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精选10篇)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篇1

无为则无不治-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老子提出了“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因循自然”的无为思想,强调要按照自然规律,按照人的本性去“为”,让所治之人,所治之事都能根据自身的规律和条件自我内化,自我调整,这样才能达到统治的最和谐的`状态.老子的无为思想,无论对于他所处的那个社会还是对我们当代而言,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作 者:孙海燕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华北煤炭医学院法律系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年,卷(期):9(6)分类号:B2关键词:无为 虚静 自然 自由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篇2

一、“无为”的含义

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次听到“无为”这个词的时候, 都会有点摸不着头绪的感觉。自道德经问世以来, 由于其言语精妙、意蕴非凡, 产生了众多版本的译文, 从古至今注释者甚多。诚然, 关于道德经中的重要议题“无为”的认识就千差万别了。

就政治层面而言, 无为, 并不是指无所作为, 遇事听之任之, 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要求在处理政事上遵循道的原则, 不盲目采取行动。“无, 在古汉语中类似于‘天’。“圣人行无为之事”也就是说要顺应天道做事, 一切的事, 从道的角度来说, 都是必然的, 是道自我完成的必经之路, 所以圣人所做的, 就是一切为道服务。所以, 无为就是做顺应道的事, 顺应天的事[2]。”无为也可这样理解: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 职责以内的事, 一定要做到且恰到好处;职责以外的事, 不多管不多做。“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3]”政令繁多对民众正常生活是一种束缚, 对统治者有效施政也是一样的。在不需要政治权力延及的地方, 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自觉性。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无为, 并非不求有所作为, 而是指对待凡事要顺应客观实际出发, 不可尽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正如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所说, “无为”的真正含义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 老子是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提出来的。”无为, 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 反对实行违背人民意愿的行为;反对动辄随意颁布法令、制定政策;反对朝令夕改, 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 法令、政策的颁布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4]具体来讲,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之道, 玄虚为实质之根本, 这就是归根复命的观点, 把这一观点应用在政治事务上, 即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

二、无为政治思想的自由内涵

“无为”把居高位之人变成了社会公仆, 这是老子政治“无为”论的精髓所在。统治者只是天下人自然化育的积极辅助者, 对于民众只可佐助、服务, 而非主宰占有。老子反对多言之政, 主张贵言慎言, 行不言之教, 取消繁苛政令, 给人民留下自为、自治、自化、自育的空间。

“无为”蕴含着丰富的追求自由平等和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道德经》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 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无执, 故无失。”“执”, 可引申为“专断”、“独裁”, 老子主张“无执”, 认为人与物各有其自然之性, 当使各尽其材用, 而不相废。善者吾善待之, 不善者吾亦善待之, 这不仅是一种公道与平等的精神, 也充满了人道主义的精神[5]。

一个自然而然的活动空间, 并不意味着统治者无所作为, 而是要求其以身作则, 以“身教”代替“言教”, 默默无闻地为民办事。《道德经》十七章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为政者奉献了己力, 或者说成就了天下百姓的事业, 结果百姓并无感到有任何在上者的压力存在, 治者奉力, 功在百姓。那些贪天功之人比起这样的治者, 相差何其远也。五十七章说: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统治者无为, 百姓便可自治、自为、自然、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这些思想无疑充满了深刻的自由平等精神[6]。

三、无为政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萧公权先生有句话讲得好:孔子以从周而变古, 复取殷道之宽简以救文极之弊。老子则深信世乱之由, 不在制度之不良, 而在制度本身之不足为治。盖因革损益, 事近徒劳。[7]不可否认, 在儒家经典的教诲与熏陶下, 历朝历代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 然而我们从历史长河中发现, 产生忠臣良将最多的时期往往是国政昏聩, 民不聊生的时候。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国家礼制的构建, 这是极其符合封建统治者心理的。因为礼制构建所体现的是一种整体主义思路, 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中央集权, 压缩社会与个人的空间。可以说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强国家、弱社会”的统治结构, 其影响延及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就, 就在于我们在解放思想这一精神的指导下, 给予社会和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无为而治并不是放任主义, 而是“无为而无不为”, 即在看似消极中寄寓着积极的因素, 国家及政府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收缩政事范围, 而随着管制的松动, 社会自主化运行的空间得以放大以及个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在现今语境下就是进一步还政于民, 使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不断扩大, 进一步落实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摘要:无为, 并不是指无所作为, 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在现今语境下就是进一步还政于民, 使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不断扩大, 进一步落实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关键词:老子,无为,政治思想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2]杨润根.发现老子:第26页[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

