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年终工作总结

2024-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iqc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5篇)

iqc年终工作总结 篇1

*通过对工作中盲点、问题点的总结,查找导致工作失误的根节所在

关键语:竞争瓶颈的显现、弱项工作远景目标缺失、横向工作配合不顺畅、缺乏思维共振、工作职能读解不清、人员选用失误……

“调整管理思路从自身做起”不难发现上述问题有技术失误,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管理思路的偏误所致。

*重新对管理职能的读解

身为总监,记住一句话:作重要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一个高层管理者开始忙乱于无序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开始贬值了。

策划总监首先是一名决策者,其次才是管理者。作为决策层一定不要陷入事务性工作之中,要尽可能让下属经理承担查核、督办、执行的工作,有些小问题即使看到了也要“熟视无睹”,不管工作压力有多大,始终要尽力保持静理性的头脑和气定神闲的工作节奏。

用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去做宏观把握;去观察目前的管理漏洞,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观察消费者行为、分析自身和行业间的销售状况及优势对比,制定改良策略;

观察销售数字中隐含的问题,采取补救的措施(如:发现弱势区域现场巡访及时督促下属经理跟进)。

观察下属重要岗位人员是否称职,决定人员调整方案。

其次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各环节新的工作目标、方向。结合对同城竞争态势的分析、趋势预判,规划经营竞争核心,策划各个细节配套服务及改造目标,并统筹各计划目标的执行,统一思想,以求各个部门同步发展。

最终实现总监的职能带领队伍走入正确方向。

*对**年上半年工作的总体阐述

“利好方面”:

上半年工作开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促销队伍,实现了内部分工、责任管理的有序化,创意、执行均较前期有所成熟,已基本实现了独立提案、执行、督办及核查全过程,此外规范、提升了卖场形象设计,队伍雏形逐渐显现。客服工作对现有流程及相关配套进行了完善,为日后统计管理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问题点暴露”:

促销工作:

1、活动提案开展缺乏超前性及预计立体性不足。

2、创意视角局限,促销形式单一,没有及时研究跟进市场热点。

3、对大型活动缺乏主控,事前预想不充分,事中应变能力不足。

4、部分促销活动策划有违市场商品规律,以致影响活动的最终效果。

5、各环节执行、解释不当,导致活动推进不迅速及公司终端财务收益受损。

6、活动广告费用没有明确,与供应商达成妥协,导致我单方承担广告费用。

客服工作:

1、未明确该项工作远景目标,导致工作浮于表面,未形成服务深度。

2、工作开展只顾解决眼前矛盾,缺乏创意执行。

3、基础环节薄弱,人员不稳定,常规服务不完备。

4、人员选用不得当,也未做出有效调整。

网络建设:

1、未建立有效的内网查询功能体系,日常工作使用率不高。

2、对部门内部文件公示未作统一要求,且硬件定期有效维护不够。

3、互联网未作有效开发。

企业文化:

1、对企业文化工作开展理解不深。

2、发布了阶段性的背景文章,但总结来看都是事中或的事后总结,缺乏事前引导。

3、没有开展有效的主题活动、完整的培训项目及对等交流平台的建立,致使部门间甚至部门内声音、步调不统一,无助于团队共识的建立。

4、未关注员工环境的改善,从而引发销售情绪。

高级职能:

1、没能发挥本岗位高级职能,未形成对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有效的提案。

iqc年终工作总结 篇2

每到岁末年初,许多单位都有对全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一次总结的惯例。然而笔者发现,有些单位在年终总结工作时,往往是讲成绩时不厌其烦,说到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时,却是轻描淡写。笔者认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年终工作总结的做法,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单位同样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应当怎样去看待工作中存在的这些“缺点”。如果不能够去正视工作中的不足,而是一味地总结工作成绩,甚至把存在的问题当作要求讲,把不足的部分当作希望说,就会造成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得不到及时纠正而越聚越多,甚至栽跟头、吃苦头。

年终总结工作,其目的是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发现问题,修正错误,以利于更好地推动下一年度工作的开展。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其实,年终工作总结讲成绩固然重要,但也要找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果能敢于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亮出来”,既能体现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也会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如果在年终工作总结时只讲成绩而避谈“缺点”,不仅会损害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还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年终总结小技巧 篇3

总结要遵循各司其职的原则,不要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限,而去总结其他人的工作成绩或失误,虽然你的工作也许会有其他部门的配合。这也是写总结的最基本要求。

要针对领导的需求

作为中层经理人的年终总结,其受众对象一定是企业的领导,还有一部分受众是平级的部门经理,有的企业普通的员工也会列席总结会。那么,此时你的总结最主要的是要针对领导们的需求。

领导的需求更多的是你今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没有达到去年制定的目标,比去年的业绩提高了多少,如果业绩下降,要说明理由。要通过总结让大家看到部门的希望和前景,这是重中之重。

反之,如果你什么都讲,如部门存在的严重问题,如何的令人担忧,虽然你说的是事实,甚至是非常坦诚的表达,但是有些是不适合当着公司全体人员说明的。否则会使普通员工对部门甚至是公司失去信心,或者对领导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是非常糟糕的。

追求图文并茂

总结如能力争做到有数据、有图示、有丰富的文字说明,做到图文并茂会比较理想。

当然,你的总结也不能过于专业化,至少要有60%是上司能一目了然并能够马上作批示的内容,而有30%是领导通过你在总结中的解释可以理解的,另有10%是非常专业的,目的在于显示自己水平的内容。

如果有可能,不妨利用多媒体演示,让人看起来既非常专业,又非常便于理解,同时会认为你的总结非常认真和准确,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非常职业化的形象。

首先,多用数据化和图示。企业的领导通常都很忙,因此他们会平时只关注大数据,对微观的内容部分关注不多。因此,他们就会非常想知道一些细节的东西。此时,总结多用一些数据或量化的数字、对比图、文字说明做论据,会非常符合领导的需求。

同时,如果能运用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树状图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图表分析法,一定会使你的总结非常专业和精彩!

