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精选6篇)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篇1

此次行动共检查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55家,持有卫生许可证47户,持证率88.68%;均采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完全处理方式。此次检查对53家水厂全分析监督采集水源水样12份、出厂水样53份,经区疾控中心检测,12份水源水样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合格率100%;53份出厂水样合格34份,合格率64.15%。对水质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19家供水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44400元。

截止10月20日,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7起,采集出厂水样16份,合格11份,合格率68.75%;采集末梢水水样10份,合格6份,合格率60.00%。立案查处3起,罚款金额7000元。

检查的主要内容为:供水单位是否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直接从事管、供水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水源防护措施是否得当;水处理工艺是否符合卫生规范和要求;是否规范投加消毒剂;使用的涉水产品是否取得相关卫生许可批件;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水质检测情况等。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

1、所查供水单位包括农村改水项目单位,无论新建、改建或扩建均未经预防性审查验收。

2、部分供水单位未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供水,或者许可证未及时年审校验。

3、水源污染情况有愈发严重的趋势。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化工企业、养殖企业增多,致使部分水源受工业废水、城市垃圾等污染,而农村水厂无力进行净化处理。

4、各水厂普遍存在无水质自检能力,少数水厂甚至无余氯监测设备或不按监测结果调整加氯量,仅凭经验加氯消毒。

5、未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

6、全区农村水厂规划布局混乱,小型水厂建设过多,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供水区域界定不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7、政府各部门信息沟通不够。有些小型改水项目所建饮水工程,卫生部门不了解信息成为卫生监督的空白点,致使水源防护、制水工艺、卫生设施、供水能力、卫生许可、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能实施事后监督。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现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其立即整改。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要求各乡镇自来水厂加强水源防护,严防污染;严格遵守制水工艺规范,加强水质净化消毒处理。要求其按照水源水浊度、污染程度等确定制水混凝剂、消毒剂的投加剂量,确保所制供水各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宣城市宣州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011年10月21日

附表

4201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汇总表

表52011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检查汇总表

市(县、区)单位(盖章):宣州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检查单位数、合格单位数、合格率栏内请分别同时填写检查批件种(次)数、持合格批件数、持合格批件率。

填表人:徐旭东联系电话:3027491填表日期:2011.10.21审核人:蒋成亚单位负责人(签字):

附表62011年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检查情况汇总表

宣城市单位(盖章):宣州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注:1.检查单位数为存在新改扩建项目单位数;2.检查单位数、合格单位数、合格率栏内请分别同时填写检查人数、合格持证人数、合格持证率;3.检查单位数、合格单位数、合格率栏内请分别同时填写检查批件种(次)数、持合格批件数、持合格批件率。

填表人:徐旭东联系电话:3027491填表日期:2011.10.21审核人:蒋成亚单位负责人(签字):

附表72011年学校自备供水卫生管理情况检查汇总表

县单位(盖章):宣州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分别同时填写检查人数、合格持证人数、合格持证率;4.检查单位数、合格单位数、合格率栏内请分别同时填写检查批件种(次)数、持合格批件数、持合格批件率。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篇2

1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现状

经过调查,2014年我市共有日供水百吨及千吨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104家。其中城市设计日供水千吨以上水厂11家、城市其他水厂1家,农村设计日供水千吨以上水厂30家、农村设计日供水百吨以上水厂62家。全市日供水百吨及千吨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持有卫生许可证占37.5%。有专(兼)职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占94.2%、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防护占62. 5%、配备饮用水消毒设施设备占47.1%、用于饮用水消毒的产品有卫生许可批件占27.9%、现场检测水质消毒剂余 量合格占11.5%、纳入卫生 监督协管 占84.8%、卫生行政处罚0起。见表1和表2。

纳入卫生监督协管情况:是指该供水单位是否被纳入卫生监督协管,已纳入卫生监督协管为合格,未纳入卫生监督协管为不合格。

2生活饮用水卫生存在的问题

注:消毒剂余量:集中式供水检测出厂水。

从表1、表2可见,在104家供水单 位中有效 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仅为37.5%(39/104),部分集中供水单位虽然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但对饮用水消毒认识不够,水质未按要 求进行定 期消毒,或将消毒、检测设备长期 闲置,未能正常 使用;由于资金 条件缺乏,暂无自检设备、人员和水 质检测能 力,不能定期 进行水质检验以及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资料;农村集中式 供水单位 卫生许可 证持证率 较低仅为30.4%(28/92),部分农村水厂供水单位供管水人员不能按时 进行健康 体检和上 岗培训,相关卫生管理制度 不健全,没有配套 相应的饮 用水消毒 设施设备。

