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汉语拼音知识练习题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小衔接汉语拼音知识练习题(精选11篇)

幼小衔接汉语拼音知识练习题 篇1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写出由下列单韵母可以组的复韵母。ɑ

o e i u

ü

二、听一听,圈一圈。

1、iu ui in

2、in inɡ onɡ

3、zhi

4、p q d

5、er en ei

6、yun

7、yu yi yun

8、ɑo ou ɑn

9、e

10、r j l

11、si shi s

12、m

13、y I k

14、t n d

15、yu

三、给下面的字母分类。

ai b zhi yuan ui f yin r ci h m o ang er yue yu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四、连线,挑选两种你喜欢的动物,把拼音抄在四线格上 fáng zi

hú dié xiǎo niǎo

qīng wā

五、你可以根据拼音画画吗?

píng guǒ

xiǎo cǎo

xiāng jiāo

zh zi ɑn yue u

w wu ye ei yun 1

yu o n

六、把下面音节的声母写在()里。

cǎo()hiú()zhuō()ruì()xióng()yǎng()

七、按顺序填空。

b()m()()t()l()k()

()()x zh()()r()c()()()

八、把下列韵母表补充完整。

ɑ()e i u()()ei()ɑo()()()üe er

ɑn en()()()()enɡ()()

九、连线。

là zhú tài yáng

qiān bǐ

qì qiú

十、写出下面音节的韵母。

kāi()xuě()jú()mǐn()què()jīng()hǔ()jùn()kǒu()zhēng()qǔ()lǜ()

十一、你能给拼音宝宝找到家吗?

un eng zhi c si p u wu yi q r iu ong ye yuan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汉语拼音复习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读一读,我会涂颜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兰色。(10)

yu shi er ri gu wu de ya jue yi

二、照样子组一组,再写下来。(14)

a o

e

i

u

ü

__ai

三、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6)

ao——ou

ei——ie

ui——iu()()

()()

()(五、找出音节中的韵母写在括号里。(12)

cai()die()

mei()

ya()nü()

zhui()qu()xue()kou()dui()jiu()

hao()

七、我会连。将相对应的拼音、汉字连线。16

zuǒ

zǒu

guā

shuǐ

fēi

八、认一认,在括号里填写音节。(18)

小马

飞机

小鱼

花朵

()()()()())

一年级练习题例 圈出听到的声母、韵母和音节。

① n

l

c

sh

③ui

iu

④in

ing

⑤huái huá

⑥ xi

xuě

⑦bá

⑧shēn shēng

把音节和词语连起来。

zhī

tóu

竹林

cǎo

田野

zhú

lín

枝头

tián

yǎn

草地 圈出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挣断(zhèng zhèn)

小辫(bàn biàn)

啄木鸟(zhuó

zhú)

命令(mìng míng)4 读音节找汉字,用线连一连。

qīng jīng

càì chàì

zhēng

zhēn

长处(cháng

zhǎng)

将军(jiàng jiāng)

nǚ nǔ

shōu sōu

小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

四、照样子写音节。(7分)

b-ù→(bù)

zh-è→()

x-ǜ→()d-u-ǒ→()

n-ǚ→()

h-u-à→()q-ǜ→()z-u-ō→()

六、看图,选择合适的音节写下来。(10分)

shū

bàbɑ

dàshù

guó qí

yéye

六、看图,给音节加上合适的声调。(10分)

qiɑn bi yifu

dɑ xia

huɑ duo

mi fɑn

八、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10分)

īg

y l

h

á

ìch

zh

i

十、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下来。(10分)

zhú

huǒ

shí

三、下列音节的标调哪种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8分)

xié()

shǔi()

niú()hǔan()

xíe()

shuǐ()

níu()huǎn()què()

bái()

léi()

zhúo()

qùe()

baí()leí()

zhuō()

四、填空。(8分)

b-()→(bái)q-()→què x-un→()

j-ü-àn→()

l-üè→()

ɡ-()-ó→ɡuó()-ín→mín x-i-ǎo→()

五、看图,选音节写下来。(20分)

dúshū

mǔjī qìqiú

huāgǒu

báitù

nàozhōng

xiānhè

六、选择正确的音节。(8分)

shǔi ɡuǒ()

xǐ què(shuǐ ɡuǒ()

xǐ qüè(zhú zi()

hé máo(zú zi()

hé miáo(七、看图加上声调。(12分)

(dɑ bɑi cɑi)

(fu wu yuɑn)

(xiɑo qi che)chi fɑn

yuèliàng chēlún

lǎohǔ)shenɡ ɡuo qi)

ɑo quɑn ji)))(k

八、读一读,找一找,把符合图意的句子和图连起来。(8分)

