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尾巴的各种作用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一般长1-3米,充满肌肉,就像一条粗壮的鞭子,甩来甩去,极是强壮,紧急情况时,可以帮助袋鼠跳出十米。袋鼠被称为“跳远冠军”,他能跳这么远,一是因为他有两条健壮的双腿,二就是它那条尾巴的作用,它尾巴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平衡,光跳是不行的,还需要一条尾巴来保持平衡,这样袋鼠一边跳,一边保持平衡,它们面对天敌时能快速逃走。
蜥蜴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它的身体很长,尾巴就占了身体的二分之一,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像一颗随风飘动的小草。别看它这么小,但是它那条又细又长的尾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遇到蛇或危险动物时,自己过于弱小,这可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这时蜥蜴会及时把自己的尾巴断下,赶紧逃走,可是尾巴断掉长不出来怎么办?没事的,过了一段时间,尾巴就会自己长出来,是不是很神奇,比起老鼠尾巴那作用可真的是太大了。
蜘蛛猴是猴类,猴子尾巴都是又细又长,很灵活,把尾巴挂在树上,可以荡秋千。但是蜘蛛猴的尾巴却不一样,它的尾巴就相当于一只手,攀爬时,手尾并用,使它的攀爬速度加快,所以蜘蛛猴中的“蜘蛛”两个字,也是因为这样而取名的吧。
(一) 文体不同, 名各有异
比喻在文章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记叙类文体中, 它是以“修辞”和“写作手法”的身份出现, 名字叫“比喻”;在说明文中, 它是以“说明方法”的身份出现, 名字叫“打比方”;在议论文中, 它是以“论证方法”的身份出现, 名字叫“比喻论证”。由此可见, 比喻很受欢迎, 哪类文体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足见其重要性!
(二) 名虽有异, 作用实同
生活中, 我们在介绍某个抽象事物时, 总是觉得没有说明白, 不如打个比方, 这样就化抽象为具体, 显得生动形象, 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就显而易见;在讲道理时, 如果遇到深奥的道理, 也不妨打个比方, 这样就化深奥为通俗, 显得生动浅显, 比喻的作用———“生动浅显”毋庸置疑。在各类文体中, 无论是“生动形象”, 还是“生动浅显”, 作用却是大同小异, 即“生动形象”。如:
例1:“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分析:这一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多”、“细”、“密”的特点) 【选自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
例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把“石拱桥”比作“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桥洞成弧形”。) 【选自八年级上册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由此可以看出, 比喻在各类文体中虽称呼有异, 但作用相同———“形象生动”。
(三) 注重格式, 巧妙应答
我们知道, 在记叙类文章中, 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来表现一定的中心;在说明文中, 作者通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说明顺序来介绍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在议论文中, 作者通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 在不同的文体中, 比喻的内容是不同的 (即:把……比作……) , 比喻的最终作用是不同的 (即:记叙类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议论文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因此在答题时这几个要点切不可忽略, 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这句 (段) 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说明方法, 论证方法) , 把__比作__, 生动形象地写出 (说明, 论证) 了事物的特点 (论点) 。
最后再以教材中的句子为例, 请试着按答题要点来回答, 相信你会轻松答对。
题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分析:__)
题2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
(分析:__)
题3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分析:__)
(参考提示: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济南”比作“婴儿”, 把“小山”比作“摇篮”,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可爱”的特点。
2、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把“对称的建筑”比作“图案画”, 把“园林”比作“美术画”,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把“鱼”比作“生”, 把“熊掌”比作“义”,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在生和义不能兼得时, 应舍生取义”的观点。)
可见, 文体不同, 答法有异, 但格式相同。只要巧妙应答, 问题会迎刃而解!
许多动物少了尾巴就会像人少了耳朵一样怪异。一些动物还会因此变得软弱无助或者高度残疾。这是因为虽然尾巴看起来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装饰品,但它通常还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用途。不过不知什么原因,还有许多动物只有很短的尾巴,看上去毫无用处。而有些动物根本就没有尾巴。
Animals without tails
A man has no tail, although he has a suggestion of one at the end of his spine3), and the same is true of the gibbons4) and the great apes — chimpanzee, gorilla and orangutan5). Manx cats6) from the Island of Man, and the Schipperke7) — a Belgian breed of dog — have no tails at all. Although they live in trees, like monkeys, the sloths8) of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 lovable sleepy little Koala "bear" of Australia, have no tails — perhaps because they always move so slowly. Among the rodents9) — many of which have quite long or strong tails — the guinea pig10), and the giant capybara11) of South America have none.
