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5-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精选11篇)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篇1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征服火“神火飞鸦”火箭张衡地动仪远东瓷器

A.公元前50万年人类征服了火B.公元800年中国发明火药

C.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D.公元前6 500年发明制瓷技术

2.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3.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有气泡冒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光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C.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B.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8.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御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作空调和冰箱

制冷剂的“氟利昂”是一种氟氯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

示为:M+O3 → MO+O2, 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氟氯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添加剂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食醋C.水泥砂浆D.液态氧

1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1.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1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B.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碳+水C.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蜡 + 氧气

1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造米酒B.呼吸作用C.铁的生锈D.蜡烛燃烧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

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2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

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5.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三

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 s后取出来,可以看

到部分最先变黑。

16.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17.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氧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五氧化二磷

④空气中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

(1)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2)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分析其中的成分______;

(3)请再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混合物________。

18.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回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前端要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合计12分)

19.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试管给某物质加热,实验后,却发现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两点)

20.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至少回答两点)

21.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环境三大问题)等.结合琼海市的本地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合计26分)

22.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

2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

右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在B

瓶中放

入一只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瓶;

B瓶

(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4.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1)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2)假设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答案

一、1、C2、D3、A4、D5、B6、D

7、B8、C9、C10、B11、A

12、B13、D14、A

二、15、外焰内焰焰心与外焰接触16(1)试管破裂(2)腐蚀标签

(3)液体沸腾喷出伤人17答案:(1)①③⑤(2)新鲜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答案合理即可)(3)大理石、雨水(答案合理即可)

18、①

 四引燃且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迅速燃烧铁 +氧气 

点燃 二氧化硫氧化三铁②吸收SO2,减少环境污染硫+氧气 点燃

119.提示:(1)试管外壁有水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由于灯芯温度低,会使试管部骤冷炸裂;(3)试管加热前没有预热;

(4)实验完毕后,没有等到试管冷却就用冷水冲洗试管,会使试管骤冷炸裂。

20.(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21.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结合本地实例分析合理也可)

22、【解析】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由于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而且不需要加热,故选用B作发生装置,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2)B催化(3)高锰酸钾

溶于水

23.(1)A瓶:带火星木条复燃;B瓶:昆虫在氧气瓶中仍可以存活。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略大); 氧气能支持燃烧或氧气能供动植物呼吸性质(或氧化性)。

24.假设大明的正解,答: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气体试样,将其打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包装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篇2

一、常出现的问题

在化学计算学习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遇到计算题就不去看;(2)感觉化学计算较难,尽管学了不少化学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3)课本上的计算题会做了,但在考试时遇到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就会被难住;(4)考试时,认为有的题目很眼熟,一看就会,但做出来常错或者不全对;(5)在关键问题的解题思路处卡壳。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教学时,对有关的化学概念、原理没有理解透彻。九年级化学中基本概念多,相关知识分散在各章节中,不少学生会越学越觉得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掌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陷入了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 找出化学计算的依据

为使学生能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时,首先要对有关的化学要领、原理理解透彻。如,最基本的相对分子量的计算,与其有关的化学概念有化学式及其写法、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量。化学式的定义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从它的写法的规定可知,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对分子量的定义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关键是“总和”二字。教学中应该强调:(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相对分子量是“和”,而不是积或其他;(3)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一”。这样,让学生全面了解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化学知识,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该相加求和,而不是相乘。这样,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容易理解了,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就能迎刃而解,并为以后的已知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求化学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还应让学生注意,计算结果一定要准确,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往往是一些化学计算的第一步,它的结果若有误,直接影响后面的计算结果。

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应首先分析题目所述的化学变化过程,同时把这些变化与数据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利用定义或公式进行计算时(如有关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也应该强调定义和公式的含义,正确运用公式。