[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4]刘庭华.老子“无为而治”被误解本意是避免违反自然.新华日报, 2010.4.15

[5]张小平.道家哲学的民主精神[J].哲学动态, 2009 (6)

[6]张小平.道家哲学的民主精神[J].哲学动态, 2009 (6)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篇3

【关键词】“无为”思想 教师 教学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兴起了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改革思潮,但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的教育仍是在传统高考的指挥棒引导下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目前高考仍没有做出完全改革的情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在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大政方针虽一时难以改变,但素质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已是大势所趋。如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将是一个突破口;如何使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而先哲的智慧无疑是我们探索智慧的源泉,其中老子的“无为”思想,就对我们的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当代教师教学的弊端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升学率仍是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导致了在教学中为迅速提高成绩,教师总是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传授知识,尽快的使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往往很自然地就会把结论和获得结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缺乏逐步的引导,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概括和综合,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这种简单的灌输和径直的呈现,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的过程代替学的过程,实际的效果是教学双方都缺乏沟通。这样的结果是教师付出的是辛苦,而换来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付出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回报不成正比。学生也就在这种氛围下,过分的依赖教师的教,同样忽略了自己的学。长此以往,学生便仍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没有了教师,自己便无从着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此泯灭。这种现象在中小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例如数学,学生即使提前预习了新课,只是作为了解,以便听课时游刃有余,知道老师讲什么,尽快的融入新课,而没有从根本对新的知识进行思考,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用说上课之前没有预习新课的学生,他们只是想依靠老师,被动的接受。语文的教学也大致相同,单单的死记硬背,不去理解,缺乏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很难全面认识自己的语文文字的奥妙,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此,当代的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学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学生未来开拓自己的前途极为不利。“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在所有美国的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研究院教师,包括美国的同学,都有一个印象——好像中国的学生不会做研究。”[1] 缺乏研究能力正是当代应试教育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杨振宁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在刚做研究的时候胆比较小,不敢怀疑,不敢批判,不敢创新”[2]

二、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1、“无为”思想包含对学生学习的尊重。在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在本能上倾向对受教育者的不信任,总认为学生不自觉、不懂事,因此必须加以严格的管教和约束。越是负责任的教师,越是时刻对学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怀疑和约束中渐渐麻木,自觉性和自控力也就越差,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很多学生表面上保留着对老师的敬畏,背地里却充满抱怨。老子则不然,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第57章)这就是说,充分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教师尽量少去教育、约束学生,学生反而能自觉;教师不强迫,学生反而更质朴。老子的无为思想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通过教师的无为,引导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有为。因此,所谓教师的无为肯定不是什么也不做,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顺应自然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为学生服务。反思老子的无为主张,是不是对我们信守的教育理念有所触动!青少年学生具有逆反心理,教师管得越严,学生越觉得自己的个性受到压抑,逆反情绪也就越。如加以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情绪加以疏通,便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在当今社会,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把各种知识全盘灌输于学生,试图使学生掌握老师所教得一切,而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理解学生,去体谅学生,总认为学生会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其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反而徒增学生的压力,使学生无所适从,使学生觉得怎样做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心里极度的恐慌。《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5]正是说孔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地探索知识,颜渊最终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反观当今教育,教师时刻在关心着学生,自习课要坐镇班级,有事无事要去班级巡视,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教学很累,学生的自律性则越来越来差,对学生健康的成长极为不利。反思老子的无为思想,我们不能不有所触动。教师通过自己的“无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知、自觉的人,体现着对学生极端的认可和尊重。

