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2025-0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精选12篇)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1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试后评价,对策研究,高中化学

化学学科本身偏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不得不说智力因素非常重要。 但是不可否认, 从苏教版化学教学现状看, 许多知识并非考验学生的纯智力因素, 相反许多时候学生考试失分完全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 所以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改进对策至关重要。

一、当前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所呈现出的非智力因素特点与现状

一些学生片面认为高中化学学科存在较大难度, 甚至因为在步入高中之前, 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大多比较薄弱。 在高中将化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 许多学生第一时间还没有正确理解与接受。 一般而言, 非智力因素可以分为三个简单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注意力, 这种分层方式主要是排除智力因素而言的。 第二层则属于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其可以理解为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力及学生性格。 第三层次是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成因, 其包括成就的动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个人责任感与荣誉感等十二个部分。 实则无论从哪一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个人的主观性都是很大的。 一些学生在学习与考试中存在问题, 并非自己的智力与他人有所差距, 而是主观意志上是否愿意不断提升与进取占据了更大部分。

二、从非智力因素角度进行评价与改进的对策

(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高中学生在考试之后所呈现出的试卷答案与分数结果分析, 许多学生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较大。 为了从主观上改变这种状态, 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实则是学生情感部分的体现, 主要表现为学习的愉悦感、求知欲及价值体现。 教师应该通过创建相应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兴趣。

比如以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的习题为例:

现有A、B两种原子, 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了3个电子, 而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请问A和B分别为什么原子?

通过例题不难看出, 此题考查的就是得失电子的问题。 然而许多学生对这类问题依旧觉得比较棘手, 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枯燥地对其进行讲解, 并没有找到吸引学生的方法, 使得学生从主观上抵触学习。 因此, 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呈现, 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中所展现的电子数量及电子变化趋势, 最终分析得出结果。

(二) 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需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数量相当多。化学方程式实际上是考验学生意志力的重要内容。 化学方程式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许多化学反应现象都需要依靠化学方程式才能得出相应结果, 还对之后的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等起到基础性作用。 故而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记忆, 至关重要。

记忆化学方程式并非是考验学生的智力, 其考查的是学生的意志力、坚韧性及自制力和自觉性。 高中学习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其中包括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及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及其他反应。 只是这些简单且基础的化学方程式就需要学生记忆很久, 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 则许多学生必然会功亏一篑。 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 实际上不断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将会有效强化化学学习效果, 同时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三)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近些年来, 确实有一些考题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树立解题的自信心。 有了自信心, 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现在许多考题并不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概念进行照本宣科的照搬, 相反其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对多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比如: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 且A、B均含有X元素。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为A+B→X+C, X是一种单质, 由此可知X元素为什么元素。

实际上, 这类题解答起来相当容易。 只是与物理或者数学学习有相似之处的就是选用了控制变量法, 要求在一定条件之下。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可以判断出X在A与B之中的化合价显示是正价与负价。X也具有负价, 所以其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通过分析, 很容易得出结果。 但是许多学生因为长期形成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认为必须给出明确的反应才能进行推断。 这样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 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拓展。 教师应该不断帮助学生拓宽思维, 通过这样的习题告知学生, 实际上化学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许多知识点都很容易掌握, 甚至许多知识都是自己平时已经掌握的内容。 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将有利于学生从学习动机层面改变传统的思维与想法, 让学生可以避免焦虑的情绪, 增强学习的效果与能力,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水平。

三、结语

实践表明, 非智力因素往往比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还要大。 许多时候,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提高非智力水平, 降低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及减少考试过程中失分现象的出现, 避免非智力因素对其的负面影响, 从而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锦灵.高中数学非智力因素的试后评价方法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 05:22-23.

[2]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07:3-9.

[3]王金丽.优、差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10, 01:28-32, 37.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2

【关键词】教学目标 成果评价 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合理的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并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对照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当前高校对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状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只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

许多教师在评定学生学习成果时,所关注更多的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而忽视平时成绩的评定。

总结性评价过高的最大缺点是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由于期末成绩比重较大,部分学生忽视了学习过程本身。由此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学生不能真正学到大学数学课程的精髓,另一方面,部分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到今后的课程学习。由此缺失了成果评价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的功能。

其次,总结性评价内容片面

受到传统课程大纲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期末试卷内容时往往过多关注计算和证明,而对概念理解、知识应用和综合分析设计得比较单薄,评价不能与培养目标相统一。不能不承认,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是采用传统的课程大纲。究其原因,重点大学由于研究生考试大纲和命题方向一直偏向于计算和证明,自然不敢有失偏颇,而普通的应用性高校由于教师力量相对较弱,教学内容也不敢轻易言变,导致了考试内容的偏离和更多的不切实际的考题。因此,总结性评价内容相对片面。

第三,形成性评价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大学数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手段相对单一。很多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和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价工具。例如,一些教师给所有没有缺课和缺交作业的学生平时成绩都是满分,这就意味着只要来上课和交作业,不问上课是否真正的投入,也不管作业质量如何,都使用了相同的评价结果。当这样的评价方式成为共识时,它的作用就被大大削弱了,不仅不能发挥这种评价工具应有的功能,还将降低学习成果评价的可信度。

第四,只注重直接评价,忽视间接评价

间接评价就是间接评估学生学习成果,以此改善教学或学习之中存在的问题。间接评价不仅包含在学习本课程期间学生态度与行为表现,还包括学习课程结束后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目前的情况,许多教师并不是缺少这些间接评价的渠道,而是根本没有重视、收集和整理这些评价,用以改善教学中的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说是部分教师责任性的缺失,不如说是整个教学评价机制上存在不足。只有机制上设法完善,间接评价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面对目前大学数学学习成果评价中的问题,基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评价理念,大学数学学习成果评价应突出评价的有效性和多元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的作用。

1.形成性评价手段多样化

形成性评价手段多样化是保证形成性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常用的评价手段除考勤、作业外,还可以包括如各种小测验、思考题、讨论题、小报告、课堂反馈表等。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课堂反馈表。课堂反馈表用于对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反应、参与学习的意识、知识掌握的情况、出现的情感变化等的评价,它对教师每个阶段的教学情况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课堂反馈表可以设置的问题应当简单明了,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恰当的课堂调查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总结性评价应当与教学成果目标相一致

