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瀑布的葬礼》小学语文教案(推荐12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不同的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找出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并能找出迫使塞特达斯这一世界奇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去什么样的地方?
2.让学生自由发言
3.进一步引出主题:或许你攀登过雄奇险峻的座座高山,或许你畅游过柔情似水的道道溪流,或许你饱览过皑皑白雪的处处雪峰,也或许你领略过骄阳似火的热带风情,然而都挡不住我们匆匆的脚步,都分隔不了我们奔向神奇而气势如虹的大瀑布的心,今天让我们乘坐世界最豪华的空中客车专机去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去看看它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吧!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带有课文录音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视频,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可以图文结合地感知课文。( v.ku6.com/show/_WMXWlmJ7ncIm1qp.html)
(三)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再默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巴西总统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第三段(第6~8自然段)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现状及原因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巴西总统的行动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四)昔日的瀑布
引导学生理解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
1. 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找找课文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瀑布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体会:“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雄伟壮观”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雄伟极了!壮观的瀑布!抓住几个关键词,你会读得更好!
全班同学齐读这句话。(板书:雄伟壮观)
2. 出示: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 清晰可闻。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①“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写出了大瀑布的什么特点?②“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又说明了什么,可以用文中那一个词语概括?
提问: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吧!
3. 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面对瀑布,深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 引导同学们抒发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来到这样的大瀑布前,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师:感谢大瀑布,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
过渡: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真想真真切切去聆听瀑布的声。可是今天这一切已无法实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
(五)今日的瀑布
1. 出示逐渐枯竭的瀑布画面。说说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2. 让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感悟
3.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对比的图,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抓住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来体会)
4. 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5. 指导同学们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有感情朗读4、5、8自然段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教师好像听到了瀑布那无奈的叹息声,仿佛看到她在哭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雄伟壮观的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呢?
6.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1) 自读、交流
(2) 用自己的话归纳三点原因,课件出示
A、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B、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C、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六)学习9~13自然段
小结过渡:是啊,由于以上原因,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另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大胆决定为大瀑布举行一次绝无仅有的特殊的葬礼。
1. 分小组讨论(出示课件:都有谁参加了葬礼?葬礼是什么样的?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2. 老师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全班同学试着找出“总统是怎样致悼词的”
3. 感情升华,激情朗读(放音乐)
(七)总结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我们热情的口号去激情宣传,以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实际行动,以我们诚挚的心去感动他人,让我全班,让全湛江,让全中国,让全世界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八) 课后作业
在老师指导下,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幷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九)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流连忘返
今日 奄奄一息 惆怅失望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用心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今日的枯竭, 激发学生的情感, 产生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教学准备:
制作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播放大瀑布的课件。
师:今天同学们看到的是世界著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板书:大瀑布) , 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那雄伟磅礴的气势, 飞流直下的伟大奇观, 惊心动魄的壮观景象曾让世界各地的游人陶醉不已, 流连忘返。也一定会把你深深震撼。我们一同来欣赏。
2. 学生欣赏课件。
3. (欣赏完毕) 此时此刻, 假如你正站在瀑布脚下最想说什么呢?学生发言。
4.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
其实本文作者曾和我们一样被塞特凯达斯瀑布那雄奇的景观所震撼, 不由自主拿起笔来写下了一段赞美的文字。下面我们一同来品读。
5. 指导朗读。
这段文字让你来读, 你认为要读出大瀑布的什么气势?