2、“无为”思想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老子的“无为”教育理念对教师而言,决不是让教师对学生不管、不教,只是强调用自己的“无为”来引导学生的“有为”,让学生通过探索来掌握知识,超越教师。教师如何“无为”呢?其实就是让教师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老子认为越有智慧和学问的人,表现的越低、越少,甚至于糊涂。就教师而言,越是装糊涂,越能迫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其教学效果就越好。所谓:“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就是说“学生是那样的清楚,而我是那样的糊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看作为“糊涂教学法”,教师装糊涂,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教师要做的是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并给以指导。“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3] (第58章)的意思是教师讲的糊糊涂涂,学生反而会变得聪明;讲的明明白白,学生反而变得糊涂,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老子就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3](第58章)就是说,教师太光亮了,什么都教给学生,反而学生就没有光亮,失去了认识知识的能力,得不到自己去探索而获得知识的兴奋性与满足感;而教师如果学会收敛自己的光亮,只作为引导,学生没有了对教师的依靠,就不得不自己去开动脑筋,主动去学习,这样自己就会闪闪发光。要学会大智若愚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等不仅使自己的知识常新常青,而且他们清静无为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的迷谷。 教师的大智若愚更容易让学生接近,感觉不到教师的各种压力,在轻松自然中就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第8章)教师就因该像水一样,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去感化、引导学生,让学生超越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师德。“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第22章)这正说明教师不表现自己,所以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不自高自大,学生才能与教师有心灵的交融。正因为教师不去显露什么,学生才觉得教师的伟大,这才是教师真正的高明之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也就是靠自己对学生的爱心,自己的清静无为和让学生能超越自己的气魄。所以韩愈《师说》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三、结语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仍是学生的主要出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百万大军共挤独木桥的现状仍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这就决定了真正完全实现素质教育的道路仍很漫长。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改变现状,只能适应。如何在现阶段的高考模式下实现素质教育,教师责任重大;如何既保证给学生创造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又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每位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思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无为”思想理念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学生不仅仅学的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认识、理解世界,去开拓创新。所以老子“无为”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改革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我们完全应该吸收先哲的伟大思想,为当今的社会服务。教师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董迪,何洪涛. 中西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杨政宁 .中国教育要改什么[N]. 现代教育报,2004-05-28.

[3]李耳 .老子.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4]米靖. 老子论教育 [J]. 中国道教,2001.

《“老子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篇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老子也是赞同以法治国的。不过,他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方略是依据于道的,是与依道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

依道治国的方略在汉初和唐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国泰民安局面。不过,汉初和唐初的依道治国只是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精兵简政等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而已,与老子的依道治国所需要的政治基础和确定的目标相距甚远。

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

7.下列关于“无为而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它原则上不同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一种体现着高超政治智慧的治国方略。

B.“无为而治”也就是“依道治国”,它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道”,这里的“道”体现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遵循着“自然无为”的原则。

C.“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归结为一点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百姓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

D.“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政府不干预。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即依天道治国;同时还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强调了客观公正的理念。

B.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它以人为本,想百姓之所想;对待百姓一视同仁,对于不公正现象,主张顺其自然。

C.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要求统治者守道、无为、好静、无事。为政者自身纯正清净,百姓自然正直,为政者自身无欲,百姓自然朴素。

D.“无为而治”中的“无为”有两个含义:一是顺应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及愿望,不强制;二是依道对百姓加以引导和辅助,不能横加干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依道治国决定或影响着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因为依道治国涉及的是国家全局性问题,而后两者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

B.依道治国的目的是实现百姓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目的则是要求百姓遵从既定的规矩,从而稳固政权。

C.依道治国的治国方法是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则是以统治者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

D.历史实践证明,老子无为而治的方略,可以取得民富国安的大好局面,因此我们当前的政府,也应逐步由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过渡到依道治国。

参考答案:

7.D.(“政府不干预”错,原文是“尽量减少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

8.B.(“主张顺其自然”错,原文是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思想的学习感受 篇5

摘要:老子作为我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不但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和道教的始祖,而且也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启蒙者,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也在世界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老子、无为而治、辩证思想、小国寡民

在哲学思想上,老子在哲学思想上提出了 “道”这一个空虚无形,却又用之不尽的东西,并且认为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因此,“道”就成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具体的事物都可以用名称来表示,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归根结底,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说明,老子所谓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

同时,“道”在老子那里也指规律。老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看到客观世界变化无穷,看到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认识到天地万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他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都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虽然老子的这些辩证思想由于时代的因素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如他认识到事物的转化,却无视事物转化的条件与质的区别,事物的发展和转化,只停留在循环往复上面,但是老子的这些朴素的辩证思想在古代是难能可贵的,对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和“道”的思想相适应,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听其自然。同时,在政治上“不尚贤”,这实质上是企图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为此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所谓“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于是他认为应当“绝仁弃义”,使民“无知无欲”。这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妙用。

老子理想的社会是“至治之极”的“小国寡民”的世界,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很明显,老子向往的并不是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而是早已在历史上消逝了的,经过他的美化,保留有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制社会。

应该说,老子不满当时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残暴和虚伪,甚至骂他们是强盗头子,是有进步性的,但他又看不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所作所为,鼓吹历史的倒退,则是一种没落的阶级意识,完全是行不通的。老子的从“无为而治”到“寡国小民”社会的描绘,完全是是他所处时代与现实环境的产物。

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老子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既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 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虽然观念上的“道”不能让人们直接接触且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这都是有值得我们后人借鉴的地方的。

