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2025-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推荐6篇)

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篇1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口算:

(1)120页第1题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0.25×32×1.25

10.1×8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3、3.636363是循环小数。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运用中掌握方法。1、120页第2题 2、123页第4题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0.8元,可以买几本?

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四、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P123页第1、3题,P125页第13、15题。

课后反思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口算、笔算、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相关概念的判断。第二课时完成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复习。在第一课时,建议笔算选取学生易错的几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转化成整数后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小数乘法。如:1.4乘1.32;整数乘小数,且整数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如: 89.44÷43。

在第二课时,对于简便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应适当加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进一法教材的练习中没有涉及,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五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二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将对议程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概念回顾。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填空。

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有()本。

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岁。一个正方形的连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问: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应该注意什么?(2)判断。a×b×8可以简写成ab8。()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2、复习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判断。4+X>9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x+5=4×5是方程。()X=4是方程2X—3=5的解。()

3、解决问题

(1)121页第5题

学生审题后同桌互说等量关系式。板书: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2万千米=光每秒传播速度。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2)补充练习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3(X+5)=24 600÷(15-X)=200 X÷6-2.5=1.1 解决问题。

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的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开数。小明今年多少岁?

学校买回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 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1、除数为0,被除数为除0以外的任何数时,无解。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不会等于被除数。

2、当除数为0,且被除数也为0时,有无数个解。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商不唯一,所以除数不能为0。

复习目标:

1、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复习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平面图形的联系。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三课时

课题: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过程:

一、基础再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口述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教师板书面积公式。

S=ah÷2

S=ab S=ah S=(a+b)h÷2 问: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师强调:

1、注意底与高相对应;

2、计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时要除以2。

二、基本练习

1、多边形面积的练习: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图形的面积。(注意:有多余条件,需要学生正确判断与选择对应的底与高)②填空:

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不变,()变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③解决问题

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2、组合图形的练习: P124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老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小结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作业

1.总复习第7题。

2.P 124第7、8、10题。补充下列对比练习:

一块地近似三角形,它的底是62米,高18米。

(1)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5千克,那么这块地共需施化肥多少千克?

(2)如果在这块地里种玫瑰,每棵玫瑰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能种玫瑰多少棵? 通过对比练习, 强化了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课后小记:

在多边形面积计算部分,本课强化了底与高的“对应”,及时弥补了前期教学中的 疏漏。练习中呈现多组有多余条件的图形,要求学生自己辨析哪些是有用数据,并正确列式,感觉此题价值较高。同时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巩固了画高的作图技能,特别是钝角三角形高的作法。

复习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能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游戏的公平性,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复习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多个几何形体。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四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的知识。

二、整理和复习。

1、复习观察物体

①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②出示总复习第8题。

先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再让他们在草稿本上画一画,最后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③请你找出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指名口答。

④P124第11题。

同桌之间摆一摆,然后在全班展示学生的不同摆法。

2、复习统计与可能性 ①P122第9题。

小红和小刚在玩抛硬币的游戏,谁能说一说他们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两枚硬币抛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如表)小红和小刚获胜的可能性都是2/4(1/2),所以游戏公平。

第一枚硬币

第二枚硬币

结果 1 正

小红赢 2 正

小刚赢 3 反

小红赢 4 反

小刚赢 ②P125第12题

3、复习数字编码。

①咱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邮政编码共由几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什么?前三位、前四位及最后两位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②介绍你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并说出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师强调:身份证倒数第2位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性别的,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三、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学反思:

前几部分复习内容,我都安排了学优生上复习课,可这部分内容却再也不敢放手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能性的部分习题,老师之间都时有争议,更何况学生。果不其然,今天在教学122页抛硬币时,学生们就到底是3种还是4种可能的结果发生了巨大分歧。教材125页“手心、手背”一题更是让他们无从下手。在教学此题时,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各种可能情况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写出来。在此特别感谢周欣同学,她的回答思路清晰,给全班同学许多启示。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学生授课教学记录

(一)教学内容:

