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文明健康上网(精选6篇)
沙湾县第三小学
同学们:
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适应了广大同学们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已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站上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黄色”内容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也出现一些青少年学生受了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活动,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上通过盗用他人银行帐号等方式谋取钱财、攻击合法网站、通过网络窃取他人研究成果……所有这些现象发人深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学校、社会的共同呼唤;同时也成为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更应当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倡导文明上网,创造全新的网上生活方式,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的先锋,用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在全社会促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风气,营造文明、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客观实际出发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
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上网,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提高我校广大同学的文明上网意识,我们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坚持文明办网,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二、不在网上发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规的言论,不利用网络进行煽动闹事,不在网上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
三、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网站。
四、不提供不健康内容搜索,不发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不登载不健康广告;不在网站社区、论坛、新闻跟贴、聊天室、博客等中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视频信息。
五、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用网络做造谣生事、冒名顶替、诬蔑欺骗、拨弄是非、骚扰恐吓的事情。不利用网络进行个人攻击,毁人声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正逐渐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当属高校学生。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普及, 使人类从工作、学习到娱乐, 从经济、政治到文化, 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 其负面影响也渐露端倪, 尤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是:色情;暴力、游戏和赌博;网上诱拐;网上侵犯性行为;网络依赖;人格退缩, 焦虑、失眠、强迫症和社交恐惧。一旦深陷其中, 便会无力自拔, 以至成瘾。现在青少年迷恋网络已经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到医院进行这方面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很多, 网络对青少年精神卫生方面的影响很厉害。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 长期上网, 会患上网络沉溺症。
网络沉溺者分为五种情形:一是沉溺于网上交易, 如网上购物、网上拍卖及在线赌博等;二是沉溺于网络关系, 如以聊天室、虚拟游戏或网上结识的朋友代替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家人;三是沉溺于网上色情, 如色情聊天室或色情网站;四是沉溺于网上信息, 总是不停地在网上搜索信息或下载数据;五是沉溺于电子游戏。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 形成强大合力, 加强教育引导, 抵御网络的负面影响。
上网成了紧跟时代的新时尚,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们, 自然是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网络正一步步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校学生亦是如此。许多同学把上网作为课余生活。有的学生把聊天交友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把时间、精力用在玩各种网络游戏上。这就是网上的“不务正业”。当然, 并不是所有同学上网都以聊天或游戏为目的, 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联络亲人朋友、谋份兼职或者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也不乏其人, 但是这样的学生没有那么多。
健康上网是全社会都在抓的一项工程, 有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网络的本来意义, 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对此, 大家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接受因网络而走向极端、上当受骗、甚至违法犯罪的教训。
一是因网而“罪”。由于不法分子利欲熏心, 利用电脑技术制作黄色网站来引诱同学们浏览, 加上有些同学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不能抵制诱惑, 因此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因“友”而亡。可以说网上交流非常恣意, 面对电脑荧屏, 轻轻一点鼠标, 就上了国际信息高速公路, 想和谁聊就和谁聊, 想怎么聊就怎么聊。有些经常聊天的同学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 这与现实生活极其不符, 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尤其对一些单纯的少女来讲, 如不及时调整心态, 很容易上当受骗, 因轻信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 被网友骗财骗色甚至丧失生命。
三是因“坛”而“坠”。BBS上的“水木清华”、“珞珈山水”、“白云黄鹤”……并不是同学们很容易联想到的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而是BBS在某种程度上的一个“毒瘤”。
四是因“戏”而废。许多游戏的规则是:玩者第一次在网上玩, 打到一定的分数, 如果再打一定的分数就可上一个层次, 上了层次其功能和能力就会更高更强。有了这种不断上层次、能力不断增强的吸引, 学生很容易玩上瘾。据报道有一名学生玩网络传奇游戏, 因总是“杀不死人”, 挣不了积分, 越玩越恼火, 正在烦恼之时, 旁边一名同学嘲笑他真笨, 于是恼羞成怒的这名学生拿起刀照着嘲笑的同学砍去, 变态的心理使得这名学生无端的发泄, 致使他人惨死在刀下, 造成了终身遗憾。有位专家曾这样指出:无聊上网, 不出三日, 就会把人的大脑变成一堆垃圾。
五是因“熬”而“病”。通宵上网成了不少大学生周末必做的一件事。还有的私自外出, 整夜上网。医学调查表明, 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不振、身体免疫力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异常、反应迟钝等问题发生。就视力而言, 据有关资料报道, 全国许多地区的学生, 由于上网, 近视的达到60%。另外, 上网持续时间过长, 大脑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引起血压升高, 植物神经紊乱, 免疫力降低, 甚至猝死网吧。
所以, 我们要珍惜青春、珍惜健康, 切不可随意“透支生命”;要珍爱学业、珍爱前途, 绝不可任意挥霍自己。同时, 上网还增加了消费支出。大家应该以学业为重, 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减少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 如做不到健康上网, 要坚决戒掉“网瘾”。
作为知识含量较高、素质较好的大学生群体, 要上健康网站, 去绿色网吧, 在网络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网络中有用的部分变为自己的财富。可以利用网络帮助自己查找各种学习资料,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深度、广度;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各种兼职、打工、招聘的信息, 为自己的助学和就业找到好的信息渠道;可以利用网络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社会各界朋友;可以利用网络写稿, 提高写作能力;可以利用网络开班会让大家畅所欲言, 发挥互相交流的真正作用;可以利用网络接受远程教育。总之要懂得运用自我智慧去上网, 把网络作为成长成才的科技工具,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8条指出, 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 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具体地讲应做到不传播有以下内容的信息:
