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质量工作总结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井下质量工作总结(通用8篇)

井下质量工作总结 篇1

井下作业分公司现从业人员440人,其中:正式职工127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再就业人员52人,外雇人员261人。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400.19元,具有主要设备112台套。是以井下作业施工为主的技术服务型企业,主要施工项目有油井检泵、新井下泵、小修、调整、重配、试注、酸化及调剖等。企业生产能力8641.36万元,其中井下业务年生产能力5560.53万元,酸化业务年生产能力3080.83万元,目前企业主要市场集中在采油三厂地区。我公司现具有中国天然气公司颁发的小修乙级资质12个,油田公司颁发的施工准入12个。

年初我公司召开了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了质量工作计划和方案,加强施工管理水平,计划2015年更好的完善“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市场是企业生存基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的经理与员工深知这句话的含义。10余年的市场打拼,质量已成了企业管理文化。基于这一文化的形成,提炼了文化支撑的精炼内容。是精干的程序内容构成“骨架”;是管理操作方法构成“神经血管”; 落实责任、完善制度、考核奖惩兑现方法赋予了“肌肉皮肤”。

一是确定管理程序及内容。我们在实践中按照质量管理条款将其条款汇总的18道质量管理程序;128个质量管理点,按照

作业现场一一对应。为加深操作员工尽快熟知质量管理程序及操作内容,强化目视冲击力,制作了目视牌。将质量管理程序和管理内容全部用目视牌反映出来,强烈的目视冲击力强化了员工的记忆力,目视冲击和现场实物的有机结合,员工较快地掌握要点、执行数据、先后顺序,历经周期性的往复操作,使每个员工都能尽早成为熟练操作者。但是由于程序及操作内容限制,在质量保证上达到理想设计,却在施工速度上降了下来,有的作业队出现了减程序现象发生,影响了作业质量。针对这一矛头,我们没有谦让、默许。于是提出了“谁砸我的市场,我砸谁的饭碗”,对于如何控制减程序、减内容问题我们成立了四人质量、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小组,以保证作业质量。

二是严格管理确保程序到位。在检查小组成立后,我们立刻制定了奖罚标准,严监督、明责任、堵漏洞。不定期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今年以来共检查问题55项,避免了作业现场的质量事故的发生。坚持班前讲话。班长针对当天的生产任务、人员状况、设备状况和质量操作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和部署,对重要操控点历指清楚,行为入位,确保每名员工每天上岗按照规程操作,按照规定标准执行,按照预案操控,有效杜绝质量事故发生,小队队长作为小队质量第一责任人,根据作业施工的实际特点,时刻掌控现场施工质量状况,按照不同工序和工况,采取不同操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随时向小队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分析影响质量因素,落实质量措施,对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筛查,发

现质量因素,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处理、解决,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管理人员每天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到现场进行细化检查,如目视牌、地锚桩、绷绳、液压钳、吊卡销链、井控器,作业机千斤、底座、等部位,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的质量点,发现问题当场整改,现场整改;坚持做到无违规施工,从而实现由“要我保质量”到“我要好质量”。对质量检查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汇总考核,把考核结果公示在公司会议室大板上,当月考核当月兑现。

三是落实责任、完善制度、确保质量。2015年初公司在质量工作大会上,对全年质量工作进行部署,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了责任。而后,领导班子身先士卒、言行示范,以身作则,每月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并要求班子成员承包小队的同时,公司机关人员要对领导承包的基层小队进行包班,定期下到所包班组去检查和巡视施工现场,定期参加小队质量例会,每月进行一次信息反馈和汇总,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对质量工作予以人力、物力方面的保障。公司经理委以责任,与基层队长签订质量责任状、加重质量兑现奖罚比重。修定《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及规范》等基础管理制度。严监督、堵漏洞。规范现场物品摆放、全部作业现场和生产场所达到规范化现场要求,提高现场质量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系统功能运行与效果。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交井一次成功率100%;优良率85%以上;市场由两年前1600口蹿升为2014年的2498

口。

井下质量工作总结 篇2

目前国内专家对生存质量调查采用的是由1988年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2],其研究对象以医疗患者及公务员为主[3,4]。文献[5]研究了煤矿工人生存质量的内外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的是家庭和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文献[6]研究了山西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和职业紧张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国内外关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采用SF-36量表对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郊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状况展开调查,评价其应用价值。

1 调查对象及工具

1.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郊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作业人员。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年龄和工种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其中年龄段分为30岁以下、30~35岁、35~40岁、40岁以上,工种分为掘进钻眼工、掘进爆破工、掘进人力装车工、掘进架棚工、人力推车工、人力运料工、杂工等7个工种。根据发生率或估计值、设定的允许误差和检验水准[7]确定抽样大小,并假设显著性水平α=0.05,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预计患病率p=0.2,样本允许误差δ=0.05,确定样本数量n=246,同时考虑样本脱落率为20%,确定最终样本数量n终=308。

1.2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国际生存质量调查通用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8],调查对象内容主要有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婚姻状况、年龄、个人收入、作业时间、作业工种等5个方面,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有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等8个生存质量维度和一项健康变化指标(HT),共计36个问题,见表1。

表1 SF-36量表结构

SF-36量表计分原则:将所属维度分值累计求和,并根据公式(见表2)换算成标准值,标准值在0~100内,标准值越高越好。

表2 SF-36量表换算标准值计算公式

2 问卷信效度分析

调查问卷数量为308份,回收285份,同时考虑到存在缺失问卷(将问卷完成率不低于80%的缺失问卷认定为合格问卷,完成率低于80%的缺失问卷认定为不合格问卷;不合格的缺失问卷予以剔除,合格的缺失问卷缺失问题得分以其所属维度的平均值代替[9]),回收的合格问卷为273份,问卷回收率为92.5%,合格问卷占回收问卷的95.8%,说明此次问卷调查者配合度较好。

2.1 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10]。本次信度检验的内容包括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2个方面。

