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精选10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我会生词,并能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自主学习】
1、学习本课生字,会读,会写,并能组词造句。
2、查资料结合课文理解生词词意。
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3、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分别是什么?
【合作学习】
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段意。一段、(1)开门见山提出了()二段、(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练习提高】
⑶我会辨字组词。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缎()练()植()锻()炼()值()勤()策()既()谨()刺()即()
励(厉(堡(保())))
【学习疑惑】
我有以下疑惑想和同学交流
五年级下《2陶校长的演讲》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3、我能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并养成用此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自主学习】
1、文本回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陶校长的演讲》中的“陶校长”是,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健康是
;学问是
;工作能,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
2、陶校长演讲的内容是什么?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3、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合作学习】
1、第二问,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并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2、第三问,为什么要问工作有没有进步?并说说怎样才能提高?
3、第四问,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并说说怎样才能提高?
4、“真人”是什么样的人?
【练习提高】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fǒu zé
duàn liàn
bǎo lěi()
()
()dào dé
jī lì
biān cè
()
()
()
二、我的收藏夹。专心()()
坚()不拔
()的理想()()的彼岸
()负责
()的进步
三、关联词语填空,我能行!
1、()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2、根本一坏,()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3、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小事,()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4、每个人()讲究“公德”,()讲究“私德”。
四、我会填近义词。
崇高()持久()坚固()激励()
【学习疑惑】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2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办 教学难点:
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
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
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教学准备: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教学难点:音:稳韧 形:堡垒陶炼彼
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教学设计: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认生字、抢答: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 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归类写 左右: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炼 彼 葡 练 履
4、抄词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教学设计: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陶校长的演讲》是陶先生一篇演讲稿。演讲稿辞真意切,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正确读写“否则、锻炼、鞭策、堡垒、承担、执勤、源泉、激励”等词语。
(2)能正确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4)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和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陶校长演讲的主要内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学会使用关联词。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法:导读法。
学法:自读自悟与点拨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2 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3 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课文中陶校长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与学生交流。(3)介绍本演讲稿写作背景。(4)什么是演讲?
演讲指在群众集会或者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演讲的特点:真实性,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带有强烈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二、通文顺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2、学习生词。(1)指名学生读。(2)理解词语。
3、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注意正音)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并说出感受。
2、明确文章的层次。(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每天四问)(3)读2—5自然段,明确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健康、学问、工作、道德)(3)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演讲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2节。
2、教师引读:
(1)陶校长问了怎样一个问题?(2)陶校长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3)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4)陶校长希望我们怎么做?
4、板书: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5、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a、理解“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
康。
b、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一个人一生可以寻求哪些幸福呢?(在表述中激发学生这样一种情感——人生多么美好,它可以创造和享受这么多幸福,从而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c、从“有了„„才有„„”中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根本。d、理解“否则”(“否则”:不这样的话。实际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
(2)、了解演讲特点
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有感染力。)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见解。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
3、练习演讲第2段的内容,并能给同学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一)“问学问”部分
1、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
(3)结合同学发言,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二)“问工作”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
B、重点句:“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
C、指导演讲重点句。
(三)“问道德”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
B、举例说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C、指导演讲重点句。
二、练习有感情地演讲2-5自然段。
A、各自准备,有感情地演讲。
B、指名演讲,组织评议,任命“小小演讲家”称号。
三、学习第6自然段。
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们不懂的。
四、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2、建议在班队活动时召开一次演讲会,演讲内容可搜集合适的演讲稿,也可自己写、合作写。
六、教学反思
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时的感情,读出这些充满关切和鼓动性感情的语句。然后,指导和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4、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每天四问”的原因,培养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提高自我诊断与矫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演”两个字。简介陶行知。
2、质疑: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哪些问题?
3、交流,小结:陶校长演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讲这些内容?
二、初读感知,自主性学习诊断。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主解决的问题。
3、再读课文,说说演讲稿的特点、格式。
4、检查初读情况,适时指导朗读和书写“锻”、“炼”、“垒”。
5、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演讲的内容是什么?文章可分几个部分?
