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

2025-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推荐12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学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吗?(小骆驼)谁能扮演小骆驼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想一想小骆驼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表情?(自豪)谁愿意再来自豪地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小骆驼一开始是这样想的吗?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个词语能形容小骆驼一开始的心情?【板书:委屈】

二、学习1-2自然段

1.小骆驼为什么会感到委屈呢?

随机出示“小红马的话” 谁能读好小红马的话?

小红马说它——(随机点红)“难看”一词。小红马觉得小骆驼难看在哪里? 师随机板书:脚掌 又大又厚

睫毛 两层

驼峰 肉疙瘩

小骆驼确实比小红马难看多了,所以小红马很瞧不起小骆驼,谁能把小红马的语气读出来?除了从他说的话还从哪儿也能看出来它看不起小骆驼?(喷着响鼻)小红马的表情让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送给大家(出示)“嗤之以鼻”,用鼻子来吭气,真看不起人。

谁愿意来演一演小红马!

2.小骆驼在意自己的容貌吗?你从哪里知道?(在小溪边“照镜子”)是啊,谁都拥有一颗爱美之心,小骆驼也不例外,可小红马说它难看。小红马的话深深刺伤了小骆驼,小骆驼感到——挺委屈的。(点红:委屈)谁来读好这个词。

你平时受了委屈你妈妈会怎么说? 小骆驼的妈妈这样安慰它了吗?

骆驼妈妈也真是的,怎么一点也不关心,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你们说是吗?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骆驼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 【看出了小骆驼的心事】【疼爱地说】

请你来读一读骆驼妈妈话,读出对小骆驼的疼爱。

小骆驼觉得很委屈,但是通过和妈妈一天的沙漠旅行,他的想法有没有改变呢?你从哪一自然段看出来的?【板书:自豪】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语段】

谁愿意为大家来读一读?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大家作小老师为我评一评。请学生评价。(少了 “在沙漠里”)

那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因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只有在沙漠里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离开沙漠优点就变成了缺点。】 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三、学习3、4自然段

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只有在沙漠里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那么沙漠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骆驼和骆驼妈妈一起到沙漠里去旅行吧!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请你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并用笔圈出来。

根据回答出示: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无边无际的沙漠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3.让我们来看看,沙漠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解说:炎热干旱的沙漠无边无际,黄沙满地,沙丘连绵,风沙盛行。沙暴来临之时,只见黄沙弥漫,流沙滚滚,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霎时间,天昏地暗,铺天盖地的黄沙似乎能吞噬沙漠中的一切!)现在你能读好以上词组和句子。

4.是呀,在这茫茫的、风沙猛烈的沙漠里,骆驼妈妈怎么会让小骆驼的心情从委屈变成自豪的呢?请大家再去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的3、4两个自然段。5.出示:在沙漠旅行中,骆驼妈妈让小骆驼明白了。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句型说说小骆驼从委屈变得自豪的原因?注意要说得清楚、有条理。同桌互相试着练一练。

(1)根据学生说话内容,说说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 ★脚掌:

【妈妈指着脚下松软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如果骆驼的脚像小红马那样,能拔出来吗?谁来把这语气读出来?【看视频。旁白:在金黄松散的沙地上,只有骆驼那又大又厚的脚掌能行走自如】 拥有这样的脚掌,骆驼能不自豪吗?妈妈会用怎样的语气和他说这番话呢?(个性朗读指导:我听出了妈妈的骄傲、自豪、慈爱、亲切、对孩子的疼爱)让我们一起来读好骆驼妈妈的话。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现在你还因为你又大又厚的脚掌委屈难过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让我们一起说出小骆驼的心声,齐读课题。★驼峰:

【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谁来读小骆驼的话?谁来读骆驼妈妈的话?

采访:小骆驼,你为什么要担心这些呀?

是呀,面对这样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能不担心吗?谁来把这担心读出来?

