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中英文名称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大学中英文名称

中国大学中英文名称 篇1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结构工程:Structural engineering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ngineering and Protective

Engineering

桥梁与隧道工程: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市政工程:Municipal Engineering

道路与铁道工程:Highway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建筑与土木工程: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中国大学中英文名称 篇2

一、中国品牌国际化需要对英文名称进行再造

中国企业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建立自己的品牌的, 面对的是单一的中国文化, 但世界市场不是单一文化市场, 而是多元文化板块组成的市场, 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品牌更需要对名称进行再造。

1. 中国品牌英文名称命名模式简单, 内涵不丰富。

通过对世界品牌实验室 (WBL) 和世界经济论坛 (WEF) 共同推出的“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的前100个品牌进行分析, 总结出六种主要的命名模式, 即音译模式 (以品牌的汉语拼音直接命名, 35个) 、意译模式 (以品牌的英文直译命名, 14个) 、谐音意译模式 (以与中文发音相近的英语词汇命名, 7个) 、自造新词模式 (以新造本不存在的英文词汇命名, 6个) 、英文反译模式 (直接选择英文词汇为品牌命名, 3个) 和缩略模式 (以英文翻译的单词首字母组合命名, 25个) 等, 100个品牌中以音译、意译、缩略模式命名的就有73个, 以比较复杂一点的命名模式命名的品牌很少, 谐音意译、自造新词的名称合计仅有13个。简单的命名模式使得品牌名称受汉语地域限制较大, 较少考虑到与国外文化接轨问题, 不易于被外国消费者迅速记忆、理解和接受, 在初期品牌推广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对品牌的国际化帮助不大。

2. 中国品牌英文名称忽视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一些名称对品牌内涵造成损害。

品牌作为一个概念性的符号, 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个文化区域中产生的品牌, 深深地打上了本区域文化的烙印, 当它在国际化进程中流通到其他文化板块之中的时候, 它的含义就会发生变化, 甚至会产生负面性的影响。品牌国际推广中由于忽视文化差异造成失败的例子很多, 美国Exxon公司旗下的Esso商标开拓日本市场时惨遭失败, 原因是日语中的“Esso”意为“stalled car” (熄火、抛锚的车) 。Clairol公司推出Mist Stick卷发器, 在德国市场遇到麻烦, 因为在德语中“stick”表示“棍、棒”, 而“mist”表示“粪便、肥料”。中西在文化、语言、习俗、宗教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造成同一词汇在英文里的含义与母语可能大相径庭, 例如中国服装名牌———“李宁”的拼音“Lining”在英文里指“衣服的衬里、箱子的衬布”, 与品牌的服装内涵冲突明显;“白象”电池直译成英文“White Elephant”有“大而无用”的意思;“蓝天”牙膏直译“Blue Sky”是“企业收不回来的债券”, 这些负面涵义肯定会影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

3. 缺乏前期调查, 忽略后期注册, 造成较多的品牌侵权诉讼。

中国企业在英文名称命名时一般缺乏对该名称在国际上使用和注册情况进行调查, 在进行国际推广中被国外企业控告侵权。2005年9月, 美国通用汽车称它与中国奇瑞解决了一场知识产权纠纷, 通用指控奇瑞抄袭了其Spark车的设计, 而且奇瑞的英文名称Chery听起来太像Chevy———“雪佛兰”品牌的昵称, 奇瑞最终同意不以Chery品牌在美国销售其汽车, 这对奇瑞在美国销售25万辆轿车的计划会不会造成影响尚不得而知, 但肯定会影响奇瑞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建立。我国企业另一个问题是选定名称后忽略及时在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以及预期开发市场进行商标注册, 被外国企业恶意抢注而陷入侵权诉讼。2001年海信的英文商标Hisense在德国被西门子注册, 被索要高达4000万欧元的转让费用。世界品牌宏基 (Acer) 就有过类似的教训, 宏基1976年创业时的英文名称为Multitech, 1986年, 美国一家数据机厂商指控宏基侵犯该公司的商标权, 这家名为Multitech的厂商在美国确实拥有商标权, 而且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早宏基一步完成登记, 无奈之下, 宏基1987年起用了新品牌Acer。无独有偶, 2003年联想放弃Legend启用新标志, 也与该名称在许多国家已经被注册有关。一项针对“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前50个品牌在我国香港地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盟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注册情况的调查显示, 这50个品牌商标未注册的比率高达53.2%, 并且约有10%的品牌是以非中国企业所有人的名义在这些国家 (地区) 进行了注册, 我国知名商标在海外的注册情况不容乐观, 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国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品牌英文名称再造中的命名模式选择

