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心得体会(精选8篇)
大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1
在这次“青春逐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担任英语组的组长,从编写英语教学的策划书到英语教学备课再到给小朋友们上课,每一个环节我都参与其中并感受颇多也受益良多。
社会实践活动筹备伊始,我主动请缨担当英语组的组长,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区的小朋友多做一点事,也为我们这个团队分担一些责任。刚开始写策划的时候我是针对xx社区的情况来写的,后来队长何xx说临时改到利民社区,所有的策划都要有所调整,当然也包括我们英语组。还好两个社区的情况都差不多,我们也很快就做好了调整。但是因为不知道利民社区小朋友们的整体英语水平,我也只做了一个粗略的策划,准备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去了解小朋友们的英语水平。
第一天到了社区后,我们并没有给小朋友上课,只是给他们进行课业辅导,同时我也问了部分小朋友是否有上过英语课,初步了解到了他们总体的英语水平。因为第二天就安排了要上英语课,所以晚上回家我就开始备课。第一堂课我准备的是有礼貌用语的使用以及26个字母的读写。我首先是在网上下载了一个ppt,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ppt进行了修改。又下载了一个教学视频和一首英语“abc之歌”,以期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调动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
到第二天正式上英语课的时候,我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上课,还是英语课。在课堂上,我列出了一张英文名字的清单,让小朋友们自己选一个满意的英文名,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堂秩序一度陷入混乱。有的小朋友十分跳脱,有的则又羞涩含蓄。不过最终有惊无险,在我们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使课堂秩序恢复了正常,在奖品的激励下也充分调动起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也使第一堂英语课圆满落幕。
有了我的前车之鉴,由我们英语组其他队员主讲的英语课也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起来。我总共上了两堂英语课,每一堂英语课里,进步的不仅是孩子们,我也在进步。
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有不足,也有亮点。但总算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无论过程如何,只要结果让孩子们有所收获,那么我所做的一切准备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2
为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辅导的科幻绘画《太空花园》获寿光市二等奖,我班的刘小丽在市古表演中获大王称号,为语文网络资源设计的脚本获山东省三等奖,辅导的作文《美丽的仙人掌》获潍坊市三等奖,辅导王家帅在小学全国英语竞赛中获三等奖。“进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考试成绩不稳定等。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3
20xx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年,这一年相对于前两年来说,对于教学和教育工作有力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在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承担了一些新的教学任务,总体上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年的工作任务。
1.本年主要继续担任科技英语的教学。第一学期继续承担的是《电子商务》的教学。这是我第二次带这门课,这次除了认真备好课外,继续不断扩展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课外知识,争取在讲好课文本身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次比上次讲解更详细,而且讲解章节覆盖更广,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学期承担的是《计算机科学概论》的教学。这是我第四次带这门课。但是为了精益求精,我把课本详细地进行了整理,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在课件上补充了一些图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直观,增加讲授课人工智能这一部分,并且沿承以前的方式,针对大一新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每节课布置作业,坚持批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情况,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重点讲解,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在讲授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中不能做到深入和精确,另一方面在教学进度和学生所要求的教学速度上未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些问题是在新学年中我要努力攻克的,希望能在同事和自己的帮助下使得科技英语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2.担任了信管xx34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信管xx34班是我从大一第二学期接班的,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和班主任沟通交流,了解他们以前的成绩,课下也和学生保持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尽快完成我和学生互相的了解与适应。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地完成了从比较基础的《新概念英语》到难度加大的《新视野英语》再到四级强化的教学任务。结合上次的经验,针对各个学生鼓励教学,及时总结学生成绩情况。
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和以前上科技英语课的不同。公共英语课强调的是英语基础词汇和应用的培养,而且小班教学更需要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所以虽然担任的都是英语课的教学,但是要因材施教,学会在不同的课程中转换角色,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承担了xx级英语专业汉英翻译和xx级英语专业汉英翻译的教学任务,翻译是英语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这门课之前请教了同事,参考了多本资料,教学中补充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点,通过大量的例子讲解翻译的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由于这是第一次上这门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面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英语演讲
现如今, 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 更多的都采用演讲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演讲不仅作为人们的交际手段, 还能有效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当今社会, 越来越需要有关英语方面的人才, 并且不断地改进外语教学方式来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 使用英语演讲的方式变得非常频繁, 在全国各地不断地举办关于英语演讲的各种活动, 对于英语演讲的能力也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更多的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并且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应该合理的将英语演讲融合到大学的英语教学中, 讲英语演讲引入到英语口语教学中。
一、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演讲教学的作用
英语演讲已经成为了现在大学英语口语实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比起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用英语口语开展情景对话的活动或者是进行分组讨论的活动, 英语演讲更能锻炼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也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并且锻炼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1.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语言技能。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基本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上, 教师只是比较单调的讲解英语知识, 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 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加入英语演讲的形式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参加英语演讲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 开发大学生学习的潜力, 大学生还能在英语演讲准备的所有过程中提高综合语言技巧, 包括英语的口语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大学生为了能够展现一个出色的演讲活动, 在准备演讲期间会加强背诵, 熟悉的掌握演讲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就充分的锻炼了自身英语的口语能力, 创造演讲稿的时候也锻炼的了英语的写作能力。在英语演讲稿的创作过程中, 根据大学生又有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所以应该更加注意学生不同的写作模式。英语演讲稿的创作方法主要是先开门见山突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随后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进一步的阐述文章的主要观点, 最后在文章结尾时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内容, 还可以提出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相关问题。
2.增强大学生英语辩证思维能力。在演讲的过程中, 能够充分的体现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也能充分的展现对客观事物具体的看法, 体现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演讲的拟题、选材或者整合的信息内容以及组织语言的运用, 这些过程都是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归纳完成的, 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以往传统的大学生英语应试教育, 部分大学生都没能彰显活跃的思维, 导致知识面掌握的比较狭窄, 也严重阻碍了对外界不同事物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 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在英语演讲进行拟题和选题的过程中, 无形的起到了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重要作用, 开阔了视野, 也引导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全面的关注, 英语演讲的写作也充分的锻炼了大学生对英语辩证思维的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最终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没有机会登台演讲, 对于英语的演讲更是没有接触过,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进行演讲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就会变得特别紧张, 在讲台上无法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 这些想象都表明了学生缺乏自信心, 这也是演讲过程中首先需要克服的心理问题, 通过不断的积累英语演讲的经验, 能够有效的调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同时, 最重要的也是为大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树立起自信的人格特征。
二、大学英语口语融入英语演讲的课程模式
1.模仿演讲, 充分学习到英语演讲技巧。在进行英语演讲联系的课程之前, 可以组织大学生首先去欣赏一些优秀的英语演讲视频, 为了能够让大学生充分的了解英语演讲的概念, 也给大学生首先树立一个榜样, 通过观摩一些优秀演讲视频, 能够大学生感受到英语演讲带给大家的震撼力。这些英语演讲的视频需要选择一些诗歌朗诵的精彩片段或者是一些著名英语演讲的部分段落, 让大学生在演讲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所在, 激发大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
2 . 英语演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撰写优秀的英语演讲稿。在确定了演讲的具体题目以后,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开始自主选择素材, 整理素材, 让学生多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英语诗歌或者是经典的英语著作, 鼓励学生对演讲稿进行新颖独特的创作, 选材结束以后, 学生就可以自主进行演讲稿的编写工作, 完成对英语演讲稿的创作。
3.开展英语课堂上的辩论赛, 增设即兴演讲的内容。在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课堂上加入即兴演讲的环节, 大学生需要积累一些英语知识并且具备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应变能力。从英语演讲转换到脱稿进行英语演讲, 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然趋势。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英语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系统性培养, 针对这一现象, 需要在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合理科学的融入英语演讲的环节, 通过英语的演讲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J].广西教育.2011.09 (21) :79-80.