骆驼妈妈又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安慰小骆驼呢?分角色读。

教师随机采访:(介绍:骆驼的两个驼峰能贮存50多公斤的养料,相当于一个成人的重量)

听了骆驼妈妈的话,小骆驼你心情怎么样?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出示:【多亏我们背上长着驼峰,如果我们的背也像小红马那样,?】齐读课题。★睫毛

【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点击“铺天盖地”,什么是铺天盖地?你来读好这个词!课文中是指什么铺天盖地?读好这句话。

漫天飞沙,可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这都是谁的功劳? 采访:小骆驼,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出示:多亏我们长着两层睫毛,如果我们的睫毛也像小红马那样,?】 齐读课题。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原本伤心委屈的小骆驼现在变得多自豪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节。同学们,你们从小骆驼由委屈到自豪的变化中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渗透:虽然外表不美,但是却很有用,也是值得自豪的。)

2.《第二次相遇》: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心里乐滋滋的,它一边走一边笑,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小溪边。小骆驼又碰到了那匹小红马。小红马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哼!你这个难看的家伙怎么又来了?”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同桌练说,指名说)

(是啊,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没有了小红马认为难看的东西,骆驼就没法在沙漠中生存,所以大家称它们为“沙漠之舟”。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有许多值得自豪的地方,只有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正确地施展它们,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值得自豪的人。让这句话陪深刻在我们心中,齐读课题。)

]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并能简单口述。【教学难点 】

领悟寓意,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画面1:小红马和小骆驼在小溪边】

1.谈话: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小溪边照镜子的小骆驼遭到了小红马的嘲笑,觉得很委屈,谁来说说小骆驼为什么觉得很委屈呢?

2.指答相机揭示板书

(肉疙瘩、脚掌、眼毛)

3.谈话揭题

【画面2:骆驼妈妈和小骆驼】

骆驼妈妈知道了,十分心疼,决定带它到沙漠【板画】里走一趟,这是一次怎样的沙漠旅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揭题)

4.读题

二、精读3、4节

渡:第二天小骆驼就跟着妈妈走进了大沙漠,【点出静止沙漠画面】沙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1.感知沙漠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划出描写沙漠的词句。

(2)集体交流

①交流词句(无边无际,茫茫,沙子松散,风沙铺天盖地)

②你所了解的沙漠是什么样的呢?(气候干燥,水源稀少,遍地黄沙,沙丘连绵„„)

★追问资料来源

描述情境:【相机出现沙漠画面】

炎热干旱的沙漠无边无际,黄沙满地,沙丘连绵,风沙盛行。沙暴来临之时,只见黄沙弥漫,流沙滚滚,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霎时间,天昏地暗,铺天盖地的黄沙似乎能吞噬沙漠中的一切!

(3)在这样无边无际的大沙漠里,面对着铺天盖地的黄沙,你觉得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4)小骆驼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呢?(担心)它是怎样说的呢?

2.学习对话

(1)小骆驼的话

找出小骆驼的话,自由读一读。

指读【出现小骆驼的话】

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练习读一指读一齐读

(2)骆驼妈妈的话

①找出骆驼妈妈的话,自由读

②指读【出现骆驼妈妈的话】。

③如果你是骆驼妈妈的话,你会怎样来安慰担心的孩子呢?

④指导理解、朗读骆驼妈妈的话

一自由练读

一交流读

a.导读亲切的语气:疼爱孩子的骆驼妈妈是用亲切温柔的语气来消除小骆驼的担心的,想想该怎样读呢?

b.如果你是小骆驼,听完了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呢?

相机板书(贮存养料、陷不进沙子)

c.导读自豪的语气:

茫茫沙漠,无边无际,食物水源极度缺乏,走进去甚至再也难以走出去:遍地松散的沙子让人寸步难行,而骆驼却能安然无恙地渡过这些难关。想一想,怎样读骆驼妈妈的话会更好呢?

一同桌互读

一指读(注意评价)

一齐读

(3)分角色朗读

①同桌练习读

②指读(1、2组)

3.学习第4节

(1)引读: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相机出现画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骆驼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2)小骆驼的眼里和鼻孔里没有进一点沙子,这时候的小骆驼又明白了什么呢?

(3)交流(眼毛、补充鼻孔的特殊功能)相机板书(挡住风沙)

三、精读第五节

渡:沙漠旅行结束了,原本满心委屈的小骆驼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1.自由读第五节,集体引答,板书:自豪

2.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呢?

