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详细教案(精选10篇)
一、复习导入(2分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白鹅》这篇课文,请大家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
(板书:白鹅)
师:好,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只怎么样的鹅? 生:高傲的
师:作者原话是怎么说的?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出示ppt)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读!„„再读!我听到你们重读了“高傲”,对吗?作者见到白鹅的第一面,从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就认定这是一个高傲的动物。
(板书:高傲)
那么,在接下来的相处中,作者更是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看法。他是从哪些方面证实的呢?
生: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可见课下有认真复习。第二自然段,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告诉我们,鹅的高傲不仅表现在它的姿态上,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那么,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二、教学过程
1、叫声(8分钟)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生读书。
师:读好了就举手示意。好,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生:可能读课文
师:能不能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 生: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板书——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师:找得真全面。设想一下,如果鹅会说普通话,你们猜猜,他会说什么?
出示ppt,学生猜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感受到了它的尽职尽责。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我确实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的鹅。
2、步态(8分钟)
师:同学们读得好,作者写得也好,不光写鹅的叫声写得好,写鹅的步态也写得好。这只白鹅,不光是叫声高傲,它的步态,甚至比声音还要更加傲慢。请哪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大家找一找哪里写得好,听清楚了吗?好,谁来读?
生读。
师:说说看,你认为哪里写得好。
生:鸭子走路的时候,屁股一扭一扭的,走得很快,我看见过鸭子,就是那么走的。
生: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真是太高傲了!
师:你注意到了,鹅的步调很从容,大模大样的,(板书——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鸭的步调局促不安,(出示ppt),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生:对比
师:对啦,(出示PPT)这一对比啊,就更显出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了。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指名读第4自然段。
师:知道他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读得这么慢吗?
生:因为“从容”就是不慌不忙
生:因为鹅走得“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大花脸,他半天才走一步,走得很慢。
师:体会得太好了!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读出大白鹅从容的步调。
3、吃相(分钟)
师:白鹅的叫声高傲至极,白鹅的步态傲慢十足。其实白鹅吃饭的时候更高傲、有趣、可笑呢,请同学们默读5、6、7自然段,找一找白鹅吃饭时有什么样的特点。好,开始。(2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白鹅是怎么吃饭的?
生: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师:我们来概括一下。(出示ppt),一日三餐,主食:冷饭,佐料:水、泥、草。白鹅怎么吃这些东西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ppt)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师:大家根据这段文字说说,白鹅吃饭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讲究。生:很有顺序。
师:我们一起看红色字,(ppt)“先、再、然后”白鹅吃饭非常有秩序,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生: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出示PPT)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鹅吃饭真的是那么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吗?请再看作者的描述。(出示PPT:譬(pì)如吃了一口饭,倘(tǎng)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能不能从中找到白鹅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证据?
生:就是水盆放得远,它也要去饮水、吃泥、吃草。师: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出示ppt:一定、从容不迫、大踏步、再大踏步)。鹅吃饭的时候啊,主食得有,佐料一样不能少,而且还有固定的吃饭顺序不能错,而且还一定得从容不迫地大踏步去吃。同学们,这鹅吃饭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啊?
生;我觉得特别搞笑。
生:我觉得它很死板,不懂得变通。
师:鹅是这样地从容不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地吃饭,因此就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这些不法分子就是„„
生:附近的狗。师:发生了什么事? 生:狗去抢食。
师:各位看官请注意,刘老师敲黑板了啊,接下来,我们将来观看一场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鹅狗争食记。第一回合,action:
师:出示ppt: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pí)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kuī)伺(sì)。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mǐn)捷(jié)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师:这一回合,结果如何? 生:狗抢到了。
师:第一回合,鹅未出战,狗不战而胜。
师:第二回合,action(ppt):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师:第二回合,结果是? 生:鹅老爷赢了。
师:第三回合,action(ppt):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师:我宣布结果,第三回合,鹅未出战,狗不战而胜!三局两胜制,整场战争应该算是狗赢了吧?
生:嗯
师:狗真的赢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鹅狗争食记三个回合。找一找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仔细品读,狗——真的赢了吗?
生:狗只有在鹅不在的时候才敢出来吃饭。生:狗吃得特别快,它怕鹅。生:狗吃得偷偷摸摸的。
师: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鹅和狗的?出示ppt:躲、窥伺、等、敏捷、努力„„狗虽然吃到了饭,可是它偷偷摸摸、畏畏缩缩,就像小偷一样,形象特别猥琐。你们说,狗来偷吃鹅的饭,鹅会不知道吗?
