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门诊岗位职责(精选8篇)
尊敬的领导:
本人于1989年7月毕业于禄丰县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同年9月分配到卫生院门诊妇产科工作至今26个年头。现已取得中级职称——主管护师。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经历,为适应医院岗位竞聘上岗工作的需求,本人申请门诊妇产科岗位一职。
门诊妇产科岗位工作主要负责:妇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治疗工作,同时负责妇幼保健工作。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立足岗位,勤学苦练,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时,能够协调配合同事,发扬团队精神,对患者态度和蔼、耐心细致,本着业精、奉献的使命,处处为患者着想,时时为患者负责,切实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和锻炼了自己。
我认为能胜任门诊妇产科岗位的理由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我熟悉相关岗位业务。曾先后轮转了内、外、妇科和注射室,对我的阅历增长和能力培养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利用进修学习的时机大量吸收新知识、开拓业务视野、提高了医护水平、提升了自身素养。二是我具备该职务所必须的政治素质和个人品质。我深深地热爱本职事业,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极具真心,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努力钻研。三是我具备本职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多年来实践探索,我在妇产科岗位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上三点理由使我能够更快地进入妇产科岗位的角色,更好地履行我的工作职责,更多、更有效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因此,为适应医院岗位竞聘的要求,本人特申请在门诊妇产科岗位工作,希望领导给予我工作岗位和机会,我将努力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团结同事,和大家一起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把医院发展推向新的高潮。
特此申请
申请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3例妇产科门诊患者均为我院在2010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 年龄21~58岁, 平均年龄 (29.6±2.4) 岁。其中手术和早孕患者为173例, 性病患者为50例, 产检孕妇为50例, 更年期患者60例, 急诊患者25例,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5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 (173例) 和对照组 (200例) , 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及时了解患者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年龄等信息, 同时对患者的需求及时掌握, 仔细观察患者的情感和行为等情况, 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
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2 来院就诊的患者都希望自己的咨询时间短, 就诊时间长, 同时也希望得到详细的检查和准确的诊断[2]。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 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掌握, 同时要对患者的个性和生理需要进行掌握, 根据先重后轻和先急后缓的原则给患者适当的照顾。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1.2.3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 比如在门诊大厅安放电视机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或者黑板报等形式给患者宣传《婚姻法》和妇科常见的疾病知识等。
也可适当地放一些音乐, 使得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
1.2.4 尽快地消除患者的焦虑和忧虑等情绪,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职业以及文化程度等, 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
同时要关心、鼓励以及安慰患者, 解决患者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语气要平缓, 态度要友善, 让患者感觉到亲切和安全。
1.2.5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要熟练, 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将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地给患者进行讲解, 同时还可将相关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
对于更年期的患者, 告诉患者要及时来院进行妇科检查, 同时给其进行一些必要的健康指导。对于孕妇, 早期可给予孕期保健和卫生知识等宣传教育, 让孕妇在孕前和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在饮食上多吃些易消化和清淡的食物, 让其多吃杂粮、蔬菜以及水果;让患者远离放射性物质, 注意预防病毒感染, 防止发生感冒, 禁止吸烟喝酒, 同时不能进行性生活, 要勤洗澡。在孕中期, 要对孕妇进行胎教, 合理地控制好饮食, 对胎儿的体重进行合理控制, 避免胎儿过大。在孕晚期, 给孕妇进行心理安慰和支持以及鼓励, 同时要告诉孕妇消极心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评定方法
由2名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对干预前和治疗后1个月,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护理干预后试验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对于一些初诊患者, 由于就诊环境的变化和人员的生疏等, 害怕受到歧视, 心理存在很大的担心[4]。在我们国家,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未婚先孕是一种禁忌, 由于心理害羞等, 同时害怕被熟人撞见, 心神不安。有一些患者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 害怕连累家人等, 在治疗和费用上产生极大的内心矛盾。对于文化水平高, 经济条件好,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的患者, 想通过比较好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但是, 又担心在手术以后失去对配偶的吸引力, 进而影响到后续生活质量。种种原因使得患者的精神紧张, 心理非常的焦虑和忧虑, 因此,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地缓解紧张和抑郁等情绪, 改善患者的症状, 树立患者的信心, 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患有性病的患者, 由于害羞而不敢就诊, 一般都到了病情严重时才来医院就诊, 很多患者心理非常痛苦, 怕被医生和其他人歧视, 同时还害怕家庭破裂, 受到朋友和同事的冷落以及嘲笑等;其次患者对性病知识了解较少, 对治疗缺乏信心, 导致患者的情绪非常低落。因此,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鼓励和安慰患者, 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 将一些治疗成功案例讲给患者听, 同时将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宣传和教育。
总之, 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减轻或消除心理焦虑等情绪,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妇产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37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173例) 和对照组 (200例)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HAMA的评分下降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等情绪,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心理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李少琼, 伍靓, 聂玉敏.妇产科临床心理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1, 32 (3) :611-612.