1) 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2) 危害国家安全, 泄露国家秘密, 颠覆国家政权, 破坏国家统一;3)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破坏民族团结;5)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 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6) 散布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 破坏社会稳定;7)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8)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9)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对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以上内容, 造成严重后果的, 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 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的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 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学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使用的有关规定, 要正确理解网络的根本意义, 学会运用自我智慧去上网, 把网络作为捕捉和学习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提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早日成人成才。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认知网络带来的危害, 怎样健康文明上网。
流连于网吧的少年
罗章(化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刚上初中时,罗章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而且与周围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
点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很多有“网瘾”的青少年常常都有相似的原因:家庭教育问题;缺乏学习积极性或在学业上受挫;不善于与周围同学交往;不是老师的“宠儿”,缺少老师的关心。由于学业紧张,频繁的考试,他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因为在网络中没有“失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全球性的信息交换平台,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又一新型快捷的大众传媒,也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手段,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打开窗户,进来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空气,一些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信息的不法网站乘虚而入,散布着大量的有害信息,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青少年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导致逃课、厌学、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登录不良网站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也不胜枚举,网络传播中的负面影响给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引起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倡导文明上网,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恼怒并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
这一件件事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络开启了学生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一些学生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网络交往失度失范
一些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学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络世界里,更有一些学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背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恋或多角恋等比比皆是。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互联网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这里的世界太精彩了,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太大的反差,才深深地被网上的世界所吸引。然而,除了自身的因素,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上网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大多与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有关。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苦闷、不满,与很多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因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等,但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他们都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得刺激和情感发泄,获得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正是因为这样种种原因,学生迷恋上了网络,使网络成为了自己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在网络中寻找着自我。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的成就感,是任何人都愿意享受的。然而,现实生活却很难成就这样的满足感,而网络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空间:网络游戏中的痛快淋漓,惟我独尊、以自我为核心的快感;和陌生人聊天时那种自然和肆无忌惮的感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宣泄,使他们有了找到知己的安慰与快感,这里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尽情释放心理压力的天堂。这一切的一切,都极大地满足了这些迷茫、叛逆而又好奇的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编后语:
本刊曾经报道过中华职教中心的王妍同学,一位普通的职业院校学生。当时,还在学校读书的她,一边上学,一边利用网络在网站上开设网店,她在四大网站上经营自己的网店,进行自主创业。她和她的合作伙伴逐步筹划着把网店结合实体店同步经营,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创业规模。王妍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开始自己的创业脚步,她很好地利用了网络。这也给广大职校学生以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看待网络,就其本身而言,它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身。使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
互联网可以为我们提供以下服务:①用来收发信件的电子邮件服务;②进行用户交流的网络新闻服务;③信息查询服务;④远程可视会议服务和多人讲座的实时上网交流;⑤网上购物以及信息发布。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走出网络误区,积极面对各种网络烦恼,这是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学会应对挑战,培养正确的心态。必须客观地把握、评价网络媒体对我们的影响,不要过分迷恋于网络媒体,这是我们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尽管网络游戏、BBS和QQ等网络社交方式正逐步被职校生接受并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但其毕竟只是我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决不能沉迷于此,而荒废学业。
其次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不能只是因噎废食,关闭网络,断绝交流。我们要对自己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进行提前预防,减少甚至消除这些影响自己心理健康成长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渠道。
>> 国旗下讲话 >>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文明上网、健康成长”。上网学习、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网可以收集资料,学习新知识,了解国家大事,增长见识。上网已经变得和吃饭一样平常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学习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开阔我们的眼界。网络也为我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个性空间,我们许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并且在上面记录了我们独特的成长足迹。