中国企业要想摆脱在发展初期命名中的汉语地域局限, 与国际商业惯例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习惯对接, 避免品牌侵权诉讼, 必须对不合时宜的英文名称进行再造, 以利于品牌的国际化推广。在英文名称再造中有六种命名模式可以选择, 这六种命名模式有各自的优点, 但也各自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试对其特征做一些分析, 以便于企业在品牌名称再造时进行参考。

1. 音译模式。

例如海尔 (Haier) 、华为 (Huawei) 、万向 (Wanxiang) 等, 简单易行, 在中国品牌的英文名称中所占比例最高, 其显著优点保证了品牌在全球推广中的发音一致性, 但由于中英文在发音、词义、语法上差别较大, 使用这种模式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品牌名称不宜太长, 一般不要超过两个汉字, 太多的汉字组成的拼音对外国人来说不好发音, 而不利于品牌被外国消费者记忆和接受;二是要避免歧义, 有些中文拼音的发音或近似发音, 在英语或其它字母文字里会有与品牌内涵不属的负面含义, 例如前面讲到的“李宁”的例子;三是初期品牌推广难度较大, 由于大部分中文拼音在拼写和发音上对外国人来说比较陌生, 不利于记忆和联想, 品牌推广初期可能要遇到较多的困难。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音译模式不是名称再造的合适模式, 而应该是被再造的对象, 比如双汇不用“Shuanghui”而选择更易于被理解的“Shineway”作为英文名称, 新飞的英文名称不用“Xinfei”而选择“Frestech” (fresh technology保鲜技术) 。

2. 意译模式。

例如中国人寿 (Chinalife) 、中国移动 (ChinaMoblle) 等, 其最大优点是方便于外国消费者或投资者记忆和联想, 便于他们了解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属性, 减小国际推广的阻力, 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 好孩子———Goodboy, 就能使国外消费者一看就明白品牌的范围和内涵。早几年在美国上市的网易———Netease以及2007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分众传媒———Focus Media, 就能使美国人一看就明白品牌含义, 从而理解投资价值, 利于企业在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价提升。对于我国很多希望在海外上市或者希望得到海外风险投资的新成立的高新企业来说, 用这种命名模式对品牌进行再造, 无疑能加快企业被外国投资者认可的步伐, 从而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意译模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意译名称选择范围小, 限制了品牌内涵的诠释和延伸;二是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影响, 避免在词义或发音上犯错, 例如前面讲到的“白象”和“蓝天”牙膏的例子。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如“红豆”服装, 没有直译为“Red Seed”而命名为“Love Seed”, 包含了“红豆”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 更易于被国外消费者理解和接受。

3. 谐音意译模式。

例如格力 (Gree) 、方正 (Founder) 、双汇 (Shineway) 等, 该模式不强调品牌中英文意义完全对照, 而强调发音的相似性, 选择的词汇在英文中的意思比较积极和正面, 命名中注重音、意的巧妙结合, 让人有美好的想象空间, 对于在国内有一定品牌影响力要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品牌来说, 这种模式既扩大了词汇的选择范围, 有利于品牌内涵的扩展和延伸, 也保留了一定的中文发音特点, 对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 是比较合适的一种命名模式, 但在使用中要搞清楚选择词汇在目标市场里的真实含义, 特别是在口语和俚语中的寓意, 尤其要避免误用在非正式语言中表示“性”、“排泄”等不好联想的词汇, 伤害品牌形象。

