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025-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推荐10篇)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篇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申请报告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环保部门 填 写 收到验收申请表日期 编 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 明、此验收申请报告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办法》制定。、本报告为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 需在正式申请验收前按要求由建设单位填写。、表格中填不下或仍需另加说明的内容可以另加附页补充说明。、封面页建设单位需加盖公章。、本报告属国家级审批须一式6份属省级审批须一式5份属地市审 批须一式4份。、本报告主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在正式审批后分送有关部门存档。1 表一 建设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 新建 环境影响报告书 审批机关及批准文号 初步设计审批机关 及批准文、时间 投资总概算43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20万元 实际总投资43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20万元 废水处理投资 万元 废气处理投资 万元 噪声处理投资 万元 固废处理投资 万元 生态、绿化投资 万元 其它处理投资 万元 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单位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环保验收监测单位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行日期 年工作小时 2 表二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 主要原原辅料名称及年

需求量包括水、电、煤等 3 表三 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图 4 表四 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 5 表五 废水处理设施及总排口一览表 废水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水量吨/日 废水处理能力 吨/日 治理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毫克/升 执行 标准 排放 去向 备 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结果 生产废水 PH值 COD 氨氮 SS 石油类 生活污水 PH值 COD 氨氮 SS 石油类 6 表六 废气处理设施一览表 废气处理 设施名称及排放口 废气量标立方米/时 废气处理能力 标立方米/时 治理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毫克/标立方米 执行 标准 排放 筒高度 备 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效率 破碎机袋式除尘器 7 表七 噪声 产生噪声装置 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 厂界 噪声 监测点 编号 监测结果dBA 昼 监测结果dBA 夜 厂界 噪声 排放 标准 主要敏 感目标 监测点 编号 该点距 厂界距 离米 监测结果dBA 环境 噪声 标准 注厂界噪声为厂界外一米处的噪声测试结果可附监测布点图如厂界外附近有环境敏感目标则应测试。8 表八 固体废弃物名称 产生量吨/年 处置情况 投资万元 备 注 综合利用 总计 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情况 9 表九 其它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 治理方法 监测结果 执行标准 备注 绿化和生态恢复措施及实施情况 ‘ 10 表十 环保设施工程质量评价 环保管理制度、人员定岗情况 监测管理制度、手段及人员配置

环境设施及排污口规范化情况、11 表十一 尚未完成的环保措施及存在问题 结论及建议 12 表十二 13 表十三 验收组成员名单 姓 名 单 位 职务、职称 签 名 14 表六 行业主管部门验收意见 公 章 经办人签字 年 月 日 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意见 公 章 经办人签字 年 月 日 15 表十五 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环验 号 公 章 经办人签字 年 月 日 16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篇2

作为竣工验收重要环节的验收监测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其效果、“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等情况的全面检查与测试, 主要包括对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检查, 设施运行效率测试, 污染物达标排放测试, 设施建成后, 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检测[1]。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高质量、高效益, 国家环保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监测技术规范, 对验收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容易忽视和较难把握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验收监测质量, 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2 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前期的调查工作

验收监测前期, 负责验收监测的项目负责人往往不能对照规范要求, 预先收集查阅相关资料, 对工程情况进行仔细地调查研究。只是在验收现场简单询问一下生产设施及主要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或者大致阅读一下“环评报告书”后就开始勘查, 一些应该在现场勘查前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往往被忽视。

如对生产工艺和相关工艺参数、主副材料成分、用量等信息调查不够,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和辅料的成分或原、辅料本身, 以及一些所生产的主、副产品的成分或主副产品本身, 会通过生产工艺过程的一些环节, 以废气、污水或固 (液) 体废物的形式排放出来, 因此进行工程调查时, 了解原料、辅料及其成分和主产品、副产品及其成分是分析主要污染物的重要依据, 特别是对产生的一类污染物的了解, 对验收监测污染因子的确定和以后的监督性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验收监测工作前期, 应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交验收项目的有关环保文件资料, 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认真研读文件资料, 尽可能弄清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性质、原辅料的消耗、资源能源的消耗、生产工艺、污染类型、治理设施、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熟悉与验收监测有关的信息, 并制定详细的现场勘查清单。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应注意的问题

3.1 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期间监测工况的把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试行) 》规定: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达到实际生产能力的负荷达75% 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受这个“75%”的影响。

(1) 企业生产量或废水处理量不能达到设计能力的75%

以上。许多行业受季节影响明显, 在生产淡季, 验收监测时生产量不能达到设计规模的75%, 实际上等于污水处理设施尚未经过设计水质、水量的全面考验, 此时的验收监测结果不能反映设施真正运转效果。但是有时为了体现政府服务企业的理念需要进行验收。此时的数据使用应该有一定的前提限制, 一旦生产状况发生改变达到75% 以上符合要求时一定要申请再验收, 否则视为环境违法。

(2) 企业生产工况正常, 生产量也达到设计规模的75%

以上, 出水水质也达标, 但处理水量却始终达不到设计水量的75%以上。可能有3方面原因, 企业为今后扩大再生产, 将设计水量调高;设计单位污染源强调查不清, 盲目上马所致;企业结合技改, 清洁工艺, 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因此要区别对待[2]。

