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精选10篇)
河南大学创建于19,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1987年批准的我国第一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根据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20继续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一、招收项目与人数
1.年高水平运动员招收项目有: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田径、武术,计划招生80人。
2.各项目具体招生计划将依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和实际报名人数,于报名结束后、考试开始前在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公布,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规定。
3.考生可选报的专业志愿: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50人,限招文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30人,文理兼收)。
二、招收对象
具备下列条件且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94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考生。
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含)以上,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2.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含)以上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三、报名办法及时间
1.符合我校招生条件的考生,如实填写《河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粘贴个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由所在学校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照片压缝公章。
2.将填写完整的《河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表》、获奖证书复印件、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寄往河南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郭老师收;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东一斋;邮编:475001。在邮件上注明“高水平运动员”字样,寄出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3.请考生及时上网查看信息,如遇天气等特殊情况,考试时间有变动等,敬请留意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zs.henu.edu.cn)掌握考务动态。
四、专业测试时间及地点
1.报到地点及需要提交的材料
考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到河南大学公共体育教研部党政办公室(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体育部一楼)报到。报到时需提交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获奖证书、成绩册、秩序册、二代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普通高考报名号。通过审验者方可缴费和进行现场照片采集,办理考试相关事宜。
2.报到时间及测试时间、地点
项目名称报到、审验时间测试时间测试地点
篮 球2016年3月11日
9:00-18:002016年3月13日
9:00-18:00明伦校区
篮球训练房
田 径2016年3月11日
9:00-18:002016年3月13日
9:00-18:00明伦校区
田径场
武 术2016年3月11日
9:00-18:002016年3月13日
9:00-18:00明伦校区
武术馆
五、文化课考试
文化课考试分为统考、单独考试:
1.统考。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统考招生条件的考生,须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并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级运动员)。
2.单独考试。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文化课单独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参加河南大学组织的文化课单独考试(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考试时间为3月14日-3月15日。
六、录取注意事项
1.凡有意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同学均须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如考生户口所在地的省(区、市)有统一组织的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测试,考生须同时达到该省(区、市)规定的统一测试标准。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将在网上公布测试合格名单。
2.我校将根据考生参加体育专项测试的成绩,择优确定各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水平测试合格考生名单,确保完整、准确、规范、及时地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hsi.cn)报送有关数据。专业测试合格名单将在测试工作全部结束后在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zs.henu.edu.cn)上公示。
3.教育部将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hsi.cn)公示经省级招办确认的各高校2016年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考生名单。河南大学招生网也同时公布合格考生名单。未经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考生,报考无效。
4.合格考生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时,可选报相应专业。
5.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专业计划单列,不占用河南大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录取方法按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文件执行。
6.在文化课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体育专业成绩分项目、分性别择优录取。
七、组织机构及监督
河南大学成立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领导组。领导组负责研究决定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议、确定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水平测试合格名单。领导组下设各具体工作组,负责开展具体工作。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全过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要严肃查处;凡通过弄虚作假等欺骗手段报考或录取的考生,一经发现,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咨询电话:河南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0371-22868221(办)
本文试图从郑州大学运动员的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这两个方面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进行研究, 旨在提高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人才的整体素质, 推动河南省普通高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实现河南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我们以郑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郑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中的运动员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运动员问卷150份, 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35份, 有效率90%, 其中男运动员共有100人, 女运动员共35人。教练和老师问卷共20份, 收回有效问卷17份, 有效率为85%。采用重测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 R=0.87, 符合信度要求。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有效数据, 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管理
通过对郑州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调查表明:健将级运动员只有2人, 一级运动员有13人, 占总人数的10%, 而90%的运动员都是二级运动水平。因此要提高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将是河南省竞技水平发展的重中之重, 河南省各高校必须均衡发展, 多招收一些一级以及健将类别的高水平运动员, 使各高校之间形成竞争, 这样才能带动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体育毕业生以及来自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
河南省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来源相对于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较好省份的招生来源明显薄弱, 他们在招生工作的管理上要求更加严格, 招生优惠政策更加吸引运动员的目光。如广东省对一级以上的运动员, 尤其是国家健将、国际健将等运动员可以免试入学, 并给予免学费或减免一部分学费的优惠;福建省也是如此, 对成绩好, 自己又十分需要的专项运动员给予同等优惠的同时, 不同学校并给予保送研究生优惠政策, 而训练补助方面也十分可观。而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目前仅有河南大学在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和学籍管理方面较为突出, 但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比较好的像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山东等地的高校相比还远远不够, 这也是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2、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对在籍学生学程、学业 (位) 管理的一种制度。涉及到建设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 主要包括编班管理、学制管理、考核与成绩管理、毕业管理。
单独编班, 即入校后使高水平运动员集中在一起学习。混合编班, 即入校后使高水平运动员根据自己所填志愿与普通学生集中一起学习。从结果可以看出高水平运动员本身对理论学习的追求也是十分强烈, 多数运动员都选择了混合插班, 这样即能满足高水平运动员在学校参加运动训练, 也能达到帮助自己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从而弥补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而教练员、老师们同样也认为混合插班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帮助。
根据调查发现为了严格学籍管理, 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河南省普通高校都是依照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河南省各个普通高校自身的特点, 对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实行的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指的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 以学分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 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河南省普通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即允许学生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择课程;一学期内有多位教师同时开一门课,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安排学习进度, 只要修够最低必要学分, 4年制本科生可允许在3-7年内完成学业。完全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学生的自由度较大, 有充分的选课权利, 可以选择课程、教师、地点等, 并可以辅修第二专业, 获得第二学位。
