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第二课时)(精选2篇)

《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反思 篇1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运算类似,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5、对于二次根式混合运算,原来学过的所有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6、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7、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首先需搞清楚什么是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判断,关键是能熟练准确地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

8。二次根式的加减,首先要化简二次根式,化简之后,就类似整式的加减运算了.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也是如此.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与合并同类项类似.在教学中应注意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与整式加减运算的类比。

9、判断两个或多个二次根式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是将它们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再看被开方数是不相同,被开方数相同就是同类二次根式,如果被开方数不相同就不是同类二次根式,这与根号的因数或因式无关。

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篇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运算率的具体应用

设计理念:以抢答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桌相互合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和运算率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整理与反思

1、口算

6-=÷5=2.8+72=

84.3+15.7×0=28×0.25=

3.25+1.75=3÷=

1÷0.1%=1÷-÷1=

1.75++8.25=

2、说说下面式子的运算顺序

1842+56-453×45÷45

[(+)×]÷

总结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归纳: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1)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分组练习

4、复习运算定律。

(1)填写书89页的表格

(2)还有哪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举例说明。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B×C)(B、C不为0)

A÷B=(A÷C)÷(A÷C)(B、C不为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4×0.27×253.8×99+3.8

560÷16÷5(8+49)÷4

25+37+35+47716×9-716×7

(1)学生独立完成

(2)每题你运用的是什么运算性质或运算定律? 学生抢答

分题说运算顺序

交流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同桌互说后交流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说说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总结: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的方法。

2、列式解答

(1)、一个数比它的14多43,求这个数是多少?

(2)、20的34加上25除15的商,和是多少?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4题

说说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

每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每页的字数

4、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1)让学生标出行走的路线,再列式计算

(2)谁先超过中点?说明在相同时间里,路程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个别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规律,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谈体会

四、延伸课外

计算

11×4+14×7+17×10+110×13+113×16=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认识实习5000字下一篇:新婚书法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