2.1.1 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又称为稳定性系数,能够体现被试者填写调查问卷的认真程度。本次重测信度检测随机选取27份问卷,并将问题顺序进行变化,让27名被试者在15 d后重新填写原问卷的36个问题,再根据式(1)计算其9个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r(即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r|≤0.4表示重测信度较低,0.4<|r|≤0.7表示重测信度一般,0.7<|r|≤1表示重测信度较高。

式中:Xi为第i个被试者第1次调查问卷该维度的标准值;Yj为第i个被试者第2次调查问卷该维度的标准值;N为样本数量;i,j=1,2,…,26,27。

表3 重测信度系数测试结果

从表3中可以发现,本次重测信度系数较高,本次问卷调查两次结果一致性较高,稳定性较好。

2.1.2 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系数是通过将测验分成两半,计算这两半测验之间的相关性而获得的信度系数。本次将SF-36量表的35个问题分为两半,一边为PF、RP、BP和SF共17个问题,另一边为GH、VT、RE和MH共18个问题,并针对两边进行分半信度系数rtt计算,得到rtt=0.729(rtt>0.7)。说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较好。

2.2 效度分析

效度通常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与试图测量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10]。本次效度检验的内容包括区别效度和收敛信度、结构效度共2个方面。

2.2.1 区别效度和收敛效度

区别效度指在量表维度测量建构中的问题标准值的平均萃取变量与该维度中其他任何2个问题标准值的共同方差的区别程度,维度中单个问题萃取变量大于其他任意两个问题共同方差表示区别效度良好。收敛效度指维度中的问题在载荷实验中落在该维度的因子载荷符合程度,载荷数值大小表示收敛效度情况[11]。通过计算发现SF-36生存质量量表维度下的区别效度除了维度GH不是非常理想外,其余维度区别效度均较好;除GH外,各维度与假定标度去除重叠后的相关系数在0.539~0.928内,均大于0.4,说明收敛效度较好。

2.2.2 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发现,KMO=0.796>0.7,Bartlett的P=0.000 2<0.001,因此可以作为因子分析。通过最大方差旋转因子后,8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1.476%>50%,表明此次量表调查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 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确定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由表4 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sls=0.10排除标准sle=0.15,发现年龄和作业工种对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的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

表4 SF-36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3.2 显著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根据年龄分为30岁以下、30~35岁、35~40岁、40岁以上,工种分为掘进钻眼工、掘进爆破工、掘进人力装车工、掘进架棚工、人力推车工、人力运料工、杂工等7个工种进行维度差异性分析,结果见表5~6。

表5 不同年龄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量表差异性表现

表6 不同工种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量表差异性表现

由表5~6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年龄的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在生理机能PF(P=0.028<0.05)有差异性表现:40岁以上的作业人员生理机能表现较差,其他年龄层次的人无明显差异;在躯体疼痛BP(P=0.017<0.05)有差异性表现: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作业人员躯体疼痛表现不理想,30~35岁和35~40岁表现较好且无明显差别;健康变化HT(P=0.031<0.05)有差异性表现: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作业人员健康变化表现不理想,30~35岁和35~40岁表现较好且无明显差别。从不同年龄差异性表现说明,4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作业人员生存质量状况不理想,可以理解为40岁以上的作业人员由于身体疲劳积累导致生存状况不好,30岁以下的作业人员由于不适应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导致身体容易疲劳,长期影响其生存质量。

2)不同工种的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在生理机能PF(P=0.019<0.05)有差异性表现:人力推车工的生理机能表现最差,生理机能表现最好的是爆破工;在躯体疼痛BP(P=0.033<0.05)有差异性表现:钻眼工、爆破工和人力推车工的躯体疼痛表现最差,其他工种躯体疼痛无明显差异。从不同工种差异性表现说明,人力推车工和钻眼工这2个工种在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中表现相对较差,也是生存质量状况最为堪忧的工种。

4 结论

1)SF-36生存质量量表9个维度重测信度系数值均大于0.7,分半信度rtt=0.729>0.7,表明SF-36生存质量量表在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的测量结果可靠性较高;收敛效度相关系数均大于0.4,区别效度除了维度GH不是非常理想外,其余维度区别效度均较好,结构效度KMO=0.796>0.7,Bartlett的P=0.000 2<0.001,最大方差旋转因子后8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1.476%>50%,表明此次量表调查结果与预测结果相近度较高。

2)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郊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和作业工种。不同年龄的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和健康变化上有显著差异,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作业人员生存质量状况表现较差;不同工种的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在生理机能和躯体疼痛上有显著差异,人力推车工和钻眼工这2个工种表现相对较差。综合而言,城郊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30岁以下、40岁以上的人力推车工和钻眼工生存质量状况表现最差,需要引起企业足够重视。

摘要: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城郊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273名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测信度系数均大于0.7,显示重测信度较好;分半信度系数为0.729>0.7,说明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较好;因子累积贡献为81.476%>50%,体现此次量表调查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工种是影响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钻眼工和人力推车工是生存质量状况最差的工种。SF-36量表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调查中,显示出良好的信效度。

关键词:SF-36,重测信度,结构效度,Logistic回归分析,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超,张连军,王欣,等.安全文化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建设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5):88-90.

[2]Schena FP,Gesualdo L.Pathogenetic mechanism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J Am Soc Nephrol,2005,16(1):30-33.

[3]陈洁,丘金彩,许军,等.SF-36量表应用于新疆公务员的信效度评价[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5):538-541.

[4]Stull,Donald,Wasiak,Radek,Kreif,Noemi.Validation of the SF-36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4,23(1):103-117.

[5]黄进,易俊,陈凤琼,等.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02-105.

[6]郭支喜,郭红梅,李秀萍,等.煤矿接尘工人生存质量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关系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8):582-585.

[7]丘金彩,许军,冯丽仪,等.SF-36应用于广东省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安全医学,2012,15(2A):386-389.

[8]Sow,WT;Wee,HL;Wu,Y;Tai,ES;Gandek,B;Lee,J;Ma,S;Heng,D;Thumboo,J.Normative Data for the Singapore English and Chinese SF-36 Version 2 Health Survey[J].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ine,Singapore,2014,43(1):15-23.

[9]屈荣杰,杨云滨,冯丽仪,等.应用亚健康评定量表第1版评价新疆公务员亚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7):744-747.

