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英语句子翻译(精选8篇)
一、考点解读
理解文中句子,就是能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语气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
翻译句子,就是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合乎逻辑的白话文,要通顺、规范、简洁、明白、生动。
二、考查方式
一是在第Ⅰ卷的文言文中选2-3个句子,一是给一小段或全译或选几句译。
三、应考方略
1.通过课本文言文的复习,积累实词、虚词、句式、活用知识,了解古代生活习惯、表达方式。
2.选取课本上的典范篇目2-3篇,或几段,规范翻译。3.选课外2-3篇文章试着翻译,找出错误地方,集中纠正。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句式、语气得分点;意译为辅,意思要准确、清晰、连贯。
翻译的常用方法:
(1)对换。即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等。例如:
蹇叔 之 子 与 师 蹇步 的 儿子 参加(了这支)军队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的方式主要有:①在单音词前后加前缀或后缀。如:石(石头)。②在单音词前后加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来达意。如:财(钱财),愚(愚笨),过(过失)等。③换成另一个词。如益(更加),逐(追击)等。
(2)保留。指保留不译。像朝代、年号、人物、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可照录不翻译。如上例中的“蹇叔”,又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就可以照写。
(3)删略。就是略去不译。文言句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等,白话中没有相当的词对译,而删去之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便可删略不译。文言实词中有些重文和互文,有时也可略去不译,有的则可以合并译出。
例如:“登轼而望之”,其中“而”连接两个动作,在时间方面前后相承,不必勉强译为“而且”。
又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其中的“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同译为“(秦人)趁着十分有利的形势”。
还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只译其中的一个)“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昼夜勤作息”(“作息”为偏义复词,其中的“息”无实意,不译)(4)添补。即补充文言中省略了而现代汉语却不能省略的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须添补:
①补上必要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气贯通。②补足原文中省略了的句子成分。③补上必要的量词。
例如:“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译文:以往的做法采撷草药大多利用二月和八月的时间;(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不妥当的。又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
译文:国君为什么不袭用前代君王的法令制度?不是(先王的法令制度)不好。(5)衍意。凡无法直译的句子,或直译反而显得不通畅的地方,一般可采取衍述大意的“活译”办法。如文言中的特殊词语,用了修辞格或典故的地方,可根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大意。例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这里的“始龀”意为“刚刚换牙”,把它活译为“约七八岁”更恰当。
(6)调整。就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调整词序,使译句通达。比如说,文言中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翻译时,应将文言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拆成两个单音词。如:妻子(妻子、儿女)。
四、翻译示例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伶官传序》)参考译文:
《尚书》上说:‚自满就要得到损害,谦虚便能得到益处。‛忧心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顺理成章的道理。因此,正当他鼎盛时期,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竞争;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围困他,以致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那些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英雄,也多半沉溺于某种嗜好之中,沉迷而不能自拔。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注:
①注:《书》:指尚书,又叫《书经》。满招损,谦得益:自满就要遭到损害,谦虚便能得到益处。见《尚书〃虞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②逸豫:安逸舒适。③举:全,全都。
④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几十个伶人围困他,以致自己丧命,国家灭亡。庄宗灭梁后,骄傲自满,纵情声色,宠信乐工、宦官,后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造反,公元926年,伶人郭从谦乘李嗣源攻占大梁之机,起兵作乱,庄宗中流矢而死,李嗣源正式继皇帝位,由于李嗣源和庄宗李存勖不是同一血统的兄弟,等于换了王朝,所以说‚国灭‛
⑤忽微:比喻细小的事情。忽,寸的十万分之一。微,寸的百万分之一。所溺:指所沉溺而不能自拔的事物。溺,爱好过分,达到沉迷的地步。
2.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材,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伐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选自《留侯记》)参考译文:
在韩国灭亡时,秦国正是强盛的时候。采用各种严刑酷罚来对待天下的士人,那些安分守己没什么罪过而被杀害的人,多得数不清,就算有孟贲、夏育在,也没有再施展的余地。那些执行法律极端严苛的帝王,他的锋芒是不能去触犯的,只有待其力量衰微到极点时才有机可乘。张良不能忍住忿怒的心情,凭着一个平凡人的力量,把它暴发在一次行刺袭击行动中。在这个时候,张良得以不死的情形,那生死间的差距极小,实在也已经很危险了。富家子弟,不可以死在盗贼的手里。为什么?他的生命很宝贵,死在盗贼手里是不值得的。张良凭着超越群伦的才能,不用伊尹、姜太公那样安邦定国的谋略,却只使出像荆轲、聂政那种行刺的下策,因为幸运才得以不死,这本来就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感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用故意傲慢无礼的态度折损他刚勇急躁之气。希望他能够具有忍耐的工夫,如此一来就可以成就大事。所以才说,这孩子可以调教啊。注:
①韩之亡:韩国亡于公元前230年,秦亡六国,首先灭韩。
②刀锯鼎镬(huò):指酷刑。刀锯用来割截人的肢体,鼎镬用来烹人。贲(bēn)育:孟贲和夏育,都是战国时的著名勇士。施:施展。
③锋:锋芒。而其末可乘:谓待其力量衰微到极点时才有机可乘。
④ 一击:指张良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找了一个力士,在秦始皇巡行途中用锤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
⑤其间不能容发:当中差不了一根毛发,比喻情势危急。
⑥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意思是说那样的生命应该珍惜,不值得为盗贼或者做盗贼而死。
⑦伊尹、太公之谋:指安邦定国的谋略。伊尹辅佐汤建立商朝,吕尚(即太公望)是周武王的开国大臣。荆轲、聂政之计:指行刺的下策。荆轲,战国时卫人,为燕太子丹刺杀秦始皇。聂政,战国时韩人,为韩卿严仲子刺杀韩相韩傀。
⑧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而深折之: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折其刚勇急躁之气。倨傲
鲜腆,没有礼貌。倨,傲慢。
⑨孺子:小孩子,指张良。
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忠士,一定具有超人的节操。按人之常情,在生活中,有时会碰到无法忍受的事情,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并不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侵犯他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并且目标高远啊。注:
①节:节操,品德。
②匹夫见辱:普通的人受到侮辱。
③卒(cù)然:突然。卒,通‚猝‛。加之:指遭受侮辱。所挟持者:指志向,抱负。
专项训练
1.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自然段断句。
访 练 兵 简 卒 欲 宣 力 中 原 慨 然 有平河 洛 之 志 善 于 抚 纳 士 众 皆 为 致 死 闻 敦 有 不 臣 之 心 访 恒 切 齿 敦 虽 怀 逆 谋 故 终 访 之 世 未 敢 为 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译文: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8全国卷Ⅰ)(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3.(07浙江)(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译文:
②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文:(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4.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07福建)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
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
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注]充虞:孟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译文: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7全国Ⅰ)(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译文:(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译文: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7皖)(1)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译文: ①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译文:
参考答案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答案:(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①当时陶侃是闲散的官吏,还没有职位,周访推荐他为主簿,并与他结为好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②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您的功劳这么大,却没有一句(夸耀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2.答案:(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做到::在整体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对语句大致意思有恰当的理解,并且对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用法准确无误地把握;同时还要注意句法方面的特点,特别是词类活用,句式的倒装、省略句等。
句(1)的翻译要注意实词“哺”和“莫”的落实,这两个字,都来源于课本,一是《勾践灭吴》中“国之儒子之游者,无不哺也”;一是《齐桓晋文之事》中“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同时也要注意倒装句式“于东南”和词类活用“日”。句(2)的翻译注意“君”“兄”的词类活用即可。
3.答案:(1)①(3分)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②(2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2)(3分)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
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断句题,文段出自《颜氏家训》,意思是:读懂六经的要旨,弄通诸子百家的著作,即使不能修炼提升个人的德行,改变社会风气,也算是掌握一门学问,可以靠它自谋生路。父亲、兄长不能长期依赖,国家难以长治久安,也不能长久依靠,一旦颠沛流离,没有人来保护自己的时候,就应当求助于自己了。
4.答案:(1)①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②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解析:文言文翻译,一方面力求字字落实,特别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另一方面又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译出句子的语气,让译文通顺、流畅、有文采。(2)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解析:做本题时,一方面要读懂选段,另一方面又要联系孟子的生平去分析,意思对即可。
5.答案:(1)译文: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是酷吏的过失,而动用人力张网捕捉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办法。(2)译文: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意志。