总结性评价需要充分重视其中的五个步骤:准备试卷编制计划,编制试题,试题的审查和试题的调整。

根据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可依次分为记忆、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鉴六个层次。在还没有进行编制试卷之前,教师应该事先明白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何种领域,才能据以编制可以达成该类目标的试卷。可采用编制一份专为评价使用的双向细目表,以作为试题和评价目标之间的联系,确保评价方向无偏失。

3.充分发挥间接评价的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有压缩大学数学课程学时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年来大学数学教学对缺少间接评价的数据。只有持续进行多年的间接评价,取得一定规模的数据后,才可给出相对合理的结论。

间接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调查问卷、校友问卷、企业雇主问卷等。学生调查问卷不同于课堂反馈表,它主要用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所设定的各教学目标最终之学习成效。校友问卷调查,可了解校友对于大学数学教学目标、核心能力等对个人职涯之相关性以及适当性。企业雇主问卷调查,可以了解雇主对于校友数学应用技能以及相关性的表现情况。

大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必然包含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实现真正科学地评价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清风.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2):111-114.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3

高曼

12月3日中午,我们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听取了李向老师的讲座——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听完之后我有以下几方面买的体会:

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游戏教学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上课好动、爱搞小动作。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自己无规律的分散注意力的小动作,变为有助于学习的大动作,即游戏。在游戏当中学生会有很高的热情,语言知识和能力训练就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例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用学生已学的动词自制一些卡片。如read a book ,fly a kite,play basketball等等,先请学生上前来任意抽一张,要求按所抽的卡片的意思做一个“哑剧”动作,然后教师发问:“What is he(she)doing?”或学生自问“What am I doing?”,孩子们往往被滑稽的动作逗乐,纷纷做出猜测,“He is sleeping;He is flying a kite”。又如:讲“What is this? It is a/an…”句型时,让一名学生面向大家站好,教师站在讲台上,手举着事先准备好的苹果、香蕉、蛋糕等向他们发问:“What is this?”当被问者猜对时,就把手里的东西奖励给他。这样,在游戏中学生们轻松自如地运用掌握了句型。可谓其乐融融。

2、顺口溜教学法 随着知识的增多,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和发音规则等,常常很枯燥,又不容易记。教师可编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及热情。对七年级学生来讲,be的现在时(am、is、are)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可以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be的用法口诀:I是am,You是are,is跟着他、她、它;单数is,复数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又如,规则动词过去式读法:清对清,浊对浊,元后浊,t、d后面读/id/。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只有常归纳,多积累,勤总结。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会趣味横生。

二、注重情感交流,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最值得信任的人,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所以,教师“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而且,据此所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将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植出对学科的兴趣。这种油然而生的兴趣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难以代替的。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习兴趣

后进生学好英语是件很费劲的事。学习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他们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从大方面向他们讲学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果能把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例如:学生喜欢唱歌,就额外教一些简短、易学、优美的英文歌曲,如:“Twinkle,Kwinkle,Little star.”,“The Number Song”。每堂课开始时,唱一首英文歌曲,既能让他们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学习语言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学习情趣。又如,很多学生喜欢踢足球,就在上课时补充一些与足球运动有关的英语单词。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运用英语的空间,教师可组织一些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晚会、开展英文歌曲比赛、猜谜语、英语演讲、英文书写竞赛等各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进而提高英语水平,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4

高职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 红 张月楼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1期

[摘要]网络学习已经成为高职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网上调查的形式对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的上网条件、对网络学习的认识、使用网络的技能、利用网络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便教师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在教学中更主动地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职网络资源网络学习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刘红(1965-),女,河南三门峡职技术学院,讲师;张月楼(1965-),女,河南三门峡职技术学院,讲师。(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7-0183-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校园网的普及,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便捷的交互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课堂学习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途径,许多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积极主动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获得一定的技能。

高职教育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放在首位,要求围绕和针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上强调本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这无疑为高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具体情况,以便于教师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在教学中更主动地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效率。

二、调查方法和对象

为了能更广泛地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的信息,我们利用ASP技术编写了一个网上调查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来防止我们研究对象以外的人进入。我们把需要调查的内容录入到该系统的数据库之中,内容涉及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识、上网的基本条件、使用网络的技能、利用网络的学习情况、教师对利用网络学习的指导情况等几个方面,调查内容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也有少部分的问答题形式。题目出好后,我们邀请了不同地区的一些同行组织各自所在院校的高职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网上进行填写,然后我们针对系统给出的数据加以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情况

1.上网条件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7%的学生家庭有电脑,其中91%的电脑可以上网;有3.8%的学生在学校拥有个人电脑,这些学生大都集中在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设计专业、电子商务等;96.7%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方便的上网条件和充裕的计算机设备,这归功于近年来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结果是: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内的占31.8%,1~2小时的占24%,2~3小时的占7%,很少上网的占17%。可见,上网已成为学生业余时间的一项主要活动。

2.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识。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97.1%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有88%的学生认为网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66.4%的学生认为可以在网上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和学习材料,有65.3%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帮助,有93%的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知识的拓展有帮助,有97%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是终身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对互联网认识的深入,大多数学生都接受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形式。在网络的交互性方面,有24%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求助,有47%的学生了解有关QQ群的概念,仅有7%的学生确切知道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论坛,这也说明大多数学生在网络交互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3.使用网络的技能。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具体的网络学习中,76%的学生却认为自己学习需要的内容不好查找,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和垃圾信息,同时也反映出许多学生对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不深。所有的学生都在大一或更早的时候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具备了一定的上网技巧和经验,61%的学生确信自己具备了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56%的学生认为这些能力是通过计算机课得来的。另外,被调查的对象中,31%的学生获取了计算机方面的证书。其中,计算机等级考试最多,占12%,其他各类证书占19%。在谈到是否有必要对大家进行计算机上网操作技能的培训时,87%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4.学生上网的目的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信息(60%)、休闲娱乐(65%)、学习需要(54%)、对外联系(49%)、获得各种免费资源(36%),所有学生的上网目的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回答是“学习需要”的学生中,大多数是出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只有7%的学生确定是出于自发的行为。