首先,老子的思辨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就像在治国方面,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同时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在我看来就是不正常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想我们是有理由质疑的,一个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符合自然、符合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其实,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又或是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实现变害为利才是最主要的。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篇6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道”。“道”作为一种物质性实体, 既是无形的, 又是有形的。“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作为规律, “道”又包括“天之道”和“人之道”两方面, 世上万事万物只有依照“道”而行才是合情合理的。它有规律地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道”本身所体现的是“无为”。天下万物由“天之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可见它的一切都是顺乎自然而达到良好的境地。因此,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在治理国家上若能效法自然无为的法则, 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从而, 达到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目的。

在《老子》一书中, 至少有十章谈到无为, 从此可以看出无为的重要性。老子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里“为”是目的, “无为”是手段, “无不治”是“为无为”的结果[1]。以及上面提到的:“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福, 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进一步作了论述[2]。笔者认为, 在《老子》一书中所有讲由其中心思想“道”而推至而出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 不是无所作为, 更不是无所事事, 而是顺其自然, 不违背天理, 不害物性。其“无为”的实质是“无违”, 即是不违天理, 不违大道, 不违自然, 不违常恒, 不违无性, 不倒行, 不逆势等的“无违”。也就是不要只凭一己主观的任意妄为, 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天理、大道以及物性等的条件下积极“有为”的管理方式。老子这种“无为而治”对现代管理者有一定的启示。下面谈一下现代管理者存在的迷惑。

二、现代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的各行各业的管理者中, 有很大一部分的管理者都会问自己, 为什么我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工作, 还是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还有部分的管理者是把自己的休息时间都用在工作中还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公司的目标。并不是这些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行, 也不是他们对工作不够尽心, 而是, 他们在工作方法上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不清楚自己哪些应该做, 哪些应该不做, 用老子的话就是说:哪些应该“有为”, 哪些应该“无为”。而相对这些的管理者, 有些管理者每天很轻松地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和目标, 甚至这些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公司而是在旅游和度假, 但是其公司和组织的运行一样很正常有序。不过这只是很少一部分的管理者能做到的, 有很大一部分管理者每天有做不完的事, 每天精神和身体都很疲惫。笔者认为, 或许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能给他们一定的启示。

三、老子“无为而治”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

(一) 在大事上“有所为”, 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的第一层含义是在企业决策上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 即要求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在“大事”上有所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然后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这就是汉代学者刘向所说的“将治大者不治小, 成大功者不小苛”的道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 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会遇到两类事情:一类是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事, 另一类是相对次要的琐碎的小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企业的规模都在迅速地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 即使是精明能干的、智慧超群的企业家, 也无法事无巨细, 事事“有为”。因为, 任何一个管理人员的能力、体力、时间都是有限的, 而不是法力无边的“神”, 所以, 一个高层的管理人员应做到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而在大事上“有所为”。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 诸葛亮刚出山辅佐刘备, 曹操即命夏侯淳“领兵十万, 直抵博望坡, 以窥新野”。刘备不得不在博望坡迎战曹军。作为军师, 诸葛亮的职责是出谋划策, 调兵遣将, 布置战斗任务, 反复地叮嘱诸将“各需依计行事, 勿使有失”。关羽不懂得“抽身谋大计”的道理, 十分不满地问道:“我等皆出迎战, 未审军师却作何事?”诸葛亮答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冷笑说:“我们都去厮杀, 你却在家里坐地, 好自在!”刘备毕竟比关羽、张飞高明, 劝道:“其不闻‘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这里, 诸葛亮之所以坐守县城, 不上阵厮杀, 并非他胆小怕死, 而是他深知“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 才取得了博望坡之战的胜利。在这里, 诸葛亮可谓深知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精髓, 并且运用于管理中且达到了应有的目的。

(二) 在行为上要“顺自然而为”, 不要“逆自然而妄为”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第二层含义是提倡“顺自然”之为, “不要反自然的行为”。“无为”并不是其表面的含义, 并非禁止人们的一切行动, 而是, 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有所作为和行动。“自然”是“道”的本性, 因此, 由“道”产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是“自然而然”, 并非人为如此。 (《老子》二十五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以“自然”为本性的。这里所说的“自然”, 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界, 而是指“道”和由它派生的宇宙万物的“本性如此”、“本然如此”的自然存在的形式与运作方式。

在企业管理中, 只要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不任凭主观想象去发号施令, 就能获得企业经营的成功。这里也有一个例子:松下幸之助在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这一个问题时, 指出:“我并没有什么秘诀, 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法则去做事。”以他的看法, 只有“遵照超越人类智慧的天地自然法则与道理去经营, 才能获得成功”。假设人类以自己的极其微小的聪明才智去思考问题, 以自己所思考的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事务, 违背天地自然法则, 其事业和做事失败是意中的事情。此层“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含义是:无论做事还是企业管理以及治理国家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 顺应员工和人们的本性发展来治理, 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在求人才上“有所为”, 在用人才上“有所不为”