生:读出瀑布的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震耳欲聋。生朗读。
过渡:你们读得真好, 我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 聆听瀑布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可是你们知道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 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现在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了。 (生表示惊讶, 师板书:的葬礼)
6. 引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怎么会有大瀑布的葬礼呢?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呢?等等。
师归纳问题:同学们提的问题太有价值了, 非常了不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 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看能回答自己提出的哪些问题。
师巡视指导:找到答案的可拿笔批画出来。
师:有的同学已是信心百倍准备回答问题, 有的同学则在凝神苦思。那么现在让我们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 看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2. 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 解决第一个问题。
(1) 同学们都已出色完成了任务。现在让我们来交流学习结果。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现状最为关注 (举手) 好,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好, 在读这段文字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放课件, 师配旁白:今天, 我们再到塞特凯达斯瀑布, 已是满目疮痍, 再看不见昔日雄奇的气势, 再听不见昔日震耳的水声, 像生命垂危的老人,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3) 同学们, 看到这儿, 你心情怎样?站起来说一说。
生:伤心、难过、悲痛、想流泪。
(4) 学生带着上述感情朗读有关段落。
(5) 师生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朗读这段文字。 (配上音乐)
(2) 第二个问题。
(1) 过渡:大瀑布的满目疮痍奄奄一息让所有爱它的人为之心痛, 那么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学生读有关的内容。总结: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 水土大量流失。
(3) 大瀑布的枯竭让人痛心疾首, 扼腕叹息,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 再朗读课文, 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 感动同伴, 感动老师。同桌互读, 指名读。
(4) 由于人为的破坏, 难道正在消失的仅仅是一条大瀑布吗?课件出示有关人类破坏生存环境的画面, 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3) 学习“葬礼”, 深化主题。
过渡:是啊,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 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 令人震惊, 为了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 让大瀑布重新充满活力, 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特殊的葬礼。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
(1) 自由默读, 边读边想象葬礼的全过程。
(2) 让我们回到1986年9月为瀑布举行葬礼的这一天, 在这神圣的仪式上, 面对着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假如你就是菲格雷特总统, 你会怎样饱含深情地演讲?
(3) 学生写简要的提纲。
(4) 请同学扮演菲格雷特总统, 表演在葬礼上的演讲。
师: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 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 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板书:保护地球)
(4) 同学们, 让我们带着对地球的无比热爱之情, 让我们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 (放音乐)
(三) 总结全文
总结:是啊,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温馨美丽, 永远生机盎然。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课件出示) 回来吧, 雄伟壮观的瀑布, 回来吧, 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溪水、花草……我们绝不会再伤害你们。
(四) 拓展练习
1. 现在, “环保”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课下搜集与环保有关的事件, 设计一张环保知识宣传报。
一、今昔对比,感受大瀑布
师:看着这图画,咱们脑海中有一段文字一定被激活了。(画面上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水声震耳欲聋”)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一段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想来朗读?大家认真地听,看看朗读声中能不能浮现刚才的那幅画。
(指名读)
师:你有9处打了疙瘩,但能读得有始有终,以后要多多练习朗读。谁再来读,读出大瀑布雄伟的气势?
(学生纷纷举手想来试读。教师指名一个学生读,读得比较到位)
师:请说说你读的体会。
生:我觉得我读的时候突出了这些词语: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飞流直下、万朵莲花、飘飘洒洒、震耳欲聋、清晰可见。
师:真好!赶紧拿出笔,给这些词语画上记号。刚才我们赞美大瀑布时就缺少这些词语。来,咱们一起读,把大瀑布磅礴的气势读出来。
(师生齐声诵读)
师:不错!齐读气势更磅礴。可是老师发现读第一句时,有的同学脸上表情有些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句话里有“曾经”这个词,说明现在的大瀑布已不像以前那样壮观了。
师:(板书“曾经”)这叫读书“用心”。这是个重要发现,就是说“曾经”是过去的辉煌。现在的瀑布到底怎样,哪段课文写了?
生:第七段。
师: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
师:能否把你刚才想到的那一幅画面,用这一段话中的某个词来给它命名呢?你选哪个词?
生:“生命垂危”。因为这条瀑布像一位老人一样,即将死亡。
师:生命垂危,就是说它离生命的尽头那一刻不远了。带着这种感受,你给大家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读)
生:我用“奄奄一息”来形容,它本来是十分雄伟的,现在它正如老师说的,连小溪也会嘲笑它了。
师:好,你来读一读。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指瀑布干枯后的画面)想过去,曾经是怎样的塞特凯达斯呀?
