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诗小学叙事作文(精选12篇)
大家一定知道《草》这首诗吧!这首古诗可是我喜欢的古诗之一哟!让我来讲给大家听我喜欢的这句古诗吧!我喜欢的一句古诗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吗?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
“野火烧不尽”的意思是说:不用管野火是怎样无情地焚烧,虽然小草已经被燃尽身躯,但也不能把小草的根燃尽。是的,牺牲,失去都是必须付出的,英雄是对走出困境走出困境的勇士加冕。
史圣司马迁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毅然地走出了绝境,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春风吹又生”的意思是:小草只用轻轻的声音把温和的春风召唤来,一吹,小草自己奇迹般的复活过来又蓬勃地生长了。这说明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希望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定会成功,不能放弃希望。
这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诗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去勇敢的面对,去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这句古诗的.主要原因吧。
相关文章推荐:我喜欢的古诗和古文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渊远流长。今天,我就来说说我喜欢的古诗和古文吧!
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最喜欢的古文。其中一句话特别让我记忆深刻——“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意思就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该记住那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生命的黄金时间,努力学习,长大才能把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古诗《画》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把画中静态的景物写成了动态,让景物变得栩栩如生,好像画就在眼前。远远看过去,山色苍翠欲滴,近处原本应该能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可是在画中就体现不出来了。按理说,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凋谢了。而在画中美丽的花儿一年四季都花开不败。鸟儿是一种怕人的动物,人一走近,鸟儿便惊恐地扑扑翅膀飞走。但在画中的鸟儿不但不受惊吓,而且还在树上“唱歌”、“嬉戏”……这诗真美,足以让人陶醉。
一、给学生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著名教育家夏老说:“对于孩子, 有几分品德、知识、情感, 就说几分话, 写几分文。”在作文课上, 不少学生感到无话可说, 无内容可写。其实就儿童生活而言, 他们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 所经历的事, 听到、看到的事是很多很多的, 可写的东西也不少, 有些事在大人看来是可笑的、幼稚的, 只要正确对待, 也可以鼓励学生写。当然, 我们在指导时一定要注意“眼睛向下”, 善于引导。
我曾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次写作练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的记录下来。可以写成一篇作文、一个片断或简单的几句话, 大家自由发挥。学生问:“老师, 真的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回答:“对!”在评讲这次习作时, 同学们的习作内容真是五花八门, 丰富多彩。记得我让张坤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时, 他站起来后, 说:“老师, 我只写几句话, 不敢读。”我鼓励说:“只要是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就请你大胆读出来。”他是这样写自己的见闻的:周末, 打开电视, 我看到一个主持人穿的鞋跟很高, 足足有两寸多。我想:这位主持人一定很矮, 穿高跟鞋是想把个子衬高一点吧了。听完张坤同学的这个小片断, 我不但没有对他作文的“篇幅短”进行批评, 反而大加鼓励。因为这个片断有内容, 有思想!说实在的, 这不算什么事, 只不过是讲一个高跟鞋, 并借此鼓励同学们这样的事情照样可以做为作文的素材!同学们一听开窍了, 看起来许多很不起眼的生活琐事, 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的好材料。如有的同学这样写:我发现我们老师的眼睛长得很特别, 一个是单眼皮, 一个是双眼皮。有的这样写:你瞧, 我的手胖呼呼的, 伸开时, 它像整把的香蕉;握紧时, 它又像一个肉包子, 真有趣!袁枚说:“夕阳芳草寻常物, 解用皆为绝好词。”如果我们给学生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 孩子们的“话”一定会很多, 作文的内容一定会很丰富。
二、给学生一些积累作文材料的方法———让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在写作实践中, 学生一定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出”的苦恼, 如何使学生的这种苦恼转变为“下笔如有神”的乐趣,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注意积累作文素材了。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小学课本中无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 意境优美的散文, 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 均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范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一定要抽出时间, 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妙语佳句, 精彩片断。这样“日积月累, 方能生悟”。当然, 积累作文材料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本, 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如《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作文选》等, 这些优秀的报刊杂志, 一定会使学生知识面拓宽, 见识增长, 眼界开阔。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善于发现, 仔细观察, 注意积累, 作文就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材料。
三、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评语———让学生如坐春风, 信心倍增
孩子们的作文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 一定是天真的、幼稚的, 也许是“不怎么样的”, “没多大意思的”。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孩子们的首创精神, 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保护他们的作文积极性, 切不可恨铁不成钢, 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 使教学双方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因此, 我们的评语一定要本着恰当表扬, 慎重批评的原则, 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 让学生看到老师给自己作文下的评语就像是听到慈祥的母亲在对自己说话, 字字亲切, 句句有情。试想,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习作草草了事地浏览一遍, 就空洞而抽象地在文章后面写出诸如“主题突出, 内容完整, 条理不清”的评语, 一定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兴味索然。学生得不到任何具体、真切的启发, 几次评下来, 必然会使小学生对写作厌倦, 对教师的评语漠然。这样, 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积极性会受到压抑和挫伤, 本来就厌倦、害怕作文的学生更谈不上有益可得, 势必会丧失信心, 听到作文就“头疼了”。是啊, 为什么我们的作文就不能化刻薄为宽容, 化抽象为浅显、生动, 让学生如坐春风, 轻松自若呢?
