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zcs教案(通用12篇)
棉湖镇境潭小学 黄纯娜
教学目标:
1、学会z c s3个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 c s与音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会zi ci si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 o e i u ”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 p n f、d t n l、g k h、j q 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 c 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 c 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字”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z”的读音。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牙门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试试?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 z 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刺”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c”的读音。发音的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自己试一试?
(3)教师范读“c”。
(4)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 c c。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丝”的音来学习字母“s”的读音。发音时读得轻短些,舌尖平伸,与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 s 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指导书写
(1)大家看黑板:出示四线三格,我们看看老师是怎样书写“z c s”的?比比谁观察得最认真?仔细看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
(2)师范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安全,从小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科学预设艺术生成》一书,水平一(二年级)体操棒单元第5课时,本单元属于轻器械体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教材。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棒操的基本动作方法,还能利用体操棒做多种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游戏;本课发展了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及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规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安全、合作与创新意识。本课重点是学生能模仿出简单、实用的挑棒、劈棒、刺棒等动作,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本课以情境贯穿整堂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棒操教学中,教师采用标准形象的示范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欲望,为以后学习轻器械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力与表现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精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本课以情境设计贯穿整堂课,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使其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严肃与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体验了合作与创新带来的乐趣,也激发了运动潜能,提高了运动能力。此外,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规范了拿棒、放棒、练棒的方法,教育学生不能拿棒乱打、乱闹,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知道一切活动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
1.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2. (动画课件)小刚和小秋是一对好朋友,这天,他俩正在公园里玩,忽然拼音王国的国王把小秋抓走了。小刚可着急啦,你们想帮他吗?
3. 豆豆龙说,要闯拼音王国可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你们敢吗?
4. 豆豆龙还告诉大家,凭大家现在的力量还救不了小秋,必须带上法宝闯过三关才行呢!想要法宝吗?
[评析:此环节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闯关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 复习巩固
1. 我们一起去找法宝吧,第一个法宝是——(z c s),把它读好,这个法宝就是你的了!
2. 注意声母要读得——(生:又轻又短)(指名读,齐读)
3. 再看看这两个法宝——(ɑ u),他们都是——(生:单韵母)应该读得——(生:又响又长)。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4. 现在,这两个单韵母法宝也是你们的啦,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法宝出发吧!
三、 学习音节
1. 第一关
(1) z c s与ɑ
▲ 他们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
▲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想读吗?自己先试一试。(指名读)
(2)z c s与u
▲ 看来,这组音节难不倒大家,拼音王国的国王又给大家出了一组,同桌读,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准又快!(出示)
▲ 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生1:我是z;生2:我是u;合:我们一起zu zu zu)
(3) 大家读得真棒,拼音国王要给读得棒的同学奖励一朵美丽的花儿,想得到它吗?不仅要读得对,还要说得对才行哦!(老师将音节:zɑ cɑ sɑ zu cu su等贴在自制的彩色花朵上,并发给用该音节组词的小朋友)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孩子说出音节的发音方法,然后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第一组音节。当学生能熟练掌握z、c、s与ɑ相拼音节后,放手让同桌的学生共同自学第二组音节,让学生之间“兵教兵”,有效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让学生用音节扩词主要是让学生能将拼音运用起来,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扩大词汇量。]
2. 第二关
(1) 出示课本第27页插图。
▲ 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请看,图上画了什么?(两棵树)这两棵树长得怎么样呀?
