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比赛新闻稿

2025-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灯谜比赛新闻稿(精选14篇)

灯谜比赛新闻稿 篇1

我坐在位置上,听着同学们说谜语,脑子也跟着“哗哗”地转,可回答时总是慢半拍,宝宝不甘心!于是,我便想:如果我能出道题为难别人,那样……可是,我定睛一看,同学们猜字谜的技术都很高超,心中不禁一颤:他们都这么厉害,我这一点雕虫小技又怎能“制服”他们?但我也总不能只是“跟他们跑”吧!

于是我脑海中一个个字不断浮现:番、季、材、村……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村”字不就能编个“一木一寸长”吗?他们一定猜不出。

我心里美滋滋的,自信地举起手,廖老师扫视一圈,见了个“新面孔”,便用手指着我:“彭知远。”我激动地站起来,大声地说:“一木一寸长。”

沉默了,全班安静片刻,忽然有人说:“是……村吧。”

“天哪,真行!这么快就猜对了。”我心中挺吃惊,“是的,是村字”。

灯谜比赛新闻稿 篇2

在当今互联网高能高速发达的时代,网络信息瞬息万变。门户网站为能最大化吸引用户,必须尽可能的提供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基于网站历史日志的信息数据挖掘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Bradley-Terry模型和Elo算法是对弈比较中两种简单有效的基于历史数据信息的评价模型。因此,可以将它们扩展应用到基于历史信息的新闻标题排序系统中。

1 Bradley-Terry模型和Elo算法

1.1 Bradley-Terry模型

如果一个团体中队员重复的进行两两之间的比赛,Bradley和Terry提出了一个预测他们之间胜负概率的模型

式(1)中γi和γj分别表征个体i和j的水平,在这里我们称它们为强度(strength)。

Bradley-Terry模型从产生至今已被应用于解决很多问题,比较典型的问题[3]是:已知一个队伍集合{i}(i=1,2,…,n,n是队伍个数)以及任意两个队伍间的胜负数{ωij}(i=1,2,…,n,j=1,2,…,n,ωij表示i打败j的次数),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预测任何两个队伍下一次比赛的胜负情况。

不妨假设在已知比赛信息的情况下每个队伍的强度为γ1,γ2.....γn,于是便有如下的对数最大似然目标式

γ被看做是所有队伍的强度向量。

基于l(γ)=l(aγ),Ford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2)式可解的一个充分条件:队伍集合{i}中不存在一个集合使得它的成员与{i}中剩下的队伍没有进行过比赛。

关于(2)式的求解存在着一个比较常见的迭代算法,令γ(1)是一个随机选择(虽然较好的初始解会使得迭代更快,但影响并不大)的初始解,那么

Wi表示i获胜次数,Nij=Wij+Wji。并且为了加快算法效率,我们在每一步完结之后引入归一化使得i∑γi=1。于是这个迭代算法可以被简要的描述如下:

选择初始解向量γ(0),满足(0)0iγ>,i=1,2,…,n,且

从t=0开始重复如下操作

迭代γ(t+1)=(γ1(t),γ2(t),...,γs(t+1),γs+1(t),...),其中γs(t+1)是按(3)式迭代而来的。

归一化γ(t+1)。

直到∂(λ(t+1))/∂λi,i=1,2,…,n。

为了提高算法效率,MM(Minorization-Maximization)[5]算法经常被运用于这个模型上。

基本思路是:确定一个迭代函数λk+1=M(λk),满足l(λk+1)≥l(λk)。其次寻找一个一个Minorizing函数列{Q1,Q2,...},Qk满足Qk(λk)≤Qk(λ)≤l(λ),这样λk→λ时,kQ(λk)=l(λk),即可利用这个条件来决定迭代是否停止。

在最原始的Bradley-Terry模型中,选用的Minorzing函数列是

1.2 ELO算法[6]

事实上,ELO算法可以看做是Bradley-Terry模型的一种简化。我们队每个队伍定义当前积分Ei,那么它的强度可由如下式子转化而来

(5)中的400和10都是有经验观测而来的。

那么在这基础上队伍i和j进行一场比赛后他们的积分修正为

SA=1或者0分别表示A获胜或者失败,PA是由(1)计算而来的A的获胜概率。(6)中的K也是由经验而来的,如USCF(美国国际象棋联合会)采用的原则是

积分低于2100,则K=32。

高于2100低于2400,则K=24。

高于2400,则K=16。

不难发现,Bradley-Terry和Elo有如下的不同之处:

(1)Bradley-Terry每更新一次需要知道过去所有的胜负情况,ELO只需知道当前队伍的ELO值。

(2)Bradley-Terry的强度值显然只跟各队伍间的胜负关系有关,而ELO值跟各队伍间比赛进行的先后顺序也有关联。

同时Bradley-Terry模型的精确度(对于各个队伍真实水平的反应程度更准确)虽然比ELO要好,但显然在运行效率上差很多。

2 标题排序模型

如果我们把每一次用户对一组标题的浏览行为看作是一次比赛,被点击选中的标题就是获胜的队伍,当然每个标题都会被切分为几个用户感兴趣的词,这些词可以看作是组成这个队伍的队员。