3.2 在废水现场采样时间把握上出现的问题

监测点位和频次确定以后, 一般对一套处理设施要设处理前和处理后两个采样点, 在样品采集时, 采样人员往往采完处理前就接着采处理后水样, 这样会导致所采水样不是来自同一水体的情况, 因为水样在某一处理设施单元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 而这种几乎同步采样的做法容易造成处理前后数据间的逻辑矛盾。如果水质变化较大, 甚至会出现处理后水样质量浓度高于处理前浓度。因此, 采样时必须准确把握采样时间, 保证在各处理设施单元所采集的水样来自同一水体, 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单元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 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为此, 现场验收监测人员必须准确了解生产工艺废水排放规律, 弄懂吃透废水处理工艺, 包括设计水质、水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等, 把握好各处理单元的废水排放规律, 保证样品采集的科学性、代表性。

3.3 验收监测中总量核算的问题

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 环评批复中一般都给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改扩建项目, 环评批复的总量控制指标是针对企业所有项目而言, 包括改扩建项目和原有项目。因此, 在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时, 要考虑原有污染物排放量、以新代老削减量、新建部分产生量、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 最后计算出排放总量。但在实际验收监测中原有污染物的排放量往往容易被忽视, 只考虑了新建部分的排放量。另外, 在验收监测期间如果工况没有达到100%, 在核定企业排放总量时, 要折算成工况为100%时的排放总量, 这一点也常常容易被忽视。

3.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的环境管理检查

验收监测规范中没有环境管理检查的工作细则。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风险检查的范围和深度难以界定, 导致环境风险检查内容及范围的不明确, 对验收监测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带来一定的责任风险。因此要了解相关部门对该项目验收的要求, 了解环境监察部门在企业试生产或试运行阶段的检查与整改内容, 包括工程环境监理的情况, 必要时可请环境监察部门协助验收监测工作, 帮助监测人员掌握生产状况及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3.5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后的监督监测

验收后建设项目的监督监测是验收监测的延续和补充。同时也是建设项目后续管理的必要手段。只有加强对验收后建设项目的监督监测, 定期作出补充报告, 才能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日常工作中, 企业的环保设施往往在验收阶段大都有安装设备的生产厂家负责调试运行, 其设施的处理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但验收过后由建设单位负责运行时其运行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应该在验收完成后加强监督监测, 以弥补验收监测的不足, 使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污染源监督管理更好地衔接。

3.6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引进

目前, 中国已将公众参与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 尚未明确要求公众参与。因此,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 承担监测或调查的单位, 应主动征求当地公众的意见, 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企业公示等形式, 征求意见, 并在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中汇总, 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监测中引入公众参与, 不仅可使各项环保检查情况更为准确, 同时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监测中出现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否则会引起监测数据的不准确和环保检查的遗漏, 造成监测报告的质量下降。环境监测部门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确保竣工验收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环保验收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强, 需要不断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 分析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 探讨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项目,环境监测,问题,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策

1.引言

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要求,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必须先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其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情况;环评中要求的各项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落实;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全面调查,以及对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治理工程及其设施的处理效果;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影响的监测分析评价等[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管理水平已无法与日益剧增的建设项目验收需求相适应,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存在问题

2.1验收监测企业认识不足

由于盈利性是现代企业的主要本质,企业在追求利益时往往会忽视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之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认识一知半解,认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提出的各种治理和环保要求无足轻重。有些企业项目建设的时候,环保设施有时会不建或打折扣建设。有些企业为了通过验收弄虚作假,采取降低生产负荷、排放浓度稀释等方式,造成监测结果的虚假达标[2],验收通过后,环保设施就成了摆设。有些企业建设项目发生变更后,不及时告知环保审批部门。更多企业虽建设了环境保护设施,却无专人管理,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记录混乱,最终造成环保设施作用不能落实到实处。

2.2建设实际与环评有出入

在实际中,一些企业的新、改、扩项目在环评报告审批后会根据市场变化和资金紧松改变项目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造成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情况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文有较大的出入,出现“小生产规模,大治污设备”或“大生产规模,小治污设备”等现象,给验收监测报告的总量控制评价造成了一定影响[3]。

2.3验收监测工作缺乏技术支撑

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很多时候一些验收监测的部门缺乏新技术支持,在一些测定成份的仪器缺乏的情况下,只能用原始的实验方法进行污染物含量的测定,结果造成误差率偏大,很难做到精确验收[4]。且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的要求,现场实施监测须达到75%以上的生产负荷工况,也会因为市场需求、投料多少、当日产品量等,导致无法执行,影响了验收监测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4“三同时”审批把关亟待加强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对企业“三同时”建设有时会监管不到位,对建设项目申请验收时限执行的要求又缺乏强制性,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带来很多困难[5]。

3.对策

3.1规范法律政策,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为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可靠性和公平性,急需进一步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深度细化“三同时”规范,提高违反规定的可操作性和“三同时”规定的强制性。同时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使建设单位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促使企业自觉按照环保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3.2强化监督管理,及时修改和补充环保批文

