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2025-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篇1

jùpàwūyánshuāilǎoguòlǜshūlǐfèibùgàojièfēnfùxiǎoxīnyìyì

2、看汉字写拼音。

公开隐瞒骑马划船黄昏欺负

3、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划―。

飘(泊伯)(欺期)凌(境镜)遇(姿资)态

4、选出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应选取的解释。

幽静幽禁()幽思()幽居()

①深远,僻静②隐蔽,不公开③沉静④囚禁。

颇负盛名()

①享有②担负③失败④遭受⑤背

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5、换一种说法,使下面的句子意思不变,读一读,想一想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的得了吗?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

⑵我终于做对了这道题。

把字句或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⑶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学生,应该用积极的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充下列诗句。

⑴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

⑵明月有情应识我,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⑷江南_______,人在天涯______。

7、把四个字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绝()()不尽()()不舍()()不同呕心()血颇负()名能书()画星罗棋()()断丝连安然无()()望相助千()一律

二、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童年生活

冰心4岁时,父亲改任海军营长,她便随父母迁居山东烟台。

冰心常常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小军服,佩上短军刀,跟着父亲学打枪、骑马、划船;黄昏后,就在入泊的军舰上参观;夜晚又来到旗台上看星星,在父亲的指点下辨认各个星座的名称和位置。有时,她也在沙滩上独自散步,观看海潮的涨。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

冰心不仅是终日贪玩的、天真活泼的孩子,同时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她4岁时就开始跟母亲认字卡,6岁后进私塾。堂屋的对联,墙上的字画,包括果脯的商标纸,都是她最初的课本。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便成了她最好的精神食粮。但是,最富有吸引力的,还要数舅舅讲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她总是听得晚上舍不得睡觉。后来,当舅舅因公务繁忙而不能给她讲故事的时候,7岁的冰心便自己拿起了《三国演义》来看,看完三国,她又读了《水浒》、《聊斋志异》,整天手不释卷。11岁时,它已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书。这时,她还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跟老师学习作诗。老师要她先学对对子,当老师出了上句鸡唱晓时,她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鸟鸣春;老师又出了榴花照眼花,她对以柳絮笼白衣,老师很赞赏她的文思敏捷。此后,她除了课堂上作文章外,课余时间就自己作诗,请老师修改。后来当她父亲与朋友开诗社的时候,她也跟着去旁听,从不肯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最终使她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位置(zhǐzhì)活泼(pōpē)思索(sǒusuǒ)熏陶(tāotáo)辽阔(láoliáo)舍不得(déde)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天空()大海()心灵()孩子()兴趣()作家

3、解释词语。

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用陶组的两个词,再分别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找出一个过渡句,用――线画上。

6、冰心奶奶最初的课本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冰心奶奶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的原因是()。

A、因为冰心是个终日贪玩、天真活泼的孩子。

B、因为冰心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

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篇2

一、生活知识匮乏, 关键信息抓不准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 回到生活中去”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 明确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认真贯彻这一理念。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由于学生生活知识的匮乏, 往往不能理解相关的数学问题, 不能抓准关键信息, 许多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困难重重。

例1:电子秤显示0.725kg, 单价是25元/kg, 张师傅实付多少元?

正确解法:0.725×25=18.125≈18.13 (元)

错例分析:两个班共有46位学生将结果写成了18.125, 占总人数的64.7%, 只有11位学生正确写成18.13, 占总人数的15.5%, 另有14位学生完全算错。考查的知识点是结合生活实际“元、角、分”保留两位小数, 题目中“实付”两字也提醒学生需要结合实际。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平时教学中虽然强调过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 即“四舍五入”的方法, 但是日常的练习题中多已明确告知学生需要保留的位数, 不需学生自己判断, 而此题保留位数是隐含的信息, 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二是生活知识缺乏, 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偏弱, 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实付”这一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二、思考不深入, 数学思维周密性不够

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数学思维实质上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 它具有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批判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并且主观意识较强, 所以, 在数学思维上会出现思考不够深入, 思维不够周密的问题。

例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 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2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错例分析:两个班共有38人发生错误, 占总人数的53.5%。发生错误的学生大多认为面积有两种可能性, 即为80平方厘米或者120平方厘米, 原因在于认为题目中的高没有说明具体对应的底, 那么两条边都可能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但是, 若以12厘米这条边为底, 高为10厘米, 斜边为8厘米, 这样就不可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也就是说, 上图中左边的所谓平行四边形是不存在的。因此,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只能选择8厘米这条边, 面积为8×10=80平方厘米。这一错误的产生说明学生思维的周密性仍然不足, 虽然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 但没有进一步去推敲这两种可能性是否一定存在。