在不考虑组队比赛的情况下,即对每次从队伍集合{i}中取k个队伍集合Rk进行比赛则个体i获胜的概率

同样会有如下的对数最大似然目标式

m为不同的队伍集合R的个数,若i∉Rj,ωij=0。

把上述模型进一步拓展到{i}中成员组队,在多个队伍进行比赛的情形,那么需要求解的对数最大似然式转化为

同样的这里的m是不同的多队伍比赛的数量,而t则是{i}中成员组成的参赛队伍的个数队伍的个数,且γ(R t)=i∈∏Rtγi。且迭代算法为

ELO模型在标题排序中的应用较简单,一个队伍如果在多队伍参加的比赛中获胜,那么我们不妨认为该队伍中的成员都打败了剩下失败队伍中的成员各一次,然后进行ELO积分的更新。

3 实验和结论

3.1 实验方法

实验所用的每组数据是若干新闻标题,以及每条标题对应被切分后的热点词。这里我们把每个单词看做参赛队员,每个句子看做队伍。同时根据一组历史数据做训练后用一组实时数据去评估。

3.2 实验结果和结论

根据对测试结果统计Bradley-Terry准确度(被点击的标题排在第一位)比ELO高出很多(ELO为39%,BradleyTerry为69%)。而ELO得平均排名(原本要排第一位)为2.45,相对于盲目选择(随机排序)的均值4而言还是比较好的,Bradley-Terry则为1.56。当然这个结果对于要准确的预测用户的点击行为而言还是不太满意的,相信在数据充足的大规模训练下准确度将会有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从算法执行效率的角度来看(对于万级别的训练数据量):ELO的运行时间大约为28s,而Bradley-Terry为110s左右。程序化在处理预数据方面的时间大约为20s,由此可见ELO算法运行的速度比Bradley快了约为10倍。

4 结论

本文中简要回顾了Bradley和ELO两种用于衡量团体比赛中队伍水平的模型,并把它们拓展应用到了标题信息排序中。虽然由于训练数据不足,并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但是通过两种算法的比较,发现Bradley-Terry比ELO的准确度要高很多,可在算法效率上差了很多,而且当加入新的比赛信息时,Bradley-Terry的更新要针对当前和以往的所有信息进行,相比ELO的只需要知道当前积分而新加入的积分信息来更新而言,Bradley在效率方面的缺点暴露的更明显,如能将二者的有点结合起来应用,将会有非常可观的效果。

摘要:Bradley-Terry模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过去比赛信息来预测将来比赛结果的模型。ELO算法某种程度上是Bradley-Terry模型的一种简化,它们已经被应用于很多方向。本文简要介绍这两种算法,并将它们改进应用于新闻标题排序。通过对一组新闻标题数据的测试,发现Bradley-Terry模型虽然拥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是在算法执行效率上比ELO算法差了很多。

关键词:人工智能,Bradley-Terry模型,Elo算法,信息排序

参考文献

[1]Bradley,R.A.and Terry,M.E,Rank analysis of incompleteblock designs.I.Themethod of paired comparisons,1957,Biometrika39324-345.

[2]Ford,L.R.JR,Solution of A Ranking Problem from Binary Comparisons,1957,Amer.Math.Monthly,6428-38.

[3]DAVID,H.A,The Method of Paired Comparisons,1988,2nd ed.Oxford Unix.Press.

[4]X.-L.And RuBin,D.B,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via the ECM algorithm:A general framework,1993,Biometrika80267-278,

[5]DAVID R.HUNTER,MM Algorithms for Generalized Bradley-Terry Models,The Annals of Statistics,2004,Vol.32,No.1,384-406

近观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篇3

在开评仪式上,华赛主席于宁介绍,本届华赛的报名作品多达3万幅,初审后参评的作品约7000幅。经过多年的历练及影响力的提升,华赛的参赛作品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另外,参赛作者,特别是中国参赛者,对比赛要求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参赛作品题材更贴近实际生活,作品内容也更具有启发性。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发展,本届华赛也在评选规则上遭遇到一些新问题,相信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将华赛向更有活力的方向推进。

职业背景丰富的国际化评委团队

在华赛主席于宁眼中,本届华赛的评委水平可以说是历年来综合水平最高的一届。由于1名外国评委因签证问题未能按时出席,评委共12人比往年缺少1人,其中中国内地评委4人,外评8人(其中包括香港评委1名,及马来西亚裔中国籍评委1名)。虽然评委的偶数人数可能会导致评选中出现投票结果6比6的状况,但最终通过讨论和对落选作品复议的评选机制,并未对比赛结果造成太大影响。

本届评委构成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地域分类上来说,此次评委有来自中国的赵德润、王文澜、柳军和张蔚飞;有来自美国的评委詹姆斯·都利、玛丽安·高伦和罗伯特·普雷基;来自非洲马里的评委阿玛杜·查布·图雷;来自拉丁美洲阿根廷、目前在德国欧洲新闻图片社(EPA)工作的评委赫拉修·维拉罗伯斯;来自东亚的韩国评委宋修庭;来自东南亚的马来裔中国籍评委吴才兴;以及中国香港的评委余伟健。

二、从职业背景上说,评委中既有在新闻一线工作的摄影记者,如《中国日报》的王文澜、《解放军画报》的柳军、法新社驻北京首席摄影记者吴才兴、美联社香港摄影记者余伟健;也有图片社资深影像人士但本人不拍照片的,如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总监张蔚飞;有做过文字记者、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现在基金会工作的詹姆斯·都利;有做过摄影记者和《时代》周刊图片总监,现从事独立影像工作的玛丽安·高伦;有一线图片编辑、为EPA工作的赫拉修;有职业是教授、同时兼任策展人的查布;还有来自汉城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宋修庭。他们丰富的职业背景无疑让人对此届华赛评选结果颇有期待。