生1:曾经是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生2:曾经是雄伟壮观、飞流直下。
生3:曾经是水声震耳欲聋。
师:是呀,曾经是落地撞开万朵莲花的大瀑布,而现在只剩下几股清泉、几行清泪。然而,大瀑布是不愿意变成生命垂危的老人的,这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生:可从“无奈”看出来。它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开我们的。
(板书:无奈)
生::上游建起的伊泰普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没有了昔日的雄伟气势。这些都是迫不得已的。
生2:我从“无奈”中还看出,两岸工厂用水毫无节制,再加上沿河两岸的森林被滥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
师:“无奈”是无可奈何;“无奈”是迫不得已;“无奈”是力不从心……
[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大瀑布的今昔对比,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可圈可点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朗读,读出大瀑布的气势,朗读中浮现形象;二是注重语言积累,“刚才我们赞美大瀑布时就缺少这些词语”一句,把积累和运用联系起来了;三是善于引导,大瀑布的今与昔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这三方面的内容,由于巧妙的引导,学习时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建议对描写曾经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骄傲的大瀑布的那一段文字,应在读中细加揣摩,让学生体会到这段话是围绕“雄伟壮观”来写的。]
二、感悟人们的“饱含深情”
教师引读第十自然段。
师:读了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你产生怎样的疑问?
生:为什么连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要亲自参加葬礼?
师:问得好。一个大国的总统不仅参加而且亲自主持大瀑布的葬礼,这是为什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你知道的就不仅是一个答案,会知道许多答案。建议大家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拿出笔,把找到的答案写下来。
(学生找寻答案,写下心得后交流)
生1:我找到了“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了……带来的骄傲和欢乐”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带来了骄傲与欢乐。
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总统为什么来参加葬礼?你归纳一下。
生2:我认为,总统来参加葬礼,不仅是因为它曾经给人们带来了骄傲,还有一点是呼吁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维护生态平衡。
师:说得很好,尤其有一个词,是他参加葬礼的原因,大家听出来是哪个词?
生:呼吁。
师:“呼吁”对吗?
(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呼吁”一词)
师:咱们接着说,答案还远远不止这些。
生3:我觉得总统主持葬礼是想告诉人们大瀑布带给他们的欢乐和骄傲,号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维护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不使大瀑布的悲剧重演。
师:你刚才的回答,“号召”这个词用得好。
(请学生板书“号召”一词)
生4:总统是管理国家的,但没有制止人们建造伊泰普水电站,没有制止人们无节制的用水,没有制止对森林的滥砍乱伐,觉得自己有责任。
师:说得很棒,一组排比句表达了自责,除了自责之外呢?
生5:我觉得应该是羞愧。
师:“自责”、“羞愧”会写吗?谁会写,赶紧去写。
(学生板书:自责、羞愧)
生6:老师,我也有观点,可以说一说吗?(可以)我认为菲格雷特自己也是人,他在内疚,他没有制止人类悲剧的发生。作为人,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大瀑布,他很内疚。
师:你去写“内疚”,也许内疚比“羞愧”更确切。
(学生板书:内疚)
师:是啊!作为总统除深深的自责之外,他更有一份责任。这是大家从这一个自然段里所获得的信息。有“呼吁”、“号召”、“自责”、“羞愧”……那么这一切。能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到一个词说明吗?这都是菲格雷特总统的内心啊!
生:我觉得应该是“饱含深情”。
(教师板书:饱含深情)
师:这个“饱含深情”不就有其中的饱含呼吁之情、饱含号召之情、饱含自责之情、包含羞愧、内疚之情吗?(指“呼吁”二字):这是谁写的?来,你就用饱含呼吁之情来读一读相关内容。
(朗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点评:围绕“为什么连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要亲自参加葬礼”这个中心议题,师生对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多元解读,提升对文本的感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教师鼓励学生多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使答案多样性。难能可贵的是,让学生从具体材料中概括出自己的认识。诸如“自责”、“内疚”、“羞愧”、“呼吁”、“号召”等,教师的总结语指出“这一切”都是“饱含深情”的内涵。这样的感悟表达具体而又不啰嗦,简洁而又不显空泛。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演绎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饱含深情”。什么叫“饱含”?“深情”情有多深呢?各自读出了什么……也许,这样从一个词语点上生发,更能体会文字的丰富内涵,同时能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三、创设情景,写下体会
师:参加葬礼的还有新闻记者、环保专家、教授等等。他们不远万里赶来听菲格雷特总统饱含深情的演讲,一个个都会感慨万千。假如大瀑布能说话,会饱含深情地对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写下几句话。
(学生练写并交流)
生1:人类啊,你们一定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生2:人类啊,你们一定要爱护自己身边的环境,别让我的悲剧重演。
生3:我虽然消失了,可消失得值得,你们一定要说到做到。
师:谁能说一说最根本的看法?
