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出自哪里(精选3篇)
【故事内容】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释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居:家。
卒:最终,终于。
译文
本来用的是灰色的字,但总觉得透心地凉,就换成暖色的字色。无论它本意如何,总认为是个温暖的词……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就象郭芙蓉嘴里总念叨得已经不值钱的江湖,出自哪里?曾以为是古龙小说里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来源,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有: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概是有一天,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成语发音:fú wú shí quán
成语解释:全:完备,齐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
成语出处: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成语繁体:福無十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福无十全理解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觉得,忽然获得巨奖得到便宜是福,我却觉得吃亏也许是福;有人觉得,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馈赠是福,我倒觉得给予布施更是有福;有人觉得,周围人都让着我、迁就我,我就是有福,我倒觉得包容别人、忍让别人更是有福。
有学生问我,老师,您为什么一天写一个福字?我说,我写福字,是为了祝愿更多的人离苦得乐,生活幸福!希望更多的人懂福、知福、惜福、真正的享福。不是让大家都去得别人便宜,得别人恩惠,或是要求人人事事都合我意、都称我心,恰恰相反,是希望大家明白——什么是福的真意。
我以为:孝顺父母是福,敬天爱人是福,尊贤贵德是福,付出吃亏是福,知恩图报是福,包容忍辱是福,无执无为是福,心存善念是福,好学向上是福,随缘精进是福,无求无欲是福,自在欢喜是福……一个人,总感到自在欢喜,是得真正的幸福,是享最大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