三、今年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将 “策展人”引入到新闻摄影比赛之中。与比赛传统倾向“硬新闻”的美感指向不同,“策展人”更倾向于主观诠释。但对于策展人在新闻摄影比赛上会不会更偏重作品艺术性的问题上,本届华赛评委会执行秘书黄文认为:“策展人的定义很宽泛,可以做任何题材和形态的展览策划,包括艺术和新闻。而策展人是否能胜任评委,要看他是否有足够多的职业经历和沉淀,能对各种形态的作品有反思和评价。荷赛评委会执行秘书史蒂芬·梅耶斯就是一个深度介入世界艺术摄影的人,他策划了很多艺术方面的展览,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做荷赛评委会秘书时对新闻摄影精准、到位、深刻地观察。”

总之,评委团队不仅拥有来自全球各地摄影界的资深专家,难得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还都拥有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在这样 “超级混搭”的团队中,评委们把与各自工作背景、文化背景相关的意见表达出来放在一起发酵,充分讨论,最终得出具有丰富层次的评奖结果。

与往年相同,此次华赛从参赛数量最大的日常生活类新闻开始,然后依次是战争灾难类新闻和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等,其中文化、艺术与娱乐类参赛作品总体水平较弱,组照和单幅各空缺一名优秀奖。

“吵”出来的金奖

3天的封闭评选并非风平浪静。在评选过程中,经常会有评委高举手臂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发出一场场唇枪舌战。无论这个争论因为什么发生,评委各自站在什么立场,每一次争论都体现了评委们对评选认真的态度,以及他们在专业层面上的真知灼见。“争论不是为了一定要战胜他人,而是为了认清问题。经过充分的民主表达之后,获得的结果才能是最合理的。” 看评委们“吵”了3天架的评委会执行秘书黄文表示:“评委之间发生激辩,是对投票过程中民主意识的表达,经常是双发各执一词非常激烈,但是这个激烈是建立在对事不对人原则上的,我们都是好朋友,但是遇到这个问题,寸步不让。这一点非常让人感慨,我自己愿意看到这样的评奖过程。”

经济及科技类新闻组照金奖照片《摇晃的财富——民间借贷风波下的温州》无疑是此次华赛评选过程中争议最大的一组作品,评委们对这组作品的影像表达有着两极化的看法。虽然最终获得了金奖,但在评选过程中曾一度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在是否晋级前五的讨论中,它与另外一组以“北京堵车”为题材的黑白组照作品进入PK状态。评委们按照意见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阵营,其中以美国评委玛丽安和香港评委余伟健为代表的阵营对《温州》这组作品的影像表达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实验性的表达方式,应该鼓励;而另外一派以普雷基和赫拉修为代表的评委则认为《温州》的组照构成和内容“不知所云”,图像未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拍摄意图。

浙报集团的评委张蔚飞认为这组照片有一些缺陷:“用摄影来报道思考性的经济类题材的确比较困难。作者面对这个题材时,想有所创新和突破,非常勇敢,值得肯定。但在图片的影像表现上过于混乱,组照中的个别照片显得过于牵强,这样不成熟的作品不应该被鼓励。”

美国评委玛丽安说:“这组照片是在所有组照中让我目光停留最久的,可以感到摄影师有一双有趣的眼睛。摄影师对该类题材使用了非传统的表现方式,或者说是全新的方式,展示了中国财富拥有者的困境以及他们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趣、吸引人。我认为能提出问题的摄影就是好摄影,这组照片提出了问题,所以我认为它是好的作品。”

普雷基则不同意玛丽安的看法:“摄影师确实是在做摄影上的尝试,但在我看来是不成功的。这组故事中有一些照片是有趣的,另外一些则不太好,不论构图还是技术,都存在硬伤。尽管摄影师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从整体效果上,无法感受他到底想说什么,观众也看不明白。”

阿根廷评委赫拉修也同意普雷基的看法:“我们并不是来评价摄影师的尝试的,而是来评价他们的成就的。如果这组照片交给EPA,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出发,我可以找到50种以上更好地拍摄这组作品的方法。”

香港评委余伟健则站在玛丽安一边:“这是实验性的作品,而北京堵车的组照,用的是传统的拍摄方法,两者都不完美。相比,我希望能将新的东西推荐给大家。”

最后,《温州》胜出,一方面最终大部分评委还是愿意珍惜这组照片中所闪现的“灵光”,同时也源于一些评委对“北京堵车”作品的不看好。评委吴才兴说:“我在北京工作多年,这样的堵车场景每天只要对着车窗拍就能拍到。没有什么特别。”余伟健也认为:“堵车的照片拍得太传统了,在风格上没有突破,而且一会儿使用广角一会儿使用长焦,看上去很不舒服。”

曾担任过七届评委会执行秘书的黄文,是这场辩论的旁观者,她对其中许多评委都了解一二。她认为《温州》作品的胜出与部分支持评委的背景紧密相关:“‘北京堵车’组照,风格上非常一致,是对生活带有幽默感的观察。《温州》拍得不是特别好,但个别照片很有意思。它的确触及到了一个非常难以表达的题目——把财富、数字视觉化。这对所有摄影师来说都是非常难的挑战。‘北京堵车’的拍摄难度与它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主题,本身就非常具有挑战性,这种尝试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评委玛丽安一直秉持一种理念:摄影在表达公众的诉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对受众进行影像修养教育——我有义务教你怎么看。这组照片就符合这个类型,它呈现给读者一个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这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告诉其他摄影师以后碰到这类题材,是可以用这种方法表现的。玛丽安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图片编辑,在《时代》周刊担任过摄影部主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做影像修养教育这件事儿。每次收到一组比较‘出格’的照片,她都会回家拿给自己的妈妈看,然后决定这组照片怎么上报、上多大版面,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她的做法就是在传统的边缘,往前稍稍推进一下,但是不捅破。”

