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5-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精选4篇)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篇1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B.10分钟表示的是某段时间间隔 C.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B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v0和vs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答案】C

3.(2018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用平行于斜面体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 B.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C.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D.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答案】A

#@

4.(2018北京市东城区第二中学月考)同的初速度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它们以相

.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与

.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之比两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之()

分别为

A.,B.,C.,D.,【答案】A

#@ 5.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如图甲所示,若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在前2 s内和后4 s内做的功之比为1∶1 B.拉力在前2 s内和后4 s内做的功之比为1∶3 C.拉力在4 s末和6 s末做功的功率之比为2∶3 D.拉力在前2 s内和后4 s内做功的功率之比为1∶1 【答案】B

6.(2018北京市第二中学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两个木块,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A靠在墙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两木块之间弹簧压缩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也不守恒

#@ C.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D.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答案】C

7.(2018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1Ω,定值电阻R3=5Ω.当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的阻值一定小于6Ω

B.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示数相同

C.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小于s闭合时的示数

D.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一定等于6Ω 【答案】AD

8.(2018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质子(不计重力)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此空间可能存在磁场

#@ B.一个质子(不计重力)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此空间可能存在电场 C.某电路的磁通量改变了,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D.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导体棒两端一定有电势差 【答案】AB 9.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x,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B.C.D.【答案】C 【解析】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则物体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即v=2v0,由x=(v0+v)t和a=得a=,故C对。

10.(2018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该质点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B.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 C.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 D.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

#@ 【答案】D 11.研究表明:雨滴自高空由静止下落,雨滴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随其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假设每个雨滴可看成球形,每个雨滴的密度相同,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滴的半径r的平方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即f阻=krv,其中k为比例常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22比例系数k=3.4×10N·s/m.已知球的体积公式:V=-42

π•r(r为半径),g=10N/kg.每3个雨滴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4,则这两个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为()A.1:8 B.1:4 C.1:2 D.1:1 【答案】C

#@ 12.如图甲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bc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底端a以初速度v0沿斜面ab向上运动,到达顶端b时速率恰好为零,之后沿斜面bc下滑至底端c.若物块与斜面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物块在两斜面上运动的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则下列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

A.斜面ab的倾角θ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C.物块的质量m D.斜面bc的长度L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乙可求出物块在左右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1,mgcos θ-μmgsin θ=ma2,则可求出θ和μ,但m无法求出,根据题图乙可求出0.6~1.6 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即可求出L,故选项C正确. 13.(2018届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中,X表示正电子

B.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掲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

C.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动能 都比红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动能大

D.基态的ー个氢原子吸收ー个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答案】D

#@

14.(2018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八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摆钟偏慢时可缩短摆长进行校准

B.火车鸣笛驶出站台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反射光的强度 D.肥皂膜看上去呈现彩色,是因为光的色散

E.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采用开放电路且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答案】ACE

二.非选择题

(2018辽宁省沈阳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某人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安装调整好实验器材后,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取几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测出

#@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E.天平F.重锤 G.弹簧测力计(2)实验操作中,下列合理选项是:(______)A.先通电,后释放小车 B.先释放小车,后通电

C.本实验需要垫高长木板一端以平衡摩擦力 D.本实验不需要垫高长木板一端以平衡摩擦力

(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的关系是_________,=3.62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刻度尺测得相邻各点间的距离为=4.75 cm,位有效数字)。=5.88 cm,2

=7.01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4)如果实际电源频率低于50Hz,则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比实际___________(填“偏大”“不影响”“偏小”)【答案】(1)AD(2)AD(3)

1.13m/s(4)偏大

#@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篇2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日前发表年度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网络世界最具威胁性的国家,美国政府应当重新评估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

B.“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的政治理念的引子,其中不仅关系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而且涉及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

C.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

D.2012年11月17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区域规划,是中部崛起的最重要支点。它对整个中部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解析】A。B项,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C项,语序不当,应为“改装、试航到正式入列”。D项,搭配不当,“起着”和“意义”不能搭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B.金马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过去五年间,重庆构建了“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使得当地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状态。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关注和观赏的人数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解析】D。A项,“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句式杂糅。B项,“金马炭雕„„具有„„享受”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应在“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后加“调控举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创新研究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方向,深化与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质性合作交流,巩固和加强各种类型合作平台的建设。