总结虽然不能像写文章一样,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一定要有个人的语言风格和特色。在写总结时,我们不妨先写出大纲,然后再把大纲中所涉及的事件加进去,然后再细致地进行加工,最后再进行文字的润色。

又不能“只想”自己

要素一:反思亦创新。总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反思过去,找出问题所在。但是仅仅找到问题还不行,更应该拿出解决方案。如果你能做到拾遗补缺,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要素二:知己亦知彼。总结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总结中的关键是要有重点,要展现出自己的工作重点和亮点,特别是上司关注的问题一定要详细具体。

要素三:瞻前亦顾后。写总结时不要忽略细节,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细节,通过细节的描述,赢得上司的关注和理解,毕竟上司在决策层,有时并不能理解执行层的苦衷。

iqc个人工作总结 篇4

原材料来料检验流程:

1、入库通知。

2、检测申请。

3、接收检测通知,做好准备工作。

4、进行检验,做好相关记录。

5、审批及后处理。

6、进行不合格/未检通知,提出矫正措施要求。

7、确定是否急用。

8、技术总监及经理审批。

IQC工作内容 篇5

IQC工作流程供应商送材料,经仓管员点收,核对物料的规格、数量相符后给予以签收,再交品保部的IQC进行验收。

2、检验依照单次抽样标准给予检验判定,并且将检验的结果用书面形式记录在《进料检验日报表》上。

3、判定合格(允收),必须在物料外包装适当的位置上贴合格标鉴,并加注检验时间及签名,由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4、IQC判定不合格(拒收)的物料,必须填写《不合格通知单》交上级领导裁定。

工作内容

1、进料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是控制不让不良物料进入物料仓库的控制点,也是评鉴供料厂商主要的资讯来源。

2、所进物料,因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加以规划为全检、抽检、免检。

a、全检:数量少,单价高;

b、抽检:数量多,或经常性的物料;

3、检验项目

(1)外观检验;

(2)尺寸、结构特性检验;

4、检验方法

(1)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本。

(2)尺寸检验:如游标、分厘卡、投影仪。

(3)结构特性检验:如拉力计、扭力计。

5、抽样检验抽样计划品质特性: 分一般特性与特殊特性。

一般特性:如外观特性。

(1)检验工作容易;如外观特性,生产品质有直接重要影响。

(2)品质特性变异太高。

(3)破坏性检验。

总结:

IQC组的工作职责 篇6

1.执行公司进料检验标准

2.依据相关标准、资料认真对物料逐批地检验,并跟踪结果.不合格品的记录及《IQC检验报告》的填写,对每批品质状态进行标示;

4.通过再检验验证相关供应商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5.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线

6.检验日报表及相关品质记录的制作,填写

7.生产线退料及报废品的复核

8.检验仪器的校验

9.6S的执行

10.完成上级临时给予的其它工作

IQC组长工作职责:

1.负责IQC来料不良的统计.2.负责品质异常单的确认及核对。

3.负责合格及不合格报告的审核

4.负责本部门的日报及月报的统计

5.制定维护IQC检验标准及原材料样品确认及管理。

6.协调指导IQC工作。

7.负责新进IQC的培训。

8.各种测试工具及办公用品的申请。

9.负责IQC仪器设备的保养及管理。

10.督导本小组团队目标的达成。

11.完成上级临时给予的其它工作

IQC主管的工作职责:

1.依公司品质政策,品质目标执行严格的品质控制程序编写

2.负责品质异常的检讨,改进

3.不合格品的控制及客诉案件的处理和回复

4.负责落实本部职能范围内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方案的实施与跟进

5.安排本部培训计划,工作计划及人事安排

6.对本部质量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7.检验计划与检验标准的完善

8.供应商来料品质之辅导

9.参与新产品的试产,并对因来料影响试产的物料进行跟进。

10.协助PMC、采购部处理品质异常及跟进。

11.完成上级临时给予的其它工作

工作权限

1.对来料有检查权;

2.对来料合格与不合格有判定权;

3.每天对测试仪器的点检与保养权;

4.对本部门的发展有建议权。

岗位责任

1.对生产线与客诉投诉的原材料批量不良负责;

2.对来料检验及报告真实性负责;

3.对不合格物料贴上相应的标识负责;

4.每天的工作台的清扫整理负责;

5.对每款物料寻找资料核对及还原位负责;

iqc年终工作总结 篇7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业务结构逐步优化。2015 年,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 309.3亿美元,执行金额966.9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8.9%。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72.9亿美元,执行金额646.4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1.5%和15.6%。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快速发展,带动服务外包业务结构逐步优化。