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比赛规程上需进一步完善

此届评委会中,王文澜、普雷基、玛丽安和都利都曾在往届华赛中担任过评委。再次参与华赛的评选,他们觉得本届参赛作品的水平比往届要高,但在今年评选过程中,由于比赛规程的一些疏漏引起了评委之间几番激烈的争论。如何细化比赛议程、分类及定义成为了下届华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华赛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评委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利比亚冲突》荣获了战争灾难类组照金奖,而其中的一张照片因为投到了单幅类别,又获得了该类别单幅的优秀奖,并最后被评为年度照片。面对这样的情况,玛丽安提出,今后华赛的参评规则应该更明晰,出台相关规定防止一张照片在不同类别里重复出现的情况。王文澜也认为:“奖项数量本身有限,如果单幅也获奖,组照也获奖,对别的摄影师来说有些不公平。”

另外在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别设置上,都利指出:“新闻人物和肖像对我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评选标准。在评选时,我总要在短时间内调整我的观看方式。肖像应该是富有影像美感和艺术性的,两类照片缺少可比性,我很苦恼。”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类别的设置有重合的地方,导致有的参赛者将作品投错了类别。玛丽安认为,华赛评委应该有权将明显投错组别的作品调整到合适的组别。

普雷基认为华赛的评选规则可以再宽松些。规则多也许会让比赛看起来更加专业,但不一定能达到最优效果。他觉得目前荷赛就因为条文过于复杂而显得日渐官僚,阻碍其自身发展。他希望华赛可以让评委们更加自由地投票,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大赛。

需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在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别的评选中,阿根廷评委赫拉修指出,有一张由某国家公共电视台送来参赛的作品是的视频截图。主席赵德润说这是华赛开办以来第一次出现视频截图的情况。另外,体育类新闻组照铜奖《冬季神话》是用手机拍摄的,这些都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

赫拉修认为新闻截图无法追溯拍摄者的署名,因为它是由国家电视台录制和选送的。赫拉修建议增加一个“非传统记录类别”,允许手机、视频拍摄的作品参赛。虽然有的评委表示反对,认为摄影师有权选用任何在市场上出现的拍摄工具,不应将摄影师与其使用的工具剥离。但赫拉修指出,这关乎照片真实性的问题:“摄影从银盐时期发展到数字时代,真实性一直都是新闻摄影被关注的焦点,胶片时期可以通过底片了解原作,数字时期可以通过原始数据进行确认,但手机或ipad拍摄的图像,让我们无从知道摄影师做过什么处理。”

转眼间,“华赛”已走过了八个年头。在此次评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评委们对实验性影像的鼓励,对更加自由的评选机制的呼唤。“华赛”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调整,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评委观点

战地摄影记者要跟着坦克走

评委玛丽安· 高伦曾任《时代》周刊摄影部主任,在《时代》杂志任图片编辑二十多年,她采访过海湾战争等战事,有丰富的战地摄影经验。她是此次评选中推进影像表现创新和尝试的主要发声者。

武器是判断战争状态的关键要素。获得年度大奖的《利比亚冲突》这张照片在评选过程中曾经徘徊在晋级前5名的边缘上,要不是玛丽安·高伦的一番辩驳,差点就与获奖失之交臂了。在留存与否的讨论中,一个关键点聚焦在了画面中飞过的武器到底是炮弹还是导弹上。玛丽安和《解放军画报》的柳军都曾经是战地摄影记者,在仔细研究了画面后,最后一致认为是炮弹,并由此推断出战争的激烈程度——这是这张照片晋级的最重要理由。玛丽安在接受采访时说:“多年的拍摄和编辑经验,让我更清楚战地的情况。战地摄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做到百分百的确定。追溯到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科威特解放时,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反复确认图片中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类型,是手持的炮弹还是从吉普车上发射的炮弹,是C-1飞机还是其他什么飞机……这非常有帮助,因为在战争中,从武器的种类,能了解到战争进入到何种状态,能看清摄影记者的拍摄位置是在前线、二线,还是边线,并以此对摄影记者进行调遣。如果你对军队知识有足够多的了解,就会知道在美国的军队里,有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其中一些兵种是一直在前线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摄影记者需要在前线拍摄,躲在后面肯定拍不到冲突或者炮火的,举例来说,如果有坦克和供给线,摄影记者就要跟着坦克走。”

拍摄难度并非首要因素

玛丽安说:“拍摄难度最大并不意味着就该得最高的奖。美国的罗伯特·卡帕金奖的确是为那些拍摄现场最危险、最有勇气的摄影记者而设立的奖项,但在其他的比赛中,拍摄难度只是参考要素之一,另外还要结合摄影师将摄影语言与拍摄难度良好融合的能力。作为评委,我们会去寻找那些在危险现场中有很强表现力的照片,但并不是非这样不可。很多时候,奖项也会颁给那些画面安静的照片,如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优秀奖《强奸案审讯》。这组照片是在刚果拍摄的,拍摄难度很大,虽然没有激烈的战争镜头,但是可以看出这些照片来之不易。我们会根据比赛的性质来决定评奖的倾向,在一些其他比赛中,影像的艺术性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但在新闻摄影比赛中,战斗场面和题材的重要性也格外需要被认可。作为评委,在这样的比赛评奖时,我们首先要心存新闻,再将艺术性和新闻性做权衡。如果让我在柔软美丽的画面与恐怖的新闻现场影像中选择,我会倾向于后者。”

