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通用12篇)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作为上课前的事先准备,会直接影响听课效果,进而影响到其它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减轻教师负担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很多教师都重视语文课前的预习,很少关注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甚至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该不该预习?怎样预习?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明确指出了预习的重要性,但对于小学数学这一门学科,不少教师有些担心:学生课前预习了,会不会对新知识失去新鲜感,影响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会不会只看一眼最终结论,导致生搬硬套的运用结论;会不会在预习中有错误的想法先入为主,产生负面影响„„其实负面影响的存在不在于是否预习,而在于如何预习。
很多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往往只是顺便说一句:明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了,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一下。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学生一概不知。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讲根本还没有科学合理预习相关知识的能力及习惯,一般来讲,学生回家都只会翻翻书,看看书中结论。因此科学的预习显得尤其重要。
二、研究综述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五四”运动以后,不少教育家将预习列为讲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学者朱自清以为,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有五件事要做,第一件就是令学生报告预习的结果。1982年我国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老师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理论,其基本的特点可归纳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教师先“忍住”不讲,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讲解。广东省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陈永林教授倡导的“引探教学法”,其基本结构能有效地设置思考题以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先学”是课前先学,课初再学,课中又学;“先讲”是学生对预习所掌握的情况先讲述和表达;“后讲”是教师进行补讲,包括补讲学生的进述和表达中的不足,以及对学生答问的点拨、纠正、疏理、归纳;“后帮”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学习。“引”与“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扎实地学好新内容。纵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预习和教学之间非常密切的联系,针对“课前预习”,许多教师从操作层面上探寻了预习的意义、方法和策略等,但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
进,知识不断增长、陈旧率不断提高,贮存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主动寻求和获得知识将更有意义。因此,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中,提出“预习导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预习概念的理解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数学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找疑点,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课堂上的集体学习完全掌握新知。
四、研究目标
1、通过预习使学生能自觉而不是被迫地、长期地而不是短暂地坚持预习。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具有良好的预习能力。
2、通过预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加快、善于进行比较、判断、概括等思维。让预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
3、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意识强,精力集中,思维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能梳理知识内容,理清重点难点。自我探求意识强,主动发问,超前预习下阶段学习内容。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五、研究指向与内容
(一)研究指向: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课前预习是40分钟有效课堂的前提。它有利于学生课堂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获得有效的、适宜的预习指导策略,让数学课堂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发挥高效课堂的有效性内涵。
(二)研究内容
1、探究不同的课型下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预习案的内容设计。
2、探究培养预习方法和预习习惯的策略。
预设策略:(1)加强指导,先扶后放,循序渐进,掌握方法;(2)及时检查,重视反馈,及时表扬,体验成功;(3)持之以恒,组织交流,展示成绩,激发兴趣。
3、探究不同的课型下,利用预习案的教学方法。
六、研究的措施
1、教师指引
(1)时间指引。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间,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课前5分钟预习,或者教师提前一天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外预习。
(2)方法指引。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第一步:看。
要认真地看完全课的内容,包括概念、定律、公式、例题、插图等,从而理解主要数学知识。同时对概念、定律、公式要进行背诵。
第二步:画。
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画,画出概念、定律、公式、例题;划出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可用横线、波浪线、圈划等方式用双色笔画出。
第三步:想。
要进行独立思考。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先自己推导一遍,再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本上的相对照,看看自己推导过程的否正确;预习例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的依据及格式,也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要结合实际生活或自己的生活体验。
第四步:做。
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的知识而出的,试做基础训练,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把自己不会做的题画出来。
第五步:记。
就是用笔记一记。要求每个学生做好预习笔记,要求用双色笔记录,把疑难问题用红色笔记录,其他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记录。
第六步:提。
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学习效果。
2、家校合作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它提供着给人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所以,应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在家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3、树立典型
从同伴中得到的指导与激励总是有别于或更胜于师长,因为她们是同龄人啊因此,应该特别留心挖掘学生中的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经过加工整理,树立为榜样,在同学中推广,供同学们学习、模仿和追赶。
4、合作互助
设立预习小组,引导小组长检查组员的预习情况,并做好交流,使组员之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同时,有必要安排同学跨组请教:用派一人出去,或请一人进来的办法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以达到组内、组外的互助指导、合作提高。
5、分层要求
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学生预习后的收效不甚相同。所以,应十分注意因人而异——在实施帮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根据难易分层指导预习、制定预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同学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与发展。
6、提升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产生兴趣,那么,他的努力会作出达到惊人的程度。”所以,要学生养成预习习惯,重要的是激发并保护好学生预习的兴趣和热情。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于预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让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样,同学们才有继续预习的勇气和动力。