3.如果你是小骆驼,请你用自豪的语气来夸夸他们的用处

一【相机展示课件】

(我要夸夸我的„„)

一小组交流

一集体交流

4.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四、续讲故事

1.谈话导讲【展示画面】

现在的小骆驼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有一天,它又去了小溪边,恰巧又遇见了小红马【小红马说:喂!你这个丑家伙怎么又来了?】小骆驼说:„„

2.指说

3.想一想,如果小红马听到小骆驼这样说,它又会说什么呢?

4.指说

5.师简单点出寓意:看来一个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应该结合特定的环境来评价才行。

五、作业

1.这个有趣的故事,咱们已经学完了,请你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讲好吗?

2.刚才咱们班的同学接着讲的故事特别好,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写下来给你的家人看一看。

【设计思路】

以小骆驼心情的变化(自卑—体验—自豪)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领会课文蕴含的情感。【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过程: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念 师:好,能快点吗? 生再念

师:谁感到自豪,读的时候注意哪个字重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把“我”重读了)师: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把“自豪”重读了)师:我感到自豪对不对呀?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把“对”重读了)导入引用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把“自豪”换个词,意思不变,怎么改? 生:骄傲!

师:自豪的反义词谁知道? 生:自卑(板书)

1、认读一组反义词(自卑——自豪)。

能否联系课文内容用上其中一个词,各说一句话。

二、检查预习关注字词

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很多,比如这些词语,你们不一定会读。(出示第一组词语:镜子 委屈(指导字形)告诉 疼爱 走一趟 贮存养料 足够 多亏)指名读

三、解读第一、二自然段

1、为什么小骆驼感到很自卑很委屈呢?(指着板书)指名读小红马的话。

出示: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2、读了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1)小红马得意洋洋、看不起小骆驼。(2)小红马讽刺(嘲笑)小骆驼。

3、导读:小红马嘲笑小骆驼时“喷着响鼻”,如果是人的话,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动作呢?

(捧腹大笑、斜着眼睛、弯着腰笑破了肚皮)请孩子带着各自的体会读出小红马的不屑和嘲笑)

(相机指导:小红马见了小骆驼就像金凤凰见了丑小鸭一样,打心眼里瞧不起它。小红马见了小骆驼就像白天鹅见了癞蛤蟆一样,恶心极了。)指名读――齐读。

师:小骆驼的心里不是个滋味,谁来用一个词语或句子形容一下?(委屈、难过、像打翻了五味瓶,像刀绞一样,像泼一盆凉水透心凉„„)是啊,小小红马这一句句话像一根根钢针扎在小骆驼的心里,小骆驼

可难过啦!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骆驼,你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出示:我想对小红马说,嗯,我想对自己说,唉,我想对妈妈说,哼,4、小骆驼委屈极了,它把小红马说的话告诉了妈妈。请学生表演小骆驼和妈妈。

四、美与丑的较量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骆驼美吗?说实话!

有人说美、有人说丑(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美在何处?丑又在何处?(当学生说到沙漠旅行时候顺势体会沙漠环境恶劣)

(一)体会沙漠的环境恶劣

1、谁来说说沙漠给你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没有植物、非常干旱、无边无际)

2、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图片,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看完图片,你有新的体会吗?(会刮很大风沙,沙子很烫,非常炎热)

3、那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沙漠的呢?课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词句,请你读一读,然后用你~~~把它画出来。

4、结合回答,出示沙漠词句。

茫茫的大沙漠 沙子松散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风沙铺天盖地的大沙漠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词语(出示一组词语(拓展词语):不毛之地、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热浪灼人(1)能读好这些词句吗?

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沙漠环境的恶劣和可怕?能说说理由吗?(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没有水流,风沙很大,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2)指名读,点评: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要边读边想象所描绘的画面。你为什么读得那么好能告诉大家秘诀吗?(头脑中想象画面)你读的沙漠风沙好像小了点,谁能把风沙读得大一点?沙漠再大一点!读出沙漠里的风沙铺天盖地刮来的景象。范读,一起来试试。

(二)体会骆驼在沙漠中行走进而走进美

1、小骆驼能不能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行走?为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生自读课文3-4小节,划出相关句子)

2、交流:

相机出示并重点解读句子:

一、体会脚掌的用处

① 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② 谁来学学骆驼妈妈说这句话?(指名读)从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师小结:原来,小骆驼那又大又厚的脚掌可以使他们走在松散的沙子上,不会------(陷进沙子里)这又大又厚的脚掌可真是大功臣啊!请同学们找找,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语也说明脚掌的功劳大呢?(多亏)“多亏”你能换个词语来说吗?(幸亏)(还好)

④ 如果是小红马的话,他能在沙漠里飞快地跑吗? “怎么拔得出来”的意思是拔得出来吗?(拔不出来)(一定拔不出来)(肯定拔不出来)指名学生换词读

⑤ 小结板书:多亏有了那又大又厚的脚掌(板书又大又厚),骆驼才能在沙漠中大摇大摆地行走,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骆驼脚掌的用处。齐读。

二、体会驼峰的用处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不用担心沙子会陷脚的问题了,可小骆驼并没有轻松起来,他又开始担心起来了。此时此刻你觉得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吗?(指名说)

(1)在这么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小骆驼和他的妈妈(指示课文)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猜猜看,他们要走多久才能走出沙漠呢?(可能是三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吧)

(2)师:那么长的时间啊!怪不得小骆驼要担心地问------谁来把小骆驼的担心读出来?

(3)小结板书:从骆驼妈妈的话中,我们知道这个肉疙瘩有自己的名字叫驼峰,里面可以贮存丰富的养料。(板书贮存养料)有了它,骆驼就是不喝水,不吃东西,也能在沙漠中行走二十多天呢!

三、体会两层睫毛的用处

(1)创设情境:教师配乐出示图片说:“一阵风刮来,漫天黄沙飞舞此时此刻小红马和小骆驼分别有什么处境?(生答)

四、总体体会

1、如果小红马也随小骆驼去了沙漠,情况会怎样呢?(师叙述情境:沙子十分松散,小红马一脚踩下去„„沙漠里没有水,没有草,三天过去了,小红马„„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小红马„„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2、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其实,骆驼在沙漠里能驮人载物,是其他动物不能代替的,所以,这看似难看的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让我们分角色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五、深化主题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

拓展阅读《沙漠之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骆驼用处的句子。沙漠之旅结束了,此时此刻你觉得小骆驼会有什么新的体会感受吗?(指名说)

1、出示: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续编故事,拓展延伸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喂!你这个难看的家伙怎么又来了?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镜子吧!这回小骆驼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试用上”虽然„„.但是„„..所以„„

出示句式:我的 虽然

但是

所以

(同桌讨论讨论,指名表演。)

(是啊,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没有了小红马认为难看的东西,骆驼就没法在沙漠中生存,所以大家称它们为“沙漠之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小骆驼找到了自豪的地方,那你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呢?现在请你说说。老师很想知道

出示:---------------------所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因此我们要像小骆驼一样,要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为自己感到自豪才对!最程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

1、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

2、美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东西。

3、俭以修身,美以养德

4、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体验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 篇2

听一位语文老师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第二课时) , 她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体会小红马瞧不起小骆驼的态度, 并读出这种语气。

2、找出描写沙漠的语句, 指导朗读。

3、找出描写骆驼脚掌、驼峰、睫毛作用的句子, 并指名交流。

4、续编故事。

下面就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默读三、四自然段, 你看到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可以用“———”划出有关语句。

生:默读课文, 划句子。

师:写骆驼脚掌、驼峰、睫毛用处的句子画出来了吗?把你画出来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生说句子, 师相机出示课件。

(1) 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 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 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师:“多亏”这个词去掉也能讲得通, 好不好呢?

生:不好, “多亏”说明脚掌又大又厚太重要了, 否则就无法在沙漠里生存。

师:你们知道小红马的脚长什么样吗? (课件出示) 看, 这是小红马的脚, 跟小骆驼相比, 小红马的脚是又小又薄。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还有谁画的哪句?

生说句子, 师相机出示课件。

(2)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 里面贮存着养料, 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师:“足够”换成“够”好不好呢?

生:不好。

师:茫茫的大沙漠要走很多天才能走得出去, 养料不充足, 不就饿死了吗?要是我们有这个驼峰多好呀!看来这两个肉疙瘩还真令人羡慕呢!同学们知道骆驼的驼峰是怎么贮存养料, 在路上又怎么提供给骆驼用的吗?这儿, 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驼峰的知识。 (课件出示资料, 生读。)

师:还有谁画的哪句?