4. 自造新词模式。

例如海信 (Hisense) 、联想 (Lenovo) 、美的 (Midea) 等, 该模式带有典型的西方字母文字特色, 是国外品牌常用的命名模式, 目前正被我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选择使用, 尤其是名称再造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命名模式, 例如联想的新名称Lenovo, 采用了“汉语拼音首字母 (L) +单元音 (e) +英语词汇或词根 (novo, 创新) ”。成功的自造词汇往往给人一种新颖、创新、与众不同、前卫的印象, 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 能拉近与西方消费者的距离, 有利于品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但是这种名称再造过程费时费力, 宏基的新英文名称Acer历时八个月, 聘请了世界著名的广告公司奥美 (O&M) 广告为此支出100万美元;联想的名称再造耗费了两年时间, 成立了专门的命名机构, 聘请了国际专业机构, 耗资巨大。

5. 英文反译模式。

例如波导 (Bird) 、格兰仕 (Galanz) 、鄂尔多斯 (Erdos) 等, 一般选择与所提供产品 (服务) 相关的词汇或国外知名的地名、姓氏、人名等作为品牌名称, 很容易被国外消费者接受, 大大减少了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障碍, 它的主要问题一是其品牌中文名称的内涵需要重新演绎;二是一定要避开目标市场的商标法限制, 许多国家是禁止用商品属性词汇作为品牌名称的, 用地名、姓氏、人名作为商标必须征得有关部门和本人同意。

6. 缩略模式。

例如中远 (COSCO) 、中海油 (CNOOC) 、中国工商银行 (ICBC) 等, 西方品牌常见的命名方式之一, 像IBM、GE、P&G、HP等, 在我国品牌的英文名称中所占比例也比较大, 其特点是庄重、大气, 能体现公司强大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它的不足之处是基本不能表达清晰的品牌含义, 品牌推广难度较大。

三、中国品牌英文名称再造的几个建议

1. 企业应根据产品 (服务) 属性、行业特点等选择合适的命名模式对名称进行再造。

根据客户特性可以把产品 (服务) 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 一类是面向组织用户, 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品牌的英文名称应该易于发音、记忆和联想, 宜采用意译、谐音意译、英文反译等模式;面向企业、政府等中间组织的品牌最重要是展示实力和信誉, 对字面特性要求不高, 音译、自造新词模式和缩略模式更为合适。另外, 名称再造中还要注意行业特点, 金融、通信、机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企业规模大、实力强, 并且需要更多地向客户传递诚信、专业、服务等行业特征, 选择音译、自造新词模式和缩略模式更能体现品牌特征;服装、食品、家电等行业的品牌主要是要在消费者心目中快速建立其品牌知名度, 宜选择意译、谐音意译、英文反译等。

2. 企业在英文名称再造时要借鉴西方品牌命名理论与实践。

Vanden Bergh等人在1987年综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一个研究框架, 从语音学、拼写法、字形学和语意学等四个方面, 对1971至1985年美国最成功的200个品牌名称的22种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除“语音上使用爆破音 (如B、D、G、K、P、T) ”及“语意上和商品特征相符合”这两项特征以外, 其它的语言特征都没有得到显著的体现, 不是导致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消费者测试也证实, 使用爆破音作为首字母的品牌名称更容易被辨认及唤起消费者的记忆, “表现产品特征”也被多次研究证明受到各公司在品牌命名实践中的重视。中国企业在英文名称再造时要充分考虑体现这两个显著特征。另外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尽量用在字母表中比较靠前的字母, 如A、B、C等, 这样在国外的各种列表 (比如参展等) 中就会比较靠前, 例如Acer第一个字母是A, 第二个字母是C, 取名Acer有助宏基在报章媒体的资料中排行在前, 增加消费者对Acer的印象。许多世界品牌在中国推广时使用的中文名称都堪称经典, 如宝洁公司的Rejoice飘柔、Pantene潘婷、Safeguard舒肤佳、Pampers帮宝适等适合中国文化的名称, 同样, “可口可乐”、“雪碧”、“奔驰”、“宝马”、“宜家”等中文名称在中国市场开拓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贴切的名称深受消费者喜爱, 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国际品牌对中文名称的命名和再造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3. 聘请国外专家和专业机构参与名称再造。