5.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情况。在问到“你是否利用网络系统地学习过某一部分知识”时,只有0.7%的学生给予肯定回答,进一步回答所学的教程大都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如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ASP教程等,但也有44%的学生确定自己利用网络学习过一些具体的内容。在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方面,有86%的学生有自己的QQ号和邮箱,且都有聊天和发电子邮件的经历,但具体用在学习方面的却很少。虽然有24%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

过网络求助,但只有0.5%的学生有一些专业论坛的账号。思考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缺乏网络求助的意识,二是网络使用的技巧不够熟练。

(二)教师方面的情况

1.教师或教研室在教学中建立教学网站或与教学相关的网站很少,仅有0.3%。技术的因素可能是教师无法建立网站的最大障碍。教学网站上存放的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业余生活中,效果非常好,部分网站上还建立了留言簿或BBS论坛,以便于学生提问或师生间的共同探讨和交流。

2.能通过网络与任课教师建立起联系的情况是电子邮件占34%、QQ占1.3%、BBS论坛或留言簿占0.3%。通过电子邮件向老师询问教学信息或进行学习求助的情况最多,并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教师的答复,但邮件的形式是隐秘的,不具有示范效应,其效率要远远低于BBS论坛或留言簿。

3.在网络学习中学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有87%的学生希望任课教师能提供与该课程有关的学习网站的路径,以便快速寻找所需的网络资源;有44%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曾经提供过相关课程的教学网站,说明任课教师也正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有89%的学生认为通过这些网上材料的学习,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加深了对任课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对这些材料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难,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结论。(1)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网络学习是一种新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但他们并没有完全突破自己长期形成的学习模式,在网络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把网络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或通讯工具来看待。在网络操作技能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完全解决网络学习所遇到的问题。(2)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网络手段和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网络学习的指导。

(3)教学网站在学生的网络学习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2.建议。(1)学校应多举办一些新技术条件下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的讲座与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技能。(2)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适应这种新变化。另外,教师的指导工作要更加细化,尽量达到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的分层次的引导和监控,并注重对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3)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发展网络资源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应该大力支持教师教学网站的建设,包括提供网站的空间和建站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5

杭锦后旗第三中学立项课题《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在课题主持人刘建军与课题组成员叶茹、高霞的共同努力下,在我校级旗教科研办公室的指导下,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量撰写教研论文,现已完成课题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扎实研究,初见成效 1.课堂变了。

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式在我们学校基本不见了。语文课堂上教师能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大多数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了。

2.教师变了。

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积极参加各种专题讲座,把教师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上。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明显,教育观念更新了,业务素质强了,科研意识增强了,“科研兴校”的观念与氛围已逐步在学校形成。课内:教师能对学生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让学生牢记学习方法,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课外: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出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3.学生变了。

(1)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见解。学习优秀的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习中等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再附和别人的意见、随大流了,而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困生有时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比谁说得都要好。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上争先恐后、不甘示弱地表达、交流时,当我们听着孩子们那充满童真却不乏机智的回答时,我们被他们感染着。

(2)拉近了心理距离,学生乐于学习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压抑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研究中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出发,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体验情境以及适时的激励机智,缩短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理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温暖和谐的氛围,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但在情绪上是放松,心理上有安全感,不再感到压抑。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好的学法受到大家的鼓励,不全面有效的学法也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进步。学生能轻轻松松舒展自己的才能,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情绪,融洽了师生关系。

(3)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大成效:学生能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质疑、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等,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质疑水平,学生懂得了质疑的一般方法(如对课题的质疑、对重点字词的质疑、对课文的空白点质疑等),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敢说、愿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形成流程,运用教学

在研究中我们先后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并广泛总结我校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后总结出较为实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激趣→质疑→自学→合作→交流。

三、有效策略,支撑教学

1.教师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理念保障。

2.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分配上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3.合作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多样性和确定性。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5.师生及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6

我校至2014年3月组建课题组, 以品德与社会、科学、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为载体, 多领域对该课题进行了反复研究, 归纳得出了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现浅析如下:

1 充分做好预习设置, 让学生对陌生的信息有明确的搜集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个明确的目标, 有目标才有方向。小学生年纪小, 对信息是很陌生的, 学习目的有不明确。为此, 教师要做很多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学生对陌生信息进行明确的收集, 让学生对信息搜集有明细的目标。其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即, 教师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任学科的特点, 深入分析教材所处的网络环境的地位, 挖掘教学内容所需的信息资源, 精心设置问题, 做好学生所需在网络上搜集的信息的预习设置。把学生所需预习的信息, 至少在课前一天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回家或在其它场所,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 完成信息搜集任务, 准确记录预习所搜索整理的结果, 并作简单的分析和记忆。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的预习, 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要求家长每天做好孩子自主搜集的监督。

2 充分做好学生搜集的信息的处理和展示, 让学生有一个搜集信息的成功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的产生来源于对事物研究的成功体验”。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按预习设置搜集到的信息, 教师须在课堂上或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 让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有个优或差的成功体验。教师尤其要在课堂上, 通过课堂合作交流的环节, 有效组织学生交流, 让学生搜集到的信息在小组交流环节就得到应有的价值评判, 搜集得到的信息通过交流整合形成组内共识, 然后老师再通过成果汇报环节, 让组内好的信息共识得到充分展示, 师生给予积极评判。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搜集信息的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主动搜集信息的兴趣。

3 充分做好阶段性反思和总结, 让学生在反思和总结中提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效率

“反思和总结是对自己所做出行为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其实质是对认识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和自我感悟”。反思和总结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反思总结就没有创新。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定期的班级总结会、研讨会或学生的才艺展示等形式, 不断反思、总结和提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爱好、方法和成果, 让学生对自己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爱好、方法和成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定位, 从而让学生在反思和总结中提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效率。

4 多形式激励, 让学生在反复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自信心

“所谓激励, 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 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性措施, 借助信息沟通, 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 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对学生而言, 多形式的激励, 可以很好地开发其潜在能力, 促进其充分发挥才能和智慧, 增强自信心。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当然也离不开多形式的激励。