2. 加强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的训练

(1)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切地了解题意,搞清已知条件和欲求量,并在头脑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印象,为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简而言之,就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实践证明,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发生的困难或错误,常常是由于审题马虎,或者看错题目,或者疏漏条件造成的。所以应让学生注意:审题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注意找出隐蔽的条件,为弄清已知量和欲求量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这样才能正确地解出题目。

例如,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

该题容易错解成,根据16g高锰酸钾的质量直接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该题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同学制取氧气时,只是反应了一段时间,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反应完,显然不能用高锰酸钾的质量直接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计算出氧气的质量,再根据生成的氧气质量计算出其他固体物质的质量。

(2)分析解题思路

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欲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采用图示法进行推理。

例如,6.2g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消耗的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用框图表示解题思路(如图1所示)。

(3)解题

分析题意即可找出解题的方案,列出算式求解。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解题格式、步骤,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3. 多做多练

化学计算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弄清化学概念和原理以及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应注意多动手练习,不做够一定的习题,很难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也很难提高计算的水平。

与其他的习题一样,计算题在整个化学的学习中也有阶段问题,在不同阶段作不同要求,最后达到熟练解题的目的。

如,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在刚开始学习时可以练习这样的题目:

实验室用19.5g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这样的题目可直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得到结果。

在复习提高阶段,可以练习难度稍大的题目。

如,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后,得到9克水蒸气,则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A.1∶1 B.1∶4 C.1∶8 D.2∶3

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训练,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思维能力。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篇3

A B B D C A B D D B

11、(1)不矛盾。(1分)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而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革命打下了基础。(4分)

(2)1929-1933出现了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极为严重。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分)

(4)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改革要争取人民的支持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均可)(2分)

12、(1)①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

(2) 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伤亡和破坏,(2分)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分)

(3) 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1分)美日两国崛起;(1分)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1分)

13、(1)①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2分)

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篇4

1. A 2. C 3. B 4. A 5. B 6.B 7. C 8. C 9. B 10. A

11. C 12. A 13. C 14. B 15. A

二、完形填空

16. A 17. D 18. C 19. B 20. B 21. A 22. D 23. C 24. B 25. A

26. D 27. B 28. C 29. D 30. B

三、阅读理解

31. D 32. D 43. C 34. B 35. C 36. D 37. A 38. A 39. A 40. D

四、词汇运用

41. natural 42. dishes 43. operation 44. though 45. rang

46. join 47. University 48. set 49. wonderful 50. sure

51 . exhibition 52. third 53. whatever 54. rock 55. bring

五、语法填空

56. decision 57. To become 58. from 59. because 60. growing

61. anything 62. her/a 63. regretted 64. As 65. Greener

六、任务型阅读

66-68. ADC 69.70两小题的答案只要合乎情理就给分,但若有语言错误则不给分

1. 七、书面表达

71. Possible versions:

(第五档范文)

The students in Class 1, Grade 9 had a discussion about if English is important. 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 21% of the students don’t think it necessary to learn English. They believe it’s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It’s also difficult to remember the words. Besides, they also think it will reduce stress and study other subjects better. But 79% of the students disagree. They think English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And Englis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o it can help us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better.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篇5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B B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B D B C B A C

二、 非选择题

21. (13分)

(1)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 两弹一星(2分) 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3分)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分) 改革开放(1分)

(3)只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角度回答即可(4分)

22.(9分)

(1)亚洲 西南(2分)

(2) 热带雨林(1分) 终年高温多雨(2分) 南海(1分)马六甲海峡(1分) H(2分)

23.(10分)

(1)忧:我国人口数量大,每年净增人数多。(2分)理由:人口数量大,净增人数多,给自然、资源、社会带来严重压力。(2分)

(2)一喜:虽然新增人口多,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2分)二喜:近年来,我国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上升,我国人口素质提高明显。(2分)

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等。

24.(8分)

(1)建议权。(2分)采用写信、发电子邮件、打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2分)

(2)这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可以依法参与社会生活、行使政治权利。领导人通过互联网倾听民意,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和国家党的角度回答,各2分)

