除了掌握产品本身之外,我们需要将其定位,并找到相关渠道把它推销出去。那么目标客户和市场在哪里呢?其实,金融产品销售指引,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金融营销与业务拓展与传统的商品营销一样,要敢于迈步子、走出去,敢于开口、说出来,善于动脑、出举措。主要做到:
一、从服务营销开始提着自己的销售生产力。服务营销从了解客户开始,针对自己的岗位,问一问自己,到底有多少不熟悉的客户,针对新客户,通过一些活动,找出未来能为我们带来贡献度高的那部分优质客户,积极地向客户经理做好转介。当然老客户更需要积极地经营,通过电话预约、约见客户等,提升产品销售度。
二、营销不能怕拒绝。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也许客户会拒绝我们为其设计的理财规划。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首先应了解客户,从见到客户的那刻起,我们应保持对客户有足够的好奇心,了解客户的家庭、职业、学历等情况,以便使我们的营销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拒绝。当然如果客户拒绝了,我们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及时的了解客户拒绝的理由,通过和客户交谈,及时的化解客户心中的疑虑,从而及时地促使销售活动的顺利完成。
三、销售金融产品要准备金融工具。我们销售的金融产品都是无形的,也许客户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接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释所销售的产品,那么借助工具销售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一、浅谈对培训企业理念的理解。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秉承公司的优良文化传统,牢记“诚信、业绩、创新”是我们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发展是我们的第一培训心得,具有强大核心的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干部,企业无信不旺,社会无信不稳,因此,诚信是企业理念的基石。诚信:诚,就是忠诚、老实;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誉。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培训大家网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去拼搏,去干部;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积极参与企业干部培训心得竞争,努力打造哈尔滨职业培训学校一流地球物理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心得以“诚信、业绩、创新”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要教育每一位员工遵守企业礼仪,形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电脑培训班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企业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培训大家网,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公司提倡“让用户满意,以共赢谋求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提倡“靠前服务,超前服务,超值服务”的服务理念,其意义是何等重要。身为东方公司一名社区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宣贯培训大家网企业理念,积极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企业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体系等等,使员工尽快熟练本岗位规范的操作,具有精神饱满的工作面貌投入工作。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经营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贯穿于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一切以用户为重,为用户所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抓紧抓好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和员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增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工作格局。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在机构改革中,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取代;努力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三)要精心组织、整体策划,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我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承担着组织者、培育者、倡导者、示范者的角色。因此,要重视通过脱产培训和在岗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要精心策划企业文化活动,宣传企业形象,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篇三:保险公司职工培训心得体会 怀着空杯的心态和期待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第4期组训培训班。通过20余天的积极参与和全心投入,我在对寿险的知识、态度、技巧和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这一切的取得,与领导的帮助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领导的关心,我就没有机会参加这样高水平、高规格、超强度、超极限的提升班。在此向领导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培训班的课程紧张而有序,培训班的氛围严肃而又活泼。回首难忘的日日夜夜,收获良多,感慨万千,现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态度决定一切,理念产生力量。第4期组训班有两条醒目的精神标语:一条是——寿险是人才的事业,人才是教育的事业,教育是培训的事业;另一条是——我为寿险而来,我为成功而来,我为理想而来。从培训班一开始我就把它们当作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把首先端正态度作为成功与收获的起步。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1只有从心里认同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使行动变自发为自觉,才能产生良好和积极的效果。培训班为期三周的课程也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一节课班主任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培训班过程中如何学习,想学到什么,学习后对自己有哪些期望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目标,树立信心,理论联系实际,严格遵守纪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踏踏实实朝大目标走去。不仅要以饱满的热情,专注的精神来听好每一堂课,同时也要学习讲师的授课技巧,互动的丰采,也要与各个地区的伙伴多沟通,多交流,从他们身上吸取更多的营养和灵感,每位伙伴都是老师,每位伙伴身上都有闪光的亮点,有着非常优秀的品格值得我去欣赏和学习。这样的机会,人生能有几回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和努力呢积极向上的态度是进步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总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总比别人多努力一些,总比别人多学习一分,离成功总会近些再近些。这是培训班给我的感受之一。
