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通用11篇)
妈妈先教我擦桌子,妈妈拿起抹布,也扔给我一块说:“来,学着我的样子。”我学着妈妈样子擦了起来,我擦得很干净,妈妈表扬了我。
然后妈妈教我叠被子,我又学着妈妈的样子叠了起来。我叠得乱七八糟,没办法,妈妈只好帮我重新叠。妈妈把被子四角拉平,一边做一边给我讲解,我默默记在心里,下次我一定能做好。
最后,我妈妈让我收拾我自己的玩具。我把玩具放在箱子里,我在床底下找到了变形金刚,我又在沙发后面找到了灰太狼。
世人皆知, 中华民族的祖先用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国度。劳动人民在劳作中感悟生活, 体会着自然美、人文美, 同时也留下了“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古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古训的旗帜是否依旧鲜明?
看今朝的学生们, 在“万般兼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家庭价值观和社会大背景的引领下, 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纯粹生活。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现在学生在家庭中承担劳动的实际情况, 我们做了一份不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是在本校六年级中随机抽样的100名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每天起床叠被子的占9%, 偶尔为之的23%, 从不叠被的有68%;
经常帮家人洗碗的仅占5%, 难得洗的19%, 从不洗碗的达到76%;
会用电饭煲煮饭煲粥的25%, 不会的占75%;
会用洗衣机洗衣服的12%, 从没试过的88%;
经常整理自己房间的 (一个星期一到两次) 13%, 一个月一两次的29%, 完全由家长整理的58%;
经常在家里打扫卫生的5%, 偶尔帮忙打扫的17%, 从来不干的竟然有78%;
吃饭时经常摆碗筷盛饭端菜的18%, 偶尔为之的16%, 饭来张口的66%;
统计结果显示, 每天累计家务劳动时间少于15分钟的86%, 介于15至30分钟之间的有12%, 还有2%的学生超过了半小时。
虽然, 这是一次不够完善的调查, 但它足以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且让我们作个横向比较, 与英、法、美、韩这几个国家相比, 英国小学生的劳动时间为每天30分钟, 法国为36分钟, 我们的邻邦韩国为42分钟, 美国则为72分钟。我们中国的孩子, 据有关方面统计, 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这个结果是否令以劳动为荣的中华民族触目惊心, 继而忧心忡忡了呢?
所举以上种种, 从中我们提炼出一句关键语, 即劳动教育的弱化。通过纵向的对照和横向的比较, 我们必须承认, 学生们四肢不勤、集体懒惰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家庭劳动教育的弱化对青少年品德养成的负影响
1.缺乏独立性
媒体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上海有一个大学生, 住校之后还由母亲到学校替他洗衣服、整理床铺等。后来他考取了出国留学, 出国前先要到北京参加集训。事情的转折就在这里, 在北京集训时, 由于他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 致使他得了神经衰弱和恐惧症, 最终不得不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
此例说明, 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依赖成性的孩子将来怎能成才做栋梁?这样的“爱”是溺爱!
还记得孩子在蹒跚学步时, 他会慢慢地推开你伸长的双手吗?科学研究发现, 孩子出生12个月后, 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自我的意向, 比如走路会推开你的手, 食物非要自己来抓。这是种可贵的与生俱来的独立意识, 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的成长中, 遂其天性, 让他的独立性得到健康发展, 那么孩子长大后一定能独立自主, 行事果断。
2.吝啬付出, 自私自利
有个朋友抱怨:我女儿都六年级了, 一点家务都不会干, 连来月经弄脏的内裤都要我洗。自己的房间凌乱不堪, 经常衣服、书籍、毛绒玩具随意堆放, 乱得还不如狗窝。我下班回来要买菜、烧菜, 有时没及时洗她换下来的衣服, 她就对我又叫又闹。作业做得晚, 还要吃各种宵夜, 不合她口味就耍小姐脾气, 真令我筋疲力尽, 苦不堪言。
朋友的孩子其实是当下一个群体的缩影。当依赖成了习惯, 家人的辛苦劳作和付出也成了理所当然。他们漠视家人的劳动, 以学习为借口逃避家务劳动, 这时孩子已经建立了家庭关系的不平衡模式。他们只会坐享其成而不懂得付出, 只习惯向家人索取而不懂得感恩, 从而形成了吝啬、娇蛮专横、自私自利的品性。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我们需要建立平等正确的家庭关系, 明确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 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孩子从小就承担家务, 他们一定会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艰辛。有了这样的领悟后, 孩子会懂得珍惜, 必然会对父母家人的付出感同身受, 充满体谅和感激。
3.滋生不良恶习
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看到这句话时, 不由联想到某卫视有一档收视率很高的青少年角色互换节目, 叫《变形记》。两个少年在七天之中角色互换, 转换人生, 从而获得迥异的人生体验。
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少年, 他是家境优越的城市叛逆少年, 父母保姆式地伺候他, 满足他所有的物质需要, 上当地最好的学校, 家里什么都不需要他做, 只要他不在外闯祸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 他跋扈暴戾、爱慕虚荣、网瘾成性, 对父母、老师的教育嗤之以鼻, 骂爸爸是猪, 毒打亲妈和老师……这样的顽劣让父母痛苦万分。
造成这个城市小霸王如此品性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不可否认家庭劳动教育方面的缺失, 也是滋生恶习的重要土壤。父母以为爱他就是给他最优越的生活, 读最好的学校, 殊不知这个闲来无所事事的孩子, 开始靠网络暴力游戏来打发时间。从没有在劳动中体会过幸福快乐感的孩子, 开始无事生非用各种出格的举动填补空闲, 从而吸引旁人的注意。
因此, 闲会闲出病来, 这种病不仅是身体的疾病, 更是思想品德的不健康。一旦背弃“劳动创造生活, 创造幸福”的古训, 我们的孩子更易走入懒惰、贪婪、暴力、冷漠、叛逆的歧途。
三、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对塑造青少年良好品德大有裨益
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都是由劳动、由人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1.劳动让孩子乐观向上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的源泉。——高尔基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象, 无所事事的人情绪低落, 郁郁寡欢;而整天忙碌的人却活力四射, 开朗快乐。这个现象无疑证明了一点——劳动是快乐的源泉。孩子在劳动中保持运动状态, 那么他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在运动。劳动能够让孩子转移焦虑, 自然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当看到光洁的地板, 或是整洁的房间, 或是洗得光亮的餐具时, 孩子更是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这种持续的乐观态度将伴随孩子成长。
2.劳动让青少年得到锻炼,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 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要让孩子知道, 面包来之不易。”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能有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那么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不要担心孩子的双手磨出硬茧, 因为劳动锻炼的不仅是肢体, 更锤炼了意志, 培养了吃苦精神。
洗一天碗, 容易;打扫一次卫生, 简单。难得的是——坚持不懈。
但凡坚持下来的, 百折不挠的孩子, 将会受益终身。美国对四百多名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 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 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 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 犯罪率为1∶10。
3.家务劳动让青少年珍惜劳动成果
当孩子洗过衣服之后, 他才会知道要洗掉一个污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力气, 需要用怎样的洗涤剂和怎样的清除方式才能彻底洗净。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后, 不再需要家长的叮嘱, 孩子也会小心翼翼尽量不弄脏衣物。
当孩子整理房间花了一个多小时, 累得满头大汗还没有像妈妈整理得那样井井有条时, 他会考虑:我要是平时注意物归其类, 按序摆放的话, 就不会这么难整理!