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游戏和聊天被称为“电子毒品”,一旦沉迷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哦!你们听过这样的几件事情吗?杭州的一位大哥哥,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视力从1、5降到了0、1;山东省的三名学生为了搞到钱到网吧玩游戏,竟然想出了拦路抢劫的办法,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位大哥哥,连续四天四夜在网吧打游戏,由于游戏的强烈刺激,最后血压升高,瘁死网吧„„
同学们,当你听到了这些事件,你的心灵会不会有所触动呢?据调查表明:平均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有60个人是在玩游戏,34个人在找朋友聊天,5个人在发电子邮件。从这些数字中可看出,目前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游戏、聊天。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
专家发现,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
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文明健康上网,争做网络时代的好学生!下面我倡议:
一、懂得文明上网,通过网络多学有益的知识,不段充实自己,开拓视野。
二、不进黄色和暴力网页,不把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等真实信息放在网上或告诉他人,也不单独和网上认识的朋友见面。
三、适当安排上网时间,尽量少玩游戏,每次不能超过一小时,做到不耽误功课、不伤害眼睛。
四.建议大家经常上校园网站,浏览校园信息。同学们可以到你们班的网站上发布自己的图片、作文日记等与大家分享交流。
五、不在网吧上网。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坚持科学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让网络真正成为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有效工具,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快乐幸福地成长。
谢谢大家。
作
者:马笑欢
指导教师:王立英
单
位:蓟县马伸桥镇宋家营中学 时
间:2007年6月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网络一点点接近生活,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是人类技术的产物,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高人民社会生活的质量,但是在这同时可能对部分网络使用者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含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网络带来的影响。网络可以用来人际交往,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仁人“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它超越了空间、辈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
网络不仅有广泛联络的优势,还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在网上我们可以问诊、寻亲、求教等,也可以享受到网络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知识、结交新友等。
提到双刃剑,我们心中自然浮现出英雄与魔鬼的形象。英雄提剑行侠仗义,人们夸赞那是一把神剑;魔鬼手中的剑饰灾星,走到哪里哪里遭殃,人们恨不得将其折断以解心头之恨,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
例如,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有许多温馨感人的故事。而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有些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的影响学业和危害生命,在他们看来上网比学更重要,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有时为了上网宁愿放弃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不惜交付巨额上网费;还有些人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利用网络浏览一些不良信息,因此使自己陷入了无底的深渊,也曾经有多少个家庭应为网络而支离破碎。
由于这些网络的危害,有些人不接受上网,拒绝网络,也间接地否定了网络的益处。其实只要让我们掌握网络,而不让网络掌握我们,我们就会合理地运用网络了。
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只要我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再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我们就会看到网络的益处,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第二个内容是“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拓宽了我们的求知途径,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网络为我们提供展现自我的个性空间,中小学生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但是我们也很不情愿的看到,互联网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尤甚。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侵蚀;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青少年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青少年行为进行误导。有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异度”空间,乐在其中,欲罢不能,有多少孩子逃离家庭,寄生于网吧,又有多少学生由于身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而挺身走险,甚至以身试法。所有这些,令人痛心,令人警醒。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E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
据调查,学生上网80%以上是玩游戏,15%左右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有13%以上的男生很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达到了严重影响学习的地步。一到寒暑假,学生们更是肆无忌惮,不少学生生通宵达旦地玩电游、上网。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三个魔爪,是使中小学生堕落的三大杀手。由于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许多网迷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上“三魔爪”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如果我们在上网时不加以抵制不良信息、不能够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就会对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我们这一代青少年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为此,为加强全校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同学们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我们利用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希望同学们要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要提高 1
对黄色网站、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玩不良网络游戏,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
二、希望同学们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要诚实友好,不说脏话,不攻击、谩骂、侮辱或欺诈他人,交流内容要健康向上。在发表个人议论时,表达要得当。不能出现有辱人格、有损国格或其他不当言论。
三、希望同学们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四、希望同学们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上网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偏听偏信,上网时不轻信网上言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回复不明提问,更不能随意约见网友。上网时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安全。不翻看他人邮件,不侵入他人电脑,窃取机密。更不能利用病毒等手段破坏他人程序、数据等。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五、希望同学们要把握好上网的时间,注意身心健康。不要沉溺于游戏、聊天等,以致荒废学业,损害身体。更不能盲目模仿,甚至违法犯罪。
老师们、同学们: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谢谢大家!
【怎么文明健康上网】推荐阅读:
文明上网健康成长07-05
“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倡议书07-27
怎么写文明旅行倡议书03-28
文明上网做文明人01-29
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心得体会怎么写06-18
文明上网通知12-13
文明上网征文01-24
文明上网教育教案07-27
倡导文明上网感想12-12
开展文明上网活动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