九、把字和音节连起来。(10分)

zuò

mài

nán

shǐ

hòu

chǐ

齿

qián

zhōu

十、读儿歌,回答问题。(用拼音回答)(3分)

wǒ yào shànɡ xué le

wǒ yào shànɡ xué le,yī jiā rén dōu chònɡ wǒ xiào.lí kāi le yòu ér yuán,wǒ jiù yào jìn xué xiào,yòu ér yuán lǐ zhēnɡ hónɡ huā,zài xué xiào yào zhēnɡ sān

hǎo。

在幼儿园里争,在学校里争。

一年级

拼音练习卷

一()班

姓名

得分

一、认读声母:

b

d

p

q

ɡ

t

f

k

z

zh

c

ch

s

sh

二、认读韵母:

ɑ

ɑo

ɑi

o

ou

e

ei

er

i

iu

ie

u

ui

三、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zi

zhi

ci

chi

si

shi yu

四、拼读音节

xiǎo cǎo

shì zi

lì zhī

bō luó

luó bo

luò tuo

shǒu tào

yě tù

zuò xià

cì wei

zhuō yǐ

chū qù

hā mì ɡuā

mǎ chē

ɡuó jiā

lǜ sè

yǔ shuǐ

jú huā

n

h

m y

w ü

üe ri

yi

yel

ryue j

x wu

yuè ér

wū hēi jiù huǒ

一年级国庆节拼音朗读练习

班级

姓名

每天认真读当天的拼音,请家长在“朗读情况”栏里填上读的遍数和熟练情况!

10月1号

朗读情况

b—d p—q h—n t—k gā—guā

kǎ—kuǎ

hā—huā

gǔ—guǒ

kù—kuò

hú—huó

zuó—zhuó

cuò—chuò

bǎ—dǔ

ná—lá pǐ—qǐ

zā—zhā cǐ—chǐ

suō—shuō

zì—zà

cì—cù

mǎ—nǎ

tā—fǎ

cè—chè

10月2号

朗读情况

tǔ dì

dà mǐ

mǎ lù

yú cì

jú zi

sì shí

zhuō yǐ

wū yā

zǐ sè

chī yú

chū shì

zhī mɑ

hé huā

ɡuā ɡuǒ

huǒ bǎ

bō li gē ge

zǔ fù

dǎ gǔ

huā duǒ

hā mì guā

fú qì

huà huà

10月3号

朗读情况

zì jǐ

bá cì

shuō huà

dà yǔ

wà zi

yǔ yī

dǎ jià

zǐ sè

dú shū

tǔ sī

cí qì

sī ɡuā

dǎ bǎ

zuò xià

bá luò bo qì chē

bō luó

yā lì

wū yā

10月4号

朗读情况

hú li

qí chē

zhuō zi

kù zi

yǐ zi

huǒ chē

dà mǐ

mǎ chē

wǔ shù

pí fū

dì tú

tú huà

ní tǔ

nǔ lì

fā nù

mǎ lù

mǎ hu

fǎ lǜ

lǎ bɑ

10月5号

朗读情况

lí bā

mù tī

pù bù

tǔ pō

kǎ chē

kè qì

ɡù shi

ɡǔ lì

dà huǒ

huā jià

shū jià

cuò wù

shū fu

dú shé

rú guǒ

zhuā yú

huǒ chē

hè kǎ

mǐ cù

ā yí

10月6号

朗读情况

mó ɡū

là zhú

yī fu

chē kù

pá pō

mù mǎ

huǒ guō

cè suǒ

zǔ ɡuó

sī jī

shǔ shù

chǐ zi

hē chá

lì zhī

zhī zhū

là bǐ

rì chū

dù zi

lā jī

jì cè

shǔ jià

10月7号

朗读情况

爸爸

妈妈

大米

土地

骑马

哥哥

弟弟

画花

做过

乐了

日出

读书

洗衣服

下棋

搭积木

拖地

做贺卡

擦玻璃

竹子

骑车 10月8号

朗读情况

ɡuò mǎ lù

zuò yī fu

shí zi

zhuǎ zi

hú lu

pí jiā

kě lè

dá fó

wá wɑ

yù mǐ

dǔ bó

shuō huà

rì qī

ní bā

yā lí

xū ruò

zì mǔ

幼小衔接汉语拼音知识练习题 篇2

近年来, 幼小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幼小衔接的顺利开展对幼儿顺利进入小学, 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课程存在许多小学化的倾向, 尤其是课程观方面, 不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幼儿家长, 往往十分强调知识传授在幼儿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与家长为了使幼儿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极力主张提前向幼儿传授小学知识, 认为这是幼小衔接的主要方式与必要途径, 殊不知这从长远看来是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极为不利的。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幼小衔接课程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平稳连接与过渡。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幼儿园大班时期以及小学刚入学阶段进行的课程就是幼小衔接的课程, 但这只是从时间维度进行的简单归纳, 实际上, 凡是本着为了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实现顺利过渡而实施的课程活动, 都可以说是实施幼小衔接课程。本文主要从幼小衔接课程的内容来对有幼小衔接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 知识本位课程观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主要是指在课程设置及授课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强调学科的系统知识。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以传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 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体现, 主要是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主动或被动地对幼儿进行以传授具体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

