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

2025-05-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精选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 篇1

姓名:对题数:

3.4-1.4=7.82-7.2=2.19+9.1=10.1-0.89=0.68+0.42=8.1-5.1=0.728-0.24=0.8+0.18=0.89-0.25=1-0.98=0.048+0.52=5×400= 19.9+11.1=187÷1000=1+3.89=0.081×10=0.8×7=1.50.7×8=10.30.9×0.3=3.510×0.05=0.130.7×4=0.0512.5×8=2.30.4×50=304.1×2=0.351-0.08=3.50×9.8=3.90.5×0.4 =48.1÷9=2.53.6+6.3=0.050÷3.5=0.99×0.5=1.254.1×2=0.350.9×0.3=11.25×8=0.2100-35.22=2.50.22×4=0.90×3.52=2.50.34÷17=2.50.34÷0.17=30.40.72÷0.6=2.60÷3.65=7.821.4÷0.7=3.65.6÷1.4=0.48

75÷10=×7=1.32×2=5×0.2=2.01×7=0.21×4=4×4=3.25×0.1=2.6×0.2=7.5×0.01=1.25+0.39=4.8÷0.25=3×4=6×4=3.5×0.3=1×8=2.6×0.2=7.5×0.06=9×0.4=8.2×0.4=2.4-0.52=3.99÷5=8.4÷0.5=8.4÷4=1.2÷1.3=0.6÷1 =0.001÷0.06=5.6÷0.8=4.4 0.96÷0.8= ×8= ×0.6= ×0= ×100= ×0.3= ×0=×3= ×0.1= ÷0.25= +5.2= ÷4= -0.025= ×0= ×0.06= ×3= ×0.1= ×0.5= +1.8= ×5=×1=

÷7=÷0.7= ×6=×0.3= ÷0.1= ÷0.9=÷0.11=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测试题(8分钟)

姓名:对题数:

4.2×3 =3.2×0.4=0.3÷0.01= 4÷0.5=5.1÷0.17=0.28÷1.4= 0.9÷0.45=9.6÷16=1÷0.01 =0.01÷1=7.53÷0.5=100÷3.89=3.526.4÷4﹦1.51.8×5﹦7.22.2×6﹦8.44.5÷0.9﹦2.52.5×4﹦0.34.5×2=3.4×0.4=1.2÷0.04=0.9+2.01=6.3+7=2.190.65×0.2=9.8-0.98=1-0.10.7+3=1.26.3÷0.021=1.55×0.7=0.433.6-0.36=8.1-2.2=0.66.8+8.6=2-1.08=43×0.01﹦3.7299+0.1﹦3.2-2=61.9×4﹦8.80.125×8﹦1.82.3÷0.1﹦84.2×3﹦2.011.8÷0.3=3.721.1×0.7=3.2×50=3.21.25÷0.5=1.29

÷1.5=0.81÷25=4.8÷1=37.2÷0.3﹦1÷0.9﹦25÷0.4﹦9×4﹦25÷0.1﹦37.27.8+0.22=212.6-0.9=0.42÷7=2.97÷100=+9.1=5×0.8=0.9÷0.03= ×5=3.69.4×0.2=8.8÷0.4=×0.2=0.7÷0.11=4×40=2.5-3.6×5.1=12-0.05÷3=16-4.5-5.5= ÷4=13-0.5-4=

2.32-0.4=×0.5=1÷3=7.2-1.2+6.7=÷9= ÷0.16= ×99+37.2= ×0.4÷1×0.4= ×4÷0.25×4= ÷5-1.9÷5﹦ ×3.3×0﹦ ×99+37.2﹦ -0.64-0.36﹦2-1.64-0.36﹦1.25×3.3×0﹦ 20-3.7-7.3=

×0.75÷1.5×0.75=×0.1= ×7+10.7= ÷3= ÷0.9-4= ÷0.3+0.5=1.8÷0.9×0.5=(1.6+0.5)÷5= ×8-0.6= ×0.125×8= ×1.2×0.25= ÷1.8= ×4=1.9+5.1÷51=

×0.01÷0.1=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 篇2

一、夯实数学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的口算学习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使低年级小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与退位加减法,而小学生能否掌握这些内容,关系着其日后数学学习的具体展开。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通过自身的相关教育为其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小学生的加减法教学中,对其进行10以内数字组成的训练,例如,将10分成6和4,将9分为2和7,等等,以此提高低年级小学生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此外,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凑10法与破10法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以此提高其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保证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切实提高。

