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术语

2025-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苗木术语(精选5篇)

苗木术语 篇1

1、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2、嫁接苗----系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3、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苗木。

4、散本苗----系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苗木。

5、丛生苗----系地下部(根颈以下)生长出数根主干的苗木。

6、萌芽数----系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部分(根颈以下)萌生出的芽枝数量。

7、分叉(枝)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系具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萌生出的干枝数量。

8、苗木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9、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常以“P”表示,系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10、胸径-常以“Φ”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1.30米处,树干的直径。

11、地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0.30米处,树干的直径。

12、泥球直径-又称球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13、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所带泥球底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14、培育年数-又称苗龄,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数。

15、重瓣花-系园林植物栽培,选育出雄蕊瓣化而成的重瓣优良品种。

16、长度-又称蓬长、茎长,通常用“L”表示,系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17、紧密度-系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

18、平方米-通常以“㎡”表示,系植物种植面积计量单位。

苗木规格的应用

苗木规格的排列以先后次序排列,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其次均为辅助标准。

确定苗木的实际规格,应先确定主要标准,再确定辅助标准,凡不符合规格的,可按相应标准,降级定价

苗木常用术语

一、常用规格术语及定义

1、株高:指从地表面到植株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

2、枝下高(分枝点高):指乔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垂直高度。

3、裸干高:指棕榈类植株从地表面到最低叶鞘以下裸干的高度。

4、灌高:从地表面到灌木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

5、胸径: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米处的直径。

6、冠径:乔木冠部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7、蓬径:灌木冠部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8、基径:又称地径,是指苗木主干离地表面0.1米处的基部直径。

9、主蔓长度:又称蓬长、茎长,是指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10、土球直径:又称球径,是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11、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系苗木移植时所带泥球地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在实际苗木交易过程中,以上规格术语常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如

高度(株高、灌高、裸干高)常用“H”表示,比如“H200-220”一般表示苗木高度为200~220厘米;

胸径 常用“Φ”表示,比如“Φ5~6”一般表示苗木胸径为5~6厘米;

冠幅(冠径、蓬径)常用“P”(也有用“W”)表示,比如“P80-100”一般表示苗木冠幅为80~100厘米;

基径 一般用“D”表示,比如“D10-12”一般表示苗木地径为10~12厘米; 主蔓长度 常用“L”表示。

二、苗木规格术语的应用

苗木通常可分为乔木类、灌木类、棕榈及苏铁类、竹类和木质藤本等。苗木的规格指标往往有许多项,但规格的排列有先后次序,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其次均为辅助标准。确定苗木的实际规格,应先确定主要标准,再确定辅助标准。

1、乔木类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比如南方地区常见的榕树、大叶紫薇、海南蒲桃、盆架子、火焰木、人面子、榄仁树、桃花心木等。乔木的规格可通过胸径、枝下高、株高、冠幅、分枝数、土球直径等来表示,其中市场上主要以“胸径”(Φ)来做为主要的规格标准,但是对于对于较小的苗木,特别是一年生苗木,往往用“地径”(D)和“株高”(H)的大小来确定其价格。

2、灌木类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南方地区常见的灌木包括红车、红绒球、九里香、非洲茉莉、勒杜鹃、大红花、软枝黄蝉、夹竹桃等。灌木的规格可通过灌高、蓬径、土球直径等来表示。目前市场上主要以“灌高”(H)来做为主要的规格标准,但球形苗木多以球的直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蓬径”(P)大小来确定其价格,如非洲茉莉球、大红花球等。

3、棕榈、苏铁类

棕榈植物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叶生长在树干顶部。南方地区常见的棕榈植物包括老人葵、加拿利海枣、中东海枣、大王椰子、国王叶子、美丽针葵、蒲葵等。棕榈植物和苏铁类的规格可通过基径、株高、裸干高、冠幅、分枝数(或叶片数)、土球直径来表示。市场上棕榈、苏铁大树常以“裸干高”(H)为主要的规格标准,小苗则常以“基径”(D,也有称头径“T”)和“株高”(H)作为主要规格。