[2]张宝焕.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24 (2) :604-605.
[3]张晓秋.妇产科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2) :48.
【关键词】门诊;妇产科;消毒隔离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64-01
1 做好妇科门诊卫生宣传工作
我院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平均日门诊量达260~300人次,其病情有轻、重,停留时间有长有短,均需在较短时间内做出诊断,并予以处理,人员流动快、工作量大,又是易感染人群,造成交叉感染的机会多。为此,几年来,我院一直把门诊作为一个卫生宣传教育的窗口,注重加强门诊卫生宣传工作。
2 健全岗位职责和各项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是医院感染的核心工作,而临床医生认真、及时地填写感染报告又是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关键。我院建立了感染监控小组并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监控人员的职责是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严格要求,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妇科门诊环境的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消毒区,并有明显标志,控制人员进出,保持气对流以防空气污染,定人、定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每日紫外线照射1 次,每次为1 h,并定期清洁灯管和测定强度,照射强度不得<70 μV/mm2;每日用1∶1 000 的“84”消毒液湿拖地面1 次,门诊手术室除按消毒隔离常规要求,每位患者入室须换一次性鞋套。妇科门诊的桌面、地面及检查床、手术床每天用0.5%“84”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照射1~2 h。如疑有传染性患者应按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处理。
4 妇科门诊消毒物品的管理
妇产科器械的消毒消毒流程为消毒、清洗、干燥、消毒或灭菌,并注明消毒日期。消毒物品应专人管理,每日检查有效消毒日期,如人工流产包、放环包、通液包、无菌锦球等,固定放在无菌柜内,无菌持物钳及容器每4 h 更换1 次。
5 严格洗手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消毒物品,做到操作前后用肥皂洗手、流动水冲洗2 min;在接触严重污染时,时间应加倍,并用消毒剂泡手1~3 min,洗手后用一次性无菌纸巾擦干。戴手套 手套能防止血液、粘液及残留物的直接接触,要求常规接触时一位患者一副手套,更套时避免接触其他部位。
6 正确使用抗生素
现在药品的品种正在日以千计的速度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护士不但是药物的领取者和管理者,而且是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应了解药物的药理常识、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及配伍禁忌等。避免盲目滥用,尤其是预防性用药,对慢性妇科炎症患者,特别注意以药敏试驗指导用药,既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又能避免菌群失调和耐药菌的产生。
7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在使用锐利器械时,一定采用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将器械固定放置,以免刺伤,一旦刺伤做好应急处理,各种操作均按规章制度去做;要懂得护患双方利益,特别是患者利益、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等;学会自我疏导、自我调节、宽容他人的心理和保健方法,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节。
妇产科, 手术室, 门诊, 医院, 感染
作者:江元琼现代医药卫生 年9期
感谢原创者
442例、其它284例、无一例感染发生,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
我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2007年共做手术3310例。其中人工流产1740例、上环536例、取环308例
1.1病人来源:2007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要求终止妊娠、上环、取环、继发不孕患液术、功能性子宫出血及疑似异位妊娠、官腔刷片CINI-CIN3及非典型增生,需要做官颈活检的患者。
1.2方法:对要求终止妊娠停经40-60天的患者、上环、取环、继发不孕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术等患者,附件无压痛,白带常规:未见滴虫、霉菌、清洁度I~Ⅱ度。尿HCG阳性,彩超提示宫内早孕。术前严格掌握取环、禁忌证,手术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2.1所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穿戴好口罩、帽子、换鞋。
1.2.2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不使用化学剂浸泡灭菌。
1.2.3所有手术器械使用完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燥后送供应室打包包内置132℃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OTTO指示标签以监测灭菌是否合格。每天换含氯消毒液,用G-I型消毒剂浸泡桶必须加盖,所有的手术巾送洗衣房消毒清洗。
1.2.4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地面使用专用拖布清洁,每日操作前后进行空气、物每日中午、晚上三氧机自动定时开关消毒2小时,手术床、治疗车、桌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含氯消毒液拖地。
采取措施,直至复查合格,并进行考核。
1.2.6每周一、四更换使用中的消毒剂及容器,开启的纱布,棉球储槽,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1.2.5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卫生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1.2.7病人进入手术室前一律换专用拖鞋,由专用通道进入,拖鞋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
放人专用鞋柜备用。
1.2.8禁止陪伴人员进入手术室,减少室内污染的机会。
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血量不超过月经量,血常规是否正常。结果
1.2.9所有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缝针、刀片、针头装入利器盒内,按损伤性医疗废物1.3手术感染判断标准:在我院门诊所行手术患者的复诊率,有无腹痛、发热等症状,阴道流血时间不超过
2007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手术的患者3310例,其中人工流产174例,年龄15-45岁,平均3限;上环536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取环308例,年龄24-70岁,平均47岁;绝经98例;月经要求再次生育及改用其它方法避孕的210例;疑似异位妊娠的217例。术前诊断异位妊娠,行诊刮术后,刮出检结果未见绒毛组织193例:术后诊断异位妊娠,24例行刮宫术后,刮出组织送病检。病检结果见绒毛组织,妊娠,功能性子宫出血225例,行诊刮术后,组织送病检,结果为宫内膜增生过长的214例,子宫内膜癌2例例,复杂增生4例,其它284例,宫颈活检67例,输卵管通液术217例,人工流产、上环、取环、输卵管通前均行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无压痛,白带常规,未见滴虫霉菌,清洁度I~Ⅱ度,对于阴道流血的患者,常规行擦洗,戴无菌手套行阴道检查,阴道流血时间长,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有压痛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常规使用抗生素3-6天,无感染发生。讨论