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和大自然和平相处,从大自然中获取什么,就应该用自己的努力偿还。
师:是的,和平相处,那就是和谐之道呀!人与人要和谐,人与自然同样要和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拥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们美好的家园!
(师生互别)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由此我就想到了由学生的预习入手,围绕导语展开教学。最后提升思想,深入思考环保问题这三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的方法。是体现生本的最直接的方法。而预习的质量从一定角度上也左右了课堂的质量。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带着自己的疑问走入课堂,那么这节课必定也是高效的一堂课。在预习中我检查了三个方面。课文是否读顺(检查难读的地方)能否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前两个问题是预习的一般要求,而后一个问题是针对本课的特点的特殊要求。而这个问题,也是学生学期本文的线索和依据。也是精读部分的切入点。
在根据导语展开的精读部分中,我所考虑的这么一个问题“这部分中,哪些是需要教的东西?哪些是不需要教的东西?”基于学生的学情,经过分析,我以为那些表示瀑布雄伟壮观的词,学生基本都明白,无须一个个去体会,而其中两个表示数量的词“一亿立方米”和“30千米外”,学生没有形象的,立体的感知,是需要具体化的。于是在设计中,我分四部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抓关键词自由练读。
第二,数字想象化想象朗读。
第三,听课件声音想象朗读。这样的朗读,层层深入,立体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这一部分充分的落实了,与今日瀑布的奄奄一息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冲击着学生的感情,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第四,在感悟提升中,我在思考:环保问题的文章学生已经学过很多,那么学生对于环保的意识,仅仅停留在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这一点上就可以了吗?能不能针对这课的特点,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哪怕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也好?考虑到这,我想到把菲格雷特的悼念词和水电站的资料放在一块,让学生在两者之间去权衡,人类该建水电站还是该保护瀑布?在深入思考中明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时就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即能保护环境,又能发展经济,而这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QQ:25005900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对比朗读,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体会葬礼的重大意义,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以及举行葬礼的重大意义。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有关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2:由庐山瀑布过渡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3:由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引出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4:质疑:人们为什么要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重点段落一: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1: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怎么样的?大家找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画出描写大瀑布的重点词语,看看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昔日大瀑布的特点。
3:播放昔日大瀑布壮观景象的视频。
4:让同学们说一说内心的感受或者说一句赞美大瀑布的话。
5:大屏幕出示重点段落一: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让学生带着那份赞美之情朗读。
6:抓住一个关键词“曾经”过渡到描写今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段落。
(“曾经”指过去,以前。不代表现在)
三:用同样的方法品读课文重点段落二:今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1:读着“曾经”这个词,一丝悲凉从我们的心底油然升起,现在的大瀑布怎么样了?大家一定迫切地想知道吧?