由于中英文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没有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不易把握, 在命名过程中最好聘请国外专家和专业机构参与, 使选择的英文名称更符合西方语言特点, 更容易被西方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国际上很多专业公司企业提供命名服务, 如Interbrand (国际品牌公司) 、Landor (兰德公司) 、Lexicon、Namelab、Namestorm-ers、Novamark、O&M等。很多知名跨国公司都设有专门的品牌名称命名机构及聘用专业的命名公司, 尤其是多品牌运作的企业如宝洁、IBM、通用以及FORD等公司, 在每一款新品上市前都要精心挑选品牌名称, 大大提高了新品的上市成功率。宏基和联想的名称再造均聘请了国际专业机构, 宏基的名称再造代理公司奥美动员纽约、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分公司的创意工作者, 运用电脑从40000多人名字中筛选, 进行讨论, 历时8个月, 终于决定选用Acer这个名字, Acer源于拉丁文, 代表鲜明的、活泼的、敏锐的、有洞察力的, 在英文中, Acer源于词根Ace (王牌) , 有优秀、杰出的含义, 这些意义和宏基所从事的高科行业的特性相吻合, 只有两个音节, 四个英文字母, 易读易记, 比起宏基原英文名称Mutitech显得更有价值感, 也更有国际品位, 对品牌英文名称的这种全方位的把握, 没有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和专业素质是很难做到的。

国际品牌的塑造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英文名称再造只是第一步, 一个精彩的英文名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促进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齐馨.品牌再造才能起死回生.财经日报, 2004, 4, 19

[2].李飞.世界最有价值品牌中文名称命名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2)

[3].腾延江.商标英译中的文化失语现象.山东外语教学, 2004 (1)

[4].李宏波.浅论品牌名汉英翻译.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7)

宜兴紫砂壶名称的英文翻译 篇3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术语英译

宜兴紫砂壶自从北宋中期诞生那天起,就印上了浓浓的宜兴乡土文化的标签。

为了把如此精妙的紫砂壶,真正走出国门,我们必须要把它的名字翻译成为英语,将紫砂壶艺术品发扬光大。

1 宜兴紫砂壶总称的英译

紫砂,clay是粘土,泥土,似黏土的东西,陶土制之意。Purple为紫色的意思。所以紫砂壶译为Purple-Clay teapot就比较合适了。

但是, Zisha teapot却是更好的翻译。

其原因如下:

①统一的名字,让全世界都发同样的声音。

②让异国者有神秘感,延续传统的感觉。

③依据对Google和美国Ebay玻璃杯茶壶类别的搜索,Zisha Teapot是最为广泛使用和广为外国人知的翻译方法。

2 宜兴紫砂壶制壶工艺的英译

紫砂壶的制壶工艺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其成形方法不仅有拉坯成形throwing、可塑成形plastic molding、还出现了旋坯成形jolleying。

在清代的繁盛时期内用得较多的紫砂英语主要有:加工(refining)、成形(molding)、装饰(decorating)、烧成(fining)。而由于每种紫砂工序都由一系列的工艺流程构成.其英文词汇又不同其它行业。如陈腐(aging)、揉泥(kneading)、拉坯(throwing)、修坯(trimming)、印模(impressing)、复烧(up side—down firing)和叠烧(up—stacked firing)等术语。

宜兴紫砂壶制壶工艺及其英译由于宜兴紫砂壶装饰技法、制壶工艺的独特,有着它自身的一套用语,其英文词汇也有别于其它行业。如紫砂艺壶有光货(smoothness)、花货(floriation)等之分,其中装饰是最复杂的工序,如陶刻(pottery carving),加彩(glazing),雕(sculpture),琢(drilling),捏(tempering),塑(cubic sculpture),贴花(decal),绞泥(clay-strip forming),堆花(bossed decoration),喷色泥(spraying),泥绘(painting),镂刻(engraving),包漆(coating),嵌(inlay)等方法。

3 宜兴紫砂壶成品的英译

经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整理,紫砂壶可简单分成花货、圆货、经囊、提梁壶这几类。