由于高水平运动员既要参与训练, 又要兼顾文化知识学习, 完全学分制恰恰给予高水平运动员较好的学习平台, 不仅让高水平运动员自主的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而且还能辅修本专业以外的理论知识, 像是选修一些体育理论课, 增强自身的基础理论水平, 使高水平运动员不仅专项能力强, 而且体育理论阅历丰富, 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这样就大大的调动了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养。
4、结论
首先, 河南省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等级大多数在二级水平, 其次是一级水平, 健将水平欠缺。其次生源是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体育毕业生以及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在学籍管理中河南省普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目前采取混合编班, 为运动员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 逻辑分析法, 对郑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管理进行调查研究, 目的在于揭示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文化教育管理现状。
关键词:普通高校,运动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方代龙, 福建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M].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影响因素
1 引言
从1983年国家批准部分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如雨后的春笋般,慢慢发展起来。当今多数部属和省属重点院校都试办了各类不同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已成为高校体育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2001年教育部的《进一步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建议》(讨论稿)中指出“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不仅要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代表学校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的体育比赛,推动学校群众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丰富校园文化”,可以看出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明确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要求和目标。但是,高校在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使其距离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和目标还很远。时至今日,高校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成为为国家输送竞技体育人才的又一摇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水平还难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外水平相差更远。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余年的发展中,也遇到各类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到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的今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我省高校高水平足球的因素进行一下分析,从而找出发展的对策。
2.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目前,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因素很多,并且其特征也是相当复杂。对于选定的25个研究指标(见表1)被制成25个陈述句,采用利克特量表五级评定方法进行常规统计以及R型因子分析。
表1 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因素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名称 序号 指标名称 序号 指标名称
X1 训练设施的条件 X11 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 X19 经费的投入
X2 参赛资格的审查 的动机 X20 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X3 教育、体育领导部门的观念 X12 训练的方式与方法 X21 教练员执教的动机
X4 招生制度的完善程度 X13 运动员入校时的专项基础 X22 运动队管理体制
X5 本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X14 运动员入校时的文化基础 的健全
X6 训练科研的投入 X15 运动员毕业后的出路 X23 教练员个人经历
X7 体教结合的实施程度 X16 激励办法的完善程度 X24 教练员的再提高
X8 参加比赛的场次 X17 训练的效果 X25 完善的竞赛体制
X9 运动队的自我造血能力 X18 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
X10 大学生竞赛市场的完善程度 比赛的协调
3 KMO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
将上面表1指标的得分,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KMO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结果如下表2。
表2 KMO和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853
Bartlett's Test of Approx. Chi-Square 1464.544
Sphericity df 300
Sig. .000
KMO值可用作取样足够性的量度,按照统计学的要求,KMO值与1越接近越好,当小到一定值时认为是不可接受的。根据Kaiser的观点,KMO值在0.8—0.9之间,做因子分析是可嘉的。本研究的KMO值为0.8 < 0.853 < 0.9,符合统计学的要求。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 < 0.01,具有极显著差异,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该样本数据完全适用。
4 影响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子的命名
本文通过对25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之后,在R型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矩阵、其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选取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达67.453%),按照社会学统计分析的要求,已能反映总体的信息量。
表3 各因子的特征值、各特征值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
因子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因子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19.659 38.636 38.636 14 .464 1.854 88.905
22.040 8.160 46.797 15 .411 1.646 90.550
31.559 6.234 53.031 16 .389 1.555 92.105
41.469 5.874 58.905 17 .313 1.250 93.356
51.117 4.469 63.374 18 .309 1.235 94.591
61.020 4.079 67.453 19 .290 1.159 95.750
7 .898 3.592 71.045 20 .235 .941 96.691
8 .847 3.389 74.434 21 .209 .836 97.527
9 .750 3.000 77.434 22 .188 .752 98.279
10 .703 2.813 80.247 23 .175 .699 98.978
11 .638 2.552 82.799 24 .150 .599 99.576
12 .566 2.265 85.065 25 .106 .424 100.000
13 .497 1.986 87.051
根据C1-C6因子特征值,求得初始因子矩阵,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轴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正交因子荷载矩阵(见表4)。
表4 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因子分析正交表
1 2 3 4 5 6
X1 .604 .189 -.022 .520 .146 .256
X2 .168 .029 -.022 -.064 .141 .744
X3 .330 .725 .025 .171 .101 .151
X4 -.054 .528 -.037 .383 .439 .340
X5 -.088 .647 -.022 .475 .030 .035
X6 .728 .155 .051 .377 .093 .068
X7 .116 .418 .185 .075 .453 .283
X8 .376 .199 .014 .403 .131 .572
X9 .690 .345 .182 .225 -.077 .182
X10 .572 .064 .285 .246 .126 .407
X11 .534 .129 .064 -.056 .530 .204
X12 .128 .221 .132 .570 .272 .303
X13 .316 -.043 .594 .409 .239 .136
X14 .298 -.044 .542 .300 .501 .014
X15 .110 .165 .857 -.033 .014 .031
X16 .750 .074 .241 .087 .153 .094
X17 .498 .124 .088 .618 .063 -.131
X18 .239 .249 .149 .699 -.020 -.056
X19 .652 .315 .065 .133 .269 .112
X20 -.051 .172 .538 -.046 .056 .531
X21 .144 .170 .114 .084 .800 .122
X22 .236 .599 .135 .316 .369 -.054
X23 .083 .074 .598 .141 .169 .426
X24 .240 .435 .591 .256 .025 -.021
X25 .471 .652 .324 -.094 .143 .110
根据表3和表4,我们得到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高足球运动队发展的6个主因子,根据内在特征进行因子命名(见表5)。
表5 各指标的分类及因子命名
因子名称 指标 因子名称 指标
Z1 物质保障因子X1训练设施条件 Z4 训练因子 X12训练的方式和方法
X6训练科研的投入 X17训练的效果
X9运动队自我造血能力 X18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
X16激励办法的完善 练、比赛的协调
X19经费的投入
Z2 体制因子 X3教育与体育领导部门的观念 Z5 竞赛因子 X2 参赛资格的审查
X4招生制度的完善程度 X8 参加比赛的场次
X5本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X10大学生竞赛市场的
X7体教结合的实施程度 完善程度
X22运动队管理体制的健全
X25完善的竞赛体制
Z3 人才因子 X13运动员入校时的专项基础 Z6 参与动机 X11运动员参加训练、
X14运动员入校时的文化基础 因子 比赛的动机
X15运动员毕业后的出路 X21教练员执教的动机
X20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X23教练员的个人经历
X24教练员的再提高
分析研究得出,影响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子有:物质保障因子、体制因子、人才因子、训练因子、竞赛因子、参与动机因子。从得出的6个主要因子入手分析影响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使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有理可依。
参考文献:
[1]初少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魅力领导行为和团队凝聚力关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4(2):55—58,98.
[2]张雄.高水平运动队科技攻关服务在竞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4(2):1—7.
[3]马楠.上海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组织行为研究[J].体育科研,2013,4:98—103.
[4]曾伟,赵文韬,葛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3):74—77.
[5]廖生波,郑超.基于WSR三维视野下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3,7(4):100—104.
[6]董宁.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获取与集成管理研究——竞争机制的获取与注入[J].中国成人教育,2013,3:25—27.