▲ (一棵树粗,一棵树细)是的。(出示:cū xì)
▲ 你们有没有发现,粗和细的意思刚好怎么样?(相反)
▲ 对,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呢,你知道哪些?(生:多少、黑白、正反、前后、左右、上下、大小、高矮、有无)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颇花心思。丰富了教材的教学内涵,扩大了教材的教学外延,大大提高了拼音课堂的思维含金量。]
(2) 出示课本第29页插图
▲ 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图上画了谁?(一位老爷爷)
▲ 爸爸的爸爸就是——爷爷。(出示:zǔ fù)爷爷又被称为祖父。
▲ 那么,你们知道爸爸的妈妈被称为什么呢?(奶奶)(祖母)(出示:zǔ mǔ)你会读吗?注意,这两个音节都是第三声哦!怎么读?(齐读)
[评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祖父”发音的同时,迁移到了对“祖父”一词的理解,再迁移到“祖母”的发音及意义,同时复习了变调发生的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 现在我们来看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 小姐姐正在——扎辫子(出示zā)你会读吗?(指名读)
爷爷正在——洒水(出示sǎ)你会读吗?(指名读)
爱劳动的红红在——擦玻璃(出示cā)你会读吗?(指名读)
▲ 这三个音节你们手上就有呢,赶快自己读读。(自读,齐读zā sǎ cā)
▲ 小朋友们能不能把他们的动作连起来说一说?(星期天,爷爷在给花洒水,姐姐在扎辫子,红红在擦玻璃)
[评析:在学习拼音时,顺势进行说话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它大大地丰富了拼音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第三关
(1) 紧张的时刻到了,让我们一起闯入最后一关。
(2) 拼音国王说:你们不但聪明,而且勇敢,我很佩服你们。现在请你们一直往前走,就会发现一棵拼音树,树上的红苹果又大又甜。知道吗?每个苹果后面还有音节呢!谁愿意上来摘一个最大的苹果?
(3) 游戏:指名读苹果后面的词。(本课词语:① zɑ ② cɑ ③ sɑ ④ zu ⑤ cu ⑥ su ⑦ cū xì ⑧ zǔ mǔ)
(4) 红苹果摘完了,拼音王国的国王说:你们连闯三关,真棒!我这就下命令把小秋放了,让她跟你们回去!
(5) 经过小朋友们的奋勇闯关,小秋成功获救啦!你们真了不起!
[评析:最后一关的设计,考察了学生对本课拼音知识的掌握,同时让故事情境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互帮互助,能拼读出词语,其成功和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这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好拼音的信心。]
《z c s》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7课。本节课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以激发兴趣,引入本课要学的三个字母的读音;第二部分是z、c、s三个字母的字形。
二、说教法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唤起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
为此,本节课我力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角色“喜羊羊和灰太狼” 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比赛,让学生寓学于玩,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zcs时,让学生自己编儿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人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人人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了记忆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
2、认清z、c、s三个声母的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四、说教学重点
读准z、c、s三个声母的发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五、说教学难点
z、c、s的发音和s的写法。我将会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词语的联系并示范发音,让学生逐步掌握。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自学与讨论相结合法,游戏法。
七、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唤起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首先以喜羊羊和灰太狼“勇闯拼音王国大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已学声母。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借助图画,读准音,记住形。
我充分利用图片,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学习z的发音:(出示图),提问:你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答:图
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写字。通过写字的“字”我引出z的读音,告诉学生:把“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然后师范读,生模仿读,边读边正音,找个别同学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这样达到及时反馈的效果。
学习z 的形:提问:z和谁长得像呢?让学生自己编儿歌,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像个2字z z z。这样将抽象的字母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使同学们对字形记忆更加深刻。
学习声母c和s:(出示图2和图3 ),教学方法和教学z 基本相同。在此过程中,我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让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说讨论的结果,及时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再通过小老师带读,师范读,生跟读,纠正个别同学不正确的发音,比赛读等多种方法读准这两个声母的发音;并引导学生给这两个声母编出便于识记的顺口溜。
(2)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书写”(自己思考)——“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书写”(感知三个声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由几笔写成)——“自己练习书写”这三个步骤,在反复的看与写中巩固三个声母的书写。
3、小结与巩固:
c
s
教学目标:
1.学习zcs三个声母,都准字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学会拼读zcs与单韵母a.e.u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zuo.cuo.suo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6个单韵母;aoeiuv 2复习14个声母:bpmfdtnlgkhjqx 3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二.图文结合 1学习声母z(1)教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插图内容。(小熊穿着紫色的衣服在森林学校上课,小熊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
(2)师明确:小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写字的“字”把它读一声,读的时候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z(3)练习z的发音。(小组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4)师正音
(5)用一句儿歌来记住它:像个2字z
z z(6)师用多媒体出示四线格,学生认真观察声母z在四线格的位置(7)师在四线格里示范,学生描红。(8)声母z与单韵母a.e.u想拼。
师:下课铃声响了,z想与a.o.e交朋友,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吧。多媒体出示下列音节,同桌合作拼读。
z-a→zá
z-é→zé
z-ǔ→zǔ
z-u-ó→zuó 同桌自由拼读,指令读
师范读与z想拼的音节,学生模仿拼读,小组合作读,开和车读。师正音,齐读。2 学习声母c(1)师出示插图,提问,小熊老师的学生是谁?