关键词:词汇;教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词汇贫乏、同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障碍。英语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就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语言学家Mc.Carthy也曾说过:“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音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他的感情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他就无法用这门语言和别人进行交流。”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离开高效率的词汇学习,知识技能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要想熟练运用语言,首先必须熟练地掌握词汇。然而,本人在这些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单词的掌握很是费力,往往耗时很长,其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经常抱怨说英语单词太多记不牢,即使记住了单词,也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词汇教学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着重介绍了作者本人在课堂上进行词汇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实践过程,以助于词汇教学的交流。
一、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学习英语单词,首先是要能正确发音。如果不能正确朗读单词,不仅人家无法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你也无法听懂人家的话。不能正确发音,既不能很好发展听的能力,也不能顺利地同别人进行交流。正确发音还有利于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发音与拼写之间有着非常的联系。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听英语单词分辨出单词的读音之后,再进行读音规则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结合字母音和在其单词中相同读音進行拼读训练。学习字母A时,可列出laketake name,让学生拼读。学生在读完一个单词之后,可将辅音变换进行替换练习,如将lake中的“l”替换成b,c,d,f,g ,h,j,m,n,p,r,s,t,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采用类推方式。如学生已学过farm,在学习bark,mark这些词时,先让学生复习farm,然后让学生尝试读bark,mark这些词。让学生归类。可让学生对同一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读音进行归类。这就解决了学生掌握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拼写单词。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组合的读音规律,能够作到听词能写,见词会读。
二、融构词法于词汇教学之中
英语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语言。在其总词汇量中,除了数量很少的基础词汇是本族语外,大部分词汇是在借用拉丁语词根和希腊语词根的基础上加以英化的。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记一些词根。根据词缀在新词中不同位置,可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种。前缀改变原词的意思,但通常不改变原词的词性;后缀加在词干的末尾,改变原词的意思,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改变原词的词性。借助前缀、后缀、词根等基本构件,单词记忆会更加科学高效。这里列举一些构词力强且广泛使用的词缀。如:rebuild,rewrite,retell,reunite,disagree,dislike,discover,disappear,painful,successful,careful,colorful,useless,wireless,hopeless,homeless等许多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map,inch,head,dirty,warm,cool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合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classmate,classroom,football,volleyball,baseball等大量单词。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利用构词法,对词进行科学的分析,抓住关键,那么就能举一反三,有助于记忆词汇和扩大词汇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必须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
三、采用对比联想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有许多词形、词义相近的单词,教学过程中对词形相近的词进行对比对于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很有好处。如form,from;advice,advise;adapt,adopt;wander,wonder;decide,divide;choose,choice等许多单词常被学生混淆,及时加以对比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别,避免用错写错单词。对常用的同义词或词组,如worry,anxiety,answer,reply,respond;join,takepartin;run out,run out of等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正确使用。另外联想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有趣又不容易忘记,在英语中同样适用。如:kindergarten(小皇帝的花园-幼儿园),tongue(烫-舌头),pest(拍死它-害虫),package(pack-包裹,背包+age长年在外吃饭打包带走-包装,打包,捆扎)这些词可以采用联想法来记忆。利用正反义,同义关系,谚语,习语,歌曲(谣)和绕口令等方式帮助记忆新词。使学习者情趣盎然,快乐记词。最后,学生要经常朗读单词和课文,作到“词不离口,句不离口”,升华对词的音、形、义的理解和运用。
四、词汇教学与文化相结合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是最明显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其意义中无不渗透着文化的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切不可用汉语文化去理解英美文化现象,反之亦然。各种语言中除一部分核心词汇外,许多词汇都常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文化内涵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而美国人看到“moon”则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人等。因此“moon”(月亮)这一词的内涵就鲜明地反映出中美文化差异及文化习俗。又如表示颜色的词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休戚相关,在人们心目中有特定的含义。比如黄色(yellow)一词,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一方面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在过去,黄色是中国皇帝的象征,所以皇帝身着黄袍;但另一方面,黄色又象征着腐败堕落,特指色情、淫秽,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但黄色在美国却没有这种特殊意义。英美国家一般用blue(蓝色)来指色情,如a blue movie。再以“dog”为例,中英两种文化对于该字的理解大相径庭。中文说“人”为狗是轻蔑、看不起,有侮辱之意。但英语国家确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主人忠实可靠,甚至出现了狗继承主人大笔遗产这种令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怪事。再例如,英语中的一些习语,如cold war(冷战)、iron curtain(铁幕)、to be armed to the teeth(全副武装)等反映了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汉语中的“下海”(plunging into the sea of business),“三个代表”(the Three Represents)等只有用“直译加注”的办法才能使外国人充分理解。可见同一个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反映的意向和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注意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要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比较,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汇差异以及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其内涵,以排除自身文化的干扰,不断纠正自己对词汇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和错误。教师对个别词汇作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词汇的兴趣。
五、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所谓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章篇及其前后关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由此可见脱离语境一味地死记硬背单词,单词也会如同泡沫一样,很快从记忆中消失;反之,在语境中记忆词汇,比如通过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新闻报道等,即可以培养自己通过上下文意义猜测生词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又可以获取知识与信息,可谓一举多得。教师也要把词汇教学与语篇语境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在词汇与句子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将词汇、句子与语篇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词汇的交流功能。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的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幻灯、录像、影片(碟)、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展示词语的使用情境,使学生直观体验词汇的使用场合和巨大力量。另外,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如故事比赛、小品戏剧、演讲赛等复习词汇。这样不僅能提高词汇复现率、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六、随时随地学习和运用词汇语言