[7]艾尼瓦尔,司马义,王振涛. 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8(4):75—77.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浙江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2018年浙江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为了推动浙江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有关规定,我校举办2018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测试,从中选拔品学兼优、特长突出的高水平运动员。
一、招收项目
男女田径,男女网球,男子篮球,女子排球,女子足球。
二、报考条件
凡满足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 1.学历和运动成绩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历,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证书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2.符合教育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其它报考条件。
三、招收参考计划
根据我校体育代表队需求,结合考生测试成绩与水平,最后确认2018年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现将2018年拟招项目、位置及人数提供考生报名时参考如下: 1.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我校2018年拟招计划59名。招收A档签约总人数不超过教育部规定招生计划20%比例;招收B档签约总人数不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招生计划30%比例。
2.男子篮球只招非国家篮管中心注册队员,女子排球只招非国家排管中心注册队员,女子足球只招非国家足管中心注册队员。
四、招生程序
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和认定,须经考生报名、资格审核、专项测试、文化考试、认定和公示、专项复查等程序。1.考生报名
所有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需通过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点此进入报名系统,按照要求进行注册、填写申请表格。
网上报名成功后需将申请表格打印,由考生所在学校等相关部门填写意见、加盖公章,并于2018年1月12日前将申请表格、等级证书复印件、参赛秩序册本人页复印件、身份证及相关成绩证明复印件等5项申请材料,用特快专递寄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117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办公室,邮政编码:310058,联系电话0571-87951993,并于快递封面显要处标注报考专项名称。报名成功后,请考生凭报名号和身份证号登陆报名系统进行后续进度、认定结果的查询。
报考篮球、排球、足球项目必须注明场上位置。2.资格审核
按照招生项目和报名条件,我校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合格者方可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项测试,请考生于2018年1月14日后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我校不再另行通知。3.体育专项测试
体育专项测试将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相关项目将进行全程录像。各专项测试内容如下:
田径:测试内容为田径各专项测试。其中全能测试项目为男子测110米栏、400米、跳高、铁饼,女子测100米栏、200米、跳高、标枪。
篮球:测试内容包括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投篮1分30秒自投自抢,全场三对三,全场五对五。
排球:测试内容包括专项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术:传垫球,打垫,扣球,一传,发球,比赛;专项身体素质:主攻、副攻、接应、二传测助跑起跳摸高和半米字移动,自由人测30米跑和半米字移动。
网球:测试内容包括场上变方向移动,底线正反手抽球,网前截击球和单打比赛。足球:测试内容包括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和实战能力:非守门员:5x25米折返跑,传准,运射,比赛;守门员:立定三级跳远,掷远与踢远,扑接球,比赛。
4.文化考试: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须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获得一级及以上等级运动员考生,可选择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也可申请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考试的有关要求参见《关于做好2018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有关考试工作的补充通知》。5.认定和公示
学校将根据考生的体育测试水平、文化课考试成绩、综合表现和各项目对不同位置、不同分项的需要程度确定高水平运动员认定名单,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公示,并与被认定的高水平运动员签订“高水平运动员认定协议书”。获得我校认定的学生,必须通过当地高水平运动员测试。部分运动成绩特别突出符合教育部关于高水平运动员保送条件的考生,可以给予保送。其他被认定的考生在高考录取中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A档为:被认定具有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的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考试成绩达到我校要求者,方可认定入围、录取。
B档为:被认定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的高水平运动员,根据测试情况,对于少数体育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当其高考分达到当地同类科目第二批次最低控制线的65%及以上者,方可认定入围、录取。
C档为:被认定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的高水平运动员,根据测试情况,对于体育测试成绩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当其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当地同类科目第二批次录取控制线及以上者,方可认定入围、录取。
D档为:被认定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的高水平运动员,根据测试情况,对于体育测试成绩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当其高考文化课总分达到浙江大学第一批本科线投档线下20分及以上者,方可认定入围、录取。
6.如果教育部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政策有所调整,我校将进行相应调整并重新发布。
7.所有被认定的考生必须在当地办理高考报名手续,高水平运动员入学的考生将在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学制为五年。8.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所有体育、艺术类录取考生报到后将开展入学专项复查。
五、相关安排及须知 1.考生报到
报到时间:2018年1月19日9:00-17:00 报到地点: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报到要求:
a.考试前所有考生须统一报到,发放体育专项测试《准考证》,现场签订《考生诚信应考承诺书》,并采集照片和指纹;b.凡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测试的所有考生须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拒不签订承诺书或拒绝接受兴奋剂检查或抽查的考生,视为放弃我校考试资格;c.考生报到时必须提交体育竞赛秩序册、成绩册或成绩证书、运动等级证书原件、二代身份证,并请准备好与报名表上照片同一底版的2寸标准照2张。2.体育专项测试
测试时间:2018年1月20日,9:00开始;测试地点:田径项目,篮球,排球,网球,足球紫金港校区田径场。
六、相关费用
考生食宿、交通费自理。
七、联系方式与咨询时间:
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0571-87951006;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0571-87951993;咨询时间:2018年1月3日-2018年1月10日 咨询邮箱:zsc@zju.edu.cn 监督举报邮箱:jjjc@zju.edu.cn
八、其它 本招生简章的最终解释权在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18年1月3日
2018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生简章汇总 2018体育单招全国统考时间安排表
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 邮编:210096 电子信箱:101011543@seu.edu.cn 电话:025-52090821 传真:025-83792472 东南大学人民武装部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 邮编:211189 电话:025-52090157、52090156 传真:025-52090156
更多福建高考信息请访问:福建高考
(九):
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招生
第九部分 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招生 131.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的条件是什么?
2013年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应符合高考报名规定的报考条件,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2)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经其毕业学校所在市(州)教育局认定是否具有高中毕业同等学力。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得报考。
132.高水平运动员如何进行专业测试?
我省对部分项目统一组织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统测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游泳、武术、跆拳道。凡报考省内外院校招收以上项目的考生必须参加全省统测,我省统一确定统测各项目的合格成绩标准,公示各项目合格考生名单,统测合格的考生才有资格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录取。部分院校根据本校招生需求,对全省统测合格、报考本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还要进行面试和测试。
在教育部规定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项目中,我省对部分项目没有组织统测,如射击、赛艇、棋牌、橄榄球、攀岩、棒球、垒球、龙舟、桥牌、柔道、击剑、摔跤、冰雪项目、手球、网球等,我省未组织统测的项目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专项测试,招生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和考生的运动水平确定录取考生文化成绩是执行二本线还是二本线的65%,入围名单于4月底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招生学校不得在高考后确定考生的文化录取标准,不得在录取过程中变更考生的文化录取标准。
133.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如何填报志愿?如何录取?
第一批本科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志愿在第一批本科自主选拔志愿栏内填报。录取时间为提前批本科之后、第一批本科之前。第二批本科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志愿在第二批本科志愿栏内填报,不单独设立志愿栏,录取时间与第二批本科同步。
高水平运动员录取文化分数线为我省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65%的,由招生高校提出书面申请,报省招办按有关录取标准审核录取,此类考生的录取数量不得超过本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总数的30%。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成绩标准,由全省在统测合格考生中统一确定。只有达到标准的考生,才能按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录取。
根据我省文件规定,我省省属院校可在全省高水平运动员统测入围的考生中,采取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录取达到院校所在批次线的考生,其中高职高专录取可执行第四批高职高专
(二)录取控制分数线。134.高校单独考试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条件和办法是什么?