三、知识本位课程观在幼小衔接中的不良影响

(一) 浪费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许多幼儿园中, 为了保证完成五大领域的常规教学任务, 对语文和数学乃至英语的额外教学都安排在其他活动时间内, 尤其是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 这就造成了幼儿时间和体力的大量浪费。教育学家卢梭的自然发展的观点认为, 对幼儿来说, 顺其自然地进行学习才是合理科学的, 才是高效的。在教育心理学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也验证了这一观点。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 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 双胞胎中的弟弟则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然而结果却是, 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 弟弟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也就是说, 顺应幼儿发展规律所进行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率的教学, 超前教育看似为将来做准备, 实质上是在大量浪费幼儿的时间和精力。

(二) 促使幼儿不良情绪的养成

单纯知识内容的简单传授会引起幼儿许多不良情绪的产生, 主要有惰性和骄傲, 以及厌学情绪。升入小学后, 许多幼儿发现课堂中学习的知识都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首先就会觉得无聊, 不愿再学一遍的情绪会演变成对学习的惰性, 以及骄傲, 认为自己什么都会, 不用再学习了, 然而当那些有限的具体知识内容教学完毕后, 开始接触幼儿园时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内容, 已经养成的惰性和骄傲必然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就会造成处处碰壁, 学习很难的心理感受, 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在漫漫求学之路的起点就难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这势必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 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三) 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下降

错误的幼小衔接课程观导致的结果是家长一再要求对幼儿进行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 由于这些学习内容超前, 幼儿又因水平所限, 达不到规定的学习要求, 多次的学习失败往往会导致幼儿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和自信心的下降,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人格问题。幼儿皮肤的娇嫩是我们所共知的, 而幼儿心理的娇嫩却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单纯因为“不想输在起跑线上”而最终导致影响一生的人格问题的出现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四、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课程观

(一) 着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我们重视实践的力量, 因为这是幼儿所乐于做的事, 孩子们总是会乐此不疲地从事生活中我们成人认为很无聊的机械运动, 实质上他们就是在进行练习, 是对生活进行实践性的练习, 这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当然, 我们不能单纯地说实践就是万能的, 因为幼儿带着他们的天真与无知来到这个世界, 他们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我们能做的, 不是强迫他们工整地坐在那里进行枯燥的发音练习或是重复记忆, 抑或是加减乘除, 这些都还不到时候, 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 迎合他们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兴趣, 尤其是对未知事物进行学习探究的兴趣, 这将有益于他们一生, 是真正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 为幼儿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 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 同样也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领域, 在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设置中, 幼儿园首先要向小学靠拢, 可以安排幼儿进入小学进行参观, 让幼儿对小学的教学模式有个初步的认识, 为将来进入其中打下初步的心理基础。同样的, 小学也应为此作出努力, 一是在意识上要正视幼小衔接中小学的重要性, 二是与幼儿园多交流, 尤其是教师之间, 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可经常性地进行沟通、交流和探讨教育方法等。此外, 幼小衔接绝不单单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责任, 家庭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设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以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所谓的科学合理, 首先就是要适应幼儿的发展, 我们不能期望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去救死扶伤, 但接触相关领域确是有可能实现的。我所在幼儿园就曾通过与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家长的沟通, 为幼儿进行细菌培养的科学小活动,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手上有那么多细菌时别提多惊讶了, 这既能提高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又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活动场景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鼓励幼儿独立探索, 不断体验发现的乐趣。重视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 不把教室看做唯一的教育场所, 带孩子走向真实的自然或社会, 为孩子提供学习途径, 满足幼儿好奇、好想、好问、好动的特点, 就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 这些特质都将真正助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四) 适应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忽视体、德、美的衔接, 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在智育中, 重视知识, 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 忽视生活能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这样使幼儿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违背教学规律, 摧残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数学的分科教学, 有些幼儿园不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规定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进行教学, 而是以集体上课的形式组织教学, 把幼儿束缚在教室内的固定位置, 每节课时间大约40分钟左右, 没有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和权力。幼儿是一张白纸, 单调的色彩难以满足幼儿本身多样发展的本能要求, 只有多方面共同发展才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 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以更好的身心素质应对小学乃至中学、大学的学习。

摘要:近年来,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 幼小衔接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关于幼小衔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方面, 也有许多一线教师和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幼小衔接课程的探讨。本文力图通过揭示知识本位课程观对幼小衔接课程的不利影响, 进而助力幼小衔接相关课程的研制工作, 以期对幼儿入小学的适应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小衔接,知识本位,课程观

参考文献

[1]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当代教育论坛[J], 2008 (11) .

