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朝鲜族的诗句(精选7篇)
(第一首)
音素,
迭加成方形文字,
了却,
一个民族的灵魂。
穿透时空,
在鸭绿江和图们江,
交汇的生命里,
历练了,
山势陡峭的历史。
乌苏里江上的号子,
摇橹了,
几个世纪的鼾声?
是融合的进步,
是卫国的刚烈。
“八女投江”的雕塑,
辗转了,
生命的代价。
悲壮抗日的诗篇,
注入了,
高丽的焚心。
把水稻与苹果梨,
交汇的盛名中,
珲春,
成为注脚。
用民族歌舞,
弥补农乐。
柔婉婀娜,
如柳枝拂水,
巫舞占卜,
成飘逸的美,
鼓鞭占据,
长鼓舞的尺量。
花枝招展的.面容里,
藏了,
多少年少的心事?
扇与剑,
飒爽了,
女子的英姿,
增势了,
男子的音谐。
《道拉基》、
《嘱嘿呀》,
以著名的淳厚,
占据心田。
伽倻琴的诙谐,
单扫的曲调,
柔和与清凉的铭记,
诱惑了,
山水的桂惑。
神话,
文学里传承。
献木雁,
把洞房花烛的优化,
远望给怀春的少女,
年少了,
情感的悠长。
则高利的短,
与契玛的长,
飘逸了,
筒裙的自在。
引绝饼的芳香吗?
冷面的长寿吗?
耳明酒里的元宵吗?
鲜美成,
瑰丽的道袍,
缠裙细褶般,
领略族别的圣礼。
村落间的炊烟,
袅娜了,
谁家的母亲神韵!
平地炕的暖冬,
入春的火道,
清洁了,
朝鲜人的秀庞。
在月光下踏桥。
上元节的汇获。
归婚节里,
荣耀了,
家族的沧桑。
“千人针”的象征,
流传成物语,
起创了,
《百症赋》。
朝药,
民医的经典。
跨越秋的金黄。
领谓上苍的谐和,
以舞者的姿态,
在长鼓里放纵,
等待收获的姑娘。
大长今,
弥漫了世间。
聪慧了,
万卷书下的精灵。
白衣民族的代称,
随色彩在饰件里,
走向炫蓝!
笑容里,
藏住了千万次的问。
皎洁了,
心中的积淀。
那个挽手的姑娘,
承载了多少心事?
——凝望
(第二首)
一曲桔梗荡魄肠,
长歌曼舞舞霓裳.
朝族自古崇风雅,
盛世和谐再远航.
(第三首)
白山黑土我安家,
鸭绿清澄映彩霞。
长鼓声声迷宇月。
祥云朵朵醉春花。
延边曲舞红青岸,
高丽风情绿碧涯。
安定和谐尤乐业,
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3、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4、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5、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6、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7、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顾浮朵较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8、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9、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10、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11、因以金荷酌众客。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2、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3、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14、风s,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孙光宪《河传风s》
1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6、艳妆临水最相宜。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1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18、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9、却是池荷跳雨。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3、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4、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5、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6、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7、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咱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8、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10、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1、师者,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2、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3、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我。
14、您是大桥,为咱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咱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咱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15、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16、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17、您的品格和精神,能够用两个字就是
18、如果咱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咱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如果咱们要踏上旅途,那老师就像咱们手持的蜡烛,照亮咱们在学习上那坎坷不平的路。您让咱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您让咱们拥有精神的支柱,您送咱们走上学习的道路,给予咱们无穷的鼓舞。老师,咱们将永远把您记住。
19、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带给方便。
20、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21、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22、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23、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2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2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7、正是您,支撑起咱们一代人的脊梁!
28、——燃烧!不停的燃烧!