家长任何的言教都没有孩子自己动手来得更直接有效。家长们不妨放手, 孩子也会在劳动之后, 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4.劳动让青少年更体谅家人, 懂得感恩尊重他人
再以《变形计》为例。与上面那个城市小霸王互换的是个山里的孩子。他的家境与之真乃天壤之别, 母亲远走, 父亲常年卧病, 兄妹三人全靠年近八旬的奶奶支撑, 全家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穷苦的孩子每天走20公里的山路上下学, 在山上捉蜈蚣卖钱给爸爸买药, 从小就懂得操持家务, 照顾爸爸, 带好妹妹, 像个大人一样有担当。到了互换的城市家庭后, 新妈妈给这个农村儿子买数百元的新衣服时, 他哭着喊太贵坚决不要, 又觉得在外吃饭太费钱而自己动手炒菜给新爸爸妈妈吃, 逛街时体谅妈妈太累, 就算自己晕车也要陪妈妈坐车……
这个农村娃娃的勤劳纯朴, 孝顺懂事感动了无数人, 虽然贫穷, 但高尚的品德从孩子纯净的眼眸中闪着耀眼的光芒。从他身上, 我们看到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样的好孩子, 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他们能在每日的劳动中品味生活, 肩负担当, 懂得体谅家人, 懂得感恩别人的付出, 也能尊重他人的劳动。
四、强化劳动教育的策略和行为
1.家长——放手去爱
从前有个母亲, 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18岁成人之前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家人亲友提醒这个母亲, 孩子慢慢长大了, 你得让他做点什么。这个母亲回答, 孩子这么小, 会做什么呀?等他到了18岁成人了, 他自然会做了。这个孩子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 衣食无忧地长到了18岁。在他生日这天, 妈妈高兴地说:儿子, 今天开始你是大人了, 你该照顾我了, 以后这家里的活都得你干了……
这显然是个笑话, 我们不妨续写省略号后面的内容, 估计这个18岁孩子会说:“妈妈, 你说什么呢?我饿了, 你给我做饭去吧!”
当孩子一岁学步推开你的手时, 家长就要懂得放手了。放手去爱, 让孩子独立的天性释放, 即使跌倒了, 他也会挣扎着自己爬起来, 在跌打滚爬中, 孩子才能学会保护自己。
让孩子从小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根据他的实际能力, 鼓励他完成一份份家务。比如3岁的时候, 鼓励他给家人递进门的拖鞋;4岁的时候, 请他每天把洗澡换下来的衣物放到洗衣篮;5岁时, 让他尝试每天把各个房间的垃圾集中倒到一个大的垃圾袋里, 等等。孩子不会一下子就做好做到位, 在他们沮丧或将要放弃妥协时, 更需要家长的耐心。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 手把手地教导, 孩子肯定会在家长的鼓励下越做越好。
放手, 不是放弃, 而是为了孩子以后的路走得更稳健。
2.坚持——养成习惯
综上所述, 我们已经知悉了孩子接受家庭劳动教育的诸多益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引导孩子充分品味劳动的乐趣。有的家庭为了刺激孩子劳动, 用“金钱的诱惑”作为交换条件, 比如洗个碗2角钱, 扫个地1元钱。这是个错误的观念, 你似乎培养的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的价值观, 却忽略了孩子的家庭主人翁意识。给自己干活, 还拿家长的钱, 不合情理。我们可以迎合孩子希望得到夸奖、尊敬、受欢迎等这些心理, 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 把他的劳动成果晒到网络上, 看到网友的点赞, 孩子肯定会得意之余干劲更足;也可以时不时地在亲友过来做客时, 适时地介绍哪些是孩子的劳动成果;还可以把劳动前后的照片对比下, 在对比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孩子觉得他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能得到肯定的, 那么自然会坚持下去。
引导孩子体悟到劳动的好处。在家长懂得了劳动的妙处之后, 最关键的还是要孩子自己领悟, 这样才能成为他持之以恒的动力。如一起看《变形计》时, 家长和孩子可以参与讨论, 为什么两个孩子有这样的差别?引导孩子意识到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 从而孩子也会用这样鲜活的事例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除此之外, 和家长一起劳动时, 那份说说笑笑同甘共苦的氛围也会感染孩子, 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会是他坚持下去的理由。
3.延伸——创造知识
陶铸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因为困扰于生火做饭的种种琐碎麻烦, 有人发明了电饭煲;因为细小的垃圾很难清除, 有人发明了吸尘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课堂上, 通过解读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 都能发现一个真理——劳动创造生活, 改变世界。利用这些发明家的故事, 鼓励学生坚持劳动, 善于发现, 或许你不仅仅科学地总结了一套干家务的经验, 还能在家务之外收获意外的惊喜。
4.巩固——家校携手
虽然在家庭劳动教育这一方面, 家庭起到了主导作用, 但学校的正确引导能巩固孩子的习惯养成。
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 成绩不是学习的全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比成绩重要得多。给予热爱劳动的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树立各个班级的“小家务”达人形象, 以他们为榜样, 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 如“唱首歌赞美他”“画幅画美化他”“写篇作文夸夸他”, 还可以在班级里开展竞赛, 邀请部分家长做评委, 比比谁是干家务的好手。
家务劳动日记1
“五一”劳动节到了,我想起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热爱劳动的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所以,我决定在家里做一次劳动来表现表现。
我一看家里其它地方都被妈妈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我的书房有点脏乱,于是我决定打扫书房。我首先整理书桌,我把抽屉里的东西拿出来,接着把抽屉里的碎片和垃圾拿出来扔到垃圾筒里,接着把里面的东西按类整理好。我拿来抹布把书桌里外的灰尘认认真真的抹干净,还顺便把书房里的窗户玻璃抹干净了。
书桌整理好之后,我接着整理书柜,里面的书被我平时翻阅之后散七八拉扔在那里,看上去真是不整洁。
于是我把那些书全部拿出来,接着一本一本按从大到小有规律的摆好,并且我还学我们班里的图书管理员的样子,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编排了目录和序号,记在一个小笔记本上。这样,以后再要找书时,也不会没有目地的乱翻了。
最后我开始打扫地面,我拿来扫帚,先把地上的灰尘扫干净,接着从卫生间拿来拖把,学着妈妈平时拖地的样子,有顺序地从里面拖到外面。最后我还画了两张小画,用来装饰我的书房呢!