C.空谈之风四处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孩子们,作文中的“假大空”和电视镜头中的“标准化表情与表达”,毒化了原本朴实的社会风气,下一代的失真与失实成为常态,让人为之担忧。

D.微波具有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广泛用于食品。它与收音机所用的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使用微波炉致癌目前并无准确数据支持。

【解析】C。A项,成分残缺,应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门类”。B项,搭配不当,应为“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D项,成分残缺,应为“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使用微波炉致癌的说法目前并无准确数据支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杭州市地铁坍塌事件的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B.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户口本、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C.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之后,在我国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波具有鲜明形式探索意味的文学浪潮——先锋文学。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解析】C。A.要说的是防止再发生,多了个否定词“不”,就变成了相反的意思。属于否定失当。B.“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属于逻辑错误。D.语序不当。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后,应为“诚信不仅„„,而且„„”。

1.(山西大学附中高三2013年1月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论,在历时8个多月后,依然没有定论。这场旷日持久讨论的关注,恰恰是因为它可以成为我们观察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标本。

B.4月份国务院出台严厉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以来,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最近,部分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出现快速上涨,带动了房价反弹。

C.尽管日本多次表示要用一种新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发展,但是旧有的对华思维仍在作祟,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疑虑、戒备甚至敌视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D.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有效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解析】C。A项,在“这场旷日持久讨论的关注”前加介词“对”。B项,定语次序不当,应将“严厉的”放在“一系列”之后。D项,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改善”。

2.(广东广雅中学201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广交会克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提升组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B.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C.在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中,除了林丹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超级丹”。

D.2012年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首次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首战告捷。

【解析】B。A.“克服”与“挑战”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林丹”应在“除了”之前。D.主语残缺,删掉“使”。

3.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第________句有语病,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________句有语病,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②句有语病,修改:去掉“的过程”;(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在“青少年时期”后添加“有没有”或“能否”。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篇3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3·海口市调研)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

C.亚里士多德D.法拉第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理学史,难度较小.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选项正确.

2.(2010·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选B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A错误;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要受到太阳的引力,且引力方向沿着两个星球的连线指向太阳,B正确,C错误;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正确.

3.(2013·金华模拟)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抛掉副油箱,是要减少惯性,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不存在惯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大的缘故

解析:选B.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抛掉副油箱可以减小质量,故选

B.4.现在城市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能落在滑板上原来的位置,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有()

A.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B.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

D.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向上偏前

解析:选C.因为运动员在滑板向上的作用力下跳起,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A错误;但由于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所以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B错误;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C正确;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运动员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其惯性,D错误.

5.如图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

A.物块P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

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

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力

解析:选C.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Q对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P对Q的压力.

6.如图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着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答案:A

7.(原创题)在“鸟巢欢乐冰雪季”期间花样滑冰中的男运动员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对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男运动员为参照物,女运动员是静止的B.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可能大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选A.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以男运动员为参照物,女运动员是静止的,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选项A正确,B错误;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C错误;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女运动员对他的压力之和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

8.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加速行驶D.向右匀速行驶

解析:选AC.由于摆锤向右摆动,即摆锤具有向右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选项AC正确,BD错误.

9.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解析:选B.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有mg-Ff=m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方向向下,支持力FN,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M+m)g-ma.10.(2013·潍坊模拟)

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 kg 的重物送入井

2中.当重物以2 m/s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

A.200 NB.280 N

C.320 ND.920 N

解析:选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T=ma,得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320 N,然后再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物体的平衡知识得Mg=FT+FN,得FN=28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80 N.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

22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a=1 m/s的加速度

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解析:(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T.以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FT-(M+m)g=(M+m)a

FT=44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

(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绳的拉力FT,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T+FN-Mg=Ma

FN=27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1)440 N(2)275 N

12.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求:

15(1)当卡车以a1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mg,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6

(2)当卡车的加速度a2=g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1)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题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故有:51cosα=m·g 62

34解得cosα,sinα=55

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N,则有

51FN=mg-mg·sinα=mg 63

1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地面的压力为.3

(2)设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a0,3则a0=g·cotα=g,4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篇4

(考查范围:第54讲~第56讲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工厂的三个车间在12月份共生产了3 600双皮靴,在出厂前要检查这批产品的质量,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若从一、二、三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分别为a,b,c,且a,b,c构成等差数列,则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为()

A.800B.1 000

C.1 200D.500

图G13-

12.[2012·大连、沈阳联考] 如图G13-1的茎叶图表示的是某城市一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情况(单位:元),图中的数字7表示的意义是这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为()

A.7元B.37元

C.27元D.2 337元

3.[2012·广东执信中学质检] 某初级中学领导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该校初一年级全体800名学生中抽50名学生做牙齿健康检查.现将800名学生从1到800进行编号,求得间

800隔数k==16,即每16人抽取一个人.在1~16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如果抽到的是7,则50

从33~48这16个数中应取的数是()

A.40B.39

C.38D.37

4.[2012·山西临汾一中月考] 为了考察两个变量x、y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甲、乙两同学各自独立地做10次和15次试验,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和l2.已知在两人的试验中发现变量x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恰好都为s,变量y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恰好都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直线l1,l2有公共点(s,t)

B.直线l1,l2相交,但是公共点未必是(s,t)

C.由于斜率相等,所以直线l1,l2必定平行

D.直线l1,l2必定重合5.[2012·陕西卷] 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G13-2所示)

()

图G13-

2A.46,45,56B.46,45,53C.47,45,56D.45,47,53

6.[2012·吉林一模] 某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对该地区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抽取了总成绩介于350分到650分之间的10 000名学生成绩,并根据这10 000名学生的总成绩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G13-3).为了进一步分析学生的总成绩与各科成绩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名学生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2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总成绩在[400,500)内共抽出()

A.100人B.90人C.65人D.50人

7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y=bx+a中的b为7,据此模型,若广告费用为10万元,则预报销售额等于()

A.42.0万元B.57.0万元C.66.5万元D.73.5万元 8.

[2012·佛山二模] 随机抽取某花场甲,乙两种计划在植树节期间移种的树苗各10株,测量它们的高度(单位:cm),获得高度数据的茎叶图如图G13-4,则下列关于甲、乙两种各10株树苗高度的结论正确的是(图G13-

4A.甲种树苗高度的方差较大 B.甲种树苗高度的平均值较大 C.甲种树苗高度的中位数较大

D.甲种树苗高度在175以上的株数较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9.[2012·大同调研] 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为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为27,则n=________.

10.[2012·龙岩质检]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0,12,14,14,14,15,15,16,16,17,设这10个数的中位数为a,众数为b,则a-b=________.

11.[2012·黑龙江哈六中月考] 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0:“这

2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得K≈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K≥3.841)≈0.0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①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②若某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在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 ③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 ④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2.[2012·商丘二模] 为征求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建议,某机构对当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G13-5(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

(1)求居民月收入在[3 000,4 000)的频率;(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算样本数据的中位数;

(3)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按月收入再从这10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这段应抽多少人?

13.[2012·东北四校一模]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冬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现准备在景区内开设经营热饮等食品的店铺若干.根据以往对500名40岁以下(含40岁)人员和500名40岁以上人员的统计调查,有如下一系列数据:40岁以下(含40岁)人员购买热饮等食品的有260人,不购买热饮食品的有240人;40岁以上人员购买热饮等食品的有220人,不购买热饮等食品的有280人,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2×2列联表,并运用独立性检验思想,判断购买热饮等食品与年龄(按上述统计中的年龄分类方式)是否有关系?