25.(10分)

(1)收入差距大或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公平正义。(2分)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

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或者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分)

(3) 意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任选一条,2分)

26. (10分)

(1)因地制宜(2分)

(2)见九年级思品P17 非公的地位、作用。

九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篇6

(2)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是图中字母_____和_____。

(3)湖泊C是______,D是_____。

(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5)长江沿岸著名的大铁矿有:位于上游四川省的__________铁矿,中游湖北省的________铁矿,下游安徽的__________铁矿。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篇7

16-20 DBBCC 21-25 ADDAB 26-30 CBACC

31-35 DACBA 36-40 CDABB 41-45 CBACD 46-50 ACBAC

51. members 52. succeed 53. instead of

54. silly 55. achieved

56-60 FGCBE

61. 去世

62. 我理解了生命的真谛:这不在于你死于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而在于你曾是怎样活着。

63. Rather than wait for the death, Dr. Nielsen decided to fight against the cancer.

64. 58 / Fifty-eight years old.

65. outstanding; helpful

One possible version:

Should teenagers go out with friends on weekends?

Recently I’ve had a discussion with my parents about whether teenagers should go out with friends on weekends. My parents think that teenagers should stay at home on weekends. They should go over their lessons. And they could have enough time to have a good sleep. They also think teenagers should help parents do some housework on weekends.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篇8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两个鼓励自己的四字短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阔绰(chuò)谄媚(xiàn)疮痍(yí)箕畚(běn)B.皲裂(jūn)茶卤(lǔ)擅自(shàn)探看(kān)C.狡黠(xié)咫尺(zhī)当日(dàng)绮户(qí)D.谩骂(màn)悖谬(miào)珍馐(xiū)庖丁(báo)3.下列词语全对的一组是()(2分)A.禀赋 忐忑不安 锲而不舍 兵慌马乱 B.玄虚 伸居简出 才疏学浅 战战兢兢 C.流连 前呼后涌 未雨绸缪 眼花缭乱 D.熟稔 奄奄一息 金碧辉煌 不可思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幅挽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别人看后提出:“这上联的‘袁世凯’三个字,怎能对得起‘中国人民’四个字呢?”写挽联的人笑了一下说……根据这副对联,请猜出写挽联的人说了些什么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透露出来的信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8.古诗文默写(8分):

①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希望两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共享美好月光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的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用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4分)综合性学习:(一)希望中学九年级(6)班围绕中学生上网有害还是有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甲方说:中学生上网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且容易受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一些学生犯错误就是因为上网的缘故,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2分)

你如果是乙方的主辩手,你将从哪两个角度来反驳?请在下列横线上作简要的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班的同学准备选编一本自己的文集——《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对作文进行分类、编辑,设计了“感受生命”、“体会亲情”、“走近名人”等小栏目,请你再设计两个栏目。要求:结构与已有栏目的名称一致,内容不重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歌赏析(4分):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②五弦琴。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斫:(被)砍 ①前六句表现了孤桐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作者借助“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一)(10分)一封“家书”

①寂静的自习课堂上,我悄悄走过一名女生的身旁。她神情专注,以至我走到她的身边她都丝毫没有察觉。她聚精会神、埋头苦干的劲头让我忍不住又瞟了她一眼。突然,我感觉有情况:她正在红信纸上写着什么。凭我十几年做班主任的洞察力,我还发现了信纸开头的几个字: “亲爱的……”我一惊,“莫非珍——”我不假思索地把手伸向了那张信纸。珍一哆嗦,显然她被我的举动吓了一大跳。不待珍用胳膊来掩藏,那张信纸已成为我手中的“俘虏”。

②珍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脸色通红,显然是无比难堪。她的神态已告诉我:这一定是一封情书。我草草地看了一眼那张信纸,果不其然,确实是情书——是写给班上一名男生的情书。