二、养成良好习惯,体现组训风范。有意练功,无意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功到自然成。成功就是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辉煌,决不是偶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和人生的坎坎坷坷。专家统计,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少要经过37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而即形成的好习惯,可以陪伴其一生,一流组训的风范,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在培训班里有许多细节上的规定,比如椅子及时归位,上课手机不能携带,就餐不得喧哗,保持四周整洁卫生,着装整齐讲究,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严格履行请假手续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部队必然是一支习惯良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部队。培训班全封闭的学习和训练是紧张而又愉快的,大家都以追求竞争、追求卓越、追求挑战的全新精神来投入,整合旧知识,学习新技能是目标,同时,我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培训班是个很好的提升机会和修正的基地,因为在这里有来自八闽大地的伙伴们的友情提示和无私帮助,也有各位讲师的严格监督和热忱关心。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无疑会使学习进步得快些再快些。在长达三周的课程里,我的纪律是满分,这与我努力培养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组训作为职场的一名管理者与辅导者,自身必须具备光辉与正面的形象,以身作则,用实际的行动来感召和影响伙伴,做语言和行动的双巨人,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流组训的风范的养成,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目标的设定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是奋斗的方向和期待达成的境界,但日常生活中细节小事就可以体现组训的修练功底,正所谓: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
三、充实知识教育,提升专业技能 国寿股份制改革,带给公司全新的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更高的挑战。如何加强营销管理,如何迅速有效地拓展市场,如何健全和完善教育训练体系,如何提高营销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突破思维有所创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课题。事实和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专业培训和规范教育,提升各级主管和一线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公司营销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讲,充实营销知识教育,提升国寿专业技能是第4期组训班的核心要求,也是我参加本次培训班对自己的根本要求。培训班的课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可以体会到是经过老师认真考虑,周到安排和精心设计的。第一周的课程是导入性和结构性的,主要包括组训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基本工作模式,寿险营销团队的经营运作,寿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国寿的双成企业文化,一流组训的风范等。第二周课程转入实践性和具体操作性,包含如何填写工作日志,如何进行活动管理,如何经营日志的批阅与指导,职场辅导要领,团队亚文化建设等。第三周课程有:如何安排行事历,如何进行业务推动,如何培养企划力,如何撰写企划案,如何进行沟通和激励,营业单位kpi指标分析,职场训练要素,xx版基本法,爱心激励会和经营总结会等。每一节课对我来说都是受益非浅的。其中:李俊勇讲师的kpi指标分析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非常强的实用性。通过对营业单位各项经营成果的分析和解剖,形成系统化的指标和规范化的报表,使生硬和冰冷的数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用数字说话,用指标来纠正目标,用分析来查明问题,用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这些对原本粗放型经营的单位来讲,具有相当现实的指导意义。业务报表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直观易懂,导向突出,同时尽量做到格式统一,防止工作量过大而影响业务报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将可用资源优化配置,争取价值最大化。准确、科学、完整也是对业务报表的基本要求之一。系统设立业务报表并进行指标分析的终归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职场的组训,仅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将发现的问题锁定下来,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来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有的放矢。有关职场训练的7节课,重点是要提升组训人员的辅导和培训业务员的能力。通过辅导和培训,将组训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转移到业务伙伴的身上,并通过业务伙伴的展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业绩辉煌组织满堂的良好效果。怎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呢首先要营造温馨的氛围,鼓励全员参与,激发业务伙伴提升素质,卓越成长的欲望;其次,要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一切课程的设置,专题的选材都必需顺从业务伙伴的需求出发,以创造绩效为归宿。做到需什么练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同时,要使伙伴们明白,训练是双向的交流,是互动的过程,不是传统的、简单的教与学的老模式。专业知识是组训施展水平的基础与出发点,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构筑起飞的平台。
四、技巧必不可少,演练实战是宝 市场如战常要想赢得战争,光有勇气和胆识是不够的。保险营销正处于扬帆启航,期待变革的大好时期,同时,营销市场也将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组训作为一名保险教练,除了要让动运员掌握丰富的知识,端正的态度,良好的习惯以外,实用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技巧的提升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演练,最后让市场来检验可行度。本次培训班虽然课程上已经结束了,但新的征程刚刚开始。我将以从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态度、习惯、技巧等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实际工作中去,以持之恒的精神、认真严谨的作风,立志为中国人寿的光辉事业奋斗终身!篇四: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体会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刚走出大学校门,我就很荣幸地成为合肥格力公司中的一员,怀着自己美好的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为了让我们更快地了解公司、适应工作,公司特地从7月8日开始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公司历史沿革、公司组织机构与企业文化介绍、公司领导讲座、各部门负责人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的传授、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经过七天的培训,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本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企业现状和一些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知识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