生说句子, 师相机课件出示。

听完了课, 我在想:这节课倒有点像科学常识课, 学生除了学习了骆驼的脚掌、驼峰、睫毛的作用外, 还学习了什么呢?何况这些知识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时就已经知道了。

走进小学阅读课堂, 发现很多语文老师都在教课文内容, 并且把课文内容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每一篇课文都覆盖着大量信息, 学生读几遍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老师把教学精力都放在学这些学生一读就知道的信息上, 学生会厌学, 导致语文教学耗时低效。因此, 我们不能把课文传达的信息定为教学内容。“课文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借助课文这个例子, 教给学生有关语文的知识内容,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内容必须根据“课标”、根据年段、根据课文、根据学时, 做出合理科学的认定。就拿《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来说吧, 这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 根据“课标”、根据年段、根据课文体裁、根据学时、根据课后习题, 可以确定这些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认识9个生字、1个多音字, 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会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红马瞧不起小骆驼的态度, 朗读并熟记小红马说的话。

2、创设交际情境:小红马与小骆驼会说些什么?并让学生表演, 体会小骆驼的委屈。 (课标指出,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朗读并熟记骆驼妈妈说的话, 并把第4自然段有关句子改写成妈妈说的话。

4、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按改写后的读。)

5、指导学生讲故事。 (这是课后练习的要求。)

6、小组合作续编故事:沙漠旅行结束了, 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 他会怎么说, 怎么做? (重点创编两人的对话) 再演一演。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 篇3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指谁?(小骆驼)

2. 小骆驼一开始是不是就感到自豪的呢?(不是)它一开始是感到——(委屈)

3. 小骆驼为什么感到委屈?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难看?

二、 感受沙漠

1. 知道了小骆驼的心事,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里走一趟。

2.同学们,你们了解沙漠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学生交流)

3. 在课文的第3~4自然段中,也有许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吗?(用曲线画出)学生画出后交流。

(相机出示沙漠词句:茫茫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无边无际的沙漠/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4. 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展示)

5. 现在,你们知道怎样读好这些词句了吗?(指名读,齐读)

6. 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真是太可怕了,小骆驼和妈妈会不会遇到危险呢?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到大沙漠里去看看吧!

三、 感悟自豪

1.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跟着骆驼妈妈和小骆驼一起做一次沙漠旅行,看看最后小骆驼的想法有什么改变。

2. 学生讨论交流。(板书:自豪)那么,骆驼的脚掌、驼峰、睫毛是怎么让小骆驼感到自豪的?它们在沙漠中到底有怎样的作用呢?

▲ 脚掌。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1) 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陷不进沙子)

(2) 你们瞧——(映示录像,体会骆驼脚掌的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里。)

(3) 正因为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所以在沙漠松散的沙子上也能自由行走。(指名读)

(4) 比较句子:

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体会妈妈的自豪、骄傲。(齐读原句)

(5) 小骆驼听了妈妈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

▲ 驼峰。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1) 从骆驼妈妈回答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有了驼峰,在沙漠中就不怕——(没有食物吃,就不怕饿了)

谁来做一回小骆驼,说一说。

(2) 引读“妈妈说……”,仔细再读读妈妈的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抓住重点词语“足够”,体会妈妈对自己身上的驼峰十分满意、有信心、十分自豪。

带着自信、自豪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 听了妈妈的话,小骆驼心里会想些什么?

▲ 睫毛。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1) 听——(播放风声)引导学生想象: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 风沙过后,小骆驼明白了什么?(挡住风沙)

3.小骆驼通过妈妈的亲切教导和自己的亲身体验,终于明白了: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睫毛却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4. 沙漠中这样恶劣的环境,他们都能安然地度过,骆驼真是了不起。其实,他们也是我们人类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瞧!这里有一些关于骆驼的小资料,请大家读读。

5. 现在,你们更加明白小骆驼为什么这么自豪了吧。

6. 小骆驼会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因为……”让学生说理由。

7. 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小骆驼的自豪读出来吗?(生齐读第5自然段)

四、 续编故事

1. 小骆驼和妈妈的沙漠旅行结束了。同学们从这次旅行中有没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辨别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要看有没有用处)