明确:“刺猬”的刺提示了c的音,然而”刺“把它看成读一声来读,读的时候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c(2)练习c的发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小组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师正音,齐读
(4)观察c的形状用一句儿歌来记住它:半个圆圈c
c c(5)师用多媒体出示四线格,学生认真观察声母c在四线格的位置(6)师在四线格里示范,学生描红。(7)声母c与单韵母a.e.u想拼。
师:z也想与a.e.u交朋友,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吧。多媒体出示下列音节,同桌合作拼读,自由拼读。
c-ā→cā
c-è→cè
c-ū→cū
c-u-ō→cuō 同桌自由拼读,指令读,联系身边的事物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师范读与c想拼的音节,学生模仿拼读,小组合作读,开和车读。师正音,齐读。3,学习声母s(1)教师出示插图,小熊老师讲得很生动,引来了蚕宝宝。提问:蚕宝宝子在做什么?(2)师明确:蚕宝宝在吐丝,把丝读成一声读的时候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s(3)练习s的发音。(小组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4)师正音
(5)用一句儿歌来记住它:半个8字sss
(6)师用多媒体出示四线格,学生认真观察声母s在四线格的位置(7)师在四线格里示范,学生描红。(8)声母s与单韵母a.e.u想拼。
师:下课铃声响了,s想与a.o.e交朋友,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吧。多媒体出示下列音节,同桌合作拼读。
s-ǎ→să
s-è→sè
s-ú→sú
s-u-ŏ→suŏ 同桌自由拼读,指令读
师范读与s想拼的音节,学生模仿拼读,小组合作读,开和车读。师正音,齐读
4课件出示本课所学音节,学生加上手势拼读 5拍手游戏zcs,摘苹果巩固本课所学音节 三.学写声母zcs 1.教师在四线格上板书zcs的书写形式。2.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zcs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z
c Z
c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3、能够正确认读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6个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
1、z c s的发音。
2、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字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情境图,听语境歌,揭示新课内容
1、看情境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zi ci si 。
2、听语境歌。
学生试编语境歌。告诉学生黑板上的三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声母z c s及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1、教学声母z,音节zi
(1)教学z的读音
出示表音表形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她拿了个什么?出示声母z。告诉学生:z 的`读音和写字的“字”读音差不多。教师范读三遍。
(2)教学z的字形及书写。
指名说说z的样子,引导自编顺口溜。教师范写z 。学生书空描红。
(3)教学音节zi及其四声。
教师范读音节zi。学生读。比较z和zi发音方法的异同。出示zi的四声。学生练读,并练习组词。
2、教学声母c,音节ci
(1)教学c的读音。
出示表音表形图二。图上画的是什么?出示声母c。声母c的读音像带刺的“刺”。教师范读。齐读,开火车读。
(2)教学c的字形及书写方法。
说说c像图上的什么?自编顺口溜。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3)教学整体认读音节ci及其四声。
出示ci。学生试读,教师纠正。用ci的四声组词。
3、教学声母s 及整体认读音节si
(1)教学s的读音。
出示表音表形图三。说说图意。出示声母s,师范读。学生齐读。
(2)教学s的字形及书写方法。
引导看图,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记忆s的方法。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3)教学整体认读音节si及其四声。
方法同上。练习用si的四声组词。
三、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z c s。
2、抽读整体认读音节卡片zi ci si。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教授新课
1、教学z c s与a的拼音。
(1)练习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音节。
2、带调拼读单音节词。
(1)出示擦窗、扎辫子、洒水的一幅图。
(2)指名说说图上的意思。
3、带调拼读双音节词。
(1)出示拼音词。
(2)指名分析每个音节并拼读。
(3)两个音节连起来是什么词?