没有成熟作品,不用急于参赛

曾任纽约长岛《新闻日报》摄影部主任,现为美国“艾里克西娅基金会”(一个新闻摄影教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的詹姆斯·都利认为,评选中看到比较多的一种情况是,很多图片故事虎头蛇尾,有好的立意和好的开始,却缺少很好的故事发展。普雷基表示同意:“缺少‘贴近’观察,这里的‘贴近’指的是不够完整,对拍摄主题的理解不够完整。我们的想法是:哇,这是个不错的摄影师,但他为什么不多下些功夫呢?这也许是图片编辑的问题,也许是摄影师的拍摄时间太短……”

美国联系新闻图片社创始人之一兼总裁、著名图片编辑和策展人普雷基想给所有年轻摄影师一个建议:“在你没有做出一组成熟的作品之前,不要急着参加比赛。因为参赛和拍摄完全是两回事。有的摄影记者,经常身处新闻现场而捕捉到一些有趣的画面,于是每年都能有几张不错的照片,就跃跃欲试想参加比赛。其实,拍好日常生活题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你不知道到底会花一年还是数年才能将一个故事丰满成一组优秀的图片故事,所以不应该急于总结一年的照片,勉强地拼凑出一组,硬给它们冠上一个主题,编辑图片故事不是这么机械的事情。在衡量一组图片故事是否可以称之为作品时,要看它结构是否紧凑、主题是否深刻连贯、是否能传达情感、是否能传递信息、是否能满足你对所述场景的一切好奇。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你再参赛。当然,作为评委,我们在评选时不会只考虑单张图片的影像表现力,只有当故事结构合理,照片之间过渡良好,故事内容包含深刻思想,摄影语言富有美感时才能加分。”

学会新角度诠释老题材

朗诵比赛新闻稿 篇4

——《“诵”党一支歌》新闻稿

时值五四青年节之际,为歌颂党的伟大成就,增强同学们爱党爱国之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5月4日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东401教室座无虚席,文化艺术管理系成功举办了“诵党一支歌”庆祝建党9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

到场的特邀嘉宾有:文化艺术管理系团总支雷蒙老师,以及评委老师:文化艺术管理系2010级班主任刘筠梅老师,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辅导员孙健,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会主席艾易斯,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韩庆华,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李鹏飞。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参赛选手或个人或组合,以饱满的激情、激昂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来展现自己的实力,把对党和祖国的感情表达的淋淋尽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才华的平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对大学生进行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对党和祖国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对党的认识和拥护;同时也展现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活跃了校园气氛,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此次诗文朗诵比赛意义深刻,对到场的师生都有很大的启迪。

演讲比赛 新闻稿 篇5

12月17日,由包头燃气综合管理部主办,安全监察部协办的“安全用气莫违法”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借此全国第13个法制宣传月之际,为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法律文化建设、提高公司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法律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公司综合部牵头组织以 “燃气安全系万家,安全使用莫违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时邀请公司各部门经理担任评委,公司相关领导担任嘉宾。各部门都进行了积极地参与,共有25名选手参赛。

比赛开始,身着正装的25名选手依次登台展现演讲比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感人的文字触动着在场每一个的心灵,让大家了解到燃气安全有多么的重要。现场一次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比赛最终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数名。

通过此次演讲比赛旨在进一步推动安全、法制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把安全、法制的思想贯穿于每一名燃气从业者的思想意识中来,常抓不懈,使全体员工时刻牢记。

包头中燃“安全用气莫违法”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12月17日,由包头中燃综合管理部和安全监察部共同主办的“安全用气莫违法”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为响应总部对“12.4”法制宣传活动的要求,以提高客户和公司广大干部群众安全用气、合法用气意识为目的。由公司综合部牵头组织了一场以 “燃气安全系万家,安全使用莫违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各部门都进行了积极地参与,共有25名选手参赛。

龙舟比赛新闻稿 篇6

5月31日,苏州西山岛度假胜地太湖牛仔风情度假村里旌旗飘扬、锣鼓喧天、吶喊助威声阵阵,第九届苏州“太湖杯”龙舟赛暨第二届吴中区总工会职工龙舟赛在此拉开帷幕。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九届举行舟比賽了,来自苏州、上海、杭州、南通等地的68支龙舟队、900名队員参与了比赛。

我公司作为东山镇代表参与了此次盛会,在比赛中,我公司员工充分展示了搏生命之极限,铸青春之辉煌的运动精神,做到了终点不是梦,重点是突破的,以从没接触过龙舟、仅训练过两次,毫无经验的前提下,冲进了复赛,获得了第13名,虽然与决赛失之交臂,但队员们赛出了我们公司的精神和风貌。让我们为他们喝彩,期待来年赛出更好的成绩!

难忘的元宵灯谜会 篇7

晚上,家里人声鼎沸,每个人都期待着。不一会儿,爷爷走了过来,他站在中央,笑盈盈地说:“请各位安静,大家期盼已久的灯谜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年灯谜会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让大家大显身手,猜对了有奖!”