三、数学的转化与代换能力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数学的转化与代换能力尤为重要,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不但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还要学会分析题干之间的联系, 学会综合考虑问题, 找到“中间量”, 通过等量代换或转化的形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显然, 从习题的错例中不难看出学生数学转化与代换的能力仍显不足。

上图中ABCD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三角形DOC的面积比三角形AOE的面积小8平方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正确解法:三角形ACD的面积为10×10÷2=50 (平方厘米) , 根据等底等高的性质, 三角形ACD和三角形CDE面积相等, 三角形DOC是公共部分, 所以三角形DOE和AOC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8=58 (平方厘米) 。

错例分析:该题两个班错误的共有16人, 占总人数的22.5%。大多错误在于学生没有找到三角形ACD和三角形CDE面积相等这一隐含信息, 所以不会做。此题考查学生等积变形和面积转化的思想, 其实在平时练习中也有过类似的题目, 因此, 学生对于图形面积之间多几与少几的转化方法并不陌生, 只是这题需要先利用等积变换知道三角形A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CDE的面积, 再通过转化和代换来求出阴影面积, 比平时的练习多了一步等积变形, 特别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中的转化与代换能力。

四、审题不清, 易上干扰信息的当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 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 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所谓“审题”, 就是弄清题目内容, 弄清已经知道什么, 要求 (求证) 什么。所以审题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学习的水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定, 并且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 特别容易犯审题不清的错误, 也容易受题目中无关信息的干扰。

例4:一瓶可乐售价2.50元, M老师买了K瓶, 付了50元, 可以找回 () 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 下面的数中, K可能是 () 。

选项: (1) 任何数 (2) 15 (3) 25

正确解法:找回 (50-2.5K) 元, K的范围是0<K≤20, 并且取整数, 所以只能选择 (2) 。

错例分析:这题两个班中错误的有17人, 占总人数的24.0%。集中错误发生在学生将M老师当成M个老师去计算了, 即 (50-2.5KM) 元, 属于审题不够清晰, 不能分辨信息的有效性。这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字母表示数, 因为该知识点上新课时已经接触过类似题型, 变化的只是M老师这一干扰项;而K的可能性范围在课堂上的类似题型中也有过辨析, 而本题中考查学生不仅要知道范围, 还得知道这个数只能是整数, 其实是考虑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因此, 看学生错误的高发点, 作为教师也需反思,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 尤其是在例题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开阔审题思路, 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篇3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宽为,则矩形的长为________.

2.某校九年级(1)班有50名同学,综合数值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1所示,则该班“运动与健康”评价等级为的人数是________________.

3.八年级(1)班进行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测验结果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如图2所示,则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是由边长为和的两个正方形组成,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一个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个多项式为,按照此规律写下去,这个多项式的第八项是________________.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cm.

8.若正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9.如图5,机器人从点沿着正西南方向行了个单位,到达点后观察到原点在它的南偏东60o的方向上,则原来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10.点(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

11.如图6,AB=AC,要使△ABE≌△,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2.已知,,则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D.

14.现规定一种运算:※=,其中、为实数,则※+()※等于( ).

A.B. C. D.

15.如图7,希望中学制作了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刺绣四门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学生的比例为( ).

A.11%B.12%C.13% D.14%

16.已知一次函数,若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17.如图8,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则PC与PD的大小关系( ).

A.PC>PD B.PC=PD C.PC<PD D.不能确定

18.如图9,等腰△ABC中,AB=AC,∠A=44o,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oB.68o C.46o D.22o

19.如图10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20.如图11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

A.180万B.200万 C.300万 D.400万

21.如图12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 ).

A.60% B.50%C.30%D.20%

22.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1,1)B.(1,1) C.( 1,1) D.(1,1)

23.将直线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B. C.D.

24.在直角坐标系中,A(1,2)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点,则A与A'的关系是( ).

A.关于轴对称B.关于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向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

三、解答题(共52分)

25.(1)计算:;

(2)计算:;

(3)分解因式:.

26.如图13,一轴对称图形已画出了它的一半,请你以点画的竖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27.如图14,已知D、E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两点,且BD = CE.求证:∠ADE=∠AED.