(4)指名连词读。
三、巩固练习
练读书上的拼音词。
课后小结:
我国的东北、西部及新疆地区是粮食主产区,这些地区耕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和大机械化作业。但是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仍在制约粮食种植水平和产量的提高,主要存在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植规模小。长期以来,大量的耕种主要靠小四轮拖拉机作动力,配套的农机装备技术含量不高,不能满足先进的农艺技术要求,导致土地产出率低。小型机械由于动力有限、耕幅窄和作业速度低等因素,完成一项作业机具需要多次进地,土壤有害压实严重,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加剧。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每年从国外进口118.4~148.0 kW大型拖拉机400台套。由于国外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价格昂贵,难以长期从国外进口。同时,黑龙江地区正在大力推广农机合作社,实行以村为单位土地连片规模耕种。目前,已经组建3 500多个农机合作社,正在以每年新增农机合作社200多个的速度增加,也对59.2~88.9kW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形成较大需求。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主要粮食产区对大功率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必然形成更大的需求。
农业作业项目中的中耕作业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除草一项更为关键。另外,相应的深松、施肥和覆土项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研发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复式作业中耕除草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定会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设计原理及机构
1.1 设计原理
设计按照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中耕垄作技术要求进行。要求保证耕深稳定、变异系数小、除草率高、伤苗率低、垄沟和垄侧松土效果好,侧深施肥达到技术要求以及深松深度的要求。该机在机架前部安装深松铲,在深松铲后部安装了具有抖动作用的侧深施肥的施肥开沟器,然后安装垂直旋转螺旋梳齿式除草单体,最后安装的是具有随行仿形的覆土单体。
该机的优点是动力消耗少和除草效果好,可根据作业要求进行中耕、施肥、深松、除草和覆土等联合作业。由于采用机械式除草措施,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除草对农作物的农药残留,提高作物的有机质含量。该机的研制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施中出现的新技术,填补了我国中耕机械的空白,是我国北方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配套机具。该机具与56kW以上的拖拉机配套使用。其结构设计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各部分的通用性能,减少了机具的进地次数,降低了作业成本,对农作物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1.2 总体设计
复式中耕除草机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机具与56kW以上的拖拉机配套使用。作业时,地轮把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中间轴,再由中间轴传递到排肥轴上,带动排肥轴施肥。肥料通过撒肥管到侧深施肥开沟器,实现垄侧深施肥;然后,再由中间轴通过不同传动比的齿轮传递给除草装置,带动垂直旋转的螺旋梳齿式除草装置工作,并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传动比,以达到弹齿的圆周线速度。在机架和除草装置之间安装深松铲,可根据作业要求完成深松作业,在机具的后部连接覆土装置,将除草后的苗床进行覆土。该机整体结构主要有垂直旋转的螺旋梳齿式除草装置、四连杆连接随行仿形覆土装置和双横梁机架等3部分。垂直旋转的弹齿式除草装置为对称式结构,即每行为两组对置旋转的垂直弹齿除草装置,以满足大豆垄上双条播的农艺技术要求。四连杆连接随行仿形覆土装置通过四连杆连接达到仿形效果,同时连接在单元除草装置,从而保证除草梳齿入土除草深度及覆土高度均匀一致。