[2]庞威, 赵月娥.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内蒙古教育[J], 2008 (5) .

[3]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理论[J], 2011 (26) .

[4]苏莲琴.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与思考.幼儿教育[J], 2010 (10) .

[5]洪韩.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参考[J], 2008 (7) .

[6]陈良, 李明, 朱承.试论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对策.职教论坛[J], 2010 (20) .

幼小衔接拼音说课稿 篇3

学会“sh”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sh”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根据图中所画的“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sh”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sh”这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ssh”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sh”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sh”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6、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育儿知识幼小衔接.doc 篇4

1、增强幼儿的信心。

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其学习和社会适应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而并非压力,培养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他们 长大了,正在学本领,使幼儿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

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 “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3、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

家长应从开学前两周开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专家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可以早晨6点起,晚上8点睡,总之至少要保证10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最好让幼儿有50分钟午睡时间。给幼儿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 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 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

5、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

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 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对短文则督促小学低年级幼儿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子。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让幼儿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篇5

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一些孩子难免会不适应。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则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简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研究探讨的问题。

除了老师做出的努力外,家长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因为幼小衔接的重点仍然在孩子生活学习能力、性格培养方面,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方式引导,这个过渡将会十分顺利。

1、养成好习惯熟悉新角色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常有不注意听讲、时间观念差、依赖性强等小“毛病”。家长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孩子们提前熟悉新角色,为迎接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心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宜选择带有拼音、图画的经典名著);或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

其次,培养良好的承受能力也很重要。幼儿园老师多是给予孩子鼓励,但到了小学,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不管怎么哭闹,久而久之孩子才能适应挫折。

2、培养好心态适应新环境

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一些孩子难免会不适应。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则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许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无法改变爱动爱玩的习惯,家长应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使其明白“长大成人”的道理,同时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激励孩子不断向目标努力。

3、调好生物钟跟上新节奏

幼儿园的孩子中午睡午觉,有时还迟到早退。一进小学,学生们最不习惯的就是午睡时间少了。在上小学前,家长要帮子女提前调整好生物钟,每天早上6∶30起床,午休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晚上20∶30就该睡觉,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提前将生物钟调好,这将让一年级新生轻松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4、做好自己事认同新起点

小学一年级新生还会遇到与同学相处的问题。

幼儿园里,大家都是玩伴,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学里则是同学,和同桌共享一张课桌,角色并不一样。暑假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子女与同龄伙伴一起活动,找同学感觉。比如带着他们去社区会所,和小区里的同龄伙伴多接触、多玩;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子女与亲戚朋友家的同龄孩子多亲近。

5、放手去锻炼自己做事情

孩子入学后,许多事情要自己做,如:系鞋带、下雨打伞、削铅笔、背书包、按课程表准备书包、根据冷热添减衣服……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等。

在学前缺乏锻炼,孩子在开学后就有可能手忙脚乱。老师是不会因为一两个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而推迟正常的教学进程的。

6、平时多劳动主动担任务

入学后,孩子们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还要分担班级、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平时,家长应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如: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能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等。还要学会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7、生活中学习读书练能力

语文学习方面,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很重要。家长要教孩子多讲故事、背诵古诗、唱儿歌;带孩子外出时,要引导观察树木、房屋、动物等,回家后问他能否说说去过哪儿,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认标牌上的字、食品包装袋上的字等,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量。

幼小衔接 篇6

蒲公英小学认真落实幼小衔接工作

(民办蒲公英小学通讯员徐庆义)自参加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小初、幼小衔接沙龙专题研讨活动以来,民办蒲公英小学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力度,认真落实幼小衔接的各项工作。

近日,蒲公英小学一年级三个班共派出15名优秀学生来到民办织梦幼儿园,向大班的弟弟妹妹们作自我介绍,他们用童真的语言介绍了各自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生活的情况,并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积极回答了弟弟妹妹们提出的各类有趣的问题。下一阶段,织梦幼儿园将组织幼儿到蒲公英小学参加升旗仪式,观摩课堂教学,体验小学生活。本次系列活动使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在未进入小学前就感受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下学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小衔接(入学教育)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言行合一,不但明白,而且能自觉地做到。课前准备:

我们学校的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的学生。

2.学会说:“老师早,同学早,老师好,同学好,老师再见。

3.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会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数学老师是,我们班有56位同学。