1) 现代的学校, 一般情况下不仅配有多媒体教室, 而且在随时更新多媒体网络平台。有了这些硬件设施, 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校良好的网络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 学校及时在每期或每学年表彰奖励一批在网络环境下,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网络自主学习之星”;积极向高一级学校推荐“网络自主学习之星”。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校长和学校的充分肯定。为此, 学生就会在脸上有无尚荣光。

2) 通过教师定时或不定时地颁发班级“网络自主学习之星”奖牌, 评选“网络合作学习团队”, 每周、每期或每月召开表彰会, 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在期中或期末向校长和家长推荐“网络自主学习之星”等方式, 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教师充分肯定。

3) 由学校和教师引导家长对孩子通过网络搜集的信息进行首次积极评判, 并加以语言激励。然后要求孩子将每天教师的课堂评判带回去, 和家长的评判对照, 让家长和学生都能分享此过程的成功体验。同时家长设立孩子被评为“网络自主学习之星”的奖励激励机制, 发挥家庭激励作用。让孩子体验到搜集和处理信息就是人生学习的一大快事。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7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高0804班郑沛琪、张凡、寇雪晨

一、序言

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三个来自外地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科目,此前对此类型的研究活动接触较少,因此在研究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也想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历经多重挑战,最终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各项目标,得以结题。

因为是第一次亲自进行调查与各种研究性学习中必要的操作,因此不免有手法生疏,效率偏低以及结果误差等问题存在。但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不缺勤,不早退,认真完成每项个人任务,为研究性学习的完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收获了成果,更收获了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二、选题初衷与设计

音乐是中学生放松心态,开导心灵,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作为音乐中的一支劲旅,流行音乐早已融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校园一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有听说过少数同学沉迷音乐甚至因为沉迷音乐而影响到学习效率,精神状态等问题。作为同样喜爱流行音乐的中学生,我们几个小组成员决定从这以及其贴近我们生活的问题着手进行研究。

我们选定课题后决定的研究目标有如下5个:

1.通过调查与观察来了解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态度。

2.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对于流行音乐有何期待和建议。

3.通过资料搜集有关流行音乐的知识。

4.通过网络上查找并分析相关案例来分析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5.通过各种思路的研究与分析以及相关资料的帮助给出中学生科学对待流行音乐的建议 我们旨在对中学生对待流行音乐的现象进行研究,并且得出一个科学的对待音乐的态度来和大家分享。

三、课题进度与分工安排

1.小组主要分工:

郑沛琪统筹整个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负责对每次活动后的结果进行总结。负责活动的准备,任务的分配以及数据的复查。

张凡负责文字处理,包括调查表的编写,表格的填写以及书面报告的校正工作。同时负责书面材料以及其他资料的查询。

寇雪晨负责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负责网络调查的发布以及网络信息的查询,同时负责PPT制作。

2.课题研究进度:

研究阶段一:选题以及可行性分析(11.10-13)

研究阶段二:小组分工与任务安排(11.14-16)

研究阶段三:发布网络调查(11.25)

研究阶段四:观察附近中学生的相关情况(11.25-12.15)

研究阶段五:校内调查与数据分析(11.25-12.15)

研究阶段六:资料查找与分析(11.25-12.15)

研究阶段七:中期报告(12.20-21)

研究阶段八:分析前段研究成果并总结(12.23-27)

研究阶段九:提出中学生对待流行音乐的科学态度与建议(12.31-1.4)

研究阶段十: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1.5-10)

四、研究成果小结

1.区域内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程度:(参与人数:67)

非常喜欢:33%

喜欢:41%

一般:19%

不太喜欢:7%

2.网络调查(场所:Tieba.baidu.com下分支)参与人数:83

(1)喜欢流行音乐的程度:

非常喜欢:36%

喜欢:39%

一般:14%

不太喜欢:11%

(2)喜欢音乐的类型:

民族乐:19%

轻音乐:62%

重金属:6%

REMIX与DJ:55%

R&B:37%

POP:86%

(3)偏重选择音乐的哪一个方面:

歌词:17%

旋律:43%

情感基调:35%

随便:5%

(4)觉得音乐的功用:

可以缓解心理压力:77%

有激励作用:36%

可以适应心境:52%

加快工作效率:18%

其它:8%

3.校内调查:(参与人数:60)

(1)每周用于听流行音乐的时间(平均)

0-1小时:12%

1-2小时:20%

2-3小时:47%

3小时以上:21%

(2)对流行音乐的喜好程度

非常喜欢:23%

喜欢:60%

一般:8%

不太喜欢:9%

(3)为什么喜欢音乐?(限选2项)

可以缓解心理压力:70%

有激励作用:28%

可以适应心境:48%

加快工作效率:22%

其它:11%

数据分析:

1.网络上的参与调查的人群可能有不属于中学生范畴的,但是比率应当较小。

2.大多数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3.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主要在于心理排解和暗示。

4.多数人喜欢节奏性强,快速的流行音乐。

5.由流行音乐的角度推断当代中学生的自我观念较强。

4.流行音乐的发展建议调查结果:

大意1.推出主题贴近校园生活的流行音乐;

大意2.期待校园乐队等的更多出现;

大意3.期待更多有激励意义的音乐作品;

大意4.希望正版流行音乐市场考虑学生团体的需求和经济能力

大意5.希望能够使正版流行音乐资源网络共享。

5.对于中学生科学对待流行音乐的建议:

(1)应当对流行音乐实行“半糖主义”。

流行音乐作为流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对于流行音乐也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导向积极,节奏明朗,旋律美好的音乐能够给我们带来好的听觉感受,能够缓解心理压力,帮助调节不良情绪,给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激励与调剂,应当支持大家听一些这样的流行音乐。然而有些曲调低沉、内容颓废的流行音乐,则能少听便少听,避免这类音乐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提倡大家对流行音乐实行“半糖主义”,不能过分沉迷,也不要敬而远之,鼓励大家有选择地听流行音乐。

(2)提倡有节制地听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排解压力和放松心情的好方式。但是听音乐无节制必然也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从生理上来讲,同学们喜欢使用耳机听音乐。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长期戴耳机听音乐,会造成听觉疲劳,长久下去会造成听力衰退,影响正常的生活;从心理上来讲,不能仅靠流行音乐来解决心理问题,同学们选择用音乐来自我调节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更应当注意加强与他人的交流,通过交流来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工作和学习来讲,过多地听流行音乐必然会挤占工作学习用时,这样的话音乐便不再扮演帮助我们的好角色了。