生:知道。师:这些狗长期来偷吃鹅的饭,鹅就算第一次不知道,慢慢儿地也会知道的。哪怕知道狗回来偷吃,鹅依然坚持它的吃饭规矩,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这可真是一只高傲的鹅啊!
师:因此,作者才会说“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guān)一样。”“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来称呼他家的鹅,那就是“鹅老爷”,在这个家里,鹅是“老爷”,而人是侍候它的堂倌、佣人,可见这只鹅果然是高傲至极、架子十足啊!
师:这样高傲的一只鹅,作者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啊? 生:喜欢/讨厌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全文,找到能够证明你的看法的证据,作者到底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
师:文中大部分的词语、句子看起来都是讨厌白鹅,在说它的缺点,对吧?我们看
Ppt:好一个高傲的动物!Ppt:我们这位鹅老爷
Ppt: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师:从这些句子中,大家体会到了什么?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对白鹅的深厚情感。2.读准字音,掌握文章出现的成语。3.学习抓住特征状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鹅,我们就会不由得想起骆宾王的那首《咏鹅》,(大屏幕)这是抓住鹅的外形写的诗。
师:丰子恺先生也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就是他们家的鹅。(课件)
师:同学们看,课本 第9页图画上这个“鹅”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现在这种写法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法是这样的。(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大屏幕)
丰子恺,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检查词语,解答疑惑
昨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都会认了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出示课件生字,找学生起来读)
四、课文分析
A、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课件)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提示:这几个词词义相近,用以形容白鹅,既突出强调了白鹅的鲜明个性,又避免了单调,富有变化。(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性格?分组探究作者是如何从这几方面进行生动描写的。—— 头、叫声、步态、吃相。(课件)
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从容不迫 1)高傲是作者对白鹅的第一印象,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读了第一自然段,你就会明白了。学生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除了白鹅的头高,而在他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这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自读课文第二段,看一看鹅的叫声如何?为什么说它高傲?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如果鹅会说话,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像在说:“_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2)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似乎在叫:“_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___ 4)叫声如此高傲的白鹅走起路来什么样的? 请读一读课文第三段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的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5)其实,鹅吃饭时更高傲、有趣、可笑呢?一块来看第四自然段 他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
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就连吃饭都这么讲究,怎能说他不高傲呢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课件)“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课件)
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B、研究课文1~4段的写法 1.学生自由朗读1~4段。
2.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结合文中内容作具体分析。(课件)
第1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
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鹅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但鹅的厉声喝斥有别于鸭的小心翼翼,显得庄重而大气;接着,作者又将叫声同样严厉的鹅与狗比较,不难看出狗的势利和鹅的一视同仁。
第3段通过步态写鹅的傲慢,仍将鹅与鸭比较,一个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最能反映鹅的傲慢性格的,是当人走近时鹅的态度。鸡和鸭惧怕人,当人走近时一定让步逃走。鹅却傲然地站着。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可以看出白鹅鲜明的个性。
3.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课件)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课件)三眼一板 丝毫不苟(一点都不马虎)从容不迫 踏着方步 昂首大叫 架子十足
五、本课小结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老师从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三方面引导与梳理: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试着比较一下课文表达的不同特点。)
3、揭题,引入本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白鹅的图片,你想说什么?你享用你熟悉额那首诗来赞美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片描写白鹅的文章,大家一定会对白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齐读课题 了解作者丰子恺)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蹲”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_________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白鹅的高傲?(叫声、步态、吃相)
一、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初识“高傲”(重点指导朗读)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作业
1、写生字。
1、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2、讨论:(了解净角,观看视频)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叫声:厉声叫嚣,不亚于狗的狂吠。步态: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3、小练笔(填空)
⑴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 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⑵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⑴“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⑵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每逢吃饭……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⑶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⑸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叫声:引吭大叫;步态:从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案例1]:
师:昨日布置大家透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鹅的资料,此刻上来交流。
生1:我和表哥一齐上网下载了几张鹅的彩色图片,早上刚刚打印出来。
师:太好了,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在网上查找这些图片的?