先就花货而言,最接近人们的生活,因其制作形象写实,故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比较著名的有:高建芳的果品小壶(fruit-shape teapot)、高丽君的九头人参茶具(Nine-piece Tea set with ginseng design)、江建翔的硕艳壶(teapot symbolizing ripe fruit and blossoming flower)、徐成权的梅桩什锦壶(Plum-stump teapot)、谢曼仑的大桑宝壶(Teapot with silkworms on lid and body)、汪宝根的合桃壶(Joining-peach teapot)、大生的竹断壶(Bamboo stem teapot)、杨凤年的风卷葵壶(Teapot with design of blown sun flowers)、陈鸣远的松段壶(Teapot in shape of piece stake)、顾惠君的蟋蟀壶(Teapot with crickets)、范洪泉的鱼跃壶(Teapot with swimming fish)。

优秀的圆货作品有:夏俊伟的四时如意(Teapot expressing all-time satisfaction)、王寅春的红串盖壶(Teapot with a loop on lid)、邵友庭的一粒珠壶(Pearl-shape teapot)、万泉的汉扁壶(Han-style flat teapot)、邵大亨的仿鼓壶(Drum-shape teapot)、吕俊庆的春色满园壶(Teapot with spring garden design)、潘俊的涌泉壶(Running-spring teapot)、徐益勤的桥顶壶(Teapot with bridge as knob)、陆君的碗灯壶(Teapot in shape of bowling-like lamp)、范伟群的情满天下(Rich-affection teapot)、马金旺的大富贵(Richness and nobility)。

最后我们再一起看看提梁壶和经囊壶。最富盛名的是:徐达明的桃木情-汉韵紫檀木提梁壶(Pottery-wood affection:Han-style teapot with overhead handle made of sandalwood)、王寅春的裙花提梁壶(Overhead-handle teapot with petticoat design)、吴云根的提梁孤菱壶(Overhead handle teapot)、周桂珍的北瓜提梁(Pumpkin-shape teapot with overhead handle)、杨维高的舞壶(Teapot shaped as a dancer)。吴纯耿的葵花汉扁壶(Han-style flat teapot with design of water caltrop flower)、吴贞裕的劲秋壶(Deep-autumn teapot)。

宜兴紫砂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起到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要想让宜兴紫砂壶走向世界,必须对其制作工艺和作品的文化艺术特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紫砂资料翻译来说,应在先做到信、达的基础上,再力求做到雅,不仅要让世人了解紫砂壶,还要向世人展示紫砂壶的艺术之美。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说出Zisha Teapot,让紫砂艺术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陈昕,(1971-),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江苏省宜兴人。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教育学。

中国常见行政职务名称英文翻译 篇4

(副)主席:(vice-)president/chairman

(副)总理:(vice-)premier

总书记:general secretary

(副)秘书长:(deputy)secretary-general

(副)部长:(vice-)minister

(副)局长:(vice-)bureau director

(副)省长:(vice-)governor

(副)市长:(vice-)mayor

(副)县长:(vice-)head of a county

(副)主任:(deputy)director

(副)处长:(deputy)section chief,head of a depart.(副)科长:(deputy)section chief/manager

大专院校(副)校长:(vice-)president;(vice-)chancellor专 业 技 术 职 称

(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

讲师:lecturer

助教:assistant teacher

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助理研究员: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副)编审:(associate)professor of editorship

助理编辑:assistant editor

主任医师:professor of medicine

主治医师:consultant

高级经济师:senior business engineer

高级会计师:senior accountant

中国大学中英文名称 篇5

(一)——工学 ENGINEERING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高等数理方法 Advanced Mathematical Method

弹塑性力学 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板壳理论 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

高等工程力学 Advanced Engineering Mechanics

板壳非线性力学 Nonlinear Mechanics of Plate and Shell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

弹性元件的理论及设计 Theory and Design of Elastic Element

非线性振动 Nonlinear Vibration

高等土力学 Advanced Soil Mechanics

分析力学 Analytic Mechanics

随机振动 Random Vibration

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基础工程计算与分析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Founda tion Engineering