其次是消毒存在 问题,部分乡镇 供水单位 未对水质进行净化 处理和加 氯消毒,饮用水输 送要经过 漫长的管网系统,有的管道因老化或损坏,易产生二次污染。供水设施防护不当极易导致污水倒灌入饮用水水源井,污染饮用 水水质。虽然全市 生活饮用 水基本上都是深层 地下水,但是国家 卫生标准 明确规定生活饮 用水应经 消毒处理[2],即不论是 地面水还是地 下水,生活饮用 水水质卫 生要求是 强制性的[2]。而实际上有些自备水源以及农村饮用水消毒处理不符合要求,在夏季容 易引起农 村生活饮 用水细菌学指标超 标,这些都是 引起介水 传染病的 暴发流行的主要隐患。

第三,我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当前,我市的县(区)级卫生执法人力不足、人才短缺、新老专业人员断代,有的监督机构可以说是后继乏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性人员更是寥寥无几。 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上,存在着地方政府非常重视, 而专项资金不予投入的现象,多数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依然靠收费维持生活饮用水卫生执法工作。

3对策

我市生活饮用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消毒剂余量低于国家标准值。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的标志之一,如何提升本地区农村居民饮用水质是一个当前迫在眉梢的课题[3],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最佳管理方法是预防性管理。

3.1加强培训与宣传

一是加强在卫生监督员中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专业知识培训 与宣传,如举办生 活饮用水 卫生监督 全员培训班,现场卫生 监测技能 培训班和 卫生监督 协管员培训班,对生活饮 用水卫生 监督法律 法规规章与标准进 行培训,明确生活 饮用水卫 生监管要 点和执法范围,细化各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执法内容,要求卫生监督员系 统学习和 掌握,使之适应 生活饮用 水卫生监督工作发展的需求,全面普及、强化和提升各层次各专业卫生监督人员的生活饮用水卫生专业知识,提升生活饮 用水卫生 监管工作 技能。二是加强对供水单 位的管理 人员、从业人员 的饮用水 卫生知识培训,增强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卫生安全意识,依法强化各类供水单位作为供水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与意识[4],使其在新 建、改建、扩建新的 供水设施 前能自觉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生活饮用水质量。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普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增强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社会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对生活饮 用水卫生 形成社会 群众监督 的局面。

3.2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网络

地(市)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要设置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专门科室[5],县(区)级卫生监督机构要配备不少于3名的专职人员承担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4],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专项责任;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监督协管人员的积极性,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突发事件和违法行为报告职责,赋予其协助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日常生活饮用水卫生巡查及违法行为协查的责任,从而形成覆盖市、县、 乡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责任体系。

3.3建立沟通协调工作机制

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卫生监督机构与疾控中心建立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成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领导小组,明确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分工与责任,确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项目、频次、报告范围,报告内容及程序。

3.4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基本装备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应急和现场监测基本装备,全部配齐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仪器,改变基层卫生监督机构靠收费维持生活饮用水卫生执法工作的局面。

3.5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传染病防治法》是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的主要法律依据[6],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履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职责。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标准,落实供水单位和生产企业责任[4]。发现供水单位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的行为要及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凡是限期整改过期不改者,要依法进行处罚, 绝不姑息。随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高,要确保供水安全卫生的措施落到实处[7,8]。在加大执法力度同时要加强监督指导,提高全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全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摘要:目的: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探索建立卫生监督长效机制,保障饮水安全。方法:对全市日供水百吨及千吨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及检查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104家,持有卫生许可证占37.5%。有专(兼)职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占94.2%、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防护占62.5%、配备饮用水消毒设施设备占47.1%、用于饮用水消毒的产品有卫生许可批件占27.9%、现场检测水质消毒剂余量合格占11.5%、纳入卫生监督协管占84.8%、卫生行政处罚0起。结论:农村饮用水安全尚存在隐患,应加强对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建议政府增加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减少或杜绝介水疾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督

参考文献

[1]马金霞.2004年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学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8):602-6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罗华,付荣生,李川.三峡库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7):498-500.

[4]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2012-10-29.

[5]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2-01-10.

[6]申屠杭.关于卫生监督机构执行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几点看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8):739-740.