生1:拿着墨汁未干的彩图在教室里走一圈,让同学观看她手中鹅的图片,引来同学羡慕的眼光。大家争着看着这几只形态各异的鹅。它们有的雪白;有的灰白混合;有的黑白混合,漂亮极了。这个同学生简要地介绍自己查找的过程及步骤。
生2:我找到一些有关白鹅的资料,还有一则有关鹅的故事《白鹅救罗马》。
生3:我从家里找到了爸爸收藏品:那是一幅画家画的“鹅”图,还配上诗歌呢!(说着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生4:我有集邮的习惯,我查阅了集邮册,其中有一套邮票是有关鹅的。
生5:我查到了有关鹅的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我讲给大家听听。(这位同学认真地讲起了成语故事)
学生身上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就看教师如何去开采挖掘,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们查找到这么多的材料,这是我没料到的。
[案例2]:
当上到拓展环节时,教师提出问题:作者笔下的白鹅他很喜欢,你们喜欢白鹅吗?从全班喊出的声音中,我听清了有相当一部分同说不喜欢。这是我没设想到的,写得这么生动的文学作品,居然学生说不喜欢?这与我原先设想的“喜欢”不一样。此时此刻,教学机智让我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我把学生分成两种:一种是持“喜欢”态度的,另一种是持“不喜欢”态度的,然后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辩论赛,顿时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生1:我不喜欢白鹅,因为它只是一只家禽,吃饭时却一副大爷的样貌,非要一口泥一口水一口饭这样配着吃,惹得狗、鸡都来偷饭吃。这样非要一个人去伺候它吃饭,太傲慢了!
生2:我喜欢白鹅恰恰是它吃饭的样貌。虽然它只是只家禽,但就是有这种能量让人伺候它吃饭,否则大声呵斥。也许它吃泥也要选地方,那个地方的泥或许好吃一些,所以非要到那个地方去吃。我还喜欢它无论对谁都是大声呵斥,不偏不倚,不像狗,见了主人就摇头摆尾,一幅哈叭狗的样貌。(哄堂大笑)
生1:我不喜欢它不忠诚,主人喂养它,它却大声呵斥,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阵大笑)
生2:这是它生性傲慢的表现,它虽固执,却立场坚定、一视同仁;虽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质朴率直。
生1:我不喜欢它临死了还不跑,站着咬人。其实正象作者说的:这傲慢是狂妄的,家禽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最容易抓住的也无过于鹅。
生2(急切的语气):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白鹅临死了还不忘咬人一口,这表示它的坚强不屈,好像我们的革命战士。(哄堂大笑)
生1(支支吾吾):……(同组的有点失望)
生2(高兴地):我喜欢白鹅还因为它的肉很好吃,听妈妈说鹅肉还可治风湿病呢!它的羽毛能够做成扇子。
同组的同学着急地补充:听说它的“鹅内金”还能够做为药引呢!
两个同学在争论的过程中,我很激动,处于学生中的一员。显然,“喜欢”的一方占了上方。我及时收住,否则不知争辩到何时。
师(欣喜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不喜欢一种事物是个人的自由。所谓“人是可爱才显得美”,你们眼中的白鹅太可爱了,因此,白鹅的一身都是宝。
教学反思:
听写生字词,集体订正。
二、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除了高傲之外,还可以用什么词语?(骄傲)有没有喜欢的意思?(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有些小气;架子大;“高傲”是什么意思?)
4.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1)鹅的叫声很高傲。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鹅的叫声,音调________郑重,似厉声________。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________;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________大叫(从这四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研读、交流。
如:
(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3)作者是怎样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食料简单的句子。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堂里的堂倌一样。)
3.回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头颈、叫声、步态、吃相。)
五、体会情感。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白鹅
头颈
叫声
步态
吃相
高傲有趣
教学反思:
腊峰小学 王巧仙
教学目标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思路:白鹅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但学生不会抓住特点,用三言两语即把白鹅的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用词的准确生动,语言的幽默风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准备:
1.学生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与能力:
1. 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2.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3. 3.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4.