4.了解日常的课堂常规。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学会问好

入学教育(幼小衔接)

8.29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1.出示插图:

仔细看图,你看明白了什么?找同学交流一下。

(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校门外,老师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学。有的小同学结伴来到学校,有的小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学校。画面上,一个小同学正在听妈妈说着什么,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说“再见”,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老师互相问好。校园里,教学楼高高矗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几个同学正在扫地、浇花。)

2.是呀,我们也学着图画上来问问好,问好时,我们可以鞠躬,如果以后你当上少先队员,那可以敬队礼。

(师生起立,互相问好)

3.教学生学会评价:

表情是否是微笑,声音是否响亮,态度是否大方。

4.早晨看见老师可以说老师早,中午呢?下午呢?校外呢?

5.仿照刚才的样子同学之间问声好,老师和同学之间问声好。

在上每节课之前,老师和同学都要有礼貌地问好,这表示我们之间的相互尊重,我们来试一试。

(师生进行问好。)

二、明确自己是一名小学生

1.刚才有的同学脸上笑眯眯的,你们为什么高兴呢?

学习说话: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有表情)

2.学习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3.从今天起我们都是光荣的小学生了。

(教师板书:小学生)

这三个字就是小学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自我介绍

1.我们班有那么多小朋友,有的已经在幼儿园里相互认识了,有的还不认识。现在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我们就要互相认识一下,该怎么说呢?

2.谁来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3.教师评价:

要求声音响亮,说话连贯,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再说说是哪个学校(或者来自哪个幼儿园)的学生,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爱好。

4.说一说: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谁能看着小黑板,看着图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

(先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讲)

5.小朋友都介绍得挺好的,自我介绍中还可以突出自己的特点。同桌之间互相介绍。教师巡回。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学会了问好,而且还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认识了“小学生”三个字。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地使用,从今天开始就看看哪些小朋友是真正有礼貌的小学生。

五、课外作业

1.把学会的本领说给家长听。

2.在开学的头几天里,教师可以每天点一下名,让学生起立应答“到”,以帮助学生互相认识。

第二课时 上课专心听发言先举手

课时目标

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模型,导入活动

出示眼睛模型(或板画)。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处?(学生讨论)

对啦!解放军叔叔靠眼睛来保卫祖国,科学家靠眼睛来搞科学实验,工人叔叔靠眼睛来制造机器,农民伯伯用眼睛来播种、除草。我们小朋友要用眼睛来学本领。

二、激情明理导行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习。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1)游戏明理:“小小照相机”。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一位同学用眼睛看老师,另一位背朝着老师,眼睛看不到老师。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小学生”。请这两位同学讲讲卡片上写了什么字。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位小朋友讲得出,另一位讲不出?(学生讨论)归纳: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它能把看到的东西印在脑子里。因此上课要学会用眼睛,要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点拍下来印在脑子里,使脑子里的知识越积越多。

(2)怎样才算会用眼睛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讲话,眼睛看着老师;

老师写字,眼睛看着黑板;

同学们发言,眼睛看着同学;

读书时,眼睛看着课本。

(3)训练用眼“听”指挥。

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用眼,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着老师念:

眼睛眼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

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

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

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顶要紧。

(4)出示耳朵模型(或板画)明理。

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眼睛是人体的照相机,耳朵就是人体的录音机,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用耳朵来学习。

(5)怎样才算会用耳朵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

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

(6)训练用耳听。

教师在教室的各个方位讲话,请学生听后回答讲了什么,看看学生是否听得清。(发言的学生要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的小朋友会用眼睛来学习,有的小朋友却不会用眼睛来学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大声讲,讲清楚)

(7)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响亮。

①讨论:我们会用眼睛也会用耳朵,上课想发言应怎么做?

归纳:要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

②示范举手。

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应该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

③举手姿势训练,教师巡视,纠正动作。

④小试验明理。

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清楚。

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大声回答声音一定要响亮。

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老师念:

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

一句一句讲,要讲普通话。

⑤发言训练

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请学生回答,进行评议。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上课怎样用眼睛、耳朵、嘴巴、脑子来学习,希望大家能按要求去做。我想我们一定能学好本领,成为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四、巩固和延伸

1.教师可以把上课怎样用眼、用耳等儿歌分别写在大黑板的左(右)角,让学生在打预备铃时读读,以指导行动。

2.教师要及时表扬上课用眼和用耳的同学。

3.对举手的姿势和说话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在举手和让学生回答问题前都要及时提醒,没有做到的要重做,对说话声音轻的要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第三课时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读写姿势要正确

课时目标:

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小花猫,哭得很伤心,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知道小花猫为什么哭吗?(出示小花猫手指木偶,讲故事)