再者,可以尝试为每一个同学准备一张“预习情况反馈卡”,以小组为单位,登记每次预习的得失,指明下次预习的方向。相信有了指航灯的船儿会驶得更快更久。
最后,定时评选“预习小能手”和“预习前进生”,依据同学们课堂上的表现及“预习情况反馈卡”的登记情况对预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和进步的同学进行奖励,颁发奖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提升学生的预习兴趣。
七、研究对象
四年级全体学生
八、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①制定研究方案。
②查阅相关资料,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
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课堂实践
①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行动研究。
②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指导,审视目前的数学课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③ 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收集,进一步修整和完善方案。
3、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①反思、总结整个研究过程,整理各个阶段的材料。
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论文。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为主,同时辅之以理论研究法、实践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
九、课题成员分工
十、研究的预期成果
1、培养学生数学预习的能力,能掌握比较好的预习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对于预习的研究获得一定经验,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研究成果报告,能在校内有一定的推广。开设一节相关教学研究课例。
十一、研究经费
一、边预习边批注
在平常的预习过程中, 一听到教师要求预习, 许多学生就如走马观花般把学习内容粗略地看一遍, 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预习要求了。其实不然, 要想使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就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预习”的习惯, 然后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及时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批注出来, 这样预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进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轻松, 笔者鼓励学生们一边预习即将要讲授的知识内容, 一边在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处批一批、画一画或者打上着重号。在教师的鼓励下, 学生一边看新知识, 一边在诸如“长方体”“六个面”“12条棱”“8个角”以及“每个角都是90 度”等关键地方画上了双横线。就这样, 学生在圈画批注中不仅从整体上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而且将要掌握的知识点更加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以引起自己特别的关注。在数学预习方面, 经常引导学生采取圈画批注的预习方法不仅可以把所学知识集中起来, 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发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小学生的数学预习方面也是这样,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预习边批注的好习惯, 只有这样, 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在学生眼中才会更加醒目, 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边预习边思考
学生预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先学的过程, 既然是先学,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或者需要与教师、同学交流探讨的地方。要想使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把预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或有效质疑提供条件。
如教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时, 对小学生来说, 此时的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在教学之前, 笔者先让学生预习, 自己会做的先试着自己做, 如果遇到难以理解或者不懂的地方就在课堂教学中集中解决。通过预习, 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这些运算顺序基本上没有异议, 可以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是, 对于为什么算式里有小括号时,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学贵有疑”, 当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时, 就说明学生已经深入思考了。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 笔者特意以学生常见的购物情境举例, 让学生思考:“妈妈拿了100元钱, 买一袋米花去45元, 买一桶油花去56元, 请问妈妈花了多少钱, 还剩多少钱?”在这个形象的情境中, 学生真正明白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含义。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预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不断起疑、解疑的过程。因此, 在学生预习方面, 教师要鼓励学生边预习边思考, 及时就自己预习过程中感到疑惑的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 长此以往, 学生的预习能力定会得到极大的培养与发展。
三、边检查边评价
小学生年龄小, 自我约束力不强, 在预习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流于形式的状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要想让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就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与落实, 在检查落实的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从而使学生增强预习的动力, 在习惯成自然中获得预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如教学《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时, 笔者让学生自主预习, 并说明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获得对可能性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时, 为了检查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情况, 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预习的, 通过预习有哪些收获。这样一来, 一部分认真预习的学生会完整地描述自己是如何预习的, 以及自己为了验证可能性的大小都做了哪些尝试;而那些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由于缺乏具体的实践作为基础, 就会产生回答不上来的状况。这时教师就要对认真预习的同学予以肯定评价, 并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同学采取激励性评价, 以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预习之中去。
由此可见, 作为一名教师, 只有注重预习的检查落实以及积极评价, 才能真正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 直面自己在预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 逐渐提升预习能力。
关键词 大学数学;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17-02
1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現状