2:师配乐朗诵描写今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段落。
3:同学们脑海中出现的又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可以用上书本中的词语进行概括。(逐渐枯竭,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4:看到这奄奄一息的大瀑布同学们的心情怎样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朗读。(悲哀的语调)
5:概括出大瀑布逐渐消亡的原因。(建水电站,无节制用水,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四:创设情景,拓展思维,升华感情。
1:从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中概括出这次葬礼的重大意义。(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2:假如我们也在葬礼的现场,我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出示环境受污染的图片资料),说说身边的环保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做?小组讨论。
4:总结全文: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重点和难点】
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盛衰前后的鲜明差异,通过朗读有关的句子,真切地感受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唤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42大瀑布的葬礼)
问:同学们,看到课题以后,你会想到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2学生思考、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是一条什么瀑布?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举行这个葬礼有什么意义?在以前,这条大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3请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适时正音。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解决部分疑问。
赛特凯斯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观和发生变化后的样子分别怎样,在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再想一想,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
4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所思。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组织交流,及时点拨。
大瀑布昔日的雄风要紧紧抓住以下的词语进行赏析,充分理解这座瀑布流量大、水流急以及它的壮观场面:
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流水--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水雾飘飘洒洒
水声--震耳欲聋
(结合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出游人的态度,指导朗读: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大瀑布今日的枯竭要抓住一句比喻句进行教学:
它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结合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出游人的态度,指导朗读: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失望而去。)
2完成填空练习: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在逐渐消失,那是因为。
(消失的原因不止一条。如:上游建起了水电站、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破坏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师生分别读大瀑布盛衰前后的课文内容,通过比较朗读再一次体会。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出示巴西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资料或相关图片,再读课文相关内容,思考:这场特殊的葬礼的意义何在。
2交流,板书:
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地球
3想像说话: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男女生分读瀑布的前后景象,教师读开头和结尾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的部分)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
3说说你所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42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地球)
1、读准带拼音的7个生字,理解“咆哮、滔滔不绝、纷至沓来、昔日、形容枯槁”等词语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的雄伟壮观与现在的奄奄一息,并了解导致瀑布枯竭的原因。
4、从瀑布的变化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大屏幕出示“葬礼”两字。参加过葬礼吗?参加葬礼的人们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是呀,人死的时候,亲人们会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举行葬礼。然而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特殊的葬礼。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反馈预习:
出示词语,读,理解难读的词语: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雄伟壮观 震耳欲聋 纷至沓来
生命垂危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乘兴而来 失望而去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学生自学课文。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变化