注:要求达到99.9%的把握才能认定为有关系.

n(ad-bc)2

2参考公式:K=n=a+b+c+d;

(a+b)(c+d)(a+c)(b+d)

参考数据:

14.[2012·厦门适应性考试] 为了解某居住小区住户的年收入和年饮食支出的关系,抽取了其中5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y=bx+a中的b=0.31,请预测年收入为9万元家庭的年饮食支出;

(2)从5户家庭中任选2户,求“恰有1户家庭年饮食支出小于1.6万元”的概率.

45分钟滚动基础训练卷(十三)

1.C [解析] 因为a,b,c成等差数列,所以2b=a+c,即第二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占抽样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分层抽样的性质可知,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为1 200,故选C.2.C [解析] 由茎叶图,知图中的数字7表示其茎为2,叶为7,则数字7表示的意义是这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为27元,故选C.3.B [解析] 按系统抽样分组,知33~48这16个数属第3组,则这一组应抽到的数是7+2×16=39,故选B.4.A [解析] 因为甲、乙两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都是(s,t),则由最小二乘法知线性回

^^^^^

归直线方程为y=bx+a,而a=y-bx,(s,t)在直线l1,l2上,故选A.5.A [解析] 由所给的茎叶图可知所给出的数据共有30个,其中45出现3次为众数,处于中间位置的两数为45和47,则中位数为46;极差为68-12=56,故选A.6.B [解析]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在[450,550)的样本的频率为 1-(0.002+0.004+0.003+0.001)×50=0.5,则在[450,500)的样本的频率为0.25,在[400,500)的样本的频率为0.2+0.25=0.45,∴总成绩在[400,500)内共抽出200×0.45=90人,故选B.^^

7.D [解析] 易得x=4.5,y=35,所以a=y-bx=3.5,当广告费用为10万元时,预

^

报销售额为y=7×10+3.5=73.5(万元),故选D.22

8.A [解析] s甲=57.2,s乙=51.29;x甲=170,x乙=171.1; 甲的中位数为169,乙的中位数为171.5;

大于175的株数:甲有3株,乙有4株,故选A.2+3+4

9.60 [解析] 由已知,得n=27,2+3+4+6+4+1

即=27,解得n=60.20

14+15

10.0.5 [解析] 这10个数的中位数是a==14.5,众数是b=14,所以a-b=

0.5.22

11.① [解析] K≈3.918≥3.841,而P(K≥3.814)≈0.05,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但检验的是假设是否成立,和该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是没有关系的,不是同一个问题,不要混淆,正确序号为①.12.解:(1)居民月收入在[3 000,4 000)的频率为(0.000 3+0.000 1)×500=0.2.(2)∵0.000 2×500=0.1,0.000 4×500=0.2,0.000 5×500=0.25,且0.1+0.2+0.25=0.55>0.5,∴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应在[2 000,2 500),即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

0.5-(0.1+0.2)000+=2 000+400=2 400(元).

0.000 5

(3)居民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频率为0.000 5×500=0.25,∴这10 000人中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人数为 0.25×10 000=2 500(人),从这10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则居民月收入在这段的应抽取的人数为500100×25(人).000

把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K=(a+b)(c+d)(a+c)(b+d)000(260×280-220×240)2

计算,得K6.410<10.828,500×500×480×520

所以没有99.9%的把握认定为有关系.

3+4+5+6+71+1.3+1.5+2+2.2

14.解:(1)x=5,y1.6,55

^^^^

又b=0.31,代入y=bx+a,解得a=0.05,^^

所以y=0.31x+0.05,当x=9时,解得y=2.84.所以年收入为9万元的家庭年饮食支出约为2.84万元.

(2)记“年饮食支出小于1.6万元”的家庭为a,b,c;“年饮食支出不小于1.6万元”的家庭为M,N.设“从5户家庭中任选2户,恰好有1户家庭年饮食支出小于1.6万元”为事件A,所有基本事件为(a,b),(a,c),(a,M),(a,N),(b,c),(b,M),(b,N),(c,M),(c,N),(M,N),共10个基本事件.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M),(a,N),(b,M),(b,N),(c,M),(c,N),共6个.

所有P(A)==0.6.10

上一篇:气象局汛前自查报告下一篇:2018-2019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