(3)应当在恰当的时候听流行音乐。

经常见到有同学一边塞着耳机一边忙于学习的情景,更有同学一边计算着复杂的数字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地唱着“I’ve got to move on and be who I am”。结果往往是速度减慢,错误百出。所以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应当关掉音乐,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俗话说,“一心分追两兔,则两不成”,提醒同学们再恰当的时候听流行音乐,全面发挥学习、工作

和音乐的效率和功用。

(4)应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来源广的现代生活也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是由于信息充斥,流行音乐也良莠不齐。为此,提醒大家注意分辨流行音乐是否适合我们去听,是否有听的价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才能使音乐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五、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调查问卷问题的设计欠合理。

在反馈的意见中,被调查的同学反映第一次设计的问卷问题不够简洁。

解决办法:讲问题尽可能改成勾引选回答的方式,去掉不必要的问题。

2.网络中查找到的有关R&B音乐的资料有不同版本,而且可能有错误。

解决办法:从书籍中查找资料,最终取《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解释。

3.网络上得到的调查结果可能有非中学生因素。

解决办法:在主题上备注中学生调查并且对得到的数据只做参考。

六、小组成员心得体会(摘录)

1.应当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归于自己的各种工作和任务。只有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集体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到一个小组,大到一个社会,只有大家都负起自己的责任,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

2.应当鼓励奉献精神„„只有人人懂得奉献并且甘于奉献,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收获„„

3.创新源于发现,发现源于生活。要敢为生活的进步着想敢于寻找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8

教学本质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其状态,做好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评价工作,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首先,弄清评价的内容。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显现在教学主体(学生)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三种学习状态:(1)评价学生参与状态。一看多样性,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否多样,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二看广泛性,即学生是否很投入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每一位学生是否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三看深刻性,即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是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2)评价学生的交流状态。一看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能构建师生、生生和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二要看是否有良好、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学生是否愿意互相交往,能够与人合作,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3)评价学生的达成状态。既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制订适合的学习状态评价表。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制订出学习状态评价表,将准备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和达成状态作为学习状态的具体构成内容,作为六个方面的评价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评价标准。通过对它们的完整考察和对评估标准的全面分析总结,教师能够对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学习效能的高低做出一个基本准确的判断的。

再次,运用合适的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方法。在进行具体的评价时,可以考虑自然观察法,运用观察工具记录和描述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过程观察和有重点观察,同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做出全面的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9

一、现实背景

1. 企业和员工英语需求状况

2006年1月至2009年底,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组以苏州市中职毕业生和苏州涉外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 先后进行了有关中职毕业生英语水平和英语需求状况以及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首次问卷调查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进行, 重点了解被调查对象当前英语水平、学习状况、英语学习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岗位英语要求以及对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意见等。调查组随机抽取苏州市共1028中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891份。

第二次问卷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求, 以及对员工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素养的要求。调查组在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期间选取了来自建筑、机械、数控、电子电工等11个大类行业的外商独资、合资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的60位企业主管人士作为调查对象, 回收问卷55份。

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7.80%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英语“能”满足目前岗位的需要, 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能”满足目前岗位要求。47%的毕业生工作后仍在学习英语。其目的并非仅仅为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而主要是为将来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有关评价改革的访谈中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考试不应该仅仅检验教和学的情况, 同时应该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等。

企业问卷调查表明:71%的被调查公司表示招聘时会涉及到英语元素, 即使是操作工或服务员岗位 (尽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非很高) 。但是, 72%的企业和员工都把英语水平列为员工职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同时发现:相比外语能力而言, 企业更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

以上结果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改革带来以下启示:现代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责任心等综合素质, 甚至超过对英语能力的重视。因此, 英语课程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素养予以关注;相应地, 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中也应体现素养目标要求, 以实现校企之间的育人与用人标准的衔接和统一。调查结果同时证明了英语水平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而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则直接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后续发展。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甚为重要。

2. 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启示

目前, 苏州市相当数量的中职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表现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欠佳。因此,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需要有助于矫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要能够借助其导向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之朝良性方向发展。

3. 现行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模式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苏州市教育局下辖范围内部分中职学校的了解, 我们注意到目前多数中职学校所采用的英语学习评价模式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及反馈形式等方面往往呈现出单一、片面和笼统性。这种评价模式的主要弊端如下:

(1) 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作用,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 忽视了评价的反馈及其激励作用,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忽视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分突出教师的权威地位, 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主体个性特质的发展。

(4) 忽视了语言文化课程的教育功能, 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5) 忽视了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二、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内涵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 (苏教职[2005]32号) 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试行) 》 (2008) 都倡导文化基础课程评价要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 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议广泛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使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改革中职英语学习评价体系要把关注学习结果的测试型评价模式转变为关注过程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发展型评价体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全面评价。

三、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

笔者认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终结性评价指标有机结合, 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既注重知识积累过程, 也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兼顾策略、情感和学习态度等元素;还要把构建富有激励性的发展型和导向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改革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的重点, 以显性的评价指标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 进而增强其自省能力, 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基于这些认识, 初步拟定的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量化表 (见表1) 。

评价量表在某种程度上突显了对学习素养和自省能力的要求, 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责任意识, 努力实现校园育人和企业用人在素质要求上的衔接和统一;体现了对中职学生后续性发展所需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重视, 同时兼顾了对教学的诊断与指导功能。然而, 为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还有必要继续完善评价量表, 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对中职学生学习认学习策略和方法知过程, 对影响学习的变量, 尤其是隐性因素加以识别并归类, 继而转化为显性的可观测性指标, 从而完善评价体系, 使评价体系更加富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若能根据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岗位群方向, 增加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评价指标, 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手段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评价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将更加有助于拓展学生未来发展空间, 使学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性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吉会.如何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2) .

[2]刘道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J].英语考试研究, 2007, (2) .

[3]张生, 何克抗, 韩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5) .

[4]Bachman, L.F.&A.S.Palmer.Language Testing in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Bailey, K.M..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ssessment:Dilemmas, Dicisions and Direction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6]Brown, J.D.Testing in language programs: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篇10

学习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评价学生学习呢?

