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爱字的诗句

2025-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带有爱字的诗句(共10篇)

带有爱字的诗句 篇1

爱竹只应怜直节。 我是山间一幽兰,爱意吐蕊清泉边。你是蝴蝶翩翩舞,余香不尽绕心田。文人常赞花蝶恋,锋芒含蓄千百年。你我何分彼与此,一望不见心断绝。万里此情同皎洁,年年并在此宵中。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意如潮涌连天,你可明我心一片,一往情深终不悔。万载怀君情不变,年年龄岁共结缘。

爱恨情仇本无根,你我何必太矫情。同心专心只望成眷属,万载变却故人心。年年龄岁亦现在。

我心暗喜笑眯眯,爱有心仪甜如蜜,黄花闺女人多情。鹂音奇妙君入迷。

我心向明月,爱伊几徘徊。黄花怜瘦影,鹂鹊待卿归。

我欲乘风归去,爱恨已过黎明。 任我多感惆怅 ,静思嫡晨雾。

我心诚挚表日月,爱意长留誓难收。吉辰美景畅胸臆,阳照彤云彩霞悠。

我自流浪到天涯,爱似明月在长空。多少儿女情景泪?都在悲欢丽合中。

自醉来众人醒,爱恨缠绵永相随。任凭世人皆冷眼,静生等待终不悔

带有水字的诗句 篇2

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宋·岳飞《池州翠微亭》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先秦·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3、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宋·程颢《郊行即事》

4、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明·钱福《明日歌》

5、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7、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唐·杜牧《秋夕》

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10、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宋·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2、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魏晋·吴隐之《酌贪泉》

1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宋·雷震《村晚》

1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宋·杨万里《小池》

17、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宋·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唐·王之涣《宴词》

1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1、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唐·杜甫《狂夫》

2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唐·杜甫《登岳阳楼》

2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唐·李商隐《霜月》

2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2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6、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7、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唐·柳宗元《早梅》

28、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30、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1、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五代·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3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3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4、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问答》

35、故人何在,烟水茫茫。——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36、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38、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宋·吴潜《卜算子·苕_水能清》

39、吹之于水,鱼不能游。——唐·牛殳《琵琶行》

40、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魏晋·张翰《思吴江歌》

4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2、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唐·李白《长相思·其一》

4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4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45、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4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4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8、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9、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50、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51、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先秦·屈原《离骚》

52、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白居易《长恨歌》

5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5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55、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宋·周邦彦《兰陵王·柳》

56、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汉·卓文君《白头吟》

57、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唐·郑谷《莲叶》

5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59、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60、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唐·白居易《白云泉》

61、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宋·杨万里《新柳》

6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3、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64、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隋·卢思道《从军行》

65、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宋·张嵲《墨梅》

66、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67、兔苑词才去不还,兰亭水石空明月。——唐·陈陶《将进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68、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唐·郑谷《中秋》

69、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7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唐·杜甫《客至》

7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72、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先秦·佚名《硕人》

73、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宋·曾巩《城南》

74、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5、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76、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唐·许浑《谢亭送别》

7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78、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唐·柳宗元《饮酒》

79、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宋·苏轼《念奴娇·中秋》

80、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8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唐·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82、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83、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宋·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8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85、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86、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王昌龄《太湖秋夕》

8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89、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带有风字的诗句 篇3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7、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9、君看一叶舟,出没**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1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15、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24、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6、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8、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9、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3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32、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3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34、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3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7、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8、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40、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4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4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45、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4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4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4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5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5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5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5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5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5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60、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61、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6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6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6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6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7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7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7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7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76、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7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7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7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描写带有《风》字的诗句阅读 篇4

2、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杜牧《齐安郡晚秋》

3、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4、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7、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8、夜阑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9、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坚。——陆游《落梅》

带爱字的诗词名句 篇5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宋 · 杨万里《小池》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唐 · 杜牧《山行》

爱上层楼 —— 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唐 · 元稹《菊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肯爱千金轻一笑 —— 宋 · 宋祁《玉楼春·春景》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 清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 宋 ·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宋 · 范仲淹《江上渔者》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 宋 ·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唐 · 李白《赠孟浩然》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 唐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唐 · 白居易《观游鱼》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 唐 · 李白《妾薄命》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 宋 · 晁冲之《汉宫春·梅》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 汉 · 佚名《生年不满百》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 唐 · 罗隐《梅花》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唐 · 李白《秋下荆门》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汉 · 苏武《留别妻》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 汉 · 苏武《留别妻》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 清 ·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魏晋 ·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唐 · 秦韬玉《贫女》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宋 · 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 宋 · 徐玑《新凉》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 唐 · 李商隐《北青萝》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 宋 · 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 唐 · 陆龟蒙《中秋待月》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唐 · 杜甫《戏为六绝句》

亲爱在离居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 唐 · 无名氏《杂诗(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诗)》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 唐 · 李白《折荷有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 宋 · 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唐 · 张继《闾门即事》