③珍的叫声和我的举动立即引来了几十道注视的目光。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更有几个调皮的同学直接问我: “老师,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呀?能不能读给我们听听?”我又看了一眼珍,她的脸已贴在了桌面上,耳根通红,肩头抖动。是发抖?还是哭泣?我在心底暗暗埋怨: “珍啊珍!你怎么能……”

④我的这一迟疑,引来了同学们更多的猜测和喧闹。“怎么办?”我突然感到这张信纸竟是那么地沉重!我后悔自己当众拿起了这张信纸,“为什么不等课下单独处理这件事?现在我该怎么办?对学生们不作任何回答?那不就等于作了回答吗?向学生们坦白?那不就等于把珍推向深渊了吗?可怜的珍!可气的珍!你让我怎么办?”

⑤班上的喧闹声更大了。我明白:不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些“调皮鬼”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还珍一个“清白”,于是,我大声说:“请同学们静下来。这是一封‘家书’,现在我就给同学们读一下这封信!”我看了一眼珍,我担心她会泣不成声,我担心,她会夺门而出。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珍啊珍,你可要挺住啊!”

⑥我高声读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此时,我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给你们写信,你们也许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劳作,你们也许正推着装满蔬菜的小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叫卖,你们也许正在为我的学费而煞费苦心,你们也许……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想流泪,因为我学习还不够专心,因为我还没有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你们舒心的笑容,因为我还没有成为一个让你们真正放心的好孩子……

我悔恨自己辜负了你们的厚爱,我悔恨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悔恨自己曾经欺骗过你们,我悔恨自己用无知染白了你们的缕缕黑发……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把失去的时间再夺回来,我一定会把属于自己的荣誉再挣回来。

我一定会做一个让你们永远放心的好女儿!”

⑦读着,读着,我自己也突然被这个美丽的谎言打动了。我嗓音沙哑,不得不停下来。

⑧教室里,突然掌声四起。

⑨珍也仰起头来,满眼的泪水。

⑩这次意外,让我突然明白: 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

11.本文写了一封不是“家书”的“家书”,班主任老师编造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可怜的珍!可气的珍!”这句话反映了班主任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珍也仰起头来,满眼的泪水。”你能体会出珍此时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以“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收束全文,你是怎样理解“错误”和 “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选文,说说这位班主任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①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在本世纪初,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到处引种,成了栽培面积扩大得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占世界第三位。

②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多种。…… 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 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

③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红色五种。子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重

只有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其花簇生长在各节的叶腋和枝腋间。

④花很小,蝶形,有白色和紫色两种。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多月。但大豆约有半数开过的花不到结荚就脱落,所以防止花荚脱落,是增产大豆的关键。

16.第①段的说明顺序与说明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一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8分)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不是。

②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③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找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惫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被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④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

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文中画线的设问句在论证过程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什么说“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根据选文内容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③段作者直接引用鲁迅的原话,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涯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涯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扦(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

23.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呼尔而与之 公与之乘

C.所欲有甚于生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①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祥泫然出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2分)①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提示:可根据甲文的论证方法,乙文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来答题)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题目一:给市(县、区、乡)长的一封信

家乡的城市和乡村、山水和人物、历史和民风、文化和精神……这一切,一定会勾起你的回忆,拨动你的心弦,引发你的思考,你一定期盼着家乡更加美好。请任选一个角度,给你所在的市(县、区)长写一封信,讲述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情感,提出你的建议。

题目二: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还很多,无论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在非原则面前,“让”是一种礼貌、一种气度、一种美德。