英语词汇不仅存在于课本中,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可随时获得。学生往往过多看重课本语言,忽视词汇语言与现实生活现象的联系。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参加考试而不是生活交际。结果无法恰当运用所学词汇描述生活情境,也对课本外的生活词汇熟视无睹,造成语言学习与生活环境相脱节。许多知识(包括词汇)仅靠学习课文是掌握不好的,还需要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进一步学习巩固,进而掌握好它们的用法。阅读课外书籍除帮助学生巩固课本中的基础词汇外,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必须将英语真正看作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进行灵活自如的应用,而不能把它看成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课外英语读物,增加学生接收英语的信息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英语词汇,使他们的词汇覆盖扩大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吸收生活英语词汇,把课内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例如,常见的饮料有:百氏可乐Pepsi,可口可乐Coca-Cola,乐百氏Robust,雪碧Sprite,香皂有舒肤佳Safeguard,手机cell phone。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词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亚太经合组织APEC,劳务市场job market,人才市场professionals market,肯德鸡KFC,雀巢Nestle,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 nations treatment,人才库brain bank等,常见标志语有:游客止步Visitors Not Admitted,随手关门Shut the door after you,昼夜营业Round- the-Clock Business等。由此可见,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及时习得英语词汇并加以运用。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自动地激活词汇的能力。教师要有效地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其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习技巧和策略。词汇教与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活跃的教学思维和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更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练习。由于英语词汇所具有的特点,词汇教学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大学生英语语言各项技能的综合巩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陈辉.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学的策略[M].外语教学,2001.
[4]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ENGLISH SUMMATY How time flies!A term will come to an end again.This is the last semester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in class in the university.To be honest, I am a little reluctant to end up my English study.After all, English plays a vital role in our life.When we are not stick to learning English, it always goes from bad to worse.However, to my relief, my attitude towards English is positive.At least, I was never late for the class, let alone be absent of the class.I remember that one day I had to conduct a physical experiment, but I didn’t ask for a leave.Although I was burdened with worries at that time.I still waited for the end of the class and then ran to the laboratory.Generally speaking, I always had previewed the text before the teacher taught it.Not only would I write down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new words, but I would also finish the exercise all by myself.Sometimes it was difficult for me to translate Chinese into English correctly.But when I didn’t know how to translate the sentence in the exercise, I would turn to the dictionary for help rather than seek the answers from the internet.Besides, thanks to the morning reading, I could often learn the lesson thoroughly before the class.Frankly, I listened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Because the teacher did not just teach us the knowledge in the textbook, she also made some suggestions for our life.She recommended that we should learn some liberal arts to enrich our life due to the science we are major in.Moreover she reminded us to prepare for the employment in advance.I enjoy learning English in this way.However, sometimes I was yet absent-minded in the class.Sometimes I couldn’t help talking with others.(this phenomenon is rare)To make matters worse, I seldom answered the questions the teacher asked.As a matter of fact, sometimes even if I knew the answer or I had made the preparations, I would not put up my hand to answer the question.In a word, I lack the confidence and courage and this let me down.I have tried to stand up several times but I didn’t make it at length.That is to say, my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 wasn’t so well.Worse still, in this term, I didn’t get involved in so many English competitions.To me, I lost a great many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myself.In a way it is my loss.In recent days, I have been occupied in preparing for the CET-6.For the sake of other activities, I spent little time in preparing for the exam before.Compared with CET-4, CET-6 needs the sturdy basic of English and more practice.As consequences, chances of getting high mark are slim.But I will still make desperate efforts to achieve my goal.Through such a term of learning English, in some aspects maybe I have improved my English.But what I find is that I’m getting more pessimistic.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I prettily understand that I should attribute everything to my English pronunciation.I always think that my pronunciation is poor.As a result, I dare not to stand up to answer any questions.It is obvious that the inferior emotion leads to everything.Towards this problem, I must find a solution to tackle it.Unfortunately we will not have English class next term, But I will still insist on studying English on my own, especially improving my pronunciation.Whatever the trouble I will confront with, under no circumstance will I give up.