首先是巧猜地名。“胖子开会——打一地名。”爷爷一说出题目,我们就开始绞尽脑汁思考。瞧,奶奶双手托住下巴,妈妈挠着太阳穴。大家冥思苦想也猜不出答案。突然,我想起老师给我们展示过的中国地图,灵光一现,立马抢答:“合肥!”“对了!”爷爷笑眯眯地夸奖我,拿出糖果奖励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家里的气氛时而紧张,时而激烈。终于,当午夜的爆竹声响起时,我们的元宵节灯谜会也结束了。爷爷宣布:“今晚灯谜会的冠军是——周靖怡。”我得到了“旺旺大礼包”作为奖品,耶!

我吃着旺旺雪饼,心里觉得比什么时候都甜。因为这是我凭自己的智慧得到的成果!糖甜,心更甜!

“离合字”灯谜等 篇8

黄有材

我国文字的结构,有很多单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字组合而成。“离合字”灯谜就是运用这个特点,将组合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础字和组合成单字的字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完整句子。通过巧妙的制谜手法,使之谜趣盎然。

“离合字”有先离后合和先合后离两种:

第一组,衣冠与市同谜底:人从众(离合)

前护后拥。谜底从人众(离合)

一呼百诺。谜底众人从(合离)

第二组凭君传语报平安。谜底人言信(离合)

代念家书谜底言人信(离合)

盲从谜底信人言(合离)

(以上均为三字句)

四字句:幼驹不宜乘坐谜底:马大可骑。

五字句:一年方寸常思恋谜底:十二月心情。

两句式:“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谜底:鸟中鸣、口口回。

运典法:“人面不知何处去”。谜底:今心念、好女子。

因果法:燃蒂引来祝融灾。谜底:火因烟。

故事法:潘金莲哭武大。谜底:非心悲。

别解法:“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谜底:全一人干。

小河边的拆字游戏

胡永飞

从前有个小山村,风景十分优美,村口有一条小河,河岸上架了一座桥,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

一天,有位年轻的书生进京去赶考,半路上遇见一位和尚,两人谈得很投机,于是结伴同行。当他们从桥上经过时,看到桥头刻有“增和桥”三字,又见桥下有位农家少女正在河边淘洗萝卜菜。青年书生一时兴起,便对和尚说:“你我经过这座‘增和桥’,桥下正好有个村姑在洗萝卜菜,我们何不以‘增和桥’为题,来个拆字游戏,你看如何?”

和尚回答说:“可以!那你得先来。”

书生说:“好,你听着:有土虽是增,无土也是曾,去掉增边土,添人变为僧。”

和尚听到这里,连忙接口说:

“我僧和尚少女爱,袈裟木鱼随身带,有朝一日成法老,那时我就不吃萝卜菜。”

和尚回头对书生说:“现在该我的了。你听着:有口虽是和,无口也是禾,去掉和边口,添斗变为科。”

书生不等他念完,也赶忙接口说:“我科秀才少女爱,四书五经随身带,有朝一日中状元,那时我也不吃萝卜菜。”

正在桥下淘洗萝卜菜的村姑,听到这里不由心里好气愤,她忽然站起身来,大声对他们说:“我也凑个热闹,你们且听仔细:有木虽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添女变为娇。”

和尚、书生听到这里都伸直了脖子,等着村姑的精彩收尾。

只听村姑大大方方的接下去念道:“我娇娇少女才子爱,金钗首饰随身带,有朝一日出了嫁,头胎生下两男来,大儿子僧和尚,小儿子科秀才,那时候我也不吃萝卜菜。”

和尚、书生听得羞惭满面,赶忙加快脚步头也不回地远去了。

灯谜会猜

一、姹紫嫣红总是春(打《水浒》人名一) 湖北:严绪炎作

二、给爷爷让座(打《水浒》人名一) 四川:张太昌作

三、五颜六色红为尊(打《水浒》人名一) 刘卫作

四、看似刀,听似箫(打字一,9笔) 山东:牛洪亮作

五、从不被东西所诱惑(打一物品) 安徽:刘庆功作

六、上下五口,左右通行(打字一,13笔) 四川:周利全作

七、楷行草隶(打一古籍名) 广东:王世豪作

八、九死一生(打一中药名) 江苏:李景东作

九、该出手时就出手(打四字法律名词一)江苏:王兆贵作

十、好酒不用掺水(打字一,14笔) 安徽:邱中尧作

1998年第4期灯谜会猜获奖名单

贾彦宾张世培饶初平蔡邦琴冯忠良王茂林韩彦荣宗文达

连年松李清延王荣林万如月杜建华余向荣赵嘉平龙常贡

李玉连李华政万家林王仁明张德嘉杨清宾钱南明郑水麟

陈慧连俞宝雄刘小英饶静贞王初安王影荣汪建平谭思良

汪勇海康碧芳常延华胡志根贺光斌晏国远方文辉邱友森

邓山栋赵当辉刘君思宁涛昭庞玲珑张承根陈招梯朱信武

龙志恩方斯宜杨军建韩文斐李贵富蔡正友李清雄张快斌

演讲比赛新闻稿 篇9

2013年6月1下午七点,我校理论学习研究会在中心报告厅举办的以“红·船·我”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比赛。担任比赛评委的有团委老师XX,团委老师XX,团委老师XX,校研究会副会长XX。出席嘉宾还有学习研究会各个分会主席。