一、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在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态度的发展和数学思维过程。

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与同学合作、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愿意与同伴交流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教师可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等。

如一年级学生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老师仍然规定每个学生都要用学具摆一摆,9+3=?先在左边放9个木块,再在右边放3个木块,怎样移动算出一共是多少木块,会做的也摆,不会做的也摆,课堂气氛甚是活跃。殊不知好的同学是出于老师要求,不得不摆,这就失去了借助实物演示探讨算法的作用。甚至在巩固练习阶段,已经都能直接计算结果,仍要求学生先摆学具,再写得数,这样做不仅流于形式,而且是一种累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呢?比如还是9+3=?同样每个学生的桌上都有一些小木块,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师不要规定要求学生拿出小木块摆一摆,只需提醒一下,“你们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也可以不用。”这对于学生是一种自我挑战,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好的学生不用学具直接计算结果,差的也能借助学具计算出结果。这样的评价是显而易见的。

二、科学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而往往会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概念、法则、定理等是基础知识,而知识运用是一种技能。这忽略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验和方法是研究新知的基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如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评价,应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几何事实的理解、空间观念的发展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的获得。“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时,除客观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外,在研究面积计算过程中,所获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如平移、剪拼等方法及转化的思想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评价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体验

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数学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进行小组合作,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我曾和学生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100名选手进行象棋淘汰赛,要赛多少场才能决出冠军。有的学生一一排列,有的逐轮计算。弓可同学提出:淘汰一名选手就要进行一场比赛,因此要决出冠军,就要进行100-1=99(场)比赛。同学们认为他的解法最妙,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恰当地对他进行评价:弓可同学爱动脑子,他的想法很好,我们就给弓可同学的解法取个名,叫“弓可解法”,大家说好不好?没等我说完,大家用热烈的掌声他表示祝贺。这样的评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我们过去偏向于老师评价,学生应该是听从老师的话,这似乎天经地义。如今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是否有信心,学生的感觉是最真实的。由此可知学生自评很有必要和价值。

数学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组内同学最有发言权,因此学生互评至关重要。家长和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家长的评价影响力不可低估。由于家长对教学不了解,他们的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报载有一老师为五年级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你们一家人假期想到上海旅游,请制订高、中、低三档旅游计划,包括火车票、飞机票、宾馆住宿、各景点门票等费用,必须详细列出,最后根据家庭收入状况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这种题目与生活联系密切,具有新意,是一道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抱怨学校,结果许多作业由学生家长包办。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老师、家长三者缺一不可。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 篇11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

2、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3、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

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的内容

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再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确定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如对学生的计算情况进行评价,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2、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是否达到课标要求。

3、计算的方法是否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4、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发展。

对学生的阅读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阅读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

2、阅读的数量是否达到课程表标准要求。

又如在某一教学内容学完后或完成某项作业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

1、学习习惯:学生听讲或做作业时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是否会独立思考问题;是否敢于提出问题;是否认真倾听别人得意见,是否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2、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是否感性趣;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能否积极、主动、有效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等。

3、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动手参加实践活动;是否主动的进行探索;是否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交流。

4、基础知识: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口语交际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怎么样。

5、基本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做事是否有计划性。

6、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察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及课外学习等情况。根据以上评价,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再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三、评价的方式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加以选择,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即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实践活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时可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比较好,如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纸笔测验进行评价比较恰当,如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时可采用观察、访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等等。

四、评价的时间和次数

评价的时间和次数,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比如采用周周评、月月评、学期评的办法进行评价,并在周末、月末、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经过汇总可看出学生在某周、某月、某学期的进步情况,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便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

五、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对学生的评价变为各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倡对学生实行多主体评价,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及评价的方法应该是有区别的。例如:(1)学生自评时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评的方法,刚开始进行评价时,要单独拿出时间教学生怎样评价,可以每节也可以每天评价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时间和评价密度可灵活确定。(2)学生互评主要是评价在学校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互评时首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指定或自由组合分组,并指定或推选组长。(3)教师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可采取周评、月月评,或者每单元进行一次评价的方法,在进行评价时,要争取得到其他各科教师的配合,这样有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4)家长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等内容,低年级可采取家校联系卡的形式,高年级可采取家校联系本的形式。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建议一年级以教师和家长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增强,到中高年级以后评价逐步变为以自评、互评为主,教师、家长评价为辅。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评价内容和形式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能力的提高,也是符合课标理念要求的。

六、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应以定性和量性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形式,如,可采用甲、乙、丙、丁等形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如,要更多关注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等,也可根据评价内容采用模糊评价的形式,如对学习习惯的评价也可采用积极、一般、不积极或认真、一般、不认真等进行评价。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低年级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中高年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

七、评价时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宣传,让家长社会了解评价改革的精神,并协助学校做好评价工作。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以往只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发展进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3、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该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序。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4、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

5、测试命题,必须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题目的内容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注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

6、给学生多次测试的机会。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测试结果不满意,老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第二次、第三次测试,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第三次答卷重新评价。

八、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①刚开始评价时,学生负担、教师负担相对过重,尤其各科同时开始,这种情况怎么办? 建议:是否从一科或两科开始进行评价。

②教两个班数学的老师反映课堂教学观摩记录工作很难做好怎么办? 建议:教师可以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批、分时进行评价。

③有的反映学校领导给教师规定评价的时间和次数,并把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评价过程,增加教师的工作和心理负担怎么办?

建议:评价的时间和次数应让实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的结果只能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教学的依据,领导不应过多干预。

④个别校长反映,由于印制表格太多,学校经济负担加重,能否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统一印制几种通用的记录表格,供老师们选用? 建议:可以考虑。

⑤各科教师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负担过重,另外,还有些农村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的,由于不识字,不会填写评价意见,很难与老师沟通交流怎么办?