4、竹类常用苗木分级

竹类植物枝杆挺拔修长,常以基径、每丛枝数、截干高度、土球直径来表示其规格。市场上常以“基径”(D)和“每丛枝数”作为主要规格标准。

5、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指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赖其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具木质茎的称木质藤本植物,如金银花、葡萄等。木质藤本植物常以地径、主蔓长度、分枝数、土球直径来表示其规格。市场上常以“地径”(D)和“主蔓长度”(L)作为主要规格标准。

苗木术语 篇2

定干高度:指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 (即第一个分枝点) 的高度。

枝下高:指乔木自地面至第一个树枝的树干高度。

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 常以“P”表示, 系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直投影面的直径, 如蓬径为35cm的海桐, 可简写为“海桐P35”。

冠幅:在园林设计中指苗木的南北或者东西方向的宽度, 常用苗木的冠幅来计算每平米内种植苗木的数量。冠幅目前没有统一符号, 一般用“w”或“p”来表示。在苗木市场上, 冠幅常与蓬径混淆。

胸径:又称干径, 常以“φ”表示, 是胸高直径的简称, 立木测定的最基本因子之一。我国和大多数国家胸高位置定为地面以上1.3m高处。断面畸形时, 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米径:指苗木自地面至1m处树干的直径。若 (树) 苗木距地面1m处恰好有明显凸起, 一般由树 (苗) 木供销双方协商测量凸起上方或者下方代替米径。

地径米径:指植株主干与地面相接处植株的直径, 常以“d”表示。一般把离地面30cm处植株的直径称为地径。分枝点很低的苗木或矮小植株的胸径和米径往往无法测量, 经常采用测量植株的地径来代替。

头径:常以“T”表示, 多用于棕榈植物和苏铁类植物, 和胸径类似, 因为这类植物根部以上的粗细基本相等。

长度:又称蓬长、茎长, 通常用“L”表示, 系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泥球直径:又称球径, 常以“D”表示, 系苗木移植时, 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 常以“h”表示, 系苗木移植时所带泥球底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嫁接苗: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苗木。

散本苗: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苗木。

丛生苗:地下部 (根颈以下) 生长出数根主干的苗木。

萌芽数:有分蘖能力的苗木, 自地下部分 (根颈以下) 萌生出的芽枝数量。

分叉 (枝) 数:常以“n”表示, 指苗木的一级分枝总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 系具有分蘖能力的苗木, 自地下萌生出的干枝数量。

密实度:常以希腊字母“p”表示, 指苗木树冠的枝叶的疏密程度。

偏冠度:常以“e”表示, 指苗木的树冠整体平衡性。

紧密度:系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

培育年数:又称苗令, 通常以“1年生”、“2年生”表示。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数。

重瓣花:系园林植物栽培, 选育出雄蕊瓣化而成的重瓣优良品种。?

平方米:通常以“㎡”表示, 稀植物种植面积计量单位。

苗木规格的排列以先后次序排列, 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 其次均为辅助标准。确定苗木的实际规格, 应先确定主要标准, 再确定辅助标准, 凡不符合规格的, 可按相应标准, 降级定价。

值得关注的是, 上述规格的定义只是较为普遍的定义, 實际上并不能完全反应苗木市场實际情况, 易引起交易纠纷, 如胸径、地径的大小市场上就存在多个不同标准:胸径, 从字面理解是指树干距地面以上相当于一般成年人胸高的直径, 由于人的高矮不一, 为使量测点一致, 胸高的具体高度在一个国家内部都是统一规定的, 但在不同国家并不一致, 我国胸高位置定为地面以上1.3m处, 實际上国内园林行业对高度有定义为1m、1.2m、1.3m等三个不同标准;对于地径也有离地面5cm、20cm、30cm等多个不同高度植株直径的说法, 因此, 制定统一的规格标准对行业大有裨益。

摘要:本文对常用苗木高度、苗木资产常用术语的诠释进行阐述。

苗木术语 篇3

简单的技术术语就不啰嗦了,咱们直接整小学三年级的,这是从一份保单上找到的技术术语,不是很完整,有待我继续补充。

首先扫一下保单分红的盲:

这个是以新华保险为代表的保额分红的形式。

分红保险的分红分为两个流派,一种是现金分红,另一种是保额分红。现金分红就是保险公司把当期可分配盈余不低于70%的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而保额分红是把当期收益不低于70%部分以增加保险金额的方式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并设有终了红利。

