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奥运》综合性学习

2025-03-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向往奥运》综合性学习(精选5篇)

《向往奥运》综合性学习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知“奥运”史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呢?

(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可能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奥运历史知识类、奥运吉祥物类、奥运名将类、奥运承办地资料类等)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多种多样,种类也各不相同,请你们将自己的资料分门别类,根据类别,自由组合成小组,再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并适当交流一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对资料类别作以判断,自由组合成小组,并可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如奥动历史知识小组,奥运吉祥物王国,奥运点将台,世界奥运各地漫游等。在小组内学生积极展示、交流。)

师:每一组请一位同学代表上台交流,其它同学可适当补充。

(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适时总结收集资料的方法和作用)

策略:学生按照课题目的,准确地运用信息手段,自主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信息,并能根据情况传达信息,培养综合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结果的展示,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熟练化。

二、学习课文,悟“奥运”情

1、教师过渡:奥运会源远流长,每举行一届奥运会,世界人民都把它当作一次盛会。能够承办一次奥运会也是国家的光荣,人民的骄傲。2001年7月13日,中国人民用自己最深的期待终于圆了这整个世纪的奥运梦。(播放课件)

策略:播放课件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动、自豪之情由学生的心田悄然而生。在这种独特的感受之下,学生心中升腾起亲近文本的欲望,此时,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感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综合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向学生请教,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画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用心体会。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策略: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强调读书的层次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通过读、找、画、悟,对课文有个初步感知,既可锻炼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引导、鼓励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各抒已见,汇报交流自己对课文最深的感受,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培养学生个性”的要求)

4、再读课文,深入感悟交流

(2)找到伙伴,共同体会。

从句子中选出一句你最感兴趣的,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小组讨论,感悟稍难的句子。

(4)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班内交流,其作同学作补充。

(5)练读,品读,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这里,以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补充、影响,求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关系,扩大充实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三、自主策划,想“奥运”景

1、过渡

2、播放歌曲《奥林匹克风》烘托气氛,学生策划准备,可以个人策划,也可小组策划。

3、展示策划成果

(成果展示方式可灵活多样,学生或说一段话,描绘2008年的景象;或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或写一首歌,或即兴表演一个小品,或转换一个角色畅谈2008等等,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穷无尽,举不胜举)

策略:使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思考力、判断力融于一体,尽情释放,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自由展望,做“奥运”人

1、师:同学们心目中的2008年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美好,2008年的我们风华正茂,2008年的我们年轻力壮,2008年的“我”在干什么呢?

2、学生自由想象,表达。

(这种设想不拘泥于现实,学生会有多种想法,他们可能会想:我在给来中国参加奥运盛会的人们做导游小姐(先生);我在为外宾作翻译;我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上驰骋;我与北京的学生一起为我国奥运健将呐喊助威;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的街头开展“志愿者”行动;我在北京的“环保调控室”里致力于环保工作;我作为一名记者,正在对奥运名将作专访„„)

3、将“我”的奥运所为说给最好的倾诉对象听。

策略:正如飞筝飞得再高,手中的线也不会离开地面,思绪 飘得再远,火热的心也不会离开生活,在实践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组织策划等能力得到体现,而这些又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走向生活,学会生存。

五、课外延伸,办“奥运”报

与好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合办一期手抄报。

《向往奥运》教学反思 篇2

在备课时,我认真查阅资料,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有关资料,更是不敢懈怠。自以为对本课相关的内容了如指掌,没想到,一个学生不经意间提出的问题却狠狠地抽了我一鞭子。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渎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本想到孩子们会提出“奥运的五环”代表什么意思或其他一些句子的含义,没想到孙铭浩站起来读到:“……还有布勃卡、德弗斯、刘易斯、埃文斯、索托马约尔、奥蒂、吉普凯特、莫塞利……”,然后,他声音响亮地问到:“老师,这些运动员都是哪国的?他们参与的项目各是什么?”天哪!这孩子怎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本课提到的`外国运动员中,我只知道瓦尔德内尔是乒乓球队员,而其他的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这可让我怎么回答呀!当时真的羞愧极了,记得很清楚我是这么说的:“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咱们可以上网查阅,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你心中的疑问。”那时,我已看出了这个同学很失望,我也非常惭愧。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篇3

《向往奥运》一课,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表达了一位老体育记者对奥运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北京奥运的满腔热忱。课文涉及的时空久远深长;涉及的体育知识专业繁多;涉及的明星人物中外兼有……凡此种种,离十一二岁孩子的生活体验较远。这一方面为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契机,为拓展语文学习天地,促进语文实践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设计尝试避开以课文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避开作者以散文笔触展开的复杂的文章叙述,而着意放手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丰富体验,通过这一桥梁,把对资料的感受、感悟同课文相应内容结合起来,整合起来,把课文内外贯通起来,使二者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一、交流奥运知识,揭示课题。

1.出示“五环旗”图。

①问: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板书:奥运]

②谁对奥林匹克旗帜有所了解?