1、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记住了这条瀑布的名字,它叫――塞达凯拉斯大瀑布(练读)。
相信你们也看到了它前后截然不同的样子,你能各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你喜欢它怎样的景色?
2、感受瀑布曾经的雄伟壮观
(1)学生读相关课文内容,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读后说说阅读感受:
指导:
大瀑布的葬礼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37个词语,要求会读、懂得意思。
重点掌握37个常用词语:“瀑布
葬礼
悬崖
汛期
大坝
语调
酋长
生态学
生态平衡
悲剧
慕名
帘
滔滔
流失
投身
汹涌
咆哮
节制
枯竭
唤起 溅
聋
流连往返
滥伐
哀悼
亲自
消失
截
无奈
模仿
主持
清晰
特意
纷至沓来
奄奄一息
世外桃源 ”等,要求会念、完全理解、会用。
2.学习本课的句型,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使用。
3.汉字学习:对“ 崖(多音多意字)
调(多音多意字)帘
溅
截
模(多音多意字)”等字,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学习。
4.课文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叙述。
5.交际能力:能够叙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描写较生动。
【内容安排】
1.第一节课检查词语预习,第二、第三节课学习课文,第四节课课文的运用,第五节课交际练习。
2.词语和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于检查交流、解难答疑。
【教学步骤】
第一节课
检查词语的预习情况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预习、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二.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检查词语预习
⑴学习提示:
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因为它是为一个即将消失的大瀑布而举行的。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呢?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请从文中寻找答案。
⑵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1.瀑布 pù bù(名)从悬崖陡坡倾泻流下来的水流
如:这个瀑布的风景很美。/
2.葬礼 zàng lǐ(名)掩埋死者的仪式
如:参加葬礼 / 举行葬礼 / 参加葬礼的人很多。/
3.悬崖 xuán yá(名)又高又陡的山崖。
如:攀登悬崖 / 万丈悬崖 /
4.汛期 xùn qī(名)江河水位定时上涨的时期
如:在汛期期间, 受灾人民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今年汛期提前。/ 每年8,9月份是汛期。/
5.大坝 dà bà(名)江河湖泊上高大的拦水建筑物
如:长江三峡大坝。/ 这座水库的大坝很高。/ 大坝裂了 /
6.语调 yǔ diào(名)说话时句子里声音高低、快慢、轻重的变化
如:模彷别人的语调 / 英语语调不难学。/ 他用平静的语调说话。/ 他说话的语调很粗暴。/
7.酋长 qiú zhǎng(名)部落首领;酋长国首领
如:他是我们部落的酋长。/
8.生态学 shēng tài xuã(名)专门研究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状态规律的一门课
9.生态平衡 shēng tài píng hãng(组)指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如:保护生态平衡 / 破坏生态平衡 / 这里的生态平衡破坏了。/
10.悲剧 bēi jù(名)不幸的遭遇
如:人间悲剧 / 车祸造成了多少家庭悲剧。/
11.慕名 mù míng(动)喜爱、敬仰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
如:慕名而来 / 慕名购物 /
12.帘 lián(名)用布、竹、塑料做成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如:门帘儿 / 窗帘 /
13.滔滔 tāo tāo(形)大水滚滚;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如:白浪滔滔 / 滔滔雄辩 / 议论滔滔
14.流失 liú shī(动)指有用的物质,如油脂、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风力、水带走。
如:防止水土流失 / 肥效流失 /
15.投身 tóu shēn(动)献身或出力
如:投身到那项工作中去 / 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 / 投身医务事业 / 他把一生投身到教育事业。/ ⑶联系已经学过的词语,学习下列的词语: 1.汹涌 xiōng yǒng(形)水流急剧
如:波涛汹涌 / 江水汹涌而来。/
2.咆哮 páo xiào(动)大声吼叫。
如:咆哮着威协 / 咆哮西风 / 咆哮如雷 / 狮子咆哮着扑过来。/ 黄河在咆哮。/ 大风咆哮着扑过来。/
3.节制 jiã zhì(动)限制;控制;节约;指挥管辖
如:节制饮食 / 节制生育 / 不受节制 / 这三个团全归你节制。/
4.枯竭 kū jiã(动)干枯;没有水
如:长时间干旱, 水源都枯竭了。/ 这位作家的想象力好像己经枯竭了。/ 长江之水,永远不枯竭。/
5.唤起 huàn qǐ(动)引起;号召使奋起;呼唤
如:唤起热情 / 唤起对往事的回忆 / 唤起对教育的关注 / 学校唤起加强民族团结。/ 6.溅 jiàn(动)液体受冲击向四处射出
如:钢花四溅 / 溅了一身水 / 波浪飞溅到海滩上。/ 汽车开过去了, 我们被溅了一身泥水。/
7.聋 lóng(动)听不见声音;听觉迟钝
如:耳聋眼花 / 耳朵有点聋 / 装聋作哑 / 他聋了一只耳朵。/ 他完全聋了。/
8.流连往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组)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如:云顶山的美景,使人流连往返。/
9.滥伐 làn fá(组)度过砍伐
如:滥伐树林 / 滥伐树木 / 保护森林,不准乱砍滥伐。/
10.哀悼 āi dào(动)悲痛悼念(死者)
如:向死者家属表示深切的哀悼 / 我们哀悼他的逝世。⑷根据下列词语的讲解,掌握词义和用法 1.亲自 qīn zì(副)自己(做)
如:亲自参加 / 亲自动手 / 亲自送行 / 亲自迎接 / 亲自抓这项工作 / 他亲自领我们到大厦各处参观。/ 你可以亲自接洽也可以写信。/ 你最好亲自去一趟,和他当面谈谈。2.消失 xiāo shī(动)(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如:完全消失 / 已经消失 / 慢慢消失 / 船慢慢地在雾中消失了。/ 他消失在夜色中。/ 许多动物已从地球上消失了。/ 景色消失在雾中。/ 他们已消失在人群中。/