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可以通过单独考试招收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者。通过资格审查且通过高校单独考试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可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但要参加全国高考报名。
招生学校组织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不得少于三门,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不得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
招生录取办法为:由个人提出申请,高校专家推荐,高校招生、体育和监察等部门组成的考核组对其运动水平和文化水平进行考核、测试,由高校提出经校长(或主管招生的校领导)和纪委书记签发的书面报告,并提供拟录取考生的相关体育竞赛证明材料原件(运动员等级证书、名次证书、参加全国体育竞赛的秩序册和成绩册等),有关职能部门审核,省招办进行公示,并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办理录取手续。未经公示的考生不能录取。
高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
135.报考艺术特长生的条件是什么?
报考艺术特长生的考生应符合高考报名规定的报考条件,且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省级教育部门或教育部门与文化等部门共同组织的文艺汇演(比赛)获一、二、三等奖者;参加市、州教育部门或教育部门与文化等部门共同组织的文艺汇演(比赛)获得一、二等奖者。社会音乐、舞蹈等级考试证书不属于获奖范围。
136.艺术特长生如何进行专项测试?
在鄂高校招收艺术特长生的专项测试实行全省统考,测试项目有管乐、民乐、声乐、舞蹈、弦乐、综艺共6个项目,每位考生限报一项。部分院校根据本校的招生需求在全省统一专项测试的基础上,对参加全省统一测试合格、报考本校的考生还要进行面试和测试。许多省外高校以艺术冬令营形式进行艺术专项测试。一般情况下,艺术专项测试在前一年年底报名,寒假期间测试。具体报名考试安排由各招生院校自行公布。
137.艺术特长生如何填报志愿?如何录取?
第一批本科院校艺术特长生在第一批本科自主选拔志愿栏内填报志愿,录取时间为提前批本科之后、第一批本科之前。第二批本科院校艺术特长生志愿在第二批本科志愿栏内填报,不单独设立志愿栏,录取时间与第二批本科同步。
艺术特长生录取最低可执行省统一划定的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如考生报考第一批本科院校的艺术特长生,在专项测试合格基础上,只有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才有资格参加艺术特长生录取。根据教育部规定,未经教育部、省招办和高校作为合格艺术特长生公示的考生,不能按艺术特长生有关政策录取。
根据我省文件规定,我省省属院校可在全省艺术特长生专项测试入围的考生中,采取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录取达到院校所在批次线的考生,其中高职高专录取可执行第四批高职高专
1、研究目的
根据学生运动员的特点, 怎样在学训结合的条件下, 采用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方法, 迅速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成绩,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西安邮电大学田径队共有九名竞走运动员, 大部分是通过高考从各地考入本校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入学时大多数是二级运动员, 通过1-4年的训练达到运动健将。在男子场地10000米、20000米和20公里、50公里公路竞走比赛中取得全国冠、亚军, 世界大运会第五名, 全国大运会、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多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查阅法
先后在中国期刊网和陕西省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比赛的文献资料。了解我国与亚洲、世界竞走运动发展的过去及现状, 收集了几十篇有关竞走项目的训练、研究方式的材料, 从而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2.2.2、调查访问法
通过调查、访问运动员本人和有关的教练员。
2.2.3、实际参与制定与安排这些运动员的训练方案, 观察和记 录其训练、比赛情况及从在的问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根据校历制订训练计划,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适当运动量。
根据校历, 抓住平时, 突出寒暑假制订全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任务是发展身体素质, 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运动成绩。全年训练计划的分期是根据校历、季节、气候特点, 训练水平和比赛任务来考虑的。我们把11月-4月, 7月-8月作为第一、第二准备期, 5月-6月, 9月-10月作为第一、第二竞赛期, 7月上旬或中旬, 元月上旬为学校考试时间, 我们作为过渡期。周训练计划, 我们是根据学生一周学习特点安排的, 运动量和强度的节奏是周六和周日比较大, 一般把技术和速度的训练安排在星期一、二, 耐久力和力量训练安排在星期三、四、五;课时训练计划, 按学校特点, 每天安排两次训练课, 早上5:30-7:10分, 下午4: 20-6:50分, 一年365天, 基本天天如此, 从不间断。根据个人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安排运动量。在准备期, 运动量较大, 强度小, 训练时间较长, 身体训练多, 竞赛期身体训练少, 技术增多, 运动量相对较小, 强度大。在参加重大比赛前, 适当调整和进行模拟训练。在过渡期, 为了让他们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认真复习课程, 准备考试, 一般相对训练时间较短, 量较小。一般专业队的运动员都是按照大、中、小的节奏来安排的, 我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学校实际, 按照中小、大小、中小的节奏来安排运动量的。
3.2、西安邮电大学竞走运动员训练的方法及手段
3.2.1、耐力训练
竞走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应在或低于氧临界值的范围内, 通过持续训练得到提高。我们常用的途径是采用运动员比赛的训练目标的70%-90%速度的持续走。训练任务是改善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剖学机能, 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的输出利用率。训练的手段, 在提高一般有氧耐力训练时, 我们通常采用 (1) 80%-90%的比赛速度走至少15公里或最多2.5小时的长距离走或跑的练习。 (2) 75%80%的比赛速度超过25公里距离走练习。 (3) 为达到恢复目的, 采用75%的比赛速度走8-12公里的长距离走练习或用持续跑的练习代替。
3.2.2、速度训练
与中长跑项目一样, 专项速度的发展主要应改善运动员起跑时的加速跑、途中跑能力以及终点冲刺时所必需的快速跑能力。专项速度的训练应在提高一般速度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任务是提高专项所需的氧利用率和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的能力, 提高无氧乳酸代谢供能的能力。在提高最大速度能力练习时我们采用100米加速走 (注意技术动作) 10-15次, 60米加速走多组练习。提高专项速度训练时, 我们通常采用比赛速度的110%速度的短距离的快走, 如: 100米-200米, 一次课的最大总量大约2000米, 重复次数为8-10次, 用最大有氧代谢水平的105%速度的很短距离的快走, 走的距离为200米-1000米, 一次课的最大总量大约4000米。
3.2.3、力量训练
肌肉韧带的力量耐力训练是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力量能力所必需的。专项力量耐力的发展对竞走速度的专项力量耐力水平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肌肉的伸肌和屈肌纤维的专项力量耐力, 可明显改善能量物质和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提高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提高一般力量耐力的练习我们采用: (1) 1.5-2.0公斤重的各种实心球练习 (如:前、后抛实心球) , 连续快速挺、推举20-30公斤杠铃等。 (2) 跳跃练习:半蹲跳、单腿跳、纵跳、负重20-30公斤直腿跳或弓步跳等。提高专项力量耐力的练习我们采用:小山坡上的持续走20-30公里、斜坡走、持续跑台阶、穿不超过10%体重的背心的竞走练习 (距离在15-25公里) 。
3.2.4、身体素质训练
能发展一般素质的所有形式的组合练习。在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方面, 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 持物0.5-1公斤摆臂, 橡皮筋拉力摆臂等。 (2) 扶物转髋跳, 负重5-10公斤摆腿和绕环跳, 负重5-10公斤仰卧摆腿。 (3) 肋木举腿, 负重5-10公斤俯卧腰背伸屈等。 (4) 各种姿势的直腿提踵练习、各种跳跃练习等。
3.3、对我国专业队训练模式的几点突破
3.3.1、我国专业队的训练周期都采用“大周期、周循环”的模式。在训练实践中, 我们采用了“小周期、小循环”的方法。这样解决了大周期阶段目标不易控制, 周循环每个循环占去了七天, 减少了每个大周期循环的次数, 从而提高了训练质量。
3.3.2、我国专业队训练量和强度的安排上都为“量大强度小, 量小强度大”的模式。我们在安排上采用了“强度和量”同时上同时下的方法, 实行了大课是目的, 小课为大课打基础的反宝塔式训练, 从而解决了业余条件下营养和其它条件不能较好的训练, 也较好地解决了运动员的身体恢复和长期大运动量对身体带来的弊病。
3.3.3、在竞走训练中, 专业队走和跑的比例基本上是9:1, 而我们在实践准备阶段为1:1, 竞赛阶段为7:3, 这样较好地解决了身体能力的提高和神经系统的交替恢复问题。
3.3.4、专业队全年专项训练占全年时间的80%, 我们在实践中专项训练仅占全年时间的40%。这样使运动员有更充分的全面发展的时间, 使运动员的身心能得到更充分的调整, 从而在训练时能全身心、高质量地投入训练。
4、结论
4.1、训练依据的是原则, 不是定理, 教练员要根据环境, 对象水平和个人特点等方面情况来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4.2、在发展高校竞走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基础上, 一定要重视速 度和力量训练。