请以“让”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 请任选一题进行作文, 字数在600个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乡镇名(可以用英语字母代替).参考答案:一.1.略 2.B 3.D 4.D 5.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7.中共十七大在京开幕 胡锦涛作报告 8.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闲敲棋子落灯花③毕竟东流去④白日放歌须纵酒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一)①中学生上网可以获取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和有用的信息。②上网能迅速了解国家大事。③上网能迅速查阅有关资料,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④能利用远程教育网同步学习。⑤上网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任答二点,允许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二)如:拥抱自然、享受艺术、关注健康、认识自我等 10.①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顽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②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放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意思对即可)二.)(一)11.一方面老师要使珍从尴尬的处境中摆脱出来,使她以后还能正常地在同学们中间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是要给珍以及与她有同样错误的同学一个正面的教育。12.说她“可怜”,是因为她的早恋行为可能被公之于众,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说她“可气”,是恨她居然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充分反映了班主任老

师此时又气又怜的矛盾心理。13.珍万万没有想到班主任老师会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她在课堂上写情书的事,她感激班主任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还了她的“清白”,更被老师那声情并茂的“谎言”深深地感动,她感激老师用这种方式对她的教育。14。“错误”指的是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缺点和错误,“美丽”指的是正确的处理的方法和收到的美满的效果。15.他是一位有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教师,他也是位有责任心的老师。他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听之任之,当他收了学生的情书以后,意识到可能使学生处于尴尬地位时,又异常悔恨,可见他是位对学生有爱心的老师,他当机立断编造出家书,用真情对学生进行教育,反映了他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二)16.时间顺序;证明大豆的栽培历史 17.列数字;作比较

18.“大约”一词不能删去,因为这个词避免了语言表达的绝对化,使表达更准确。

(三)19.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也对)20.用设问句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21.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的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要从“精力”和“作风”两个方面回答,每个方面1分。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22.直接引用鲁迅的原话,使材料确凿可信。

(四)23.A 24.①苟且偷生;②眼泪25. ①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②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6.①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②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7.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而取义者也”)

四年级第九单元试卷及答案参考 篇9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xìn fèng wéi bèi shuān zhù yí tài xún cháng dǎn dà wàng wéi

( ) ( ) ( ) ( ) ( ) ( ) ( )

xuān bù gù zhí yāo qǐng zhì yǒu qiánshuǐ chǎnzi jiǎnshǎo gōngchéng

( ) ( ) ( ) ( ) ( ) ( ) ( ) ( )

二、组词。

榜( )违( )丙( )减( )胆( )搭( )越( )哲( )

傍( )伟( )内( )喊( )坦( )塔( )超( )逝( )

释( )斜( )阶( )脱( )宣( )腊( )程( )潜( )

译( )料( )价( )说( )喧( )借( )呈( )替( )

三、给多音字组词。

背bēi( )( ) 没mò( )( ) 为wéi( )( )

Bèi( )( ) méi ( )( ) wèi ( )( )

燕yān( )( ) 晃huǎng( )( ) 压yā( )( )

yàn ( )( ) huàng( )( ) yà( )(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近义词。

沉没----( ) 违背----( ) 寻常----( ) 证明----( )

2、写出反义词。

减少----( ) 笨重----( ) 出现----( ) 伟大----( )

五、下面每组词中,有一个不属于同类,划掉。

1、猴子 大象 鲸 海狮 鱼

2、黄鹂 珍珠鸟 画眉 喜鹊 蝙蝠

3、火车 汽车 摩托车 水车 自行车

4、工人 农民 青年 学生 军人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多次做了实验。

缩句:

2、奶奶爬上了山顶。

扩句:

3、伽利略那时才25岁,已经当上了教授。

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4、难道鲸不是很大的哺乳动物吗?