6.答案:(10分)(1)(6分)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收藏,不要使它毁坏。”(2)(4分)这不是真正地爱好古物,只不过是和庸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一、抓好单词关,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监督措施。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根本所在。如果说语法是英语语言结构的框架的话, 那么词汇就是语言的血与肉。有血有肉才能组成有生命的语言。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单词的记忆和学习常抓不懈。在一轮复习中, 我根据课本强化单词默写和学习, 二轮中, 根据《课标》中的词汇表, 坚持每天复习单词, 由少到多, 反复轮回, 直到高考。问题是, 到了高三, 学生们的英语分化已相当严重, 有的学困生甚至已完全放弃了英语, 因为在课堂上他们完全听不懂, 所体验到的是折磨而不是取得成就所带来的快乐。对这些学生, 我们决不能放弃, 而要帮助他们一点点取得进步, 树立信心。针对这种情况, 我采用分层次教学法。默写单词, 正确率优等生是100%, 中等生是85%, 学困生是70%。每次早自习后十分钟默写单词, 当即批改, 不过关的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复习, 由组长重新默写, 教师一定要抽查。对复习过程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特别是活用性很强的词汇要进一步讲解。复习词汇时, 还要注意那些派生、转化、合成后形成的词汇, 还有学生在平时学过但在新的语境中产生不同意思的词, 即“旧词新意”, 并设计适当的巩固性练习, 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活学活用。
二、透彻理解语法, 强调运用。
尽管近年英语高考逐渐淡化语法, 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忽视语法。淡化语法并不是不讲语法。前面我已说过,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框架, 就像我们身体的骨架, 作用可想而知。在学生习作当中, 有许多学生写出了We are like playing comperter games.He like English.这样的错句。事实上, 语法学得好学得灵活,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正确地分析理解长句难句, 而高考文章中也不乏这样的句子, 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习作中减少错误, 变换句式, 突出其深厚功底, 从而提高习作分数。而更为重要的是, 单选、完型、改错都是与语法息息相关的。只不过在语法基础上, 强调对语境的理解。因此关于语法, 关键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好一个“度”, 要做到从语言的使用入手, 而不只是对语法规则感兴趣。
在一轮复习中, 按照单元顺序对语法进行梳理, 重点梳理动词的时态、语态、三大从句、非谓语、三大一致即语法一致、意思一致、就近一致、特殊句式及情态动词等习题。课堂上坚持精讲精练, 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学生的操练, 让学生多动脑动口, 熟练掌握语法的用法并归纳语法规则或在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加深印象。三大从句复习完后, 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作归纳总结。这样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从而打下扎实的语法功底, 也为写作打下基础。
三、在抓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同时, 强化阅读。
“得阅读者得高考”, 可见在高考试卷中阅读的分量和重要性。专家们指出高中三年的阅读量要达到30万至40万字, 平均每天700字左右。但现行教材中的阅读量远远不够, 所以我们首先要精选阅读材料弥补学生阅读量的不足, 巩固和拓展语言知识,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选材料时, 要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涉猎各种材料, 严把练习题的质量关, 力求选出内容新颖、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高质量文章, 让学生做“好”题、“精题”, 少做冤枉题, 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时运用整体阅读法, 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阅读前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大脑, 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在选择正确答案时, 要学会并利用阅读技巧, 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对于所选的好的阅读材料, 我们不妨当做精读课文来学习, 在语篇中感受词的正确运用, 词的辨析, 词的搭配及语法知识。讲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 指导解题思路。学生要改变阅读时的不良习惯。
四、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老师的点评。
写作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 另一方面需要语言基本功的反复训练和教师的批改。
我的做法是, 开学之初, 并不急于让学生写整篇作文, 而是印发了英汉互译900句, 每天背诵并默写几个句子, 第二天还要复习提问。第二阶段是仿句造句, 对于含有高级句型的句子, 让学生模仿造句, 最后再写整篇作文。这时教师的批改尤为重要, 我们不能简单地打个分数或写个评语, 这样收效甚微。我的流程是, 限时训练——同桌互改、纠正低级错误——教师面批、优化作文——讲评作文——给出范文、学生重写作文。讲评时, 从以下方面入手:有无跑题, 内容要点是否齐全, 写作思路是否清晰, 行文是否连贯顺畅, 有无亮点等。这样一段时间以后, 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打出分数, 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经过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 我将继续努力, 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摘要: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占时较长, 是整个高三阶段的重中之重, 只有夯实了这一阶段的复习, 才有牢固的基础提高成绩。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一轮复习中, 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单词,语法,阅读,写作
参考文献
[1]黄丽燕.新课程背景下英语高考备考及考试策略.中学外语教育学, 2009, (4) .
[2]李亚平.谈谈中学生如何学习语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0) .