笔者理解“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第三层含义是要求高层管理人员在招聘人才、求聘人才上“有所为”, 在使用人才上则“有所不为”。一位现代企业的高层领导, 在现代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要想真正在做大事上“有所为”, 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就必须在用人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宋朝时期, 宋仁宗深知“无为之道”, 认识到“君无为”要以“臣有为”为先决条件, 否则, “无为而治”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有一次大臣向他请教如何实现“无为而治”, 他说:如果君主手下有得力的群臣, 代替君操劳政事, 又不存私心, 人君就可以“无为而治”了。这里, 谈到高层管理者要实现“无为而治”的条件, 就是要有聪明能干且为人正直的得力助手。这样, 高层管理层就能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理想。抽出更多的时间思考政府、企业、组织的未来和长远利益。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反复强调:在企业管理上要避免出现“一头狮子带一群绵羊”的局面。在现代管理中, 如果没有一个忠于上司、有德有才的中高层管理群体, “无为而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 就要求国家、企业以及各种团体组织的高层领导者在求人才上“有所为”, 在用人上“有所不为”。

针对现代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整天忙忙碌碌, 却还有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整天感觉身心都很疲惫的问题, 笔者认为,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应该是这样的状况, 其身兼任着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大计, 若是每时每刻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的话, 那么其国家和企业也不可能治理得井然有序。笔者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出发, 简单地论述了现代管理者问题的解决途径, 希望能对现代管理者给予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岳德常.《道德经》新诠——道即价值体系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9:18.

老子行政管理思想 篇7

事实上,《老子》五千言中蕴含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理念和主张,如“无为而治”、“治人事天,莫若啬”以及“轻诺必寡信”等等。这些行政管理理念和主张对于现代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做更多的思考。

一、“无为而治”的行政管理方式

“无为而治”可以称得上是老子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实际上指的是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去做,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道”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境界。

“无为”对现代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者而言,有着行政领导方法的要求。

“无为”告诉领导者们要善于抓关键和重点,做好方向上的指引和工作中协调,使行政管理对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展其长。具体来说,就是行政领导者们在看似清闲和游刃有余中,恰到好处地发挥行政机构和人员作用,井井有条,取得佳绩,就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无不为”。

相反,如果行政领导者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管,容易顾此失彼,贻误全局,得不偿失。

另外,行政领导者事事过问,会使员工束手束脚,产生依赖性,从而失去工作责任感和活力,无法很好地发挥行政机构的作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行政机构丧失斗志甚至瘫痪。

“无为而治”还要求行政机关在治理国家与企业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不扰民,要尽最大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平安幸福、和谐美满的日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照行政管理之“道”--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进行,不恣意妄为,不强加干预。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客观行政管理政策、法则的正确制定这个前提,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行政管理的最佳效果。

二、“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维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老子把人看得如同道、天、地一样之伟大,不难看出,他具有浓厚的.“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思维。

进而老子认为行政管理者要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言。”(第四十九章)即行政管理者对于百姓要以百姓的心为心,社会地位高的人,要善待他;社会地位低的人,要同样善待他,不因百姓的地位、背景、长相等方面的差异和自己的喜恶而有所不同。

只有无条件地善待关爱每一个“人”,才能使人人都产生被尊重感,并将这种人本思想不断扩散和传递,使整个行政机构内的所有人的集体向心力更强、凝聚力更牢固,这样行政机构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进而促进整个机构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三、“勤俭厚德”的行政管理素养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从字面意思上看,老子在这里认为治人与事天都要朴素、节俭,因为欲望太多,过度奢靡必然会带来灾祸,甚至覆灭。

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他提出的俭啬其实追求的就是人的一种内在修养,在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现实世界里,行政管理者要始终保持一种平淡沉稳、从容自若的心态,要始终执着于内心品德的纯洁与高尚,这样顺应自然规律才不会产生坏的结果,这也是老子辨证思想的重要体现。

与此同时,老子还向人们表达了“重积德”是万物可以长久的根本,行政管理者尤其要“重积德”,惟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长久保有自己的位置,否则很容易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竞争中被淘汰。