4.3、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尤其是专项素质训练, 它是高校竞 走运动员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4.4、适宜的专项训练是最终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4.5、要敢于突破专业队训练模式, 创出适合于高校自己的一套 训练方法。
摘要:在普通高校如何训练出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问题。近年来, 我校运动员多次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大运会及一些国际比赛中,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训练的运动员有3人达到国际运动健将标准, 2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 3人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回顾多年的训练实践, 认为与学院领导的重视和高水平的教练是不可分割的, 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方法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竞走运动员,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江南.美国田径训练指南[J].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年.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中南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指南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招生计划
中南大学2021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计划10人,按不超过招生计划的2倍公示合格考生人数。
注:未公布的项目不招生。
二、报名条件
符合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特长突出,文化成绩优良,身心健康,满足我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的艺术特长条件者方可报名。考生须有较强的演奏技巧和视奏能力,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报考项目考级达到8级及以上。
2.报考项目高中阶段在地、市级及以上比赛获奖。
3.中学阶段具备一年及以上乐团经历(须出具学校或乐团证明)。
4.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特长生资格统一测试并合格。
三、报名程序
2021年1月6日—2021年1月19日,考生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gspystbm/)报名,具体要求见系统。同时将个人表演视频发送至中南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指定邮箱(csuyst2021@vip.163.com)。我校不接受纸质报名材料。
1.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报送内容及要求:
(1)考生完成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报名后,下载打印填写完整的报名申请表,并由考生本人和所在中学在申请表相应位置签字盖章。
(2)考生居民身份证(双面)。
(3)考生所获特长专业最高等级证书、高中以来参加市级及以上艺术比赛获奖证书、中学阶段乐团经历、艺术特长生资格测试合格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4)高中以来期末考试成绩原始成绩单(含年级人数和排名情况),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学校公章。
上传的照片(或扫描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网上报名信息及上传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和真实,否则申请无效,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学生个人的考核、录取资格以及所在中学三年的推荐资格。
2.中南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视频报送内容及要求:
(1)考生居民身份证(双面)。
(2)个人表演视频,要求如下:
①邮件名称和视频名称命名为“招生项目+姓名+身份证号”,例如“大提琴张三***000”。
②视频格式限定MP4、AVI,时长在5分钟以内,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
③视频为白色背景,使用一个单机固定机位,应从考生正面特写开始,拉至全景全身。
④视频录制时只能采用一个长镜头,不间断录制,声音和图像需同期录制,不得转切画面,不得后期配音合成和美化视频。
⑤视频中只能出现考生一人形象,视频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生源地和所在中学等个人信息,也不得出现考生信息的提示性文字、图案、标识、背景等。
⑥考生表演视频不符合上述要求或无法正常播放的视为自动放弃测试资格。如有弄虚作假行为,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处理结果报送生源所在省级招生部门,并将违规事实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四、资格初审
1.初审与公示
我校成立专家组,按照报名条件,对考生提交的相关材料、本人表演视频等进行综合审核,分招生项目按不超过合格公示人数4倍择优确定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并于2021年3月15日前在“中南大学招生在线”(http://zhaosheng.csu.edu.cn/)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获得复试资格。
2.网上确认
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于2021年3月20日前到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复试,逾期未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3.网上缴费
确认参加复试的考生需在2021年3月20日前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支付考试费,按照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发布全省教育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湘发改价费〔2018〕531号)文件的规定,考试费为200元/人。考试费一旦缴纳,无论是否参加考试,概不退还;逾期未支付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五、复试办法
1.复试时间和方式
时间:具体时间另行公布
方式:线上测试
2.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作品演奏和视奏两个方面。作品演奏时间不超过3分钟,视奏时间不超过2分钟。
3.复试要求
(1)考生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参加线上测试,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2)考生须出示身份证原件。
(3)复试时仅限展示所报项目的.复试内容,非复试内容不允许展示。
4.成绩评定
复试成绩由作品演奏和视奏两项成绩组成,满分为100分(其中作品演奏占80分、视奏占20分)。
5.合格考生确定办法
(1)复试成绩合格标准不低于60分。
(2)各招生项目分别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顺次排序,每个招生项目合格考生公示人数不超过2人。
(3)复试成绩相同者以作品演奏分高者优先。
(4)复试合格考生名单经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委员会审定后,在“中南大学招生在线”(http://zhaosheng.csu.edu.cn/)网站公示,我校将公示无异议名单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生源地省级招生部门及考生所在中学公示、备案。
六、录取办法
1.录取细则
(1)各招生项目根据公示顺序择优录取,每个招生项目录取人数不超过1人。录取总人数不超过10人。
(2)合格考生可按不低于生源省份相应科类本科第一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为最终模拟生成的我校最低专业类或专业组投档线)下20分、且不低于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政策予以录取。对于合并调整录取批次的省份,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要求按教育部及相应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执行,不低于相应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
2.志愿填报
复试合格考生,须按照生源省份招生考试部门的规定,在相应批次正确填报高考志愿,并按时提交《中南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回执》。志愿未填报或志愿、回执填报错误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3.专业确定原则
(1)具有录取资格的考生可填报高水平艺术团公布招生专业(见附表),每名考生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其中商学院专业只能填报一个。
(2)每个专业录取高水平艺术团的人数不超过3人,如报考某一专业志愿的人数超过3人(以高考文化成绩回执申请人数为准),则根据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确定专业。
(3)对未能满足专业志愿、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进行专业调剂。对未能满足专业志愿、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4)高水平艺术团按照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不参加大类内专业分流,可以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申请转换专业。