做完这些之后,我都有点精疲力尽的感觉了,但是当我看到被我整理一新的书房,我又觉得不累了,心里反而很开心。劳动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劳动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我以后要更加热爱劳动。
家务劳动日记2
今天,妈妈难得放了一天假。可是,妈妈没有休息,却做起了各种家务劳动来了。我看在眼里,心想:妈妈这么辛苦,而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助妈妈做一点家务活了。于是,我也去拿了一块抹布擦起窗子来了。擦窗真难啊:爬上爬下,擦东擦西。有的地方的垃圾粘在窗上。我想办法用指甲刮,用洗洁精抹。擦了一会儿,我觉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淋。接着,我弄得满头大汗了。
擦到中午,我们还没有把全部窗子擦干净。我们只好吃饭了。吃好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擦窗子。然后,我们一起上楼去扫地拖地板。妈妈看着我说:“达诚,你累吗?”满头大汗的我说:“我……我……不……累……”妈妈笑着对我说:“你已经这样了,难道还不累吗?”我只得跟妈妈说实话了。妈妈叫我休息一下,看一看电视。
我休息了一会儿,觉得身上不像刚才那么热了,起身去继续劳动了。这时,妈妈已经做得衣服都能够拧出水来了。我去抢过妈妈手中的抹布擦起地板来了。妈妈赞许地点了点头,倒在床上睡觉了。不一会儿,她睡着了。这一觉竟然睡了一个多小时。
妈妈在睡觉时,我继续抓紧时间干活。而且,我在干活时注意不发出什么声音来以免吵醒妈妈。后来,妈妈醒来了,我也正好做完了家务。于是,我叫妈妈看一看地面,再看一看门窗。妈妈看着看着,一股劲地表扬我。这时,我已经累得不行了。我走到床边躺了下去,呼噜呼噜地睡着了。
家务劳动日记3
今天妈妈下班回到家,感到身体不舒服,硬撑着还要给我和爸爸做饭,我想到妈妈平日家里家外那么辛苦,有病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于是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妈,您放心歇着吧,以前您也教过我做饭,今天的饭我来做。”
说干就干,我把馒头放进蒸锅里热着,就准备做自己的拿手菜——炒扁豆。我把扁豆的老筋一丝一丝地择下来,又打好一盆水,把扁豆倒进水里,用手使劲儿搓,然后把扁豆捞出来,把水倒了。就这样洗了三遍洗干净了。我把扁豆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又把锅放在炉子上,点上火,放点油烧开,先放点葱,把扁豆放进去,炒一炒锅里的扁豆都沾上了油。我又翻炒了一会,靠近锅底下的扁豆变颜色了,变得更绿了。
我赶紧把锅底下的扁豆翻上来,把上面的翻下去。一会儿扁豆都变颜色了。我又放点盐,放点水,盖上锅盖焖了一会儿。大约一分钟后,锅里的水快没了,我放了味精和酱油。
很快,我闻到了一股香味儿。扁豆炒好了。我把菜盛进盘子里。看一看,颜色鲜绿,尝一尝,真好吃
家务劳动日记4
今天,也就是放假第三天,我自己尝试了一下做家务,没想到做家务对我来说,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今天,爸爸、妈妈都去孟洲了,只剩下我和奶奶在家。由于洗衣机上那堆臭袜子正在向我招手,地也在对我说:“我的身子多脏啊,把我扫干净后,再拖一遍吧”于是我便接了一盆清水准备洗袜子。我 把那堆“小山”似的臭袜子成功“转移”到了那盆清水中。我拿起一只脏袜子,挽起袖子,用肥皂把它里里外外都打上。我又搓了几下,黑还留在上面,于是我又使劲搓了几下,袜子仍然是那么黑,我 又使劲搓了很多下,我怒了,抓起那只袜子,发了疯似的搓。结果袜子仍没有什么变白的迹象。我这就纳了闷,妈妈原来是怎么洗的?我发现有的袜就洗不干净,我无奈地洗完了那一堆小山似的袜子后 ,用清水一遍又一遍地再过一下,中途不知费了多少盆清水。最后洗干净后,我便把它们都晾那阳台上了。我虽然洗完了袜子,但是还要扫地和拖地呢,我扫地时,发现了几个“失踪”已久的玩具,我 欣喜若狂,没想到在枯燥无味地做家务中也能尝到甜头。接下来是拖地,我几乎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对付那些不知是什么时候粘上去的纸片。最后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吼叫:“我就不信那个邪。”中 ,我终于清理掉了那几张纸片了。
今天,我虽然也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做完了这些家务,可我却也付出“沉重”的代价,我洗袜子时双手洗麻了。拖进时累的`筋疲力尽。唉,看来做家务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家务劳动日记5