改为陈述句:

七、修改病句。

1、会上王彤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春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日夜希望的儿童节终于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意思写词语。

1、信仰敬奉。 ( )

2、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 )

3、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 ( )

4、不相信,存在疑问。 ( )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海边,我捡起一枚小小的贝克。贝克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圆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也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些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查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

1、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是( )。

2、文中“一丝不苟”的含义是( )。

3、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感受、慨叹的一句话,请用横线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这一感受、慨叹是针对什么而发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二、三略

四、1、淹没 违反平常 验证 2、增加 灵巧 消失 渺小

五、1、鱼2、蝙蝠 3、水车 4、青年

六、1、伽利略做实验。

2、奶奶吃力地爬上了山顶。

3、伽利略已经当上了教授,那时才25岁。

4、鲸是很大的哺乳动物。

七略

八、1、信奉2、固执3、胆大妄为4、怀疑

九、1、因为贝壳是一件非常坚硬、精巧、小巧的艺术品。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篇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B D D C D A B B A A D B B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A C B B C D C B C A A B C

二、材料分析题

1.(1)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德国: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美国生产发展迅速,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4)第一次大战。重新瓜分殖民地。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1)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美国南北战争;维护联邦统一,避免国家分裂;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我们应当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3)罪恶的奴隶贸易或三角贸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领导美国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亲自主持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后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成为维护民主的好榜样。

九年级初中化学试卷及答案 篇11

2013——20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车辙(zhé) 陈词滥调 跻(jī)身 专心至志

B.昳(yì)丽 迫不及待 窈窕(tiǎo) 莫名其妙

C.万仞(rèn) 修茸一新 藻荇(xìng) 理屈词穷

D.箕畚(běn) 夸夸齐谈 寤寐(mèi) 休养生息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素质教育实施很多年了,但一些学校缺乏有力的措施,致使不少学生身无长物,只会死读书。

B.搬教室时,很多同学认为旧书旧笔记已经不名一文,就把它们全都扔进了垃圾堆。

C.公司订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重新培训了上岗人员,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D.爱因斯坦用生动的比喻把深奥难懂的相对论解释得通俗有趣,这种举重若轻的功夫并不是每一位学有所成的专家都能做到的,它需要深厚的学养积淀、广博的知识和高雅的趣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5月21日清晨,我们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D.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4.根据语境,把下列标有序号的句子排列在横线处,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其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A.②④①⑤③

B.①⑤④②③

C.②④③⑤①

D.⑤①②④③

5、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2分)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不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变为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变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变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不只是一个馒头吗?

6、根据下面语段的意思,给语段拟定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新华每日电讯-07-12 云南省曲靖罗平县日前抓住“学校、老师、学生”三个环节,在全县中学创新消防主题班会制度,展开立体式消防宣传工作,受到了各界广泛好评。

罗平城乡中学充分利用晚自习时机宣讲消防知识,组织学生召开关于消防安全的主题班会,做到“每周一小讲、每月一大讲”。各班班主任结合近年来全国、全省各地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火灾危害、火场逃生、自防自救等知识,并采取互动方式交流。

消防主题班会制度的推行既是贯彻落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生动体现,也成为曲靖各中学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A.罗平县中学创新消防主题班会制度

B.罗平县中学展开立体式消防宣传工作

C.罗平县中学消防工作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D.罗平县中学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有新亮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

鹧鸪天·建康上元①作

赵鼎(宋)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释】①上元:上元节,即元宵节。②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故事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例用来喻北宋全盛时之景象。

7、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二句,以顿入之笔点明身居客地,不觉时间推移之速。

B.“天涯海角悲凉地”回应“客路”,点明自己的身份。

C.下片前三句写回忆,描写了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D.结尾两句直接抒发词人心中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前两句点题,暗示自己漂泊在外又一年。