四、“矛盾转化”的行政管理辩证态度

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这里“反”的范畴则含有“相反相成”和“返本复初”两方面含义,是矛盾对立斗争的体现,而对立斗争是“道”的动力,是客观规律,这是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高度概括。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祸福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这要求现在的行政管理者要学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里老子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总是由量变引起,它一方面鼓励行政管理者要勇于尝试,科学实践,不能光空喊口号,成功源于不断的积累;另一方面他还告诫人们要注意“坏”的点滴的积累,许多祸患都是从小“恶”开始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十分深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协调人与人、人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老子》行政管理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洗礼,既使在行政管理高度发达的今天,其现实意义依然十分明显,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寻。

参考文献:

[1]李艳中.老子“行政管理”思想扬弃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6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篇8

关键词:老子,音乐美,“和”,“朴”,“淡”,“大”

在我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 儒家美学思想虽然始终处于统治地位, 道家美学思想却以它宏大而丰富的思想体系对传统的音乐诗歌、绘画, 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著成了一部古代哲学的伟大著作———《老子》。

和———音乐美的构成

《老子·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之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下去。”

什么是《老子》所说的“音声”呢?《礼记·乐记》说:“声成文, 谓之音。”首先, “音”是由人内心迸发出的, 经过人的大脑思维所发出的感情。“声”是未经过加工的自然之声。有的歌唱家自然声音欠佳, 但表达音乐时能够以情带声弥补了自身不足。这就是“音声相和”的一个例证。这时的“和”与文中的“生”、“成”、“形”一样有互相依存之义。

《国语·郑语》中史伯谈到凡是好的事物, 都是能够求“和”。音乐也如此;“音”与“声, 物理之音与心理之声怎么“相和”都离不开有规律的组合和运动。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曾说:“音乐的美是一种独特的, 为音乐所特有的美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艺术的结合中。”这都说明了音乐的美是各种因素相结合产生的。

朴———音乐美的本质

《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聘畋猎令人心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通过色、声、味、畋乃至货利之欲给人带来目盲、耳聋、口爽、心狂这些后果, 提醒世人不可随心所欲。要求审美和艺术不应该产生“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这样后果。

老子反对礼乐, 主张取消礼乐, 对审美和艺术活动也不是全部否定。他提出的“音声相和”“乐与饵, 过客止”、“大音希声”以及对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描述, 说明老子反对囿于声色的感官刺激和享受, 理想社会中的自然美、朴素美是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和本质。

淡———音乐美的标准

《三十五章》云:“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 安平泰。乐与饵, 过客止。道之出言,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执大象, 天下往”论“道与乐”。“道”看不见, 摸不着, 也用不尽。不像音乐与美味那样动人, 而是平淡无味得出奇。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也应以“平淡”的标准去衡量。

“淡乎其无味”这一观点也被他用在音乐审美上。“五音与五味”即“宫、商、角、徽、羽”也如“酸、甜、苦、辣、咸”一样只能适合部分地方的部分人。“五音”让人心神荡漾, “五味”厚饵让人味觉迟钝甚至影响到人的操行, 所以要让人无知无欲, 唯有淡乎中和方可养人。庄子继承了“淡”这个审美标准, 在《刻意》说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老子》推崇的“淡兮其无味”, 曾深深影响后世乐论。尤其是琴伦的审美标准。阮籍说:“道德平淡, 故五声无味。”周敦颐说:“淡则欲心乎, 和则躁心释。”提出“淡和”的音乐审美观。徐上瀛运用这一美学标准于琴论, 提出二十四“况”, “琴之元音本自淡也, 制之为操, 其文情冲乎淡也。平淡近乎“无味”的审美趣味或说是审美标准和“观其妙”的无限性与奥妙性, 正好构成了中国美学的玄妙精神并影响意识形态的诸方面。

大———音乐美的境界

《四十一章》云:“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 善贷且善成。”

“大音希音”是一种哲学抽象一种美学境界。这里的“大”一方面指“道”本身无边无际。另一方面指合乎“道”之特性的音乐, 即最本原的声音之道。老子思想中“大”即“道”, 美且大是其特征, 这就是美在形象而又超越形象的“大美”。其“希声”就是听不到声音, 但并非没有声音, 而只是“无”。“听之不闻名曰‘希’, 不可闻得之音也。”则“大音希声”即最大的声音听来无声。竺道生在《妙法莲华经疏序品》中说:“夫至象无形, 至音无声。希微绝联思之境, 岂有形言者哉?”显然也是从“大象无形, 大音无声”中化出, 这里提出了“境”。展示了一种以自然为本的超功利的“天地之乐”和令人向往的境界。所以“大音希声”是一种哲学抽象, 一种美学境界。