晚上,吃完饭后,我看妈妈已经筋疲力尽了,还要洗一大堆。脏兮兮的碗,我静静地想:我已经是小学4年级的学生了,应该帮妈妈做点事了,正好现在有洗碗的活儿干,嘻,我要抓住良机,大显身手了!于是,我自信地走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妈,我看您很累了,还是去休息吧,今天的碗包在我身上!”妈妈疑惑地看看我,说:“你行吗?”我拍拍肩膀说:“行的,如果这点小事都不会,以后怎么办呢?”妈妈笑笑说:“好吧,那我去休息了。”
我来到餐厅,把碗、勺子、筷子和盘子等用餐具整理到厨房的水池上,再把虾皮、鱼刺倒进垃圾桶。拿起抹布把桌子擦干净。好,真正的任务开始了!我走进厨房,来到水池边,我先打开水龙头,把碗弄湿,再用洗洁精往碗上滴一滴,用我干净的小手抹一抹,搓一搓,然后把碗冲洗干净。OK!碗洗完了,该给盘子和勺子“洗澡”了,我越洗越有劲,还哼着歌儿呢。我同样滴上了洗洁精,把勺子和盘子抹一抹,搓一搓,冲洗干净。真好玩,我家的盘子不仅会唱歌,勺子也会呢,还来了个“合奏”。最后洗筷子,我还是滴上洗洁精,用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叽咯叽咯”地仔细认真来回滚动,在水中冲洗。啊!大功告成,这一大堆餐具全被我洗得干干净净,还在灯光下闪闪发光,都能映出人影!擦干后,我把这些餐具放到消毒柜里,心里甜滋滋的。
这时,妈妈过来了,她看到了这一切后,慈祥的脸上露出了满意又灿烂的笑容。
家务劳动日记6
星期二下午,妈妈做扫除,我也要求参加,可妈妈嫌我碍事,要我去写作业。我对妈妈说:“老师要我们学着做一件家务事,还要求我们写作文呢。”妈妈想了想说:“那你就负责扫地吧。”
我拿了一把笤帚,从卧室开始扫起来,我一边扫一边想,我一定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把所有能挪动的东西都搬开,想把底下的灰尘都打扫干净,可是,一些东西的底下有许多灰毛毛,我一扫,它们却往上飞,你越使劲扫,它们飞得越高,活像一群小妖精围着你转,它们仿佛在嘲笑我:“大笨蛋,你捉不着我。”气得我抡起笤帚朝着小妖精就打,打了半天,一个也没打着,反倒弄得满屋子都是灰毛毛。妈妈见了,笑得前仰后合,羞得我满脸通红。妈妈走进厨房,拿来了一个小喷壶,我抢过小喷壶对准小妖精,嘭?嘭?嘭?就是一通喷射,小妖精马上就不再耀武扬威,纷纷落地投降。我趁机拿起笤帚和簸箕,收拾了这群小妖精。
我憋足了劲,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夸奖我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家务劳动日记7
好,说干就干!我第一个目标是厨房里还没有洗的碗,我来到厨房,把碗全摞在一起,一个一个地洗,但是那些有油的盘子特别滑,也非常难洗,弄得我满身都是水,这时我已累得大汗淋淋了,怎么办呀?我索性扔下洗了一半的碗,不干了!我再一次准备出去玩时,又仿佛看见了爸爸妈妈回家以后忙碌的身影,不行!我一定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绝不可以半途而废,哪有我干不成的事,我又浑身充满了干劲,我坐下来,静静的思考着,有了!妈妈以前洗碗不是要用洗洁精吗?我怎么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拿着洗洁精往盘子上倒了点儿,又洗了洗,果然洗干净了,剩下的我不废吹灰二虎之力,全部搞定,耶!
接下来,一切都简单了,我拿着扫帚和簸萁把家里里外外的地都扫了一遍,还把门擦的发亮,最后我把书柜用抹布擦得干干净净,又把书分了类,从小到大,从语文到数学¨¨¨
我看着被我收拾过的家,心里美滋滋的。
这时,只听“丁零零 ”的门铃声响了,原来是爸爸妈妈回来了,看见家被我打扫的这么干净,就表扬了我。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我终于尝到的劳动的甜头。
家务劳动日记8
今天下午,我做完作业,干什么也不知道,玩吗,太浪费时间,看电视吗,太无聊了,看书吗,不想看,突然,我看见辛苦的妈妈正在擦桌子,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帮助妈妈干家务活!
我说:“妈妈,妈妈,我能不能来帮你擦桌子啊!”妈妈说:“不用了,不用了,你自己去房间里玩吧!”我说:“那我帮你洗碗吧!”妈妈说:“好吧!不过你知道怎么洗吗?”我不耐烦的说:“好了!好了!我知道啦!”
开始洗碗了,我先用电磁炉烧水,在烧的时候,那水烧的滋滋发响,像火山的溶桨一样。水烧好之后,把水倒到盆上,把碗泡在水中,倒上那白莹莹的洗洁精,在水中搓洗,那脏兮兮的盘子和碗顿时变得闪闪发光、干干净净的。然后,我再次冲洗了一遍,省得把洗洁精给“吃”下去。
我又开始擦地板了,眼前一看过去,地上全部都是垃圾和一点灰尘,当我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妈妈也拿来了另一块布帮我擦了,我高兴极了,不出30分钟就ok了。
最后,我觉得,如果你们没事做的话,就可以帮一下疲劳的父母亲哦!