1.覆土铲 2.覆土铲支架 3.仿形单体 4.张紧弹簧 5.四连杆 6.仿型机构悬挂架 7.肥箱 8.排肥轮 9.肥箱支架 10.机架11.中间轴 12.地轮 13.地轮支架 14.排肥开沟器 15.深松铲库 16.深松铲柄 17.除草单体齿轮箱 18.梳齿滚 19.吊杆 20.仿形轮21.梳齿 22.调整螺杆 23.仿形论支架
机具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外形尺寸/mm: 5 600×2 300×1 850
工作幅宽/mm: 4 900
除草行距/mm: 700(可调)
深松深度/mm: 250~300(理论)
施肥开沟宽度/mm: 100~120(理论)
作业速度/km·h-1: 5.5~6
工作行数/行: 7
刀轴转速/r·min-1: 240
配套动力: 56kW以上拖拉机
旋转直径/mm: 350
梳齿间距/mm: 20
单元梳齿数/个: 8
2 关键部件设计
2.1 除草单体、旋转轴和弹齿
除草单体采用垂直旋转螺旋梳齿式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地轮由链条传动,根据拖拉机的作业速度(要求5.5~6km/h),选择传动比为3:1,设计链轮。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两个相对转动的梳齿滚安装在机架上,工作时在苗行两侧相对旋转,可将出生的草芽除掉,并疏松表土。
1.安装方梁 2.套管 3.调整丝杠 4.齿轮箱 5.传动锥齿轮 6.梳齿滚 7.梳齿 8.定位螺钉
1,4.梳齿滚 2.传动齿轮 3.地轮
梳齿数目计算公式为
Z=ZH+H/a-1
式中 ZH—一个螺距内的齿数(常取ZH=7~10);
a—齿迹距(根据农艺要求确定,常取a=50~70mm);
H/a—应取整数。
梳齿滚的转速取决于梳齿回转直径d及其线速度υx。一般梳齿回转直径d=280~350mm,选取d=350mm;υx一般不大于4m/s,选取υx =3m/s,过大时冲击力大,导致伤苗率增大。梳齿数目选取8,采用类似螺旋线对称排列如图3所示。梳齿滚采用35mm无缝钢管,梳齿滚共有14根。
2.2 抖动式中耕施肥铲
为保证中耕施肥的可靠性,采用具有抖动效果的施肥开沟器,如图4所示。
1.弹簧支撑杆 2.弹簧 3.机架 4.施肥导管 5.靴式开沟器
施肥开沟器采用靴式开沟器,在开沟器铲柄上端通过拉杆弹簧机构与机架连接,铲柄中间与机架铰接。利用中耕施肥作业时开沟器入土的阻力波动与弹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开沟器在土壤中产生一定的振动,从而保证肥料顺利下落,避免由于空气潮湿造成肥料潮解而堵塞排肥管,产生漏施现象影响。通过试验选用一定硬度和螺距的弹簧,能够得到良好的振动效果。
3 试验结果
通过一定面积的生产试验证明,该复式中耕除草机作业效果良好,除草率高,机具结构合理,且使用调整方便,消耗动力低,能够满足农业作业的技术要求。深松深度到达25mm以上,施肥量均匀可靠,除草率到达85%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在除草作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为大豆出现2片复叶、玉米长出4片叶时,土壤粘度不宜过大,拖拉机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6km/h,且播种均匀,深度一致,土壤表层无大的土块。
4 结论
1) 该机实现多项作业一机完成,能够完全满足中耕、深松、侧深施肥、除草和覆土的农艺要求。
2) 该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采用螺旋梳齿式除草器,结构合理简单,抖动式施肥装置防堵效果显著。
3) 增加了土壤保墒能力。深松、施肥、覆土和除草等联合作业减少了投入成本与作业工序。但机具前后长度增加,在作业过程中转弯半径增加,需要拖拉机增加配重,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整机结构,减少机具前后长度。
摘要:为解决大型拖拉机的农机具配套不足问题,研究开发了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多功能中耕除草机。该机采用垂直旋转弹齿式除草装置实现作物苗间除草,同时采用单元组的随行导向限深仿形技术及抖动式高性能的排肥装置,能够一机完成行内与行间除草、深松、侧深施肥和中耕等作业,减少了田间作业次数,降低了作业成本,改善了土壤和生态环境。田间试验证明,该机作业性能稳定,杂草除净率高,伤苗率低。
关键词:中耕,除草机械,施肥机械,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国平,孙仕明,成学思,等.3ZS-2型中耕除草机的研究设计[J].农机化研究,1999(2):5.
[2]王民国.3TZF—6中耕机摆杆式随行机构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1991(3):9.
[3]吴则富,朱俊峰.3DY-2型电子控制施肥玉米中耕机的研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10):14.