2. 后来有一次,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喂!你这个难看的家伙怎么又来了?”如果你是小骆驼,这回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3. 小骆驼们,你们都可以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给课题加上感叹号,再次齐读课题,读出自豪的语气。

4. 现在老师就是那只小红马。看着你们这样一群自豪的小骆驼,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很自卑。我怎么就没有两个可以贮存养料的肉疙瘩、没有双层睫毛?怎么我的马蹄是这样的细小,还硬梆梆的?你们觉得呢?(生安慰“小红马”)

5. 小骆驼和小红马都发现了自己的优点,都感到十分自豪了。那么你们自己应该感到自豪的是什么呢?

6. 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看到同学们那么自信,老师也同样为有你们这样一群自信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所以,我们都可以说——(生齐说)“我们都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 养料 足够 多亏

贮存 陷进 铺天盖地 又大又厚

镜子 疼爱 走一趟 脚掌

疙瘩 骆驼 委屈 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随笔 篇5

1、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的平台。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应告诉大家的一些主要内容,如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曾经感到自卑?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又让我感到应该自豪?我值得骄傲自豪的本钱是什么?等等。

2、运用图示导读

这里所说的图示有两中意思,一是图画,二是图表。图示导读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想象,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实在又深刻的印象,在引导学生认识驼峰、脚掌和眼毛并把握各自特点时,完全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导读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特点及其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填写图表:

部位特点用处

驼峰像两个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防止陷进沙子里

眼毛两层遮挡风沙

看了这样的图表,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就容易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3、指导拓展延伸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6

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骆驼听了小红马说他难看的话觉得挺委屈,之后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告诉人们要决定一种事物的美与丑,不能只看外表,务必运用辨证的眼光去看。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忙学生疏通课文,学习字词,大体了解课文资料,学习第一、二小节。我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种活动的因素与品质,了解学生的心理,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利于发挥潜能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一开始,我从课题入手,抓住“自豪”,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事是你感到自豪。然后,揭示课题“我就应感到自豪才对”,引导质疑。学生提出了“谁感到自豪”“为什么感到自豪”的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开始时我不自豪,之后我自豪了”这个引领全文的问题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我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独立学习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思维方向是多角度的。我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会声会色地朗读,学生在情境中读得入情入境。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分别站在小红马和骆驼的主角上进行对话,小红马的语言课文中有,学生一下就能找到感觉,但小骆驼的委屈情绪学生一下难以把握。我就自己扮演骆驼妈妈,让学生扮演小骆驼,进行表演,透过主角体验,体会小骆驼的委屈情绪,获得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把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

在结束课文时,我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像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透过表演张扬了个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设计 篇7

第一步,借助表格,感受作用。

身体部位小红马认为(难看)沙漠特点妈妈的启发(好看)脚掌又大又厚沙子松散多亏脚掌又大又厚,不然会陷进去。睫毛两层风沙铺天盖地多亏那两层睫毛,挡住风沙,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背上两个肉疙瘩(驼峰)无边无际多亏那两个肉疙瘩似的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小骆驼路上用对的。

这样,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重要作用就一目了然。

第二步,练习说话,将文本中的语言尽量变成自己的语言。

句式:小红马认为小骆驼的脚掌,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小骆驼知道了的脚掌,在沙漠里。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悟出了被小红马认为难看的东西,其实是小骆驼在沙漠中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以读促写,进行了思维和说话的训练。

第三步,感悟道理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篇8

一天,一只小毛毛虫在家里很无聊,决定去外面逛一逛。它爬呀爬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花园。啊!这里的花可真美!有茉莉花、康乃馨、月季……五颜六色,令人心旷神怡。

它在里面尽情的玩耍,正当它玩的高兴时,一只蜜蜂飞来采蜜,看见了小毛毛虫,嘲笑它说:“你长的真丑,身上长满了毛,脚长得太多,不像我这么美丽漂亮。”小毛毛虫听了后很伤心,哭着回到家。毛毛虫妈妈看出了小毛毛虫的委屈,怜爱地说:“不要着急,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变漂亮了。”小毛毛虫听了妈妈的安慰,不再生气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小毛毛虫渐渐长大了,它开始变身了。它先变成一只蛹,然后,又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终于知道妈妈的话是真的!它开开心心的去公园玩,又看见了那只嘲笑自己的蜜蜂。