我们教师是学生习作最有权威的读者, 学生最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劳动有一个合理恰当的有趣评价。让我们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评语吧, 让孩子们在欣然接受评语的同时, 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吧!
四、给学生一片作文的天空———让学生创造一个“作文乐园”
“素质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的特点是变可“苦学”为“乐学”,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 创设愉快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发展中求愉快, 在愉快中求发展。
针对素质教育的这些特点, 我想让学生“爱作文”, 就应该给学生一片作文的天空, 让孩子们创造一个作文的乐园, 使孩子们能在这一方晴空下, 自由呼吸, 畅所欲言;在这个乐园里, 自己动手创造, 描绘希望和明天。于是, 我和我的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办自己的“作文小报”。作文小报的内容以自己的优秀习作为主, 当然也离不开名家名篇的一些好词佳句, 以及幽默的笑话, 有趣的故事, 天真的图画等。作文小报的创办不仅使孩子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 也使他们懂得了耕耘的艰辛;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文, 写好作文的兴趣, 也全面发展了他们的智力, 培养了他们的能力。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在发展中求愉快, 在愉快中求发展;真正做到了把“愉快教育”同“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愉快教育”这一原则。
一、思
思其实就是想。一名小学生写自己的爷爷,爷爷说:“我用两个小石头打死了一只鸽子,你说我厉害吧?”“我”想,“原来爷爷也会吹牛啊!”这就是“思”。针对爷爷说的话,小学生头脑中立刻有了反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就是这么一句话,便让文章活泼起来。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这种捕捉能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1.挖重点,突出关键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受就一定会很多。所以,自己写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写,哪个部分是重点,就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了。针对事情的重点,就言之有物了。
例如,一位学生描写同学参加钢琴比赛时:“只见他的双手不断地在琴键上飞舞,是那么投入,台下鸦雀无声,都在欣赏他的钢琴曲。我的心也随着琴声飞起来了”。最后一句就是这位学生的所思,在描写同学比赛的过程中,上场弹钢琴是作文重点,这名学生叙述详细,并以所思,将同学的琴声之美烘托出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重点部分有所思的好处。
2.互换角色,换位思考
自己没有参与的事情,小学生想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很困难,自己参与了,感受就多,写起来就轻松了;别人经历的事,别人的想法很难猜透,写起来就困难重重,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这就要换位思考了。特别是在想象作文中这种情况最常见,作文写完了,没有自己的感受。这就要互换角色,要进入情境。
3.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叙事作文不能整篇都是“思”,所以删繁就简就显得十分重要,删谁留谁,要看谁能为文章重点服务。
叙事作文重点在叙,事情有起就有伏,“思”为“起伏”埋下伏笔,这样就会有烘托的效果,所以思就不能太多,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先找出重点叙述部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目的就是衬托主题。
二、议
1.无问题不议