2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2、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
33、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34、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
35、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36、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37、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38、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39、春蚕生命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性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40、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41、咱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42、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43、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我。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44、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
45、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
46、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47、您给了咱们一杆生活的尺,让咱们自我天天去丈量;您给了咱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咱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48、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咱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49、圣人无常师。——韩愈
1、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2、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3、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4、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薛道衡《昔昔盐》
5、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6、绿萍涨断莲舟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7、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9、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10、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11、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12、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13、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4、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15、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6、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17、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8、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19、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20、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黄升《酹江月·夜凉》
21、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22、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白居易《咏菊》
23、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24、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2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6、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27、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28、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王守仁《春晴》
29、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30、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31、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2、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33、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4、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35、因以金荷酌众客。——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6、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沈约《咏新荷应诏》
37、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38、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40、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41、守得莲开结伴游。——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42、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孙光宪《河传·风飐》
43、茨茹荷叶认零星。——吴锡麒《临江仙·夜泊瓜洲》
44、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4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46、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47、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江水沉沉帆影过》
48、艳妆临水最相宜。——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49、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50、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51、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5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53、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54、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55、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沈约《咏新荷应诏》
5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7、却是池荷跳雨。——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58、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59、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唐 杜甫《春运》
前两句描述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占柴门而已,
繁枝容易纷繁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唐 杜甫《江干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动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昔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抽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赞颂春天的`诗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功德近》
西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好词好句
元·胡祇遹《阳春曲·春光》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清晨。
古羌人的迁徙。
游牧着,
游牧着,
在澜沧江的两岸,
生息。
锄耕了,
一年又一年,
锄耕了,
一代又一代。
拉祜儿女用历史,
洗涤前进的路。
宏伟的,
细微的,
纷纭了天下。
土司们远去了——
苦聪人,
原始了曾经。
魅惑的走向。
平坝,
定居的`象征。
不再奔波。
田野、
村寨,
天成的桃源。
火塘热了心肠,
诉了情肠。
巴乌的悠远,
红了姑娘的脸,
羞涩了,
天边的晚霞。
从口弦里把情歌,
传唱,
印证了迷人的夜。
婚后,
村寨上多了,
一缕炊烟。
在花饰的头戴上,
喜悦是拉祜的根,
把日子拉长。
糯米粑粑,
终将黏住爱情,
启封心扉,
燃烧了心事。
长十宽四的竹片,
挂在家长,
卧床头的墙上,
一家只祭一代。
“卧待”
——维系兄弟纽带……
松鼠和小鸟,
以图腾和崇拜,
显现威力。
火,
出自远古,
火镰挥动了火种,
火苗舞动了,
男人的心跳,
刀耕火种的续曲,
仍在弹唱!
烤—煮—,
让生活延续!
居住在低矮的,
阿泡里的拉祜儿女,
用传说撑起了,
芦笙舞里德古歌。
藤、竹编织的梦想,
是前行的路途,
不再遥远。
袍服—崇尚黑色
—美感是显明的图案—
天神厄莎,
在口口相传的神话里,
成就最高主宰,
爱情在《换花调》里,
忠贞着,
歌颂着,
悠扬着!
月光,
印证了年岁的脚步。
分开了,
男人与女人的年。
沐浴后的“扣木扎”,
年味浓醇。
芦笙舞里,
欢快的炫者,
随江而下。
不再寂寥。
神赐的结局。
扩塔,
源自,
九天的沸腾。
每个星辰的夜里,
美的凯旋!
拉祜女的葫芦笙,
吹开了,
哪家虚掩的
赞颂黄河诗句
1、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正自强人意。——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2、淡烟衰草接郊丘。——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3、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4、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5、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6、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朱栴《长相思·秋眺》
7、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8、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范云《渡黄河》
9、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温庭筠《拂舞词》
10、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俞益谟《中洲株柳》
11、雄壮势、隆今昔。——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12、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13、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范云《渡黄河》
14、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15、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6、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17、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温庭筠《拂舞词》
18、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19、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0、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21、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22、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23、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邓廷桢《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24、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25、河外孤城枕草莱,绝边风雨送愁来。——李梦阳《夏城坐雨》
26、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王昭君《怨词》
28、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29、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30、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31、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维《不遇咏》
32、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范云《效古诗》
33、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3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写怀》
35、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36、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37、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38、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39、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40、浑河水、一线如虹。——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41、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42、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43、天杳杳,路悠悠。——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44、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45、鼓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46、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47、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48、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49、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50、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5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52、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53、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温庭筠《拂舞词》
54、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55、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56、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57、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8、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59、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