环保监测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监测控制力度,不能仅局限对环保设施末端排放物的监测,而是要把监督贯穿到建设项目“三同时”全过程。及时发现企业已建成部分是否已按照审批规模建设,对于未达到、不能达到审批规模,或原有的生产项目不再生产的,应要求企业重新报请环保管理主管部门对排污总量进行审核和核定,及时修改和补充环保批文,并行文纳入验收监测。

3.3拓展验收监测种类,建立常态排污监控机制

环保主管部门面对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验收监测数据标准,提高验收监测技术水平,拓展验收监测种类,尤其是一些有机污染物等特征污染因子。同时可适当增加采样间隔时间,防止因市场变化等造成企业未达到75%以上的生产负荷工况下进行现场监测的情况发生。同时建立常态排污监控机制,动态管理企业常态排污水平和总量指标,及时监控企业非正常生产污染物排放情况,减少项目单位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的违法行为发生。

3.4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加强验收监测机构自身能力建设管理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州市的验收监测能力有待增强,大部分二级监测站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导致有些常规的监测因子有时会监测不准,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困难。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也参差不齐,与规范格式标准有一定差距。建议加大对环境监测部门的管理检查和技术培训,强化验收监测人员在验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对验收监测人员监测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定期考核,持证上岗,提高工作人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对验收监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反腐倡廉教育,指出怎样的不良行为会危害到个人名誉,避免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警示工作人员在验收过程中不能越界,建立一个良好的纪检监察工作环境[6]。

4.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也容易存在各种问题,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上漏洞,本文粗略的分析了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待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给于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骆虹,林宏.浅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67-69.

[3]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63-66.

[4]崔晓.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难点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57-58.

[5]孙松.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环境,2012,25(3):101-10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篇4

备注:本表须递交一式两份(原件);国家涉密项目需在各申报材料上标注密级。

上海环保局制2010-

4声明:特此确认,本申请表所填写内容及所附文件和材料均为真实的。我/我单位承诺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内容不实之后果。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

注:

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2、(12)=(6)-(8)-(11),(9)=(4)-(5)-(8)-(11)+(1)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验收结论 篇5

该工程许可证齐全,招标程序及报告程序完全,勘察设计报告符合要求,设计经审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人员能及时到位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施工单位能认真按照设计文件及国家建筑工程验收规范、企业标准组织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监理单位能按照管理规范和设计文件及验收规范劲力控制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服务质量满足合同要求。工程质量所含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结果符合要求,经验收组一致评定本工程为“合格”

该工程经验收组对工程竣工资料的检查和实体的检查,认可该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该工程许可证齐全,招标程序及报告程序完全,勘察设计报告符合要求,设计经审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人员能及时到位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施工单位能认真按照设计文件及验收规范。企业标准组织施工,质量达到公司质量要求。

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篇6

该工程按照云南省建设厅云建建【2008】287号文件要求作了分户验收,验收时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提出了验收意见,针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已经整改完毕

一、工程概况:

××项目座落于××市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滇池路六公里西贡码头前段迎海路旁,西临海艺花园小区,东临××别墅群,南临国宾馆,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以高原湖泊滇池为依托,西山睡美人为屏障,依山旁水,拥有满面苍翠的自然景观和清新的空气,项目建筑造型独特,具有西方式建筑特色和风格,是聚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本工程规划许可证号:昆规建证(2008)04××号和(2009)0××号;施工许可证号:度建字20××第××号;施工图审查批准号 昆施审 hj 20××-0××,其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共××个单位工程,建筑功能为商铺,建筑最高17.45m。基础为静压预制管桩上独立承台基础,地梁连通,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抗八度地震设防。工程于2009年××月××日开工,200*年××月××日提交验收。

二、该项目工程完成简况:

根据参建各方合同约定的内容,工程设计、施工等均按要求的项目完成任务,达到合同的质量等级要求,在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及云南省××市有关规定。本工程地下土质土层复杂,属于软土地基,工程造型独特、美观,跨度大,施工工序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单位编制了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施工方案。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资料、施工管理及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出厂检验报告等档案资料齐全有效。根据各方合同约定的内容,审查完成情况如下:

1.完成设计项目情况:基础、主体、室内外装饰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室外工程;小区市政道路工程。经审查基础工程合格、主体工程合格、室内外装饰工程合格、屋面工程合格;给排水工程合格;建筑电气工程合格。

2.完成合同约定情况:总承包合同约定、分包合同约定、专业承包合同约定经审查已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完成。

3.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经审查建设前期、施工图设计审查等技术档案齐全;监理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齐全;施工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齐全。

4.试验报告:经审查主要建筑材料(钢材、水泥、砖、砂、石、防水材料、电气材料等)试验报告本文来源: http://齐全,符合要求。

5.工程质量保修书:工程质量保修书已签订,并编制了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和房屋使用说明书。

三、监督和整改情况:

在工程建设的每一分部、分项过程中: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程的检查,检查中严格地把住了质量关,对需要整改的地方,一经提出施工方便立刻认真整改,整改后监理方进行复查验收,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施工,配合各参建单位完成了本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严格按照监理大纲、监理程序做,保证了工程质量。

四、验收单位组成:

按照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的要求和《云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建设单位于2008年××月××日组织了初验,2008年××月××~××日进行了分户验收。2008年××月××日组织竣工工程的正式验收,参加竣工验收的建设、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及监督站等人员的组成符合要求。

五、验收整改情况:

该工程按照云南省建设厅云建建【2008】287号文件要求作了分户验收,验收时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提出了验收意见,针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已经整改完毕,由各有关单位进行了复验通过。并作了《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检查记录》。该项目还做了桩基础静载和动测试验;还请省质检站作了主体结构实体检测、室内环境检测、等电位检测等安全性检测,检测报告由质监部门提供,检测结果合格。

六、工程总体评价:

经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监督等单位共同密切配合,金都商集工程已经顺利完工。达到竣工验收条件,现正式组织竣工验收。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篇7

1 存在的问题

1.1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定位不明, 其主管部门为各级环境监测站, 是按照相关环境主管行政部门进行的划分, 但是其活动又是按照各企业的委托展开的, 因此其定位属于行政工作还是市场行为划分并不明确, 这造成验收监测工作的难以开展;其次, 由于验收监测工作定位不明确, 很多主管部门对其并不重视, 在此背景下, 很多企业钻此漏洞, 能不申请验收就不申请验收, 造成很多项目管理失控。

1.2 验收监测收费不能与时俱进

至今, 各级监测站收费标准大多采用90年代初期制定的, 监测标准中的污染物种类较90年代已增加很多项, 监测方法与监测仪器有较大的更新, 而验收监测仅收采样与分析费, 环境管理检查、公众意见调查与采样、分析的工作量一致, 而后者无收费依据, 造成了监测成本高与监测收费低的矛盾, 严重影响了验收监测工作的积极性及监测质量。

1.3 环境监测人员素质要求

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进行验收监测的主体是各级环境监测站, 但是由于监测站的某些验收监测人员素质较低, 对验收监测所需的技术、工艺较为生疏, 对中产污环节、排污规律、排污量以及污染处理设施的设计、原理、生产参数、处理效率等无法准确把握, 导致目前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流于形式, 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1.4 验收监测对工况的把握不准

为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根据验收监测相关的技术规范, 要求现场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要达到设计负荷的75%。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生产负荷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的运行不正常。为了体现政府服务企业的理念, 验收工作需要进行, 而监测数据需有一定的前提限制, 才能保证验收监测的质量。

2 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为了迎接挑战, 我国必须从各方面进行努力, 在认识到问题之后必须进行改进创新。为了我国环境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能更加保质保量的完成,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 加强验收监测管理工作

国家环保部门应明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定位, 若明确验收监测工作属于一项行政管理工作, 赋予各级监测站验收监测的执法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以国家行政机关名义, 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主动积极验收监测。为此, 国家环保部门应该尽快以文件的形式对此做出规定, 明确其性质定位为技术执法, 准许其主动对企业的建设竣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验收与监测。

2.2 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是属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一种,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的方式进行, 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不同的环保设施或不同的监测难度制定一个类似于环评收费制度的指导性文件, 出台新的全国统一的监测收费标准, 各级监测站在验收监测工作中成本高、收费低, 入不敷出的问题才能解决。

2.3 加强专业人员素质

由于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环节, 其涉及面广, 技术要求高, 要想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 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 加强培训, 使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同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一项技术工作, 需要借助各项设施, 因此提高环境监测的硬件设施也是必备的,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设施更新的投入。

2.4 加大监管力度及处罚力度

对建设项目要实施全程环境监管, 根据统一制定的验收评判标准来进行监管。若建设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污染防治措施达不到环评及批复的要求, 坚决不允许试生产;对于不申请验收或经验收监测达不到要求, 就进行试生产的企业, 要加大处罚力度, 从而使得验收监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执法。

参考文献

[1]徐玉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的有关问题[J].江苏环境科技.2007, 02.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篇8

关键词:电厂;竣工;环保验收

1.工程概况

江苏某电厂本期建设 2×1000MW 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 2 台 2980t/h 直流锅炉,同期建设四电场静电除尘装置、烟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 并在采取低氮燃烧技术的同步安装催化还原法 (SCR)烟气脱硝装置。

2.污染物及其防治措施

2.1 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

2.1.1 废气及无组织

(1)废气

工程废气排放主要为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 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 2 、NO X 等。通过安装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四电场静电除尘装置以及采用低氮燃烧器,同时采用 SCR 脱硝系统等措施,降低 SO 2 、NO x 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无组织

项目在生产中易产生粉尘,主要来源于碎煤机室、石灰石仓、煤粉仓及粗、细灰库、储煤场、卸煤起尘等环节的粉尘无组织排放。采取的降尘措施有:在新建封闭煤场的四周安装有防风抑尘墙,墙总长 700m,高度 20m,面积 14000m 2 ;输煤系统采用密闭输煤栈桥, 各转运点均设有除尘设施,并安装水冲洗系统;皮带机的导料槽出口设置喷雾装置; 各转运点尽量降低落差,落差大的转运点均设有缓冲锁气器;各条胶带运输机导料槽处设有防尘和喷雾装置;煤场采用旋转喷淋装置进行抑尘。项目还建有液氨罐区,会产生氨的无组织排放。