[4]廖宇兰.基于PRO/E的中耕机三维造型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2008,34(3):6.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58-02
夷陵区教育局近几年正在如火如荼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掀起了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热潮。这学年我任教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内容看似简单,运用起来却需教师多动脑筋,要活用新教材,运用新教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集中能力时间较短。针对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我觉得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减轻学生负担,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因此,本人就如何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所要关注的问题与大家探讨和交流: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怎样做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想学、乐学的目的。一节成功的课学生会思维活跃,兴趣极高,不觉得累,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下课了,部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次下课后学生说:“老师这节课这么快就上完了。”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其次,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也会有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来上这节课。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要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手段。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画图形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在教3的分解时,形象地把它画成,并让学生拿出3根小棒,先左手拿1根,右手拿2根,合起来共3根,让学生看手说:“3可以分成1和2。”再让学生左手拿2根,右手拿1根,让学生看手说:“3可以分成2和1。”利用3根小棒,让学生边拿边说,学生很快掌握了3的组成分解和3的加减法。另外,一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尤其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形体。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牙膏盒、茶叶筒、药盒、皮球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学生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学,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
三、要改变教学思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让学生能真正深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处于导的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思考教师的问题,遇到难题师生要相互讨论,同学们也要相互讨论。从而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上课后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请学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如遇到困难,可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接着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整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才能真正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要正确把握媒体运用的手段
“今天的课堂黑板还需要吗?”这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各的优势,选择教学手段并不是越高级越好。一节课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与手段。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媒体运用的时机,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我们应该树立整合的思想,要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并科学地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媒体,就一定能显示它的优越性,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8加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了动画片:“小动物数学竞赛”的故事情境。即小花狗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一听,立即出题目考考它。这时屏幕呈现一个有10个格子的空牙刷盒,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8把牙刷,盒外有3把。当小猴子提出共有几把牙刷?怎样列式?得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确难不倒小花狗,而后一个问题却把小花狗给难住了,这时引出新课内容。
在巩固练习时,又出现了“小动物找家”,“英语歌曲《十个印第安人》”等画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相互解答,使整堂课处于层层推进,学生情趣交融,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
总之,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生活空间,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教给孩子数学知识,而应该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数学知识的王国,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声母zcs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声母zcs的正确发音和书写规则。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正确发音,并且能知道四声的帽子家在哪个字母上,并且读准音。
3、能学习与本课整体认读音节读音相同的汉字四个。教学重点:游戏中学习zcs和zi ci si的正确读音,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读音。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已经跟着老师在拼音乐园里认识了不少的字母娃娃,今天我们再去玩一玩,学一学,好吗?看,拼音乐园的草地上开满了漂亮的花朵,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b,p,d, q,f,t,n,l),第一排的字母长得像却不一样,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这四个字母吗?
2、大家读得准确,声音响亮,真棒!这些字母有个共同的名字,它们叫——?
二、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有位新朋友可想认识大家啦,瞧,它是谁呀?(刺—猬)(出示:c,领读三遍)
这只刺猬可不一般,它戴着眼镜,拿着书和教鞭,正在叫“上课啦,上课啦”原来它是拼音乐园里的老师,今天要教大家学字母,(出示:z,领读三遍)。
可爱的小刺猬们和我们一(1)班小朋友一样爱学习,一听到老师叫就赶紧跑来专心听,我们一起数一数,来了几只小刺猬?一、二、三、四。一共有——四只(出示:s,领读三遍)。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刺猬们做同学,一起来学三个新的声母zcs。
2、刚才小朋友们在读这三个字母的时候,发现我们的舌头是怎样的?
3、今天我们学的这三个声母就叫平舌音,再跟老师读一读
二、练读、识记
1、瞧,字母娃娃跑到老师手里来了,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会读了。谁来读?(开会车,相机知道学生发声母音要轻而短)。第二个字母娃娃谁会读?
蒋婷飞的拼音教案2
2、小朋友们听得清,读得准,真能干,接下来看看谁更厉害,老师要给字母娃娃重新排排队,看看大家还认识它们吗?我们先来试一试,用眼睛看,嘴巴不出声,自己在心里读一读,听明白了吗?(老师打乱顺序出示zcs字母卡片)。谁来接手挑战?(学生个别挑战——学生一起挑战)
3、大家学得真用心,老师要奖励大家做一个游戏,比比谁的耳朵灵。老师给zcs编上了数字,每个报两遍,请小朋友根据老师的读音伸出相应的手指。(小嘴——闭拢,耳朵——挺好,听力开始)
4、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快说说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三个的?可以看看书上的图,也可以自己开动脑筋,从它们的声音和样子上来记。(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半个8字sss)
5、小朋友们真好,不仅会读还会记,老师要送给大家好听的儿歌啦,想听吗?快坐好,还要保持安静哦。
儿歌:四只小刺猬,一齐学字母。老师领着念,学生跟着读。(请你跟我拍拍手,xxxx,请你跟我念儿歌,xxxx,请你跟我拍拍腿,请你跟我拍拍肩„„)
6、大家读得好听,老师要送大家几个汉字宝宝呢
四、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1、zcs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爱学习,就带来了它们的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i , i的本领可大啦,它和zcs一拉手就把它们变成了zi ci si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有个特点,不用拼,直接读,再听老师读一次。
2、你会读准它们吗?