一、口算

0.3×0.3×0.6

0.6×7

0.2×0.3

0.7×0.8

【点评:乘法口算的几种类型基本有所涉及,如果能再补充乘积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和除法口算就更好了.】 二.笔算

1.24×3.6

9.842÷0.2

【点评:挑选的都是乘除法笔算中相对较复杂的小数乘(除)小数,具有一定典型性.不错.】 三,根据算式填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96÷6=16 9.6÷6= 9.6÷0.6= 9.6÷0.06=

问:观察后发现了什么? 【点评:不仅要求同学们正确算出结果,还引导大家发现规律,好!】 四.请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给下列结果点上小数点(指名口答)528(三位小数)42(两位小数)8(三位小数)问: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点评:专项打小数点的练习使学生明确了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的方法.设计的内容有一定针对性.】 五.解决问题

1.有一块草坪,面积为522.9平方米,它的宽为16.6米, 它的长是多少? 2.一只老虎的速度为78千米/时,一只猎豹的速度为97.5千米/时,一只猎豹的速度是老虎的几倍? 【点评:第2小题强调了“倍”不作单位.两道解决问题如果能乘除法各选一道就更好了.】 六.计算教材第7页第1题.【点评:这题建议与前面第二部分笔算适当整合.】

总评:这是全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抛砖引玉之人.正是她们大胆的举动, 才会激发更多的同学上台展示;正是她们精心的备课, 才会使同学们有所得.为什么要请“小老师”执教复习课?复习课对学优生而言常常是“炒剩饭”。如何在不改变“饭”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剩”的呢?我觉得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重要。因此,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复习课的备课、上课环节中,最大潜力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而且在平时教学中,也时常请他们当过“小老师”,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有基础能够一试。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学生授课教学记录

(二)教学内容:

一、口算。15×3=45 28×2=56 25×5=125 1.5×3=

2.8×2=

2.5×5= 15×0.3=

28×0.2= 2.5×0.5= 1.5÷3=

2.8÷2= 2.5÷0.5=

问:你根据什么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点评:通过一组对比题引导学生回忆积的小数点定位问题,抓住了小数乘法的重点。但为什么要在下面补充一排除法呢?是为了进行对比吗?如果是,为什么不立即追问“小数除法又该如何确定商的小数点呢?”】 三.解决问题

香蕉6.5元/千克,苹果4.2元/千克, 葡萄8.2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共要多少元?

(方法1:4.2×2+6.5×2;方法2:(4.2+6.5)×2)【点评: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同时还在此题的分析过程中渗透了乘法的分配律。】

四.判断

已知被除数为两位小数,除数为一位小数,商一定是三位小数.()

1.89÷0.54=189÷54()7.1÷0.125=7100÷1.25()

问: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依据是什么? 【点评:变化练习形式,使复习课不再那么枯燥。请同学们出手势判断,提高了参与面,也便于及时了解大家掌握的情况。最后的提问很精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填<,>,=.30÷0.6○ 30 30×0.6○30 3.6÷4○3.6

3.6×4○3.6 1.8÷9 ○1.8 0×1.2○ 0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点评:这一组乘除法的对比练习巩固了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大)。不错!】

总评:语言简洁清晰,教态亲切。当教学中有语言表述错误时,能诚恳向大家道歉。练习题型多样,内容丰富,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常常问个“为什么”。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学生授课教学记录

(三)教学内容:

一、填>、<或=。

3.05×0.9 ○3.07.8×1.6 ○7.8

4.6×1.001○ 4.6

4.9×9+4.9○ 49

12.35×1○ 12.35

18.3×9.9○ 18.3×10-18.3×0.1 【点评:同样是填>、<或=,可今天练习的类型又与昨天有所区别。特别是第二列的后两题,正好借此机会复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如果这里能够顺势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并适当练习几题就更棒了。】

二、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19.76×3.1 8.56×7.98 3.79×4 【点评:这三道题中第3题的难度最小,第二道的难度最大,如果全部练习应由易到难。此处要求每人做3题,且每题都要求验算,费时太多,可只验算其中某一题,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判断。