3.截 jiã(动)切断;割断;阻拦
如:截成两段 / 他把甘蔗截成几节。/ 敌人的退路已被截断。/ 小偷跑了,快把他截住。/ 这根绳子太长了,截一段就够用。/ 4.无奈 wú nài(副)无可奈何;无法可想;没有办法
如:无奈地摇头 / 感到无奈 / 有点无奈/ 出于无奈 , 我们只得照要求的做了。/
5.模仿 mó fǎng(动)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如:模仿动作 / 模仿语调 / 努力模仿 / 模仿动物的叫声 / 模仿某人 / 这位画家模仿毕加索的绘画风格。/ 学语言要注意模仿。/ 这几个舞蹈动作很难,不好模仿。/ 6.主持 zhǔ chí(动)负责掌握或处理
如:主持日常事务 / 主持会议 / 主持节目 / 主持工作 / 主持晚会 / 一个人主持 / 他主持医院工作。/ 这次晚会由我主持。/ 现在由班长主持今天的班会。/
7.清晰 qīng xī(形)清楚
如:发音清晰 / 字迹清晰 / 清晰的头脑 / 清晰的画像 / 清晰的声音 / 这台电视机的画面非常清晰。/ 他的发音不太清晰。/ 8.特意 tâ yì(副)特地;专门
如:特意挑选 / 特意访问 / 特意参加 / 他特意穿上民族服装参加大会。/ 昨天他特意来看你,你不在。/ 你不用特意来一趟。/ 9.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组)连续不断地到来
如:球迷纷至沓来,球场的看台上立刻坐满了观众。/ 做了广告以后,订货单纷至沓来,厂里的生产红红火火。/ 来他补习的学生、家长纷至沓来,他忙得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10.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组)气息非常微弱,形容人快死了
如:病人已经奄奄一息,再不送医院就没救了。/ 他在奄奄一息时,希望不要把他的病情告诉子女。/
11.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组)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如:学校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它也会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你想去的世外桃源,现实社会中是没有的。/
三.检查的步骤
1.听写词语。
2.让学生朗读词语。
3.做练习一至五。
4.用提示中三、四的词语造句。
5.有不懂得、不会用的词语。则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
6.各组提出的疑难词语,写在黑板上,采用提答的方式,看哪一个小组解决得又多又快,评比小组。
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所有的词语,做到能流利地读和写,能熟练地使用。
2.用37个重点词语造句。
第二节课
课文学习1(理解)
一.教学目标
通过自渎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达到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二.导入课文学习
石榴是新疆的特产,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请大家谈谈你所知道的石榴。然后引出关于石榴的故事。
二.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3分钟~5分钟)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1986年9月,在巴西的巴拉那河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穿上了黑色的礼服?
3.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瀑布?
4.游人们来到这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5.作者写道:“但这雄伟的奇观,竟然在逐渐消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写这个故事?
三.串讲课文
1.第一段(第1、2自然段)。⑴ ⑵。⑶ ⑷ ⑸词语: ① ② ③④⑤ ⑹句型: ①“” 如: ② ③ ④
2.第二段(上)(第3自然段)。⑴ ⑵。⑶ ⑷ ⑸词语: ① ② ③④⑤ ⑹句型: ①“” 如: ② ③ ④
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五.作业:
①熟读课文,做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②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造句。
第三节课
课文学习2(理解)
一.教学目标
通过自渎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达到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6分钟~8分钟)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 2.? 3.?
三.串讲课文
1.第二段(下)(第4、5、6、7、8自然段)。⑴。⑵。⑶ ⑷ ⑸词语: ① ② ③④⑤ ⑹句型: ①“” 如: ② ③ ④
2.第三段(第9自然段)。⑴。⑵。⑶ ⑷ ⑸词语: ① ② ③④⑤ ⑹句型: ①“” 如: ② ③ ④
四.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五.小结本课的学习
六.作业
1.熟读本段课文,做到能流利地口述。2.写全部课文的复述提纲。
第四节课
学习课文3(理解)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二.复述课文——说的训练
1.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复述。2.全班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一个小组的代表复述得好。
三.听老师讲故事——听的训练
老师准备一个关于书的故事,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改变,让学生听,听后作相关的练习。例如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复述大意等。
四.读的练习
找一篇描写书的文章,让学生读,加深对本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小结课文学习
六.作业 1.阅读课后的短文 2.准备结合本课主题发言
第五节课
真实交际
一.教学目标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通过具体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能在交际生活中自由交际的能力。
二.交际话题
1.? 2.? 3.? 4.?