[10]曾五一,黄炳艺.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6):11-15.

井下质量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井下作业;修井作业;施工质量

0.引言

石油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石油开采工作中来,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难免出现某些问题。修井作业是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而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作业维护的一种手段,其施工质量与油井维护周期密不可分,在油田生产中有着重大意义。随着油井生产时间的延长,井下故障多样化也随着增加,给修复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需采取一些有效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其施工质量进行解决,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1.修井作业的内容及重要性

1.1内容

修井作业在穏油上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业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类:①维护作业,是指检泵等小修作业,是保油上产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因地层出砂、结蜡或者抽油泵磨损等,导致油井产量降低或无法生产,要通过维护作业恢复油井正常生产,所以小修作业在原油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措施作业,随着油气井开发周期的延长,导致油井出砂、套管损坏、油水层窜层等问题的出现,为增油上产,措施作业是油井生产必不可缺的部分。③大修作业,随着油气井开发周期的延长,井下情况相当复杂,比如在小修过程中常常发现套管损坏、砂埋油管、井下落物、蜡卡等卡死现象,导致无法进行继续施工,小修作业无法完成,必须进行大修作业,恢复油井生产,所以,大修作业在保油上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2重要性

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施工队伍规模壮大,数量增多,油田企业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各队伍之间在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上,要想获益,只能过通过质量上的角逐来实现,所以说提高修井质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修井施工质量关系着油田开采的安全和石油开采量,质量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修井技术相对落后,管理不科学,以致于质量低下,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增加了生产成本,竞争力也急剧下降,为此必须提升修井施工质量。

2.修井作业质量的管理缺陷

2.1系统质量成本

在修井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平时不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技能水平较低,为加快施工进程,往往会出现操作不当,造成对人的伤害、设备的损坏,以致于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造成损失,有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减工序,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维护周期缩短,增加维护费用。相关调查证明,在修井作业施工的质量成本中,损失成本高达30%以上,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2.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有着莫大联系,施工过程程序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施工时常会出现这些情形,如设计不合理,审批制度不够严格,或施工方案变动性大,等等,都造成大量材料和人力的损失,从而延长了施工周期,加大了成本,同时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危害。

3.如何提高井下修井作业施工质量

3.1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修井作业的前提保证,是整个施工工程的一个大纲参考,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应选择最佳参数,井位不同,井下的情况也各异,包括地层压力系数、压井液密度等都有着很大不同,需提前对各种所需参数做深入的了解,并对一些关键性的参数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设计方案要通过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施工,因此,审核部门务必要按照规范的程序,严格审批。交底工作同样重要,一定要认真填写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小队施工三级设计交底书。

3.2建立综合系统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将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中,保证整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每个施工人员都应严格遵守,队伍的纪律素质提高,才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科技在不断进步,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但能加快进程,对施工质量也提供了必要保障。施工方法也同样重要,需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3.3加强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是整个工程的执行者,其素质对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首先应从思想着手,施工人员必须坚持“质量为先”的信念,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操作,明确自身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其次,每一个行业都有职业道德,施工人员也同样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爱岗敬业,按照施工工序施工。再者就是专业技术水平,技术是施工的关键,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经验,熟悉掌握各种操作技术,能够解决常见故障。

3.4采用激励政策

合理的激励政策能够促进井下作业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激励政策是对施工人员的肯定,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的质量, 同时能够树立榜样,为他人之楷模,促进其他施工人员的进步。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褒奖,可以是物质奖励,等等。

3.5运用修井作业HSE管理体系

井下修井作业难度大,环境复杂,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高超的施工技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常会造成各种污染,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对工作人员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改变这一状况,应积极引进HSE管理体系,它涉及环境、安全等多项工作,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施工前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做好防范工作,可预防事故发生,从而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3.6加强资质认证

施工队伍的资质认证,是技术、管理以及经营等多种水平的一种综合反映,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资质等级划分,以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资质认证工作,能够对施工队伍形成一种激励,促使其提高各种水平,从而使施工质量有个良好的保证。

4.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修井作业质量和油田生产状况密切相关,对油田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着巨大影响,因此,修井作业务必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井下作业施工复杂,难度较大,施工时,应根据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法,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进一步提高修井施工质量,以保证井下油田的正常开采。

【参考文献】

[1]魏吉朋.井下修井作业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25(12):139-141.

[2]黄志伟,孟林,陈超.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 提高井下作业质量[J].管理观察,2009,19(15):172-174.

[3]王济国,由志先,张连斌.浅议如何提高井下修井作业施工质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3(7):243-245.

[4]胡启志.提高井下作业施工质量[J].科技致富向导,2013,26(3):121-123.

[5]崔斌,马崇军.提高修井作业施工质量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9(22):131-133.

煤矿井下营救工作 篇4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风流中,取平卧位。(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黏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保暖。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定伤情的轻重。

(5)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二氧化硫中毒所致。

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伤员是受二氧化氮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显著特征是嘴唇呈桃红色,两颊有红斑点。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法的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恢复自主性呼吸或到伤员真正死亡时为止。当救护队来到后,转由救护人用苏生器苏生。

2.对外伤人员的急救

对外伤人员的急救,包括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对出血人员的急救和对骨折人员的急救。分别采用包扎伤面、止血和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措施,然后迅速送到地面,到医院救治。

3.对溺水者的急救

突水中,人员溺水时,可能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应采取如下措施急救:

(1)转送: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动的地方,松开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保温。

(2)检查: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控水:将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其肚子下面;施救者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右侧大腿上,使其头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水从体内流出。

(4)上述控水效果不理想时,应立即做俯卧压背法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按压。

4.对触电者的急救

(1)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3)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4)对遭受电击者,若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

5.对冒顶埋压人员现场急救

(1)扒伤员时须注意不要损伤人体。靠近伤员身边时,扒掘动作要轻巧稳重,以免对伤员造成伤害。

(2)如果确知伤员头部位置,应先扒去其头部煤岩块,以使头部尽早露出外面。头部扒出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的污物。与此同时扒身体其他部位。

