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
一、试卷分析:
本张试卷考查了对除法的初步认识,从考试情况看本次考试有难度。
综合分析本单元试卷,同学们计算的失分率较低,说明日常的口算练习到位、有效,需要继续坚持;解决问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的也不错,但在审题方面有待提高:有做错题的的现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解决问题中,本学期的新要求——每道题都完整的答题。具体格式:“答:„„。”多数同学没有写答案,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表扬在这次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保持好的成绩。出现错误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复习,把自己出现的错误,认真思考一下,要确实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把知识搞懂,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主动找老师问,老师会及时帮助你,希望你们能扎实地掌握好知识,争取在下次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出错率较高的题:
(三)比较
错因:1没审题,没计算。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错因:1没审题,没计算。应先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想()里填上什么数。
(六)、圈一圈,填一填。错因:1没审题,没圈一圈;2不理解除法意义,不会列算式。
(八).()里最大能填几。
错因:个别学生不理解题意,不加计算,不比较,盲目填写。
(十一)。解决问题。错因:学生没有写答案。
三、试卷讲评小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学起来有难度,特别是对除法的意义,需要精选题目让学生从练习中逐渐去理解,然后由易到难,重点在于强化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做太多题。
考试情况及分析:
一、考试成绩:
参考30人,及格30人,优秀24人,高分11人。80分以下的就有6人,考的很不理想。
二、试卷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十一个大题,考查的内容很全面,不是很难,但学生理解的不好,不细心的现象很严重,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有很多知识都是模棱两可。
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以往这样的题只有个别的同学会丢分,可这次丢分的同学很多,追其原因是原来每天晨读都会给他们听写,现在晨读安排了古诗诵读,所以,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来督促他们,很多同学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会认的生字掌握的不扎实,以后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题为选择正确的读音。这道题会做对的只有一人,大部分都错在“多”和“吐”的读音上,“多”大部分同学与口语里的发音有了混淆,“吐”字的两个音用法上的区分还不明确。
第三题为找朋友用线连起来。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会认生字的掌握情况,答的不错,没有失分现象。
第四题为比一比组词。学生在形近字的区分上掌握的还可以,但有的同学在组词时写了错别字。
第五题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道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题,主要原因是本单元的课文都不要求背诵,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严格,导致有的同学对所出的课文内容不会背,也就答不上了。
第六题为组词再用所组的词说句话。学生在说话的句子里还有错别字现象。
第七题为按要求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通过答题来看,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已经掌握,但是在数笔画上还有粗心的现象,对特殊的部首记忆不扎实。
第八题为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因为所给的三组字在区分上都比较简单,所以,此题丢分的学生很少。
第九题为看图写话。有些学生写的太简短,还有的里面错别字太多。第十题为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两道小题都不难,但学生答的不好,可以看出他们的做题态度还是不好。
第十一题为阅读题。其中第3小题失分太多,主要原因是学生读的遍数少,理解的不透彻。
三、提高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特别是生字的书写和课文的背诵,要及时检查,及时督促,锻炼学生主动复习巩固的能力。
2、平时注意学生书写中的错别字,及时纠正,帮助他们区分形近字在用法上的不同,对易错的字要重点提示。
3、还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纠正。
4、加强学生阅读训练,掌握做阅读题的基本方法,做到多读,多想,理解好了再做题。
本次考试,本班应参加学生53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53人。其中本班学生得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分。本班学生全部参评,平均分为:63分。优秀率是:28%;及格学生人数30人,及格率是:56﹪。现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特点:该试题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试题结构:本卷有六个大题,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生活应用六部分。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灵活性差。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0%同学缺乏细心。