56×1.3=7.28

生1:因数中一共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不可能是两位小数。

生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乘的积应该比这个数大。8.7×2.3=8×3()小数乘法按整数方法 乘,最后的结果还要还原。()【点评:判断题的第1题教学十分精彩,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正确进行辨别。】

四、解决问题。

完全教材第9页11题, 13题, 14题。

【点评: 三题都是一个层次,都是小数乘整数,没有体现练习的坡度。】

总评:两位教师为本课做了大量准备,可惜由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因此还有大量内容无法在课内完成。如:小数除法的复习等。由此可见备课除了备习题设计,同时还要考虑练习的时间,以便合理安排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学生授课教学记录

(四)教学内容:

一、口算。

3.6÷1.2 1.2×8 0.02×0.5 0.7×0.9 9.8÷7 7.2÷0.8 【点评:今天的口算设计非常好,既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还有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添0补足的习题和乘得的积的末尾是0, 要对结果进行化简的内容。小数除法同样比较全面。别小看只有6题,可都是精心挑选出的“精品”。】

二、下面各题商小于1的打“√”,说明理由。

3.75÷4()5.78÷3()

87.4÷42()6.37÷13()【点评:虽然近几天,每位小老师的教学中都有比较大小的练习,可大家却想着法儿使练习侧重点不雷同,有所创新。今天的比较大小重点是考查同学们根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与除数大小进行对比,从而快速判断商的整数部分。有新意!如果能有小数除以小数的判断,练习就更有层次了。】 三、四舍五入(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78×7.2 6.7×6.71 4.368÷5.6 【点评:此题既巩固了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又复习了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知识,可谓一箭双雕。其中第2题是特别针对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或不会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而设计的。如果在练习完后能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取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就挖掘得更到位了。建议将第一题改为小数除法计算题,将要求改为“得数精确到十分位”,这样能使学生对不同要求作出正确分析。】

四、判断。

85的一半可以写成85×0.5()

360的27/100可以列成360÷27()【点评:在课前就曾建议他们将第2题删掉,因为这涉及到六年级分数的乘法,可他们仍旧坚持了自己的原有备课,保留了下来。在教学中,我静静等待,不错,蔡阳同学回答说应该把360先除以100,求出1份是几,再乘27份,就可以求出360的百分之二十七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篇2

1.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你多久看一次电视?

—Twice a week. 一周两次。

【点拨】 how often意为“多久一次”,是表示频度的词组,一般用表示频度的时间副词或短语every day, usually, sometimes, never, once a week, twice a month等来回答。表示“次数”时,“一次”用once,“两次”用twice,“三次”以上用“基数词 + times”来表示。

2. She says its good for my health. 她说对我的身体有好处。

【点拨】 be good for ... 意为“对……有益”。be good at... 意为“擅长……,对……学得好”。例如:

To drink more water every day is good for you. 每天多喝水对你有好处。

3. How many hours do you sleep every night? 你每晚睡多少个小时?

【点拨】 how many意为“多少”,后面要接复数可数名词。例如: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你有多少本书?

4. I hardly ever exercise. 我几乎不锻炼。

【点拨】 hardly是一个副词,意为“几乎不”、“几乎没有”,是一个半否定词。hardly ever意为“几乎从不”。例如:

I can hardly believe it. 我几乎不能相信这件事。

5. I look after my health. 我照顾好我的身体健康。

【点拨】 look after是一个短语动词,意为“照顾、照料”,与take care of的意思相同。例如:

She is looking after her brother at home. 她正在家照看弟弟。

6. So maybe Im not healthy, although I have one healthy habit. 虽然我有一个健康的习惯,但有可能我并不健康。

【点拨】 although(=though)意为“虽然、即使”,是一个从属连词,用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但不可与but连用;若句子中用了but,也就不能再用although了。例如:

Although she is in poor health, she works hard. (= She is in poor health, but she works hard.) 尽管她身体不好,但她还是努力工作。