二、重视算理教学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要求小学生掌握教育部门所要求的口算能力指标,更应该在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中使其掌握相关的数学算理。例如,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简单乘法的口算能力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相关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结果,更应该要求学生将自身对乘法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刚刚计算的思考过程进行详细叙述,以此确定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是否真正对小学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乘法教学有所领悟,以及其是否彻底掌握乘法的算理。如果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所叙述的内容没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夸奖,并继续对其口算能力进行培养;而当低年级小学生出现对乘法算理与解题思路含糊不清、理解错误等情况时,小学数学教师一定注意不要对其进行批评,而是首先要对低年级小学生思想的开拓性进行鼓励,并对其进行相关乘法算法原理的讲解,以此保证低年级小学生能够切实拥有口算能力并掌握口算原理,为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诱使发现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中,这一培养过程不能够通过死记硬背保证其口算能力的增强,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相关资料诱使低年级小学生发现口算的相关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例如,在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乘法口算能力培养中,当面对7×8、7×80、7×800的口算练习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其发现这三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诱使其首先进行第一个问题的计算,在得到结果后使其自然而然地将这一结果与后两个问题进行联合思考,最终使低年级小学生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等数字的口算快速计算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与口算练习兴趣的增加,最终为低年级小学生打好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

四、提高口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为了较好地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想办法通过提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其对口算的兴趣,最好能够养成其主动进行口算能力培养的习惯,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口算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相关数学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兴趣的提升,而这种竞赛活动能为低年级小学生带来成就感,所以通过这种竞赛手段就能够有效地促使低年级小学生自发地进行口算能力训练,保证了其自身口算能力的提高。例如,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有关口算的个人赛、团体赛、接力赛等种种形式的口算能力比拼大赛,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应参考自身执教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制定能够适应其兴趣需要的比赛形式,并为低年级小学生事先准备好能够引发其兴趣的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口算能力竞赛,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学习热情将大大提高,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文就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了四点能够切实应用在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中的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保证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全芳芳.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8):7.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3

8.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 )。

9.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在30的因数中,是质数的有( ),是合数的有( )。

11.时钟的指针从“1”顺时针旋转到“3”,旋转了( )€啊?

12.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水的高度是( )分米。

14.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除以5后是 ,原来这个分数是( )。

15.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

二、当回法官判是非。(5分)

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2.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3.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

5.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10。 ( )

三、快乐选择。( 6分)

3.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如果围成一个正方体,你能求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吗?

4.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7.2L,它的长是25cm,宽是16cm。

(1)这个油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2)如果要做这样一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口算试题 篇4

2.9 × 0.5 =

5.9 × 0.2 =

3.6 × 7 =

4.3 × 0.3 =

5.9 × 9 =

9.4 × 9 =

7.5 × 6 =

1.3 × 3 =

3.8 × 7 =

4.7 × 5 =

5.2 × 7 =

2.3 × 2= 6.8 × 7 =

6.7 × 0.3 =

7.5 × 7 =

7.1 × 0.7 = 6.6 × 2 =

9.2 × 9 =

4.1 × 2 =

4.2 × 0.3 =

2.1 × 3 =

6.9 × 0.7 =

8.4 × 6 =

8.5 × 0.9 =

9.6 × 3 =× 0.4 =

9.9 × 0.7 =

1.2 × 0.2 =

9.6 × 9 =

7.4 × 0.7 =

4.7 × 0.2 =

2.4 × 9 =

9.7 × 9 =

7.1 × 0.8 =

2.4 × 0.4 =

7.8 × 0.3 =

3.5 × 0.5 =

3.5 × 0.2 =

6.1 × 9 =

6.4 × 0.4 =

1.9 × 0.8 =

1.6 × 2 =

6.6 × 0.4 =

× 6 =

7.1 × 0.7 =

8.4 × 8 =

7.8 × 9 =

5.4 × 2 =

5.3 × 0.2 =

5.4 × 3 =

3.4 × 0.6 =

1.5 × 6 =

1.8 × 5 =× 7 =

5.2 × 7 =

3.5 × 5 =

3.4 × 8 =

3.4 × 9 =

3.7 × 0.3 =

6.8 × 5 =

9.6 × 7 =

8.7 × 0.4 =

5.3 × 3 =

4.3 × 8 =

8.7 × 0.3 =

7.1 × 6 =

2.5 × 4 =

× 0.5 =

5.1 × 2 =

2.7 × 8 =

9.3 × 3 =

4.5 × 0.4 =× 0.9 =

8.9 × 0.6 =

1.6 × 0.7 =

3.9 × 0.8 =

7.7 × 3 =

1.3 × 0.6 =

3.4 × 0.9 =

× 0.3 =

4.8 × 4 =

1.9 × 0.8 =

2.6 × 7 =

8.5 × 9 =

8.2 × 3 =

3.2 × 0.5 = 7.4 × 0.5 = 1.3 × 3 =

7.7 × 8 = 4.7 × 3 = 2 × 9 = 5.5 × 0.8 =

3.8 × 7 = 9.2 × 0.6 =

3.2 × 0.8 =

6.3 × 2 =

9.9 × 0.2 = 9.5 × 0.2 =× 0.5 =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篇5