需要议时就要议,还要有目的地议,如果议得好,学生写的文章就会非常生动了。
例如,一名学生写班干部开会:几名班干部为了制定“六一”节目单而发生争执。如果寥寥几笔带过,或者直接写出结果,作文就没有可读性了,就不吸引读者了。把班干部争执的话写下来,作文就有趣了许多。所以,叙事得作文只有有了“议”才能更生动、有趣。
2.多议不如少议
不管谁写作文,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议不是简单地说说,议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自己想法的表达;议也不是越多越好,少议就可,要有重点地议。议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有说服力,要通俗易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议的作用。
三、情
文章的一个作用就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小学生作文,往往是写完了,就完成任务了。在叙事作文中,发生不一样的事情,就要有不一样的情。情是作文的升华,有了情作文就有了灵气。
1.情动于心
情感是纯洁的,是由心而发的,当你心动时,那就是情。情是有感而发,不是胡乱抒情,有时往往一句朴实的话语,也能打动读者。
如有学生写妈妈在寒冷的冬天里早早起来给我做饭,还要冒着严寒工作,写下了:“我想流泪。”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多么美丽的辞藻,没有多么煽情的话语,小作者对妈妈的情感表现出来了。句子虽短,但效果非常棒。
2.情牵全文
情牵全文就是在写叙事作文时要把感情贯穿全文。很多同学叙完事,发一句感慨,感觉这就是有感情了,也就所谓的有感而发。这样是应付了事,表达不了自己的感情。
例如,“听到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王红泪流满面,几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几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国家争了光”。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将王红获奖后的高兴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使情感贯穿全文。如果直接写“王红得奖了,高兴得哭了”。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勤于思考才会有议论,“议”是“思”的结果;情感来自于对事物的感受,“议”是“情”的表达。所以,将“思”、“议”、“情”三个方面合在一起,将真实的想法、突出的议论、实实在在的情感融合在叙事过程中,才有更佳的效果。
还有一次,妈妈让我在客人面前“表演一番”。我一开始不敢,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大胆地背了起来。当我完整而流利地背诵出《游子吟》时,客人们都说我很厉害。有个客人还夸我说像“棒棒糖”一样棒呢,我高兴极了。二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学习古诗《游子吟》,这首我早就会背的诗。
老师教课文时,让同学们朗诵。有些同学读得结结巴巴的,有些同学读得断断续续的,全班几乎只有我一个,能流利地背诵。我骄傲地在同学们面前背诵这首诗,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热烈的掌声,我开心极了。课后,老师还表扬我了呢。如今,妈妈除外去打工了,虽然常常打电话回家,可我总忍不住思念妈妈。每当思念妈妈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游子吟》这首诗,我就会想起妈妈教我读这首诗的情景,仿佛妈妈就在我的.身边。
中国的文化,绝版的学识,心中的至爱,我始终都在你的身后——看你金戈铁马,看你硝烟烽火,看你一统天下,看你灰飞烟灭还残留着的满腔热血。
终是有这句诗陪着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滴答,滴答……”指针玩起了乐此不疲的游戏。而我则半躺在吊篮上听北风呼啸叙述你的故事。
梦,始……
“力拔山兮气盖世”
我的眼中似乎又浮现了那样一副令人惊叹不已的画面,你抬起来百余斤重的大鼎,看到王侯也不愿行礼下跪,不想学刀剑棍棒之普通的十八般武艺,而是要行能驭驾万人之术。你夺起了众人的眼球,抬起了众人的心,也做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王位。论古代英雄豪杰辈出,也唯有你能担得起“力拔山兮气盖世”,你的英雄气魄让敌人闻风丧胆。好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你的威武姿态,过人胆量……我,读出来了……