小蜜蜂看见了,赞美地说:“啊!你真美!你跳的舞非常好看。”

小蝴蝶不客气地说:“我就是被你嘲笑的小毛毛虫。”

小蜜蜂红着脸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嘲笑你。”说着就飞走了。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9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懂得分辨事物的美丑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实质。学习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里的“我”指的是——(齐答),一开始的小骆驼呀真是感到太自卑了,它自卑的原因是——(指名答)小红马嘲笑小骆驼些什么,你还记得吗?(指名答,配合板书)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出示句子,齐读。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板书:

脚掌

大、厚

睫毛

两层

驼峰

肉疙瘩

和小红马相比,小骆驼长得是很奇怪,很难看。所以小红马很是看不起小骆驼,你能把小红马的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读)

我们学习文章,除了要关注人物的语言,人物的动作、神态也不能忽视呀!你还从哪里看出了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呢?(喷着响鼻,指名读)

听了你的朗读呀,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送给大家(出示)“嗤之以鼻”,用鼻子来吭气,真看不起人。现在你能把这个词读得更好吗?(指名读)

谁能学着小红马的样子,也来嘲笑一下小骆驼吗?(指名读,齐读)

2、过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骆驼听了小红马的话,不由得朝溪水镜子里看看自己,又看看小红马。这么一比,它觉得自己长得真的很(齐答:难看)心里挺——(齐答:委屈

板书:委屈)这里的“委屈”是什么意思呀?谁来读好这个词?

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忍不住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是怎么安慰它的呢?

骆驼妈妈也真是的,怎么一点也不关心,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你们说是吗?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骆驼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看出了小骆驼的心事、疼爱地说)

那你也来读读骆驼妈妈的话,读出骆驼妈妈对小骆驼的疼爱。(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三、四小节。

1、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向沙漠进发。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请你快速读读课文3-4自然段,将这些词句圈画出来,并在一边写上你的感受

根据回答出示: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无边无际的沙漠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2、交流找到的词语,出示,并与学生讲讲这些词语的意思,指导读好这些这些词语。(指名读)

3、出示图片和视频,师渲染,(看,这就是茫茫的沙漠,地面完全是被流沙所覆盖的。这些流沙日日暴晒在太阳底下,白天地表温度可达70℃~80℃,鸡蛋埋在沙子里都会烤熟。沙漠中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穿越整个沙漠往往要个把月。地面不仅覆盖大片流沙,还广布各种沙丘。大风吹起,流沙漫天飞舞,沙丘不时移动。让人寸步难移。)让学生体会沙漠的环境险恶。现在你能读好这些词语了吗?(指名读、齐读)

4、你为小骆驼担心吗?你担心他会遇到哪些情况呀?

5、你们说的这些呀,小骆驼全遇上了,可是啊,每一次都化险为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再轻轻读读第三第四自然段,看看小骆驼是靠什么战胜了困难。

6、根据学生说话内容,说说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 脚掌:

妈妈指着脚下松软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7、如果骆驼的脚像小红马那样,能拔出来吗?看视频。旁白:在金黄松散的沙地上,只有骆驼那又大又厚的脚掌能行走自如。

8、谁来把这语气读出来?

9、拥有这样的脚掌,骆驼能不自豪吗?妈妈会用怎样的语气和他说这番话呢?

(个性朗读指导:我听出了妈妈的骄傲、自豪、慈爱、亲切、对孩子的疼爱)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骆驼妈妈的话。

提问:小骆驼现在你还因为你又大又厚的脚掌委屈难过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出示:多亏我们的脚掌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掌也像小红马那样?让我们一起说出小骆驼的心声,齐读课题。驼峰:

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谁来读小骆驼的话?谁来读骆驼妈妈的话? 小骆驼,你为什么要担心这些呀?