吸纳就业成效显著,专业服务能力日益提高。2015年,我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5 644家,同比增长70.6%。新增从业人员127.5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含大专)66.9 万人,同比分别增长79.3%和37.1%。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新获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等13项国际认证1491 个,同比增长7.3%。截至2015 年底,我国企业累计获得国际认证8774 个,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日益提高。

在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产业融合程度加深。我国实施“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释放在岸服务外包市场潜力,推动在岸业务快速发展。2015年,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1.4亿美元,执行金额106.3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21.7%。基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加深服务外包与信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业、金融业、卫生健康业等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市场快速发展,国内产业转移效应显现。2015年,我国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市场,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78.3亿美元和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河北省的秦皇岛、石家庄和保定等市有序承接京津的服务外包产业转移,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全省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达到11.6 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倍。长江经济带沿线的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7%、33.8%和26.6%,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 年,商务部紧紧围绕营造市场环境、鼓励创新发展,对接国家战略、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合力;实施“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示范集聚效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拓宽重点支持方向,改进资金使用方式,增强地方因地制宜使用资金的主动性;加强信息服务,改进信息系统功能,定期发布产业发展信息,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主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大连软交会、杭州服博会等交易平台,促进跨国公司转移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鼓励创新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步取代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逐渐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创新日益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服务外包产业采用专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契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适应了培育竞争新优势、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契合国家战略,拓展市场空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双创”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政府、企业、社团等大量采用服务外包的生产组织方式,为发展在岸外包创造了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东西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服务外包转移带动作用明显。此外,“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

江湖老大的年终总结 篇8

江湖间传闻的年终总结秘笈说“领导一定是有方的,方针一定是正确的,个人工作一定是有失误的,总体表现还是勤勉刻苦团结的,明天肯定会更好的,更加努力向上靠近先进组织是必须的。”

还好我的单位不做这样条文式的年终总结,省去了重复吹牛说大话的劳累。

一群人一起吹牛皮并且吹得太大的时候,就不会破了。因为破得太多,耳朵早已震聋。你听得见吗?反正我什么都没听见。

但你说这个年度总结不做?肯定是要做的。一年下来收获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总是要做个整理;这个总结该不该这样广而告之?我看也是应该的,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省自律,没有比较,是出不来成绩的。

矛盾来了。这个总结该怎么写?于是,总结,不是总自己的结,而是看着别人锅里的做总结,自己画个葫芦做总结。你可以说是江湖需要,可以说是生存必须,但是当你有一天被这个江湖蒙蔽得没有方向感的时候,也就到了要么上大船,要么就翻船的地步了。

最近一本书《老大-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出自有杂交营销之父之称的娄向鹏之手,他告诉我们“老大是一种稀缺资源”。这个大致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老大,老大自然只能有一个,一山岂能容二虎?

看完这本书,我是有点担心的。

看懂了这本书的人能明白,娄向鹏想说的是如何在激烈的商战中巧用自身资源,在行业中力拔头筹;但担心的是,更多的人看懂了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了九阴真经能称霸江湖,却不知心术不正会走火入魔。

这样的亏,吃得太多,过去的2008,已经有太多的老大让我们割腕。这些江湖老大将怎样去写他们的年终总结?写成教材?还是埋作日记?有的恐怕已经开始写临终遗书了。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八字,建议看《老大-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的人写在扉页,再细读。

有做老大的心,更要有老大的胆;有做老大的术,更要有做老大的谋;有做老大的益,更要有做老大的利。

其实,江湖无老大,老大在人心。

有时候想,做老大一定好吗?《红楼梦》至今无人能及,但被后人把玩得乌七八糟。《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名字听上去有点奇怪,文字却有趣,特别是说到《红楼梦》在海外被误解的人名、故事、文化背景,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还有两本书,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一年来,读了很多财经类图书,这两本书一定能上所遇到的十大好书之列,尤其是前者。在当前让人雾里看花的经济形势下,催生了两种人:一种人怀疑西方经济体系;一种人惶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稳定性。

这两本书没有告诉你这两种谁更好,谁更“老大”,明年楼市会不会继续跌,股票会不会飘红,但是告诉你,症结在哪里。

从陈志武先生的书里,读出另一个人的思想:茅于轼先生。最近茅老“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观点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IQC职责 篇9

1、来料检验

对供应厂商所送货物,按照验收检验(技术)标准,工作指示用最好的测量系统进行检验;

检验员的主要工作是来料检验,而IQC检验可简述为对外协、外购的物料全部或其主要特性参照该物料的相关标准进行确认;或对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进行确认的活动。检验员的职责就是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文件标准和物料操作指导书,按照操作指导书的指引,一步一步的完成各项操作,从而完成各种类型的物料的检验,完成送检物料的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2、处理物料质量问题

IQC还要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以及生产和市场反馈的重大物料质量问题的跟踪处理,并在IQC内部建立预防措施等。

3、全过程物料类质量问题统计、反馈

统计来料接收、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数据,以周报、专家团月报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供应商的来料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依据。

4、参与物料有关部门的流程优化

IQC来料检验指导书 篇10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范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1)来料暂收(2)来料检查(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范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交iqc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3)检查内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

(1)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

(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7、材料环保要求管理:

(1)原材料必须符合无毒或低毒环保要求,且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要求,每批来料必须符合联昌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之规定,第一批来料必须附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sgs)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并贴有环保标签,按批随货物送达;(2)原材料为环保产品,必须要求仓库单独放在环保区域且要分类保管,贴上环保标签;(3)如原材料有变更,供应商必须提前知会,并提供相关变更资料及样板,iqc品检人员在原材料变更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拒检。

8、免检品:(1)原材料的辅料等每3批需抽查1批;(2)免检品必须符合无毒或低毒环保要求,且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环保要求及联昌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之规定,且附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sgs)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随货物送达;

(3)如免检品有1次不良发生,可转变为必检品,如接着连续3批来料检验为合格,又自动转为免检品。产品合格入库后贴免检标签,检验时按原材料抽检方法抽检;(4)免检品在收货时,只对厂商,品名,料号,数量,规格,颜色,角度,重量,品牌等内容与进料实物核对,相吻合签收,否则按3(2)执行,且每批免检结果必须雅阁做好登记记录,作追朔之用。

篇二:20130125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篇三: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中英文)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更改历史记录 amendment history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0 purpose目的 scope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按照元件和材料规格进行检验和测试的元件和材料。2.0 sampling / equipment used 取样 / 使用设备 ma=0.4、mi=1.0 按照来料检验程序所规定的抽样计划;aql:ma=0.4、mi=1.0级别进行抽样.2.2 inspection aids检验工具

4.2.1 lcr meter / lcr 测量仪

4.2.2 fluke multimeter / fluke 万用表4.2.3 caliper / plug gauge / pin gauge / 游标卡尺/ 塞规/针规 4.2.4 magnifier / microscope / 放大镜 / 显微镜 3.0 reference documents参考文件

3.1 customer’s avl / 客户接受的供应商清单

3.2 manufacturer part specification / 供应商的元件规格篇四: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规定iqc对来的检验方法和步骤,确保来料满足规定的要求。2. 范围:适用于兴达公司对采购之物料及外协加工之产品(含客户提供)的质量检验工作。3. 职责:

3.1iqc负责来料检验、验证和核查工作,填写检验报告,对不合格之物料进行标识、隔离,并请示上级对不合格品如何处理。

3.2qa主管负责审核来料之检验报告,对不合格来料提出和落实的处置方法,负责与供方进行品质联络。3.3品质部经理负责裁定不合格来料的处置方法。4.工具和物料:见相关之来料允收标准。5.检验程序: 5.15.3检验前的准备: 5.3.1.iqc在收到有来料到厂的通知后,须及时了解来料的情况作好检验前的准备。5.3.1a.准备好每种物料的“来料允收标准”(如未制定有允收标准,则按内部制程标准),如为外发加工品,需找到该产品的mi资料。

5.3.1b.准备好<合格供应商清单>。

5.3.1c.按“来料允收标准”或mi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和物料。5.3.1d.准备好

5.3.2.核对来料的编号、名称、规格是否相符,如不符,则与采购(或仓库)确认清楚。5.3.3.核对来料有无欧盟之rohs要求,如有需贴有rohs标签,否则判为不合格.直接判为不合格来料。

5.4.检验和判定:

5.4.1.根据来料数量对照5.2条和附件1〈抽样表〉确定抽查的样本(即抽查数量),然后从来料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之来料,(外发加工尾数板和问题板必须全检)。

5.4.2.依据该来料相应的“来料允收标准”或mi中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允收标准进行检查。5.4.3.将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数量)记录于〈iqc检验报告〉中,记录时把不良缺陷分开为“ma”和 “mi”两个级别。

5.4.4.将样本中所有存在的不合品按样方案的ac、re进行判定,只要有一类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re 数,则判定该批来料为“不合格”,只有类的不合格数都小于或等于ac数,于判定该批来料为“合格”。5.5.检验结果的处理: 5.5.1.如判定来料为“合格品”,在《流程卡》上签名,放入下工序。5.5.2.如判定来料为“不合格”,及时反应给qa主管,由qa主管根据不良情况提出处理方法,由品质部经

理作出裁定,然后由qa主管根据裁定之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6.注意事项:

6.1.每班的iqc在下班前统计好当班的报表,交给主管审核后存档。6.2.交接班时,将工具放回原处,填写交班记录本,作好交接班工作。7.相关文件和记录: 7.1《合格供应商清单》 7.2相关之“来料允收标准”、mi 7.3《iqc检验报告》 7.4《流程卡》

附件1:抽样表(参考mil-std-105e-ⅱ正常单次抽样检查)

附件2:覆铜箔板检验标准 1. 工具:

卷尺、安铜计、螺旋测微器或卡尺、手套、锡炉、10x镜。

每批来料的可燃性试验,表面绝缘电阻,介质耐压,抗剥强度试验都由供应商检测,并提供应检测报告。3. 检验步骤:

3.1按本规范作好前的准备工作后,开始对覆铜箔板进行检查。3.2检查前,核对来料检验报告中的内容是否和本标准一致,否则进行查明。3.3先用卷尺测量覆铜板之长和宽,方正度,看是否在范围内。

3.4按抽样计划取样,取部分进行初步的目视检查,如检查无问题,则对抽取之覆铜箔逐块进行检查,检查时

一边进行目视检查,一边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厚度,直至所取样品全部检查完毕。

3.5从来料中,抽取一大板,开出一块长和宽200mmx200mm以内的覆铜板。a..测量准确长和宽,再在玻

璃平台上用针规测量,计算其翘曲度;b.仍用此板,用63t(50-70℃)冲孔/任意模具)。检验其冲孔加工特性;c.再用此板,放入温度为260±5℃的锡炉中进行热冲击试验(5秒2次),检查板面有无起泡、分层、变色现象。