2.1.2 废水

工程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 含煤废水、 化学酸碱废水、锅炉及空预器酸洗废水、脱硫废水等。生活污水经新建的 10m 3 /h 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绿化喷淋及道路冲洗等; 含煤废水经一体化煤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煤场喷淋、 栈桥冲洗; 化学酸碱废水、锅炉及空预器酸洗废水、脱硫废水经中和、絮凝、沉淀后回用作除灰渣用水、煤场喷淋、栈桥冲洗水、地面冲洗水;本期工程雨水通过雨水下水道自流管网、雨水泵房及压力排放管后经雨水口排入长江。

3.验收监测内容与结果评价

3.1 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废气监测结果表明:

1)1#机组锅炉排放烟气中烟尘、SO 2 、NO x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11.0mg/m3 、29.4mg/m3 、30.9mg/m3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3)表 2 标准要求;脱硝装置脱硝效率平均为81.7%,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平均为 99.7%,烟气经脱硫装置后除尘总效率平均为 99.9%,湿法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平均为 99.0%。

2)2#机组锅炉排放烟气中烟尘、SO 2 、NO x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11.0mg/m3 、34.8mg/m3 、36.2mg/m3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 2 标准要求;脱硝装置脱硝效率平均为81.8%,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平均为 99.7%,烟气经脱硫装置后除尘总效率平均为 99.9%,湿法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平均为 98.5%。

3)1#、2#机组的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及除尘效率、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均达到国家环保部批复中脱硫效率不得低于 93%,除尘效率不得低于 99.7%,脱硝效率不得低于 80%的要求。40烟囱排气烟气黑度均小于林格曼 1 级,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3)表 2 标准要求。

3.2 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与评价

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表明:

1) 电厂无组织排放下风向颗粒物的浓度最大值为 0.45 ㎎/m 3 ,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

2) 氨罐区周界无组织排放氨的浓度最高值为 0.14 ㎎/m 3 , 满足参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级新扩改建标准。

3.3 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废水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

1、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出口 pH 值以及氟化物、COD、SS、石油类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一级标准;

2、脱硫废水处理设施出口废水中总镉、总汞、总砷排放浓度均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1 标准;

3、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出口废水中 pH 值以及氨氮、动植物油、COD、BOD 5 、SS、LAS、总磷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一级标准;

4、灰场地下水中 pH 值以及氟化物、总硬度、总镉、硫酸盐、总铅、 总汞、 总砷排放浓度均满足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Ⅲ类标准。

4.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工程根据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国家环保总局对该项目环评批复的要求以及初步设计环保篇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环保设施的建设,做到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1.1 废气及无组织

废气监测结果表明:

1)1#机组锅炉排放烟气中烟尘、SO 2 、NO x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11.0mg/m 3 、29.4mg/m 3 、30.9mg/m 3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3) 标准要求;脱硝装置脱硝效率平均为 81.7%,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平均为 99.7%,烟气经脱硫装置后除尘总效率平均为 99.9%,湿法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平均为 99.0%。

2)2#机组锅炉排放烟气中烟尘、SO 2 、NO x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11.0mg/m 3 、34.8mg/m 3 、36.2mg/m 3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标准要求;脱硝装置脱硝效率平均为81.8%,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平均为 99.7%,烟气经脱硫装置后除尘总效率平均为 99.9%,湿法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平均为 98.5%。

3)1#、2#机组的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及除尘效率、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均达到国家环保部批复中脱硫效率不得低于 93%,除尘效率不得低于 99.7%,脱硝效率不得低于 80%的要求。

4.1.2 废水

废水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

1、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出口 pH 值以及氟化物、COD、SS、石油类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2、脱硫废水处理设施出口废水中总镉、总汞、总砷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

4.1.3 噪声

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厂界 4 个厂界噪声测点昼间等效声级在 52.1-57.7 dB (A) 之间,夜间等效声级在 49.8-53.1 dB(A)之间 , 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3 類标准。

4.1.4 固体废物排放、处置及综合利用措施

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燃煤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量(30.5万吨/年)和炉渣(3.5 万吨/年)、脱硫产生的石膏(11 万吨/年),目前综合利用率为 100%。综合利用不畅时运至电厂备用灰场。

4.2 建议

(1)针对全厂烟尘总量超出总量控制指标的现象,尽快对江苏某电厂一、二期机组静电除尘器进行改造;

(2)加快灰场的改造工程,做好防渗工作,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道路竣工验收报告 篇9

首先,我代表公司向在百忙之中来参加验收庆阳市西峰区南北大街道路改造工程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庆阳市西峰区南北大街道路改造工程现已完工。自2012年3月开工以来,在庆阳市市政工程监督管理站,庆阳市西峰区住房和城乡建局以及庆阳市业兴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参建人员尽职尽责的精心施工,现已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于2013年5月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预验,预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现具备竣工验收条件,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本工程予以验收。