3、真聪明,老师又要和大家做游戏啦,如果你听到的是短短的声母,就用这个手势(半臂距离)表示,如果你听到的是长长的整体认读音节,就向前伸长手臂,听明白了吗?
4、小朋友反应真快,整体认读音节zi排着队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戴上声调小帽子,谁来帮?
谁来做肖老师,教大家读准整体音节的四声?有个要求,要伸出小手来划声调。
5、小朋友们还想玩游戏吗,我们来做个点点名的游戏:老师的尺指到哪个音节,小朋友就把它读 蒋婷飞的拼音教案3 出来,要读准声调哦。(相机再次复习生字、四、丝、子)
6、整体认读音节带上声调小帽子就可以和我们的汉字宝宝交朋友,刚才我们学的三个字还记得吗?要来帮它们找朋友喽。
7、小朋友,再开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可以和这里的音节交朋友。(瓷碗的瓷,磁铁的磁„„)
8、小朋友们真棒,都已经会用上这些整体认读音节了,老师请大家把书翻到28页,用手指着跟老师一起来读读书吧。注意了,读书要做到手到、眼到、心到。(把书翻到28页,我说2字图z,zi;我说仙人掌图c,ci;我说丝瓜图s、si)
五、写字
1、又到我们的写字时间了先看看电脑老师怎样教大家写字的?
(z横左斜横;c左半圆;s半个8)(一笔写成,都在中格,师提醒要写好注意上下对称)
1、为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手足(zhuzu)写字(zhizi)大山(shansan)竹(zhuzu)排只(zhizi)三天(shansan)
大人(yenrenyin)两(lialangliang)人中国(guoguo)
2、数一数下面的字有几画,再写笔顺。
虫()风()马()会()
3、把下面的字去掉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自()()禾()()
去()()鸟()()
电()()天()()
4、按要求填空。
医:()结构,共有()画,第七画是()。弯:()结构,共有()画,第九画是()。脚:()结构,共有()画,第八画是()。敬:()结构,共有()画,第五画是()。
5、比一比看下面的字有什么不同,再组成词。
种()自()坐()和()白()座()
哪()手()乌()那()毛()鸟()
二、词。
1、选词填空。
(到处、处处)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什么、怎么)乌鸦喝不到水,()办呢?
(用法、办法)乌鸦想出()来了。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小()近()来()少()直()快()笑()先()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根()()小河()的花一朵()()老师()的树
一片()()小白兔()的衣服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多少的词。
例:(一棵)大树(两把)椅子
()小羊()楼房()尺子
()水井()水牛()苹果
三、句子。
1、为下面的句子填上标点符号。
哪座房子最漂亮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天空寻么蓝那么高
2、把句子补写完整。
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
农民种了()和()。
()到了,天气凉了。
3、用下面的词各写一句话。
很多:
就是:
一会儿:
四、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用
一、两句话写下来。
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
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
1.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會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来)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3.用想象的方法理解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蒲公英的种子》中的“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山冈、平原、小溪边、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冈、平原、小溪边等,都可以用”哪儿“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一个地方。最后要求用”哪儿“说一句话,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四、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1.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熟练成诵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其一,不读破词是初步理解句子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除了要求读准字音外,应把按词连读,不读破词作为基本要求。其二,要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其三,要发挥老师范读作用,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其四,要熟读成诵,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2.要重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新教材从二册开始,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一年级的上述形式的训练,要特别强调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设计人:白水小学
陈雪娇 【设计思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我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研读、教师导读、同学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通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不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了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一课看图学韵文识字。
这篇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古诗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课文插图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古诗的意境。【学情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初步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初步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五一节之一,首先,我们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以培训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的良好习惯:其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是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诵读古诗。背诵时再次引导想象,使记忆有了具体形容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述的情景,把“彼此彼景”化为“我景我情”。通过练读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意思体会小山村景色的美丽和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山村、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写字
1.认识田字格,知道田字格的作用。用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和各小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一”应怎样写。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一”的写法。(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4.除了“一”我们还要来写其他两个字(出示“
【小学一年级zcs教案】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zcs教学设计04-02
一年级语文ZCS的教案12-24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教学指导教案07-07
小学科学一年级教案06-14
小学一年级队会教案12-10
小学一年级语文太阳教案10-27
小学一年级语文《回声》教案11-23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2-06
小学一年级语文《漱口》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