庞 静
相对于其他正规院校的本科生来说,高职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平均水平不高。从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来看,其不足主要表现为词汇量少,语音语感较差,知识面窄,独立进行分析判断能力不足,从而反应较慢。除此之外,高职生在英语听力学习方面的不足还表现为缺乏良好的英语听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缺乏良好的听力习惯,缺乏应有的自学能力,这一切都无形中构成了高职生英语听力学习的障碍。在我上的大学英语听力的部分系部表现的特别明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的选用和利用对于教学来讲意义重大。虽说我们学校的大学英语听力选用了不同的教材——外语系选用的大学英语听力;人文系选用的英语教程;音乐美术系选用的实用英语。但由于系部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系学生相对英语成绩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处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中,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或自卑不前,或自满松懈,或心不在焉,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均和前者有着很大差距,形成两极分化。外语系选用的教材中每个单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常是语音练习,它对于纠正学生的发音很有帮助。教师在完成这一部分的听力练习之后可以接着让学生跟读,模仿,从单词到长句,循序渐进。同时讲解相应的发音规则。第二部分通常是对话和短文。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如果按照机械的程序从讲解词汇,介绍背景,播放录音直至完成练习,他们会感到十分吃力。于是我一般在讲完词汇和介绍完背景之后,先把所要播放的录音内容概述一下,当然语速要慢。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适应时间,帮助他们理解接下来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口头练习,这一部分往往会被忽略,我认为这是十分可惜的。不妨让学生根据所听的内容编排对话,复述大意或进行主题讨论,将听与说结合,把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交流则包涵了由听到说的过程。听是说的基础,听最终要服务于说。
人文系现在的英语教程听力没个单元有不同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从report来引出话题,这部分比较简单。然后10个段对话,1个长对话,1个短文听力。这部分听完,再简单讲解一下基本上要花一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的认知,45分钟都在不停的听,做题目无疑会走神,事倍功半,往往是开始20分钟效率特别高,然后就思想松散了听的有一句没一句的。休息5分钟后按照课本内容是听电影片段做填词。这部分联系简单但由于是原声电影说话的语速很快而且连读,省略都很多,加之听力疲劳。所以效果也不佳。我觉得还是听与说要结合交替进行。另外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全面了解其语言的文化背景,这也有可能为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适当地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我认为在听力课的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听力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既包括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上的歧义,又包括了地理、历史、政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的差异。
音乐美术系的实用英语教程没有单独的听力课本。听力课是在课文中的一部分,非常简单。对于我们学校的高职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本功较差,以前的听说训练较少,进入大学后,听老师用英语讲课,他们会感到紧张,听不懂更说不出,缺乏积极性和自信心。一两句没听懂,就精神紧张,影响了下面句子的理解,本来能听懂的句子也茫然不知所措了。久而久之,对听力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除了合理地利用教材,还应当补充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我有时会在上课前讲段时事新闻或幽默,课间休息时放几首动听的英文歌曲,每隔一段时间播放一部精彩的原版电影等等,这些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样一来,学习英语对于他们来讲,不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成了了解社会,丰富生活的工具。
对于一门语言来讲,语音是其基础。英语也不例外。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是否准确对他们的听力理解影响很大。我们学校的高职生语音基础较差,许多学生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训练时颇感困难,主要是因为缺乏语音知识。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语音知识,让学生模仿录音磁带的语音和语调,勤说多练,循序渐进。诸如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口语缩略等等。鉴于学生语音上的弱点,我认为很有必要向学生强调这些语音的基本训练,同时应多下工夫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来克服语音上的不足。
刚放假,觉得真轻松,随即过了8天的老师隐,挺辛苦的,但同时也取得很大的收获。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回顾这8天的时间我是专心的,但专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究竟是一名实习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甚至因为读错了某个英语单词或某个字后,学生把错误指出来而无地自容。
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这此实习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名好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记住我,那么我的第一次实习就不遗憾了。记得那是第四天,一个学生递来一张字条:老师,我喜欢你的微笑,当你微笑着走近我时,使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亲切,我很喜欢你。这是我在实习里收到的最好的,最值得珍藏的礼物。我想,其实走近学生的第一步只须微笑就够。
初为人师,总是有些紧张。我带着羞涩与忐忑抱着课本和教案走上讲台时,尽管我做了很多预备,但当我真正面对那么多双眼睛时,我还是紧张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教unit3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如何询问和回答时间”,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课堂生动,活跃,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half”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圆卡纸,把它剪成一半,告诉学生这是圆的一半,也就是half。讲到“quarter”时,又把半圆剪成一半,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了。这样学生就形象地明白了这两个单词。而讲到如何表达时间时,我用了一个用红卡纸做的大钟,同学们一开始就被它吸引住了,显得颇有积极性。用实物让学生练习“what’s the time? it’s?”的句型,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我没有认真备课的,那课堂将会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老师告诉我: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篇二:培训学校英语老师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2011年2月18日,我来到福州台江中亭街学大培训机构面试,顺利通过后19正式开始为期三天的培训。三天之后,我顺利的签下了试用合同,开始了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刚开始我完全没想过要在培训班工作的。因为我是学的是物业,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期初想的是找个物业专业,哪怕工资低点都可以,至少可以学点经验。没想到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渐渐对这个工作产生了兴趣。一方面,我自己比较喜欢教师这个岗位;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个岗位锻炼一下自己;此外,跟小孩子打交道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和争斗。一旦找到感觉,知道该干什么之后,心情就大不一样。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既然我这么喜欢教师这个行业,我何不现在积累一些经验,考过老师资格证后回家乡的学校里教书。至于物业专业,我觉得不管做什么岗位那些学到的知识都是用的上的,不算丢了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决定一定要好好干!
刚开始,因经验不足,是不会让我们讲课的,也就只是周一到周五的时候给学生订正一下作业,他们不会的再单独给他们讲解。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差不多两周。在这两个星期里,我慢慢认识、熟悉、了解我的学生。我发现他们都是些基础不算好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特别的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经常把作业拖到最后才能完成;自律意识比较差,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开小差、讲小话。我刚去的时候那些带的是六年级,那些小孩子完全没把我放在眼里,一点都不“配合”。每每这时候我都有点受伤感??好在时间长了我慢慢的找到了跟他们相处的窍门。刚开始遇到学生不守课堂纪律的时候,我听从主任他们的意见,采用“罚站”,“罚抄”等来“治”这些学生,但一方面我觉得这招不是很好用,另一方面我又怕这样容易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但置之不理又只能导致我喊破嗓子都只有很少同学在认真听。于是,我灵机一动,在每个小组之间展开纪律评比,结果学生们马上自觉起来了。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管理学生,有时候还真锝巧用方法,这让我心情大好!
