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共3篇)
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安吉县研训中心
项道德
华东六省一市第九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4月29日在福建厦门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名教学能手代表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高水平,展示和演绎了实践新课标理念的最精彩片段,为各地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又漂亮的范例,其特色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处理教材达到了新水平。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不再是浅层的、表面的,而是多层面、多维度地进行深挖和剖析,对教材文本作了充分的延伸与拓展,正确地、创造性地解读了课标教材。问题情境的创设有生活的、社会的、科技的,做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二、“过程与方法”的实践进入了新境界。首先是内容、素材的选择上,以及在情境的创设上,做到了科学、恰当及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更多更广的各领域的知识。其次是注重在“对话、协作”中组织、指导艺术,让学生在过程中实践,在过程中感悟,师生的对话大多都是智慧的对话,而非生硬的对话。如“长方形面积计算”、“面积与面积单位”两节课,尽管教师可以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但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设计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反复演练,从演练中让学生感悟面积概念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师的角色转变真正有了新面貌。教师不再是走教案,而是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以及从学生的反馈中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做到了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及经验进行无缝地衔接。教师在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提出问题放在比解决问题更高的地位。教师们为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更实事求是:该讲解的就讲解,该铺垫的就铺垫,该看书的照样看书,真正体现了“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切从课堂的需求出发”。
当然这些课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有待我们今后改进、加勉,主要是:
1、由于新课标教材中把部分中学数学知识前移,又引入了许多近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如概率、统计、排列、组合、坐标系(对称、旋转、平移、位置)等,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了,由于广大小学教师缺少上述专业知识及技能,也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少败笔和缺憾,如分不清排列和组合,空间思维能力训练中抓不住要害。
2、由于新课标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课堂中大量使用“情境、对话、协作”等,形式上热热闹闹,对数学本质的东西有所忽视,尤其是没有辨证地处理好“预习、铺垫、练习巩固、检测”等环节。两极分化,“双基”不扎实,动口能力强于动笔能力等。
3、对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关心得较多,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把握得较少,重视“承上”而轻视“启下”,往往把课上成封闭的课、完结的课,学科知识的前瞻性普遍没有重视,留给学生的悬念、数学思考也偏少。如在上平行四边形时有学生提出菱形,教师无所适从。
如何把每一堂数学课都置于数学大框架下审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练就扎实演算、推理基本功,仍是一个很值得研讨的问题。
体会
一、精心设计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堂课在计算算理,算法方面缺少新的知识点,很容易上的枯燥机械。例题当中呈现的计算是182×12。教师以35×10、52×21、91×18复习导入,这三道题学生任选一道题。为什么是三道题任选其一,三道题目的区别在哪里。学生的天性是爱自由,课堂教学在细节处要贴合这种天性,孩子就不容易对学习产生排斥感。三道题目是难度逐渐加大的三题。自主完成之后看同学完成的过程从中学习,这应该是一种主导和主体的理想状态。因为在这其中,教师讲的精练,学生想的丰富。然后抛出例题,学生尝试,这就是自主学习。由旧知建构新知,这一步是学生来完成的,才最能说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有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人有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新授部分的成功算不上成功,只有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上精彩了才算得上是一堂好课。在练习阶段,153×21,有四个答案,453、1213、5213、3214,“哪个答案是对的呢?”学生经历估算,3214变为3213之后,教师再问“这个答案就对了吗”,笔算的需求强烈的产生,笔算的价值体会充分了,这样孩子才不会懒于动笔。
体会
二、深入理解
教学设计最起码要建立在两个理解上面,一是对学生的理解,二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负数》教学的起点是一次对于学生的调研。对200名城区学生和100名农村学生,就正负数的读写,判断和意义表征进行问卷,得出结论: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不是零起点,但是对于负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清楚。课一开始,教师直接让学生读写负数,然后以-2为切入点,让学生以画画图、列列式、写写话的方式表征它的意义。通过点评,学生明晰+2与-2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俞正强认为:在学习“负数”之前,数大多表示“多”与“少”,可是在负数学习过程中,数不仅表示表示“多”与“少”,更表示状态。这是数感的又一次突破。教师较好的利用数轴完成了这一突破。要求学生在数轴上表示+
3、-
3、+
6、-4.5,“你还有什么发现?”“+3和-3离0的距离都相同,并且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渗透初中绝对值思想)“正数离0越远越大,负数离0越近越大”。学生这样的表述就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佐证。
体会
三、难点突破有方
《平移与旋转》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这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简单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子数。我认为,数学教师的功底看语言,机智看难点突破的方法。图形平移创设了蚂蚁搬家的情景,要搬的是两颗豆子,两个薯条和一块三角饼干。多好的设计,从点,到线,再到图形。这个设计的优势还在于,如果学生帮一个长条形物体,他们会怎么搬?搬两头,这个两头就是端点,和生活经验一致。在平移的格子数,两个端点,一个是红蚂蚁,一个黑蚂蚁,“看看黑蚂蚁走了几个格子”问题迎刃而解。