三、改进建议: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可以准确把握教材。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写丢答案,做错顺序,不认真检查,这类情况普遍存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
4、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一、看拼音,写词语。(32分)
tínɡ bù shēn kè báo mǎn sài běi shū bāo
cuìzhú huá bīnɡ tiào shénɡ jiāo yánɡ wén mínɡ
yì mínɡ jīnɡ rénbǎi jiā zhēnɡ mínɡ cì ěr niǎo mí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停( )闻( )鸣( )岛( )
亭( )耳( )明( )鸟( )
三、我会选(16分)
1、qǔ qū
弯曲( ) 曲线( ) 歌曲( ) 曲直( )
2、zhuǎn zhuàn
转动( ) 转学( ) 转告( ) 转圈( )
3、候 后
小时( ) ( )来 前( ) ( )车室
4、视 市 事 是
好( ) 城( ) 不( ) 电( )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符号。(8分)
1、 多么美丽啊
2、小鱼儿
五、背一背,填一填。(16分)
1、滴水冻 寒鹅毛雪兆
2、《蜡梅花》 蜡梅花,,身上不穿 裳。 当棉袄, 挺胸膛。别的 怕冬天,只有蜡梅 得旺。
六、仔细看图,市场上摆着哪些蔬菜,我和妈妈买了哪些蔬菜?先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16分)
市场上的蔬菜真多!有 的大萝卜,有
的`黄瓜,有 的 ,有 的 ,
还有 的 ……
我和妈妈买了 、、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jīqiānɡxúnhánɡdǎodànjiātínɡzhùfú
jiàoshìqínɡlǎnɡtǐnɡxiōnɡzhùzháiniǎowō
二、看图写词语。(6分)
麋
鼠
三、用偏旁组字,再组词。(8分)
()
礻衤
()()
()()
隹月
()()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班()群()鸭()狮()
斑()裙()鸦()师()
五、填上合适的词。(9分)
一()洞一()裤子一()衬衫
一()窗户一()教室一()裙子
一()神话一()住宅一()鸟窝
六、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画出来。(5分)
1、排球足球地球篮球
2、裤子衬衫衣服裙子
3、狮子猴子动物鹦鹉
4、腰身体头腿
5、西红柿包菜蔬菜萝卜
七、十二生肖大集合(请你填上相应的生肖)。(11分)
子(鼠)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
◇请◇你◇进◇入◇句◇子◇迷◇宫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6分)
1、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2、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3、天上的彩霞真美啊
4、我要驾驶飞机在蓝天翱翔
八、填空。(9分)
1、小朋友,起得早,大家都来做早操,踢踢,弯弯,天天锻炼。
2、树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
、、、……我最喜欢
,因为。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的拓展练习。课型:讲评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原因。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答卷习惯。
教学重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教学难点: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测试情况
我们进行了第一单元B的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大部分同学完成的较好,只有个别同学还需要再接再厉。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有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不过考得比较理想的可不能骄傲,可以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有考好的也不要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查自改
1、(1)首先由自己先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道题是自己会做却失分的,并批注出错误的原因。(学生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的错题)
(2)如果遇到不会或模棱两可的知识,可利用课本或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改正情况,适当点拨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自己的改正情况,通过合作讨论解决知识性的错误。
三、典型试题讲解:
1、填空中的问题: 例题:试题
2、(1)典型错误: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2)剖析:知识点掌握的不牢。
2、选择判断中的错误:
例题: 试题三。3学生错误失分较多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例题:试题四。
2、3选错的较多,没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计算中的错误:
例题:试题
一、口算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
试题
五、竖式计算个别同学掌握不了笔算的方法,个别学生计算不细心。
4、应用题中的错误: 试题七,大部分同学有错误。有的不认真审题,理解不清题意,有的计算不细心。
四、课堂检测:
1、用竖式计算。
342×15 705×32 720×20 460×38 879×43 408×48
2、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50×5×4 125×48 250×32×125 9×125×8 48×250 125×16
3、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食堂运来面粉236千克,大米是面粉的5倍,学校食堂运来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克?