[7]谢仁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杂志,2010,26(17):2023-2024.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篇3

用水监督工作总结

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杜绝公共卫生重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结合我辖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加强公共卫生及生活饮用水监管,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此,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进行了集中部署,并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我院为此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确保工作成效

为做好这项工作,我院制定下发了《2012年健康相关产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监督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并调整充实了卫生监督力量,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划片包干,责任到人。

1、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

检查内容: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学校自备供水卫生管理情况及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检查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

2012年公共卫生场所卫生监督和生活饮

用水监督工作总结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检查范围:我辖区的自建水厂和供水设施;;辖区内学校的自备供水;农村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

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

检查内容:美容美发场所用具、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效果和游泳场、洗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管理情况。

检查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检查范围:洗浴场所及辖区内美容美发场所。

检查结果:监督检查洗浴场所1个、合格率100%。美发场所12个、合格率92℅。存在的问题:

(1)部分供、管水人员不具备上岗资格,未能及时办理有效健康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监

测工作不能满足卫生管理要求,蓄水池的观察井盖不及时锁闭。(2)部分美容美发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日常用品消毒记录。

2012年公共卫生场所卫生监督和生活饮

用水监督工作总结

(4)洗浴场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未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消毒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池浴清洗消毒记录,池浴换水记录消毒等。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人员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和生活饮用水监督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和饮用水 的卫生较前有了很大改善。

尚河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篇4

(第1期)

认真履职,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杜绝涉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14年1月21日,石马镇卫

生院卫生监督协管员对辖区生活饮用水单位开展了一次专项卫生全面监督检查。

此次检查由卫生监督协管员龙小军带队,重点对饮用水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是否有专(兼)职卫生管理员、取水点是否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水源保护区有明显的严禁事项的告示牌、厂区环境、生产区外围30米范围内卫生状况、消毒设施运转、消毒记录、各类制水、蓄水设施洗消毒、涉水产品是否索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或卫生许可批件(批准文件)、水质自检设施设备和日常检验记录、卫生管理制度、水质检验报告等内容进行详细检查。

通过对辖区集中式供水单位(绵阳市鸿泉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检查中发现,大多数检查内容符合要求,但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未上墙,需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软件资料未进行统一归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卫生监督协管员签发了监督指导意见书,并责令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到位,要求经营单位提高自律性,加强自身管理,切实做好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工作。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篇5

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减少涉水产品引起的水污染事件发生,增强涉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饮用水法律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全区卫生健康国家随机监督抽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卫办发〔2021〕142号)文件精神。贺兰县开展了涉水产品国家随机监督抽检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贺兰县共有涉水产品生产企业6家,其中输配水设备生产单位4家,水处理材料生产单位2家。水质处理器经营单位10家,现制现售饮用水自动售水机经营单位2家。此次监督抽检涉水产品生产企业2家,监督水质处理器经营单位10家,现制现售饮用水自动售水机经营单位2家(共6个应用现场)。

二、监督抽检情况

监督抽检的2家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均持有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产品外包装有标签,有合格证。随机采样的产品经自治区疾控中心检测均合格。监督水质处理器经营单位10家,产品共6个品种,6个品种均持有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标签说明书。监督检查现制现售饮用水自动售水机经营单位2家(共6个应用现场)。6个现制现售饮用水自动售水机上均有产品卫生许可批件,6个现制现售饮用水自动售水机均开展了水质检测(检测项目8项,8项均合格),现场有滤膜更换记录。

二、处罚情况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

加强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学习,特别是涉水产品制造工艺流程的学习,提高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卫生安全。

贺兰县卫生监督所

2024年宣州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内容

选择增城、从化、番禺和白云四个区(县级市)作为调查监测点。增城市与从化市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及山区的代表,番禺区与白云区作为广州经济相对发达的新城区代表,对四区县共15家中小型水厂开展饮水基本情况调查。抽取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样品进行监测,水源水监测项目共28个,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监测项目共34个。重点检测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浑浊度、pH、铁、锰、氯化物、耗氧量)、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常规指标(一氯胺、游离余氯)、放射性指标(总α、总β)共12项。

设计统一调查表《2009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检查表》,对15间供水单位进行现场卫生监督调查。监督调查内容包括水源类型、取水点周围水源卫生防护措施、取水点防护范围内污染源,水处理工艺方面的水净化设施、处理工艺类型、水消毒设施,卫生管理方面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培训证的持证率、建设项目审查验收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的配备等。

1.2 质量控制

2009年7月,举办了广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培训班,对参加水质抽样检测与现场调查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样品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机构必须具有卫生检测资质,分析过程中进行平行样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过高、过低的样本进行复检。

2 调查结果

2.1 饮用水卫生监测情况

2.1.1 水源水、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情况

各区县水源水、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项次合格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监测报告中可以看出主要的不合格检测项目为水源水中重金属汞、金属锰与铁的含量,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中p H、游离余氯、铁和锰的含量。

2.1.2 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与常规微生物学指标的监测情况

由表2及表3可得四个区县比较,其出厂水及末梢水的消毒剂与常规微生物指标均达到标准,而四个区县内只有番禺区采用氯胺消毒法,其他集中式供水单位均采用普通氯化消毒法。由此说明只要消毒措施落实得效,氯胺消毒法或普通氯化消毒法均能达到消毒效果。