《乐记》中:“感于物而动”它接触到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这一美学问题上。老子之所以认为大音希声是因为有声之乐仅仅是表象, 无声之乐才是音乐的本体。因为在他看来, 有声之乐即“钟鼓之音”, 只是人为的音乐。虽然可以诉诸听觉以声音之美, 但只能表现局部的美。通过音乐语言表达的“境”, 往往是相对固定的, 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古代琴家在琴曲创作中一向重视这种无声之美, 后世琴论均以“大音希声”为音乐审美的理想境界。

老子思想与绿色文明 篇9

老子思想与绿色文明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形成、自然演变、自然消长的,人类社会应该效法自然,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而达到“无不治”. 新世纪的`以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为目的绿色文明,可以说,是在某种意义上向老子所构想的社会模式的回归.世界终将实现大和时代的“无为而治”.

作 者:郭因 作者单位: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1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5)分类号:B2关键词:老子 无为 道法自然 绿色文明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篇10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智慧之源,足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能为学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对于祟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它的巨大功能,潜移默不匕池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范妞寸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练《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给它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徽”。不仅如此,老子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刁鲜”。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日水限》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叉。本文拟对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一、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李生龙先生:无为论》,对此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将自无为”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两种含义:或是没做什么,表示一种存在状态;或是不要做什么,表示一种行为禁忌。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细细揣摩,“无为”所衍生的各种内涵都是以这两个最基本的意思为根据的。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嵘73章)对于管理者,老子主张“为君之道以虚无为本。”同时,道家认为,君道与臣道是截然不同的,君主遵循天道,无为而尊,臣下遵循人道,忠于职守,有为而累,二者不可混同。《庄子.天道》篇中说:“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无为而臣有为,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君无为”,在管理伦理的实践中如何运用呢?道家虽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一大宗师》,但还是作了可见可受的周密安排:一是以静制动,“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厂‘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赚36章)。作为人君的“我”,外表玄默,内蕴精明,臣下莫测高深,而只有竭其才智以效君王;二是知人善用,因材授职,用其所长.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辑楔,修者以为搁粮,短者以为朱儒杆护。无大小修短,各得其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群臣各得其宜,也就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为君王效劳:三是使群臣得分职守而治。“官得守其分”,各司其职,自然也就可以有条不紊,做到“无为而治”了.二、以老子管理思想检视当代中国高教管理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前沿化等显著的特点,这种趋势使大学职能从单纯的教学育人,到教学与科学并重,再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产推动器,为社会直接服务,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直接。如此复杂而发展迅速的现代高等教育,给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挑战。

1.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

应该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经过了新一轮的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才刀波了原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行业不再主管高校,实行国家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解除了高校原来许多行政束缚,高校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活力与自由。这也是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冷静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过去相比,在制度上并未有根本突破,以政府行政为主的纵向集中管理模式并未真正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仍然主要是一种上下级行政关系,而不是依据法律规范而建立的公共权力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透明度不高,在经费分配、成果评定、学科申报等方面一些非学术、非市场的人为因素常常导致“暗箱操作”,损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力学主体,一些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常常举步绷陈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发挥。

2.师生的办学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管理内容上讲,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大量的学术管理;从管理对象上讲,广大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广大学生作为学校“产品”,本身参与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还能自我加工、自我塑造;从管理手段上讲,习椒力性影响与权力性影响同样重要,甚至作用更为持久、广泛和深入。

这些特点,长期以来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和忽视了。高校内部管理的现有组织机构与模式仍然沿袭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学校管理机构只是政府行政体系在高教系统的延伸,主要靠领会上级意图、吃透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各种行政规则来发挥和实现高等学校的各项职责与功能,对安全目标的追求成了管理者们的首选目标,而创新与发展则退居其次。同时,“行政化”,了的高等学校主要按行政组织的规则运行,强调行政权威,机关行政人员成为了学校的主角,教学科研人员在相当程度上成了行政系统的被支配者,其声音只能作为行政部门的咨询与参考,缺乏参与制度建立和决策管理的机会。这样,压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交换、交往和互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行政权力需要限制

现在,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权力结构失衡,行政权力强大,学术权力弱化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在学术活动中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白主性被行政权力所压制,不可避贫梦也产生某些偏差,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由于人们长期的观念沉淀,“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术权力的发挥不穿上行政系统的外衣就似乎没有应有的权威,这样导致学校决策与执行机构不分,机关行政人员队伍庞大,师生唯官是从。因此,需要又水行政权力进行限制。道家关于“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伦理思想是极有启迪意义的。所谓“君无为”,在高校内部就是要管理者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活动;而“臣有为”则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险与积极性,加强学术权力。以教授专家为核心,以各种“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表现的学术权力,构成学校权威的基石,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与利.研以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都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因此厂一所高校要真正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积极作用。