我就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及专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由陕西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由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勘察,庆阳市盛捷公路检测有限公司跟踪检测,庆阳市业兴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承建施工,该工程位于西峰区中心,道路共长3580.47米,规划红线宽50m,本次实施36米,内容设计及道路工程、电力、电信工程、供热工程、给水工程(包含分质供水)、排水工程(雨水、污水)、照明工程等,本工程于2012年3月19日开工,2012年11月18日竣工。

二、工程质量

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进行,真正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职能管理体系,本工程设立项目经理室、安全组、施工组、测量组、质检组、实验室等6个组室,同时公司为本工程配备了高技术、强管理的项目领导班子,配备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专职质检员组成,质量管理小组,从项目部到施工班组形成层层把关的质量管理体系。

2、切实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材料进场前进行原材料复试试验,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和用于工程实体中。

3、坚持工序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实行小组日检,项目部询检、公司月控制制度,实行奖罚制度,增强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该单位工程无质量隐患,自检合格。

三、完成各子单位工程量如下:

1、道路工程:机动车道沥青面层铺设94368㎡,机动车道沥青基层铺设94368㎡,非机动车道沥青面层铺设26268.9㎡,非机动车道沥青基层铺设26268.9㎡,水泥稳定砂砾120636.9㎡,石灰稳定土(机动车道12%的96844.58㎡、非机动车道10%的28308.9㎡),平石7084.6㎡、机非分隔带花岗岩铺装5035.5㎡,人行道花岗岩铺装18832.5㎡,花岗岩路缘石7343米,环保砖8412.28㎡,隔离墩1381个,花岗岩树坑板852套。

2、排水工程:

雨水工程:安装钢筋混凝土钢承口

III

级管D=800mm—1200mm合计3405米,安装增强钢带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300mm合计728米,检查井48座,收水井146座。

污水工程:安装增强钢带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500mm合计3183.49米,安装增强钢带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300mm合计1300米,检查井118座。

3、给水工程:PE管安装dn=400mm2176米(不含拉管471米),PE管安装dn=200mm180米,钢筋混凝土检查井:83座。

4、分质供水:PE管安装dn=110mm30176米(不含拉管471米),PE管安装dn=69mm501.4米。钢筋混凝土井:31座。

5、电力工程:砖砌电力沟:1501.6米,钢筋混凝土电力沟:1120米,电力人孔井:38座,电力支架:(1.6米的3100套,1.2米的2430套),镀锌钢管安装(d200的11319.8米,d150的23406.8米),镀锌扁铁5243.2米。

6、电信工程:波纹管φ110的72173米(不含拉管125米),7孔梅花管φ110的37813(不含拉管125米)米,镀锌钢管d125的5100米,人孔井100座。

7、供热工程:黄夹克无缝钢管:4733米(D630、D529、D478、D377、D219)无约束补偿器62个,支架36座。

8、照明工程:LED安装路灯203基,景观性箱变3座。

四、安全管理

以项目经理张鹏任组长,全面支持协调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安全员刘美均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具体工作与落实,组员配合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安全员到工人的生产系统作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安全生产责任制作到横向到边,人人有责。

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安全管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控制,并制定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人安全生产职责,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制度,在施工中对工人进行各种管理制度教育学习,以及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作到控制在先,预防为主。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

贯彻落实安全责任:

所有施工人员入场前均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卡、各班组、个人均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每周举行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安全教育活动记录,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验收合格。

本工程编制了各项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且应急预案齐全。

阶段安全评价:

1、第一阶段完成工程量15%评分90.14分,安全评定合格

2、第二阶段施工三个月评分88.07分,安全评定合格。

3、第三阶段附属工程评分88.67分,安全评定合格。

安全总体评定为合格。

五、验收评定标准

本工程验收评定标准以现行国家验收统一评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JJ1-2008)为依据。

六、质量评定及保证资料

1、所有进场材料均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及保证资料齐全。

2、该项目隐蔽工程验收单,技术复核验收单齐全、班前安全交底、安全教育、文明施工资料齐全。

3、技术资料共检查584个检验批,合格584个检验批,其中:

(1)道路路基分部共220个检验批,合格220个检验批;(2)道路基层分部共56个检验批,合格56个检验批;(3)道路面层分部共21个检验批,合格21个检验批;(4)非机动车道基层分部共28个检验批,合格28个检验批;(5)非机动车道面层分部共28个检验批,合格28个检验批;(6)人行道分部共70个检验批,合格70个检验批;

(7)附属构筑物分部(包括电力、雨、污水、分质供水、电信、照明、供热工程)共161个检验批,合格161个检验批。

本单位工程的七个分部工程总体评价为:“合格”。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分部观感质量评定为“好”。

本工程经公司自检质量等级符合验收标准,望各位领导及专家对该工程予以评定验收。

最后我代表项目部对前来参加该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

二0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西峰区南北大街道路改造工程

竣 工 验 收 报 告

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

环保竣工验收报告 篇10

项 目

名 称: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照片 xx省环境监测总站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项目

建 设 单 位:xx公司

承 担 单 位: xx省环境监测总站 承担单位负责人:

项 目 负 责 人:(验监证字第200406139号)

报 告 编 写:

报 告 审 核:

协 作 单 位: xx省环境监测总站

电话:

传真:

邮编:

地址:

言...........................................................................................................................1