2.1.3 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放射性指标的监测情况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总a放射性水平为0.5Bq/L,总β放射性水平为1Bq/L,结果显示四区县15间水厂的出厂水及末梢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指标均合格。

2.2 饮用水卫生监督情况

2.2.1 水源水分布与供水能力情况

本次调查的15间集中式供水单位供水水源均为地表河流,水源水水质均达到Ⅱ级标准,其供水水源分布情况为:东片(增城市)为东江北干流、增江河、西福河;南片(番禺区)主要为沙湾水道、顺德水道;西片(白云区)主要为珠江西航道;北片(从化市)主要为流溪河、白坭河。15间供水单位的供水能力与供水人口。(表5)

2.2.2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

四区县饮用水卫生管理现状良好,在卫生许可证持有率、新改扩建供水工程项目卫生审查验收率、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有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与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持有率都达到100%;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的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增城>从化>番禺>白云;在水质检验人员资质方面,水质检验人员职称的比例,增城市与白云区相近,番禺区中低级职称的比例最高,结果显示检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表6)

2.2.3 集中式供水单位水处理工艺情况

在水质处理工艺方面,有水净化设施且正常运转的均达到了100%。四区县15间供水单位均采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完全水质处理工艺;番禺区与白云区的所有水厂均采取了预氧化、活性炭等深度处理工艺;除从化市的2间水厂外,其他水厂还采用了除臭与除锰的特殊处理工艺;消毒剂与化学水处理剂的投加方式中,除增城市2间供水单位采取人工投放方式外,其他各水厂均采用机械投放。(表7)

3 讨论与分析

由监测监督结果可见,四区县的水源水、出厂水与末梢水项次合格率达到96%以上,各监测分类指标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卫生管理现状良好,但水处理工艺和检测水平还有待提高。

3.1 监测结果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四区县水源水的项次合格率均达到96.7%以上,个别水样的监测项目中存在重金属汞与金属锰、铁指标超标情况。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造成水源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水厂水源十米以内停靠有作业船,大量油污排放到河水中,有的水源河水受到江河上游排放工业、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污染,水质资源遭到破坏。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有直接关系[1,2],乡镇和自备水厂因水源受污染、制水过程无消毒造成肠道传染病流行和暴发的事故常有发生[3,4]。市四区县水厂都能设计完全水处理工艺,个别水厂还采取了深度处理与特殊处理工艺,结果显示,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的项次合格率均达到了98%以上,超标项目主要为pH、游离余氯、铁和锰。这一结果说明水质净化能较好地去除细菌等颗粒物,但对微量或者痕量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四区县监测点中的绝大多数水厂采用铁质输水管道,水源污染、常规水处理后残留的有机物以及输水管道水中pH值变化可以造成细菌生长繁殖,引起管道腐蚀,从而导致水中铁、锰元素含量升高。因此,各集中式供水单位应针对自身水源水质情况,改进传统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推广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

3.2 监督结果分析

目前,四区县15家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单位在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卫生许可证持有率、新改扩建供水工程项目卫生审查验收率、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有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与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持有率都达到100%,并能配备具备一定卫生管理水平和相应卫生知识的人员。现场监督情况发现,各区县供水单位饮用水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仍较低,为适应2010广州亚运会的饮用水安全要求,各单位应完善健全水污染事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救援方案。

综上所述,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通过本次专项监督监测,进一步地掌握了市四区县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情况,为加强广州市区县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了方向。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区县镇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基本卫生情况,对四区县镇共15间生活饮用水厂进行卫生监督监测情况调查分析。方法 通过卫生监督监测及调查,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和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四区县15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均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并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健康证件上岗,水源水、出厂水与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项次合格率均达到96%以上,出厂水及末梢水的消毒剂与常规微生物指标、放射性指标均达到卫生标准。结论 广州市四区县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出厂水与末梢水的各监测分类指标基本达到标准,卫生管理现状良好,但供水单位水处理工艺仍有待提高,卫生监督部门应重点加强对水源水的监管。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卫生监测,卫生状况

参考文献

[1]John B,Richard W,Henry F,et1a.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heal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Environmental Health,2003(206):257—262.

[2]Franciska M.S,Marcel D,Ronald I,et1a.Escherichia coli 0157:H7 indrinking water from private water supplies in the Netherlands[J].WaterResearch,2005,39:4485—4493.

[3]汪华,施平,庄菱.江苏省三起甲型副伤寒暴发调查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90.

上一篇:文化局图书馆工作计划下一篇:2024年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