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价.doc英语学习 篇12

积极有效的评价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特别重视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和使用.作业评语是给教学提供最及时反馈的形成性评价手段, 它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翻开高中学生的作业本, 我们看到的多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分数或等级, 几乎没有评语, 至多是千篇一律的All right, OK或Good.我们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很辛苦, 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等, 却想不到花点时间用在学生的作业评语上, 这种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让我们先看看1974年奥斯丁 (Austin) 做的两次实验.他把高中教学班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 并对其中一个组的学生的作业全部予以评分, 而对另一个组的学生的作业只随机地抽取一半给予评分.七周后, 他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并没有什么差别.1976年奥斯丁拓展了这项研究.他把高中教学班的学生同样随机分成两组, 对其中一组学生的作业不加说明地判出分数, 而对另一组学生的作业不仅给出分数, 而且还加写评语.后来经过检测, 加写评语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没加评语的学生.

这两次实验显而易见地说明了高中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评语或单纯的分数评价现象已不太适合评价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用好评语, 然而作业评语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和功能巧妙地做好作业评语.

一、作业评语是教学的及时反馈与有效延伸

作业评语与课堂用语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两个要素, 作业评语能给教学提供及时反馈, 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课堂用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对于知识点和书面表达的掌握程度则要通过作业来练习和检验, 教师在使用评语时可以有意识地用课上讲的单词短语和句型, 可以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课上讲了短语‘make great progress’和‘only’的倒装用法, 教师可以用评语‘Only in this way will you make rapid progress in English’给学生鼓励.

二、教师利用评语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由于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 施行集体教学, 但是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认知水平、基础层次不尽相同, 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逐一对学生进行充分指导.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作业评语可单独辅导, 它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另外学生阅读作业评语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而且教师多使用作业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因为课堂用语转眼即逝, 而作业评语却能长久保存, 并且评语中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实际内容的, 即对某个学生及其作业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分析或评价, 同时又是对语言运用的具体示范, 所以很容易及时反馈, 被学生理解、接受或效仿.可以说通过个体化评语可以帮助学生调整、优化英语学习的策略, 有针对性地建议、指导学生英语学法.

比如, 经常可以在批作业中遇到有的同学书写很潦草不整洁情况, 可以提醒:

Would you mind making your handwriting clean and neat?有些学生常犯拼写方面的错误, 教师可在其错的下方划线以示警告, 当然也可把正确的拼法写在其相应的位置上作为范例, 让学生注意甚至可以多写几遍.如学生常把argument写成arguement, 把explanation写成explaination, destroyed写成destoryed/destroyed, slammed写成slamed, 可以写下评语:Please make them corrected twice!/Try to spell the underlined words correctly./Pay attention to your spelling!/Avoid misspelling!/You’d better not make the same mistakes again!也有学生常犯结构和时态方面的错误, 如, “There are three professors go to the university at 7 am the other day.”这时教师的评语可如此写: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ense:Because of“the other day’’which means several days ago”, we use the past tense The sentence should be made up of a main clause“There were three p professors”and an attributive clause“who went to the university at 7 am yesterday”;In another way we can leave out“there were”, we can use“Three professors went to the university at 7 am the other day.”这样明确指出错在何处, 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改正了.又如, 有学生经常在语言知识点上犯错误, 如“He suggested to go abroad.”和“The book is worth to buy”.此时给以恰当的批评和指正, 效果甚佳, 评语可写成, Chenhua, Remember:“after verbs“advise/suggest/consider/mind/imagine/miss/escape/appreciate/be busy/be worth”, we often use doing sth.Therefore we can make the right sentences“He suggested going abroad.”The book is worth buying.可以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 效果更好.

新课标要求我们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行文逻辑都需要严格要求, 这些都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体现.恰当地利用评语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之处, 及时反馈, 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及时改正, 达到课堂上所达不到的效果.

三、作业评语可以沟通师生思想感情,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思想感情,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英语作业上尤其是造句、改写、翻译、作文等方面, 能够发挥出创造性, 体现个性, 在他们完成作业后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帮助, 有些还渴望获得赞赏和共鸣.因此在写英语评语时, 首先要找出某个学生的特点, 采用符合他 (她) 特点的语气和词语, 呈现某种个性.评语语言不求多, 但要热情、真诚、中肯和激励, 使学生看了会受到鼓舞.如教师发现一个精彩的句子, 可在该句下边写道:

Clever!Oh, what a great surprise you give me when you can apply what you’ve just learned to the sentence!

其次, 还要针对学生成绩不同采取不同评语, 激发学生们的斗志.让优等生更上一层楼, 表扬中要有指正.教师可通过评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增强创造力等.可以说:I would rather you made your sentence creative as well as correct./It is nice for you to have made few mistakes, but try to make your sentences smooth.使中等生改正缺点、发扬成绩.例如, Your work is quite good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Little by little one goes far.更重要的是, 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学困生及其作业, 以鼓励为主, 以便他们克服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树立信心, 努力从后进变为先进.例如, Frank, you’ve some difficulty in making sentences but do better next time.Tom,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work a little harder.One more effort and you will succeed.Jane, be a careful girl and you’ll make greater progress.

一份学困生的作业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 但是主要内容也许很好或书法很不错, 评语则可以起到去粗取精之功用.例如, I find you’re good at expressing yourself.Avoid making too many mistakes in grammar./You’ve made so many mistakes here.Try to correct them.I like your handwriting very much.Keep on.

最后, 还要求教师注意时间情景, 在学期开始时、考试前给予特别的关怀.新学期开始时, 对于学困生的作业评语中应多几分激励.如, A new term begins now.I want you to work harder than last term just from the beginning.Cheer up!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给中等生的作业评语中最好有一些督促.如, You’d better be more careful!Pay more attention to verbs and their uses!/Work harder and then you’ll make much progress!在某次大考甚至高考之前, 在好、中、差学生的作业上可以给予不同的评语, 以鼓舞斗志.Lu, I wish you great success in the coming examinations./Jane, make up the homework you’ve missed.Come to me if you find anything you can't understand./Betty, go over your lessons agai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erbs we’ve learned this term.Avoid making silly mistakes in your paper.

四、作业评语是教师体现人文关怀的载体

由于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觉察到学生的思想和自主学习情况, 从评语中学生也能领悟出教师对他是否关心、有信心和责任心.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 与学生促膝谈心, 说悄悄话, 尽可能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 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 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年我教的一位高三同学由于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压力大, 思想负担重, 一次在作业中表达出自暴自弃的情绪.我给他写了下列评语:

Although you have not been successful, you have done better than ever.Never lose heart.Success belongs to the diligent learners.I am sure you will make more and more progress if keep up your courage.Please remember: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Not only energy, but also persistence is necessary to success.该生后来主动找我谈心, 常常向我请教, 英语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后考入了一所理想的高校.