是呀,面对这样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能不担心吗?谁来把这担心读出来? 骆驼妈妈又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安慰小骆驼呢?(介绍:骆驼的两个驼峰能贮存50多公斤的养料,相当于一个成人的重量)分角色读。

听了骆驼妈妈的话,小骆驼你心情怎么样?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出示:多亏我们背上长着驼峰,如果我们的背也像小红马那样。

读到这儿,我们不禁发出感叹(齐读课题)睫毛

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点击“铺天盖地”)听出来了,你的朗读中,你将铺天盖地重读了,你为什么这么读?课文中是指什么铺天盖地?请你当回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好这个词。把词放到句子里,读好句子。

漫天飞沙,可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这都是谁的功劳?

提问:小骆驼,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出示:多亏我们长着两层睫毛,如果我们的睫毛也像小红马那样。齐读课题。

读到这儿,我们不禁发出感叹(齐读课题)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语段)原本伤心委屈的小骆驼现在变得多自豪呀。(板书:自豪)谁愿意自豪地为大家来读一读?

读一读,请大家作小老师为我评一评。请学生评价。(少了 “在沙漠里”)

那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因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只有在沙漠里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离开沙漠优点就变成了缺点。)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表达。如果学生出现嘲笑小红马的倾向,应予以纠正)

2、同学们,你们从小骆驼由委屈到自豪的变化中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

(渗透:虽然外表不美,但是却很有用,也是值得自豪的。有用)现在小骆驼和小红马都懂得了,区分一样东西的好坏,不能只看他的外表,而要看他的实质。

3、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4、现在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都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五、布置作业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篇10

那好我告诉你我自己的本事,我先告诉你我的脚掌有什么用处,幸亏我的脚掌又大又厚,如果我的脚掌像你一样,那我早就陷进沙子里了,哼。

我再告诉你我的睫毛的用处,我的睫毛又粗又长是因为,我的睫毛可以挡风沙,如果我的睫毛像你一样,那些沙子早就进到我的眼睛里去了,你知道吗?哦钕小骆驼说,小红马说:“知道了。

我再告诉你我的驼峰有什么作用,我的驼峰是用来贮存养料的,如果我像你一样没有驼峰,那我不是早就饿死了吗?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篇11

一天,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得意洋洋地说:“你还好意思来照啊,不怕别人笑话你吗?”小骆驼谦虚地说:“我们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你还不知道我们的睫毛,脚掌和驼峰的用处吧?”小红马满不在乎地说:“哼,就你那丑东西能有什么用处?”小骆驼笑着说:“我们的脚掌又大又厚,在沙漠中行走就不会陷进沙子里,如果是你就不行了。我们的驼峰能贮存养料,可以十多天不吃不喝,要是你们早饿死了。我们那两层的睫毛能挡沙漠中很大的风沙,而你们就会因为眼睛进了沙子而看不见了。”

听了这些后,小红马的嘴张的大大的,它的心不觉为之一震,想不到小骆驼的难看之处竟然是在沙漠中的“武器”呀!小红马惭愧地低下了头,不好意思的说:“原来你的脚掌,驼峰和睫毛能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对不起,我不应该笑话你的。”小骆驼温和地说到:“没关系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判断事物的好坏,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它的实际作用!”

小红马高兴地说:“谢谢你,我一定会记住的。”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篇12

从沙漠旅行回来后,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这次它决定要好好看清楚这些令自己无比自豪的部分。这时,迎面走来了它的老朋友小红马,小红马瞟了一眼小骆驼,笑了笑说“哟,长得这么难看,你怎么还要去照镜子啊?”小骆驼不再害羞,挺了挺身子,对小红马说:“小红马,你别看我长得不好看,但作为“沙漠之舟”的我们,经常要穿越沙漠,抗击风沙,还真离不开这些难看的伙伴呢!”说着,小骆驼伸出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给小红马看,“在沙漠里多亏了我的这双脚掌帮助我,不让我陷进沙子里,夏天它又能使我不被晒热的沙子烫伤。它就像我的一双隔热靴。你再看背上两个肉疙瘩,它叫驼峰,平时帮我储存养料,到了沙漠没有人烟的地方,我可以走上几个月都不用担心饿死。还有我这两层睫毛,它们的用处更大,当遇上沙尘暴时,我只要闭上眼睛,这两层睫毛便会抵挡风沙吹进我的眼睛,你说,这些难看的东西是不是我的宝贝啊!”

小红马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心想:原来它们的作用那么大呀!

上一篇:守株待兔课后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小班段教研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