(3)此类伤员常常发生骨折,因此在扒掘与抬离时必须十分小心。严禁用手去拖拉伤员双脚或用其他粗鲁动作,以免增加伤势。

(4)当伤员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时,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5)有大出血者,应立即止血。

(6)有骨折者,应用夹板固定。如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应该用硬板担架转运,千万不能由人扶持或抬运。

(7)转运时须有医务人员护送,以便对发生的危险情况给予急救。

6.对长期被困在井下的人员急救

(1)严禁用矿灯照射遇险者的眼睛,应用毛巾、衣服片、纸张等蒙住其眼睛。

(2)用棉花或纸张等堵住双耳。(3)注意保温。

(4)不能立即升井,应将其放在安全地点逐渐适应环境和稳定情绪。待情绪稳定,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稍有好转后,方可升井送医院。

(5)搬运时要轻抬轻放、缓慢行走,注意伤情变化。

(6)升井后和治疗初期,劝阻亲属探视,以免伤员过度兴奋发生意外。

(7)不能让其吃过量或硬的食物,限量吃一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使肠胃功能逐渐恢复。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要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案例】

某矿的采煤工作面有6人上班,其中2人挖煤、4人运煤。运煤工运煤出工作面后,剩下2名挖煤工因煤未出尽不能架棚,便在离挖煤地点5~6 m远的地方休息,其中1人竟然睡着了。这时,顶板出现冒顶预兆,不仅有响声还伴有掉渣现象。未睡的工人立即喊醒睡觉的挖煤工,喊道:“有响声,我们快出去!”这名挖煤工睡眼惺忪地说:“就你怕死,我不出去。”由于他执意不走,另1名工人只好独自撤出。刚走了五六步,只听“轰隆”一声响,撤退工人的腿部被冒顶落煤矸埋住,他立即拉住一根柱腿挣扎出来。回头一看,那位未走的挖煤工已被埋在了里面。此时,顶板仍在继续冒落,“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冒顶长度达15 m。后将被埋压工人抢救出来时他早已死亡。

安全提示:发现冒顶征兆后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确实是最好的避灾措施。否则,就会使自己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安全注意事项

(1)检修和更换破碎刀齿时,必须停电闭锁,并设专人看护,没有信号,任何人不得开机。

(2)一定要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以防冒顶、片帮等伤人事故的发生。

(3)检查喷雾装置或打开设备时,必须停机、停电闭锁。(4)不允许使用破裂或工作端磨损到极限状况的刀体。(5)不能使用破裂的或带槽不完整的带轮。(6)不能用锤子或其他工具直接敲击紧固衬套。(7)普通V形带必须成套更换。

(8)不得用撬杆或类似的其他工具强行安装输送带。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冒顶对人员的伤害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人员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不要敲打对自己有威胁的支架、物料和岩块)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撤出的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冒顶后人员被埋压或隔堵,人员遇险地点的不少物料和岩块等尚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如不注意察看,稍一敲打就会破坏平衡而使物料、岩块等移动,造成新的冒顶,从而加剧对遇险者的伤害。

【案例】

某矿发生冒顶事故后,1名工人下半身被掩埋。他在敲打身边的木料发求救信号时,由于震动使碎煤矸继续向他涌来。他想到,这样做不仅会加大自身伤害,也会增加抢救工作量。因此,他停止敲打,改用呼喊方法发出信号,后终被营救脱险。

4.遇险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要听从灾区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一是猛烈挣扎会震动遇险者周围物体,使被埋压人员周围的煤矸、物料失去暂时平衡,从而导致新的冒落。这样做,不仅不能脱险,还会扩大事故、增大伤害。二是遇险者被大块冒落岩石压住后挣扎也无用,根本无法脱险。而正确的方法是:正视已发生的灾害,不要惊慌失措,坚信领导和同志一定会积极抢救,注意保持自己的体力、等待救援。未受伤和受轻伤人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法营救被掩埋人员,并尽可能脱离险区或转移到较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对于被营救出的受伤人员。应立即在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

5.被隔堵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营救工作

人员被冒顶事故隔堵后,应在遇险地点利用各种条件有组织地开展自救,以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如靠近木垛也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特别是大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的情况很少。这是因为,煤壁上方顶板未被扰动、仍是整体。也就是说,当发生冒顶事故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比在其他地方避灾防止伤亡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避灾者一定要注意躲避地点附近的煤壁状况,防止煤壁片帮伤人。另外,在冒顶时可能有支柱被压断或推倒,但在一般情况下却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的木垛,因此在木垛附近避灾,可对遇险者起到保护作用。

安全学习总结(井下:徐源) 篇5

我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是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员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员工的行为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和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检修的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

2、是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的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制。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车间、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公司成立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公司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厂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公司级、厂级、整改项目进行归口及时整改。各分厂也相应成立安全检查鉴定组织机构,每月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各车间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厂级、车间级整改项目,落实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车间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周对管辖的装置(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次,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分厂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由上级部门鉴定进行协调处理。同时,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从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3、是要坚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近几年来,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员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创造和建立保护员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行为源于认识,预防胜于处罚,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等安全观,树立“不作没有把握的事”的安全理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

4、是要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企业要增强凝聚力,当然要靠经营上的高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心灵的认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取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对开展的“安全生产年”、“百日安全无事故”、“创建平安企业”等一系列活动,都要与实际相结合,其活动最根本的落脚点都要放在基层车间和班组,只有基层认真的按照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的开展,不走过场才会收到实效,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尽善尽美。

5、是要坚持树立大安全观:企业发生事故,绝大部分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以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为目的,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人们建立安全新观念。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是下级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就是真的查出问题也总是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如安监人员巡视现场本应该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是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利用“你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监人员。还有,本来“我要安全”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上述的错误观念一日不除,正确的安全理念就树立不起来,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们应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建立大安全观,通过宣传教育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途径

(一)、五个保证: 领导重视 组织保证 规划保证 教育保证 物质保证

(二)、三个结合

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与实施相结合 与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改革相结合 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三)、主要途径

要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员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要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

(四)、注意事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能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脱钩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增加投入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高起点,要与时俱进,不断与国际接轨。