结构动力学 Structural Dynamics

实验力学 Laboratory Mechanics

损伤与断裂 Damage and Fracture

小波分析 Wavelet Analysis

有限元与边界元分析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and Boundary Element最优化设计方法 Optimal Design Method

弹性力学 Elastic Mechanics

高层建筑基础 Tall Building Foundation

动力学 Dynanics

土的本构关系 Soil Constitutive Relation

数学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 Emerging Communications Theory and Technology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网络理论与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医用电子学 Electronics for Medicine

计算微电子学 Computational Microelectronics

集成电路材料和系统电子学 Material and System Electronics for In tegrated Circuits

网络集成与大型数据库 Computer Network Integrating Technology and Large scale Database现代数字系统 Modern Digital System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Design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Moder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ies

网络信息系统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图像传输与处理 Image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图像编码理论 Theory of Image Coding

遥感技术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虚拟仪器系统设计 Design of Virtual Instrument System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 Signal Processing for Biology and Medicine

光纤光学 Fiber Optics

VLSI的EDA技术 EDA Techniques for VLSI

电子系统的ASIC技术 ASIC Design Technologies

VLSI技术与检测方法 VLSI Techniques & Its Examination

专题阅读或专题研究 The Special Subject Study

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

半导体物理学 Semiconductor Physics

通信原理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现代数理逻辑 Modern Mathematical Logic

算法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lgorithms

高级计算机网络 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

高级软件工程 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数字图像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知识工程原理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Formal Languages and Automata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gramming

软件质量与测试 Software Quality and Testing

大型数据库原理与高级开发技术 Principles of Large-Scale Data-Bas e and Advance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 Natural Intellig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nix

操作系统分析 Analysis of Unix System

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 Graphics

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 Internet and Intranet Technology

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Technology

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 Data Warehouse and OLAP

程序设计方法学 Methodology of Programming

计算机信息保密与安全 Secrecy and Security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分布式系统与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并行处理与并行程序设计 Parallel Processing and Parallel Programming

模糊信息处理技术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Unix

编程环境 Unix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计算机视觉 Computer Vision

高级管理信息系统 Advanc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理论及方法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Information n System Integration计算机科学研究新进展 Adva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操作系统 Operating System

数据库原理 Principles of Database

编译原理 Principles of Compiler

程序设计语言 Programming Language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学 Logic in Computer Science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Object-Orient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高等数值分析 Advanced Numeric Analysis

人工智能技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软计算理论及应用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oft-Computing

逻辑程序设计与专家系统 Logic Programming and Expert Systems

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

软件测试技术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高级计算机网络与集成技术 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gration Technology语音信号处理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系统分析与软件工具 System Analysis and Software Tools

计算机仿真 Computer Simulation

计算机控制 Computer Control

图像通信技术 Imag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计算机技术研究新进展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环境生物学 Environmental Biology

水环境生态学模型 Models of Water Quality

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环境生物技术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水域生态学 Aquatic Ecology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Study Methodolog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藻类生理生态学 Ecological Physiology in Algae

水生动物生理生态学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Aquatic Animal

专业文献综述 Review on Special Information

废水处理与回用 Sewage Disposal and Re-use

生物医学材料学及实验 Biomaterials and Experiments

现代测试分析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and Methods

生物材料结构与性能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Biomaterials

计算机基础 Computer Basis

医学信息学 Medical Informatics

计算机汇编语言 Computer Assembly Language

学科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Frontiers of the Discipline

组织工程学 Tissue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高等生物化学 Advanced Biochemistry

光学与统计物理 Opt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图像分析 Image Treatment

数据处理分析与建模 Data Analysis and Constituting Model

高级数据库 Advanced Database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多媒体技术 Technology of Multimedia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药物化学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功能高分子 Functional Polymer InternetIntranet

程序设计方法学 Methods of Programming InternetIntranet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Polym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医学电子学 Medical Electronics

现代仪器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仪器分析实验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s Technology

高级食品化学 Advanced Food Chemistry

食品酶学 Food Enzymology

现代科学前沿选论 Literature on Advances of Modern Science 波谱学 Spectroscopy

波谱学实验 Spectroscopic Experiment

食品贮运与包装 Food Packaging

液晶化学 Liquid Crystal Chemistry

高等有机化学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功能性食品 Function Foods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食品生物技术 Food Biotechnology