B.“记得当年全盛时”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几句从实处着笔,写眼前景,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D.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悲喜相生,跌宕起伏,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张孟兼,浦江人,名丁。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为太祖言:“今天下文章,宋濂第一,其次即臣基,又次即孟兼。”太祖颔之。孟兼性傲,尝坐累谪输作①。已,复官,太祖顾孟兼谓濂曰:“卿门人邪?”濂对:“非门人,乃邑子也。其为文有才,臣刘基尝称之。”太祖熟视孟兼曰:“生骨相薄,仕宦,徐徐乃可耳。”未几,用为山西佥事。廉劲疾恶,纠摘②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闻张佥事行部③,凛然堕胆。声闻于朝,擢山东副使。布政使吴印者,僧也,太祖骤贵之,宠眷甚,孟兼易之。印谒孟兼,由中门入,孟兼杖守门卒。已,又以他事与相拄④。太祖先入印言,逮笞孟兼。孟兼愤,捕为印书奏者,欲论以罪。印复上书言状,太祖大怒曰:“竖儒与我抗邪!”械至阙下,命弃市。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注释】①输作:因犯罪罚作劳役。②纠摘:督察揭发。③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④相拄:针锋相对。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声闻于朝

B.尝坐累谪输作

C.孟兼杖守门卒

D.捕为印书奏者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易( ) ②杖( )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吏民闻张佥事行部③,凛然堕胆。

12、“刘基尝称之”,短文里刘基是怎样称赞张孟兼的?(2分)

13、你认为张孟兼的身上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②将军金甲夜不脱, ,。

③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 , ,受下赏。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5分)

月到中秋

一竿烟雨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⑥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⑦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⑨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选文有改动)

15.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6.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17.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3分)

18.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⑦段中加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分)

19.选文结尾说“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5分)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①巍峨的长白山上,大森林垂直绵延多米。1100米以下是针阔混交林,金秋时节,绚烂缤纷;l100米一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树木挺拔参天,气势磅礴;过了1800米,森林放慢了脚步,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部分树木没有胆量穿越,即便是傲风斗雪的青松也望而却步。然而岳桦却以勇敢和坚毅不屈的精神,顽强地在这里扎下了根,成为在蓝天白雪之间悄悄集结、静静展开的高山上的守望者。

②岳桦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桦木科,桦木属,为落叶乔木植物。树皮呈灰黄白色,枝暗红褐色,幼枝暗绿色;冬芽呈矩圆形或卵球形,叶片薄,较硬,边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花期为每年的5—6月,果期在8~9月。岳桦生长在寒湿地带的半阳坡山脊上,在我国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在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③岳桦生长地属于湿润性亚高山气候。冬季寒冷多风,夏季湿润多雨。降水量大而蒸发量小;年平均气温低,无霜期不足70天,生长季节短;风力强劲,每年有200多天的风力超过6级。这里土壤贫瘠,虽然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10厘米以下土质疏松,腐殖质较少,角砾较多。

④在低海拔地区,尽管条件优越,但岳桦竞争不过云杉、冷杉等,只呈零星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岳桦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并在海拔1700米一2100米处形成东亚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岳桦林带,几乎为纯林。当海拔高于2l00米,由于受风、雪等因素的影响,岳桦以斑块状分布于高山苔原带。

⑤岳桦一年之内只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期,生长期内又常常遭遇8级以上大风,因此.岳桦生长得十分谨慎也十分缓慢。一棵看起来只有手腕粗的岳桦,往往已有十几岁甚至几十岁。岳桦的兄弟姐妹(红桦、硕桦、黑桦等)高大笔直,在人们面前一直是美丽而又充满灵性的精灵。而岳桦几乎不足3米高,不过数寸粗,枝条虬曲,枝干大幅度倾斜,显得矮小卑微,弯曲丑陋。但岳桦的木质却异常的细密坚硬,成龄的岳桦木坚如磐石,入水即沉,其超乎寻常的硬度常常令初识者瞠目结舌。

⑥处在高海拔地区的岳桦林作为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维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它们在忍受恶劣生存环境所带来的苦难的同时,用自己的根须牢牢地拢住了土壤,用自己的生命精心地护养着水源,用自己的身躯无私地庇护着动物。

⑦这就是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它在艰难的磨砺中体现自己独特的魅力,以超凡脱俗的修炼证明了身形弱小未必就是卑微。

(源自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有删改)

20.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21.第②~⑥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空格处。(4分)

第②段:岳桦的属性生及地理分布。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第⑥段:

22.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

23.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第⑤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4、综合性学习(6分)

班级拟开展的“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6分)

(1)“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们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分)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爹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 “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3)“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2 分)

25、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次,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到好友李敖家中去做客,惊奇地发现李敖将自己开给他的稿费单全都贴到了墙上,从没领过!林清玄问他为什么,李敖说:“你们开给我的稿费远不及我的文章价值高。”

事后,林清玄一五一十地把李敖拒领稿费的事情告诉了自己所在报社的老板,老板听说之后,觉得有理,一下子给李敖开出了200万元的稿费!