两周之后,我正式开始接学生,真正的开始讲课。那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可是一开始上课,紧张还是不请自来,即使偷偷地给自己鼓劲也无济于事,连笑容都似乎显
得僵硬难受。“good afternoon,student。”我机械得重复了不知念了多少遍的开场白。然而,这句话说完,下句该说什么呢?突然间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只能一个劲地重复着教案里的内容。这时,我想到了我当时在学校也参加过英语朗诵比赛,那时候我就在那么多老师,同学面前朗诵英语,也没怯场啊?想到这我干嘛要这么紧张呢?慢慢的,我不那么紧张了。由起先的眼睛只敢盯着教案到后来的渐渐进入佳境。备课时设想的提问、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一在课堂上实现。两个小时过去了,这才发现,我“竟然”完成了我正式工作的第一个教学课时。一节课下来,达到 “宾主尽欢”的效果。
对于这节课,我感受颇多。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还是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毕竟我不是师范类毕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便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并且请她们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帮助修改教案。她们没有丝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久而久之,我讲课也越来越出色了。
在培训班做了三个月多了,这么久来,有喜有忧,有得也有失,当然收获也是很丰富的。特别是在讲课以及辅导小学生,初中生方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我们培训班一般课程都安排在周六,周天或晚上,平时除了看看学生的书,做一下范本,就是备课了。刚开始最苦恼的就是如何寻找备课的思路。可讲的知识点很多,而且似乎都很重要,但都讲的话一方面课时不允许,另一方面突显不出文章的重点。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我应该如何取舍,这是我备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更加贴近,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常不能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要有耐心,要落实到位。
二、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经验丰富的主任一级的老师。我听了很多节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上课的要领。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用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她们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听完课之后,把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有时候主任上课的内容及方法能融入到我的课堂中去,这样学生学的旧方法不会无用武之地,我也可以适当添加我认为不错的方法,以此让学生学的更好。从中,我深深意识到,经验丰富的主任,她们的开放性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孩子兴趣是关键。
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都说实践才能出真知,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教育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才发现以前都只是纸上谈兵,而老师们对素质教育深刻的独到的理解都让我们受益非浅。刘校一直向我们强调,无所谓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无论是英语还是其实哪科,我都是以学生讲为主,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经常用一些比较幽默的方法来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点记忆新单词,如小学三年级中有个单词:park公园,有些学生记不住,我就说你一个人晚上在公园里会怕不呀?怕的话就是park了!还有初中的学生有的对于名词复数 要去f,fe的记不住,我也给他们了个诗来记忆:贼的妻子生活难,天天扫叶来做饭,忽见一狼躲架后,起刀把它劈两半。
毕竟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原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帮助班上的同学改英文名,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近来更帮
部分同学交上了”penfriend in america”,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只有英语水平提高,他们才能达到交异国笔友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四、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起初会在旁边写上错因,要求学生在没有别的任何提示之下自己再重做一遍改错。后来慢慢的,我不为学生标上错因了,我会只在作业上标个记号,让学生自己找出错因并改错。这个方法我一直用到现在并且效果很不错。但同时对于个别情况的学生,我也会辅导他们,陪同他们一起找到错误并改正错误。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
五、积分礼物鼓励制。
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年龄特点,非常注重鼓励他们。毕竟是学生,还是会对礼物有一定的兴趣。每次上课后,教师都会给每个学生本堂课的表现给一个积分。每四次积分中取最高分,以换取相应的积分礼物。学生们还是比较喜欢有礼物拿的感觉。同时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这也正是学大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六、是老师亦是朋友
每每下课后,学生们碰到我,都亲切地喊一声:“老师好!”或者“miss wang”,然后和我聊很多关于生活而不是单单学习的话题时,我就会带着按捺不住的羞涩和欢喜应着。常常也会关心学生的近况。是老师又是朋友,远远比只作老师来的深得学生心。我发现了快乐竟如此简单,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们认可并充满亲切地问候一句,却被他们的天真可爱所感染,一切烦恼都没有了,乐此不疲。现在真真切切得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不禁嘴角扬起一丝微笑。记得我5.29.生日的时候,我的学生们还偷偷商量着给我送礼物并且不让我知道。那天,我收到了一大束花,各种各样,有玫瑰,有康乃馨,也有菊花,还有百合,更有纸折的月季等等,我当时真的很感动,这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真是惹人喜欢!
如果说刚开始,我是带着应付实习的心来上班的话,那么现在,我真真地爱
上这份工作,爱上那一句句稚嫩的“miss wang。当初没有读上师范,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现在正好弥补了我的遗憾。我喜欢当下的生活,我可以将我所学到的知识一一传授,更可以把我对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上的一些构想实践于我的学生身上。当然,家长也乐见其成。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学生的支持,我更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需认真的对待,以不负他们口中的“老师”二字。以人为本,把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看待每个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很快,这三个月的日子即将过去,我教的学生也要期中考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经过这么久的实习,说实话,我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个力气活,劳力,劳脑,又劳心。教师也是良心活,教得好坏多少,得用心中的那杆秤来衡量。当教师还得讲策略,要想教好学生,要想学生信服自己,必须和他们交友,不断琢磨学生的心理,才能做到。虽说,有些学生顽皮、捣蛋和老师作对,但他们都有一颗追求知识,探求真、善、美的心,我们作为老师的应该多关注他们。今年六月我即将毕业,但我不会结束这份工作的,我会继续在这工作下去,我觉得为他们付出值得,当被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我喜欢这份工作!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2011年6月16日篇三:大学毕业生英语教学实习报告
大
学
毕
业
生
实
习
报
告
学院: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大学毕业生英语教学实习报告
时间飞逝,一晃半年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在这半年里,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我从一个一点经验都没的新手,在那虚心向前辈学习,认真研究如何上好课。经过半年的努力,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的教学情况。
一·听课。
这是实习的必经阶段,听课不仅能够学习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能熟悉自己将要教学的班级。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与大学里大不相同,他们要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涵,而是一种能听、说、读的技能。带教的周老师教态很好,课程安排上面相当严谨,备课很充分。听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觉得整节课早已经规划好了似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了这节课要完成的内容。就算有突发状况的发生,老师学生也都能自行控制好时间。学校规定的听课是10节左右,我基本上能去听的课都去了,为的是想了解整个章节上课的完整过程,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上课手段和形式。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大学里所学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提及不少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过,感觉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感觉很不一样,教学的内容就算一样,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老师自己授课,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结合练习加深印象。而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给予的鼓励也可以有很多种,比如:good!great!excellent!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是否自己会漏掉一些没有专心听讲的学生,适当地抽他们回答问题以便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板书的排版也不能天马行空,而是要让学生一看就明了??这些都是书本上很难学到的东西。一周的听课时间下来,作为实习生的我,感触都很深,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光是 “sit down, please!”这一句,一个老师一节课就要说上几十遍,教学的内容固然重要,学生与老师间基本的尊重,也是我们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二·写教案。
教案是教学前的重头戏。周老师先让我仔细回忆一下她上课的步骤并结合我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来写教案。起初,我有点傻眼,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我只是写了部分重要的知识点和一些课堂用语到教案里去,就怕到自己展现讲台上上课的时候忘词。对于那些细节部分,则在自己的本子上一一注明。提醒自己,以防漏掉了什么。就连上课需要的口语部分也都是尽量背下来,记好。
三·试讲。
正式上课前,董老师让我试讲。刚开始还以为,就只有她一个人在教师来听我的课。但是,当我迈进教室时,才发现还有其他的老师。当时的心“扑通扑通”直跳!可一想到董老师平时的话语和自己的充分准备就不是那么害怕了。试教的时候,刚上课那会儿,班里的学生都很迷糊,几乎连提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后来,不知是他们的求知欲望,还是那种活泼的气息让他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个个把小手举得老高说:“let me try!”那一瞬间,对学生的积极劲儿很是感动!四·上课。
以前,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就互相演练上课的经过。但是,现在真正地来到了课堂,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的学生没有外面演练时的“学生”聪明。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小学生!不是为了组织课堂而暂时扮演小学生的大学生!小学生活泼,爱动,很淘气,有的时候会叫你哭笑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并操纵整个课堂是很难的!