完善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我院近10年来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逐渐健全完善了妇产科门诊手术制订了“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制度”、“妇产科门诊岗位职责”、“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等。做到责任到人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做好术后宣教也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个环节,对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上环、取生素3天,1月内禁止同房,保持外阴清洁,注意休息,共手术3310例,无一例发生感染。判断标准:体温血情况,术后1-2周,门诊随诊。如有腹痛,阴道流血时间长及量超过月经量,请及时就诊。
响,使医院感染控制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使他们也参与到感染控制工作中来。
孕期的健康教育 开设了孕妇课堂,利用集体座谈和定期在产病房进行各知识的宣传和操作示范,让孕妇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告知剖宫产的适应证、术后的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产前的健康教育 指导孕产妇做好母胎的自我监护,根据孕妇已掌握的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注意点和关键点,正确数胎动。同时,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持续性的心理上安慰、感情上支持、生理上帮助,不仅能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减少分娩时的各种干扰;而且能使产妇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取得积极的配合。使产妇在产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使产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合理的饮食营养
应指导产妇应用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饮料和汤汁,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适当的滋补食品,如芝麻、鱼汤、鸡汤等,只要饮食调配得当,不仅能促进产妇的体力恢复,还能促进乳汁的分泌,以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在术后三天内适当控制汤汁饮食量,以免引起奶胀。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主要是转变家属(尤其是老人)的错误观念,及早进食营养丰富的各类食物。
母乳喂养知识 宣教内容不仅是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喂奶的具体姿势,而且还要指导产妇及时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使之掌握有效吸吮的特点和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新生儿的健康护理 正确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哭声及大小便、脐部护理、婴儿沐浴、新生儿预防接种、黄疸的观察,详细告知如何换小儿的体位,做到定时翻身和侧卧,以及衣物的合理添加;告知如何逐步增加喂奶次数和正常的体重增加范围以及必要的急救须知;同时可以适当介绍最新而有益的育儿方法,如婴儿抚触。
1、在门诊部负责人领导下开展门诊护理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门诊护士应提前上班,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清点治疗用品和抢救药品基数,及时做好交接班记录。坚守岗位,不串岗脱岗,上班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注意仪表整洁。
3、热情接待病员,做到微笑服务,帮助病员解决各种困难。
4、按规定准确及时做好各种护理记录,负责整理保管。
5、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按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治疗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6、定时巡视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了解治疗效果及反应,认真做好护理工作。
7、负责注射室、输液室、治疗室各种用品的保管、清洁、消毒工作。保证各种无菌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并负责进行定时更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58岁, 平均年龄41.5岁;其中人工流产12例, 阴道炎36例, 不孕不育5例, 盆腔炎11例, 其它疾病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6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基础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执行医嘱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 具体如下。
(1) 心理护理: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 女性一般心思细腻、性格敏感, 前来就诊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和蔼可亲地与患者交流、沟通[2]。妇产科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多涉及到女性生殖器方面的内容,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比较敏感, 一些不恰当的言语可能导致患者情绪波动, 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合理的沟通方式使患者感到被尊重, 并充分保护患者隐私。 (2) 编写健康教育处方:针对妇产科多发病、常见病编写统一的健康教育处方, 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了解, 比如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LEEP刀手术等, 将这些相关知识印成书面宣教材料, 患者可带回家认真学习,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3]。 (3) 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发生突发情况则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感, 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医疗环境的舒适度,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等。
1.3 评价指标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 采用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36例中, 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出现并发症2例, 满意度为97.22%,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2例, 并发症5例, 满意度为83.33%,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HAMD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优质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专业能力及个人修养, 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 门诊是医院精神风貌、医德医风的直接体为患者主动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最大程度上获得患者的认可, 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善护患关系[4]。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 从整体上理解患者处于疾患状态下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等, 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此外, 优质护理服务还可以使护理人员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成就感, 提高其职业荣誉感。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华云, 张维, 李雪玲.全程优质护理对减少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0 (5) :123-125.