28.试确定、的值,使下列关于与的多项式是一个五次三项式:

.

2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30.如图15,已知点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关于直线AO、BO的对称点,M、N的连线与OA、OB交于点E、F,若△PEF的周长是20cm,求线段MN的长.

31.如图16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

(1)求该班有多少学生?

(2)补上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表示骑车人数的扇形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算该年级步行人数.

32.某天上午6点钟,汪老师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8点准时到会场,中午12点钟回到学校,他这一段时间内的行程(km)与时间(h)的关系可用如图17中的折线表示,根据图17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开会地点离学校多远?

(2)求出汪老师所经返校路程(km)与所花时间(h)的函数关系式;

(3)请你用一段简短的话,对汪老师从上午6点到中午12点的活动情况进行描述.

四、创新拓展(共20分)

33.某批发商欲将一批海产品由地运往地,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均开办了海产品运输业务.已知运输路程为120千米,汽车和火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100千米/时.两货运公司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元/吨·千米”表示每吨货物每千米的运费;“元/吨·小时”表示每吨货物每小时的冷藏费.

(1)设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有(吨),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所要收取的费用分别为(元)和(元),试求出和分别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不少于30吨,为节省运费,他应该选择哪个货运公司承担运输业务?

34.如图18—,△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参考答案:

一、1.;2.19人;3.45;4.21:05;5.;6.;7.20或22; 8.2; 9.( 0,4+ );10.;11.答案不唯一,如:∠B=∠C,或AE=AD,或∠AEB=∠ADC等等; 12.. 二、13.D;14.B;15.C; 16.B; 17.B; 18.D; 19.C;20.A;21.B;22.D;23.A;24.B.三、25 (1)原式=;(2)原式=;(3)原式=. 26.略27.因为AB=AC, 所以,∠B=∠C,又BD=CE,所以,△ABD≌△ACE,所以,∠ADB=∠AEC, 即 ∠ADE=∠AED. 28.=3,=5;29. =24;30.MN=20cm.提示:先证线段ME=EP,FP=FN;31.(1)由统计图可知,乘车的有20人,且占50%,所以全班共有40人;(2)直方图略;(3)圆心角度数=€?60€?108€埃唬?)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500€?0%=100人. 32.(1)开会地点离学校有60千米;(2)设汪老师在返校途中与的函数关系式为(≠0).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1,60)和点(12,0),所以解之,得所以=60+720(11≤≤12);(3)汪老师由上午6点钟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到了40公里处时,遇到了堵车,后约30分钟才通车,在8点钟准时到达会场开了3小时的会,会议一结束就返校,结果在12点钟到校.四、33(1)=2€?20+5€?120€?0)+200=250+200,=1.8€?20+5€?120€?00)+1600=222+1600;(2)若=,则=50,所以当海产品不少于30吨但不足50吨时,选择汽车货运公司合算;当海产品恰好是50吨时,选择两家公司没有区别;当海产品超过50吨时选择铁路货运公司费用节省一些; 34(1)AF=BE.证明:在△AFC和△BEC中,因为△ABC 和△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F=∠BCE=60€?所以△AFC≌△BEC,故AF=BE,(2)成立.理由:在△AFC和△BEC中,因为△ABC和 △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B=∠FCE=60€?所以∠ACB∠FCB=∠FCE∠FCB.即∠ACF=∠BCE,所以△AFC≌△BEC.所以AF=BE.(3)此处图形不惟一,如图,(1)中的结论仍成立,(4)根据以上证明、说明、画图,归纳如下:如图,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CEF有且仅有一个公共顶点C,则以点C为旋转中心,任意旋转其中一个三角形,都有AF=BE.