带教老师董老师说,若你越宽容他们,他们就会越调皮,甚至连课堂纪律都不会遵守。因此,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很严肃!起初,我并不把董老师的话当真。但是,当我的课上到一半出现董老师说的那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严肃起来,终于,一节课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结束了!那时候,觉得“严师出高徒”还是有它的底蕴啊!
五·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有些学生比较调皮,在课堂上,他们难免会有些吵,我说他们时,他们还会跟我顶嘴。他们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当课堂纪律有点糟的时候;还有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如何处理等等。
当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解决。当他们在课堂上很吵的时候,有时我就采取罚他们抄作业,或者是跟他们讲情理。记得有一次我在讲解试卷时,有些学生上课很吵,讲的声音比我还要大声,我就说你们谁要是再讲话,我就让你们抄两次这份试卷。他们不信,继续讲话,下课时我就要求几个讲话的学生,让他们抄两次。当下节再吵的时候,我就以次来威胁他们,他们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听我的课。
关键词:艺体,大学英语,体会
接触艺术体育类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有几个年头了, 期间因为本校连续数年艺体学生英语高考平均只有40多分 (150分制) ,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曲折超乎想象。笔者请教了本校前辈, 俱都无奈;认真研读了知网上近百篇相关的论文, 大体也不外乎学习动机分析、分类分级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加强基础知识讲解等等, 真正具有借鉴意义、操作性强的论述少之又少。不得已, 最终还是自己摸索, 总算有所收获。
一、教改方法由来
最笨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我每次在教学上遇到挑战, 总喜欢走两条途径:研读大量文献资料和求教于学生。既然文献研读收获有限, 我就选择了第二条路, 开门见山当众请教学生:其一, 不喜欢上英语课, 除了基础差, 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其二, 你们希望把英语课上成什么样子?我不仅当众请教, 还把自己的手机号、QQ号、电子邮箱、办公室门牌等一并公布, 希望通过所有可能的交流与讨论共同找到对策。而且一旦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 我将会给予期末总成绩加分的奖励。
Cohen (1998) 强调要尊重学习者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策略,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1]。经过反复努力, 我收到了上千条学生反馈, 分门别类整理过后大致如下:根本就不想学英语, 但作为必修课又没办法;虽然学校换了几套教材, 其实都没用, 因为即使最简单的句子也看不懂;最反感教师讲单词和语法, 不仅枯燥乏味, 而且讲了也听不懂, 记不住;最喜欢上课“侃大山”“摆龙门阵” (知识拓展) 的教师;最喜欢看电影;喜欢上课有互动性的活动。
二、教改思路
上述反馈中, 大多数都在意料之中, 但是教师耐心细致的单词和语法讲解受到普遍反感却是意料之外的, 仔细分析却又情有可原:学生的英语基础与教材严重脱节, 再怎么讲也是听不懂的, 况且至少六年的英语被动学习早已使学生疲惫不堪, 养成排斥的惯性心理了。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大学生已经有了完整的独立人格, 而且当今大学生的叛逆心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他们对英语长期的偏见使我们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般的激励措施难以形成长期的效应。根据“情感过滤说”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态度越消极, 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过滤作用越明显[2]。而按照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的理论,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又强调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而不是“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3]。于是我开始着手进行上述两个理论的对策研究与实验。
我事先就教改中可能存在的违规问题咨询了教务处和教学督导组, 然后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事实上, 除了少数研究者和专业人士, 大部分人的英语纵然达到了四级或者六级, 在工作中也都是用不上的, 更不要说高职高专的艺体专业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不再是语言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等级水平, 而是从英语中学会了解世界, 反观自身, 推介自我。其后, 我又把整个教改分成若干模块, 逐个攻破, 包括强制性的平时成绩考评机制设计、职业性的专业知识接驳 (类似ESP) 、文化性的一般兴趣调动 (影视、歌曲等) 、灵活性的时事新闻拓展等等。
(一) 成绩考评设计
我发现, 平日旷课最多和课堂最不认真的除了那些基础最差的学生, 还有基础最好的。前者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机会通过期末考试, 因此干脆放弃学习, 转而寄希望于考试作弊或者重修 (对重修者格外开恩以使其顺利毕业是很多高校的潜规则) ;后者由于在同班同学面前具有绝对优势, 对期末考试过分自信, 容易出现懈怠。为了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减少期末突击应考, 我将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的比例从2:8调整到3:7, 4:6, 5:5, 并最终定格到了6:4 (我并不认为6:4的比例适合专业课程) 。由于过去的课后作业普遍存在网络抄袭的现象, 因此我们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包括课堂综合表现、课堂作业和小组讨论。其中课堂表现主要是针对特别活跃的和 (或) 开小差的学生:前者答对有奖, 答错不罚;后者答对无奖, 答错罚分或罚表演节目。连续数年的实践表明, 这种成绩结构比的调整对于所有层次的学生都有鼓舞和鞭策的效果, 不仅如此, 每学期都有不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素材的搜集, 这使得他们更加享受教学的过程。
此外, 分级教学适用于学校层面的宏观策略, 对于微观层面的班级而言, 真正要做到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根据入学英语成绩, 将学生分成AB两个等级, 在平时成绩考评中给予不同的要求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为部分课堂作业设置了不同的作业要求, 并且允许B级学生挑战A级作业, 挑战成功会有加分, 挑战失败也不会扣分。为方便操作, 我还直接在教学班花名册中备注了AB等级。
(二) 专业知识接驳
ESP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思路, 但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求颇高, 难以在普通院校, 尤其是高职高专的艺体类专业中实施。尽管如此, ESP的基本思路仍然是值得借鉴的, 我校甚至还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大学实用英语》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 , 根据音乐、体育、美术三个专业编写了三个章节, 分别是:Part 1 Music and Dances, Part 2 Sports and Games, Part 3 Art, Part 4 Mass Media and En-tertainment.每个部分有若干单元, 而每个单元又有两篇文章,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班专业特点选用合适的单元。然而这套教材与ESP其实也只是貌合神离, 因为绝大部分文章都属于科普文章, 不仅生词繁多, 而且长句、复合句特别多, 很多时候一段文字上百个单词就是一个复合句。这种文章不要说艺体类学生, 就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 该书同时为我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诉求, 我自行在网络上搜索了一批文章作为教材的补充, 发展到现在这些扩展阅读的课时分量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用度。