(2)、明明借了一本故事书,共510页,他每天看25页,照这样的速度,他20天能看完吗?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河口小学 汪国春
一、试题概况分析
试题主要由知识演练(包括填空、计算、森林医生、对号入座)和应用天地(包括画一画,再解答、解决问题,你能行)两大部分构成。试题题型多、考查角度灵活。第一题“填空”,分值24分。第二题“计算”,分值26分。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第三题“森林医生”,分值4分。第四题“对号入座”,分值8分。第五题“画一画,再解答”,分值8分。试题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把握是相当精当的。第六题“解决问题,你能行”,分值30分。该题贴近身边生活现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情境展示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题目给考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接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 应考:6人 实考:6人 总分:506分平均成绩:84.33分
及格人数:5人 及格率:83.33% 优秀人数:5人 优秀率:83.33%
三、学生答题分析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
2、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题第4小题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方法,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3、应用题偏知识应用,将繁、难的,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些应用题抛开。所以这套试题应用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
一、口算
1.6+7= 2.12-7= 3.7+8= 4.14-8=
5.9+6= 6.16-8= 7.5+6= 8.12-8=
9.9+5= 10.13-7= 11.11-4= 12.14-6=
二、在( )里填数
三、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13-6=5( ) 2.15-7=9 ( ) 3.11-2=9( )
4.6+9=15( ) 5.16+4=20( ) 6.13-9=5( )
7.18-7=9( ) 8.11-6=5( ) 9.16-8=8( )
四、看图列式
五、填空
1.15比( )多3。 2.( )比12少5。
3.( )比20少5。 4.17比( )少3。
5.( )比19多1。 6.( )比12多4。
六、填表
9 107 685
加数8 6 898 7
和 131514 16 12 17
七、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13-8 20-11 8+8 13-9
7+2 20-10 20-12 17-9
12-6 9-4 16-7 5+11
18-8 11-5 5+13 12+1
15-8 7+4 7+6 20-11
16-5 13-6 12-8 9+9
八、应用题
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2.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3.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4.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8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
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挑战题)计算。
(1)5+7-9= (2)16-7+3= (3)16-8-6=
(4)11-5+6= (5)10-5+8= (6)13-7-6=
(7)5+8-7= (8)9-7+8= (9)5+6-7=
(10)15-8+7 (11)18-9-5= (12)11-6+8=
(13)17-5-8= (14)12-8+7= (15)15-4-7=
2.(探究题)在○内填运算符号,在口内填数。
(1)7○口=13 (2)1○口=18 (3)18○口=9
(4)12○口=8 (5)10○口=15 (5)9○口=20
(7)12○口=7 (8)14○口=14 (9)8○口=13
3.(拓展题)想一想,填空。
(1)一根绳子剪6剪子,分成了( )根短绳。
(2)有8根彩带要结成一根长彩带,需要打( )个结。
(3)一个长面包要分给5个人吃,需要切( )刀。
4.(智力题)在下面的O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卜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图中
间的数。
5.(应用题)把条件与适当的问题连一连,再计算。
(1)妈妈买来¨个梨,吃了8个。 (1)吃了几个?
(2)小明在两天里写了同样多的土字,共16个。 (2)还剩几个?
(3)篮子里有12个苹果,吃了――些后,还剩4个。 (3)小明写几个?
(4)小明、小刚共写了14个生字,小刚写了9个。 (4)小明每天写几个?
(5)停车场原有5辆:乍,晚上又开来7辆。 (5)还剩几辆?
(6)停车场原有1,7辆车,开走了7辆。 (6)现在有几辆?
答案: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略
二、1. 987654 2.98765
三、1.X2.X3.√4.√5.√6.X7.X
8.√9.√
四、1.17一10=7(只) 2.9十6=15(只)
3.15―9=6(朵) 4.16―7=9(只)
5.10+7=17 6.2+9=11
7+10=17 9十2=11
17―10=7 1l一9=2
17―7=10 11―2=9
五、1. 2 2.73.154.205.206.16
六、
八、1.15-9=6(朵) 2.18-9=9(枝)
3.5+7+1=13(人)4.16-8=日(个)
5.6+5=11(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1)3 (2)12 (3)2 (4)1 2 (5)13
(6)0 (7)6 (8)10 (9)4 (10)14
(11)4 (12)13 (13)4 (14)11 (15)4
2.
3.(1)7 (2)7 (3)4
4.
5.