由于高三课业繁重, 一位女同学病假落下了一星期的课, 上课总是皱着眉头, 在作业中也流露出她的焦虑.我就给她写了一些安慰的话.

You’ve missed some lessons during your sickness.Don’t be too worried, just make yourself relaxed a little.I know you’ll try your best to catch up with your classmates.Nothing is impossible only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 it.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you can tell me.I will help you as possible as I can.You are very pretty when you are smiling.I hope I can see your smiling.后来这位同学很快调整了状态, 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可以说, 学生皆有学习的潜力, 教师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可以通过英语作业评语进行人文关怀使学生发挥潜在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通过愉快地、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英语, 取得进步.同时,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给英语作业写评语提高自己, 亮出自己的水准, 评语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师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更全面地把握好评语写作, 高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适应性

首先, 给学生写作业评语必须具有适应性, 要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符, 学生能看得懂教师的英语评语, 教师所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不能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其次, 应做到循序渐进,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化到个性化.这两种是写好英语作业评语的前提.评语中偶尔可以有几个生词.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猜测就能理解, 或者通过查阅字典来解决也能对学生有好处.最后, 做业评语不能过多、过滥, 过犹不及.而且每次评语写多少要因时制宜, 贵在坚持.只要每周能给每个学生写一、两次恰当的评语就能使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兴趣和昂扬的斗志.例如:

Well,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Wonderful,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and your written answers are clear.

That’s great!Please keep up the work.Success comes by hard work and constant efforts.

You are an excellent student who has a natural gift for language.I’d like to see your fast development of your written and oral skills in English.

2.平等性和启发性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创新精神.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伙伴、益友的身份加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中, 而不要总以“长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指手划脚, 总以教训的语气评头论足;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开展评论性的讨论, 营造一种平等、自由的学术气氛, 让学生与教师能在作业和评语中自由地交流思想, 让学生拥有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和自由, 启发学生重新思考, 或者进行发散性思维, 激活大脑, 寻求更多更好的作答.例如,

Nothing is more precious than time.Do you agree with me?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your own opinions and your time table?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It is only a suggestion that I’d like to see you persisting with your opinions if you are right.

The purpose of a schoo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teach you facts but to teach you the art of learning.Do you think so.Can you put it in another way?Please try to give as many answers as you can.

3.及时性

这里说的及时性有以下含义: (1) 教师及时写英语作业评语能及时对学生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尽快做好诊断分析, 鼓励、警戒、沟通、指导, 学生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状况及学习效果, 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取得更大进步. (2) 学生在做作业时, 会遇到这样那样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想法, 他们在急切地盼望着老师的评价和指导, 所以, 教师应急学生之所急, 及时地给予恰当的评价. (3) 教师及时地应用学生新近学到的一些语法知识和词汇来写评语, 使学生及时对新知识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例如,

I’m glad to see the great efforts you’ve made in applying the new patterns in this unit.

You’ve done much better now than you did last time.

Wonderful!I appreciate what you have done in your exercise book and believe you will be successful in your English study.

The harder you study, the sooner you will improve.

You have improved a lot.I am proud of you.

Please never give up trying.Success comes through hard work and constant effort.

No pains, no gains.I hope you will make more progress and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in the future.

4.创造性

作业评语不仅仅是对作业本身进行评价, 也可以包括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更是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 既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 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段落或一则格言, 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多积累, 要创造性地把这些语言应用到英语作业评语中去.例如,

(1) 单词:Great!Okay!Lovely!Perfect!Marvelous!Pleasant!Wonderful!Correct!Congratulations!Careless!Unclear!Untidy!

(2) 短语:Very nice!Quite correct!Quite OK (Okay) !Neat and tidy!Well-done!Well-written!Far from correct.So careless!

(3) 句型: (1) It is clever/careless of you to do so.

(2) What good work you’ve done!/What a good boy you are!How carefully you’ve worked!/How nice your work is!/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Have a good tim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Enjoy yourselves in the coming holidays!

(3) I think you can work more carefully next time./I’m sorry you’ve made so many mistakes in your work.

(4) You can do best of all if you do what you can.

(5)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work?/How do you like your handwriting?/Isn’t your work lovely?Don’t make such a careless mistake again, will you?/Let’s try to say correct English, shall we?

(6) It is only you who make the sentence correct!

(4) 时态: (1) John, you’ve done best of all in your class!/You’ve made so much progress!

(2) Now you can do better than you did before.

(3) You used to make a lot of mistakes in grammar, but now you do more correctly.

(5) 语态: (1) You do your work well./Your work is well done.

(2)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English this term./Your English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is term.

(6) 语气: (1) 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2) I wish you would work harder./How I wish you would be more careful.If only you could follow my advice!

(7) 格言: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A willful man will have his way.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He who does not advance falls backward.

Water wears away stones.

(8) 段落:Kelly, you don’t know how to do these exercises.In fact, they aren’t so difficult.The reason is that you didn’t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教师的创造还体现可以尝试改变批改评语的方式, 可以在黑板上示范批改评语讲解原则, 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4人) 一组, 在一名小组长的带领下自评互评写下评语, 评完后写评语者签上姓名.最后, 教师检查评语情况, 对少数评语不规范的加以指导.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更好地反馈, 学生可以认识到自我评价的责任和意义, 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实践证明, 高中英语作业评语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能给教学提供及时反馈的形成性评价手段, 改变了单一的百分制或等级制量分方法的呆板与片面,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它“以人为本”, 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 有利于更好因材施教, 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更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潜能,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的素质能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

摘要:高中英语作业评语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高中教师要根据其特点发挥评语作用, 写好评语.

关键词: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作业评语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D.Nunan.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M)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Nito, A.J.Education Assessment of students (M) .Pearson Education, 2007.

[3]彭小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形式与功能:案例分析 (J) .中小学外语与教学, 2006 (9) .

[4]布卢姆等著, 邱渊等译.教育评价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5]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6]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六版) (M) .牛津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陈琳, 王蔷, 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干部入党志愿书下一篇:马云演讲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