体会
四、立足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六上的内容,比较熟悉。让我惊讶的是,在六省一市的这样级别课堂观摩活动中,陈敏老师几乎是完全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和例题完成了教学目标。醍醐灌顶,上公开课,总是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改动教材几乎成了上公开课的必由之路。其实本末倒置,事倍功半。上面所讲的《平移与旋转》也是与教材几乎一样的路子,只是在问题处理中增加的一个情景,而并没有改变教材本来的问题。教材其实提供了上课的基本骨架。改动教材的依据不是你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优于教材,而是你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教材。
考察华东三省一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8:3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考察华东三省一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考察华东三省一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
**市公安局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组 为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能力,2008年2月中旬和3月上旬,**同志率领市公安局直属业务处(总队)长、区县(市)公安局长,分两批先后考察了安徽、江苏和浙江、上海公安信息化建设。通过考察学习,收获很大,启发很深,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理清了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
路。
主要做法
(一)安徽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一是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明确工作思路。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走跨越式发展、规范化建设、科学化建设、实用节约型发展的道路。二是科学整合资源,条块结合,信息共享。既节约了大笔资金,又使原有系统的作用得到了充分整合。三是立足基层,贴近实战,以用促建。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原则,狠抓综合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突出实战应用,提出“一切为了实战”的口号,始终把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强化应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金盾工程”建到每个民警的办公桌上。四是抓典型,促全面,整体推进。省公安厅将芜湖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省推广。五是强化培训,提高民警素质。始终坚持把提高各级公
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切实把好“三道关”:领导关、基层所队长关、全员培训关。六是因地制宜,多方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公安信息化建设“不以系统硬件档次论英雄,而以实战应用效果定成败”,要求各地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同时,开动脑筋,多快好省地开展建设。七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省政府将“金盾工程”、智能交通系统、互联网监控中心建设列入“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列入了省政府“数字安徽”重点建设项目,保证了全省公安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二)江苏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一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这个核心,在普及推广上下功夫。省公安厅将2008年作为全省“网上信息应用普及推广年”,加强分类指导。二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重点环节,在创新发展上
下功夫。2008年以来,江苏省公安厅围绕“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机制、培训一支队伍”三个环节开展建设,为应用提供环境、制度、素质的保障。2008年以来,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科技大练兵活动,将网上信息采集比对等应用技能,列入省厅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学校以及警衔晋升、专业培训的范围。三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的整体推进,在“两强两促”上下功夫。以网上作战为核心,围绕信息强侦、信息强基、信息促防、信息促管开展应用实践。首先,将信息强侦作为开展网上应用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网上侦察破案工作模式和网上信息查证比对模式、网上线索排查布控模式、网上案件串并侦查模式等一系列新战法。其次,大力实施信息强基工作,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都建立了规范化的网上信息研判应用工作机构和机制。第三,信息促防的作用初步显现。全省公安机关以实有人口管控为重点,通过对旅馆住宿人员、网吧信息、暂住人口信息的跟踪掌握,并及时与在逃人员、高危人群等系统数据进行比对,有针对性地落实管控措施,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提高治安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抓住创建“平安江苏”的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投入专项资金10亿元左右,加大了各类社会面治安监控图像系统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社会重点部位、集卫星、微波、光纤网络、专用电路等多种传输手段为一体的图像监控网,建成了一批具有智能化查控报警功能的治安卡口,用信息化手段织牢街面路口的防控网络。
(三)浙江省、上海市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实施“金盾工程”。浙江省公安厅确立了“立足现有、总揽全局、着眼发展、科学规划、开拓创新、规范管理、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力争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最短的建设周期产出最大的效益。上海市公安
【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推荐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怎么样04-29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全册) 华东师大版03-07
华东09-22
华东考察报告01-11
华东师范大学文化11-03
华东师大考研有机真题10-08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难度10-15
华东师范大学美国间谍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