比方说,投保保额分红的保险,初始保险金额是10000元,当期分红率为1%,那么这时候并不给保单持有人现金,而是增加保险金额为10100元。第二年是在10100元的基础上按照当年的分红率增加保额,这就是累积红利保额,它是按照复利进行计算的。

这个红利只有等到保险责任发生时才可以领取,中途退保,可以领取累积红利保额的现金价值。

1基本保险金额对应的现金价值 =保单的现金价值,就是退保后,你还能得到多少RMB

2当年红利保险金额 =就是把当年的红利继续买成保险,对应的保险金额。

3累计红利保险金额 =就是把所有的红利都继续购买成保险,对应的保险金额。

4当年红利保险金额对应的现金价值 =把当年的红利保险金额兑换成RMB的价值,就是退保时,你能从当年的红利中得到多少的RMB

5累计红利保险金额对应的现金价值 =把所有的红利保险金额兑换成RMB的价值,就是退保时,你能从所有的红利中得到多少的RMB

6身故或身体全残保险金(含红利)=就是你挂了/或者残了以后能得到多少RMB

7满期生存保险金(含红利)=就是你活到合同规定的,你

能得到多少RMB

8终了红利 =就是你解除合同时,额外给你RMB 有的朋友会问我了,为何会额外给我RMB?因为按照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至少要将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自己的对应客户。

那么剩余的30%的盈余呢?就不给客户了?终了红利来源于分红保险产品的未分配盈余,在保险合同终止时根据合同终止的不同情形,以增加保险金额或增加现金价值的方式分配。各保险合同项下的终了红利数额将根据分红产品实际经营状况来核算。

苗木术语 篇4

列:学生左右排成一条直线叫列。它是组成横队的要素,横队称“×列横队”。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条直线叫路。它是组成纵队的要素,纵队称“×路纵队”。横队:按列排成的队形称为横队。横队宽度大于纵深。纵队:按路排成的队形称为纵队。纵队纵深通常大于宽度。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叫排头。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叫排尾。翼:队伍左右两端叫翼,左端叫左翼,右端叫右翼。

伍:成横队时前后排列的学生称伍。人数等于列数的伍叫满伍,人数少于列数的伍叫缺伍。

基准学生:指定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叫基准学生。(除排头排尾外,作为基准的学生应举手示意)。

间隔:相邻两人左右之间的间隙叫间隔(横队中一般是10厘米,纵队一般为两步)。距离:相邻两人前后之间的间隙叫距离(纵队中一般是一步,约是75厘米;横队中约为两步。

步幅: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的距离)叫步幅。步速:单位时间行进的步数叫步速。

口令:在队列操练中,指挥者所发的命令叫口令。

2.徒手操动作方向术语:

人体直立时胸对的方向为前, 反之为后;

人体左侧所对的方向为左, 反之为右;

头顶所对的方向为上, 反之为下。中间方向:

与基本方向成45°角的方向。如前上、前下、侧上、侧下等等 斜方向:

三个基本方向之间构成的方向。如前侧上、前侧下、后侧下等。为了便于理解,前两个基本方向名称,可理解为中间方向,最后一个方向名称是从中间方向向上或向下45°的方向,就是斜方向。

3.徒手操基本动作术语:

立 蹲 跪 撑 坐 弓步 卧平衡 倾 举 屈 伸 绕 绕环 摆 振 踢 压 倒 转 跳 波浪 劈腿 桥

二、试举例说明动作关系的术语。

成:完成动作的结束姿势用“成”来表示。如单杠翻上成支撑等。

接:单个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来表示。如侧手翻接鱼越前滚翻等。

同时:单个动作中身体的不同环节或两个动作在同一时间里完成时用“同时”表示。如上体前屈同时转体等。

依次:对称部分的肢体相继做同样性质的动作用“依次”来表示。如左右手依次叉腰等。经:动作过程中须强调经过某一特定部位时用“经”来表示。如臂经前至侧举等。至:用以指明动作须到达的某一特定部位用“至”来表示。如臂经侧至上举等。