3.6填写(iqc检验报告)附件3:电脑钻孔检验标准 1. 工具:

红胶片,工程图纸或菲林、针规、菲林尺或直尺。2. 检验项目: 3. 检验步骤:

3.1按规范作好来料前的准备工作后,开始对电脑钻孔板进行检查。

3.2检查前,核对来料检验报告中的内容是否和本标准一致,否则进行查明,如供方在报告中有指明之不良

品,先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是否可接受。3.3按抽样计划取样,逐块进行以下检查:a.用直尺量读开料尺提否符合要求。

b.用红胶片或图纸拼对板面各孔的位置,检查有无偏孔、多孔、漏孔、钻反等,如偏孔无法用红胶片或图

纸准确判定时,到工程部借用负片线路菲林进行比对。

c.在已抽取的样本中选10到20pnl,用针规全部测量其尾孔,并随机测量一些板内的孔,检查有无孔大

针规、卡尺、工程外形菲林(孔图)、锣板样板。3.1按本规范作好来料前的准备工作后,开始对电脑锣板进行检查。

3.2检查前,核对来料检验报告中的内容是否和本标准一致,否则进行查明,如供方在报告中有指明之不

良品洗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接受。3.3按抽样计划取样,逐块进行以下检查:卡尺量读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b.将检查板与锣板样板进行比对,检查有无漏锣、锣偏、锣反;

c.在《mi》图纸上有标示原点尺寸(0,0)时,以原点为零位,测量各槽位之尺寸。不良品用红色标签标出。3.5填写《qc检验报告》

附件5:油墨、化学药品、感光浆的检验标准。1. 工具:公斤称。2. 检验项目

一位网民的年终总结 篇11

充满艰辛的一年

1.身体方面

体重增加10公斤,主要集中在小腹部,凸现一大块难看的赘肉。究其原因,是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太多,缺少锻炼。

近视增加200度,原因是盯屏时间太长。

出现头晕目眩症状,医生说是轻度的神经衰弱。那傻帽医生居然建议我今后少上网,这办得到吗?笑话!

2.家庭方面

孩子叫我老爸的次数大约减少了1000次,平均每天3次。原因,看老子上网兴趣正浓,不敢叫我,怕被我扁。

老婆对我的热度降低15℃达到了体温37℃,距离离婚临界冰点0℃不太远了。

和老婆孩子上公园的次数创最低纪录,为.1次。

忘记老婆安排的任务28次,因此被骂得狗血喷头18次。

烧干锅15次,其中有7次锅子损坏不能用了。

3.工作方面

办公室上网被老板当场逮住51次。被扣奖金约三方五千元。

写报告时把“女士”写成MM三次,因此被同事嘲笑达700次。

4.网络活动方面

灌水帖9篇,跟帖15000篇。被删3篇,被转21篇。被好友删除158次。抄袭被发现5次。

充满欢乐自信的一年

1.结交了一大帮狐朋狗友

加入了18个群。

QQ上增加美眉147人。迄今为止,这147人中叫我“哥哥”的有138人,叫我“亲爱的”有9人。

2.成功地实现从虚拟网络到现实世界的转变

和美眉见面100人次,其中达到让我动心的美女标准的有11人次。

3.丰富了情感

网恋56次。其中,按持续时间计,不超过10天的19次,一个月的29次,两个月的6次,三个月的2次。

天天在“亲爱的”“吻”“抱抱”中陶醉,我焕发了青春,虽然长久坐在电脑前显得憔悴,但我觉得我的心理年轻了不少。

4.增强了交际能力

聊天室聊天258次,QQ上聊天752次。

和现实相反,现在敢于上前找美眉交流,而且脸不再红心不再跳。

懂得了亲热地叫一声“美眉”就能讨得女人欢心的深刻道理。

新年的决心和计划

有总结也要有计划,新的一年里要大展宏图,把上网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买一个跑步机放在电脑旁,趁美眉沒有回话时赶紧跑上几步。

2.在电脑上安装一个提示软件,把锅子放到火上时启动,坚决避免烧干锅事件。

3.用请吃饭的招数搞好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以便那些哥们儿姐们儿在老板出现时及时向我发出信号,争取下一年少被扣奖金。

4.争取看点书,学会抄袭不被人发现的本事。

5.说服老婆为我买一套品牌西服,以便见网友时显得英俊潇洒。

6.争取创单次网恋时间达4个月的新纪录。

总之,要不择手段把新一年的网络工作做好,我有信心、有决心,在网络上美眉们动听的“哥哥”声中,变得更加年轻、更加英俊、更加自信。

网途是光明的!