(5)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我校相应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七、入学复查及有关事项
1.高水平艺术团录取的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全面复查,并组织专业复测。如发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条件、违反招生规定、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通报生源中学或单位以及省级招生部门。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北京化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
自评报告 1 目录
学校简介 体育部简介 运动队简介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和意义 发展规划 结语
一、学校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 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 大学,国家 “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院 校。
目录
学校简介 体育部简介 运动队简介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和意义 发展规划 结语
二、体育部简介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教授:1名 讲师:16名 副教授:12名 助教:2 名
其中: 具有博士学历教师:2名 在读博士:2名 具有硕士学历教师:9名 在读硕士:8名 共计:31名教师
二、体育部简介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近几年来体育部在教学改革、教学 科研、校运动队训练、群体等工作 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逐步形成:课 上分层次教学,课下社团辅导,已 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北化体育教学 特色。由我部承担的公共体育课程 2003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体育部简介
科研队伍建设: 科研队伍建设: 07年论文 23篇; 08年论文31篇; 09年论文 25篇 体育部发表科研论文07.xlsx 体育部发表科研论文08.xlsx 体育部发表科研论文09.xlsx
二、体育部简介
裁判队伍建设: 裁判队伍建设: 体育部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也注重教师 裁判能力的培养,现有网球国际级裁 判一名,田径、足球、沙滩排球和健 美操国家级裁判6名。他们多次承担世 界、洲际及全国大型比赛的裁判任务,其中有5名教师荣幸的承担了2008年北 京奥运会的裁判任务。
目录
学校简介 体育部简介 运动队简介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和意义 发展规划 结语
三、运动队建设
组织机构:我校进一 组织机构: 步提高对高水平运动 队的科学管理,专门 建立高水平领导小组,组长由付志峰副校长 亲自担任,副组长由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 长任新钢和校党委副 书记王同奇共同担任。
三、运动队建设
制度完善:为进 制度完善: 一步健全我校高 水平运动队的管 理及奖励机制,我校特制定出相 应的规章制度。
三、运动队建设
经费保障
场地设施--篮球 场地设施--篮球--
三、运动队建设
三、运动队建设 场地设施 武术
三、运动队建设 ? 场地设施 网球
场地设施--健美操 场地设施--健美操--
三、运动队建设
三、运动队建设
现有高水平运动队: 现有高水平运动队: 网球队 健美操队 通过近四年的运动队建设,在校领导及 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校的 高水平运动队伍已完成从无到有,从有 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两队共取得全国 冠军33个(含全国分区赛冠军),多个 全国竞赛的二至三名成绩,以及一个洲 际比赛的团体亚军。
网球队获奖情况
网球队获奖情况
健美操队获奖情况
2007年获得冠军三个,亚军四个,季军两个,第四名,年获得冠军三个,亚军四个,季军两个,第四名,年获得冠军三个 第五名和第七名各一个。第五名和第七名各一个。2008年在校领导及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年在校领导及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年在校领导及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 健美操队共获得冠军3个 亚军2个 季军2个 健美操队共获得冠军 个,亚军 个,季军 个,第五名一个。第五名一个。2009年,在校领导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 年 支持下,健美操队获得冠军14个 亚军7个 支持下,健美操队获得冠军 个,亚军 个,和季军7个 和季军 个。
健美操队获奖情况
健美操队获奖情况
三、运动队建设
新申报的高水平运动队: 新申报的高水平运动队: 武术队 篮球队 ? 目前我校武术和篮球队不享有特招的优惠 政策,队员均为普通在校大学生。在教练 及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两队均在北京市举 办的各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依据我校现有运动队的运动成绩及运动项 目的普及情况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决 定申请以上两个项目。
武术队获奖情况
自成立以来,在北京市 高校武术比赛和传统保健 体育比赛中获得了不俗的 成绩,从2006年-2009年共 取得包括团体总分第一名 及各单项第一名23项,第 二名12项,第三名3项,第 四名10项,第五名10项,第六名2项,第七名1项,第八名3项的好成绩。
篮 球 队 获 奖 情 况
2007年4月获得北京市男子篮球联赛(乙组)第5名 ? 2007年10月获得CUBA男子篮球联赛北京赛区(乙组)亚 军 ? 2008年4月获得“STAR”杯北京高校男子篮球联赛(乙组)冠军 ? 2008年2010年带领北京化工大学男子篮球队获得北京 “STAR”杯北京高校男子篮球联赛(乙组)三连冠 ? 2009年4月获得“STAR”杯北京高校男子篮球联赛(乙组)冠军 ? 2009年10月获得“念慈庵”北京高校男子篮球争霸赛冠军 ? 2010年4月获得“STAR”杯北京男高校子篮球联赛(乙组)冠军
篮 球 队 获 奖 情 况
目录
学校简介 体育部简介 运动队简介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和意义 发展规划 结语
四、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意义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是对“体教结合”方式的深层次的梳理 和总结.? 是对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及和 谐校园氛围的检阅.? 是调动我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热情的动力,是我校群体活动普及与提 高的引领和示范,有助于我校素质教育 的全面实施.? 是体育回归教育的具体实践.目录
学校简介 体育部简介 运动队简介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和意义 发展规划 结语
五、发展规划
(一)、目标)、目标
1、加大对已有的健美操、网球两个项、加大对已有的健美操、目的投入,目的投入,力争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 获得奖牌; 获得奖牌;
2、搞好新增项目的建设;如我校新申、搞好新增项目的建设; 办的武术、办的武术、篮球两个项目获得承办高水平运动队资格。平运动队资格。
近期目标
中期目标
1、力争使我校成为北京市健美操、网、力争使我校成为北京市健美操、篮球、武术等项目备战全国锦标赛、球、篮球、武术等项目备战全国锦标赛、全运会等的训练基地; 全运会等的训练基地;
2、建立健全体教结合体系,力争为国、建立健全体教结合体系,家青年队、国家队培养输送人才。家青年队、国家队培养输送人才。
(二)、管理)、管理
三 二 一
1、完善管理机、构:完善高水平
运动队的建设与发 展的政策,协调有 关部门的工作,对 招生、训练、比赛、学籍、教练员聘 任考核等工作进一 步落实。
2、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展基金:设立高
水平运动队专项发 展基金(含奖励基 金)将促进我校高 水平运动队向更高 层次发展。
3、项目配置和、梯队建设: 梯队建设:加强
与北京武术队以及 国家武术中心、合 作意向洽谈,积极 招收现役高水平运 动员;逐步建立起 人才输送一条龙模 式。
目录
学校简介 体育部简介 运动队简介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的和意义 发展规划 结语
结 语
总之,北京化工大学全校师生众志成城!我们有信心、恒心和决心把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运 动队,我们将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给予的 责任与使命。认真、扎实地工作,以实 际行动来回报国家、教育部、北京教委 和北京大体协对我们的厚望。
谢谢观赏
1 从“体教结合”走向“体教融合”
1987年4月原国家教委公布了《关于部分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 引发了体育界对于“体教结合”模式的讨论, 从刚开始狭隘的理解:“体教结合”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合作, 或者是体育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发展为:通过整合体育与教育两个系统的资源, 搭建平台, 共同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开始认识到“体教结合”价值不仅是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还关乎我国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进一步上升为:“体教结合”是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融合) , 以教育系统为主体, 发挥教育系统自身的资源优势, 鼓励各普通高等学校办“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的高水平运动队,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1.1 江苏省“体教结合”模式的分析
江苏省实施的“体教融合”模式是以“体教结合”模式为逻辑起点和基础, 并根据普通高校与体育部门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归纳为四种模式:“纯粹型”模式、“混合型”模式、“省队校办”模式以及“体院”模式。