二、听故事明理

小朋友,我以前像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我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小老鼠,美美地饱餐一顿,而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从眼前跑过也看不清,天天饿肚皮。一出汗,热气就沾在镜片上,什么都看不见。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同学们,老师今天就要教给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读书、写字的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大有好处。(出示活动课题)

三、演示导行

(1)出示读书姿势投影片或挂图

请同学们看投影(或挂图)。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边说边指点挂图)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教师示范分解动作,速度稍慢,边示范边讲解)

①身体坐直。②头放正。③肩放平。④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注意: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可跟学生解释,“尺”相当于你们文具盒的长边那么长,只要把文具盒放在眼睛和书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教师巡视,纠正。请同学上讲台示范。

出示儿歌,教师领读:

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

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不仅要读书,还要写字。哪个同学会写字?(请一位平时写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写不好,时间长了,视力就会变差,身体也会长不好。

(2)请学生看写字姿势投影片或挂图

看挂图,正确的写字姿势就跟挂图上的小朋友那样,做到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边说边指点)

教师示范分解动作,速度稍慢,握笔动作要详讲,做完稍停片刻,让学生看清楚。

①人坐正,身体坐直。

②把书本放平。

③拿起笔(握笔)手离笔尖一寸。

“一寸”是多少呢?“一寸”相当于老师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同学们来说,差不多三个指头并拢那么宽。(试量一下)

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教师演示)。另外,无名指和小指钩起来,垫在中指下面。(重复两次)

④眼离书本一尺。

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与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⑤胸离桌边一拳。

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师生一起边说边做。学生训练,教师巡视,一一纠正,并请姿势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示范。

出示儿歌,教师领读:

写字姿势要端正,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学好知识身体健。

过渡:同学们写字时,一定要按正确的姿势去做,学好知识,保护眼睛,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让我们把今天学的读书、写字的儿歌连起来再念一遍。

四、巩固和延伸

1.回家把儿歌念给家长听,并做给家长看。

2.同桌竞赛,互相提醒。

3.教师、同学、家长观察一星期,评出读写姿势正确的好学生,戴小红花。教学反思:

字姿势不好的学生上讲台做写字姿势)大家说说他做得对吗。写字姿势很重要,姿势不正确,字就

Tel:0535-8217819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入学教育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每幅图后,都让学生来回答,然后进行演练。如:观察第一幅图后,我和学生模仿每天第一次见面时的相互问候使他们知道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又如:观察第三、四幅图时,指导学生认真看图,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模仿图中的人物练一练,我巡视逐个检查,发现不正确的及时纠正。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读书、写字和执笔的方法做给同桌看一看,使他们享受一下自己成功的喜悦。

总之,由于孩子刚刚入学,他们还没有脱离在幼儿园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上课坐不住,坚持时间短。所以,不管是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他们坚持是暂时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指导,逐渐形成。但是起步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入学教育这节课我非常重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小衔接课程 篇8

先来一起看一看我们美丽的讲师的精彩解读吧!

//用原来的微信中的视频

产品特色

● 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学习,全面培养倾听、表述、文学欣赏、早期阅读等能力。● 凸现“识字”内容,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兼顾“数”“量”“空间”“形”“逻辑”等概念。● 创设互动游戏机会,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联系幼儿即将在小学所需的技能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入学前的准备活动。● 游戏教学,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掌握发音。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2、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二、活动准备

1、大班教师从本学期初就应该注意与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要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5—10分钟),减少游戏时间;让幼儿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认识一些常用字。

2、在环境创设及日常教学中要涉及小学方面的内容及知识(如儿歌、绘画、教唱有关的歌曲等),3、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好,对幼儿进行入小学前的教育,特别在时间观念上要比以前要求更加严格。

4、与小学进行联系,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参观准备。

三、活动步骤

1、大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座谈(就往年大班幼儿初入小学,未做好准备而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的方面)进行交流、总结,有利于大班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有的放矢。

2、教师为幼儿入小学参观做好铺垫,提前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活动中,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小学参观,能使参观活动更有明确的目的。

3、教师带领幼儿走入小学参观校容校貌及低年级小学生的上课

情况。参观内容主要包括:(1)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4、回园后组织幼儿继续讨论,帮助它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表达向往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幼小衔接计划2018 篇10

幼儿升入大班,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任务,是大班阶段的任务重点。我们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认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认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全面准备。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离园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加强常规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阅读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5.做好家长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群发有关幼小衔接内容,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离园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平。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6.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三、幼小衔接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评比活动:按时来园不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四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 “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认识?”