7. Maybe you have too much yin. 也许你阴气过盛。

【点拨】 too much意为“太多”,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例如:

I have too much housework to do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我有太多的家务要做。

8. You should go to bed early for a few nights. 你应该早睡几个晚上。

【点拨】 few与a few修饰复数可数名词,little与a 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与little含有否定意义,a few与a little含有肯定意义。

9. I study late every night, sometimes until 2 am. 我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有时到凌晨两点。

【点拨】 句中until是一个介词,意为“直到……”,后面接表示时间点的词语。until除了可作介词外,还可用作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与not连用时可构成“直到……才……”句型。例如:

I will wait here until you come back. 我将在这儿等到你回来。

I didnt go to bed until 11

oclock last night. 我昨天晚上直到11点才睡觉。

10.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e not feeling well. 很抱歉听说你感觉不好。

【点拨】 当听到对方/别人有病或感觉不好的消息时,一般可用Im sorry to hear that.(或that从句),来安慰对方。例如:

Im sorry to hear that he has died. 听说他去世了,我感到很难过。

11.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你要在那儿呆多长时间?

—Just for four days. 只四天。

【点拨】 how long意为“多久”,用来对一段时间进行提问。例如: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你在这儿呆多久了?

12. I just finished making my last movie. 我刚拍完我的最后一部电影。

【点拨】 动词finish, enjoy等后面要跟动词-ing形式作宾语,不可接动词不定式。例如:

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你看完这本书了吗?

13.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点拨】 how far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多远”,一般用来对距离进行提问。例如:

How far is it from the park to your school? 公园离你们的学校有多远?

14. In China,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在中国,它取决你住在哪儿。

【点拨】 depend是不及物动词,常与介词on连用,组成depend on短语,意为“依靠、视……而定、取决于”,后面可接宾语。例如:

You cant depend on your parents any longer. 你不能再依靠你的父母了。

15. Maybe another time. 也许另一个时间。

【点拨】 another可用作代词或形容词,指三者以上或不确定数量中的任意一个人或物,意为“另一个,再一个”。后面可接单数名词或one。例如:

Would you like another apple? 你还再要一个苹果吗?

the other也有“另一个”的意思,但指两者中的另一个,有特定的数量范围,是特指。例如:

My uncle has two children. One is a son, the other is a daughter. 我叔叔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另一个是女儿。

16. Oh, why not?噢,为什么不呢?

【点拨】 “Why not?”意为“为什么不……?”、“为什么不行呢?”,来反问对方为什么不能去。

17. Taras shorter than Tina. 泰拉比蒂娜矮。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汤姆比萨姆的体格强健。

【点拨】 单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词尾加-er构成,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前面加more构成;very, quite等只可用来修饰原级,much, far, a little等可用来修饰比较级。例如:

I am a little taller than you. 我比你高一点。

This bike is more expensive than yours. 这辆自行车比你的贵。

巩固练习

()1. —________ do you send e-mail to your cousin?

—Sometimes. (2008广东省)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D. How soon

()2. How many ________ do you want every week? (2008四川泸州)

A. milk B. waterC. apples

()3. —Linda, pass my glasses to me, please. I can_______ read the words in the newspaper.

—With pleasure.(2008青海省)

A. hardly B. nearly C. clearly

()4. Amy, Ill be on holiday for a week. Could you help me _______ my dog? (2008河南省)

A. look for B. look at

C. look afterD. look over

()5. _______ they arrived early at the airport,they nearly missed their flight. (2008天津市)

A. IfB. Because

C. As soon asD. Although

()6. I think real cards are _______ than e-cards.(2008北京市)

A. nice B. nicerC. nicestD. the nicest

()7. —Youve stayed in this school for several days, havent you?

—Yes. I think Ill be here for _______ more days. (2008湖北襄樊)

A. fewB. a fewC. littleD. a little

()8. —Hurry up. The bus is coming.

—Wait a minute. Dont cross the street_________ the traffic lights are green.(2008安徽省)

A. after B. untilC. while D. since

()9. —I have a bad cold. I feel terrible. (2008四川泸州)

—_________.