一、填空:(20%)

1、4.5×0.9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2、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3、36000平方米=()公顷5.402千克=()千克()克

2千米7米=()千米()小时=2小时45分

4、在○里填上“>”、“<”或“=”

0.78÷0.99○0.787.8×1.3○7.89.027×100○9.027÷0.01

5、根据“一种钢丝0.25米重0.2千克”可以求出(),列式是();也可以求出(),列式是()。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米,已知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7、小林的平均步长是0.7米,他从家到学校往返一趟走了820步,他家离学校()米。

8、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5%)

1、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10。……………………………………………………()

2、0.25×0.4÷0.25×0.4的结果是1。………………………………………………()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也缩小10倍。……………………………………()

4、a÷0.1=a×10………………………………………………………()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 篇6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叫做它的表面积。

3.物体所占()叫做物体的体积。

4.4是28的(),28是4的()。

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6.一个自然数不是(),就是()。

7.把60分解质因数是()。

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9.5080毫升=()升=()立方分米0.0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10.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

11.一个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12.一根方木长3米,底面为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是一个正方体。()

3.用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三、应用题

1.一间长8米、宽6米、高2.8米的办公室,需要粉刷四壁,已知门窗共42平方米,需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2.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3.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4.一种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1米,如果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 篇7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

所谓口算是一种不借助纸笔,通过思维运转直接得出计算结果的计算方式,也是我国小学常年以来较为重视的教育要求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如果能够较好地掌握口算这一计算形式,就能够大大提高自身的数学问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所以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夯实数学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的口算学习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使低年级小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与退位加减法,而小学生能否掌握这些内容,关系着其日后数学学习的具体展开。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通过自身的相关教育为其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小学生的加减法教学中,对其进行10以内数字组成的训练,例如,将10分成6和4,将9分为2和7,等等,以此提高低年级小学生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此外,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凑10法与破10法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以此提高其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保证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切实提高。

二、重视算理教学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要求小学生掌握教育部门所要求的口算能力指标,更应该在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中使其掌握相关的数学算理。例如,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简单乘法的口算能力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相关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结果,更应该要求学生将自身对乘法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刚刚计算的思考过程进行详细叙述,以此确定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是否真正对小学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乘法教学有所领悟,以及其是否彻底掌握乘法的算理。如果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所叙述的内容没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夸奖,并继续对其口算能力进行培养;而当低年级小学生出现对乘法算理与解题思路含糊不清、理解错误等情况时,小学数学教师一定注意不要对其进行批评,而是首先要对低年级小学生思想的开拓性进行鼓励,并对其进行相关乘法算法原理的讲解,以此保证低年级小学生能够切实拥有口算能力并掌握口算原理,为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诱使发现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中,这一培养过程不能够通过死记硬背保证其口算能力的增强,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相关资料诱使低年级小学生发现口算的相关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例如,在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乘法口算能力培养中,当面对7×8、7×80、7×800的口算练习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其发现这三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诱使其首先进行第一个问题的计算,在得到结果后使其自然而然地将这一结果与后两个问题进行联合思考,最终使低年级小学生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等数字的口算快速计算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与口算练习兴趣的增加,最终为低年级小学生打好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

四、提高口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为了较好地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想办法通过提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其对口算的兴趣,最好能够养成其主动进行口算能力培养的习惯,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口算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相关数学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兴趣的提升,而这种竞赛活动能为低年级小学生带来成就感,所以通过这种竞赛手段就能够有效地促使低年级小学生自发地进行口算能力训练,保证了其自身口算能力的提高。例如,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有关口算的个人赛、团体赛、接力赛等种种形式的口算能力比拼大赛,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应参考自身执教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制定能够适应其兴趣需要的比赛形式,并为低年级小学生事先准备好能够引发其兴趣的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口算能力竞赛,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学习热情将大大提高,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文就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了四点能够切实应用在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中的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保证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全芳芳.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8):7.

上一篇:竞价日常工作下一篇:作文感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