[2]周文娟, 胡德英, 吴莉, 等.创建骨科优质护理温馨病房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 2014, 25 (22) :15-17.
[3]刘务琴, 朱庆.应用护理服务“三字经”, 提高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杂志, 2013, 26 (3) :46.
[4]曾锦霞, 李桂珍, 陈佩莲.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4 (9) :91-92.
[5]Shao Aixian, Huang Lihua, Hu Binchun.According to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work time calculation.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2004, 39 (1) :36-39.
【关键词】门诊;产科;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58-01
1 建立良好的护护患关系
对于一对年轻夫妇来讲,生儿育女是全新的生活体验,大多数都会在兴奋、激动之余难免会有不知所措。但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做母亲的放松心情,吃好、睡好、休息好,将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这就需要助产师用通俗的语言,向她们讲解优生优育知识、孕期生理变化、妊娠合并症相关知识及孕期营养与保健等,并要求丈夫从妻子怀孕那一刻起,要在精神上和心里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应比平时更善解人意、更耐心、更能忍让。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评估教育对象了解孕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真正需要
2.1 医护人员与服务对象,应以人为本 根据孕妇及家属的文化层次不同,给予由浅入深、简单通俗的语言来指导孕期应注意的事项及保健。不管社会地位如何,每位孕妇都应享有健康平安的整个孕期的权利。评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孕妇及家属对健康的真正需求, 让她
们认识到对维护自己和未出生的宝宝的健康应负有的责任。
2.2 了解孕妇和家属对健康的需求 在病人来门诊经体格检查确诊怀孕后,就应通过沟通和询问,了解她们真正的需求。针对孕妇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并使健康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使其和家属认识到整个孕期中,掌握孕期生理变化健康内容的重要性,并重点指导孕期的乳房护理及合理饮食,避免营养过剩,调整临产前的紧张状态,使她们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和健康的过程。
3 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要做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孕前保健知识、不同孕期保健知识、常见病与并发症的防治知识、分娩过程及哺乳期的保健知识,以及新生儿喂养方法,产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如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的筛查、新生儿听力检测及新生儿抚触等。健康教育方式
3.1书面教育采取宣传手册和挂图的形式,给孕产妇及其家属发放不同孕期保健手册及保健处方。如早孕反应的处理,不同孕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孕期的合理营养,孕期用药知识,宫内胎儿的自我检测知识,新生儿沐浴手法等。
3.2录像將不同孕期孕妇及胎儿的生理变化、特点、各孕期健康保健的重点、产时保健及新生儿保健等相关知识制作成录像带和光盘,定时在侯诊室播放。
3.3授课在产科门诊设立孕妇学校,每周授课1次。授课对象:孕产妇及其家属。授课内容:围产期保健、产前检查指导、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及其意义、孕期用药指导、临产前的注意事项。
4 评估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就医的心理也必然发生更新和变革。孕妇在门诊做产前检查时,不仅仅满足于良好的就诊环境、优良的服务,同时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提供给她们一些通俗易懂的预防保健知识,如性病的预防、孕期的自我护理、胎儿监护技能、孕期营养、优生优育、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通过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者与孕妇及家属之间建立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始终保持双向联系,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使她们在整个孕期产前检查中获得大量的健康卫生知识,并按照健康要求去做,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岳华,孙蔚,李辉 产科门诊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9月第1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