一、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全面梳理知识点,来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具体做法如下:
(一)独立学习
学生根据以前所做笔记,结合课本,以及手中的辅导材料,分析自己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列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重点词汇(包括根据构词法派生、转化、合成后形成的词汇)、短语及句式。同时列出课本上不清楚、仍需老师讲解的知识点。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交换清单,互相学习,讨论总结本小组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答疑,看能否解决所有疑问。
(三)深入学习
小组选一名成员执笔,选择1-2个最重要的知识点做深入详细的解析,同时,列出本组仍未解决的疑问,提前将此清单交给老师(统一用B5纸)。教师将选择4个小组的清单,提前进行复印(用B4纸,印正反面),课上发给所有学生,以形成资源共享,也能促使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对被选中的小组,教师要提出表扬,激励其他小组认真复习。
(四)复习展示
课上教师选出1-2 个小组将总结内容写在黑板上,由执笔者进行简要讲解,其它小组可以进行补充,使知识点覆盖全面。
(五)互相答疑
如果哪个小组仍有疑问,其它小组可进行答疑,同时,教师进行补充或纠正,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并不是简单的课本回归,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与高度去对待课本。除了课本Workbook中的重点单词、词组以及句型要识记、不留疑点之外,学生课下还要背诵教师要求背诵的句子,而且要对背诵的句子进行仿写,尽量使用本单元所学单词及词组,最好能用仿写的句子拼成段落,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复述。此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法复习
尽管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同学们运用英语的能力,逐渐削弱了对于语法的考察。笔者认为语法的复习决不能忽视,而且,也不能仅仅把语法复习放在语法专题复习中去完成。因此,学生在自主复习语法时,除了要记忆这些语法的规则、规律,也要背诵一些典型的例句,再进行仿写。这样可以将对语法学习的输入与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为以后系统的语法专题复习做好铺垫,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指导学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做好基础知识(包括词汇与语法)复习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做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但千万不能只做单选题。因此,学生可利用在家的时间,按规定时间高效地完成一套高考真题;平时在校可限时完成阅读或完形题,比如15分钟内完成两篇阅读或一篇完形填空。订正完答案后要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并总结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如有不明白的题目,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求救,不留任何疑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篇高考范文,特别是要背诵一些好的词法和句法。这些知识的储备也会对日后的阅读与写作有很大地帮助。这些任务为一轮复习练习材料之外的作业,能够让学生熟悉高考思路,提前适应新课标高考试题。
一、明确复习目的,理清思路
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明确目的。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必然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多年积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例如在做“阅读理解”时,如果学生复习时没有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理解不了解构复杂的句子,看不懂篇章内容,这又如何能正确地解答试题呢?同样,做“书面表达”试题时,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就谈不上正确的英语表达,怎么可能写出通顺的英语短文?
然而,高三复习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应该兼顾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网络化的知识更便于运用和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经过对所学的教材进行层层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识形成网络。这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二、制定计划,按部就班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死记硬背,强化训练,沉湎于“题海战术”是难以出好成绩的。将中心和重心放在单项填空上是不合时宜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请求老师的帮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训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如第一轮复习应该夯实基础,以一本好的资料为主,做好预习——复习——练习三部曲。
三、夯实双基,构建知识网络,发展能力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逐渐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相对地减少了。在高考总复习中,首先应该花大力气去巩固各项基础知识,同时要通过不断的语言练习,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是高考取得优良成绩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发展能力,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知识网络。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内容包括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篇章结构等方面从而使六年所学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二,要加强词汇、短语的记忆。要避免单纯地死记硬背,应善于寻找词汇、短语之间的联系,应注意结合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典型例句和常用搭配,总结规律,并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应和阅读结合起来,把单词融入句子中和语境中,利用上下文来帮助记忆。
如复习suggest马上想到suggest doing结构,suggest that sb(should)do sth.结构,以及它表示“暗示”“启发”“使人想起”等意义时的用法。复习动词,一要记住其惯用法,二要记住由它们构成的词组或短语。例如复习动词give要联想到give in,give up,give away,give off,give back等短语的意义区别和具体用法。
第三,要以教材和考纲为依据,系统掌握教材内容,过好语言基础知识关,要特比重视词汇的掌握,大纲和考纲所列基本词汇要做到音、形、义和基本用法的落实。同时,词汇掌握不要局限在教材和大纲之内,平时报刊资料泛读中要加强对社会生活常用词汇和热点词汇的了解和积累,近年高考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当中就出现了不少中学生阅读的英文报刊上频频出现的新鲜词,造成理解的障碍。基础语法复习要理清基本线索,突出重点。比如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和非谓语形式以及从句等重要的词法、句法内容要掌握好。复习中切忌钻牛角尖,去做大量偏题怪题。要培养熟练掌握正确的遣词造句能力、组句成文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词汇知识在语境中的辨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第四,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运用练习。通过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等专项能力训练和模拟训练,避免在复习课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顾此失彼。在此基础上,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前面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册5---6模块
I.快拼熟记单词.liquid expand mixture oxygen electric electrical aim reaction ordinary steam balance flame department contain academic communication crash create definite develop hardware independent millionaire network scream document system web download favorite disadvantage frequently sideways design II.常用短语.*in the last /past 20years *in the area of science *be proud of *be different from differ from *think of *be independent of