12―4=8(个)答:吃了8个。
15―8=7(个)答:还剩7个。
14―9=5(个)答:小明写了5个。
16―8=8(个)答:小明每天写8个。
(8+8)=16(个)
17―7=10(辆)答:还剩10辆。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单元检测的反馈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的知识、能力水平,提高解题能力,同时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错题,找出其错误原因,然后矫正、巩固、完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3、引导学生能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2、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教学 过 程:
一、分析考试情况
1、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三班:优秀学生39人,70 到85 之间的学生有14人。四班:优秀学生:30人,70到85之间的学生有 23人。极少数学生本次测试由于粗心大意及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等,导致题目失分较多。
2、表扬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通报本次考试基本
情况,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师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张试卷,针对这张试卷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做一下重点分析,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典型题型讲解
1、先让学生自己看一下试题,反思反思造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答案。
2、典型题型分析说明
(一)口算我最棒70+0÷6这道题多数学生出错,分析原因是做题不认真,太粗心。
(二)我会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52÷4与880÷7这两个题出错率较高,分析原因,也不是学生不会做,就是太粗心,商错了数,还有学生竖式很对,但是横式上忘记写结果,这里应该重点强调。
(三)估算我第一。239÷3≈ 318÷8≈ 153÷3≈ 这几道题出错较多。应该强调让学生细心认真做。另外,多做一些这种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
(四)我是公正小法官。第4小题出错较多,分析原因是学生做题时没有认真读题,没有仔细分析就做,所以出错。在此应该注意多强调,结合练习题来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验算,另外多做习题,在练习中达到巩固的目的。
(五)列式计算我最强。第2小题出错较多,列式正确,结果因为学生粗心导致出错,应该强调学生要仔细认真细心做题。
(六)解决问题 第2题分析:此题应通过细致讲解,使学生明确题意,知道要求的是买125个面包一共要花多少钱? 从而找到重要条件,列出正确算式。另外,在解决问题中也反映出了关于计算准确率的问题,往往有学生能够做到正确
列出算式,但是由于粗心计算错误,这样由计算导致的解决问题的丢分现象也较普遍,这也是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所以,今后的教学还要多注重估算计算的训练。第4题错误较多,学生不明白要求平均每天看多少页,首先要先求出已经看了多少页,然后才能求看了四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这道题要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正确做题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讲解完试卷后,让学生自己改正,然后再让学生做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对试卷的讲评,你有哪些收获?
五、考后反思:
1、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做到眼到、心到、脑到。
2、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知识点的讲解透彻。
3、加强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4多做练习,掌握解题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5、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不变;分子(),分母缩小7倍,分数大小不变。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
4、分母是10的最小真分数和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的差是()。
5、计算19 +3时,它们的()不同,不能直接
相加减,要先(),在进行计算。
6、大于11小于8的分数有()个。
7、一张铁皮,第一次用去它的38,第二次用去它的1,还剩这张铁皮的()。
8、3个最简真分数,分子都是4,这三个最简真分数从
最大的开始依次是()、()、()1。
1、二、判断: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把2个同样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分得1个蛋糕。()
二、大胆判断。
1、分数都比整数小。()
2、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3、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大。
()
4、从1里面减去1
9,减去9次得0。()
5、已知a是b的倍数,1a 和1b 同分后的最小公分母是a
与b的积。()
6、约分是把分数变小了,通分是把分数变大了。()计算:
1、先通分,在比较每组数的大小。31753511 和412 和98 和1223、47和592、计算:①351335133
81237462410
79-(146 +5
***7312315
232、解方程: x-***12893、7
10的分子加上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多少?
4、工地运来一批钢材,其中圆形钢材3吨,方形钢材2
吨,其它钢材5
8吨。这批钢材一共多少吨?
2、王兵3分钟算了4道题,马乐7分钟算了8道题,他
们两个谁算的快?
3、有84朵菊花和70朵玫瑰,用这两种花搭配同样的花束(没有剩余),每束花束中菊花和玫瑰花各多少朵?
4、有一捆书,不论分给8人,还是分给12个人,都剩6
本,这捆书至少有多少本?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试卷分析及讲评】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02-01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02-19
青岛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1-19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2-02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10-1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卷03-03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07-08
二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01-09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