宝货虽多非所爱 —— 唐 · 韦庄《秦妇吟》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 唐 · 韦庄《秦妇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 唐 · 张籍《成都曲》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慕诗客,爱僧家 —— 唐 ·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 唐 · 王维《桃源行》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 清 · 袁枚《遣兴》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 唐 ·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唐 · 杜甫《岁暮》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 唐 · 吴融《咏柳》

带有“弓”字的成语 篇6

[弓折刀尽] 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弓影浮杯] 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弓调马服]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弓”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鞋弓襪小] 指旧时妇女小脚。

[鞋弓襪浅] 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襪小”。

[鞋弓袜小] 指旧时妇女小脚。

[鞋弓袜浅] 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袜小”。

[弯弓饮羽] 形容勇猛善射。

[伤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强弓劲弩]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良弓无改] 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开弓不放箭]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楚弓遗影] 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

[楚弓复得] 比喻失物复得。

[楚弓楚得]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藏弓烹狗]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杯弓市虎]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弓”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鸟尽弓藏]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鸟得弓藏]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同“鸟尽弓藏”。

[克传弓冶] 犹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弓”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左右开弓] 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跃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乌焦巴弓]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烹犬藏弓] 犹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烹狗藏弓] 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盘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楚得楚弓]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杯影蛇弓]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弓”字在第五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带有虎字的成语 篇7

带有虎字的成语

查看虎开头的成语

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鸱目虎吻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大贤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饿虎饥鹰比喻凶残贪婪。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饿虎之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虎口逃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虎口余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虎狼之势形容极凶猛的声势。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虎落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虎啸风生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画虎成狗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画虎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将门虎子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苛政猛于虎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两虎相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龙盘虎踞盘:曲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蟠虎踞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龙腾虎跃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如虎添翼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乳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投畀豺虎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委肉虎蹊委:抛弃;蹊:小。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畏敌如虎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舄乌虎帝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笑面虎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引虎自卫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鹰扬虎视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与虎添翼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杯弓市虎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鸱视虎顾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初生之犊不惧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初生之犊不畏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除狼得虎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垂饵虎口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刺虎持鹬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打死老虎比喻打击失势倒台的人。雕虎焦原指壮士履险。断蛟刺虎指武艺高强行为侠义。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放虎遗患放掉老虎留下后患。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冯河暴虎犹言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甘冒虎口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割肉饲虎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宫邻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狐藉虎威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虎荡羊群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虎据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画虎不成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虎视耽耽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虎兕出柙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虎穴狼巢虎和狼的窝巢。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虎掷龙拿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画虎不成反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画虎类犬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假虎张威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鲸吞虎噬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九关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九阍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酒龙诗虎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拒虎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拒狼进虎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同“拒虎进狼”。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骏波虎浪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狼飡虎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狼餐虎噬①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狼餐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狼虫虎豹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狼顾虎视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狼前虎后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狼飧虎咽飧:熟食饭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亦作“狼餐虎咽”。狼吞虎餐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离山调虎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两虎相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麟角虎翅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龙驰虎骤指群雄逐鹿。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幡虎纛指将帅之旗。龙飞虎跳比喻笔势遒劲奔放。龙虎风云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龙江虎浪形容惯于兴风作浪。龙精虎猛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龙盘虎拏虬曲苍劲的样子。龙蟠虎伏雄踞的样子。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跧虎卧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龙腾虎蹴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龙腾虎踞势力强盛雄据一方。龙腾虎啸声势壮盛的样子。龙腾虎踯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龙腾虎掷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龙骧虎啸比喻气概威武。龙骧虎跱雄踞的样子。龙翔虎跃比喻奋发有为。龙行虎变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龙跃虎踞比喻超逸雄奇。龙战虎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龙争虎战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龙睁虎眼形容蛮横霸道。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猛虎插翅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猛虎深山比喻勇武而势盛。猛虎添翼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潜龙伏虎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敲山振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如虎得翼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同“如虎傅翼”。如虎傅翼好象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如虎生翼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同“如虎傅翼”。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如龙似虎形容勇猛有活力。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身寄虎吻指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豕虎传讹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同“豕亥鱼鲁”。柙虎樊熊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熊腰虎背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燕额虎头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同“燕颔虎头”。燕颔虎头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燕颔虎须形容相貌威武。羊落虎口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杨虎围匡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养虎留患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养虎伤身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养虎为患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养虎贻患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养虎自毙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同“养虎自啮”。养虎自残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同“养虎自啮”。养虎自啮啮:咬。养老虎咬伤自己。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养虎自齧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养虎自贻灾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养虎自遗患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剧中比喻不顾一切。一山不藏二虎比喻两人不能相容。以肉啖虎比喻白白地送死。同“以肉喂虎”。以肉喂虎比喻白白地送死。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引虎拒狼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亦作“引狼拒虎”。引虎入室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同“引虎拒狼”。鹰瞵虎攫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同“鹰瞵虎视”。鹰瞵虎视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鹰视虎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形容为人阴险狠毒。鹰扬虎噬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鱼鲁帝虎指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捉虎擒蛟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纵虎出匣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带有网字的成语 篇8