The functions of tails
The tails of crocodiles are formidable12) weapons used in swimming and to hurt their enemies or prey. Many of the lizards leave their wriggling13) tails behind and escape when grabbed by that member because it breaks off very easily in the center of a vertebra14). Mr. Lizard then grows a new one.
Some animals' tails are very expressive. A friendly dog wags his tail when playing. Our tabby cats15) twitch the tips of their tails from side to side when angry or tensed to spring on prey, just like lions, tigers, and most felines16). The white underside of the short triangular tail on a Virginia deer snaps17) upward and flashes like a signal flag as the animal bounds away in alarm. Cattle — like horses, asses and zebras — use their long tails to accurately dislodge18) a biting fly, but playful calves or a stampeding19) herd of steers, hold their tails rigidly aloft when running at full speed — a comical sight.
The skunk20), which has a one-track mind, signals with his tail. If he whirls21) his hindquarters22) toward you, elevates that bushy tail and stamps his front feet, back away quickly, because he's ready to accurately shoot a fine spray, from two glands at the base of the tail, that will blind you and make you unfit for human society. The peaceful porcupine23) backs into battle, lashing its tail like a medieval mace24) and driving the barbed, loosely-attached quills25) into the face or body of its attacker. The possum26)'s long, muscular, naked tail is prehensile27) and is wrapped around a branch of a tree while feeding or used for carrying leaves to its nest. The flat trowel-shaped28) scaly29) tail of the beaver is not used as a trowel to carry mud but is used as a rudder30) and a powerful propeller31) while swimming, especially when towing branches. It is used as a prop32) when cutting trees and, in the water, to signal an alarm with a resounding hit.
Many animals, such as fishes, whales, birds and kangaroos, use their tails as an aid to locomotion. The sensitive tip on a mole33)'s tail enables it to travel backward as fast as forward in its tunnel. The jumping mouse is unsteady and may fall over after a leap if, by accident, it has lost part of its tremendously long tail. Most New World monkeys use their prehensile tails like a fifth leg or hand. A squirrel uses its bushy tail as a plane and rudder when leaping through the air, and for other important purposes. So we wonder what will happen to one we saw, recently, that had only the stump of its trademark.
没有尾巴的动物
人类没有尾巴,尽管在他们的脊柱底端有一些迹象。长臂猿及大型类人猿如黑猩猩、大猩猩、猩猩也是一样。原产于马恩岛的马恩岛猫和产于比利时的无尾短毛小黑犬完全没有尾巴。中南美洲的树獭及澳大利亚那可爱的贪睡小考拉熊虽然像猴子一样住在树上,但是也没有尾巴,也许是因为它们行动迟缓的缘故吧。在啮齿类动物里(它们中的许多种类都有相当长而粗壮的尾巴),豚鼠以及南美洲的大水豚也都没有尾巴。
尾巴的功能
鳄鱼的尾巴可是有力的武器,它们用尾巴在水中行进、打击敌人、捕捉猎物。许多蜥蜴在被抓住尾巴时都会留下它们还在扭动的尾巴逃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可以很轻易地从脊柱中央断开。之后蜥蜴先生会再长出一条新尾巴。
一些动物的尾巴能表达丰富的含义。一起嬉耍时,狗会以摇尾巴来表示友好。我们的虎斑猫在感到愤怒或绷紧肌肉准备扑向猎物前,其尾巴的末端会来回抖动,就像狮子、老虎以及大多数猫科动物那样。弗吉尼亚驯鹿那短小而呈三角形的尾巴内侧有一块白色标志,当它飞奔着逃离危险时会竖起尾巴,把那块标记当作信号旗一般摇来晃去。而马、驴、斑马之类的牲畜则用它们的长尾巴准确地驱赶蚂蝇,嬉戏的牛群和受到惊吓的兽群则会在全速奔跑时将它们的尾巴高高竖起,颇为滑稽。