大学数学课程是工科院校必修的基础课,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教学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如:多数学员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缺乏主动性,课堂听讲时思维活动较少、动手能力较差。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大学数学教学,教的方面主要以增强知识传承效果为目的,学的方面主要以考试及格获得学分为目标,严重忽略了“仅仅依赖教学过程决不能满足解决所有问题的需要”这一事实。教学目的不应以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而应在知识传授中教会学员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考虑到教学过程中难于兼顾讲授内容和自主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表明,课前预习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长期的课前预习能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数学课前预习对自主学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既是学习方法,又是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就是要倡导学员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意识[1]。大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课前预习对于学好大学数学课程、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课前预习有助于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为基础。课前预习通过巩固旧知识,深刻认识旧知识,有助于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催生发现新知识的兴趣,而这种兴趣能进一步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长期的数学课前预习不仅能激发学员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之不再对抽象的数学课程产生畏惧情绪,更能培养学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前预习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前预习作为探求新知识的自主行为,不是简单观察知识,而是借助已有知识尽力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发现过程中,需要旧知识和新知识充分结合,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面对新知识,需要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读、写、记、思;面对新问题,需要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查阅文献、网络搜索等,这些都将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法。针对数学课程的部分知识点,可以在预习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编程实现,既能在预习中提高编程能力,又掌握了用计算机验证数学结论的自学方法。这些自学方法尽管是在预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获得的,但同样适用于其他理工类课程的课前预习。
3)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员在引导下进行课前预习,是独立阅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获取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课前预习的高效实施,是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对内容读、写、记、思等行为达到理解目的,寻求解决方案的文献整理、网络搜索、工具书使用等常见自学方法,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针对各种问题能作出快速反应,而这种快速反应不依赖于具体问题的学科特性,是能力素质的外在体现。
大学数学课前预习,既能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又能进一步促使学员在自学和听讲中激发出丰富的数学思想[3],同时为自学其他课程提供可能。
3 课前预习的有效实施和检测机制
有效实施 针对一定的数学内容,结合学员的知识基础,需要对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进行有效组织。
1)明确预习章节,有的放矢进行预习。教员通过说明即将讲授的内容,使学员在有效时间内进行必要的阅读,从而实现课前预习的基本功能。只有课前对内容有所了解,才能在课堂上紧跟教员的分析思路。不少学员由于各种原因,在数学课程中缺少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加之数学课程的自身特点,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为避免因缺乏课前预习导致的系列问题,授课结束时通常会提出某一思考问题或指出将要讲授的具体内容,对学员明确要求需要预习的章节。
2)细化预习内容,提高预习效率。问卷表明不少学员普遍感觉预习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缺乏自学和预习的有效方法,只是简单阅读材料,缺乏深入思考。为确保课前预习效果,可结合学员的已有知识给出详细的问题列表,要求在预习后能自行给出答案。对大学数学课前预习,问题难度不宜过大,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定义到性质,要求学员通过自学将理解结果整理成笔记形式。
3)灵活预习方式,渗透自学方法。预习内容通常具有灵活形式,例如搜集分析工程数据,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借助计算机进行编程等。通过这些预习方式,学员将逐步养成利用网络搜索资料、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等学习习惯,而这些又构成了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法。
4)建立检测机制,促进顺利开展。通常情况下,短期的课前预习行为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当使学员长期通过课前预习获得训练。另一方面,当前学员的课程压力普遍较大,课前预习或多或少会占用学员的休息时间,当缺乏检测机制时,难免有学员对课前预习应付差使。因此,需要对课前预习效果跟踪检测,及时了解学员的课前预习情况,也能根据检测结果进一步调整课前预习的具体实施方案。
检测机制 课前预习要获得预期目标,必须建立严格的检测机制,通常有三种形式。
1)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及时获得学员是否进行课前预习的相关信息,也可将课前预习的测试结果纳入平时分,以此督促学员认真进行课前预习。具体实施时可以向学员提问数学定义和简单性质的理解,以此了解学员最为基本的课前预习效果。
2)知识考查。通过学员对知识点的信息反馈,了解课前预习的效果并调整课前预习的组织形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简单的数学结论,要求学员进行分析并指出课前预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教员对学员的自主学习方法、态度和习惯进行点评,要求学员对其进行必要调整。
3)问卷调查。通过一定时期的课前预习训练,需要检测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员课前预习的具体做法、对问题的态度、寻求答案的途径等,教员需要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逐步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到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
4 课前预习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某学期对所带班级严格要求课前预习的尝试后,课堂气氛较以往更为活跃,绝大多数学员能跟上教学进度,并对课堂提问能积极做出响应。近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员遇到新问题,从以往的消极转向积极并通过多种方式寻找答案;数学建模时,对实际问题从以往的过分依赖教师逐渐转变为队员之间相互协作。这些都说明了学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能否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使理论讲授和自主学习有效推动教学进程;课前预习能否定量给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强强.“课前预习单、课后分层作业”双作业模式的整合与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4(3):60-64.
[2]杨燕,王程程.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3(8):148-149.
[3]刘虹.反思从课前预习开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课文阅读,生字词是基础,课前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写入手。⑴读。读就是初步阅读课文,要求至少通读2遍以上。在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课文的语言美;⑵圈。圈就是在初读课文时圈点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备下一步解决;⑶查。查就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利用工具书,认识生字、会写生字,从生字的音、形、义等方面入手。可以在文中字词旁标注含义,在文后的生字表旁标注音、形,也可以准备预习本,在预习本中标注;⑷写。写是在练习本中规范、工整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抄写的数量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
2.朗读课文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训练小学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与保障。朗读要做到熟练、流利的程度。不同体裁的文章,朗读的要求也不相同。记叙文的朗读要求,要做到学生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朗读,要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同时,要做到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读准字音、理清课文的脉络、思考解决文课中的问题。