经过了初赛激烈的角逐,通过重重考验进入比赛决赛的选手共有11名,比赛还未开始会场几乎座无虚席,但却是井然有序。比赛共有两个环节,主题演讲和视频配音交错进行,使得严肃与活泼同在。在主题演讲环节,选手们尽情畅谈了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生动的演讲:对祖国热爱,对民族魂的赞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对于时事的见解。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评委,嘉宾和观众,不断博得在场人员的掌声。视频配音中选手也时时展现着自己的才艺,歌曲,绕口令和以生活为背景自己改编的故事也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中场时穿插互动环节,抽取幸运观众回答时政党政小题目,同时还有小礼物相赠答题正确的幸运者。激昂的比赛淋漓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经过一番角逐,比赛最后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三等奖各两名,优秀奖五名。在颁奖结束后,团委老师XX老师对获奖选手表示了祝贺和做了简短而精炼的点评,XX老师的话深深地在心中鼓舞着大家,为了心中的红船,为自己,国家而努力和奋斗。

演讲比赛决赛中每一位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会对演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对时政和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红船不仅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精神,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篮球比赛新闻稿 篇10

为了增进各班同学之间友谊和认识,提高班级凝聚力,更好地理解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10月9日,“新生杯”篮球比赛在灯光篮球场正式打响。本场比赛由网络工程系16网技302班对战软件工程系16软件301班。比赛前队员们个个激情满怀,积极做好准备。比赛伊始,队员迅速投入比赛,个个雄姿英发,在场上你争我夺,一轮轮地抢球,投球动作潇洒,每个动作争锋相对,帅气利索。双方争夺异常激烈。比赛进行地如火如荼,双方队员都情绪高涨,观众亦激情四射,啦啦队也喊得气势磅礴,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最终,302班41比27赢得本场比赛。

此次比赛的顺利举行,为同学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创造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各班的友谊,展示了团结、和谐、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抗日灯谜显奇功 篇11

如“沈阳惨案发生”(猜《诗经》一句),谜底:我日构祸,其顿读为“我,日构祸”,意为在我国发生的这一流血事件是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的。又如“抗战胜利有饭吃”(猜成语一),谜底:饱食终日,按谜格之法应倒读为“日终食饱”。这类灯谜在当时产生很大反响,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赏。

痛斥汉奸卖国求荣的谜作也不胜枚举。如大汉奸汪精卫有一次携老婆到岳王庙进香,庙僧送他一束鲜花。汪精卫见花上的绸带写着“忍戒乍多”4個字。他想,忍者为先,戒之在躁,兵不厌诈,贵在多谋,便以为是在赞扬他,很是高兴。僧人又带他们来到岳王墓,墓前也放着一束同样的鲜花,花束的绸带上写“言贝人父”4字。汪精卫一下明白了,赶忙丢下鲜花,拉着老婆狼狈离去。原来,这是运用“增损离合”手法制作的一道灯谜,两行字合起来便是一句辱骂他的话:“认贼作爹”。

旅居国外的爱国华侨也善用灯谜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配合抗日宣传。旅居新加坡的谜家林遮利先生曾以“汉奸无耻,志在终身事仇”为谜面,猜《滕王阁序》一句“望长安于日下”,意为:汉奸卖国贼苟生偷安,不以国破为耻,死心塌地、卑躬屈膝地依附日本势力。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从海外回湖北后,来到武汉大学演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抗日热情,他开场时讲了一个拆字谜,谜面是“众人抗日”,猜一个字“春”。意为三人为众,众人团结抗战,就能把日寇打倒在地。

(据《解放军报》苏尚国、窦西/文)

拔河比赛新闻稿 篇12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同学们都轻装上阵,脱去了厚厚的棉袄,信心十足!在一片整齐有力的呐喊声中,拔河比赛拉开了序幕。我系学生齐心合力,在啦啦队大声的加油声中赢得了前两场的比赛。在最后的决赛当中,我系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此次拔河比赛,使我系学生更加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增加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使我系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促进了我系和外系的交流。

在学生们的欢呼声中,本次拔河比赛圆满结束。

临沂科技学校“魅力十月”拔河比赛

2011年10月11日—10月13日,临沂科技学校全体学生在校篮球场举行了“魅力十月”拔河比赛。本次大赛以促进各年级、班级间交流为宗旨,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为目的,以比赛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通过拔河比赛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全体同学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此次比赛共有33支队伍参赛,男生5队,女生28队,每队10人。比赛实行淘汰制晋级方式,抽签分组决定比赛顺序。当比赛的哨声一响起,队员们口中一起高呼着“一二,一二”,双手紧握长绳,憋足了劲拼命往后拉,班主任也在队伍旁边助阵加油,恨不得抓起绳子跟学生一起努力!班级内剩余的同学们自发组成啦啦队为本班人员加油。号子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飘荡在整个篮球场上空。

裁判们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参赛人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整场比赛进行有序。经过激烈的耐力、体力较量,最终2010级军护3班获得冠军,2010级军护5班获得亚军,2010级军护7班获得季军。

此次拔河比赛,收获颇丰,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了班级内部同学的团结合作精神,还促进了各班级、各同学间的交流,加深了同学们跟自己班主任之间的感情,更是培养了每一个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中关村园区举办拔河比赛,管理学院勇夺第二名

五月的校园阳光灿烂,凉风阵阵。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月7日中午12: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中关村园区排球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管理全体同学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次活动中。

经过抽签,初赛我们学院对阵材料学院,而且我们是第一场比赛。于是我们学院7名男同学和5名女同学马上上阵,站好了,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等待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只只猛虎似的。我们手上的筋脉突兀。肌肉紧绷,身上的汗毛发直,头发竖起,额头上缩成一圈,手心被绳子勒得发红,有的甚至起泡了,汗珠滚滚。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使劲地拔着,越拔手上就越“狠”,我们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我们的腿不断地往后移,越挪越远,红领巾从中点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近,终于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拼搏,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我们学院初赛大捷。