以China Daily2014年3月9日的新闻Brush with Beauty为例, 该文章报道了画家于继高把写意手法融入工笔手法的创新举措。本文句法结构简单, 生词也少, 除了语言点常规分析, 我还结合自身文化研究和摄影特长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 讨论了中西方文化传统在美术摄影作品题材选择、手法表现力、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区别, 重点突出了美术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联,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转世轮回思想以及色彩、数字等背后的文化寓意对于美术的重要意义。最后我反问学生:“学习美术、音乐、舞蹈, 为什么不能不学文化?”并提出“我国当前艺体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偏低的情况是导致艺术大师越来越少的罪魁祸首, 需要得到反思”等观点。整整两节课, 全班学生一直聚精会神, 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直到课间休息时仍在就美术的文化问题继续提问, 有学生甚至建议把本节课当做公开课再上一次。其后, 我尝试着把本次课的内容引入了初等教育专业 (琴棋书画都要学) , 结果同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专业知识接驳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图式 (cultural schemata) 体现, 因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 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它在理解语言和文本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三) 任务型的兴趣调动
我个人可谓五音不全, 因此无法满足学生想唱歌的愿望, 但是想看电影就容易多了, 而且我为此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影视教学方法研究。
要想保证学生是带着任务去学习, 而不是纯粹“看电影”, 教师就要进行必要的过程干预, 避免他们过分被剧情所吸引。实证研究表明, 中断放映过程, 进行剧情或台词的讲解与讨论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影片的整体把握, 还容易引起他们权且应付的心理, 于是我用非编软件对大部分电影进行了瘦身, 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将所有影片时长压缩到了85-90分钟, 把观看电影的所有注意点和任务做成字幕, 放到对应的时间贞上, 并且统一给学生发放作业签。这样一来, 影片播放到对应的时贞时就会自动弹出字幕, 提醒学生注意后续情节或台词, 又或者要求学生根据字幕完成作业。最后影片播放完了, 学生的作业也同时做完了。不仅如此, 每次播放影片后, 我都要安排两节课专门就经典台词、影片场景和情节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等进行深度剖析与小组讨论, 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或者其他相关结果又会作为下一届学生的讨论话题。
用任务引导学生, 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 既不放任自流, 又不会在高压下失去兴趣。这种任务型的教学法目前已经从影视课扩展到了其他手段的教学中, 基本做到了每讲课都有任务, 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但并不是每次任务都给予平时成绩, 这其中的选择有时是根据我自身的时间安排, 有时候取决于作业本身的创新性等。此外, 我也注意到了影视手段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比重, 这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兴趣表达, 也关系着课程目标任务的实现。在连续数年的结构性实验中, 我对“1+1”“2+1”“3+1”和“4+1”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比对, 最终认为每三周安排一次影视教学 (2+1模式) , 基本能够兼顾到教学节奏、学生需求和课程进度的需求。
(四) 时事新闻拓展
教材的内容总是很难跟上时事节奏和学生的兴趣点, 因此我们要允许并鼓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上课素材以及可能的与此对应的自由考核, 这样一来就能真正做到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近年来, 我在这方面虽然一直都在有意识地积累适合各个层次的教学素材, 但在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谨小慎微, 否则一不小心有可能会被定成“教学事故”。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强化英语基础知识”, 但这种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慎之又慎。从最近几年的监测来看, 高考60分以下的学习者除了应付考试, 基本不存在所谓的学习动机。而且从教学实践来看, 上课讲单词、语法和句型让艺体类学生很难“忍受”。但是语言结构简单的一些精炼短文 (包括专业性强的短文) 的深度阅读却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2014年我们实时选择了China Daily网站上的Wisdom of the Printed Pages, 该文章讲述的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低头族”只知道用手机和i Pad打游戏、看电影, 很少用来看书, 甚至韩寒都公开表示自己很少看书, 只看杂志。文中描述的情况与当前的大学生如出一辙, 因此除了语言点分析, 我们还深度解读了文章背后的精神层面的问题, 并展开了分组讨论。讲解前我曾有意统计了美术专业和初等教育专业两个教学班课前、课间休息的手机使用情况, 确实几乎都在看电影或者打游戏, 此后的半个月里, 我并未做过任何相关的教育或提醒, 但是半个月后的随堂统计却发现, 两个班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在用手机看新闻、小说或做其他阅读, 这就证明文章的选择和课堂讲解确实收到了效果, 弥补了学生内心的“阅读空虚”, 而且统计过程本身对学生又是一个提醒和触动, 因此统计过后这个比例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结束语
很多人都认为艺体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 然而文化图式的教学表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原来他们也能从英语和英语课堂上的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学有所用, 这本身除了意义建构的成就, 也有学习动机建构的成就。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课堂参与率的措施也帮助学生从英语与专业知识的接驳中找回了自尊。此外, 过去人们认为英语课堂是学生难得的语境机会, 但与其让学生因为听不懂而抵触, 倒不如中英文穿插, 甚至中文可以多一些, 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和思考。至于艺体专用教材, 再好的设计也只是针对一般水平而言的, 真正要切合本校、本班的实际, 还要任课教师在辅助材料的选题、文本难度等方面多下工夫。无论如何, 实践已经证明, 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也能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并且学有所获。上述教改是在笔者的影视技术特长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 其他同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开发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Cohen, 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 1998.转引自:康燕茹.地方高师院校艺体专业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 (2) .