语文五年级期末试题及答案 篇4

shuāi lǎo

xián yí

qí qū

fâi xū

jǔ sànɡ

chàn dǒu

jǐn shân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5分)

玷()祥()辨()誊()瞻()沾()详()辩()誉()檐()

四、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写一句话(4+2分)

()山()海

()天()地

()头()节

()钉()铁

玲珑()()

举世()()

小心()()

()()不舍

造句:

五、句子万花筒。(10分)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3.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写句子)

4.这次植树,我们的分工是:男生挖土,女生浇水,班干部填土。(修改病句)5.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

六、语言积累(13分)

1.宝剑锋从磨砺出,(1分)

2.非淡泊无以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_________________。(1分)

3.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1分)

4、思念久别的家乡时,你会用诗句“

”来表达思乡之情。(1.5分)

5、小明取得一点成绩就非常骄傲,老是在同学面前炫耀,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自满十事九空。”(1分)

6.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

(1.5分)

8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王林读书一直是囫囵吞枣,你用朱熹的一句名言帮助他说:

10、把歇后语补充完整。(3分)上鞋不用锥子──()隔着门缝吹喇叭──()四月的冰河──()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1.5分)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2分)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4.5分)

(1)方法一: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法二: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 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 深情地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ã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要富有智慧,()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2分)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给第1、2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分)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2分)8.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2分)

9、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能超过100字。(3分)

十、妙笔生花。(30分)在本学期的学习或生活实践中,你一定经历过不少感受深的事情它带给你什么启发呢?请你写自己印象深的一件事,题目自己定。相信你能把做这件事的过程写具体,用上我们学过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也能把做事的感附答案:

一、拼音写词语(10分)jù pà

shuāi lǎo

pàn duàn

xián yí

cāo zîng

惧怕

衰老

判断

嫌疑

操纵 fâi xū

jǔ sànɡ

chàn dǒu

jǐn shân

qí qū

废墟

沮丧

颤抖

谨慎

歧途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5分)

玷(玷污)祥(吉祥)辨(辨别)誊(誊写)瞻(瞻仰)沾(沾上)详(详细)辩(辩论)誉(信誉)檐(屋檐)

三、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写一句话(4+2分)

(人)山(人)海

(开)天(辟)地

(低)头(折)节

(斩)钉(截)铁

玲珑()()

举世(闻)(名)

小心(翼)(翼)

(恋)(恋)不舍

四、句子万花筒。(10分)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

3.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写句子)风缭乱了银发。

4.这次植树,我们的分工是:男生挖土,女生浇水,班干部填土。(修改病句)

这次植树,我们的分工是:男生挖土,女生浇水。

5.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虽然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但是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六、语言积累(13分)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分)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分)

3.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略

(1分)

4、思念久别的家乡时,你会用诗句“

”来表达思乡之情。

5、小明取得一点成绩就非常骄傲,老是在同学面前炫耀,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1分)

6.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境界里。

8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王林读书一直是囫囵吞枣,你用朱熹的一句名言帮助他说:

10、把歇后语补充完整。(3分)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七

(一)1.生活在沙漠地区,体形大,奔跑快、不会飞,总把身体贴近地面。(回答出三点即可)2.不会。因为把头埋进沙里,鸵鸟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意思对即可)3.列数字 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作比较 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打比方 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二)1.得(děi)传(chuán)竭

天涯海角

2.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3.苏格拉底的生命 传承者的生命

4.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5.你找来的人,不能成为我的传承者。

6.没有真正明白。因为苏格拉底想要的人就是这位助手,但是因为他的不自信,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和传承机会,耽误了自己,也令老师失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 7.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îu huî

ài

yán()

()

()

()

dào qiâ

bào jǐng

shuāi lǎo

xiáng()

()

()

()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猴()讯()呻()换()喉()迅()伸()焕()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空一分,共12分)

()天()地

风()雪()

()书()画

()()大雨

毫不()()

不容()()

三、我会选词填空。(每空一分,共6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落笔也()。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如果„„就„„

即使„„仍然„„

只有„„才„„

只要„„就„„

1、()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被打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鱼类,()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和()。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这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这种说明方法比较常见,我会照样子补写。(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还要尖些。(2)鲸的嘴巴真大,()。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贪婪地读着。我很(),也很()——这种()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和()。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的()和()。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9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1分)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很有用”又是指()。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3分)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八、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8分)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4分)

摇动()

空闲()

忧愁()

悄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无法自己:

(2)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1分)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2分)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5分)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当秋风起时想起“(),()。”(4分)

九、快乐习作(任选一题,30)。

1、根据所给的词语,串编故事:草地

大灰狼

指南针

小白兔

考场

晕倒 要求:想象合理,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并给故事取一个好听的题目。

2、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手,每个人也都需要对手。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和对手之间发生的事。

答案:

一、1、诱惑

爱慕

鼓励

屋檐

盗窃

报警

衰老

慈祥

2、猴子

通讯

呻吟

换位

喉咙

鲁迅

伸展

焕发

二、惊天动地

风霜雪月

能书善画

倾盆大雨

毫不客气

不容置疑

三、囫囵吞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四、1、尽管„„还是„„

2、如果„„就„„

3、只有„„才„„

4、即使„„仍然„„

5、不是„而是„

五、1、朋友

你的家

长生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比较

黄鼠狼的叫声

比河马的嘴巴还大

六、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夹丝网防弹玻璃);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夹丝玻璃);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

3、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细如愁。

4、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1,表面、外表(合理即可得分)

2,:“。”

3,外表不好看,就是对别人有好处,指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内在美。(合理即可得分)4、4,意思是说“人要做一个好人,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不要做背叛国家,背叛社会,背叛自己的人,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面对别人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学会尊重别人(参考合理即可得分)

八、1摇曳,闲置,忧郁、宁静

2,无法自己: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思乡之情)。轻纱薄翼:纱很轻很薄,像翅膀那么薄,这里指思乡之情就像天空中弥漫的薄薄白云一样在自己的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3,故乡

4,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5,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桦树林。

6,合理即可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计24分)1、10.6÷0.75商是(),余数是()。

2、在○里填上“>、<或=”。

4.25×0.95○4.25 6.85÷1.5○6.85

5.87÷0.1○5.87×0.1 4.8×100○48÷0.01 3、5400克﹦()千克 1.06升﹦()毫升

0.85公顷﹦()平方米 850平方分米﹦()平方米 4、4.6里有()个十分之一,再加()个十分之一就是5。

5、把5.9689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6、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76,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7、用8、2、5这三张数字卡片一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8、将9.452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把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9、甲乙两数的和是36.3,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乙数是()。

10、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0.6米、0.8米和1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1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上底和下底的和是0.08米,梯形的高是()厘米。

12、五(4)班有男生ⅹ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多12人,女生有()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种不同的拼法。

①4 ②6 ③3

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比原数大39.6,这个小数是()。

①3.96 ②3.6 ③4.4

3、一堆圆木,堆成梯形状,下层12根,上层7根,每相邻两层差一根,这堆圆木共有()根。

①.57 ②.50 ③.76 4、200名学生乘车去秋游,一辆汽车最多坐45名学生,至少要多少辆这样的汽车?

①.4辆 ②.5辆 ③. 6辆 5、7.254÷0.08,当商为90.6时,余数是()。

①0.006 ②0.6 ③0.06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一天,凌晨的最低气温是-3℃,中午气温上升2℃,是-5℃。()

4、大于0.4而小于0.6的小数只有0.5()

5、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0.5,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四、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036×100= 12.1÷1.1= 0.45×10= 9.6÷0.32=

6+3.4= 0.8+0.8÷0.8= 0.24+0.76= 1.5×0.2÷0.3=

0.28÷0.01= 10―0.1= 4.3×0.2= 2.25÷0.01=

2、用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1)3.05×0.66 =(2)8.84÷1.7 =(3)3.9÷0.65=

3、计数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2分)

0.25×3.2×12.5 0.8×(12.5+1.25)

0.63×99+0.63 3.5×5.2+0.35×48

五、操作:(6分)

下面的每一个小正方形表示1平方厘米,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各画出一个面积 是9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六、解决问题:(1-2题每题5分,3-5题每题6分,共28分)

1、一种钢轨0.24米重0.96千克,这种钢轨1米重多少千克?1千克这样的钢轨长多少米?

2、五(4)班教室宽是6米,长是12.8米,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来铺,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

3、王大叔打算围一块周长是30米的长方形菜地,长和宽都是整米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每种围法得到的长方形菜地的面积各是多少?在下表中填出来。哪种围法面积最大?h 2 3 4 5 6 7

长(米)

宽(米)

面积(平方米)

4、出租车3千米之内(含3千米)收费8元,超过的每千米收费3.5元,小芳从家到相距105.5千米的某城市,需要付车费多少元?