A. All right B. Sorry to hear thatC. OK

()10. —________ have you learned to play the guitar?

—For three years. (2008吉林长春)

A. How longB. How often

C. How soonD. How much

()11. —Linda, when shall we take a walk?

—After I finish ________ the dishes.(2008北京市)

A. wash B. washed

C. to washD. washing

()12. —_______ is it from Haikou to Sanya?

—Its about 300 kilometres. (2008海南省)

A. How farB. How long C. How many

()13. You should guess its meaning when you meet a new word, dont _______ your dictionary all the time. (2008广西来宾)

A. keep onB. work on

C. look on D. depend on

()14. We had a picnic last term and it was a lot of fun, so lets have _________ one this month.(2007江苏苏州)

A. the other B. someC. anotherD. other

()15. —What about traveling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_________ It can relax us and open our eyes.

(2007广东佛山)

A. Why not? B. What for?C. I think so.

16.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不要吃太多的垃圾食品,对身体不好。

Please dont eat _________ _________ junk food.

语文五年级上册总复习之作文 篇3

第一单元

1.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

以谈你读书的体会。

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根据笔记,仿照课文整理出采访记录。

3.“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写辩论的经过,也可以把

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

第二单元

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 一篇习作。发挥想象,写写家乡的变化,哪些地方引

起你的回忆,可以写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其它内容。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三单元

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

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的方法。通过观察、参观、阅读说明书的方

式尽可能的多了解这种物品,从几个方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第四单元

1.在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名言警句给我们的启发。

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

3.看图写话

“文明,只差一步”

第六单元

体会父母的爱

1.曾经有过不理解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父母的爱。

2.对父母提出的建议。

3.想和父母说的心里话。

4.看图写话。

《父与子》

第七单元

读后感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

受,不宜过多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第八单元

1.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2.写梗概。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篇4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2页“总复习”,练习二十二的第1~11题,整理和复习0~20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提示:

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复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及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

3. 让继续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感受“学生文化”。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计算20以内加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磁性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等。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讲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谁再讲一遍?

学生回答。

师:xxx同学的把这个故事讲得准确又完整,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法承上启下,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游戏导入法

师:我们做个口算接龙的游戏好吗?从第一行开始,第一个算1+1,第二个算前一个算式得数+1,算到到20后。游戏开始。

改变第二个加数计算。……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烘托出热闹、有竞争性的学习气氛,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

谈话导入法

师: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想一想在这个学期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师:我们这学期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20以内的数,第二个内容是20以内的加减法,第三个内容是认识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前两个内容:(板书)2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

二、复习20以内的数

1.我们先来将20以内的数数一遍。谁能倒数一遍?

一起顺数,指名倒数。教师注意调控课堂,注意走神的学生。

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些20以内数的意义。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问: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指名说。

预设: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捆数、盒数、瓶数等。

3、复习数位。

教师:在这个数位表中,左边第一位是?第二位是?学生接答。

4、复习10以内的数的组成。

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说数的组成。

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103页第1、2、5、6题。

第1题练习时,可通过第2幅图让学生说说 1个十是多少, 通过第 4幅图让学生说说14的个位上的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是几等。

第二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比较多少。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 可让学生说说每组数有什么规律, 你是怎么发现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篇5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的一般规律: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小,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等于1,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3、小数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不是整个、整

十、整百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个、整

十、整百的数后再估算。关键:是化繁为简,能方便计算。

4、求积的近似值:通常是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5、解决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算出结果。如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

(1)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

①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②单价×实际用量= 本月费用

(2)出租车计费,通常有:

①起步价+规定路程以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

②演变:(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 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

注: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3)工程问题中,通常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演变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队数=工作总量

演变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队数=工作效率

演变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队数=工作时间

注:每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演变方式。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1、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描述图形的平移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

2、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通常叫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通常叫逆时针方向旋转。

3、图形旋转时总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描述图形的旋转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绕哪个点沿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旋转前,先确定一条线段,用这条关键的线段的旋转