3.初步发现与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阅读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分步练习:第一步,边读边想,找出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写在句段旁边。第二步,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联系课后问题并加以解决,把自己的收获写在书中恰当的位置;第三步,发现问题,质疑。在课文中针对句段、课文内容情感,还发现了哪些问题,能解决,就把自己的观点写在旁边,不能解决的就写在笔记本上,以便在学习中交流。
4.收集相关资料
付家桥小学兰远高
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激发学生乐于预习的兴趣
开展预习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比如:在预习活动中引入“竞争意识”。评选“预习小能手”。这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反思自己的预习方法,取长补短,提高预习能力;另外,学生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了预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
1.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2.选择恰当的预习方法。由于学生年龄小,获取知识的经验不足,对其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指导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预习的成败和预习习惯的养成。(1)数学概念课的预习,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2)数学计算课的预习①看懂例题。学生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②总结算法。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在预习时要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达到算法的优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3)数学操作课的预习,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
三、及时评价促进学生预习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教师应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检查的方式有:检查学生的预习本、课前提问、课内提问、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等。
四、让学生常抓不懈坚持预习
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地训练,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多方力量联合起来,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摘要: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做题并且保证思考方向准确,做出的答案没有失误和偏差的前提与必要条件。现代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而对于题目的阅读和理解往往流于形式,不够重视,导致题目审阅错误等问题。而对于题目审阅偏差一类的错误就像是掌舵行驶走偏了方向,全做无用功。因此,对于小学生数学科目题目审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项目,需要引起学生和教师们的注意。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包括对题目条件、问题的正确审阅能力和对题中所包含的隐藏信息的识别能力等。具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好数学、做好数学题目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据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计算题的正确率极高,但遇到判断题和一些实际应用类型的题目时,常常会因为读错问题的字面意思或者理解不到题目条件的真正含义或隐藏内容而导致题目出错,甚至解题过程南辕北辙,浪费了大量时间,做了许多无用功。而这一现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最为严重,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题型阅读能力,是学生高年级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我针对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式给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数学题目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语文文字功底不是很深,语文基础还不牢固,常常对数学题型阅读理解不到位,喜欢依赖教师帮助读题,分析题目条件和问题。例如:在批改作业时,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常见的、找规律题目中按题目要求用横线划出正确的数字,而将题目要求换一个提法,将正确数字打钩,会发现大部分学生仍旧会用横线的方式标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人的惯性思维和自我形成的概念意识,导致学生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后下意识的运用相同手法做题。二是由于学生在做题时过于依靠自己的想象,导致没有将题意理解清楚就急于做题。根据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在学生日常做题时,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逐字读题,在字上标注拼音,并建议学生小声读出来,用笔将条件标出,用问题突出等方式加强学生阅读文字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阅读数学题目的良好习惯
在学生平时做题的作业批改中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例如,在一道填空题中,50个1是个10,很多学生的答案是50。这是由于学生做题过快,看漏了后面的文字导致的。这样看似“小儿科”的错误在学生今后做数学大题和实际应用的题目时会对学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使学生解题过程南辕北辙,全做无用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段就纠正学生这样错误的阅读习惯十分必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时放慢速度,并理解题目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读不懂的语句应该多读几遍,加强理解再做题。而且对于题目的问题和做题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强调要仔细看清。这类问题和要求虽然简单易懂,但却是极易被看错或者忽略的地方。学生应该在平时做题时就引起注意,避免犯这种低级又简单的错误,导致丢失分数。针对问题和答题要求的训练,教师可以专门安排几道问题与要求相似但细读又不尽相同的题目给学生做,限制学生的做题时间,最后给出正确解题答案,并给予正确率最高和正确率最低的学生以奖励与惩罚,以此来提醒学生对问题和要求的关注,加强学生做题时的仔细程度,改变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和习惯。
三、培养学生找准关键词,并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学生在做题时对于题目文字的含义理解得往往很浅薄,不能理解到位,导致学生不能从一道题目中快速找出关键的`信息点,甚至找到信息点和关键词后不能正确理解它所能表达的意思,导致做题错误。例如:在一道画图题中,题目是:在第一行画3个Δ,第二行画Ο,Ο的个数是Δ的4倍。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仍旧在第二行画Δ,虽然个数对了,但是没有满足题目要求,依旧不能算正确。这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关键词的把握不准确,不能一次性读懂题的关键词,就会导致学生凭自己感觉答题。教师应该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学生勾画关键词的训练,让学生将关键词用符号标注出来,这样就不会漏掉有用的关键信息点了。同时,学生在做题时也容易出现关键信息无法理解的现象。如题目:小明买书包花了65元钱,他付的钱正好,请问小明付了几个十元?这道题目的关键词之一是“他付的钱正好”,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好理解的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这类文字转换成直接的数字文字,方便学生理解,如问学生,“什么叫他付的钱正好啊?”学生会反应过来,“就是他正好付了65元钱”。这样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尝试转化文字,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转化文字的能力,下一次遇见读不懂的关键点时,学生就具备自己转换文字的能力了。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做好阅读题,提升正确率的关键和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步入数学高级学习阶段的重要能力和思维习惯。因此,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被重视并且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J],(07).
[2]陈金义.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些探索[J].学周刊,(22).
[3]周冬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4(03).