1.1.1“纯粹型”模式
“纯粹型”模式就是学校单纯依靠学校自身知名度、传统特色以及资源优势办高水平运动队, 自己训练、培养大学生运动员, 学校的该项目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比赛中具备夺金的实力。如河海大学高水平足球队, 长期保持大学生足球联赛或者同级别足球赛的夺金实力和优势地位;河海大学高水平健美操队多次蝉联全国大学生和世界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的金牌, 并长期保持其优势地位。
1.1.2“联合型”模式
“联合型”模式是学校自主办队和体育部门联合办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学校有自己培养的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又有高水平专业运动员, 学校单项竞技体育成绩排在全国前列, 代表高校有苏州大学;运动员全部在体育系统内进行训练, 参加比赛时则代表所在高校参加比赛。南京大学女子排球队、东南大学游泳队、中国矿业大学女子篮球队等坚持在籍、在校训练的培养方式。
1.1.3“省队校办”模式
有效整合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资源优势, 分工合作, 形成合力, 实现两个系统双赢的模式。通常由体育系统负责运动队的管理和训练, 教育系统负责提供训练场地、学习和生活管理。典型事例是南京工业大学和省体育局合作成立南京工业大学女子垒球队, 自组队以来取得很多瞩目的成绩。这种模式一方面较好的解决了学训矛盾, 促进了运动员全面发展, 解决了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 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通过参加和承办大型赛事, 提升了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1.4“体院”模式
体育学院是国家专门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任务的同时, 还为社会提供各类体育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家相关倾向性政策的出台, 较普通高校而言, 体育学院在优质生源上的竞争力上处于弱势地位, 这就更加需要体院模式发挥其体育师资和体育教、学、研一体化方面整体优势。南京体育学院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 有击剑、羽毛球等11个项目的运动队。由于南体将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成效。
1.2“体教融合”的内涵
“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虽一字之差, 意义却大相径庭, 前者是改良, 后者是改革。[4]在近三十年来“体教结合”的实践成果基础上并以此为逻辑起点, 对于“体教融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将高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融入到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之中, 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全过程融合起来, 将竞技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手段和方法, 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养, 促进大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为个人未来发展之路打好基础。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体教融合”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 是中国未来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之路, 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2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优化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2.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特点
运动队的队员是大学生运动员, 具有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作为普通大学生, 队员要完成学业, 修满规定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作为运动员, 平时还要训练和参加比赛。解决学习与训练、比赛之间的矛盾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也是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特点之一。高水平运动队成员通常由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管理、后勤人员组成, 由于角色和分工明确, 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关系网。教练员在运动队的地位特殊, 不光要肩负训练计划的安排和内容的制定工作, 同时担任着行为楷模和道德权威的重任, 对整个高水平运动队凝聚力的形成影响较大。再次, 运动队涉及的管理内容较多, 目前没有可供参考的管理模式和规范的管理条文出台, 另据调查, 江苏省只有极少数的高校设有专门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部门。
2.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原则
2.2.1 普通化原则
大学生运动员核心身份是学生, 对于他们日常的教学、生活、行为等管理要和普通大学生的管理目标要一致, 普通大学生要遵守的管理条例, 高水平运动队员同样执行。高要求、高标准地规范其行为, 让队员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2.2.2 个性化原则
结合大学生运动员个性特征和能力专长, 因材施教, 让队员得到最佳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并创造条件发挥特长, 就队员的发展定位给予切合实际的观点。
2.2.3 动态性原则
在高校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培养中, 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管理手段来处理学、训、赛矛盾。在兼顾训练、比赛时间的同时, 保证文化课程的学习。即使因为集训或比赛耽误的课程, 可以安排重考或者在下学期重修, 在课程考核时间和学习时间的灵活性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
2.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内容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 是一个复杂且关联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就目前我省部分高校尝试实施“体教融合”模式所面临的管理内容来看涉及到以下方面: (1) 教学管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专业文化课程管理、学分管理、考勤管理、请假管理、考核管理、课程重修及缓考申请管理、成绩管理等; (2) 训练与比赛管理:长期训练计划及全年计划的制定、比赛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冬训计划的制定、训练考勤管理、训练考核管理、后勤管理、场地器材管理、比赛控制管理、队员分工管理、医疗管理等; (3) 生活管理:集训及比赛餐饮管理、宿舍卫生管理、晚点名管理、生活辅导员管理等; (4) 招生及就业规划管理:招生考核指标的制定、入学考试管理、专业设置管理、就 (创) 业培训管理、毕业管理等。
3 河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优化管理与人才培养方式分析
河海大学是全国首批创建高水平运动队学校, 足球、健美操为其重点项目, 实施体教融合发展战略, 坚持运动队优化管理模式, 实现了运动训练与学科建设、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男子足球队曾获第七、第八两届大运会第三名、第九届大运会亚军、2009年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亚军、2012年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以及2013年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亚军。健美操队曾获2009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4项冠军、2009年全国健美操联赛精英组2项冠军、2010年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两个一等奖, 另外在校、在训研究生参加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 荣获3枚金牌, 并在2012年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中获得2银、2铜的骄人成绩。河海大学高水平足球和健美操竞技实力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3.1 教学管理分析