来判断这个图形的旋转。

4、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

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不止1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

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

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注意:一是对称轴两边图形所对应的方格数要相

同:二是左(右)边部分的图形、上(下)边部分的图形要相同。

6、可以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

意:(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

1,要用0占位。(3)被除数小数的末尾不够除,要添0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

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

用“0”来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的商的一般规律:当除数小于1时,它们的商大于被除

数;当除数大于1时,它们的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它们的商等于

被除数。

4、除法估算,尽可能地把除数和被除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又能很快地整除

出商的除法算式(先求出除数的近似值,再根据除数的近似值确定被除数的近

似值,最好被除数的近似值既是除数近似值的倍数,又非常接近原来的被除数,这样估算起来才便捷,估算的结果也更接近它本来的商。如:44.25÷4.95,先

求出4.95的近似值为5,再看5的倍数中哪一个最接近44.25,这里当然是45

了,所以把44.25看做45,再求出估算值为9。

5、求商的近似值,要把商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再用“四舍

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要根据实际

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生活中的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从实际

出发解决问题,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6、在表示商品的单价时,一般都保留到“分”或“元”。在计算汽车速度时,一般以千米每时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7、在遇到既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又要求比较大小时,只要把小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就可以了。

8、像0.333……,3.3181818……,0.108108……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小数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小数部分重复两遍或两遍以上循环节,末尾加

省略号表示。另一种是在循环节上加点表示。如果循环节是1个数字,就在这

个数字上加一个点;如果循环节是两个数字,就分别在这两个数字上各加一点;

如果循环节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数字,就只在循环节的首尾两个数字上各加一个

点表示。

如:0.333……写作0.3,读作:零点三,三循环。“3”是它的循环节。

3.31818……写作3.318,读作:三点三一八,一八循环。“18”是它的循环节。

0.108108…写作0.108,读作:零点一零八,一零八循环。“108”是它的循环节。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9、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或比较几个循环小数的大小时,遇到用循环节表示的循环小数,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要将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多写几遍,用

加上省略号的形式来表示循环小数,再用原来取近似值的方法取近似值或用比

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出循环小数的大小。

10、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

(1)包装或运输物品:用塑料袋包装肉、用油桶装油或用车载物,问需要准备

多少口袋、油桶或车辆时用下面的关系式。

物品总量÷每份量≈数量(需要的口袋、油桶或车辆)(通常用进一法)

(2)制作:用布匹做衣服、用纸订本子,问可以做多少衣服、多少本子等。

物品总量÷每份量≈数量(可以做的衣服件数或本子本数)(通常用去尾法)

(3)求平均数,基本数量关系:总数÷份数=平均数

如果总数和份数没有直接告诉,就要先算出总数和份数,最后才能算出平均

数(即加权平均数)。

(4)买东西时的择优问题,通常是比较单价,所以要先算出单价。

比较跑步的快慢,通常是比较速度,所以要先算出速度。

比较庄家的收成好坏,通常是比较单产量,所以要先算单产量。

比较题有一个关键,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才公平。

(5)把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用人民币÷ 兑换率=外币;外币×兑换率=人民币

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①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②有“()”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算括号外面的。

③有“[ ]”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

外面的。

2、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律和性质,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计算时要认清楚

它们的摸样,不要张冠李戴或指鹿为马)。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

×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

×c ;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 a÷b÷c=a÷(b×c)。

3、本单元典型数学问题有:

(1)选择手机付费方式:有月租和无月租。

根据一个月的通话时间,分别算出每类标准各需缴多少费,再比较就知道选

什么方式付费更合算。

注:选择制版费、选择订奶方式和选择手机付费方式道理相通。

(2)例:用两种车运40吨河沙,载重量为4.5吨的车用了5辆,问载重量

为4吨的车需要几辆。第一步,用4.5吨×5辆车,算这种车一共能运多少吨

河沙;第二步,用40吨-4.5吨×5辆的积,算还剩多少吨河沙没有运;第三步,用第二步的结果÷4吨,算还需要多少辆载重为4吨的车。综合算式:(40-4.5

×5)÷4。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演变: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底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演变: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高=底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演变:梯形的面积×2÷高=底梯形的面积×2÷底=高两个相同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演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宽=长