家务劳动日记9
这个假期有一项作业,是让我们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于是晚饭后,母亲就安排我扫地拖地,弟弟刷碗,说如果我们干得好了,每次都奖励一元钱。我和弟弟高兴地手舞足蹈,母亲又说:“只要验收不合格,不发工资还要白打工一星期。”啊?!我和弟弟瞬间“定格”在那里,算了算了,我们都是不图回报的。
我抓起“铁杆霸王枪”,喊着“冲啊!杀呀!”的口号,把每个角落,甚至墙上的蜘蛛网都被我的“大力金刚扫”给“打”了下来,可拖地时却把我难住了,拖把坏了,该怎样拖地呢?突然我看到桌上的擦桌布,头上的问号“刷”的变成了亮晶晶的“灯泡”,我找来两块没用的布,铺到地上,双脚踩稳,像滑冰一样在屋里转悠,不一会儿,地板就干净的像面镜子了。弟弟那边也完工了,碗筷刷的锃亮。母亲检查了我们的“战绩”,发给了我们第一份工资—珍贵的一元钱,虽然很少,但这让我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和劳累。
我以后要尽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家务,为母亲减轻一些负担。
家务劳动日记10
这个假期有一项作业,是让我们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于是晚饭后,妈妈就安排我扫地拖地,弟弟刷碗,说如果我们干得好了,每次都奖励一元钱。我和弟弟高兴地手舞足蹈,妈妈又说:“只要验收不合格,不发工资还要白打工一星期。”啊?!我和弟弟瞬间“定格”在那里,算了算了,我们都是不图回报的。
我抓起“铁杆霸王枪”,喊着“冲啊!杀呀!”的口号,把每个角落,甚至墙上的蜘蛛网都被我的“大力金刚扫”给“打”了下来,可拖地时却把我难住了,拖把坏了,该怎样拖地呢?
突然我看到桌上的擦桌布,头上的问号“刷”的变成了亮晶晶的“灯泡”,我找来两块没用的布,铺到地上,双脚踩稳,像滑冰一样在屋里转悠,不一会儿,地板就干净的像面镜子了。弟弟那边也完工了,碗筷刷的锃亮。妈妈检查了我们的“战绩”,发给了我们第一份工资—珍贵的一元钱,虽然很少,但这让我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和劳累。我以后要尽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家务,为妈妈减轻一些负担。
家务劳动日记11
这几天因脚受伤了,所以不能出去玩了。就只能呆在家里了,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
晚饭后,我看到桌上的碗没有捡收。哈哈!有了,我终于找到事了。便对妈妈说:“妈妈,您先休息会吧!今天就让我来帮你抹桌子,洗碗吧!”妈妈又说:“你行吗?你的脚痛还是我来吧!”我骄 气地说:“哎呀!妈妈您就不懂了,我是用手洗碗呢!不是用脚来洗哦!”妈妈笑着说:“那好吧!你不过要小心点哦!”我说:“哦!好的,知道了。”
劳动开始了,我把碗捡到厨房去了,用抹布把桌子抹干净了。准备洗碗了。我先把洗碗的瓷子瓷了一半水,再加点洗洁净,拿起洗碗的布开始行动了。我先洗筷子后洗碗。洗筷子时候,我把筷子前后 滚动,洗碗时就一个一个的洗,先洗菜碗后洗饭碗。我一边洗还一边唱着我喜欢的歌。洗了就把谁放出去了。然后再打开水冲洗了。洗完了就把碗抹干,放于消毒柜里打开消毒柜的开关。
我的劳动做完了,妈妈表扬了我,我很开心。我还说以后我天天帮妈妈洗碗。
家务劳动日记12
星期天早上,我帮母亲做了一件家务——是扫地。
早上,我吃完早餐后,看见地板脏了,于是,我就拿起扫把扫地了。我看见桌子下、电脑下、房间里都有垃圾。我就用扫把把垃圾给扫了。母亲看见地板上很干净。知道是我干的。于是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有一天,母亲不在家,我做完作业后看见家里乱糟糟的.我想把家里整理整理.
开始,我先拿张干净的帕子把家具擦干净,然后把帕子用水洗干净,最后又用帕子把每间房子的地板擦得干干净净,可累得我满头大汗.母亲回到家夸我是个好孩子.我高兴得笑了!
在学校我是一个”小老大”——找同学替我值日,在家我是一个“公子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都是母亲跟在我后面帮我整理房间。今天老师叫我们回家做家务事,这可让我束手无策了。心想:还是先做一点简单的吧。
啊!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做家务,看着被收拾干净的房间,我感到从没有过的高兴。
今天,我在帮外婆洗碗。洗碗有好多方法。我是这样洗的:把碗用抹布来擦,倒点洗洁精,擦一圈,然后用水来冲,直到全部冲干净。我洗了筷子、小碗、大碗、盘子、瓢羹。我还把这些东西放进了消毒柜,我洗得又快又干净,得到了外婆的表扬。我真高兴,终于可以给家里帮忙啦。今天的收获可真大。
家务劳动日记13
星期六的上午,睡了一个懒觉的我无所事事,于是我自告奋勇的帮妈妈拖地。
我跑到卫生间拿出了拖把和水桶,拧开水龙头,往水桶里放了半桶水,把拖把放进水桶里沾湿后,把它拧干。从走廊开始拖了起来,我先用双手抓住拖把,用力地在地上向左边拖一拖,再向后边拖一拖,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客厅,我觉得拖完了,便想坐到沙发上看看书,可是妈妈说:“你怎么不拖桌子底下呢?”于是我又到地上去拖地,把桌子底下也拖了拖。
“这下总干净了吧。”我想着又坐到了沙发上,忽然我无意间看了看地,“咦。怎么有这么多黑脚印呀?”这时我想起来了,爸爸妈妈拖地前都要洗一下拖鞋呢。于是我郁闷的跑去刷拖鞋,拖鞋刷好之后,我又把地拖了拖,黑黑的脚印上我更是拖了好几遍,本想这下应该拖完了。
这时我发现了地上有许多脏东西,便去问妈妈怎么处理?妈妈说:“拖地至少要拖三遍,第一遍先用圆拖把拖,这时会拖出来很多脏东西,这些就需要用平拖把把它们拖到一起,然后再用扫帚扫掉,这样地才算拖完。”我按着妈妈讲的方法,试着把地上的脏东西清理掉。地上亮的都能照出人影了。
我想:拖个地都这么麻烦,妈妈以前做那么多家务,是多么辛苦啊。
家务劳动日记14
我会的东西有很多,如:洗碗、骑自行车、滑滑板,这些我都会。想知道我怎么学会洗碗的,那看看吧!