过程与方法:
5.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8.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
1.分析“白鹅”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教学突破:
加强和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利用辐射教学,引入相关写法的篇目让学生比较、感悟,从而理解并会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1、2、3、4、5、6、7、8、9、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4字词语。
2、知道白鹅性格高傲这一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来表达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教学重点: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教学难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
10、一、读句子导新课11、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白鹅》。12、2、小声读读课文,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
13、3、师:刚才好多同学提到了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这不仅是我们的感受,也是丰子恺先生的感受。
14、[课件]“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15、师:谁来读一读。
16、4、解释:“好“字。17、5、师:对呀,这真是一个特别、非常、十分高傲的动物,那么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8、[课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
19、(引读、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0、你是从哪知道的呢?你真会学习,那么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起句”。)
21、二、感受白鹅“傲” 体会作者“情”
22、这节课,我们就将从这三个方面一起去感受白鹅的高傲。
23、[课件]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24、(一)叫声:(第3自然段)
25、1、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白鹅高傲的词。从这个词你仿佛可以看见白鹅当时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把你的想象就写在这个词
26、的旁边。
27、(读完了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象写在旁边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28、师: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鹅的高傲?
29、2、“厉声呵斥”:是啊!平时都是人去呵斥别人、或者小动物,可这是白鹅呵斥“人”,都倒过来了,多高傲啊!你愿意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30、“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还想体会哪个词,谁来说说?
31、想象它说话的语气怎么样?有点凶是吧,那再试试。
32、师引读,重点体会“凡有、必然、甚至”。你听出了什么?
33、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34、再回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自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一员了,除了主人,谁也不能进来。多么的勇敢、尽职呀!
35、3、总结叫声的4字词语。
36、师:你们看,光叫声,丰老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
37、[课件]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4、师:在这严肃郑重的叫声中,透出一份高傲,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全班齐读。
5、师总结: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步态:(第4自然段)
1、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2、生汇报。师:什么是“净角”?
“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净角出场时的样子呢? 我们的大白鹅走起路来的样子大模大样的,特别的高傲。想象一下大白鹅走路时的样子。指名读读读这句话。3、分角色表演鹅和鸭的步态,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
师: 丰老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步态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联系描写鸭子和鹅走路样子的词语,试着来演一演。指名,一人演鹅,一人演鸭子。
师:其他同学请你们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演,一会请你用课文里的词语来评一评。
师:你评价的真好,看来你不仅学会了积累词语,也学会了运用词语。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师: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2个4字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
[课件]局促不安
大模大样
小组对读。
4、请你再来放声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边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边感受这精炼的语言吧。(自己放声读一读)
5、师:你们看,这鹅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的高傲,难怪丰老先生要感慨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了。”
(三)吃相:(5-7自然段)
1、师: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课件] 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默读第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可以动笔画一画。2、师:如果让你用一个4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鹅吃饭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 [课件]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默读第5自然段。
[课件]鹅的吃法,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生: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从“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评)是啊!你们看,它吃东西必须是这个顺序,先…再…然后…,错一点都不行,多有趣呀!你能再把它吃饭的顺序清楚的给大家读一读吗? 看他读得多好呀,还有谁愿意按顺序给大家读一读呀!
(评)你看,他特别的聪明,抓住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就能读清楚,还有谁想试一试。师:你们瞧,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一点都不能变,多有趣呀!谁能读读这一段,把它吃饭时三眼一板的样子读出来。
3、师:这鹅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让我们发笑。你还能从那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来读读第6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听。
师:我刚才听好多同学读得都特别的好,你们能想办法,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再现出来吗?