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有机合成化学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食品分离技术 Food Separation Technique

精细化工装备 Refinery Chemical Equipment

食品包装原理 Principle of Food Packaging

表面活性剂化学及应用 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食品工艺学 Food Technology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食品分析 Food Analysis

中国大学中英文名称 篇6

1. Plant Names without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Xu Yuanchong’s translated works,one could notice the following examples.In the poem A Dancer at Dragon Boat Festival(《五日观妓》)written by Wan Chu(万楚),“萱草”is translated into“verdant grass”.In the poem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Climbing Day(《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written by Wang Wei(王维),“茱萸”is translated into“dogwood spray”.In the poem The Peasants(《悯农》)written by Li Shen(李绅),“粟”is translated into“seed”.In the poem Passing Again the Temple of a Goddess(《重过圣女祠》)written by Li Shangyin(李商隐),“紫芝”is translated into“miraculous herb”,and so forth.All the above plant names that show up in Tang poems do not have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Chinese culture,and they are translated by the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with the method of substitution.This kind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does not cause much loss in meaning,as they are only plant names themselves.Translating in this way could save the efforts of the target readers when they read these poems and try to comprehend them.

2. Plant Names with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the poem A Dancer at Dragon Boat Festival(《五日观妓》)written by Wan Chu(万楚),“石榴花”is translated into“pomegranate”.In the poem A Neglected Beauty in the West Palace(《西宫秋怨》)written by Wang Changling(王昌龄),“芙蓉”is translated into“lotus bloom”.In the poem The Dale of Singing Birds(《鸟鸣涧》)written by Wang Wei(王维),“桂花”is translated into“sweet laurel blooms”.In the poem Buying Flowers(《买花》)written by Bai Juyi(白居易),“牡丹”is translated into“peonies”.In the poem The Everlasting Regret(《长恨歌》)written by Bai Juyi(白居易),“连理枝”is translated into“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In the poem My Lord’s Garden(《题兴化寺园亭》written by Jia Dao(贾岛),“蔷薇”is translated into“roses”.In the poem At Parting(《赠别》)written by Du Mu(杜牧),“豆蔻”is translated into“early budding flower”.In the poem A Lonely Woman(《效崔国辅体》)written by Han Wo(韩偓),“海棠”is translated into“crabapple”,and so forth.The above plant names have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Chinese culture,and Xu Yuanchong employ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with the method of substitution or paraphrasing.In this way,the meaning of the poems could be passed on to the targe readers very well,and the target readers could get pretty good understandings of the poems with minimal efforts.

3. Conclusion

In the book 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Andre Lefevere puts forward the idea“Translation is,of course,a rewriting of an original text.All rewritings,whatever their intention,reflec a certain ideol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pulate literature to function in a given society in a given way.Rewriting is manipulation undertaken in the service of power,and in its positive aspect can help in the evolution of a literature and a society.Rewritings can introduce new concepts,new genres,new devices and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s the history also of literary innovation,of the shaping power of one culture upon another.”(Lefevere,2004:General editors’pref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ipulation theory,translation is a kind o rewriting of the original texts,and the translators ought to selec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manipulate the original texts to cater for their translation purposes or for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arget reader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xamples,one could see that when translating plant names without connotation,Xu Yuanchong employs the strategy o domestication with the method of substitution,and when translating plan names with connotation,Xu Yuanchong employs the strategy o domestication with the method of substitution or paraphrasing.On both occasions,Xu Yuanchong employs the same strategy when dealing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plant names in Tang poems,and by employing this strategy,he has successfully helped the target readers well get the meanings of the poems without unnecessary efforts,accomplishing the translation goal of 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摘要:唐诗中存在许多植物名称,而且其中一些是中国特有的。如何将这些植物名称译为英语对于译者来说确实是个较大的挑战。本文作者将在操纵理论的视角下研究许渊冲英译这些植物名称的策略。

关键词:英译策略,唐诗,植物名称,许渊冲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新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上一篇:英文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目标管理业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