一、设定具体预习目标
在平常的数学预习作业设计上, 经常听到有些教师说:“今天回去以后预习某页或者某个知识内容。”学生听了教师的预习要求以后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该如何下手, 或者对于预习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不清楚, 这样预习效果自然欠佳。因此, 在小学数学预习过程中, 要想真正发挥预习实效, 教师就要设定好具体的预习目标以及需要学生达到的预习要求等,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预习要求。
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汇总》一课时, 如果不预习, 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就会如雾里看花一样摸不着头脑, 学习效果自然欠佳。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效, 在学生预习课文时, 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目标:1.阅读学习内容, 在重要的或者关键词语下面画上横线。2.了解数据汇总的基本方法。3.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日或者身高体重等情况, 做一个简单的小汇总。这样一来, 学生预习时目标明确, 知道自己应该从何入手, 并且有了自己在家里简单的数据统计汇总作为基础,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也会倍感轻松, 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由此可见, 在数学课前预习方面, 教师只有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 学生在预习时才能够按照正确的预习方法、去阅读、去准备、去搜集, 如此一来, 既激发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又使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与发展。
二、进行预习方法指导。
合适的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生数学预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即将学到的知识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比如概念类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采取圈画、批注等方式进行, 在计算教学的预习上可以鼓励学生先尝试计算进行预习, 而对于空间几何领域的预习则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实践操作的办法来进行。只有因课而异, 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这样的预习才能更加有效。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 在课前预习时, 在明确了预习目标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出家里的一些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盒子进行拆分组合, 并且让学生在拆分的时候, 真正静下心来想一想,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通过拆分这些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自己有什么发现。这样一来, 有了学生的自学阅读作为基础, 再加上学生预习过程中进行的拆分重组, 学生对于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组成已经了然于胸, 在这样的预习背景下, 学生在听课学习时也就更加简单、轻松了。这样教学,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预习效果。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 教师主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预习策略, 尤其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预习过程中, 由于有了学生的亲自实践探究作为基础, 学生的预习效果也更加显著, 并为学生高效学数学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预习效果检查
对小学生来说, 自制力比较差, 在学生数学预习过程中, 如果教师只布置预习任务, 而不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 那么, 就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可乘之机, 不去预习, 长此以往, 一些不良预习习惯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落实, 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预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 课前教师布置了让学生预习自学并完成“做一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特意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了检查。这种检查主要表现在质与量的检查。对于能够按时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 教师主要通过检查预习过程中学生习题的完成质量状况, 来作为自己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依据这些资料, 教师再相应改进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在这个检查的过程中, 对于计算准确无误的学生, 教师应重点给予其肯定与表扬。当学生从预习中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鼓励以后, 他们的预习兴致会更高, 并可为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 要想使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预习效果的严格检查与评价,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预习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从而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形成, 为数学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数学学科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前后紧密联系的,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呈递进的,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可见,数学课的“前奏”是学好新知识的基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教材的特点,巧妙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最好再精心设计一点点的预习作业,让预习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捷径。
一、明确预习的重要性
对于“预习”作业,孩子们总是认为这是可做可不做的作业,并且多数的孩子选择不做。这时,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给学生讲讲预习给学习带来的好处,也可以结合相关的实例,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渗透预习的魅力,让学生明白,预习是他们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前预习,不仅仅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受益匪浅。比如,在三年级学习“千克”时,我前一天晚上让学生每人回家称一千克的鸡蛋,再数数有多少个,在第二天的新课教学中,学生用到了前一天自己称得的数据,解决了教材上的问题,一下子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他们明白预习给学习新知带来的用处,明白预习对学好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指引,让学生学会预习
由于知识水平比较的有限,不少孩子总以为课前预习就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看一遍,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可谓全然不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的指导,让预习发挥真正的作用。
1.在“读”中,了解所学内容。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无论是例题的呈现,还是练习的安排,在预习时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阅读数学内容时,不能一目十行,流于形式,而是要边读边划,划出定义或题目中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关键字,以便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起的作用,争取做到能对定义、题目完全理解。对于不懂的地方,在预习时可以做上记号,以便能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求解。
2.在“再读”中,把握所学重点。学生通过通读对数学知识有了大体的了解,接着就要再次精读教学内容。在精读中可以借助于身边比较熟悉的事例慢慢地“消化”一部分简单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借助于相关的实物帮助自己理解。比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借助于平时玩的橡皮泥来帮忙,将圆柱形的橡皮泥捏成已经学过的正方体来求它的体积,从而求出圆柱的体积。
3.多问、多思,突破难点。“为什么?”是数学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当然,在预习中学生也同样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学生在数学预习中难免会碰到拦路虎,这时,切不可就此中断预习。要学会自我分析,争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努力地思考,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过,如果经过多方的努力,还是不能将疑难问题解开,那就要做好记号,在第二天的学习中带着这个问题去听课,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4.设计预习题,促进预习效果。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与新知学习相关的练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解决这些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预习就有了目的性,就不再是空洞无力。比如,预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了吗?学生经过自己预习课本例题,既初步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又能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评价添彩,让学生爱上预习
教师的评价是每一个孩子都特别在意的东西,教师一个肯定的评价会使学生信心百倍;一个赞许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教师的评价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对于学生的预习,教师也要及时地检查,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简单题目的练习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当然在检查之后切不可毫无表示,教师要作出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预习效果,以便学生的下次预习。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提