为搞好井下机电管理工作 篇6

第一部分

井下机电管理现状及措施分析:

一、井下机电管理现状:

1、各级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误区。重生产、轻机电,重任务指标、轻设备维护保养,重安装进度、轻安装质量。只关心打几米进尺,割几刀煤,进了几车料,皮带、煤溜增加了几米,对检修内容是否达到要求,安装质量是否合格重视不够、把关不严,宁可生产班换大件,也不下功夫抓设备的检修保养。

2、队组建设方面:为保投产,队伍建设入口门槛较低,引进了许多新工人,但没有及时对岗位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引进了一些老师傅,但师傅水平参差不齐,传帮带也跟不上。只满足于有几个人干活,但是对设备检修保养的内容要求、以及效果如何缺乏深入研究。岗位人员配置不足,人员缺乏,机电队、皮带队部分重要岗位仍使用临时工、外包工。外建队的机电管理更是真空。

3、对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分析,立足于抢救事故(好比救护队员),有 些队组频繁出现换大件、断履带等事故,没有从正规操作、岗位责任制落实、包机制执行、队伍建设方面高度认识问题,只关心罚款多少,导致事故反复发生。以装备水平为代价,只满足于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井下设备使用强度较大,随着设备逐渐老化,事故频发的苗头已经出现。

4、考核制度不完善,工作上缺乏激励机制。

机电管理组与队组生产环节不协调,罚款多,奖励少,队组各机电工种工作压力大,主观上积极性不高,技术尖子短缺。

二、下一步的工作整改:

要把机电工作搞好:一是靠带头人,特别是基层队长、书记;二是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三是靠装备,00公司装备水平全局一流,关键是第一、第二条如何落实。

1、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各级带头人要牢固树立带队伍的意识,只有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机电队伍,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研究自己的队伍有何问题,研究带队伍的技巧、经验和方法,探索针对性解决办法,需要哪一级部门协助配合,没有这个认识,就不可能带出一支好队伍,竞争中就会失败,就会淘汰。反过来,只要摸索思考,竞争中就会脱颖而出,就会成为胜利者,就会经受住考验,有更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带头人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理念才能带出好的队伍,希望各级干部要学会借力,借助公司这次东风,真正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带队伍的意识。

2、管理手段上抓包机制落实,摸索如何真正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加强事故防范,事故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只有严格落实包机制,每台设备、每个接线盒、每条电缆都要按要求完成检修内容,才能实现事故预防。包机制是现场机电管理的主要手段,队长、书记要有足够的认识,包机制也不是一包了之,人员和设备如何配置,包机人素质能否达到要求,分配政策是否合理,积极性高不高,需要如何培训,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有谁想省心,肯定会付出代价。

3、岗位责任制是落实包机制的基本保证,它是对设备保养的基本要求,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学透吃透。它也是日常培训的主要内容。机电动力部要协助生产队组落实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基层的岗位责任制执行好了,设备事故就会减少,才有精力研究其他问题。对反复的烧电机、换大件、断履带这些共性问题机电部要协助队组提出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效果。

4、健全各类资料

各生产队组要严格执行包机制管理办法,健全各类设备台帐、完善各种设备及标志牌,做好各种记录,包括安装记录、检修记录、交接班记录、事故记录、设备运行日志等。

5、机电部重新修订考核办法,把各生产队组的岗位配置是否合理,主要岗位的临时工如何管理,培训计划的系统考虑,设备检修内容执行,包机制执行,设备台帐的建立,岗位责任制落实、队组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本单位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研究等问题纳入考核内容。

6、形成管理人员流通机制

管理人员下到队组去,挑选有头脑的管理人员充实机电管理队伍,管理岗位可以竞争上岗,为优秀人才创造发挥空间。

7、严把设备入井关,机电部对设备入井质量负责,对新、旧设备按要求进行检查,入井一个月出现问题,经分析认定要由检修单位负责处理。

8、系统制定培训计划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师徒合同,班后培训、脱产培训、以检查代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系统制定培训计划。

浅谈井下修井施工质量的提升方法 篇7

1 修井施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修井过程进行分析可发现,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人、材料、机械、方法以及环境五个因素。施工质量的第一影响因素是人, 作为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 通过对人的控制能避免失误的产生, 同时对人积极性的调动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施工中的人力资源应用要从业务、思想多方面入手, 综合考虑, 扬长避短。材料包括施工作业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及配件, 作为物质基础, 其是否符合标准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 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也成为了一个先决条件。

影响因素中的方法是指修井作业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以及相关检测、施工手段。对每一个工程实际, 都需要从工艺、技术、管理以及经济性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达到工艺先进、技术合理和管理有效的程度来加快施工质量, 降低成本。施工机械和设备的使用要采用正确方法, 熟练操作来提高质量。环境因素又包含地质环境、作业环境和气象环境等, 一般存在很多的变数, 需要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 实现主动控制。

2 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探析

提高井下修井作业的施工质量主要可以从规范施工方案设计、做好标准化生产、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做好过程控制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

2.1 规范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事先, 做好参数优选, 把关设计审批, 强化设计交底, 强化更改程序和强化效果评价。

对于每一个工程实际都会有着不同的情况, 每口井在井况和地层压力系数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对如压井液密度等参数进行选定的时候就需要查阅参考相关资料, 针对单井选定各项参数来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施工设计的审批要实现二级审核和四级审核, 对于普通井, 可以在采油厂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相关要求下, 作业小队技术员进行本井的施工设计编写。然后作业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审核, 包括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最后, 作业公司生产技术部门主管对设计进行审批。如果是水平井和冲砂等重点井, 相关重点工序或作业, 就需要再普通审核的基础上加两级审核, 即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和主管生产的总工程师进行最后审批和要求, 实现四级审核。所有带到井场的施工设计必须是经过严格审核、审批, 作为现场施工的依据。