初赛胜利后,进行了第二次抽签,这次我们学院非常幸运,抽到了直接进决赛的上上签,就这样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顺利杀进决赛。

决赛对阵电子学院,电子学院个个人强马壮,我们不敢轻敌。所以当比赛的哨声一响起,队员们双手紧握长绳,憋足了劲拼命往后拉,绳子中间的红线左右摇摆。两边队员都整齐地往后倒、向后退,王亚娟老师和卢涛老师也在队伍旁边助阵加油,恨不得抓起绳子和学生一起努力,学院剩余的同学们也自发组成啦啦队为本学院队员加油。此时竭力大喊“一二”的加油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飘荡在整个操场上空。同学们拼尽了全力,开始还能和电子学院僵持几秒钟,可是,实力上还是有些差距,所以最后不敌电子学院。虽然输给了电子学院,但是我们同学还是兴高采烈离场上课去了,因为我们拼搏了,努力了,管理学院无所畏惧!经过管理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奋力的拼搏,我们取得了第二名的历史最好成绩。经过此次拔河比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各班级、各同学间的交流,更是培养了同学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xx学院经济管理系体育部举办的“两人三足,拔河比赛”

(讯)2012年11月24-11月25日,由xx学院经济管理系体育部举办的“两人三足,拔河比赛”如期在xx学场东院操场举行。此次大赛以促进各班级间交流为宗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为目的,用比赛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各班风采的机会。通过比赛发扬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此次比赛中全体同学都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其中。

2012年11月24日早上8点,两人三足比赛正式开始。参赛规则为将相邻队员的脚绑在一起,一过跑过长50米的赛道。每个班分别派出10人参赛。比赛场上只见参赛的同学们一个个相互肩挽着肩,脸上闪动着坚定的神情。随着哨声响起队友们相互扶着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向终点冲去。各班同学也自发的组成拉拉队为自己的同学加油着。赛场上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滋味。最终由财务管理1班和3班获得冠军。

2012年11月25日早上10点,拔河比赛也如期在操场举行。尽管天气有些寒冷,但前来助威加油的人仍不在少数,使赛场氛围十分热烈。比赛规则为每班派出22人男女混搭,最后绳子倾向哪边哪边就获胜。当比赛开始的哨声响起,队友们全都紧握绳子,憋足了劲把绳子往后拉。同学们在旁边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呐喊着,每个人都恨不得抓起绳子跟选手一起努力。使得整个场面既激烈又温馨。最终法律文秘2班获得冠军。

篮球比赛新闻稿 篇13

在这样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队员们场下日夜刻苦训练,场上努力拼搏的身影。从11月9日,首场战胜人文学院,取得开门红,小组赛,高歌猛进,一路凯歌,3战全胜以小组第一出线。直至决赛,我们7战5胜的战绩为大家说明了一切。

虽然队里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所以队员齐心协力,为的就是取得好的成绩。场下,夜晚,漆黑的操场上,是她们的身影,是他们在练习体能,加强基本功那种近乎“魔鬼”似的训练单凭简单的毅力很难坚持下来,因为她们心中有一种对胜利的渴望,对目标的执着;白天,中午,午饭之后,还没有休息片刻的她们,又出现在了训练场上加紧练习。如此训练的态度,训练的强度有力地证明今天取的这样的成绩是大势所趋。场上,大家协调配合,努力拼抢,积极跑动,在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的同时,还协助队友取得得分,因为她们知道这是一个团队,这是一个整体,这样的一场比赛是属于她们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为其付出,为其奋斗。一次次的摔倒,她们坚毅地爬起来继续前行,一次次的出手却未中的,她们没有灰心,因为她们相信自己,她们在给自己鼓励的同时,还得到了来自场边同学,老师的鼓励,知道大家都有很高的期望,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是为学院争得荣誉的担子。最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此我们为她们祝贺。

征文比赛新闻稿 篇14

一、征文主题

作品以“一年指导员 一生农村情”为主题,反映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与彝良结下的不解之缘,讴歌各新农村指导员的时代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征文体裁

新农队员心得体会、民情日记,新闻稿(消息、特写、通讯均可)

三、征文要求

1、心得体会2500字以内,参赛对象为全县各新农队员。

2、民情日记1000字以内,参赛对象为全县各新农队员。

3、新闻稿不限字数,参赛对象为全县各新农队指导员管理相关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等。

4、来稿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均视为同意修改、删节;来稿需附个人简介,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等。

5、来稿请发电子邮件(邮箱:***——*——163.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新农队指导员征文”字样。

6、来稿均视为同意在彝良县委政府网、“微彝良”微信公众平台、“掌上彝良”微信公众平台、云南通·彝良等平台上刊登,不再另付稿酬。

四、征文时间

即日起到20**年9月30日止。

五、奖项设置

来 稿经初选并在彝良县委政府网等平台发布后,提交评委会(特邀有关专业人士,媒体编辑、记者参与)评选,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中心 得体会一等奖奖金1500元、二等奖奖金1200元、三等奖奖金800元;民情日记和新闻稿均为一等奖奖金1000元、二等奖奖金800元、三等奖奖金 500元;奖项设鼓励奖若干名。

彝良县委新农队办 彝良县外宣办

上一篇:新员工入职转正申请书下一篇:2018年野营拉练活动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