4.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管理人员是管理的执行者,其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管理的成效。正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言:“圣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要求管理者自觉按照“大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民众作出表率。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校级管理层成天忙于日常事务而无瑕考虑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或者虽有好的想法与举措汀团愚到阻力就担心或借口怕影响稳定而不能坚持改革;二是重行政管理而轻学术管理,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术管理;三是重过程管理而轻目标管理,忽视高校管理中自主管理的特征,过多地干预和直接控制管理过程,激起师生的反感;四是颠倒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人员高高在上,缺乏对教师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只向上级负责,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照章力事,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州爪硬管,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私淞性,阻碍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老子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高教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发展到今天,我们将之归纳总结,从不同的需要角度出步织寸它进行现代意义的诊释,很准说准确地把握了它的真义,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大大拓展丰富了它的夕涎和内涵。释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现代高教管理,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结合现代高教管理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在宏又则层面上,“因顺自然”一遵循客观条件和规律,“因物自性,一尊重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违背客观规律的“妄为”和离开自身实际可能的“强为”,否则只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产欲速则不达”。在操作层面上,一是将“无为而不为”的管理伦理思想应用于高教管理的组织建设,实现重}L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二是应用“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管理伦理思想,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三是以“行不言之教”为指导,强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与水平。1.重心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

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各种类型的管理矛盾与关系时,要紧紧扣住“治”这个目标,做到在处理各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官得守其分匕各级组织、各个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领导机关”无为而治窍—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的积极胜,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成效。

总结归纳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实践,联系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作为指导,我们认为处理上述关系的关键在于充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自主权、教学管理自主权、文凭发放自主权、机构设置自主权界桂开自主权、干部人事自主权、职称评聘自主权、财务自主权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自主权。政府应立足转变职能,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和法律规定内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管理的目标、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而不是人为地随机制定一些临时性措施。实践证明,国易尔寸高等教育的间接调控手段越有效,大学就越有更加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自主权。同时强化社会、市场的监督、调节力量,形成社会、政府、学校三者的良好关系,用以制约和检验政府的调控与学校自主力、学的水平和质量。

2.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更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该吮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老庄新论》第九页)。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因其性则天下从”,说的就是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要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集中群众智慧,使决策符合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伦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建立以激励为核心,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使师生在“无为”和“不觉”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力量,主动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仓J造才能。其次,建立良性激励机制,首先应该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并且这种尊重是诚挚的、深切的、发自内心的,能让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进而发现自己新的价值。表扬与批评则是激励人们情感的两大工具。领导的肯定会使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获得承认与赞赏是教师普遍强烈的需要。最后,.实行民主管理,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所特别强调。其‘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思想,说的就是要尊重民众的个险和创造性,使之行使主人翁的权利。高校实施民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3.强化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老子自行不言之教”的管理伦理思想在高教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所批评的管理者“自视、自是、自伐、自矜”,倡导的“去甚、去奢、去泰,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我们进行高教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方。它启示我}i7}加强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修养,重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首先,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的管理干部队伍。品德修养,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着重强调的。老子说‘行不言之教”,其中一洲尺重要的意思就是指管理者的“身教”。教人易,自行难,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高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人格力量。借鉴老子的‘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结合高校实际,我们认为高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加强自知、无私、宽容、诚信等方面的品德修养。管理者还应该具备诚信的品德。老子说“信不足,有不信”。意即管理者不讲诚信,老百姓也不会相信他。高等学校与其它单位和部门相比,特别崇尚伦理,这是因为它做的是人的工作,而且是面向人的未来的,所以对伦理的思考比较多,对管理者“诚信”品格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树立‘碱信”的意识,认识到诚信是管理者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的信誉;要秉着“若烹小鲜”的态度,慎重决策,减少决策的随意性;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制校,在学校树立诚信之风。

其次,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重要作用。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其它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学术上的要求。应接受过正规的大学学历教育,理解学术的价值与意义,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站在服务的角度,把学术活动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中心来抓;二是能力上的要求。高校是社会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地方,而其劳动方式主要为心智的活动,理智与情感起着重大的作用,得不到理解的行政性管理是很难行得通的。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运用权力性影响的同时,更要善于运用非权力性影响。怎样发挥高校管理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呢?管理者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与优秀的心理品质以外,还要能够提出明确、系统、鲜明、为师生所认同的教育观,融先进性、整体险、可达性于一体的清晰奋斗目标,以及有效而高超的管理策略。

上一篇:三年级二班演讲稿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上教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