5、下面是我国2001年-2004年废水排放量的统计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工业废水排量 250 200 180 150 农业废水排量 100 125 150 175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上面统计图。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五 年 级 数 学 调 研 试 卷出 题 意 图 及 答 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4分)1、14、0.1

2、<、<、>、= 3、5.4、1060 8500、8.5 4、46、4 5、6、6.0 6、3.764、3.755 7、6 8、1000、0.305 9、3.3、33 10、0.24 11、3 12、3ⅹ+2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①

2、③

3、①

4、②

5、③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四、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答案略

2、用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答案略

3、计数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2分)

0.25×3.2×12.5 0.8×(12.5+1.25)

=(0.25×4)×(12.5×0.8)1分 =0.8×12.5+0.8×1.25 1分

=1×10 1分 =10+1 1分

=10 1分 =11 1分

0.63×99+0.63 3.5×5.2+0.35×48 =0.63×(99+1)1分 =3.5×5.2+3.5×4.8 1分

=0.63×100 1分 =3.5×10 1分

=63 1分 =35 1分

五、操作:(6分)

答案略

六、解决问题:(1-2题每题5分,3-5题每题6分,共28分)

1、一种钢轨0.24米重0.96千克,这种钢轨1米重多少千克?1千克这样的钢轨长多少米?

0.96÷0.24=4千克

0.24÷0.96=0.25米

答:这种钢轨1米重4千克,1千克这样的钢轨长0.25米

2、五(4)班教室宽是6米,长是12.8米,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来铺,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

4分米=0.4分米

6×12.8=76.8平方米

0.4×0.4=0.16平方米

76.8÷0.16=480块

答:一共需要480块。

3、王大叔打算围一块周长是30米的长方形菜地,长和宽都是整米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每种围法得到的长方形菜地的面积各是多少?在下表中填出来。2 3 4 5 6 7

长(米)14 13 12 11 10 9 8

宽(米)1 2 3 4 5 6 7

面积(平方米)14 26 39 44 50 54 56

30÷2=15米 共有7种不同的围法。

4、出租车3千米之内(含3千米)收费8元,超过的每千米收费3.5元,小芳从家到相距105.5千米的某城市,需要付车费多少元?

105.5—3=102.5千米

102.5×3.5=358.75元

358.75+8=366.75元

答:需要付车费366.75元。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篇5

姓名:分数:

一、看拼音写字词,我能把字写得正确又漂亮。(7分)

fēnfùxìn rènjiǎn lòuqiáo cuìdǎo gào

()()()()()

pí bèi bù kānqí sī miào xiǎng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恍然()()顶天()()万马()()()()请罪苍翠()()()()协力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

只要„„就„„既然„„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

(2)花生()不好看,()很有用。

(3)()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

(4)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

四、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2)荷叶上的小水珠在滚动。(改为拟人句)

(3)动物原来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缩句)

(4)小男孩站上人行道。(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6分)。

(1)昨天傍晚刮了一整夜的风。

(2)张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称号。

(3)学生运用并理解了所学知识。

六、积累填空(8分)。

(1)冰雪林中著此身。(1分)

(2)适与野情惬。好锋随处改。霜落熊升树。人家在何许。(5分)

(3)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1分)

(4)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1分)

七、阅读理解:

穷人的自尊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

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

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

“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

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

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

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2分)

顺便来瞅瞅老师(chǒu qiū)留下抹不去的记忆(mǒmā)...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2分)

3.文中表示“看”的词有、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2分)

从眉目上看:生怕鸡蛋被挤破:

5. 文中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读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分)

7.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2分)

榕城赏菊

11月初的杭州,正是金色的秋天。秀丽的风景区——西湖,在秋霜中披上了鲜艳夺目的秋装。那一

盆盆婀娜多姿的菊花,便是榕城最浓的秋色。

当东方透出一丝晶亮的曙光,大地在熹微中抬起胸膛,我和同伴们便踏上了旅途,打算去西湖公园

欣赏菊花。清晨的空气多么新鲜。远处的高楼和烟囱像罩上了一层面纱,时隐时现。早晨多么幽静,多么诱人呀!

清晨的西湖,更是秀丽迷人,那成千上万的菊花,把西湖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姿。

瞧,那银装素裹的“凌波仙子”,宛如刚出水的芙蓉,洁白无瑕,又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显出妙龄女子的风姿。那一片片细长洁白的花瓣,微微向下垂着,是那样的温柔。花瓣上那几颗晶亮清莹的露珠,莫非是她因激动而闪耀的纯洁真诚的泪花?

在离她不远的另一盆菊花——“英雄气概”,气抛却与她截然不同。那一片片深黄色的花瓣,向外舒展着,她不像“凌波仙子”的花瓣向下微垂着,而是傲视秋霜,倔强地抬起头,显示出英姿飒爽的气概。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她才得了“英雄气概”这个美名吧!