材料二:一位年轻的画家画了一幅画到街上去卖。一名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就问要多少钱,年轻画家毫不犹豫地报价500美元。外国人觉得有些贵,便说:“能不能少点儿?”年轻画家说:“不能少!”说着就将画撕掉了。

外国人十分惊讶:“年轻人,你怎么能撕碎它呢?多可惜呀!500美元不卖,少卖点儿也行啊!你生气了吧?”

年轻画家说:“先生,我没有生气。这幅画我要500美元,说明我认为它值这个价,你跟我还价,说明在你眼中它还不够好,不值得,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力争下次画好,直到顾客承认为止。”年轻画家一脸平静地说。

年轻画家不远自轻自贱,坚信自己的画价值500美元,他凭着自己的勤奋,最终成为了一袋宗师,留下了许许多多传世精品,他就是后来的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

提示: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注意:根据你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

1.B(A项“至”应为“致”。C项“茸”应为“葺”。D项“齐”应为“其”。)

2.D(A别无长物,形容贫穷。B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C差强人意,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勉强还行。这三个词使用错误。)3、C(A缺主语。B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

4、D。5、D。6、A。7、D。8、C。9、C

10、①轻视。②杖打。

11、官员或老百姓听说张孟兼巡行所属部域,都心惊胆寒。

12、今天下文章,宋濂第一,其次即臣基,又次即孟兼。

13、张孟兼为官廉直,嫉恶如仇,但刑罚过重,不近人情,最终得罪权贵。

14、①甲光向日金鳞开

②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主要描写了“中秋晚餐、小孩趣事、父辈闲情、同品月饼”四个场景(4分),表达对养育了我的乡土(1分)和勤劳朴实父辈的崇敬(1分)。

16.点题(1分)。引出下文对中秋月夜的描写(1分)。(共2分)

17.“天渐渐黑下来”、“月亮出来了”、“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高空”、“夜已深沉”看出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是顺叙。(摘录完整,2分;答出“顺叙”,1分)

18.勾画出一幅田园生活图景(1分),运用引用修辞方法点明谈话的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1分) 。

19.这希望是丰收、快乐(宁静)、幸福,是小孩的健康成长,是亲人阖家欢乐 (2分) 。

20.①照应题目,引出说明对象——岳桦。

②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简要介绍岳桦的生长环境,强调其生命力的顽强。

④引起下文。(一点1分,共4分)

21第③段:岳桦生长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第④段:岳桦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状态。

第⑤段:岳桦的外观及木质特点。

第⑥段:岳桦林的生态功能(。一空1分,共4分)

22.①作比较。把岳桦与云杉、冷杉等进行比较,说明在低海拔地区岳桦生长不占优势。

②列数字。用“1700米~2100米”具体、准确地说明适合岳桦生长的海拔高度。

③摹状貌。用“斑块状”形象说明岳桦在高山苔原带分布状态。(方法1分,作用1分)

23.示例一:“一年之内只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期”一句中的“只”表限制,强调岳桦生长期很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举例子1分;分析2分,共3分。下同。)

示例二:“成龄的岳桦木坚如磐石,入水即沉”一句中的“坚如磐石…‘入水即沉’”生动形象地说明岳桦木质异常的细密坚硬。

24、

上一篇:休息室卫生管理制度下一篇:关于电影钢琴师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