对于施工作业井, 需要写三级设计交底书, 做好工程设计交底、施工设计交底和小队施工交底, 其中工程设计交底包含了施工目的和要求, 重要生产数据, 重要技术参数, 历次作业情况, 井下技术状况, 洗压井液的性能, 井场周围环境, 设计中设计的新工艺、新技术相关原理和试验参数等, 施工设计交底包含施工目的和要求, 提示工程设计的要点, 洗压井液体系密度, 井下工具和管柱的规格型号, 主要参数、施工步骤和关键工序的施工要求以及井场的周边环境等。小队交底包含了井下工具、管柱的规格型号, 主要参数和施工步骤, 井场的周边环境和本工序中施工要求。要突出各个环节中的HSE注意事项, 做好风险提示。

对于施工设计中需要的更改应对施工设计进行重新书写, 在新设计的要求下进行逐级审核和审批, 在完成各级交底后才能实施更改后的方案, 否则严禁施工。在每口井施工后应进行效果跟踪和评价, 主要包括施工质量、下次作业时间、出液量以及相关原因分析, 对作业后的效果进行针对性跟踪和提高,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2.2 做好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是生产活动的基础, 保证规范、有序进行工作, 也是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井下施工作业较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在违反工艺技术标准情况下施工多会出现质量问题, 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对于井下作业的各个工序施工质量, 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标准, 有着严格的要求。基层人员学习了解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以及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增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促进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提升。

2.3 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以全员为基础, 以质量为中心, 不断提高、改进管理途径来事企业受益。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中要做到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直来那个管理, 要求企业全体人员投入到质量管理, 全员关心生产过程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井下作业施工质量水平。

2.4 做好过程控制

井下修井施工过程包含很多施工工序, 施工质量的保证需要从每一道工序做起, 任何一道工序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 而不可能出现优质、合格的作业井。对工序过程的控制可以通过与QC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分析和控制影响因素, 与质量体系运行完美结合来达到高质量的修井施工。

2.5 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

管理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了人员的积极性和质量水平, 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也包含激励政策, 调动所有人员的主管能动性, 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 同时也是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肯定, 在合理的激励下实现质量提升。

对于修井作业施工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所有人员共同努力, 需要对工艺技术做好设计把关, 建立高效的质量运行体系, 严格进行标准化作业来保证修井质量,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在现今质量求生存的时代, 修井作业也需要提高施工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保持自身竞争力, 这就是的讨论修井施工质量提升有了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修井施工中的影响因素, 讨论提高修井施工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井下,修井,施工

参考文献

[1]崔愿刚青海油田水平井修井工艺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1[1]崔愿刚青海油田水平井修井工艺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1

[2]黄永刚.八面河油田常规修井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1[2]黄永刚.八面河油田常规修井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1

井下风筒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教案 篇8

教学目的:使井下风筒工了解本工种的岗位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按标准工作。

教学方法:讲述 教学内容:

一、井下风筒工岗位标准:

1、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吊挂拆除、整理修补风筒工。

2、本工种员工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井下员工岗位工作技术通风标准》。

3、风筒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⑴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并掌握对局部通风和局部通风机开停的有关规定。

⑵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对局部通风和风机安装的有关规定。

⑶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选用风筒的有关规定。⑷掌握风筒安装、使用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⑸熟悉所分管区域的掘进工作面的情况。⑹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⑺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⑻掌握下井须知等有关安全规定。

4、入井进要携带必须要的工具和材料,了解工作地点的风筒直径、长度、是否需要新接风筒;选用适用的同型号风筒。选用风筒时要将风筒展

开,认真检查风筒是否有破口,风筒圈、吊环及反压边是否完好;选好的风筒叠好后,用麻绳或铅丝绑紧,拿上紧线钳、手钳、改锥、胶水、剪刀、针线等工具到工作地点。

⑴负责所管辖区域内的内筒的运送、安装、维修和拆除。⑵不用的或已经损坏的风筒吸时回收上井。⑶及时修补更换现场破损的风筒。⑷及时整理、接好脱节的风筒。

5、风筒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⑴风筒拐弯处要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

⑵风筒管理要做到“五不让”:即不让风筒落后工作面的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让风筒脱节破裂、不让别人改变风筒的位置和方向、不让风筒堵塞不通、不让风筒浸在水中。

二、井下风筒工工作标准:

1、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⑴安装时:运输→吊挂→检查。

⑵拆除时:拆除→运输→检查(晾晒)→修补→保存。

2、正常操作

⑴挂风筒前要和掘进面负责人联系好。并详细检查挂风筒巷道、帮支护情况。

⑵挂风筒前,应将掘进进吊挂的临时风筒取下整理好后再挂。⑶吊挂风筒要使用梯子或高登,梯子、高登不准放在煤溜上或胶带上。⑷吊挂风筒时,先取一段比风筒稍长的8号铅丝将其做引线。用紧线钳

将铅丝与棚梁拉紧,然后隔架用16号铅丝与棚梁扭结固定。

⑸引线固定后,将风筒展开,逐环吊挂在引线上。⑹无引线吊挂风筒时,应逐环吊挂在棚梁或棚腿上。

⑺吊挂风筒时,先将接口对正、接好,反压边压好,不漏风。然后将风筒逐环吊挂接紧、拉平。

⑻拐弯巷道吊挂弯头风筒时,要先将弯头风筒挂好。如原风筒过长时,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反退到适当距离,返回的风筒内上一个活圈与弯头风筒对接好。如原风筒不够长应补上一个短节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⑼风筒吊挂完毕,要将备用风筒放在安全地点,并通知当班班长,对当班吊挂的风筒进行检查。

⑽当班风筒吊挂完毕后,要对整趟风筒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⑾下班前,将当班风筒长度填写在局部通风管理牌上。

3、地面修补风筒:

⑴修补风筒时,粘补风的胶浆应按要求配制。根据破口小,裁剪补丁(以圆形为好);补丁四周应大于破口2cm以上;补丁边应 裁剪成斜面;补丁和破口处应刷净露出风筒原色,晾干后涂上胶浆进行粘贴,粘贴后应用木锤砸实,使其粘贴严密;最后应再涂上滑石粉。