“时不利兮骓不逝”
又是一梦。
你兵败不愿被俘,无奈之极跳水时的画面历历在目,如梦魇般围绕在我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平静的江水被风吹起片片水波,细石小沙似乎在陈述着这里的平静,可依然掩盖不了它多少年前的激烈动荡……
鲜血从虞姬苍白的肌肤流出,开出绝艳的玫瑰,在那团红色中,我似乎又看到了虞姬最后的那惊鸿一舞,她的眼神绝望而又饱含期待,似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手指渐渐如丝绸般滑落。你一手托着虞姬,一手将剑深深地插入泥土,似乎在宣泄着自己的怒火。看着虞姬渐渐暗淡的.眼神,你似乎终明白了什么。轻轻放下虞姬,突然起身,抽出长剑直指青天。带着些许血腥味的风吹拂着你的头发。你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威武,四面的楚歌仿佛也在为你宣召:“刘邦小贼,待我卷土重来之时,用你的头颅为虞姬祭奠。”
是人为也罢,是天意也罢。于我而言,你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美得心痛的风景固化为此,哽在你的咽喉,红肿、发炎、结痂,之后成为了不堪回首的耻辱。飞溅的血泪湿透你最苍白的灵魂,飘摇的风轻轻地翻越沉重的黄袍。看,记忆之外的笑容,没有了内容。
“滴答,滴答……”指针走动的声音仍在响起。背后是被汗水浸湿的衣裳,我又一次见到了你。
捧一杯清茶,站在窗口,眼望之处尽是酒醉金迷的都市夜迷离。天空,流动岁月的云,吹动时光的风,洗去铅华的雨。多少年后,时过境迁,早已物非人也非罢了。
我喜欢村子,这是我大了以后到了城市才知道的。小时候住在村子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喜欢他,住在村子里只是因为家在村子里,所有的亲人住在那里。
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和寝室的同学聊天,一谈到儿时,我就悄悄的回到自己的床上或是看书或是听歌。只因为对他们所谈到的各种游戏各样的动画片感到陌生,从中找不到一点的共同言语。后来他们似乎也发现了什么,时不时的调侃我没有童年,我那时也经常想我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说没有一点童年。有一次回家经过村前的小桥的时候,河里玩耍的孩子勾起了我脑海里最深处的记忆——我的童年。
小时候,夏天的黄昏是我们玩耍的佳时。夕阳西下,缕缕升起的炊烟笼罩着整个村庄,久久不肯离去,在端详着安宁,诉说着祥和,似佳画,如妙音。村子里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们最爱玩的就是泥和水,所以存钱的这条小河成了我们的游乐场,刚没过小腿的.河水,各形各色的小石头,还有河里的小泥鳅和整条河岸的红胶泥。我们没羞没臊的光着身子在河里淌水,一堆一堆的积攒好看的小石头,在岸边筑小院子小房子,那是我们对家的最初的理解吧。我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也有我们哭的时候,衣服或鞋弄泥了,回家一顿打是躲不过的,那时才想起当初为什么不小心,但打后,第二天玩的时候妈妈告诉的一切全抛在了泥里水里。白天在河里玩,晚上回家的时候也不忘带一块红胶泥回家,吃晚饭,在院子里的灯泡下边捏各种小动物,说是小动物,其实只是些有鼻子有眼的四不像,除了自己知道那是什么,别人很难叫出它的名字,但其中的乐趣岂是几个冰棍和几个甜糖所能给的。那时候家里也好像有一台电视,但是都演了些什么,一概不知,就《西游记》也是上了四年级才看的。
小时候,除了河里玩,村子里的果园子和菜园子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对象。偷了水果蔬菜,爬在附近的玉米地里,津津有味的品尝着用自己的小手所劳动的成果,心里的成就感比考试得满分还高兴。那时候总以为自己做的人不知鬼不觉,可我长大以后,有一次坐在村前和看园子的老大爷聊天,无意间谈到了我们小时候偷园子的事,他笑了笑说自己全知道,因为我们偷园子的时候他就在附近的玉米地里除草,我立即问道他为什么不抓我们或者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他只是笑了笑,很祥和的一个笑。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他当初为什么放任我们偷水果,也许我到他这各年龄就会明白的。
夏天除了河里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山上,那里虽然没有水和泥,没有游来游去的小泥鳅,但有捡不完的野鸡蛋,会和我们捉迷藏的小松鼠,能用翅膀发出优美声音的蚂蚱,可以送给身边小女孩的各种好看的野花。