要]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然而传统作文的批改,特别是学生作文的自改中存在不少误区。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走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之路,更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对小学生作文自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引导学生作文自改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作文自改
能力
培养
对策
[正
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教育民主化、目标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现代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这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它得天独厚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领域中却存在着一块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误区”,这便是批改。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显然学生自改作文是一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学生自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写作实践中形成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将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然而,我们现在学生自改作文的实际情况是进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
(一):许多教师、学生对待学生自改作文若有若无。有的则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误区
(二):学生自改作文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大部分只停留在错字、病句的框架内。
误区
(三):缺少合作,甚至是羞于以自己的文章示人。
误区
(四):教师对作文自改缺乏有效地调控和评价。
二、自改作文中学生问题的归因分析
我们认为学生自改作文的种种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其能力更可以有效地提高。这就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和合作精神,这些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有:
1、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虽然素质教育思想在这几年深入人心,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教师围绕考试,学生围绕考试,家长围绕考试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的神经在作怪。
2、学生自改作文的动机缺乏,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单一。许多学生总是抱着“改了也是白改”的思想,进而加上教师对于改作文放任自由。学生修改的方法没有很好掌握。进而形成上述现象,修改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3、学生中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缺乏。正如有人云:“搞好自己的责任田。”羞于或者说不愿与同学交流作文,生怕机密外泄,自己落人之后。
如此种种因素,形成了当前学生自改作文的种种弊端。
三、对策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消除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恶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采用有效的策略实现作文教学质的飞跃。
对策
(一):学习实践,从根本上确立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福音,并在改革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预示着作文教学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趋势可以概括为“全程开放、个性张扬。”《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更是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们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作文观。
1、扎实学习素质教育作文教学的理论;
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崭新的素质教育,它摒弃了传统教育陈旧因素,又吸纳了传统教育的精髓,引入了新时代的多种理念。我们的教育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春天。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从中吸纳精华,充实自己的实质,建构“大作文教学观”。
2、努力实践素质教育的作文理念;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和“改”两部分,学生学习自改作文就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为师者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促进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对策
(二)从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可以了解到,要改,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有的改一点就算完成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作文的态度十分轻率,不想修改;不行。因此,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自改的动机,培养学生自改的意识做起,并将这一项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工作的始终。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内容进行作文自改目的教育。南岸”改“绿”活动,点燃学生渴求修改作文的迫切愿望,人,从而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动机,真正体会到“三分文章七分改”的道理。
对策
(三)学生的作文在草稿完成之后,绽。诸不知作文中的问题大量存在。我们鼓励学生发扬批判的思维,寻找自己作文中问题,并努力修改。
1、从比较中感知;
有比较才有差距,比中读,对比中思考,而后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全程开放、个性张扬。
小学生对于自改改作文,80%的学生对修改缺乏正确的动机,是教师要求的,不改 如讲述北宋诗人王安石改诗句,“优秀文章大比拼”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反复修改,认为自己的作文十分完美,为学生提供可以作为参照的范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文就相当
”这是我们有的40%的学生对自己“春风又绿江,“我为病文把把脉”才能使文章生动感 无处可寻破让学生对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才得以更好地体现,才能切实:运用心理学规律,激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心理上有许多障碍。的事。在班里进行“优秀文章选登”:改变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往往存在着一种定势,有比较才使人有前进的动力。于学生作文活生生的榜样,给学生以鞭策:为什么别人的作文会如此之棒——正因为他们修改。我可以通过修改达到他们的水平,从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2、从自读中体会;
学生的作文完稿后,我让学生反复地默读,养成作后自读的习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文非改不可。首先,从文章的内容上、审题立意上去发现问题。如:《我熟悉的人》一文,要求用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品质,而许多同学却写了两件事,甚至多件事。显然审题不清,通过读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其次从文章的写作顺序、详略安排上是否恰当;再次,让学生从读中检查语言文字方面是否有问题,是否符合当时的情况,语法有没有毛病,有无错别字;最后让学生全面朗读,通过朗读深入发掘体会。
3、从互评中升华;
心理学上认为:对他人的作品批判的思想更为深刻。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之间的交换更能发现问题。一方面改进了同学的作文,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水平,对自己的作文更能体现批判的思想。
合作的精神在互评中也得到升华。个人发表意见,集体进行讨论,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同学的情谊、合作的意识得到很大的体现。
对策
(四):运用教育学规律,提高作文自改能力。
〈一〉授予学生自改的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因此,在学生对自改作文产生修改了一定的兴趣,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要及时授予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1、修改的一般过程;
修改的一般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引导学生先从文章的立意、事例的选择,再到间架结构、详略安排,最后到语句的连贯通畅,词语的适当运用,体现螺旋上升的模式。这要求教师努力去引导,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原因,进而形成自觉的行为。
2、修改的符号;
一般有〈1〉“增”,即增加字、词、句、段。〈2〉“删”,即删去多余的部分。〈3〉“调”,即调换词句章节的位置。〈4〉“换”,即把用得不适当的词句换掉。正确地运用修改的符号也是自改作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明确应该统一符号的运用。这是对作文认识程度的体现。
〈二〉实文演练,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1、自改作文与认识能力提高相结合;
认识事物包含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因此,认识能力的训练要落实到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之中。
〈1〉促进观察能力的提高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准备的知觉。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以积累、贮存写作的材料。这样既解决了写的内容,又解决了修改的材料。
〈2〉促进分析能力的提高
客观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生活也是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仅仅停留在观察事物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材料加以分析比较。通过联想,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小学生生活的实践比较有限,还需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课内外的阅读,从阅读材料中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透过现象观察本质的方法。
2、自改作文与学生表达能力训练相结合;