一、验收监测依据.....................................................................................................3

二、项目概况.............................................................................................................4 2.1地理位置.............................................................................................................4 2.2工程基本情况.....................................................................................................4 2.2.1 平面布置...........................................................................................................................4 2.2.2 主要建设内容...................................................................................................................7 2.2.3 主要工程变更.....................................................................................................................8 2.2.4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8 2.2.5 生产规模...........................................................................................................................9 2.2.6 公用配套设施情况...........................................................................................................9 2.2.7 劳动定员及工作时间.....................................................................................................10 2.3 工艺流程.........................................................................................................10 2.4 主要污染物及环保治理措施.........................................................................11 2.4.1 废气.................................................................................................................................11 2.4.2 废水.................................................................................................................................13 2.4.3 噪声.................................................................................................................................13 2.4.4 固体废物.........................................................................................................................14 2.5 环保设施投资情况.........................................................................................14

三、环评结论和环评批复要求.................................................................................16 3.1 环评主要结论.................................................................................................16 3.2 环评建议..........................................................................................................16 3.3 环评批复意见.................................................................................................19

四、验收监测评价标准...........................................................................................23 4.1 废气验收标准.................................................................................................23 4.2 废水验收标准.................................................................................................23 4.3 噪声验收标准.................................................................................................24 4.4 总量控制指标.................................................................................................24

五、监测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25 5.1 监测分析方法.................................................................................................25 5.1.1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25 5.1.2 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5 5.1.3 噪声监测分析方法.........................................................................................................26 5.2 验收监测仪器.................................................................................................26 5.3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27 5.3.1 气体监测分析.................................................................................................................27 5.3.2 水质监测分析.................................................................................................................27 5.3.3 噪声监测分析.................................................................................................................28

六、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6.1 验收期间工况.................................................................错误!未定义书签。6.2 废气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6.2.1监测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6.2.2监测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6.3 废水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6.3.1 监测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6.3.2 监测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6.4 噪声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6.4.1 监测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6.4.2 监测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公众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7.1 调查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7.2 调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7.3 调查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环境管理检查...................................................................................................29 8.1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29 8.2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规章制度.....................................................................29 8.3 厂区绿化.........................................................................................................29 8.4 事故应急预案.................................................................................................30 8.5 污染物总量控制.............................................................................................30 8.6 排污口规范化.................................................................................................30 8.7 卫生防护距离.................................................................................................31 8.8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31

九、结论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9.1 监测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9.1.1废气....................................................................................................错误!未定义书签。9.1.2废水....................................................................................................错误!未定义书签。9.1.3噪声....................................................................................................错误!未定义书签。9.1.4污染物排放总量................................................................................错误!未定义书签。9.1.5固体废物............................................................................................错误!未定义书签。9.1.6公众意见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9.1.7环境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9.2 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篇二:环保竣工申请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海安县环保局:

我公司投资建设的海安县佳友机械有限公司环保机械制造项目已建设完成,各项环保设施投入运营正常。

本项目位于海安县开发区开发大道,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880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现建有办公楼两幢,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烟尘,焊接烟尘产量约为0.0024t/a,排放速率为0.0009kg/h,年产量较低,以无组织形式逸散在车间,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烟尘浓度。本项目自来水用量为640t/a,均为生活用水,每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576t,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海安恒泽水务有限公司的接管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海安恒泽水务有限公司统一处理,达标后排入通扬运河。本项目主要噪声设备为轻型龙门刨铣床,立式升降铣床,牛头刨床,车床,摇臂钻床,交流电焊机,氩弧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其单台噪声值约为80--85db。现已合理布置噪声源,采取减震润滑措施,并将车间进行隔声,同时在车间外围布置绿化带,确保项目不造成噪声超标。本项目钢材边角料产量约为1.4t/a,对外出售。生活垃圾产量约为2.5t/a,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综述,海安县佳友机械有限公司环保机械制造项目已达竣工环保验收条件,特申请竣工环保验收。

海安佳友机械有限公司 2013年8月5日篇三:环保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工 程 竣 工 报 验 单

工程名称:xxx 编号:

环保工程

工 程 名 称:施 工 单 位:竣工验收日期 : 竣 工 报 告 xxxx xxxx xxx 工 程 概 况

竣 工 条 件

工 程 质 量 验 收 情 况 篇四: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监测报告

()环境监测()字(2011)第05号

项目名称: 年产30000吨有机颗粒燃料项目

委托单位: ××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〇一一年九月

承担单位:××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站 长: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 核: 参加人员: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通信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地址:

目 录

前言 ???4 第一章 总论???5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8 第三章 竣工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 12 第四章 环保管理检查?? 16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8 附录1 《××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有机颗粒燃料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意见,××县环境保护局2011年5月30日(平环建函[2011]21号);

附图l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图; 前 言

××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有机颗粒燃料生产项目,由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作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总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50万元,占项目投资的5%。生产规模为年产有机颗粒燃料10000吨。员工总数约为10人,均不在厂区内食宿,每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天数300天。

该项目于2011年4月由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2011年5月30日××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了批复(环建函[2011]21号)。该项目环保投资约50万元,于2011年7月委托梅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制订了废气处理方案设计,现已投入运行。经环保主管部门核查,该项目基本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可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受××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站承担了该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在收集有关资料和现场监测及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本验收监测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编制依据