学洗碗时,我已经长大了。我之所以帮妈妈洗碗,是因为我长大了,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
那一天我在外面玩,爸爸叫我回家吃饭。吃饭时,我看到妈妈的手上贴着一个创可贴。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说:“没事,只是划了点伤口。”妈妈在我的追问下,说:“切黄瓜时不小心把手指切到了。”吃完饭,妈妈要洗碗,我毅然决然的说:“妈妈,让我帮您洗碗吧!”我看到妈妈的嘴角似乎有一丝笑意。我想:妈妈为了给我做好吃的饭而划破手指。我要为妈妈洗一次碗。
开始洗碗了。我先把脏碗拿到水池边,竟然有这么多的脏碗。我先把水池放满热水,再把洗洁精放一些。我依次把碗放到水池里,我放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碗掉了。到了最后一个碗,我想:那么多碗都没掉,最后一个碗也照葫芦画瓢,不用那么小心了。一边想着,一边随意拿起碗放进水池。突然,我的手滑了一下,一失足成千古恨呀!因为这一滑,我手里的碗像断了翅膀的大鸟,笔直得掉下来。唉,早知道这样不要随意了。我把打碎的碗扫干净,继续洗碗。洗完第一遍,第二次用清水冲了一遍,干干净净的碗闪闪发亮。我学会了洗碗,好开心啊!
我以后要常常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了。爸爸妈妈很辛苦,我多少能为他们减轻点负担。
家务劳动日记15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回到家,我就闻到一股清香,啊!我急忙跑进厨房,我们吃完饭。我就去做作业,过了一会儿,我看了一下手表,啊!现在是10点了,我应该睡了,我急忙洗漱干净睡了。到了星期六早上,我起来,妈妈对我说:你现在是几年级了?我回答说:“四年级了,”妈妈说:“是呀!那你应该把你的袜子给洗了。我打开鞋柜把我的袜子给拿了出来。我倒了一些水,还放了一些洗衣粉,泡了一下,一会儿我搓了搓就干净了,我用清水冲了一下,干净了,我拿去阳台去晾,我的事就做完了。我高兴极了。
今天我要趁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间,做一次家务劳动。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好,给他们一个惊喜!
首先我拿出一块海绵,准备刷水池。我先在海绵上涂好香皂,然后把水池用水打湿,再用打好香皂的海绵在水池里来回上下地摩擦。突然,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我发现了一个小黑点,它以无比傲慢的眼神看着我,那样子就像一个骄傲的大将军。我心想:我还打不败你?他好像也在说:“有本事你就来试试吧。”我使劲地用海绵擦它,过了一会儿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它仍旧在那里逞威风,我有些泄气了。半晌,我心想:我可不能让你打败,既然擦不掉你,那我就抠抠看。想到这里,我便放下了手中的海绵,用手使劲地抠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再定睛一看,哈哈这个“黑点大将军”终于被我吓跑了。我继续擦着水池,所有的困难都被逐一克服了,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接着我又去扫地、擦地,累得满头大汗。妈妈一回家,看到整洁的屋子,透明的水池,干净得发亮的地板,特别高兴。她一个劲地夸奖我。我心里这个美啊!以后我也要多做这样的家务劳动,少让家长操心,给他们一个干净美丽的家!
我国《婚姻法》在2001年的修正案中增加了对家务劳动补偿的规定,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 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 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以上规定反映出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主要特点:首先,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前提是夫妻双方实行分别财产制;其次,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因照顾子女、老人和对方而做出家务贡献较多的一方;最后, 家务劳动补偿的适用情形是做出较多劳务贡献方可以在离婚时向另一方请求补偿。目前, 我国家务劳动补偿的适用比例仍然相对较低,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在婚后实行共同财产制。
二、我国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
我国在婚姻法修正案中加入关于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规定, 是为了弥补婚姻家庭立法上的空白, 保护离婚时为家庭付出较多家务劳动的一方能够得到相应的财产补偿, 从而稳定婚姻生活, 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但是自这一制度实施至今, 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其立法目的,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 法律适用的前提过于狭窄
我国家务贡献补偿制度只能适用于分别财产制,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夫妻双方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 那么在离婚时, 做出较多家务劳动贡献的一方就丧失了向另一方请求补偿的权利。即使夫妻双方实行的是部分分别财产制, 部分财产共同所有, 部分财产分别所有, 还是不能取得向另一方请求补偿的权利。
在我国实际社会生活中, 绝大部分的家庭受传统文化观念等的影响并没有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全国妇联曾对我国10个省 (自治区) 、市的4000名群众进行过“婚前双方财产是否有必要公证”的大型民意调查,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民众对婚前财产公证意见分歧很大, 持支持态度的占42.6%, 持反对意见的占57.4%。[1]这一调查只是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想法, 而会在实际生活中选择实施分别财产制的家庭少之又少。由此看来, 将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适用前提限定于分别财产制并没有实现这一制度的立法目的。
(二) 法律适用范围过于片面
我国家务劳动贡献补偿制度只在离婚时适用。然而, 在实际婚姻生活中, 配偶一方承担全部或主要家务劳动, 配偶另一方因此可以获得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争取教育、就业、升迁等机会。但两方之间的得益和付出之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承担家务劳动一方因此造成的损失也并非离婚财产所能补偿。经济补偿只能解决受损害方暂时性的损失, 而无法像得益方那样获得长久的利益, 因此, 试图单纯用婚姻财产分割来补偿家务劳动一方的损失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 计量方法不明确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家务劳动的计算标准,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具体估算家务劳动的具体价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也曾提出:“妇女非市场劳动的被承认并赋予相应的价值, 是一个比社会公正问题更加复杂的事, 它关系到妇女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假如更多的人类活动被看做是以工资形式的市场交易, 并由此获取庞大的货币价值, 粗略估计数字可达16万亿元……[2]可见, 妇女的家务劳动获得了与社会劳动相同的价值评价, 但由于婚姻过程中家务劳动贡献的特殊性, 其带有的感情投入, 又使其无法以普通家政服务来评判, 其计算标准也成一难题。