你们可以同桌想象它当时的样子,说一说;也可以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生准备、汇报
A第一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1人读)
师:(评)唉,听出来了吗?连附近的狗都发现鹅老爷吃饭的规律了,看来鹅吃饭三眼一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一直三眼一板,谁能再把这部分读一读。
B:第二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2、3人读)
师:(评)想想,这鹅就连见了路过的生人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他得气成什么样呀? 每个人都读读。
C:第三种情况
师:(评)如果人不在旁边侍候呢,想想我们的鹅老爷会怎样?你想想它在昂首大叫什么? 孩子们,我从这里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这只大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动物了,你们体会到了吗? 4、那为了让我们的鹅老爷能吃好饭,我们把它的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生:不行,说理由。
[课件]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师:真是太高傲了,谁能把它的高傲读出来。
5、师:你会不会每天都坚持去侍候一只这么高傲的鹅去吃饭呢?为什么丰子恺先生却能不胜其烦呢地这样做呢? 师:喜欢它什么了 生:喜欢它的高傲,生:喜欢它的脾气
师:作者就是喜欢它,喜欢它的高傲,怪脾气。板书:喜爱 6、[课件]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此时,当我们再来聆听丰老先生的这句感慨时,你想怎样把你心中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呢?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概括、积累好词。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个词语最有趣,你最喜欢,就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课题的旁边。在我们这一单元的作文中你就可以用到它。(评)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积累词语了,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课后你还可以继续抄你们喜欢的词语,也可以是句子。
板书设计:
白 鹅
叫声
高傲 步态 喜爱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重点)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齐背骆宾王的诗《鹅》,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对人的贡献、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丰子恺(1898-1975),名仁,浙江崇德县(今属桐乡市)石门人,长期居住上海。是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他初学西画、音乐,继而以漫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2.字音字形
北碚(bèi) 麒麟(qí lín) 猥鄙(wěi bǐ)
呵斥(hē chì) 叫嚣(xiāo) 净角(jué)
譬如(pì) 窥伺(kuī sì) 盛馔(zhuàn)
岑寂(cén) 分娩(miǎn)
3.词语解释
窥伺:暗中观察,等待机会。
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 、不慌不忙的样子。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鸭子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
三眼一板:比喻有条理,合规矩。眼、板,民族音乐和 戏曲中的节拍 。
丝毫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在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不胜其烦:受不了其中的厌烦搅扰。胜,能够承受。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的白鹅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2)白鹅对我们一家有哪些贡献?
明确:物质上:白鹅蛋成为我们一家人难得的“美食”,为我家创造了不少价值;精神上:白鹅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的?结合课文作分析。
明确:作者从头颈、叫声、步态、吃饭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1)头颈: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
(2)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 似厉声呵斥。
(3)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器宇轩昂。
(4)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2.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的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明确: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二)深层探究
1.“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 的感情?
明确:首先,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 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法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了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 情。
四、板书设计
白 鹅
一、特点:高傲头颈:傲视群雄
叫声:厉声呵斥
步态:从容不迫
吃法:三眼一板
二、贡献物质上:生蛋食用、卖钱;
精神上:增添生气、乐趣。
三、感情:喜爱
五、课外拓展
针对“喜不喜欢白鹅”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两个对立的小组,展开辩论。
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描写白鹅的方法,体会白鹅的特征。
2.品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难点)
3.学习本文用对比、比较的手法突出白鹅特征的技巧。(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在1943年辞了教职,在重庆沙坪坝庙湾这个地方自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小屋,恢复了战前的闲居生活。他对外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唯有这伟大的雪白的鹅,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白鹅仿佛成了他的知己,给他那颗寂寥的心送去了安慰。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丰子恺的《白鹅》。
二、自主预习
1.第2段中,作者分别用鸭、狗的叫声与白鹅的叫声作比较,其目的各是什么?
明确:鸭与白鹅的比较,突出白鹅的叫声“严 肃郑重”;与狗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
2.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是怎样称呼鹅的?有何作用?
明确:鹅老爷。“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作者这样写,风趣幽默,突出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描写方法
请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明确: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用“从容”“大模大样”写出鹅的傲慢和自以为是的性格。
2.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
明确:鹅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大踏步”“大声叫开饭”,写出鹅仿佛觉得自己是个功臣,大声地炫耀自己的贡献,向主人 邀功请赏。
(二)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生动准确,风趣幽默,请你赏析下面语句。
1.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赏析:这句话在前文介绍骆驼、麒麟等动物头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推断出鹅的性格,语言准确。如果去掉“在比例上”四字,就不但不符合实际,更显得荒谬可笑了。
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赏析:这里兼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鹅的叫声及反映的傲慢之气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前一句,用“无论……都……”强调其傲慢到了“铁面无私”的地步;后一句用“大爷怒骂小使”作比,生动形象,引发联想,令人忍俊不禁。
3.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 ,蹲着静候。
赏 析:一个义愤填膺,猛烈进攻;一个自知理亏,仓皇逃窜。两相比照,狗的卑琐更衬出了鹅的傲慢。拟人的手法使得描写形神毕肖。使用短句,朴实自然、简洁流畅。