头脑简单的臭鼬以其尾巴作信号。如果他调转臀部对着你,竖起蓬松的尾巴并用前腿蹬地时,你要赶快躲开。因为他已准备好从尾部底端的两个腺体精准地喷出一股气体,这足以将你致盲并令你无颜再见他人。性情温和的豪猪背对着敌人进行战斗,像挥舞中世纪重头棍棒那样用尾巴猛击敌人,并将松散分布却长有倒刺的刚毛扎向敌人的脸部或身体。负鼠有一条肌肉发达、修长无毛的可盘卷的尾巴,它用尾巴缠绕在树枝上进食并用尾巴把树叶运到窝中。海狸有一个扁平的铲形尾巴,上面覆盖有鳞片。海狸并不用它铲土而是在水中行进时将它作为舵和推进器,尤其在拖着树枝时更是如此。当海狸伐树时便以尾巴支撑身体,遇险时则用它大声拍击水面发出警报。
鱼类、鲸类、鸟类、袋鼠等许多动物都用它们的尾巴提供辅助动力。鼹鼠尾巴末端的敏感区使它在自己挖就的隧道内进退自如。如果跳鼠因为任何意外使它硕长的尾巴不再完整,那么它跳起时就无法保持平衡甚至会脸朝下栽到地上。许多新大陆猴子将它们卷曲的尾巴用作第五条腿或手。松鼠的尾巴用途很多,在空中跳跃时它会将毛茸茸的大尾巴作为机翼、方向舵及其他重要的功能,因此我们很想知道最近见到的那些尾巴只剩下标志性短短一截的松鼠将如何过活。
Vocabulary
1.deprive of: 剥夺,缺少
2.ornamental [7C:nE5mentl] n. 装饰物
3.spine [spaIn] n. 脊骨
4.gibbon [5^IbEn] n. 长臂猿
5.orangutan [E7rANu:5tAN] n. 猩猩
6.Manx cat: 马恩岛猫(一种无尾家猫)
7.schipperke [5FIpEkI, 5skIp-] n. [动]狐头竖耳无尾短毛小黑犬(比利时种多用以看守货物)
8.sloth [slEuW] n. 树獭
9.rodent [5rEudEnt] n. 啮齿动物
10.guinea pig: [动]豚鼠,天竺鼠
11.capybara [7kApI5bB:rE] n. [动]水豚(产于南美湖泊溪流间的啮齿动物)
12.formidable [5fC:mIdEbl] adj. 强大的
13.wriggling [5rI^lIN] adj. 蜿蜒进行的,扭动的
14.vertebra [5vE:tIbrE] n. [解]脊椎骨,椎骨
15.tabby cat: 斑猫
16.feline [5fi:laIn] n. 猫科的动物
17.snap [snAp] v. 突然(发生的动作),敏捷地行动
18.dislodge [dIs5lCdV] v. 驱逐
19.stampede [stAm5pi:d] v. 惊跑
20.skunk [skQNk] n. [动]臭鼬
21.whirl [(h)wE:l] v. (使)旋转
22.hindquarter [5haInd7kwE:tE(r)] n. 后腿及臀部
23.porcupine [5pC:kjupaIn] n. [动]豪猪,箭猪
24.mace [meIs] n. 重头棍棒:中世纪一种沉重的用作武器的棍棒,带有粗短刺状的金属头,用来击破盔甲
25.quill [kwIl] n. (豪猪、刺猬的)刚毛
26.possum [5pCsEm] n. [动] 负鼠
27.prehensile [prI5hensaIl] adj. 可以盘卷的
28.trowel-shaped: 铲状的
29.scaly [5skeIlI] adj. 有鳞的
30.rudder [5rQdE] n. 舵
31.propeller [prE5pelE] n. 螺旋桨,推进物
32.prop [prCp] n. 支撑物
设计意图: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喜欢和动物们交朋友。设计这节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喜欢动物的基础上,探索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了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欲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
教案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教案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
教案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有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的经历
教案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树林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看,真漂亮呀,树林里有些什么呀?
二.观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鱼、马尾巴形状的不同。
2、用分别先出示松鼠、孔雀身体的方法说说尾巴形状。
3、小结:尾巴长在身体的后面,不同的动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游戏、巩固知识。
1、操作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
2、幼儿操作。
3、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尾巴,小动物说要谢谢你们,小朋友,谢谢你们!
四.儿歌渗透、了解作用。
1、让幼儿试述4种动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这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3 、小结:原来小动物不仅长着漂亮的尾巴,而且这些尾巴用处还真不小啊!
4、通过儿歌《尾巴的用处》加深幼儿对尾巴作用的了解。
牛的尾巴又粗又长,虽然不是蓬蓬松松的,但是非常灵活。最有趣的是它的尾巴末梢长有非常多得毛,有的像毛笔可以写字,也有的像毛绒球一样可以玩,我们玩的好开心!牛如果不开心,它的尾巴会耷拉下来,它吃草时尾巴边摇边吃草,还可以帮它赶走身上的苍蝇和蚊子。
猴子的尾巴则非常灵敏,可以像吊绳一样吊在树杆上随意拿东西。故事《海底捞月》里猴子的尾巴可以当结绳用,它们一个接一个,头从下在水里捞月亮玩的好起劲儿呢!