三、每节动作记写的内容和顺序是什么。

苗木术语 篇5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共列出十三种贸易术语,其要点如下:

E组:启运

(一)工厂交货(EXW)本术语英文为“EXW orks(…named place)”,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它指卖方负有在其所在地即车间、工厂、仓库等把备妥的货物交付给买方的责任,但通常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准备的车辆上或办理货物结关。买方承担自卖方的所在地将货物运至预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和风险。采用EXW条件成交时,卖方的风险、责任、费用都是最小的。

F组:主要运费未付

(二)货交承运人(FCA)

本术语英文为“Free Carrier(…named place)”,即“货物交承运人(……指定地点)”。它指卖方应负责将其移交的货物,办理出关后,在指定的地点交付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照管。根据商业惯例,当卖方被要求与承运人通过签订合同进行协作时,在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的情况下,卖方可以照此办理。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采用这一交货条件时,买方要自费订立从指定地点启运的运输契约,并及时通知卖方。《2000通则》规定,若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是卖方所在地,卖方负责把货物装上买方制定的承运人的运输工具即可,若交货地是其它地点,卖方在自己的运输工具上完成交货,无需卸货。

(三)船边交货(FAS)

本术语英文为“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它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码头或驳船上把货物交至船边,从这时起买方须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全部费用和风险,另外买方须办理出口结关手续。本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与《90通则》不同的是,《2000通则》规定,办理货物出口报关的风险、责任、费用改由买方承担。

(四)船上交货(FOB)

本术语英文为“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它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把货物送过船舷后交付,货过船舷后买方须承担货物的全部费用、风险、灭失或损坏,另外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出口结关手续。本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C组:主要运费已付

(五)成本加运费(CFR)

本术语英文为“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它指卖方必须支付把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开支和运费,但从货物交至船上甲板后,货物的风险、灭失或损坏以及发生事故后造成的额外开支,在货物越过指定港的船舷后,就由卖方转向买方负担.另外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出口结关手续。本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六)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IF)

本术语英文为“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它指卖方除负有与“成本加运费”术语相同的义务外,卖方还须办理货物在运输途中应由买方承担购货物灭失或损坏的海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本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七)运费付至(CPT)

本术语英文为“Carriage Paid to):t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本术语系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关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货物交至承运人后发生事件所产生的任何额外费用,自货物已交付给承运人照管之时起,从卖方转由买方承担。另外,卖方须办理货物出口的结关手续。本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八)运费及保险费付至(CIP)

本术语英文为“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运费及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它指卖方除负有与“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术语相同的义务外,卖方还须办理货物在运输途中应由买方承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

D组:到达

(九)边境交货(DAF)

本术语的英文为“Delivered at Frontier(…named place)”,即“边境交货(……指定地点)”。它指卖方承担如下义务,将备妥的货物运至边境上的指定地点,办理货物出口结关手续,在毗邻国家海关关境前交货,本术语主要适用于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的货物,也可用于其他运输方式。

(十)目的港船上交货(DES)

本术语的英文为“Delivered Ex Ship(…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它系指卖方履行如下义务,把备妥的货物,在指定目的港的船甲板上不办理货物进口结关手续的情况下,交给买方,故卖方须承担包括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的所有费用与风险。本术语只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十一)目的港码头交货(DEQ)

本术语的英文为:“Delivered Ex Quay(Duty Paid)(…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卖方义务如下:支付运费,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运至目的港,承担卸货的责任和费用,并在目的港码头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承担在目的港码头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下之前的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进口报关的责任、费用、风险由买方承担。本术语适用于水上运输和多式联运。

(十二)未完税交货(DDU)

本术语的英文为“Delivered Duty Unpaid(…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它指卖方将备好的货物,在进口国指定的地点交付,而且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地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不包括关税、捐税及进口时应支付的其他官方费用),另外须承担办理海关手续的费用和风险。买方须承担因未能及时办理货物进口结关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和风险。本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十三)完税后交货(DDP)

本术语的英文为“Delivered Duty Paid(…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它是指卖方将备好的货物在进口国指定地点交付,而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地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并办理进口结关。本术语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贸易术语的作用

上一篇:关于珍惜时间、勤奋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区委书记年度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