首先,了解公司历史沿革与公司机构、企业文化。
开始培训的第一天就是介绍单位的历史沿革,芮书记介绍得很详细,仿佛带领我们重走过这50多年的风雨,见证企业的进化,也了解到了其中的艰辛。这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今天,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去建设辉煌的明天。
在同一天,张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现在的组织机构,使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公司的各大部门及其主要职能,为以后联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铺垫。张书记还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在我工作的3个月来,我感觉公司的工作氛围、人际交往甚至是走在公司的路上都是有激情而又放松的。有激情是因为在工作中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与技巧,放松则是心理上的,这正是“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感觉,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
第二,培训使我对公司主要业务有了基本的感知与认识。
我在公司的档案室工作,在学校学习的也是专业的档案知识,可以说,对于勘察测量这方面来说,我完全是个门外汉。这一次培训,是我第一次系统接触这方面的知识,真是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经过几次专业知识的培训,我大致了解了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大概分为勘察、测量、岩土试验、测试这几大方面,并分别有对应的部门负责。比如说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岩土工程工作,主要有勘察、设计、治理、检验、监测;测试中心主要负责原位测试、桩基检测等等。并且我对其主要工作流程以及一些术语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算不会像刚来的时候一样,连公司的主要业务都不清不楚了。
第三,学习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
用了一天的时间,我们系统学习了安全方面的知识与公司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我想这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知识。我认为其目的就是为了
一、保证安全生产;
二、提高工作效率、三、提升企业形象。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利益最大化。在这基础上有很多理论的知识与制度,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注意,比如安全,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中我们都要注意安全的问题,比如人走断电、防火、防盗,还有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一些用电安全、人员安全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之后可能才能注意到更多问题,并写入制度,是安全管理更加规范。
公司是本行业第一批获得管理体系三标合一的公司,并有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管理方针。在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模式,也就是pdca循环:从play(计划)到do(实施)到check(分析检查)到action(持续改进)。不管是qhsems、ems、ohsms,这一循环始终贯穿其中。仔细看,这一循环也适用于我们生活各方面,这其实也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从好到更好的一个过程。我相信,这个简单而明确的循环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不断进步的标尺。
第四,学习了公司档案与人事方面的知识
最后一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公司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公司档案室的主要职能。由于我是在档案室工作,并且已经进行过2个月的实习,对这一方面比较熟悉。我认为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在别人需要资料的时候,能快速及时地找到所需资料是档案是档案人员最主要的职责。公司的档案室已有了50几年的历史,制度健全,库房分类明确。在实习中,我就深深的体会到,我没有选错单位。有好的基本建设,有好的师傅,真正的让我能学以致用,并能通过实践体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公司档案室还兼管着规范与杂志的管理,并有专门的阅览室,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及时了解新规范掌握行业新动态。
人事方面,李主任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新进员工的待遇、假期、职称等问题。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李主任介绍得很详细,分别介绍了各部门的工资情况,我也觉得越透明越公平,越公开越不敏感。我比较关心职称的问题,档案系列的职称是要上社会去考的,我想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抓住专业知识不放松,争取能早日更上一层楼。
最后,培训中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感触最深的是每一位领导基本上都提到一个要求,那就是学习、学习、在学习。一刻也不能放松,不仅要转研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比如说我自己,就应该多了解了解勘察、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我了解档案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此外,就是希望能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做好思想意识的转变,从受者转变成施者。我认为我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到位,毕竟已经经过了2个月的实习,感觉现在也慢慢走上正轨了。最后就是希望我们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为自己积累资本、为公司创造利益。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个月了,这次的职前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奋斗目标,“水不流则腐,人不进则退”,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将加倍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公司走“新、特、精”强企之路之际,我作为公司的一员,也要有这样的理念,发展自身的“新、特、精”,为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需求完善自己,争取做到自己对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相信自己能行,证明自己真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篇五:员工企业文化培训心得体会
【金融公司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金融公司公司简介06-08
小额借款金融公司02-19
金融公司求职简历04-19
汽车金融公司组织管理09-13
试析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与金融风险论文07-22
公司金融计算题答案07-09
金融公司述职报告范文09-08
国内金融租赁公司排名11-24
金融租赁公司岗位职责06-10
公司金融部实习报告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