接着,我又看到了“独寻秋色”,那一片片狭长的花瓣向外伸着,花瓣的尾部微微卷起。看来,她性格好静,更喜欢独自去寻找金色的秋天。

在又一个人们啧啧称赞的菊花丛里,我看到了“金狮曼舞”。她的部分花瓣非常长、非常细,看上去似乎很软,尾部卷曲着,很像狮子身上的长毛。又因为她的花色是金黄的,故称“金狮”。它的另一些花瓣向下垂着,一阵风吹来,那花瓣便会微微抖动,看上去,确实像一只金狮在翩翩起舞„„

秋天的西湖,真是菊花的海洋,菊花的世界。你看山坡上有“玉翎管”“紫燕”,湖滨有“白玉针”“墨荷”“紫如意”,而夹道欢迎人们的更有“金丝垂钓”“秋红日月”“锦绣鸳鸯”“粉牡丹”„„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这时,离我不远的地方,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大爷,正捻着白白的长须,低声吟涌着挂在墙上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颂菊诗。他又弯下腰,细细地观赏着这些姿态万千的秋菊,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只听他喃喃自语:“真是秋菊逢花期,千姿百态啊!”

我突然有所感触,这岂只是“秋菊逢花期”?我们的榕城,整个祖国,不正是遇上了“花潮”,呈现出千姿百态吗?

1.填空(3分)。

“宛”字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_________,再查音节。“宛”字有两种解释a曲折;b仿佛。在“宛如”一词中应选()种解释。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观赏——形态各异——

3.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恰当的成语(从文中找)(2分)。

(1)那一盆盆菊花各种各样的颜色,非常美丽。()

(2)秋天的西湖是花的海洋,这里的菊花多得看不过来。()

4.“我们的榕城,整个祖国,不正是遇上了‘花潮’,呈现出千姿百态吗?”改为陈述句是:

(1分)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西湖公园赏菊的经过,重点介绍了、、和___这四种菊花,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七、写作:(40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的事情都会让我们感动。雪灾、震灾中受灾同胞的顽强让我们感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捐赠让我们感动;爸爸、妈妈的无私关怀让我们感动;同学、朋友间的真诚友谊让我们感动;在我们孤独无助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声问候,一个笑容,也会让我们内心感到温暖,泛起感动!请你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试题 篇6

Jūshùshām?fángàijǔju?zhāodàiwǔrǔ

()()()()()

Zhànyìtuīcídūduahàop?zhànchuánshaō()()()()()()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尴(jiāngān)尬渗(cānshan)透戈(gēguō)壁

匕(bǐbì)首倭(wōwěi)瓜撵(niǎnliǎn)跑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并按要求写词语(14分)

A.垂头丧气娓娓动听目瞪口呆巧舌如黄B.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天衣无缝脸声屏气C.鞠躬尽瘁赴汤蹈火肝胆相照愚公移山

按要求写成语:AABB

ABCC

ABAC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五、阅读《桥》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8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腰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1.“瞪”查音序应查(),完整的音节是(),查部首应查()部,

这个字共有多少画()。(3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6分)

()的队伍()的洪水()的老汉()的儿子()的老太太()的木桥

3.用“――”画出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2分)

4.“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请发挥想像,你觉得老汉要喊些什么呢?(3分)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4分)

六、习作

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篇7

1. The little girl has ____ uncle and ____ aunt.

A. a; aB. an; aC. a; anD. an; an

2. ____ your brother ____ fruit?

A. Is; like B. Does; like C. Do; likesD. Does; likes

3. I think this kind of movies is interesting, ____ my pen pal doesn’t like it.

A. but B. so C. and D. or

4. ——The sweater is beautiful. ____ is it?

——It’s 120 yuan.

A. HowB. How muchC. How manyD. How old

5. This is Susan and that is Mary. ____ my ____.

A. She’s; friend B. They’re; friend

C. They’re; friends D. They; friends

6. They like ____ books and we like ____ music.

A. read; listen B. reading; listening

C. reading; listening toD. reading to; listening to

7. ——When is your brother’s birthday?

——It’s ____.

A. July 8thB. nine o’clockC. two hours D. Monday

8. Tom can play ____ guitar, but he can’t play ____ basketball.

A. a; a B. the; theC. the; / D. the; a

9. ——Where does your pen pal David live?

——He lives ____ Tokyo, Japan.