2.评比活动:一分钟大作用(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拍球、整理用具比赛,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懂得珍惜时间)

五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您是如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 2.执行活动:请小学生来做客。(了解小学生的作息,看小学生整理书包。观看小学生作业,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六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假期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 2.执行活动:走进小学看升旗

周哥庄幼儿园

幼小衔接讲座 篇11

各位家长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幼小衔接的话题。

人的一生有许多过渡和衔接,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研究表明,其中最大的不适应应该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

先看一组调查:

瑞士:4——8岁,大班,玩、学融合,实施启蒙; 法国:2——11岁,分三段,无低幼的明显划分; 荷兰:4——7岁,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中国:3——6岁,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咱们中国的孩子学前准备时间是最短的,咱们的孩子是最辛苦的。

因此,咱们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们、家长们的引导和帮助。再看一组入学后学生状态对比:

▲ 适应良好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情绪稳定,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类孩子接受老师反馈回来的正面信息就会比较多。比如:作业本上小星星多;老师经常给大拇指,看到他们就点头、微笑;同学经常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都喜欢找他们玩。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期。

▲ 适应一般的: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按老师的指令行事,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情绪比较稳定。但是,他们一般都比较淡漠,比较被动,表现不够积极,把学习当成迫不得已的任务。

▲ 不适应的:

1.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少数孩子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调节这种不稳定情绪,也有少数孩子试图通过哭闹以达到不上学的目的,甚至有孩子会找老师的毛病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2.依赖性太强,离开了幼儿园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离开了家长全方位的关注,出现入学焦虑倾向,少数孩子甚至会胡搅蛮缠,要求家长陪读。

3.缺少耐心,坐不住。有的表现为: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摸摸那;有的表现为:不停的东张西望;有的表现为:寻找各种借口离座;还有的孩子甚至无视课堂纪律擅自下座位,到处跑动。

4.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听不清老师的话,或者听一半,漏一半,有些孩子还经常弄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

5.缺乏自信,害怕学习。原因多数是学习能力不足,或是知识积累不够,跟其他小朋友比起来,感到没面子,很自卑。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给家长带来很多烦恼,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阻碍。很多家长会把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不聪明、不愿吃苦、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这是错误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不要求进步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和引导。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原因主要是由小学与幼儿园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我今天要和各位家长交流的第二个大问题——做一个幼儿和做一个小学生到底有哪些不同?

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作为家长,必须先认识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的差异。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以教为主,它们在作息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陡坡”。那么,到底有哪些差异呢?

1.教育目的不同: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没有考试考查的要求,而小学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通过各种考试考查,检查学生是否合格,并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考虑将来的发展目标。

2.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同: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而小学以学习为主,即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比较系统的知识。所以,上了小学就不能随意请假。否则,这个知识就会衔接不上。

3.生活作息不同:上幼儿园每天起床、上学都很迟,上午也只有1小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其它是游戏、活动、生活时间。强调一个活动中的动静交替,就是说活动的时间多于坐着的时间。而小学,像现在的一年级,1天5、6节课,每节课40分钟,大约有4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比幼儿园多出3、4倍。

对孩子影响较大的,还有睡午觉的问题:幼儿园里,白天可以午睡两个小时左右,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小学的孩子,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午睡了。因此,有的孩子就开始无精打采,甚至打瞌睡了。

4.评价的手段和标准不同:上幼儿园时,家长只要求孩子吃好、睡好,学习上能过得去就可以了。但到了小学,小学生每天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随意拖拉。而小学作业加口信有时候会有五、六件事情,如果孩子识字少,注意力不够集中,就很容易忘这忘那。

就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让一个6岁的孩子独自来承受的话,是有难度的。所以,这就离不开各位家长对他们做些精心的准备,省得到出现问题时,再手忙脚乱地进行亡羊补牢了。

今天,我要和各位家长交流的第三个大问题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所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异,我们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呢?

一、思想上的准备

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切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现在开始要吃苦头了”,“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其实,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他们对小学的了解都是通过成人的介绍和他们的一些参观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会引起孩子对小学的恐惧,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受罪的事,一旦读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有些孩子,对小学的认识依赖于表面,如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自己到学校等,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要认真学习„„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为孩子拍照留念,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自己要上小学了很重视,上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如:开学第一天,带上相机到学校门口为孩子照相,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天”;要戴红领巾了,特意去到学校拍上几张,为孩子留下一份特殊的光荣。

二、学习上的准备

在学校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呢?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学习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孩子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就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新课标要求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是重要,没有问题的孩子往往是问题最多的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会比大人搜肠刮肚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果。