三.小结本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的词语。
课文主要讲了1986年9月,发生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在拉丁美洲的巴西与巴拉圭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后来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又因沿河两岸的森林被滥砍滥伐,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而使得大瀑布枯竭。最后巴西总统非格雷特主持大瀑布的葬礼的事情。
读完后,我想到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过。这几年来,新闻上报道过许多森林严重被砍伐、破坏、污染等事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从前是一个风景优美、清波荡漾的地方到处是青草和鲜花。高的挺秀的白杨,胡杨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有的掠过湖面,有的埋在沙子里洗澡。树下的羊群咩咩叫。有的四处奔跑,有的一起打架。瀑布的声音震耳欲聋,在三十公里外,响声还清晰可闻。
可是这奇丽的景象,竟然在慢慢消失。
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在忍受了的干旱后终于成为了”木乃伊“(枝叶干枯)而那些动物能跑的.就跑了,跑不动的动物都干渴而死,只剩下骨架了。月牙泉的水面临干涸,有些地方的气温则高达70摄氏度――种。种迹象表明,不保护环境是不可以的。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将完全消失。
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仿照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仪式,哀悼要消失的大瀑布。
一、教学设想及流程
《大瀑布的葬礼》讲述了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因为人为的破坏,瀑布枯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为瀑布举行了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在瀑布脚下举行葬礼,号召人们保护环境,让悲剧不再重演。本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画面,感受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色,感受文章用词的精美,积累并运用词语;指导学生想象菲格雷特总统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练写菲格雷特的演说词。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进行。
板块一:美读词语,尝试理解运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本文文字优美,用了较多的四字词语描写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因此,在第一板块教学中,我刻意将词语分成两类排列,想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初步感受瀑布雄奇的美和形容枯槁的悲凉。之后,我还设计了“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试图通过这一说话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学习运用这些四字词语。
板块二:品读描写瀑布变化前后的语句。
写景的文章,应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思考作者是怎样将景物写具体的。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瀑布变化前的雄奇,变化后的形容枯槁。品读这两段文字,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以及用具体的数字描写景物,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的写作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还可以为了解本文“保护环境”的中心奠定基础。因此,该板块教学,我采取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感触深刻的词句,想象画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瀑布变化前后的惊人落差。
第三板块:为文章补白,训练写作。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文章中写到“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在塞克凯达斯瀑布脚下,进行了饱含深情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是什么呢?这正是文章的空白。我准备让学生补白,训练写作。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不合理,以致教学颠倒了主次。
几年前教科所饶晚霞老师中肯地警告过我:“你对课堂的时间分布概念不强,入课慢。”没想到几年之后,我又再次犯了同样的毛病。第一板块,学生基本能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但该板块教学,我足足耗去了十五分钟,占去了后面板块的教学时间,造成了整个教学的失败。
感受瀑布变化前的雄奇部分,学生抓住开课时朗读的四字词语以及具体的数字,谈瀑布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品读比较到位,朗读还算勉强为之。但是,因第一板块耗去了太多时间,品读变化后的句子时,已经临近下课,我只得匆匆带过。
第三板块的补白练习,如果成功,应该是课的一个亮点,但因时间关系,也只有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了。
【《大瀑布的葬礼》小学语文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最佳教案-大瀑布的葬礼03-04
小学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案设计12-09
小学五年级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案01-19
小学六年级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案设计10-26
《大瀑布的葬礼》优秀教案09-16
五年级语文大瀑布的葬礼01-21
《大瀑布的葬礼》语文课文教学反思10-03
大瀑布的葬礼优秀教案设计01-07
大瀑布的葬礼_教学设计_教案07-16
大瀑布的葬礼的练习题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