(三)对比手法
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分别将鹅与哪些动物作了比较?结合课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鹅活动的课件
4、收集有关鹅的材料。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1、教师吟诵古诗《鹅》,提问作者以及诗名。
2、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鹅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感悟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二、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⑴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⑵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如:⑴“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⑵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⑶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⑷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⑸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资料展示
检查学生搜集有关鹅的材料,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生搜集材料内容十分丰富,有的上网查找了很多的材料;有的从邮票上查找到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有的找到有关鹅的画等。)
五、拓展环节
1、针对“喜不喜欢白鹅”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两个对立面,展开辩论。
2、读一读课文有关“白鹅生蛋”这部分,结合附图,想一想:自己有过类似充满童趣的经历吗?讲给同学听听,注意表达出天真烂漫的情趣。
六、质疑环节
自己选一段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想一想,本文还有问题不懂的吗?提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七、作业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的写法。
教学重点:
1、读写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
教具:
生字、词语卡片
教法:
引—读—议—悟
学法: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诵古诗《咏鹅》,激发学生兴趣。
2、导入,揭题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①大声朗读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标画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读新词,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③读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自主学习。
3、检查自学情况,并相机纠错、点拨。
① 认读生字词语.指导书写“餐”“脾”“蹲”.② 学生汇报: 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讨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2、快速读文,标出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白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白鹅的姿态(第1自然段)白鹅的叫声(第3自然段)
白鹅的步态(第4自然段)白鹅的吃相(第5—7自然段)
3、认识过渡段(第2自然段),并了解其作用。
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四、积累:
教学目标:
1、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
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黄河影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3、老师也收集与黄河相关的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渲染气氛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师问:同学们,刚才在上课前欣赏了一段音乐,听完这段音乐后,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生答: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
上课铃响~~~~~~~~~~~~~~~~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激情去上我们这节课。
二、导入新课,细听朗诵
师: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践踏着我们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随着红军来到黄河边时,他看见那波涛澎湃的黄河后,在这时期创作了一组诗《黄河大合唱》。
师问:全诗共有八个乐章,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他的第七章《保卫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板书课题)
二、朗读伴随、颂说情怀
师:从诗歌的题目“黄河颂”上看,整首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生:“颂”!
师:大家真是“慧眼识字”,没错。
师:我们这首诗歌可以分为这三部分。这三部分具体是怎么分的呢?
生:~~~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朗诵词吧,感受一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板书)有没有一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呀。好,我们就带着这份激情去学习下面的主体部分。
师:下面,老师做个示范来读这部分。注意听时,要解决一个问题:这部分是不是都在赞颂黄河的呢?
生:~~~~~~~~~~~~~~~~
(板书:望、颂。)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望黄河这部分。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读一读。
1、读完后请同学起来指出问题,要怎么读才更好。
师:刚才几位同学提的意见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在你们小组里 面体验一下这种感觉,注意带着问题去读:(出示视频)望到了哪些景色呢?望有没有什么顺序?读完后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师:老师通过刚才,发现我们(2)班的同学的朗诵能力还真是~~~(伸出大母指)看看同学们这些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哪位同学说说。
学生回答~~~~
„„
师: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内在精神,难怪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好,我们一起读读看我们作者是怎样赞颂黄河的。老师给大家作个示范,读第一个啊部分,然后大家就接着往后面读。
读“颂”
师:“啊,黄河!” 我们课文中出了几个“啊”呀?
生:三个“啊,黄河!”
师:那三个是一样读的吗?不一样又是怎么读的? 生:~~~~~ 师:在小组里面试着去读一下。注意!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它的变化!
注意要解决的问题:从哪些方面来颂黄河的呢?读完后小组讨论。
生:~~~~~~~~~从养育、保卫、激励。(板书)
师小结:就是因为黄河有着这么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所以我们诗人在呼告我们要向黄河学习,对吧。
我们一起来把它读一遍吧。(板书)
师;诗人在告诉我们学习黄河的什么~~~~~~~~~~那种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
小结: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训练、思考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
1、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是什么意思?
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把理由说清楚)
3、你能创作一首小诗赞颂黄河吗?(试一试吧)
四、音乐伴随、刚好下课
下课铃响~~~~~~~~~~~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
——
主体
——
尾声
︱ ︱ ︱
伟大而又坚强
望
颂
学习黄河精神
︱ ︱
——
民族精神
——
执教者:刘昕欣(老师)
【白鹅详细教案】推荐阅读:
白鹅.教案11-27
白鹅课文教案03-09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白鹅10-23
四年级语文白鹅的教案11-26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教案03-31
大白鹅09-09
白鹅作文600字12-02
采访教案详细10-28
秋思.详细教案12-10
大白鹅作文300字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