[脱天漏网] 指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吞舟漏网] 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同“吞舟是漏”。

[天罗地网]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珊瑚在网] 在网:都在网中。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了。

[秋荼密网]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带有兔字的成语 篇9

一雕双兔

拼音:yīdiāoshuāngtù简拼:ydst

解释: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乌踆兔走

拼音:wūcúntùzǒu简拼:wctz

解释: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乌飞兔走

拼音:wūfēitùzǒu简拼:wftz

近义词:日月如梭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元·不忽木《点绛唇·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例子:~,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二回)

兔死犬饥

拼音:tùsǐquǎnjī简拼:tsqj

解释: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兔死凫举

拼音:tǔsǐfújǔ简拼:tsfj

解释: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之地矣。”

兔缺乌沉

拼音:tùquēwūchén简拼:tqwc

解释:犹兔走乌飞。

兔角龟毛

拼音:tujiaoguimao简拼:tjgm

解释: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兔起凫举

拼音:tǔqǐfújǔ简拼:tqfj

近义词:兔起鹘落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解释: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兔死狐悲

拼音:tùsǐhúbēi简拼:tshb

近义词:物伤其类反义词:幸灾乐祸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例子: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兔起鹘落

拼音:tùqǐhúluò简拼:tqhl

近义词:兔起凫举反义词:拖泥带水、蜗行牛步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解释: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例子:此事如~,少纵即逝,此媪亦捷疾若神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白兔赤乌

拼音:báitùchìwū简拼:btcw

解释:〖解释〗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出处:〖出处〗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得兔忘蹄

拼音:détùwàngtí简拼:dtwt

解释: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龟毛兔角

拼音:guīmáotùjiǎo简拼:gmtj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有名无实的东西

解释: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六卷:“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例子:~,岂是有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惊猿脱兔

拼音:jīngyuántuōtù简拼:jytt

解释: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待兔守株

拼音:dàitùshǒuzhū简拼:dtsz

解释: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东兔西乌

拼音:dōngtùxīwū简拼:dtxw

解释: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出处: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见兔放鹰

拼音:jiàntùfàngyīng简拼:jtfy

近义词:有的放矢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指有的放矢

解释: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例子: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谁肯结交穷秀才。(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狐死兔泣

拼音:húsǐtùqì简拼:hstq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解释: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叛臣传下·李全传下》:“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愿将军垂盼。”

狡兔三窟

拼音:jiǎotùsānkū简拼:jtsk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反义词: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例子:见柴曰:“汝~,何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

获兔烹狗

拼音:huòtùpēnggǒu简拼:htpg

近义词:过河拆桥

解释: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带有马字的谚语 篇10

1. 好马不吃回头草。

2.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3. 走马有个前蹄失,急水也有回头浪。

4.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5.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6. 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

7. 战马拴在槽头上要掉膘,刀枪放在仓库里会生锈。

8. 肥了骡子瘦了马。

9. 临崖勒马收缰晚。

10. 看不起驴子买不起马。

11.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马。望山走倒马。

12. 惯骑马的惯跌交。

13. 骑马坐船三分险。

14.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15.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16.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17.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18.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19.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20.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21.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22.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23. 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24. 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

25. 背着马桶出差: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26. 跛子骑瞎马:各有所长

27.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28. 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29. 陈世美做附马:喜新厌旧

30. 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31. 城头上跑马:远兜运转

32.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33. 戴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34. 刀马旦不会刀枪:待有虚名

35. 刀马理不会刀枪:笨蛋(旦)

36.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37. 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38. 风马牛:不相及

39. 河马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40. 黑瞎子舔马蜂窝: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头

41. 横过马路:左顾右盼

42. 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43. 一马不跨双鞍。

44. 人有措手,马有失蹄。

45. 人奔家乡马奔草。

46. 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

47. 人要炼,马要骑。

48. 人是衣裳马是鞍。

49.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50. 千里骡马一处年。

51.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52.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53.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54. 马至滩,不加鞭。

55. 马行十步九回头。

56. 马屁拍在马腿上。

57.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58. 马群奔驰靠头马。

59.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60. 牛头不对马嘴。

61. 心急马行迟。

62. 有财同享,有马同骑。

63. 任它狗儿怎么叫,不怕马儿走正道。

64. 好马不吃回头草。

65.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梨。

66. 走马有个前蹄失,急水也有回头浪。

6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68.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69. 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70. 战马栓在槽头上要掉膘,刀抢放在仓库里会生锈。

71. 肥了骡子瘦了马。

7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上一篇:小学快乐的元宵节的写事作文下一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