高水平运动队教学管理的难点是队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重点是处理好文化课程学习和日常训练、比赛的矛盾。从宏观入手, 学校制定相关文件, 严格规范运动员教学管理;河海大学于2007年出台了《河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条例 (试行) 》, 其中对于教学管理方面做出较为详尽的规定: (1) 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必需修满大学四年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对于不能修完学分的队员可以延期一年, 如果还不能修满学分, 学校颁发结业证书。这项严格的规定在队员进校时就进行灌输, 目的是让队员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大学生, 训练之余必需付出努力才能顺利毕业; (2) 对于坚持参加日常训练并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可以获得本学年公共课程考试的加分政策照顾, 具体的操作是高数、英语加10分, 其它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加5分;对学年成绩 (绩点) 年级前50%的队员给予奖学金 (金额为一学年学费) ;连续三年年级前15%队员给予保送本校本专业或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名额;这对提高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信心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自实施此项规定以来, 已有9名队员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3) 因集训或比赛不能参加的考试, 学校教务部门可以为队员提供缓考 (完成了此课程规定的学习课时数) 或重修 (没能完成规定的学习课时数, 集中学习或下一学年跟班学习后方可参加) ;这一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学训矛盾。跟班上课, 不安排小班教学, 便于队员和普通大学生交流,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造公平的学习竞争机制。从目前来看效果较好, 93.6%的队员都顺利通过考试。制定高水平运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 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掌握体育及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水平运动队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教育部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包含了专业 (专项) 训练在内的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操作性较强, 既保证训练、竞赛任务的完成, 又能保证课程教学计划的完成。
3.2 训练与比赛管理分析
高水平运动队要以奥运会、大运会为契机, 运动队训练工作常抓不懈。河海大学运动成绩名列全国前茅, 为其在全国乃至世界赢得了巨大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河海大学体育系成立了体育科研所, 体育科研团队在科学训练、运动员心理干预、训练康复和保健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持, 促进了训练、比赛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战性;其二, 运动队训练工作常抓常新;河海大学体育系成立了运动队管理团队, 由教练员、教授、队医、后勤人员等组成, 根据比赛任务和队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年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 在以赛代练和以赛促练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三, 以体育科研团队为平台, 建立运动队赛后监测体系, 在大周期训练和比赛后及时分析与总结, 并做出训练计划的调整和队员情绪的调控;其四, 注重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教练员是运动队的灵魂, 一方面通过加强和江苏舜天等职业教练员的交流, 另一方面, 主动把自己的教练员送出去, 参与中国足协和大足协的教练员培训班。
3.3 生活作风管理分析
除了学习和训练、比赛之外, 更加注重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活作风建设。河海大学实行的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双重管理体制, 分工明确。辅导员由队员所在学员的专职教师担任, 负责教务、专业、评优等, 班主任则由体育系资深教师担任, 负责生活管理、心理咨询、思想教育、考勤等。由校体育系牵头成立了德育培养工作小组, 负责培养和测评高水平运动队的道德教育, 内容涉及体育心理、体育法、学校传统、礼仪和规范等, 引导大学生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队员的言行。队员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高素质得到了本校教职工和领导的好评, 队员的优良作风在大足协主办的赛事上多次获得表扬, 同时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3.4 招生及就业规划管理分析
第一、河海大学与职业俱乐部、省队签订协议并成立多家河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生源基地, 由基地推荐并通过河海大学的运动素质考核, 享受国家相关文化考试政策, 合格者进入河海大学指定专业学习。对于专项素质突出的队员, 若文化考试没通过, 可以留校试训一年, 第二年文化考试合格后方可留校深造, 这种生源合作方式为河海大学选择优质生源提供了保障。第二、充分考虑到队员的文化基础和今后发展, 高水平运动员进入我校商学院的相关专业就读。河海大学整合商学院和体育系的资源, 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上合作。第三、除保研和考上研究生的队员外, 大部分队员都要接受就业 (创业) 培训和指导, 加上运动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其运动专项迎合市场的需要, 所以队员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4 结论与建议
4.1“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的升级版, 顺应了我国体育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江苏省建设教育和体育强省而进行深入改革的突破口, 将高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之中, 优化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模式, 最大化实现体育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4.2重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工作。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学校传统, 探讨符合自身发展和特色的运动队管理模式, 成立以体育分管校长为首且职责和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目标和任务、制定管理内容、建立和健全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监测和评价体系。
4.3明确和反思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运动员的身份首要是大学生, 不能只顾运动成绩而淡化学习成绩, 牢固树立大教育观, 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放在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首要地位。从教学管理、训练和比赛管理、生活管理、招生管理以及就业管理等入手, 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管理内容, 建立优化运动队管理模式的评价体系。
4.4积极参与学生体体育协会管理职能实体化的改革, 建立以高校为平台, 大学生为主体的真正意义上体育联赛, 打造品牌赛事, 构建大学生体育竞赛管理体制。
摘要:从江苏省深化教育和体育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体教融合”的背景出发, 在分析其内涵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特点、原则和内容的基础上, 以河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为例, 从教学管理、训练和比赛管理、生活管理和招生、就业管理入手, 探讨高水平运动队优化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5) :19-22..
[2]虞重干, 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 2006, 26 (6) :79-84.
[3]翟丰, 张艳平.江苏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9 (1) :84-87.
[4]胡金波.超越路径依赖推动融合发展——江苏“教体融合”新思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12, 26 (3) :1-8.
[5]张天峰.“教体结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优化模式研究—江苏省女子垒球队“省队校办”的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 (4) :51, 67-69.
[6]胡小明.从“教体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 2011, 31 (6) :5-9.
[7]王向宏, 董建锋, 张锡庆.“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运行状况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1 (1) :102-106.
[8]曹振康.教体结合最优化模式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3) :101-102.
[9]朱迅华, 何志林, 须晓东.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中教练员队伍现状与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8, 30 (3) :77-78.
【河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推荐阅读:
地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河南理工11-13
河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实习报告01-03
河南师范大学:考研招生简章03-20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换届候选人学习材料09-26
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博仁教育02-11
河南省公务员工资水平11-12
2023河南专升本招生院校信息11-09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要求--思想品德05-01
河南科技大学数控试题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