鲸鱼的尾巴更有意思,相对于一部分尾巴坚着的鱼来说,它的尾巴是横着的。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横向尾巴用力向下摆动可以帮助鲸鱼浮出水面呼吸,如果它的尾巴用力向上摆动便可以帮助它沉入海洋中遨游,还可以帮助它借用海流阻力向前游。鲸的尾巴十分巨大,尾部肌肉也很发达,这也是它能够迅速游动的秘密之一。鲸每次拍动尾巴还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呢!
有的动物尾巴很小又短,可是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长不了”的兔子尾巴可以使兔子在跳跃时维持平衡,站立时支撑身体。而松鼠的尾巴不仅是个可靠的“降落伞”还是把“遮阳伞”游泳时又成了“螺旋桨”,休息时如果觉得冷,它的尾巴又成了厚厚的“棉被”。多奇妙的尾巴呀!
袋鼠的尾巴
袋鼠的尾巴强壮有力,能让袋鼠在跳跃中保持平衡,无论跳的再高,它那有力的尾巴,都会让袋鼠稳稳的落到地上,继续赶路。袋鼠还能用自己的尾巴保护自己,与其他动物斗争是,会用尾巴狠狠的抽打敌人,让敌人晕头转向,再趁机逃跑,这是多么完美的“逃跑计划”啊!
孔雀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是动物界最漂亮的。它的尾巴五彩缤纷,开屏后就像一把美丽的扇子。所以,他经常向同伴们进行炫耀,我想:它一定是一种“好面子”的动物吧。它的尾巴可以让他在飞行中保持平衡。除此以外,它的尾巴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震慑敌人。当遇到天敌时,它会打开尾巴并发生沙沙身来恐吓敌人,使敌人闻风丧胆,逃之夭夭。
马的尾巴
马天生就是一种爱奔跑的动物,在奔跑过程中他那如女同学马尾辫一样的尾巴可以调整方向,防止“马失前蹄”,此外,它的尾巴还可以驱赶蚊虫,散发热量,清洗后躯,保护繁殖器等。
大多数猫都有一条美丽而舒展的尾巴,它不仅使猫高贵、迷人,更是保持身体平衡、调整体位的重要器官。猫爬树上墙时,利用尾巴左右摇摆可以保持平衡。捕鼠时可以靠尾巴的晃动蓄积力量,增加捕鼠的准确性。
动物世界里,能够用尾巴发声的动物确实很罕见。但在美洲的一些地区有一种毒性很强的响尾蛇具有这种功能。响尾蛇尾巴的末端有几个角质环,环的里面是空的,空腔内又由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振器。当响尾蛇剧烈摇动自己的尾巴时,在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往返振动,就会发出一阵阵像溪水流动的声音。有人认为,响尾蛇利用这种声音来引诱口渴的小动物,所以是一种捕食的方法。
蜘蛛猴有一根卷曲的尾巴。它的尾巴可以像手一样灵活地采摘食物,甚至能够捡起像花生一样大小的东西。除此以外,它的尾巴还有调节体温的奇特功能。它的尾巴里除了一般的血管以外,还有一条直接连结动脉管的中静脉。在天气炎热时,尾巴成了散热器,就像狗利用舌头散热一样。天气转凉时,它的尾部动脉血可以不流过小血管直接回到体内,使它们免受风寒。
第一位参赛者是我们的袋鼠,它的尾巴又粗又大,就像一根长长的鞭子。第二位参赛者是我们可爱的松鼠,它的尾巴毛茸茸的,就像一顶大号降落伞,飞在空中。第三位参赛者是我们调皮的小猴子,它的尾巴就像一根又细又长的枝条。
比赛正在进行中,今天是谁赢得了比赛?我们来看一看吧。
动物是受关注的,幼儿喜爱动物也是与生俱来的,而动物身上的奥秘则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动物尾巴的特征”成了“找尾巴”活动的话题,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倾听、参与活动、愿意讲述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他们相应的尾巴。
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等动物为把背景图一幅;断尾巴的动物及尾巴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用布遮住动物绒玩具的身体,尾巴露出布外。
2、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怎么知道的?猜对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小结:动物尾巴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动物尾巴背景图,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说说,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请幼儿找出躲在里面的小动物是谁?并说你怎么知道的?