(奥利匹克旗帜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圈连结组成,分别代表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草绿色]、美洲[红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态度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③你们还了解奥运的其他知识吗?

(如奥运的起源:希腊,奥林匹克村;火炬:发源地聚光取火,火炬接力、开幕式上的点燃及闭幕式的熄灭;会歌及歌词等。)

④了解得这么清楚,你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了解这么多,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2.过渡,揭题。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体育盛会,令人向往。

[板书:向往]

二、展示“申奥”情景,引发感受。

1.展示1992年、2001年中国两次申办奥运会,会议表决及揭晓时情景――失利的遗憾场面和成功的狂欢情景,谈感受。

①同学们,观看了老师收集的有关申奥的录像资料,你最想说什么?

②交流感受。

2.读文,找感受。

①过渡:当过整整十年体育记者是的肖复兴,对奥运也有着深深的情感。请同学们细细读文,看看对举办奥运,作者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用“――”划出。

②交流,出示:

a.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b.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③全班齐读这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④质疑。

三、结合奥运资料,读文感悟。

1.依学定教,理解体育意义。

我们通过读书,结合手中查阅的相关资料,想想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向往奥运》综合性学习 篇4

一、交流奥运知识,揭示课题。

1.出示“五环旗”图。

①问: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板书:奥运]

②谁对奥林匹克旗帜有所了解?

(奥利匹克旗帜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圈连结组成,分别代表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草绿色]、美洲[红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态度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③你们还了解奥运的其他知识吗?

(如奥运的起源:希腊,奥林匹克村;火炬:发源地聚光取火,火炬接力、开幕式上的点燃及闭幕式的熄灭;会歌及歌词等。)

④了解得这么清楚,你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了解这么多,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2.过渡,揭题。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体育盛会,令人向往。

[板书:向往]

二、展示“申奥”情景,引发感受。

1.展示1992年、2001年中国两次申办奥运会,会议表决及揭晓时情景——失利的遗憾场面和成功的狂欢情景,谈感受。

①同学们,观看了老师收集的有关申奥的录像资料,你最想说什么?

②交流感受。

2.读文,找感受。

②交流,出示:

a.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b.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③全班齐读这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④质疑。

三、结合奥运资料,读文感悟。

1.依学定教,理解体育意义。

我们通过读书,结合手中查阅的相关资料,想想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观看巴塞罗那奥运会或近届奥运会的音像、文字资料。如比赛项目、代表队、运动员数、运动场馆、开幕式等盛况。观看奥运会对举办国声望的影响,对举办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的有关资料。)

2.读文释疑,感悟体育魅力。

①出示导学:

a体育的魅力在哪里?

b为什么说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c为什么说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请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写上旁注;利用资料,加深理解,丰富体验。

②交流体会。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紧张、激烈,在于它们的锱铢必较,在于它的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在于它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因为体育具有难得的公正、公开、公平和客观性,体育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地位、金钱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引导学生从健儿的事迹、业绩、竞赛氛围中感悟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的奥运精神。)

在理解过程中,可辅之以课件,展示奥运赛事:如“举重比赛斤斤计较的情景”、“跳高跳远分厘必争的情景”、“游泳比赛分秒必夺的情景”、“足球比赛紧张激烈的情景”等,帮助学生理解“锱铢必较”、“零点零几秒(厘米)决胜负”,理解体育的“公正客观性”。

3.小结:

四、自办手抄小报,拓展延伸。

1.过渡:奥运会是世界第一体育盛会,它象征着公正、公平、公开,象征着和平、友谊、进步,它的紧张,它的壮观气势,牵动着全世界从普通百姓到国家元首的心。

学习奥运 篇5

2008年8月8日,奥林匹克圣火首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点燃了!刹那间,一个孕育了5000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沸腾了,国旗飘扬,锣鼓喧天,彩花四射,焰花灿烂。忘情的欢呼声穿越了鸟巢、穿越了北京、响彻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为祖国、为人民赢得了至高荣誉。奥运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民心为之激越,士气为之振奋。从1984年我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实现金牌榜的首位,人们高兴地看到,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胸怀壮志,顽强拼搏,以非凡的勇气和骄人的战绩不断攀登世界体育高峰,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回首北京,红色浪潮让世界惊叹,也让我们备受鼓舞。面对这51枚金灿灿的金牌,我们不油然而生出崇高的敬意。牢记住那触动心灵的一幕一幕:中国女子体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顽强;杜丽永不放弃的执着;仲满超越历史的见征;佟文创造奇迹的刹那……瞬间凝固!瞬间永恒!弥足珍贵的是,敢打敢拼、敢于胜利的奥运健儿们用拼搏、用胜利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勇于突破、敢于超越的实际行动激励着我们蒋王人,学习奥运创一流,爱我蒋王我做起!众所周知,我们蒋王收费站是扬州公路系统的“窗口”,这个“窗口”擦的亮不亮,有没有尘土,直接关系着扬州的对外形象。我们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优雅的服务姿态、优质的服务水平,把收费站的窗口擦亮。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热情,团结合作、顽强拼搏,认真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把青春和爱心融入到南来北往的滚滚车轮,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我想,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奥运”精神、“奥运”思想。我们要当好“三员”,既要当好“收费员”,又要当好“服务员”,1

更要当好“战斗员”,随时随地应付各种情况,确保扬州公路的安全畅通。真正以满腔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平凡之中体现我们蒋王人伟大的追求,在平凡之中展示我们蒋王人崭新的风采,在平凡之中创造我们蒋王人工作的奇迹,安于收费,乐于奉献,敢于创新,争创一流!尽职尽责做好优质服务,为扬州公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努力树立我们蒋王人良好的形象。也许有风雨,也许有挫折,但我们无所畏惧,决不退缩。因为将青春奉献给公路,我们从来就无怨无悔。我们不会忘记:“建巾帼示范岗,创一流业绩”是我们许下的诺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我们追求的信念;“青春献公路,文明建功业”是我们的铮铮誓言;“有困难,找收费站”是我们的郑重承诺;“创一流服务,争一流业绩”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好青年突击队,不畏艰难不怕累”是我们的不变决心;“关注社会,奉献爱心”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也许,有人说,收费工作很普通、很平凡、很无聊。是的,收费工作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尘土相伴。伴随的是工作中的枯燥无味、孤独寂寞,但我们承担的却是“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重任。面对重任,我们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在这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因为我们知道,“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各自的工作岗位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扮演人生角色的舞台,只有热爱工作、热爱单位,才能创造出你我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热爱“蒋王”、热爱“公路 ”、热爱我们的这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们体会着奋斗与拼搏、咀嚼着艰辛与心酸、承载着使命与责任、感受着喜悦与荣耀:“省级巾帼示范岗”、“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在这个“家”里,我们的班长夏丽扬,每天都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情爱护着它。以奉献之心干工作,以友爱之心迎过客。对司乘人员,做到“您字当先,请字当前,微笑不断”。对无端指责和故意刁难,做到忍耐、忍耐、再忍耐;有一次,在收费高峰期,一位司机故意让收费员帮助换零钱,而且一会说这钱是假的、一会又嫌钱脏,多次要求重换,这跟本就不是我们收费员职责范围内的事,但考虑到如不给他换钱,车辆长时间滞留在车道内会影

响正常的收费秩序,其他司机也会由此对收费站的服务产生不满,影响收费站形象。我们的班长夏丽扬同志,始终微笑着一次又一次地帮他找零钱,换钱,每次总是礼貌的提醒他,请配合我们的工作。真诚的服务态度终于打动了他,一再地表示感谢和歉意。她就是用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示着蒋王我们这个“家”的优质服务和亮丽风采。用微笑、用热情打造了扬州公路的优质品牌———“丽扬”收费班!当前在奥运精神的激励下,她将继续热爱“蒋王”、热爱“公路 ”,把微笑服务做到“甜”,委屈服务做到“忍”,文明用语做到“响”,热情服务做到“诚”。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升华自己的情操、汲取人生的真谛、实现自我的价值、铸就争创一流的信念。

同志们,“蒋王是我家,幸福靠大家”,让我们携起手来,以“丽扬”班为楷模,学习奥运、争创一流,爱我蒋王,从我做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奥运精神”激励自己,埋头苦干,默默工作,将毕身的精力奉献给蒋王收费站、奉献给扬州公路,当一辈子的“扬州公路人”,在全市公路系统唱响“学习奥运,争创一流”的主旋律。

用我们的激情、用我们的热血铸就扬州公路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小班主题活动糖果下一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