[2]薛荣.“情感过滤假说”及其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平原大学学报, 2005 (2) .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J].学科教育, 1998 (3) .
关键词:大学英语薄弱院校;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34-4
1 引言
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有必要对大专院校尤其是大学英语薄弱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广西师大蔡昌卓老师提出,凡英语四级平均通过率历年都在50%以下、六级通过率在35%以下、后续教学正常开课率在25%以下的院校原则上应视为大学英语薄弱院校。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历年的四级平均通过率均为30%~40%之间,而六级通过率则没有正式统计,后续教学基本缺失。根据这一界定,该学院属于大学英语薄弱院校。由于该学院实行分级教学,所以本文拟以该学院为例,调查不同层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情况,并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2 问卷调查的设计
为了解到尽可能多的反馈信息,经几次修改,最终确定问卷的内容,分为4部分共24项。
完成问卷设计后,确定调查对象为学院大一年级英语A、B班学生,这是因为该学院根据入学成绩和分级测试成绩进行分级教学,包括自动化、建环、生物医药、工管、经管等非英语专业,专业涉及面广,而且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因为C班成绩偏低,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未被列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于2011年5月进行,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达90%。
3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总结,在数据和答案中发现结果有些在预料之中,而有些则出乎意料,得到的反馈信息值得讨论。
3.1不同层次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调查问卷中的第一部分(问题1-7)主要了解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从总体上来说,与B级学生相比较,A级学生认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两个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明显不够,没有明显差别。表1、表2是A级与B级学生对自主学习认识的两组数据:
从表1可看出,绝大多数A级的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只有4.2%的学生能够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形成书面计划,这一比例明显偏小;40.6%的同学对自主学习感觉很盲目,无从下手;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47.9%)认为自主学习比较重要。从表2可以看出,B级学生相应的数据更不容乐观,分别为1.6%、43.9%和32.4%。
3.2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
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问题6-9)主要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从总体上来说,A级与B级的学生均认为学习英语非常重要,但是两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存在明显差别。表3、表4的数据充分說明了这一问题:
以上数据比较符合该院的实际情况,在预料之中。
3.3不同层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
调查问卷的第三部分(问题10~13、16-21)主要了解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A级与B级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实践得不够,这一情况正好与第一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所收集的数据相吻合。以下表格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说明: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论A级还是B级学生,其英语自主学习情况都不容乐观。A级高达74.5%的学生每天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B级也高达72.2%。在没有时间投入的前提下,可以预测各层次学生在写作上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事实也证明,A级和B级各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分别为54.9%和54.2%)平常根本不进行写作练习。这只是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其他问题从听力、口语和阅读技能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因篇幅关系没有收录到表格,其情况和写作类似,能自主安排学习计划的学生人数微乎其微,这一情况非常值得探讨。但是,21题反映出与B级学生相比,A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只有13.6%在老师不布置作业的情况下不自主学习,而B级这一比例高达47.9%,将近一半,这一情况同样值得关注。
3.4不同层次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希望获得的帮助
调查问卷的第四部分(问题14、15、22~25)主要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希望获得何种帮助。从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没有充分和深刻的认识,希望在自主安排学习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具体数据参见表7和表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A级及B级都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在自主学习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但是这些学生基本上只是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主动联系过老师;而且,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最能促进英语自主学习的途径是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老师的指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无助和无力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即自主学习不是放手让学生去自习,而是要有目的地在课内外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而如何进行培养是各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4 该学院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该学院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现状总结如下:尽管与B级学生相比,A级学生能够认识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但是无论A级还是B级学生都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不足,这直接导致他们自主学习的实践不够,而且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表现出了很大的盲目性,自主学习能力偏低,需要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如下:
(1)如前所述,该学院属于大学英语薄弱院校,在师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且作为国内的二类本科院校,生源也不是非常理想,这是该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的最根本原因。
(2)该学院进行分班教学,但是A层和B层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别,这可能是因为该学院不是重点类院校,A层的学生实际上并未和B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别,即矬子里的将军。另外,该学院进行分班的依据主要是入学的英语成绩和入学之后的分级测试,而且为平衡每个班的人数而进行过微调,所以这一依据是否科学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必须明确的是:①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②这种能力并非是自然习得,而是需要培养的。因此,课堂内外忽视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该能力的低下。
5 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该学院出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的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进行必要的师资培训。英语教师并非全部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虽然在知识储备上比较充分,但是容易忽视教学方法和与学生的沟通。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则更需要专业的技能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面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自身培训,如系统的学习策略培训、加强学生学习动机培训等。
(2)在课堂中加大学习策略培训。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才会积极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3)建立英语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各种小组活动,发动学生自己的力量,实现“好帮差”。
(4)大学英语薄弱院校应该采取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避免过度放手;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该学院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感到很盲目,不知如何入手,也不知如何获得帮助。鉴于此,完全放开的自主学习只会流于形式,教师应该将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大学英语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口语心得09-21
大学英语综合训练心得体会02-0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会01-1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拿高分的心得体会03-07
大学英语课英文总结03-03
英语课前的演讲大学01-12
大学英语3英语词汇01-22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英语06-15
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查询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