1、国家环保局文件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中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国家环保总局13号为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3、关于《××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有机颗粒燃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意见,××县环境保护局2011年5月30日(环建函[2011]21号);

4、××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5、××县光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验收监测委托书。1.2监测目的

1、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评价该项目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是否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2、评价该厂区所产生及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是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排放要求;

3、核定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否符合环评要求;

4、检查该厂区的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检查该项目环评批复意见的落实情况,全面反映环保管理状况并提出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1.3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

1、废水篇五:环保竣工验收会报告

重庆市南桐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 汇报材料

二0一二年一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午好!很高兴在新年伊始,迎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我公司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的验收,在此诚挚对大家表示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心。

下面我就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的基本情况、环境保护投入、污染物治理情况、资源综合利用以及企地和谐发展等情况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一、公司的基本概况

重庆市南桐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控股、重庆建工集团参股的水泥企业,是重庆市单线最大的资源综合利用水泥公司。

公司于1999年9月建成年产15万吨湿法水泥生产线,2008年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号召,于2008年底关停原湿法水泥生产线,由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南桐矿业公司和重庆市建工集团共同出资,投资7.0亿,2010年7月建成4500t/d熟料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公司占地面积220亩,现有职工360人。公司主要产品有“南特”牌p.c32.5、p.c32.5r、p.o42.5、p.o 42.5r、p.o52.5等各强度等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2011年,公司水泥熟料产品共销售214万吨,利润6000多万元。公司坚持以保护环境为立厂之本,以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为工作准则,坚持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根本,致力于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用量,减少废资源堆放占用土地,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以创建环保、清洁﹑资源节约型的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宗旨,打造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努力推进地区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公司在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先后受到来公司指导工作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李泽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能源政策和能源效率项目技术顾问艾迪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煤炭综合处处长李豪峰、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平、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承志、重庆市煤管局副局长韩贵钢、中材国际副总裁蒋中文以及水泥企业同行等专家领导的赞许,特别是德国专家曾说公司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表示由衷的称赞。

公司曾先后多次荣获中国名优产品、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用户满意产品、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集体、重庆建材行业重点企业、重庆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优秀企业、重庆市质量效益型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污染物治理、严格环保管理,创建环保型标杆水泥企业。

公司致力追求蓝天、碧水、清新空气和低噪音生产的环境目标。公司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在设计时,将环境保护列为设计工作的重点,认真完成环评工作,在建设期间按设计完成施工,试生产期间同时投入环保设施使用,严格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的“三同时”执行。

最大化投入噪声治理,成效显著。公司的水泥生产线是由国内三大水泥设计院之一的“成都设计院”设计,设计时就充分考虑水泥生产过程的磨机、空压机及风机、余热发电锅炉排气、发电机和风冷却塔等高噪音设备,从工艺设计选型上就选用了噪声相对较低的高效带辊压机的闭路磨、立磨、螺杆式空压机等设备。

对高噪音的罗茨风机、熟料冷却风机等设备配套隔声和消声构件,对高噪音的石灰石破碎设备设计时考虑噪声污染,将破碎房设计在石灰石矿山的地下山坳里,同时安装减振垫,将破碎机房用空心砖和隔音板密闭。

去年试生产期间,公司对噪声治理继续加大投入,弥补设计缺陷。采取自行治理与请专业噪声公司治理相结合,采用重点治理与全面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公司内部对各防噪门进行完善,对提升机物料与金属撞击产生的噪声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与专业噪声治理公司签定噪声治理合同,安装了101台消音器、4000平米隔音(消音)墙和33座消音罩,通过这些大量细致的工作,我公司的噪音治理成效显著,特别是

窑尾的排风机的烟囱安装了一个重达60吨的消音器,在全国是首创,其噪音从治理前的108db降到69 db,噪声降低39 db;水泥磨的高浓度收尘器排气口从109 db降低到73.5db,降低了35.5 db。我公司的噪声治理与重庆周边的新嘉南水泥公司、綦江的科华水泥公司、涪陵的华新水泥公司、重庆富皇等水泥公司相比,噪声治理工作做得更突出,治理效果更好,噪声治理走在了全国水泥行业的前列,治理投入也是其他水泥公司无法比拟的,我公司试生产期间噪声治理投入近700万元。加大粉尘污染治理,达标排放。公司为了有效控制粉尘和烟尘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时采取以防为主的方针,从工艺流程上尽量减少扬尘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破碎后的石灰石采用密闭的圆形堆棚堆放,煤炭、砂岩、锅炉炉渣、石子和石膏等原料采用7个密闭堆棚储存;粉煤灰﹑生料粉﹑熟料等半成品和水泥成品均采用14个密闭储库储存,公司内物料输送采用2500米密闭输送皮带输送,减少了无组织排放。公司对生产过程中的排尘点安装了70台高效除尘器,是重庆市同规模水泥企业中使用收尘设备最多的企业,投产后除尘效率达99.99%以上。

上一篇:活动细节流程的安排下一篇:关于放弃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