A. at B. onC. to D. in

10. He likes ____ and ____.

A. tomatos; chickenB. tomatoes; chickens

C. tomatoes; chickenD. tomato; chickens

11. ——Do Chines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____.

A. Yes, he does B. No, they aren’t

C. Yes, they doD. No, they can’t

12. ——____ does your brother go to school?

——At 7:00.

A. What time B. WhatC. HowD. Where

13. He eats ____ healthy food.

A. lot ofB. a lot of C. anyD. a lots of

14. ——Your hat is very nice.

——____.

A. You are right B. That’s right

C. You are welcomeD. Thank you

15. She is ____ at playing the piano. And she can sing very ____, too.

A. good; wellB. well; good C. good; good D. well; well

Ⅱ.完形填空。

Peter is an eight-year-old boy. He is a good boy. He does __1__ in all his lessons. He __2__ school and he is always active in class. Every time the teacher asks a question, Peter always __3__ his hand quickly. Sometimes his answer is __4__, but the teacher always smiles(微笑) and says, “Good, Peter. But __5__ a better answer to my question?”

One day, the teacher asks the boys and girls a question. “Swallows(燕子) fly to the south before winter __6__,” he says. “But why don’t cats and dogs do __7__?”

Peter lifts(举) his __8__ as usual.

“Yes, Peter?” says the teacher __9__.

Peter stands up and says, “__10__ they have no wings (翅膀).”

1. A. good B. hardC. well D. bad

2. A. lovesB. likes a C. goes to a D. enjoys

3. A. gets up B. puts onC. gets on D. puts up

4. A. rightB. wrong C. easyD. hard

5. A. has B. is thereC. are thereD. have

6. A. will come B. is coming

C. comes D. is going to come

7. A. differentB. theseC. the sameD. with

8. A. hand B. headC. foot D. eye

9. A. heavy B. glad C. happily D. angrily

10. A. Why B. BecauseC. ThatD. Where

Ⅲ.阅读理解。

(A)

Mr King has a car. In the morning he takes his children to school in his car at about seven. Then he drives to work. Mr King and his children do not have lunch at home but Mrs King does. She does not go to work. She stays at home and does shopping and some cleaning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she usually goes to see some of her friends, has tea and talks a lot with them. Then she cooks supper for her family. Mr King comes back home late. He comes home at a quarter past six. The children do not come back in their father’s car. They take a bus home. They usually come back home before five.

1. The children usually go to school ____.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carD. by bike

2. Mrs King has lunch ____.

A. with Mr King B. with her children

C. at school D. at home

3. Mrs King ____.

A. does housework at home

B. goes to work with her friends every day

C. goes to cook supper for her friends in the afternoon

D. goes to take her children back home every day

4. Mr King usually ____.

A. takes his children back home from school in the afternoon

B. drives to work

C. comes back home by bus

D. goes to talk with his friends in the afternoon

5. The children come back home ____.

A. at sevenB. at half past six

C. before five D. at a quarter past six

(B)

Kate and Mike like sports. In summer they swim and in winter they ski(滑雪). They are planning(计划) a ski trip for this weekend, but they don’t know what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t’s 7:30 now, and they are

listening to the weather report(天气预报): “It’s going to be -4°C. It’s going to snow Friday night. Saturday and Sunday are going to be clear(晴朗), cold and sunny.”

Now Kate and Mike are excited(兴奋). The weather is going to be perfect (完美的) for a ski trip. They want to have a wonderful weekend in the mountain(山).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正(T)误(F)。

6. Kate and Mike like listening to the weather report.

7. They plan to have a ski trip for this weekend.

8.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rice.

9. It will be clear, cold and sunny on Saturday and Sunday.

10. Kate and Mike are excited because the weather is going to be perfect for a ski trip.

Ⅳ.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完成对话(其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Dave: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Rite:I like basketball.

Dave: Why do you like it?

Rite:__1__

Dave: Do you want to play it now?

Rite:__2__

Dave: What movie?

Rite:__3__

Dave: But I don’t like so. Action movies are usually boring and scary.

Rite: __4__

Dave: I like comedies.

Rite: __5__

A. I enjoy P.E. at school.

B. I like history.

C.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then?

D. Because it’s exciting.

E. Frequency. It’s an action movie and it’s interesting.

F. Oh, I like comedies, too.

上一篇:研修感悟 文档下一篇:描写秋天景物的诗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