三、我国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 家务劳动补偿应延展适用于夫妻共同财产制
有学者认为, 在共同财产制的情况下, 夫妻双方对于共同财产均享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认为共同财产制本身就已经确认了家务劳动的价值, 而不需要再扩展适用这一制度的范围。但实际上, 共同财产制下的离婚财产均等分割原则只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具有合理性:第一种情况是夫妻双方有明确的分工, 一方在外工作, 一方在内操持家务, 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均等分割财产是合理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双方都既在外从事工作, 空闲时间又共同操持家务, 这种情况下, 离婚双方均等分割共同财产也是合理的。但若是一方只负责在外工作, 而另外一方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 则在离婚时均等分割共同财产是不公平的, 应给予操持家务方更多的补偿。
因此, 笔者认为, 仅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适用于分别财产制是不合理的, 还应将其扩大到夫妻共同财产制, 对家务劳动贡献方做出更多的补偿, 来实现夫妻财产的公平合理分割。
(二) 家务劳动补偿应延展适用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如前文不足中提到,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只在离婚时适用。然而, 《瑞士民法典·亲属编》第164条规定:“ (一) 料理家务、照顾子女或协助对方从事其职业或行业的夫妻一方, 享有定期从对方获得合理数额的由其自由支配的财产的权利。 (二) 在确定个人自由支配的财产的数量时, 必须考虑有权获得该项权利的夫妻一方的个人收入及其为家庭、事业及行业的未来作适当准备的责任。”[3]这一规定, 在肯定家务劳动价值的同时赋予了家务贡献者定期获得合理数额的权利, 有助于家庭成员的合理分工, 保证了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另外, 瑞士民法典还对家务劳动一方的特别贡献作出补偿, 既有助于调动夫妻双方建设和维持婚姻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夫妻双方自身价值与财产价值的公平实现。所以, 将我国的家务贡献补偿制度扩展适用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疑是有很大益处的。
(三) 补偿标准采机会成本与未来受益折现相结合
20世纪后期, 对于如何估算家务劳动的价值, 理论界提出过几种解决方法。有学者认为可以与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相比对, 也有学者认为与家庭主妇从事家庭外的一份全日制工作的工资相比对。但不管是哪种计算方法, 得出的数值都普遍偏低, 都无法确切地估算出家务劳动贡献者应获得的补偿。笔者认为, 家务劳动补偿标准应当综合考虑承担劳动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 以及获益方所增加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折现值。
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 生产一种产品的资源如若投入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可获得的替代性利益。在婚内家务劳动中, 机会成本就表现为, 付出较多家务劳动的一方, 如果不从事此等家务劳动, 而将同样的时间继续投入工作所能获得的收益, 收入越高的人从事家务劳动所损失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该机会成本比诸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 更能体现出承担家务劳动一方的实际损失, 因而应当在离婚时的家务劳动补偿中参考机会成本的损失, 这与现行的在侵权损害赔偿中考虑受害人的实际收入作为判断损失标准, 具有同样的法理精神。
除去家务劳动方的机会成本, 未劳动方的潜在收益也应当纳入考虑范围。如前文所述, 承担较少家务劳动的一方所获得的修读学位、接受培训等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得到隐性收益, 会使得该方未来的财富收入增加。在财富增加尚未成为现实时, 婚姻关系如已告解除 (例如在博士刚毕业尚未工作时即离婚) , 则应当对较少参与家务劳动一方的未来收益能力折成现值, 对通过承担较多家务劳动而支持其学业的另一方进行补偿。
假设参加家务劳动较少的一方, 在结婚时收入能力为每年20万元, 婚后配偶一方用家务劳动支持其攻读博士学位, 而该专业博士毕业后年薪平均为每年30万元。则其未来潜在收入能力的增加值就是每年10万元。接下来, 按照其退休年龄就可算出未来增加收入的总值。将此未来增加的总收入除以攻读博士用去的3年, 再乘以其配偶承担的家务劳动时间的一半, 就是配偶对其未来收入的提升所做出的贡献值, 再按照银行利率加以贴现, 就可以把配偶对其未来收入的增加的现值计算得出。通过这种未来受益折现的计算, 可以在承担家务劳动较少的一方取得隐性收益时, 判断出其获得的未来收益在现今价值几许。
综上, 笔者认为在制定家务劳动补偿的标准时, 不能简单按照家政服务人员工资标准计算, 而应当综合考虑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 (即该方实际损失) 与承担家务劳动较少一方所获得的期待利益的折现值 (即另一方的实际收益) , 来作为家务劳动补偿的标准。
摘要:2001年在《婚姻法》修正案第40条中确立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 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有助于夫妻更好地构建和维护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但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适用上的不合理和不全面性, 例如适用的前提过于狭窄, 适用的范围过于片面, 计量方法不明确。对于上述缺陷, 我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立法, 在适用前提上扩展适用于夫妻财产共同制, 而不仅仅局限于分别财产制;在行使时间上也应延展适用于婚姻存续期间;法律上应明确家务劳动的计量方法, 补偿标准可采机会成本与未来受益折现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家务劳动补偿,夫妻财产制,补偿标准
参考文献
[1]商越.聚焦新<婚姻法>:婚前财产公证引爆观念之战[EB/OL].http//news.sina.com.cn/china, 2000-08-09/115657.html.
[2]吴琦.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解构与重塑[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 :158.