IQC工程师个人简历 篇12

吕先生

目前所在: 深圳 年 龄: 29

户口所在: 广东省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71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64 kg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不限

应聘职位: 质量管理/测试(QA/QC)-经理/主管

工作年限: 9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3500~5499元 希望工作地区: 深圳,东莞,广州

工作经历

**公司 起止年月:-12 ~ -06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位: IQC工程师

工作描述:

1)负责物料检验情况、异常物料的及时跟进处理,对物料变更或改善品的相关试验完成以及上线效果追踪、确认处理。

2)新机型材料之检验指导以及核对其符合性,异常问题的反馈,华为新打样机型物料重点跟进确认处理。

3)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新承认的样品在归档前进行核对,保证其符合性。

4)新材料检验之SIP及相关治具、SOP之制作;各机型相关例行性与非例行会议之参加。

5)供应商的项目管理及前往供应商处稽查、指导工作和改善品质处理,对供应商业绩进行考核,材料不良的反馈、分析、处理。

6)品质人员的培训、工作安排、调度和绩效考核等,以及日常事务的处理。

7)负责与客户的沟通及处理客户的投诉事宜,客户稽查对应接待和稽查问题点回复。

8)对现有制定的物料可靠性项目进行监督执行和指导完成,避免物料批量性异常风险。

9)发现品质异常时,确认库存状况以及产线异常处理结果的汇报、客户投诉的问题调查处理及8D报告。

10)总结异常点问题,找出不足之处,制定各类型异常物料发生问题的检出新方法,防止再发生。

离职原因: 社会实践

**公司 起止年月:-11 ~ 2012-1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担任职位: IQC工程师

工作描述: 1)来料品质异常处理、材料上线后产线异常处理。

2)品质人员的培训、工作安排、调度考核,以及日常事务的处理。

3)各机种相关例行性计划会议之参加,新材料SIP制作。

4)对供应商业绩进行考核,材料不良的反馈、分析、处理。

5)主要产品为创维、京东方、高创、长嘉等液晶电视主板。

离职原因: 社会实践

**公司 起止年月:2007-07 ~ 2011-10

iqc年终工作总结 篇13

AQL分为好多个检查水准,什么一般检查水准,加严检查水准或者是放宽检查水准等,公司里和公司里使用的都不一样,现在想请大家指教一下

现在电子企业一般使用的什么检查方式.(IQC和OQC)

xxlr68 @ 2008-3-12一般公司采用GB2828-2003 一次抽样 一般检查水平2级 进行抽样

AQL值 是合格质量水平限即可接收水平

确定AQL的方法 :

下面给出确定AQL值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3.1 工程法

工程方法是根据产品的性能、寿命、互换性、装配、安全性和其它质量要求,把技术上必须保证的质量作为AQL。3.2 相似法

新产品没有质量的历史资料,为确定AQL值可参考(原材料、结构、工艺等)类似的产品的AQL值。

3.3 经验法

由负责部门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质量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工序能力等经验商定AQL。

3.4 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没有任何鲜艳信息可借鉴的情况下,临时指定一个AQL值,根据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质量信息,再AQL进行调整。

3.5 计算法

对于多部件复杂系统,可考虑零件、部件和整机的关系推算出AQL。如果一个系统或部件由若干个相同零件或具有相同AQL不同的零件组成。那么零件的AQL值(记为AQLx)应适当地小于整件的AQL值(记为AQLX)。假定整机由n个相同零件组成且为串联关系,即一个零件失效会导致整机失效,此时,AQLx 与AQLX 有如下关系:

(AQLX /100)=1(1-(AQLx /100))n 3.6 估计法

在工厂或企业内部,为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可将估计的过程平均或某个略小于它的值作为AQL值。3.7 反推法

反推法不去直接指定AQL值,而找一个正常检查抽样方案,使它的OC曲线通过某个接收概率比较低的重要的点,比如无区别点即(OC曲线的控制点〕和使用方风险点,反推出所需的AQL值。

3.8 模型法

建立一个费用模型,选择AQL值使得它所相应的抽样计划的总费用最小。

4、AQL的分配 4.1 一般情况

给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分配AQL值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最简单的可能是把所有不合格分为A和B两类,每类单独分配一个AQL值,例如:

不合格类 A类 B类 AQL 0.65%不合格品 1.0%不合格品

在规定了抽样方案类型后,从正常检查抽样方案可以检索到两个不同的抽样方案,当两个方案都作出合格判断时才能判该批产品正常检查合格;只要有一个抽样方案作出不合格判断就不能判该批正常检查合格。

4.2 不合格多于两类

对于多于两类情形,比如:

不合格类 A类 B类 C类 AQL 0.40%不合格品 1.0%不合格品 0.40%不合格品

判定检查批为合格批必须A、B、C三类不合格相应的三个抽样方案部作出合格判断才可以。

4.3 分别与综合相结合

给产品的每个性能分配一个独立的AQL,同时给所有性能综合起来再规定一个AQL。比如,某类不合格包括三种性能如下表所示

不合格类

性能1 性能2 性能3 AQL 1.0%不合格 1.0%不合格 1.0%不合格

综合AQL 1.5%不合格

这种作法对于复杂而且有许多独立的性能要检验的产品有一定参考价值。

4.3 单个与组合

对A类不合格规定一个AQL,而且给A类不合格和B类不合格合起来规定一个AQL比如:

不合格类 A类 A+B类 AQL 1.0%不合格品 4.0%不合格品

下面我们来考虑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 某产品批量N=1000。每个待检的样本单位须检验5 个尺寸,在考虑了各类不合格的影响后,把尺寸1和尺寸2不符合规

定都划为A类不合格,其它3个尺才不符合规定都划为B类不合格,规定它们的AQL如下:

不合格类

检验项目 AQL A 尺寸1 尺寸2 0.65%不合格品

B 尺寸3 尺寸4 尺寸5

2.50%不合格品

假定对A类不合格品和B类不合格品都规定采用检查水平II那么,由GB/T2828表2可查得样本大小字码为J。再由GB/T2828表3可查得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

不合格类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Ac(不合格品)

不合格判定数 Re(不合格品)A 80 1 2 B 80 5 6

在进行检验时,由于尺寸测量是非破坏性的,所以只需抽取80个样本单位,就可以测量A类和B类不合格所涉及的5个尺寸。

如果在从这批产品抽取的80个样本单位中测量结果如下。

有一个不合格品,其尺寸2和尺尺寸3不合格;

有二个不合格品,只有尺寸3不合格;

有一个不合格品,其尺尺寸4和尺寸5不合格。

因为,按GB/T2828的定义,“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B类和(或)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A类不合格品”(见GB/T2828的2.1.13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

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不包含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B类不

合格品”(见GB/T2828的2.1.14款)。于是,有一个不合格品虽然尺寸

七个“化”写好年终总结 篇14

这次的主题是业务员新人如何做好自己的年终总结,看到“新人”这两个字,我心里动了一下。我也是由新人过来的,饱尝过摸爬滚打的苦。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给刚入职场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启发,少走一点点弯路,少一点点辛苦。

我刚进入零售业时,在一家民营企业的物流部当仓管。当时有一个资深员工叫阿英,她是一个很勤奋也很负责的员工,对整个部门的业务都非常娴熟,公司老总很信任她,仓库的钥匙都交给她保管。但是阿英有个缺点,就是不会写工作总结和工作汇报。所以公司几次想提拔她,都是挡在这个坎上。

我来当仓管的时候,阿英已经是助理了,当我在这家公司做到部门副经理的时候,她还是个助理。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花时间给她量身定制了一个写作模板,一条条地教她写工作总结。阿英经过反复锻炼,终于能写出一个过得去的汇报。后来,阿英就当上了主管。

我给阿英的模板,就是今天分享的这个主题。不同的是,我更新了案例。

这次的主题是:七个“化”写出工作总结。请注意,我强调的是写“出”,而不是写“好”。我分享的只是一种方法,写的好不好就看每个人的用心程度了。

第一个“化”:工作计划

一般来说,运作成熟的公司,都有完善的工作计划。所以年底的工作总结,都是围绕工作计划的达成来写的。但是有很多公司没有工作计划,也有很多公司的工作计划一直在变,这时可以参考以下的几个“化”来做总结。

第二个“化”:把抽象的内容量化

我刚到一家服装公司负责商品管理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部门有一项例行工作是货品调配,每次和老板做汇报时,部门负责人都是说什么时候做了调整,调整了多少数量,仅此而已。其实这种汇报就是说这活我们做了,什么时候做的,很抽象。

于是我就和部门同事一起商讨,改变了汇报方式,我们改用表格的形式量化汇报(如表1:商品部调货状况汇报表)。

汇报形式的变化,立刻就把部门的贡献体现出来了。老总对这种形式很满意,这个汇报格式就沿用下去了。

第三个“化”:把专业指标金额化

我在一家鞋业公司时,有一次受到老总的表扬。老总表扬时这么说:“你们把存销比从11降到9,很不简单啊!辛苦了!”

这个老总精通财务,所以他知道存销比这个指标的意义。但是,老总的这句话,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大多数人听不懂,因为太专业了。

有一位在家纺品牌做商品的同行,他在这方面就比较聪明。在和老总汇报的时候这样说:“今年,我们部门把周转率提高了0.6次,直接为公司减少了1000万的资金占用。”他的老总听了就很高兴。

我受这位同行的启发,在年终做总结的时候,在之前量化汇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额化(如表2:商品部调货业绩汇报表)。

按照这个方式统计,我们部门在2010年上半年,仅调货一项就为公司增加600万元,成果很直观明了。我的老总听了,果然也很高兴。

第四个“化”:把零散的工作逻辑化

我的部门招聘了一个新人,在这几个月内,经常要对新人进行业务培训。那么就可以把这些琐碎工作拼成一个整体来做汇报(如表3:***员工培训与发展状况汇报表)。

第五个“化”:业务不足之处差距化

上面提到的那个鞋企老总曾经表扬过我,原因是我们部门把存销比由11降低到9。但是在年终总结的时候,我明确提出,鞋企标杆品牌百丽集团的存销比控制在3.5~5之间,以百丽集团做参照,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后来我进了另一家公司,负责商品和CRM部门管理。当时公司VIP客群的消费额占到公司总业绩的40%。年终总结的时候,我就提出要学习国内一家顾客体验做的最好的服装品牌,这个设计师品牌的VIP客群销售占比已经达到65%~70%。这就是差距。

第六个“化”:别忘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同,所以在年终总结中一定要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精神。不管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都是少不了的。所以在感谢父母、感谢CCTV、感谢MTV之后,不要忘了感谢一下自己的团队和其他部门的配合。

第七个“化”:一定要美化

年终总结多数是用PPT格式汇报的,版面的整洁和美感,会让你的发言更出彩。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小结。通俗的讲,年终总结就是你的财务年报。到年底了,扒拉扒拉小算盘,看看哪里赚了,哪里亏了;赚在哪个地方,亏在哪个地方;明年怎样才能多赚一点少亏一点。明白了这点,相信你会写出精彩的工作总结,为一年的辛劳交一份漂亮的答卷。