常见到这样的妈妈,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卡在母亲的手里,什么时间干什么,学什么,都是经过细细推敲,精打细算的,遇到问题一律妈妈来解决,时间长了,孩子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维,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一年级出现了这种情况:我问班上一个同学为什么没做作业?他理直气状地说:“我妈妈没空。”还有的孩子一拿起书包就喊:“妈妈,快来教我做作业。”因此,如何帮助孩子,但又不做到凡事包办,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实在是一门艺术。

2.倾听的能力。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在这里,还要切忌: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的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同样的话说了第二遍,第一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二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说过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听不必去记的废话了。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迸,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而且,当你在说话时,要让孩子眼睛看着你,你也要看着他,这样眼神交流有助于提高倾听能力。

3.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家长叮嘱孩子下课放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孩子竟然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五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三个字写三遍的,有一个字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字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千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咛、万嘱咐的重复提醒才能记住。因比,父母没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谈,不要再有重叠祠,如饭饭、觉觉等,语言要逐渐规范、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语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给孩子适当地布置一些小任务,为理解任务性、指令性语言打好基础。4

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小凳„„

4.做事专注的习惯。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目前从一年级的课堂上来看,有的孩子上课听讲的专注程度几乎能达到40分钟,孩子上课的思维始终围着老师转。这样的学生只能占到一个班的10%。但有的孩子只能听10分钟,还不是连续的,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学生在写字做题时有的同学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地写,有的学生则常常不是东瞅西望,就是停笔发呆,快的孩子十分钟完成任务,慢的一个小时也不夸张,差异性较大。

因此,在入学以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开始,采用游戏形式比较好。如在桌子上放4-5样玩具,让孩子看1-2分钟,然后请孩子把头转过去,你拿掉其中一个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来,要求他说出桌子上的变化。游戏可以增加难度,如玩具的数量多一点,拿掉玩具后再把留下来的玩具位置调换一下;观察的时间可以逐步缩短。做游戏时,如果你和孩子轮流出题目,老师还可以故意出错,让孩子发现并给你纠正,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一般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还可以让孩子听录音故事来发展他的有意注意。在听故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要求他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把故事复述出来。只要我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有利于注意力发展的游戏,相信孩子的有意注意会得到很快的发展。

5.阅读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家长不要只看眼前孩子的成绩考了多少分,他学会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培养孩子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凡是优秀的学生,几乎都有着共同的好习惯,那就是阅读,大量地阅读。读书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它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位名师说得好“把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很难呢!”我们的孩子虽然才即将进入一年级,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共同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大门。一旦走进去了,你就可以站在一旁看着他不断地前进。

三、生活上的准备

1.调整生物钟。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没有学习上的任务,因而很

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可能会没有规律,大部分是按照大人的生活方式的。比如晚上睡得迟,早上起得迟;早上入园也很迟,几乎在传达室大门即将要关的时候才姗姗来迟;遇到天冷或不算特殊的日子里就对孩子说:“今天我们不去了吧?”这样在孩子的心里就有了一种“上学可以迟到,不去也无所谓”的错误心理;同时幼儿园的孩子中午有两小时的午睡时间,上下午还配有点心,在小学里显然已经没有了这种待遇,因此大班的孩子要慢慢调整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减少午睡时间,两小时、一小时半、一小时、到最后不睡,家里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尤其是早餐、中餐,否则长长的一天里要学习、要活动,小孩子的身体又怎么受得了?

2.自理能力的准备。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成人。爸爸接送上幼儿园,爷爷喂饭,奶奶整理衣物,妈妈帮忙穿衣裤。而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变化。因此生活能力上的培养和逐步过渡,也是很重要的。平时,每天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最初,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他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再让他学着做。

四、物质上的准备

1.书包1个:要给他准备一个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宜跟孩子的身高以及教室格子大小相适宜。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一个:建议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现在很多的铅笔盒,功能很多,样式花哨像玩具,按某个按钮就会弹出什么出来,这样的铅笔盒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造成上课不听讲。

3.尺子一把:尺子是小学生必备的,特别是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会经常用到。买一个一边直线一边曲线的普通塑料直尺就可以了。

4.铅笔:小学生以使用铅笔为主,每天带6支削好的HB的中华铅笔,(每天晚上,请家长帮助孩子把铅笔削好,贴上名字或者做好标记。注意:不要把转笔刀或小刀一类的用具带到学校)

5.橡皮一块:最好是长方形,高级绘图橡皮,或是那种考试专用橡皮,比较好用擦得比较干净(不要买那种花哨的橡皮)。

6.包书皮:请家长指导孩子完成。所有的书本都要用白色的纸包好,包好后在书上各写好班级和姓名。

7.家长尽力为孩子创设养成良好习惯的条件,如给孩子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等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准备以上学习用具时,请家长务必注意要越简单越实用,功能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以免在课堂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讲效果。其次要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上一篇:我追求幸福下一篇:部署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