3、小结:除了这些动物尾巴还有那些动物尾巴?
三、游戏:找尾巴。
教学反思
壁虎的尾巴长2-20厘米左右,由于壁虎本身就很弱小,所以壁虎只能把尾巴进化成能保护生命的“诱饵”。在天敌来临时,壁虎会选择把自己的尾巴舍去,壁虎的尾巴在断掉后还会像从水里跳出来的鱼一样,假借蹦蹦跳跳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而壁虎则会在1-2月后重新长出来一条新的尾巴。
燕子的尾巴是流线型的。这种形状能让燕子在飞行时,将遇到的强大气流的阻力减到最小,可以让燕子飞得更快。燕子的尾巴是黑色的,在边缘处有一些白花花的羽毛,尾巴的样子像极了一把打开的剪刀。
蝎子的尾巴能起到攻击作用。蝎子在尾巴尖端有着刀一样锋利的钩状毒刺,而且毒性极强,对呼吸中枢有麻醉作用。当蝎子认为有人要攻击它时,会用尾巴尖端刺伤人,而被蝎子刺到的人轻则昏迷不醒,重则身亡。
猫的尾巴是作用最多的,它可以让猫协调身体,保持平衡。如果猫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尾巴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它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猫在兴奋时会一直摇尾巴,痛苦时会快速地抖动尾巴,想吃东西时会将尾巴竖起来,想睡觉时会把尾巴卷成一个大卷,趴在主人身边睡觉。最后,当它在夏夜里玩耍或发呆时尾巴就会自己摇起来驱赶蚊虫。
1.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知道动物的尾巴与动物的生活密切相关。
2.能积极参与交流,萌发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4幅,视频录像
活动过程:
一、说说动物的尾巴
哪些动物有尾巴?它的尾巴是怎么样的?
二、探索尾巴的作用
动物带着尾巴在大自然中生活,尾巴有什么用?
(一)动物运动时的尾巴
1.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猜猜它们在运动时尾巴的作用。
2.观看第一段录像
讨论:尾巴在动物运动的时候有什么用?
(二)动物争斗时的尾巴
1.动物在大自然中生存,需要捕食,需要逃避敌人,尾巴在争斗中能起什么作用?
同伴间互相讨论后分享交流。
2.观看第二段录像
讨论:尾巴在动物争斗的时候有什么用?
(三)动物休息时的尾巴
1.动物们在休息的时候,尾巴有用吗?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观看第三段录像
讨论:尾巴在动物休息的时候有什么用?
(四)动物交友时的尾巴
1.动物在交朋友的时候尾巴能帮助它们吗?
2.观看第四段录像
讨论:尾巴在动物交朋友的时候有什么帮助?
(五)完整观看录像
1.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跟录像中的动物一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分享交流。
三、活动延伸
1、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明显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愿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有不同特征的动物(如水牛、狐狸、松鼠、小兔、孔雀、蜜蜂、蛇等)尾巴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出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后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故事中的小兔向谁借的尾巴?它借到没有?
教师: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话回答)教师:小兔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吗,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故事里各个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尾巴的事?
4、教师请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这里有一些动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设计意图】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喜欢和动物们交朋友。设计这节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喜欢动物的基础上,探索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了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欲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树林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看,真漂亮呀,树林里有些什么呀?
二.观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鱼、马尾巴形状的不同。
2、用分别先出示松鼠、孔雀身体的方法说说尾巴形状。
3、小结:尾巴长在身体的后面,不同的动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游戏、巩固知识。
1、操作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
2、幼儿操作。
3、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尾巴,小动物说要谢谢你们,小朋友,谢谢你们!
四.儿歌渗透、了解作用。
1、让幼儿试述4种动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这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3、小结:原来小动物不仅长着漂亮的尾巴,而且这些尾巴用处还真不小啊!
4、通过儿歌《尾巴的用处》加深幼儿对尾巴作用的了解。
五.延伸活动、拓展经验。
教学反思:
这节课形象直观,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很高,课件运用的恰当,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物尾巴的各种作用】推荐阅读:
大班教案《小动物的尾巴》06-06
小班优质科学教案:动物的尾巴12-07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动物尾巴》教案01-28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小动物的尾巴》含反思10-19
谁的尾巴课件11-07
妈妈的“尾巴”作文02-01
七月的尾巴杂文随笔10-02
没有尾巴的狐狸作文12-02
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教案11-17
比尾巴的评课稿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