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我儿时就是顾着玩这些了而和那些高深的游戏和好看的动画片失缘了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还曾为儿时没有看过动画片而失落过。可如今,当我站在这看不见太阳看不见月亮的高楼大厦深渊之中时,才感觉到这里孩子的无赖,没山没水不用说,就连一块只捏一个小人所用的干净泥块也找不着,所以他们只能游玩在虚拟的山水之中。
它的形状看上去像是一块骨头,它的中间还有几条美丽的花纹,我给它取名叫“骨头石”。
它的颜色丰富多彩,花纹的颜色有的像火红的太阳一般,有的像天空一样是蓝色的,有的像玉米般金黄黄的,有的像树叶一样碧绿。
那天,我把那块我喜欢的“骨头石”带回了家,回家后被我家苗苗发现了。它特别喜欢啃着骨头坐在地上张望。它一看见我和我手上的“骨头石”便摇着尾巴欢喜地向我跑了过来,它兴奋的抢我 手中的“骨头”,我急忙对它喊道:“苗苗,这不是骨头,这是块石头。”话音刚落,它就叼走了我手中的石头飞奔到自己的小窝边上。蹲下刚啃了几下,发现怎么也咬不动,就失望的扔下了石头走开 了,懒洋洋的睡大觉去了。
记得那堂课,老师怒气冲冲地捧着试卷和家庭作业冲了进来,对着我们吼着:“你们还好意思上课谈小话,做课前准备时叽叽呱呱?看看你们的家庭作业,这么简单的家庭作业,全班没一个对的,再看看你们的期中考试成绩,全班只有两个人全对,是满分,其它人干什么去了?你们都还好意思谈小话……”对于老师的批评,班里同学大都不以为然,都自忙自的,刚开始一会儿,我也和他们一样,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当老师说道:“你们读书不是为了我而读,而是为了你们自己,如果是为老师,为父母读书的同学,你可以收拾东西走人了。”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啊,老师让我们努力读书,难道是为了她自己?父母让我们努力读书,难道是为自己?不,绝不可能,她们这么尽心尽力地让我们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有出息吗?
想了许久,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认真地听了起来。老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教导了我们,我听了之后,觉得我实在应该努力点了。
从此以后,我的学习愈来愈好了,这仅仅是因为老师的那一堂课。
书,就像一束郁金香,沁人心鼻;书,就像一轮红日,拨开我心中的云雾;书,就像一支画笔,为我的生活锦上添花……
我最喜欢看的书是《木偶奇遇记》,当初看到有书的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便苦苦哀求妈妈帮我也买一本。一段时间后,书被寄回来了,就这样我将这本“来之不易”的书放到了“最喜爱”的宝座上。
这部童话的主人公——匹诺曹是个调皮的木偶,他天真无邪、头脑简单、好奇心强。另外,他又缺乏主见、没有恒心、禁不住诱惑。真是因为这样,他经历了许多事情。
我喜欢这个故事,它讲述了木偶匹诺曹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在回来的路上受到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被他们吊死。被仙女救了之后,他又被傻瓜城的法官投进监狱。出狱后他被迫当了看家狗。夜里,因帮助主人抓住黄鼠狼而重获自由。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是又禁不住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来他又被卖到玩具国,变成了一头驴子。最后他在鲨鱼腹中意外与父亲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从此,小木偶每天去做工,有空还要学习。最后,仙女把小木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
我还喜欢书中的插图,从插图上,我看到了小木偶匹诺曹那一个个调皮可爱的样子,真是引人发笑啊!
我有一个习惯,一旦看到好书,就想尽快看完它。为了尽快看完这本书,早上一早起来看,吃饭的时候看,晚上我也会看……总之一句话——有时间我就看。但是,只要我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想这本书已经没用了,no!你知道“煮书”吗?意思就是要把一本好书一看再看。没错,我已经看得要把这本书背了出来。
一本你喜爱的书可以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带我们领略人认识的真谛,让你在书的王国遨游,让你的灵魂更见美丽!