⑵10cm以上的破口,应先用线缝合再进行粘贴。

⑶风筒上的吊环应齐全,能保证风筒吊挂平直;两端铁圈要缝牢。⑷修补好的风筒应妥善保存。

⑸制作过渡节风筒时,长度应大于2m。

⑹修补风筒时风筒时风筒必须保证干燥。

⑺汽油、胶水必须单独存放,应保持严密,周围严禁烟火。⑻风筒修理室内不得使用火炉取暖。

⑼风筒修理室内需配备灭火器材,做好防火工作。

4、特殊操作

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安设:

⑴风筒必须使用硬质风筒或带有钢丝骨架的橡胶或塑料可伸缩式风筒。橡胶或塑料风筒必须具有搞静电、阻燃的性能。

⑵安装有钢丝骨架的风筒时,在装卸过程中应注意轻装轻放,不要径向挤压和被锋利杂物碰撞,以免损坏。

⑶用快速接头软带连接风筒时,两节风筒的端圆要对正、接拢,用披风布搭好后,再用快速接头软带将两端圆卡紧。接头软带的收紧力要适当,以不漏风、不拉脱为好,接头软带的手把位置应在风 筒的侧下方。

⑷风筒末端加接风筒时,应先将加接段风筒吊挂在用于吊挂风的钢绞线(麻绳、铅丝或钢丝绳等)上,以对正接头接好,避免产生风筒弯曲、折叠。

⑸风筒拐弯处要加接硬质弧形弯头连接。

⑹采用抽出式局部我机的通风方式时,须设专人进行风机、风筒管理。

5、收尾工作

⑴整修完毕的风筒,要交存保管。记录好风筒台帐。

⑵上井后先到通风调度室汇报当班风筒吊挂数量、规格、总长、地点等数据。

⑶到队部填写逐日作业台帐。将当班存在问题汇报清楚。

三、井下风筒工技术标准:

1、风筒的吊挂做到“两靠一直”(靠顶、靠帮、吊挂平直),并避免风筒被刮破、挤扁、爆破。

2、风筒吊挂要适环必挂,尽量靠近巷道一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3、吊挂风筒要采取由外向里的方向,逐节连接、吊挂。

4、风筒之间接口严密。胶质风筒可用双反边接头或三环接头,插接时要顺接,无反接头。

5、铁风筒与铁风筒或胶质风筒连接处要加软质衬垫,并用铁丝箍紧,确保不漏风。

6、风筒的直径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需使用过渡节连接。应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7、斜巷和立井施工时,应设吊挂风筒的麻绳、铁丝、钢丝绳、钢绞线(根据使用距离及载风筒重量造型),不应使风筒身负重。风筒更要注意接头牢固,防止脱落。

8、经常检查风筒的质量,发现有破口、漏风,要及时修补。

9、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风。确需停风时,应按照批准的信风计划执行。

10、在正常工作中,如果风筒突然断开、大破裂,影响到正常供风时,应及时通知受影响地点的人员撤出,切断电源,并尽快修复、更换。在更换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有害气体的积聚情况,按照有关规定操作。更换完毕后,要向调度室和通风部门汇报。

11、巷道掘进完成以后,应在通风部门的指挥下及时把风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风筒要运至井上,冲洗、晒干、修补完好。

12、拆除独头巷道的风筒时,不得停风,要由里赂外依次拆除。

13、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附近操作时,必须先和输送机司机联系好,必要时可以停止输送机运转,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14、在电机车运行的巷道中吊挂风筒时,要设安全警戒,严防被车刮、撞。在架线电机车巷道中谋划地要停电。在巷道高处吊挂风筒时要设台架,操作时要站稳。

15、风筒过风门时,要加接硬质过渡风筒通过风门,不得用风筒直接过风门。

16、在巷道中开挖水沟时,要用掩护物遮挡风筒,以防止爆破崩坏风筒。

17、风筒吊挂一般应避开电缆、各种管线,不得和电缆吊挂在同一侧,以免相互影响。

18、若遇风筒断开多节、或多节风筒受损需更换,并需要停风处理时,应先与通风,采取措施后方可处理。

19、排放瓦斯时,风筒工应在瓦斯检查员或排放人员的指挥允许下,可将风筒拆开,否则应由救护队员配带氧气呼吸器进行。

20、抽排瓦斯风筒必须具有搞静电和阻燃性能,且必须吊挂,距上隅角10m内的风筒用不导电材料吊挂,吊挂高度(风筒上缘)距顶板不得大于30cm。

井下风筒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培训试题

区队: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

1、风筒工需要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选用风筒的有关规定。(√)

2、风筒拐弯处要缓慢拐弯,必要时可拐死弯。(×)

3、吊挂风筒时,先将接口对正、接好,反压边压好,不漏风。然后将风筒隔环吊挂拉紧、拉平。(×)

4、吊挂风筒应逐连接、吊挂。(√)

5、风筒吊挂要隔环必挂,尽量靠近巷道两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6、风筒吊挂没必要避开电缆、各种管线。(√)

7、拆除独头巷道的风筒时,必须先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然后再拆除风筒。(×)

8、更换风筒需停风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9、风筒上的吊环应齐全,能保证风筒吊挂平直;两端铁圈要缝牢。(√)

10、在巷道高处吊挂风筒时要设台架,操作时要站稳。(√)

二、单选择题:每题4分

1、井下风筒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适用于煤矿下(C)风筒工。A、安装整理、吊挂拆除 B、安装拆除、使用修补 C、吊挂拆除、整理修补 D、安装拆除、整理修补

2、风筒工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A)。A、《井下员工岗位工作技术通用标准》 B、《同煤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规定》 C、《煤矿安全规程》 D、《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3、风筒工需要掌握(C)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A、安装整理 B、风筒整理、使用 C、风筒安装、使用 D、风筒安装、修补

4、风筒工需要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D)。A、性质及自救知识 B、爆炸及预防知识 C、危害及爆炸性 D、危害及预防知识

5、吊挂风筒前要和(B)先联系好,并详细检查挂风筒巷道、帮支护情况。A、掘进面工人 B、掘进面负责人 C、掘进面瓦斯员 D、掘进面安监工

6、吊挂风筒时,先将接口对正、接好,(C)压好,不漏风。然后将风筒逐环吊挂、拉平。A、正压边 B、引线 C、反压边 D、棚梁

7、拐弯巷道吊挂弯头风筒时,要先将(B)挂好,如原风筒过长时,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返退到适当距离。