(专题编辑:吴明 housy 0116@126.com)

别再为年终总结发愁了 篇15

分割时间段,去除总结恐惧症

我们对写总结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反思和回顾的怠慢。一年的时间,交给一两个小时去总结,当然无从下手。可如果我们在时间轴上标注出一些节点,然后依次记录下当时的收获和成绩,总结就会有的放矢,你的问题也会得到梳理和明确。因此,善于做每一天、每一月、每一段时间的小结,是做好年终总结的前提。

如何小结?我们可以跨界地借鉴一下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法:

记录。制作工作记实表,真实准确地反映每段工作所耗费的时长,这一点可以借助很多时间管理软件进行,用很短的语句来描述即可。

统计。每填完一个时间区段后,对时间耗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从事的工作相称。看看每一部分工作的时间比例有多大。

分析。单纯地罗列自己的工作,只能让总结成为一篇枯燥的流水账,发现问题,还要不流于问题的现象。这需要对照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包括成本与产出、时间耗费的情况,找出造成低效的因素。

反馈。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阻碍因素的计划,并反馈于下一时段。

连续、密集记录的要义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保持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而不是补记的。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

切记!不要相信记忆的估算,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

选择的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

及时调整时间、精力的分配计划。在检查时间记录时,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耗时间的差,并以此为根据,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坚持就是成功。

有了足够多的统计样本,做好了资料的准备工作,大事小情一目了然。从你的时间脉络里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引未来的工作,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这时,我们再来落笔。

不必标准化,保持阅读的快感

不论是职场新丁还是老鸟,在写此类总结时都习惯于先上网搜一搜范文,大家看到的范式都相差不多,于是写法上就有了标准的范式。这不仅使得总结毫无光彩,而且费时费力,起不到任何收效。对于大部分的文种而言,总结是个人思维的展现,完全可以带有自己的个人风格。

一般说来,总结确有其规范,比如内容上不外乎3个方面:基本情况、成绩和失误,经验教训和来自展望。但是展现的手段则不必拘于一格,对于新人来讲,总结可以写得热情洋溢,激情飞扬;而对于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则可以借助图表、模型等展现手段来清晰、量化地反映工作情况。实际上你保持着个人的写作模式,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你的创新精神。

表述方式上最好是叙述和议论的有机融合,叙述通过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交代来对工作状况做明晰的说明,议论则是指分析、综合、论证,它能把分散的、感性的材料转化和提升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好看的总结不仅要自然、夹叙夹议、有真材实料(俗称干货),而且一定是详略得当的。长短要与实际的工作量相匹配,一个入职不久的新人,写了20多页纸,工作态度没得说,气势也有了,但难免让看的人觉得头大。总结意味着挑选最重要的工作和想法进行汇报,不要遗漏重点,也切忌面面俱到。要在第一印象,就给人留下想要阅读下去的良好视觉触感。密密麻麻,或者厚厚一摞,都会使人望而生畏。

掌握分寸,讲出事实

报喜和报忧是总结中永恒的两大主题,比例该如何分配?有人总想掩饰自己的失误,推卸责任,或者展示谦虚,过分退让,这些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动作,只会导致在自夸和自贬中摇摆不定。其实保持客观的秘诀是不要刻意,保留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就好,你越尊重事实,别人也就会越尊重你。

真实、客观就是礼貌,有一分说一分,实实在在。含糊则让人糊涂,很多时候,人们羞于面对真实的情况,于是总结充斥着“将要完成、预计达到”等等字眼,属于隐性的夸大现实。有些人说,这是为了让总结的基调更向上,更有希望,这样的想法实是出自错误的出发点。总结不单纯是汇报数据,不能止于一个结果,它更重要的使命是一次回顾和反刍,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没有形成认识,从前的工作已经属于过去,无法改变,只能如实面对,真正的价值是你的思考,你从那些细碎的工作中找到的规律和办法。

除了要尽量真实,在语言和方向上,还要注意把握分寸,总结不是写给自己看,领导是一定会过目的,写法上的个人化可不是彰显工作中的个人主义,总结一定要提及大局。客观准确的同时,姿态低调总是没错的,这就是说要看到功劳来自于上级和团队的支持配合,而不是留下一种“我做了最多工作”的印象。有职场专家曾说过一个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写上司和团队的部分,调子要高,但一略而过;写到自己的部分就得具体实在,有功劳和成绩,要写足,但决不浮夸。

直观数据,美化版面

写好了总结,我们来看看如何做些美化工作。通篇文字容易让人的阅读产生不适,所以加进数字说明,不仅是客观需要,而且丛直观上也给人以阅读上的喘息。但数字多了也还是枯燥,不妨变成更为美观的图表、图形,一目了然,而且高耸的圆柱和柔软的线条,还会给人以良好的心理暗示。

数据汇报的要点在于严格按照隶属关系,一层一层地排序,这样使得数据有章可循,也有了上下文,同时它还是一种安全的做法。这样做也有助于思路的梳理,从自己的工作延展到部门和公司的大局中,方便做横向的对比,使看的人更容易明白和判断。

有了思路,不妨为其添加上序列号,使你要表达的每一层含义都具有独立的空间和细分区域,也让纸张保持一定量的留白。

上一篇:专利培训会活动策划下一篇:团委申报省志愿者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