我在外婆家度寒假。有一天,外公外婆不在家。我做完作业,想起了在街上听到的大人们的议论声:“现在的孩子吃的好,穿的好,都不爱劳动,个个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我可不想做小公主,我也要学着帮外婆做些事。我想:“我能帮外婆做点什么事呢?”我开始四处寻找,忽然,目光落到了玻璃窗上,只见玻璃上有许多灰尘。于是,我决定擦玻璃。
首先,我准备好抹布、旧报纸,再用脸盆盛满水。一切准备就绪,我就开始擦玻璃。
我看着窗户上的灰尘,心想:这些灰尘,用干抹布、湿抹布擦都不行,用什么呢?我忽然看见了阳台上浇花的喷壶,何不先用喷壶喷喷水呢?说干就干,我双手紧握着喷壶,用力的喷向玻璃,玻璃上落满了水雾。一会儿,灰尘都湿透了,我就把抹布浸湿,拧干,在玻璃上一上一下按顺序擦。湿抹布擦完以后,灰尘虽然没有了,可玻璃上却留下了一道道水迹。我赶紧拿来报纸,全面认真地干擦一遍。干擦完之后,水迹就完全消失了。
玻璃终于被我擦得干干净净,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特别高兴。外婆回来后,看见屋里的玻璃,都被擦得干干净净,也表扬了我。
在这个暑假里,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家人做家务的辛苦与疲惫。就在我汗流浃背的抱怨家务活又累又繁琐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爸妈的辛苦,每天早起晚睡,从来没有真正的放松休息过,整天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而我呢?每天坐在家中只是写作业、玩电脑、看电视,哪有他们辛苦?我只会借着爸妈比我大,小孩子只用专心学习不用做家务之类的借口把所有家务活都推到他们身上。
在这个暑假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能做的有如此之多,我也认识到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交给父母来解决,我应该在自己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帮家里人分担一些家务活,自己的事情我一定会自己做,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淘气任性耍赖皮了。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也可以抽出时间来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自此之后,我懂得了要时刻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能再以年龄小,学业重为理由而不干家务了。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越来越重。现在我的责任是:为了长大的生活,要好好学习;为了不让爸妈操心,要照顾好自已、学会自立。
就在我汗流浃背的抱怨家务活又累又繁琐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每天早起晚睡,从来没有真正的放松休息过,整天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而我呢,我只会借着爸爸妈妈比我大,小孩子只用专心学习不用做家务之类的借口,把所有家务活都推到他们身上。
在这个暑假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能做的有如此之多,我也认识到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交给父母来解决,我应该在自己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帮家里人分担一些家务活,自己的事情我一定会自己做,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淘气任性耍赖皮了。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也可以抽出时间来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自此之后,我懂得了要时刻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能再以年龄小,学业重为理由而不干家务了。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越来越重。现在我的责任是:为了长大的生活,要好好学习;为了不让爸妈操心,要照顾好自已、学会自立。
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这事不能小看,我国的孩子每日
家务劳动时间少,与年轻家长认为 “现在孩子小,等他长大了自己会劳动”不无关系。其实,从小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3岁的孩子进幼儿园后,他就慢慢懂得 了怎样讲卫生、爱清洁、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样帮助小朋友和从事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等公 益劳动等等。这些自小养成的劳动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会受用终身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劳动、自理的能力
首先,要教育孩子热爱和尊敬劳动者,让他们认识各行各业劳动的社会价值,并从小立志做个光 荣的劳动者。其次,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果实。要让孩子知道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叔叔、阿姨或其他前辈们劳动的结果,因而要珍惜。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吃饭不掉饭菜;随手关灯;节约用 水;爱护图书;对家里的各种用品和自己的衣物鞋袜等要爱惜。要让孩子懂得这些用品、物件是经过 许多人的劳动才制得的,不能随意浪费。最后,要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些 简单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有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和勤劳俭朴的品质。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三原则”
First:充分相信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鼓励孩子要好好做。让他们觉得做事的乐趣。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Second:多表扬,少指责。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给予 表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
Third: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做事中遇到的困难,家长与老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及时改正,而不要为此把事包揽过来。
四(1)班
“整理房间还不简单!”我心里嘀咕着,说干就干。我先把早上铺好的床单铺平,把桌面上的书本和笔分类放好,把笔盒等小东西摆整齐;然后用小掸子把床头、桌面和书架掸了一遍;最后又用抹布擦了一下。地面就用吸尘器吸,又快又干净,我索性帮妈妈把整个房子都吸了一遍。这一系列干下来,足足用了二十分钟,别说还真有点累啊!妈妈每天都做这些,可真是辛苦啊,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保持房间的整洁,不乱放东西了!
妈妈看着整洁明亮的房间欣慰地说:“我的宝贝越来越会干活了!这么洁净的房间,我都不忍心进来了!”看着妈妈的笑脸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决定以后我一定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又给缺水的花花们浇饱了水!扶着有点酸痛的腰,我仿佛听到了花花们喝水后欢快的歌声,客厅都变得更清新了起来。
今天吃完晚饭,跟往常一样,妈妈收拾收拾桌子准备洗碗。看见妈妈上了一天的班特别累,我想到帮妈妈洗碗。妈妈高兴的答应了。
我先把碗放进了水池,然后打开水龙头放了一些水进去把碗浸泡一下,然后挤了一些洗涤剂进去,再次浸泡了一下。拿了一个抹布在碗里搓了搓开始洗碗了,看见碗洗的差不多了又放了些清水冲洗。碗被我洗的干干净净的。在灯光的照耀下特别明亮。洗完了碗,该洗筷子了。我把所有的筷子抓了起来,放进池子里使劲的搓了搓。上面的残留物都被去除了。洗好了筷子跟碗,我把抹布用清水洗了一下,拧干,然后把碗跟筷子上残留的水擦了干净。这样,不费一会的功夫大功告成了。
妈妈看见了,高兴的说:“多多,你真的长大了,可以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这时我心里甜的像蜜一样高兴的回答:“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是大孩子了这是我应该做的。”通过洗碗这件事,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让他们不再辛苦。
【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推荐阅读:
小学生做家务日记400字11-08
写做家务的小学日记300字01-01
小学生劳动日记06-26
小学生日记100字左右:劳动最光荣07-14
小学生五一劳动节日记50字03-02
小学生主动做家务的作文05-02
做家务的感受周记小学12-07
小学生有关做家务的作文400字11-06
家务小技能小学作文450字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