小学生作文要反映自己的生活实践、真情实感,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实写出来反映客观事物。在作文自改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真实的感受向同学表达,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对人、对事,实事求是,把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自改作文与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相结合;
小学生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要说的意思,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心理学上指出:“思维和语言是处于统一之中的。在自改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引导学生把观察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对生活、对社会、对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形成新感受,表达有新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对策五:建立多元的自改作文评价机制。
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评价我们倡导发展的功能。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对语文课程的发展价值,努力实施多元的发展性的学生自改作文的评价。
1、教师评价;
主要体现在作文课堂中对学生的自改情况,交流情况。这是评价学生作文自改,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对学生评价的尺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2、学生自评、合作组的互评;
这是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评价的重要途径。让学生谈自改后的收获,找一找与他人的差距,这些已经体现了学生评价的雏形。当然,还有更深一层次,让学生说在修改中的体验,大大提高作文自改的有效性。
3、家长评价;
学生的作文自改水平与家长的肯定与否息息相关。家长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家长参与到学生作文的评价体系中来,更有利于体现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促进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4、社会评价。
在这里我所指的社会评价主要指让学生的作文通过报刊、杂志进行有效地宣传,使学生尝到修改作文后的可喜成果,从而激起学生每次作文修改的欲望,养成作文自改的良好习惯。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当然,小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体现作文知识能力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
2、张成新编著:《小学生作文阶梯训练》
关键词:质疑;释疑;因材施教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旧知不能解决新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产生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三、明确目的,正确释疑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当学生的意见不一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教师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關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同学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
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置学生于“愤”“悱”状态,使学生不得不疑,要注意如下控制:
时间控制。首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新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其次,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三是,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拍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四是,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问”一无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过场。
对象控制。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学困生质疑。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
范围控制。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实践证明,做好有效控制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
一、阅读预习
语文课中读是重要的目的和手段。因此,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有效地阅读课文,也是预习方法之一。
1. 激趣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完成预习的任务。譬如“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其中文章的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物等,有的涵盖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并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因此,通过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要点摘抄下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开阔他们的视野,积累语言,同时达到预习的目的。
2. 带着问题阅读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引导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边疑问边思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小女孩擦燃了火柴几次?每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她看到的这些说明了什么?这样,让学生通过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从而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
3. 读、划结合
阅读预习也要讲求方法。在预习一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课文,再继续读课文中的预习部分。该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有的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有的概括了课文大意,通读之后再读这部分内容,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用笔划一划、读一读预习中提出来的要求,让他们再次阅读课文,并让他们用笔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作出标记。比如:用“——”划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碰到不理解的词语则用“~~~”标出来,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来认真思考,加以理解;遇到喜欢的句子可以用“……”点出来,反复阅读,并可摘抄下来;对于自己弄不懂的句子,则可以打上一个“?”,留到教师来讲解,等等。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划,手脑并用,还能促进学生读书时集中注意力,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训练设计
预习时往往涉及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应当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引导学生提出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从而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预习训练相结合,以有利于突破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有效的预习效果。
1. 课文批注
有些课文的“预习”就有如下要求,“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写一写”,或是“把你最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并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等,因此,在预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时候对课文进行批注。比如:这是一个关键句,概括了全文的主旨,批上几个字;这里写得精彩,划上圈圈,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那里读有心得,可以写上几点体会,等等。例如预习《詹天佑》一课时,很多学生对“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这句话很有体会,将其画了下来,并在旁边写了“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我感到十分的自豪和高兴”等感受。
2. 差异指导
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但教师在强调学生差异的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和肯定他们的差异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的。因此,在预习中教师不能武断地将学生归类,甚至放弃对学困生的指导,而是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适应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例如:首先,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按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优差搭配,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和交流,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辅导学习差的学生,并鼓励他们回答预习中的问题,以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而预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自主预习,在教学过程中再适当采用竞赛等形式来检验他们的预习效果,使所有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和提高。
总之,预习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把握,并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对新的知识进行构架,从而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不仅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方翠.浅析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课堂阅读预习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2(18).
[2]史琳.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艺术[J].时代教育,2007 (Z2).