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6、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把不规则图形看成与它接近的规则图形来算面积。

(2)用方格纸来数面积:完整格+不完整格÷2=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7、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8、算土地的粮食、蔬菜等产量或收入都跟土地的面积有关。

铺地板、种草坪、粉刷墙面等需要的钱也与地板、草坪、墙面的面积有关。

凡是与面积有关的题,就要算出面积。

9、生活中有许多用到梯形面积计算法则的地方。

如:①把木棒堆成横切面是梯形的形状,可用:(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总根数这个公式来算总根数。

②把合唱团的学生排成梯形形状的,可用:(第一排人数+第后排人数)×排数÷2=总人数这个公式来算总人数。

10、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把组合图形转换成几个规则图形来计算。

11、例:用63米的篱笆靠墙围一个梯形养鸡场。平方米?

分析:计算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上底加下底的和,梯形的高。

图中告诉了梯形的高,而63米篱笆减去梯形的高正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因为靠墙的这边不用围篱笆了。所以这道题可以列式为:(63-16)×16÷2。

第六单元可能性

1、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在圆盘中,所占面积的大小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占的面积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占的面积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在总量中,所占数量的多少也决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所占数量越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2、可能性再大也是一种可能,不能保证事件一定能发生。可能性再小也是一种可能,不等于事件不可能发生。

3、要使游戏公平,必须要让游戏各方取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1、0和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1,2,3,4 „„叫非零自然数。

2、两个非零自然数相乘,两个因数都是积的因数,而积是两个因数的倍数。两个非零自然数相除,并且商是非零自然数,商和除数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如:4×9=3636÷4=9

可以说:4和9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

3、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的方法:写出用这个数作积的所有乘法算式或者写出用这个数作被除数的所有除法算式,再找出它的所有因数。

4、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5、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6、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如:0,2,4,6,8,10,12„„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如:1,3,5,7,9,11,13„„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

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8、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分别是: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我们可以把100以内的质数分为五类记忆。

第一类:20以内的质数,共8个:2、3、5、7、11、13、17、19。第二类:个位数字是3或9,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6个:23、29、53、59、83、89。

第三类:个位数字是1或7,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4个:31、37、61、67。

第四类:个位数字是1、3或7,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5个:41、43、47、71、73。

第五类:还有2个特殊数是79和97。

11、42可以写成质数2,3,7相乘的形式,2,3,7叫做42的质因数。

1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方法是用质数作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如:把36和20分解质因数(是偶数的最先要用质数2作除数;是奇数的,就要看是否是3,5,7,11„„这些质数的倍数,是谁的倍数,就用谁作除数)。3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3 篇6

复习内容:教材第96页“总复习”中的第10----15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简要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复习目的和复习要求。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二、指导复习

1、复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8572131 13+ 138 + 83+ 610﹣5

通过交流,引导小结如下: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通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出示如下练习题

1315127119 +6 ﹣36 ﹣3 +38 +4﹣3

通过交流,引导小结如下:

要弄清运算顺序后再算;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注意应运,提高计算技巧,做到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算完后要认真检查。

2、解决问题

51(1)、一条彩带剪下两段,第一段占总长的12,第二段占总长的4,剪下的两段占总长的几分之几?

11(2)、一批水果,香蕉占总重量的8,苹果占总重量的 4,西瓜占总重

2量的 5。

⑴苹果和西瓜共占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

⑵这三种水果共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

21(4)、一节课的时间是3 小时,有一节科学课老师讲解用了5 小时,小组

3讨论用了10 小时,其余时间学生做实验,学生做实验用了多长时间?

四、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6页“总复习”中的第10----15题。

五、全课小结

上一篇:烟草客户服务工作情况下一篇:精细化工安全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