要说这一本书,可不得不提示我认识到它的一个“巧合”。那是一年前在大姨家的时候,因为能使万千中小学生神魂倾倒的电子产品--电脑已经被表哥残忍的“霸占”了,我只好无聊地带着随便看看的心情翻起房间里的书来。其中,有内容看起来高深的关于毛主席的书,有看着能使人睡着的历史书,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英语词典……看着看着,一本不同寻常的书闯进了我的眼帘,作者“当年明月”用白话文讲述大明朝三百年历史,语言诙谐有趣,吸引眼球,它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我被这内容不凡的书吸引着,不停地读了下去。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一介布衣成为帝王的故事一直读到景泰时期(公元1450)杨善将太上皇朱祁镇从异族接回家乡。我同时也在这过程中佩服起了直言不讳、刚正不阿、机智勇敢的于谦;憎恨起傲慢自负,因为个人的欲望置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小人王振;欢呼起郑和下西洋进行外交的伟大壮举……在看的过程中,我甚至快要忘记了时间,脑子里满是那些历史人物做了什么样的事,这些事迹就像一部十几年才能拍摄完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播放着。
我所喜欢的古诗
伴着清脆的铃声,一位似曾谋面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眼尖的同学立马小声问:“这人是谁呀?”“他是干什么的?”……
随后,大家一个个从书堆里探出头来,用“四只眼”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他扫视全场,环顾四周,把书放在讲桌上,然后发话了。
“你们语文老师有事外出,我来代课。”略作停顿,“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诗——《蜀道难》。”
下面传来一阵阵议论声:“好像在某本杂志上看见过这位老师的光辉形象。”“不管谁上,古诗课,都没劲!”“还是去会会周公吧!”……
他在黑板上写下“蜀道难”3个字,字写得很大,很有劲,跟他说话的声音一样厚实沉稳,使人精神为之一震,睡意跑了1/3。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5页,大家先来读一下。”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拖泥带水,有气无力,好像都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读到“飞湍瀑流争喧……”时全班60余人,居然“凝绝不动声暂歇”,卡壳了,原来“逈”是个生僻字,大家预习得不细,哪会读啊!
“在正式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知人‟,了解一下李白。李白,我们是很熟悉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有的同学就会背诵他的《静夜思》了。大家知道,唐朝是诗的时代,诗人是很吃香的,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走到哪里都可能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崇拜者,也可能像现在的追星族见了小沈阳大喊„阳仔,我爱你‟一样,见了李白就大喊„白哥,我想你‟、„白哥,再来一首‟!” “哈哈哈……”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伏到了桌上,手揉着肚子……老师这简短而难得的段子让我们的睡意荡然无存。
他却板着面孔,没有丝毫绽放的神态。等大家笑完,他便拉亮嗓门。
“„噫吁口戏‟,这是一个惊叹词,相当于现在新新人类使用的前卫词语„哇噻‟……”
又笑倒了一大片,我摸摸自己的嘴巴,感觉有点疼,平时锻炼得太少了。
几分钟工夫,同学们对这首诗来了兴趣,个个竖起耳朵,握住笔杆儿,专心致志起来。过去一天到晚都趴在“城墙”(书堆)下面的瞌睡虫也大眼圆睁,饶有兴趣地点头,摇头。
……
这老师能耐不小,读诗的声音,洪亮而且有“磁”性,很有“味道”,高亢低回,抑扬顿挫,我们一个个都跟着在底下轻轻地念,静静地回味,默默地想象……
“丁零——”下课铃响了。走出教室,我意犹未尽,感觉这节课太短了,好像还没有到45分钟,便又摇头晃脑起来:“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哇噻!我居然背出了2/3的内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他们都说这节课太有趣了,效率挺高的,课后再花点工夫,这首诗就能默写出来了。
但是,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鲸》这是一个很悲痛的故事。
首先呢,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生产于几十万千克,身体巨大,他就是这个动画片中的主人公。
这个动画片讲的是:从前,所有人都是鱼,鱼是可以在天上飞的,是可以在地下跑的,是可以在水里游的。而我们人类呢,以前也是鱼。我们人类是从鱼儿变化成人的。
过了几年,一个粉色的海豚,变化成了人。他们将处于进入海洋之中,那个粉色的海豚叫:红,当红再一次进入海洋之中他被一个大网缠住。一位人类救了红,红非常感动!可是那个人类因为,海中的漩涡,而淹死。他的妹妹知道哥哥死了,悲痛欲绝。红知道救她的那个人已经被海中的漩涡淹死,下定决心,一定要换回他的生命。于是红来到了生命祖父的产地,那里都是曾在海中因漩涡而死的生命。当红找了九天九夜才找到了那位人的生命,他用掉了自己的生命去救了那个人,一个叫做:蓝洋的男孩,他也是一只蓝色的海豚变化成人,但他知道红死了之后,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换红的生命。
【我喜欢的诗小学叙事作文】推荐阅读:
我喜欢猴子小学作文12-04
小学作文:我喜欢某某12-17
这样我喜欢小学作文01-12
我喜欢春天小学作文02-20
我喜欢鸽子小学作文05-05
我喜欢小乌龟小学作文09-09
小学作文我喜欢的植物11-04
小学作文我喜欢的水果02-12
我喜欢看书小学作文300字09-26
我喜欢春节小学作文300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