A、风筒传感器 B、弯头风筒 C、瓦斯传感器 D、备用风筒

8、修补风筒时,根据破口大小,拆裁剪补丁,补丁四周应大于破口(D)。A、0.1㎝ B、0.2㎝ C、1㎝ D、2㎝

9、(D)以上的破口,应先用线缝合,再进行粘贴。A、1㎝ B、2㎝ C、5㎝ D、10㎝

10、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风。确需停风时,应按照批准的(B)执行。A、检修计划 B、停风计划 C、生产计划 D、检查计划

三、多选题:每题5分

1、风筒管理做到“五不让”:即(ABCDEF)

A、不让风筒落后工作面的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B、不让风筒脱节破裂

C、不让别人改变风筒的位置和方向 D、不让风筒落下拖地 E、不让风筒浸在水中 F、不让风筒堵塞不通

2、拐弯巷道吊挂弯头风筒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

A、如原风筒不够长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反退到适当距离,反回的风筒内上一个活圈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B、如原风筒过长时,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反退到适当距离,返回的风筒内上一个活圈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C、如原风筒不够长,应补上一个短节与弯头风筒对接好。D、如原风筒过长,上一个短节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3、关于挂风筒的正常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A、吊挂风筒要使用梯子或高凳,梯子、高凳不准堆放在溜煤眼上或胶带上 B、无引线吊挂风筒时,应逐环吊挂在极梁或棚腿上 C、吊挂风筒时,可不将接口对正、接好,直接吊挂 D、下班前,将当班风筒长度填写在局部通风管理牌上。

4、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供电,“三专”指(ABC)A、专业开关 B、专用电缆 C、专用变压器 D、专用变电所

5、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供电并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保证连续运转,并安设(A)、(B)及(D)装置,且灵敏可靠。

A、风电闭锁 B、瓦电闭锁 C、停电闭锁 D、故障闭锁

6、掘进工作面停风后,正确的做法有(AC)。A、停止作业 B、继续作业

C、立即重新启动局部通风机 D、撤出人员

井下风筒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培训试题

区队: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

1、风筒工需要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选用风筒的有关规定。()

2、风筒拐弯处要缓慢拐弯,必要时可拐死弯。()

3、吊挂风筒时,先将接口对正、接好,反压边压好,不漏风。然后将风筒隔环吊挂拉紧、拉平。()

4、吊挂风筒应逐连接、吊挂。()

5、风筒吊挂要隔环必挂,尽量靠近巷道两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6、风筒吊挂没必要避开电缆、各种管线。()

7、拆除独头巷道的风筒时,必须先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然后再拆除风筒。()

8、更换风筒需停风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9、风筒上的吊环应齐全,能保证风筒吊挂平直;两端铁圈要缝牢。()

10、在巷道高处吊挂风筒时要设台架,操作时要站稳。()

二、单选择题:每题4分

1、井下风筒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适用于煤矿下()风筒工。A、安装整理、吊挂拆除 B、安装拆除、使用修补 C、吊挂拆除、整理修补 D、安装拆除、整理修补

2、风筒工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A、《井下员工岗位工作技术通用标准》 B、《同煤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规定》 C、《煤矿安全规程》 D、《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3、风筒工需要掌握()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A、安装整理 B、风筒整理、使用 C、风筒安装、使用 D、风筒安装、修补

4、风筒工需要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A、性质及自救知识 B、爆炸及预防知识 C、危害及爆炸性 D、危害及预防知识

5、吊挂风筒前要和()先联系好,并详细检查挂风筒巷道、帮支护情况。A、掘进面工人 B、掘进面负责人 C、掘进面瓦斯员 D、掘进面安监工

9、吊挂风筒时,先将接口对正、接好,()压好,不漏风。然后将风筒逐环吊挂、拉平。A、正压边 B、引线 C、反压边 D、棚梁

10、拐弯巷道吊挂弯头风筒时,要先将()挂好,如原风筒过长时,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返退到适当距离。

A、风筒传感器 B、弯头风筒 C、瓦斯传感器 D、备用风筒

11、修补风筒时,根据破口大小,拆裁剪补丁,补丁四周应大于破口()。A、0.1㎝ B、0.2㎝ C、1㎝ D、2㎝

9、()以上的破口,应先用线缝合,再进行粘贴。A、1㎝ B、2㎝ C、5㎝ D、10㎝

11、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风。确需停风时,应按照批准的()执行。A、检修计划 B、停风计划 C、生产计划 D、检查计划

三、多选题:每题5分

1、风筒管理做到“五不让”:即()A、不让风筒落后工作面的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B、不让风筒脱节破裂

C、不让别人改变风筒的位置和方向 D、不让风筒落下拖地 E、不让风筒浸在水中 F、不让风筒堵塞不通

2、拐弯巷道吊挂弯头风筒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如原风筒不够长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反退到适当距离,反回的风筒内上一个活圈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B、如原风筒过长时,将风筒和弯头风筒接口边反退到适当距离,返回的风筒内上一个活圈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C、如原风筒不够长,应补上一个短节与弯头风筒对接好。D、如原风筒过长,上一个短节与弯头风筒对接好。

3、关于挂风筒的正常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吊挂风筒要使用梯子或高凳,梯子、高凳不准堆放在溜煤眼上或胶带上 B、无引线吊挂风筒时,应逐环吊挂在极梁或棚腿上 C、吊挂风筒时,可不将接口对正、接好,直接吊挂 D、下班前,将当班风筒长度填写在局部通风管理牌上。

4、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供电,“三专”指()A、专业开关 B、专用电缆 C、专用变压器 D、专用变电所

5、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供电并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保证连续运转,并安设()、()及()装置,且灵敏可靠。

A、风电闭锁 B、瓦电闭锁 C、停电闭锁 D、故障闭锁

6、掘进工作面停风后,正确的做法有()。A、停止作业 B、继续作业

上一篇:党员发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下一篇:社团专场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