松江区仓桥学校诸春妹
我们农村学校由于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周围的信息源较少,家庭知识层面较低,前瞻意识薄弱,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处于过高或过低状态。同时,一些学生的自主意识淡薄,自主能力欠缺,往往处在盲目的被动学习当中,学习效率低下,目的性不明确,许多家长对此也束手无策。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决心通过课堂唤起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也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切实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说:“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对学生而言,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情换心、以情引行、以情动情是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情感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反省,是所有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原则的前提,是促进学生主动性发展,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
注重情感投入,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首先是建立三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是合作的师生关系,二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快乐。因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困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
疑质疑。最后,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一贯持续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的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也有人喜欢运用动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应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三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容的,可以相互交融。
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中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如果不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学时,教师若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还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真正得以激活。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有意识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印象颇深。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书进了教室,从容告诉大家,“这里有36本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学生们都好奇地睁大眼睛,各自猜想:老师拿着这么多书要干什么呢?我诡异地笑着说道:“这36本课外读物我要分给三个小组,要求第一组分得这捆书的1/3,第二组分得这捆书的2/6,第三组分得这捆书的3/9。你们说说看,这样分法合理不合理,哪组分得多了,哪组分得少了?最后分完了没有?”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先是静寂无声,片刻便听有的学生说:“这样分不合理,第三组多了。”有的则说:“第一组少了。”还有的说,这样分很合理,三个小组分得一样多。同学们争论不休,但是都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见时机成熟,便向学生们发出邀请,问有谁愿意上来分一下,几乎所有的小手都高高举起,那阵势… …在全班艳羡的目光中,三位同学依次把这捆书平均分
成3份、6份、9份,各自拿去应得的份数。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在黑 板上形成如下图示:
看到示意图,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出来:“分得一样多”,“是相等的”,“分完了”。但全班同学仍然沉浸在惊奇中,轻声议论着“怎么会一样呢?难道这三个分数是一样大吗?”这时,老师也故意带着好奇的口吻说:“咦,奇怪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被充分激发了起来,并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于是教师抓住这个极好的教学时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我也从中深受教育,领会到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琢磨,创设好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效果明显。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采用谜语导入法。教学伊始,先出示谜语:“一件东西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在我绘声绘色地朗诵下,学生情不自禁地被这个谜语吸引住了,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很快就把谜语猜出来了。这时的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师趁机引入新课,学生产生了一种进一步了解事物真相的欲望,自主意识自然被激活了。
三、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过程。教是教给学生学习能力;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思索,在思索中掌握知识,又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唯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活动余地,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更多尝试成败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
其中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简单的学习模式,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切不可嫌弃学生动手操作笨拙,认
为这样太浪费时间,于是包办代替。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内容时,就充分让学生展开操作,学生通过测量,拼、摆,演算出图形的周长,又从多种计算方法中选中最佳方案,顺利完成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又通过拆拼发现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公式跃然纸上。这样做虽然比教师直接给出公式,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周长费时多,但走出了死背公式的误区,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参与过程亦是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过程。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操作,人人参与,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水平是可行的、有效的。
四、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和概括,而在后继的认识学习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思想,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具体化的反映。简言之,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行为,思想对方法起指导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一)符号思想。在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以符号形式(包括数字、字母、图形与图表以及各种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的,即运行着一套形式化的数学语言。用字母表示数,小小的字母能代表许多数,符号以浓缩的形式,可以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如下练习:当a=b时,要使等式成立,括号里填几?
a+2=b+()a+()=b+ 5a-9=b-()
a-()=b-()a+()=b+()a+c=b+()
a-c=b-()
用字母概括出等式的性质,培养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当然,把客观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抽象概括为数学符号和公式,有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再抽象符号化的过程,学生会遇到较多的困难,需要在平时多加培养和训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意识水平。
(二)对应思想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
1、数形对应。如
在教学正负数时,我充分借助数轴,让学生对原点、正数、负数、绝对值、自然数、整数、基数、序数等概念分得清清楚楚。
2、量与量的对应。在应用题中较为常见,尤以行程问题,客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客车所行的路程,而货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货车所行的路程。
3、函数对应。近代数学中,函数的定义是建立在集合基础上,它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归纳为两集合中元素间的对应。如:
+8
351
3461
4571
56816
以前我在处理这类练习时,让学生计算完毕,答案正确就满足了。现在则不然,先计算后核对答案,接着让学生观察所填答案有什么特点(找规律),答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再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当一个数变化,另一个数不变时,得数变化是有规律的”,结论可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只求体会,不求死记。
(三)分类思想。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三角形中以最大一个角大于、等于和小于900为分类标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结构。
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诸如还有整体思想、集合思想、极限思想、优化思想、分解和组合思想、猜想与证明、演绎与归纳等等,在我们小学数学中都有涉及。只有老师做教学上的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意点拨,必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
此外,开展形式各异的数学活动,扩大学生数学学习的外延,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家长不能代替也是替代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
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功是每一位学生都向往的,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工作目标。怎样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永远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
我深信,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实践操作、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个性共扬,努力为学生创造、提供自主学习的广泛机会,让他们有较多体验的积累,这样,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各项活动中,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从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克鲁捷茨基著《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2]毕恩材 朱秉林著《数学教学艺术》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5;
【关于小学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10-25
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09-17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10-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06-06
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09-2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30
小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10-1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