三、精读感悟,研析结构,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研读第一问,感悟学法。
(1)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2)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让学生填词后领悟健康的重要性。
(3)从陶校长提出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
(4)指导朗读
(5)小结第一问的结构形式:问什么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做。
(6)出示列表,指名填表。(填第一行)
问什么 为什么问 提出希望
2、根据列表,自学第二--四问。自主性学习诊断。
提示:理清层次,抓关键词语朗读体会。
3、交流反馈:抓以下几点:(1)读好问句,(2)找关联词语,体会为什么问,(3)结合提出的希望说说自己的打算。
4、用“之所以……是因为……,因此……”的句式把“每天四问”简洁的概括一下。
四、精读悟情,发展性诊断练习。
1、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演、背。
2、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五、总结迁移,自主性练习诊断。(选做两题)
1、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谈谈学习收获。
2、迁移训练:以某一天为例或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文中“四问”作答。
3、自选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可小组合作,通过群体诊断与矫治,写一篇演讲稿,准备演讲表演。
本文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演讲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觉陌生(连第一自然段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来的合作探究环节更不是什么难事儿。学生因为先前已经分了层,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
但是,课堂上总感觉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太高,可回答问题的含金量感觉太低。课后思考:可能是文章的结构太清晰了,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让课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顺理成章的课堂更看不出学生的智力差异。看来,教学永远存在缺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是分几方面来谈的;演讲稿的特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认识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小组演讲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演讲稿的特点。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读写结合训练,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陶行知的资料,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理解“演讲”。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2.板书:陶校长的演讲 3.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陶校长是谁?演讲是怎么回事?给谁演讲?内容是什么?)5.介绍陶行知:(出示课件)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否则、锻炼、堡垒、私德、需要、激励、鞭策)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检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陶校长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每天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1.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A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圈 B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A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B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 “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2.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3)指导感染性演讲 3.指名演讲
(三)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 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板书:
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第二教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二)按照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三、四、五节。具体指导:
1.问的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问? 3.希望怎么做?
4.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5.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6.还有什么疑问吗?
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分别交流汇报。教师灵活处理。过程要简洁流畅。关联词义涉及到“即使„„也„„”和“既要„„也要„„” 词语:公德、私德
人格长城
(三)齐读课文最后“如果„„就„„”部分。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比如:读书有没有进步?写字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以后准备怎么做?小组内互相说说。
(五)练习复述课文,进行思想教育 1.陶校长谈了“每天四问”是指什么?
2.分四部分,让学生分别复述主要内容,进行评价。3.教育启发:我们记住了“每天四问”,并且也“每天四问”,那就能进步了吗?要想真的有进步,必须怎么办?
(关键要去行动,这也是陶校长一贯倡导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出示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六)作业: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也可以对照陶校长的演讲内容,回答“每天四问”,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进步。
板书设计
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我请学生阅读《陶校长的演讲》,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不足之处: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陶校长为什么要问这“四问”?怎样才能在这四个方面取得进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前准备和经验不足,我将“四问”这一整块拆零为一个个单一的问题去讲,使整个整体感知部分显得零乱,没有条理,自然也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随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两个环节里,我分别提出了“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呢?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你哪一问作的比较好?”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每天四问”的理解。起来回答的学生都答的很不错,但由于我没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使得教学气氛并不活跃。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充分研究课后习题。仅仅问了陶校长谈了哪四个问题,而没有问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把握。找出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四个问题时,我又让同学们比较哪个问题最重要,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有些不妥。因为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没有可比性。
这篇演讲稿在结构上是明显的总——分——总,在教学中间部分时,我重点讲读“第一问”,对于“第二问”,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第三问”和“第四问”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比如,对于“公德”、“私德”、“真人”这三个词语的理解。
1、教材分析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篇演讲稿辞真意切,情感上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做”的说理结构进行演讲的。我感觉这篇课文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因为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表面的思想教育意义十分明显,不仔细解读,往往会认为它的“人文性”应该大于其“工具性”,但是作为语文教学,我们要始终注重语言的训练,始终落实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这是我思考本课设计的出发点。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生词,初步了解演讲稿的特点。(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语句之间的相互联系,会使用一些关联词语;进行读写结合的拓展训练。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复述课文,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并自觉养成“每天四问”自己的习惯,以激励和鞭策自己每天都有进步。(4)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进行复述。(5)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学会使用关联词语。
3、教法与学法
班级 姓名
一、我会区别这些字形,并组词。
练()历()保()便(炼()励()堡()鞭(否()得()拔()即(若()德()拨()既(二、牵牵手,做个好朋友。
崇高的 作息 认准 身体 合理的 身体 实现 任务 胜利的 彼岸 承担 目标 健康的 理想 锻炼 理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你没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每个人()讲究“公德”,()讲究“私德”。
四、阅读文段,我能行。))))
校长的讲话
同学们: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对同学们提几点要求,希望大家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并在今后,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为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作好全方位的准备。
将学习视为学生的天职,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乐趣。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介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结合起来才有创造。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战胜懒惰的勇气。但学习更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让视野更开阔,让思维更敏捷,让心灵更充实。
1.学习有什么好处?用“——”在文中画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懒惰—()敏捷—()3.学习要靠 和。
五、日积月累。
1.()风()雨()风()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
教学难点:
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
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
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
教学准备: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教学难点:音:稳韧
形:堡垒陶炼彼
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教学设计: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认生字、抢答: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
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归类写
左右: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炼
彼
葡
练
履
4、抄词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设计: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2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推荐阅读:
陶校长的演讲 教案教学设计07-10
《陶校长的演讲》04-08
陶校长的演讲说课01-11
《陶校长的演讲》阅读练习及答案01-21
中国梦演讲比赛的校长致辞06-15
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07-23
新春开学校长的演讲稿09-21
竞职校长助理的演讲稿11-20
校长毕业典礼的演讲稿01-21
校长演讲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