contract electricity stage equipment float lecture access concentrate data fantastic keyword organization source browser permission average
add…to at least be supposed to used to do be used to doing for example put …in order
substance electronic conclusion partial form lecturer accessible consist defence disk military percentage surf essay invention shorten
*******make sure *find out *keep …out of *at the top/bottom of *be/become known as be known for /by /to *come up with come up *from that moment on *work on /as *point out *take out *a series of *in one’s opinion *millions of thousands of scores of /dozens of *in addition to as well as as well
*learn from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go down *consist of be made up of *concentrate on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compared with/to *too much /much too *wrap up *instead of *click on *log on/off
*agree to /with /on sth agree to do
*come to a conclusion
reach/ arrive at a conclusion
draw a conclusion III.重点回顾与拓展。
1.It is hard to think of a world without metals.Rememb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atterns: It is/was +a./ n.+to do sth./that-clause It seems /feels + a.+to do sth./ that-clause
It feels good to hear her singing.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when /what /…-clause It is no use /good doing sth.It is said /reported….+ that-clau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同他争辩是没有用的。(It’s no use arguing with him.)对警察来说在一次重要的足球比赛中维持秩序是一件很艰苦的事。(It’s a hard job for the police to keep order in an important football match.)他来不来都没有关系。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he comes or not.)2 agree with sb.(what one said, one’s idea ,one’s opinion ,one’s decision ,one’s view)agree to a plan(a proposal ,a program ,an arrangement)agree on /upon sth.agree with: His words don’t agree with his action.The climate here doesn’t agree with him.We agreed on the price for the car.We agreed on the date for the meeting.3.population Rememb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atterns.The city has a population of 250 000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is 250 000.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A large /small population One third of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are farmers.4.make 后加宾补的几种情况: make him captain make him sad make him repeat it
He was made to repeat it.他奉命重述一遍。make myself understood 注意:make somebody doing 一般不出现。5.especially & specially I came here specially to ask you for advice.专门 These days the medical workers in the hospital are very busy, especially the nurses.尤其 Our garden is beautiful, especially in autumn.尤其,特别 = particularly 6.compare with /to Compared with /to her mother, she is tall.(注意:多用原级)If you compare the sentence with that one, you’ll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Teachers are always compared to candle.比作
IV.强化练习
1.When I got home, I found the gas ____but the door____.A.burned;locking
B.burning;locking C.to burn;to lock
D.burning;locked 2.____Beijing you see today is quite ____ different city from what it used to be.A.The;/
B./;the
C.The;a
D.A;a
3.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eaching is ______ it is science.A.as an art much as
B.much an art as C.as an art much as
D.as much an art as 4.What is the way Mr.Smith thought of ______ enough money to buy the new house? A.to get
B.getting
C.gets
D.to have got 5.He did it ____ it took me.A.one-third a time
B.one-third time C.the one-third time D.one-third the time 6.There are five pairs ____ , but I’m at a loss which to buy.A.to be chosen
B.to choose from C.to choose
D.for choosing 7.The number of people present at the concert was _____ than expected.There were many tickets left.A.much smaller
B.much more C.much larger
D.many more 8.____ with the size of the whole earth, the biggest ocean does not seem big at all.A.Compare
B.When comparing
C.Comparing
D.When compared(DCDADBAD)V.小作文练习:假如你是一名来自加拿大的老师,某校请你去给他们的学生做场关于到国外学习的报告,提出一些建议。参考范文:
背诵是我常用在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的活动之一。我们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教差,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英语第一轮复习中有所收获,又不会特别乏味,我想了很久,决定还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多背。
首先是背诵材料的选择。我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含有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式或结构等较精彩的课文或段落,背诵与系统复习相结合,与默写结合,尽量选择教课书上的精美句子。并且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准确。
然后通过大量练习,把背诵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以保持记忆。我觉得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学习,还是现今的英语学习,背诵都不是孤立作用的,而是和其他联式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第一轮复习时,我要求学生侧重词汇、句型语法的典型句背诵,而下学期特别是高考冲刺阶段则更侧重经典课篇,短小材料的背诵。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是关于人“如何知道”、“如何理解”的哲学观和认识论, 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又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获得知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及书本的能力, 而是由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及他人协作的结果决定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构建者, 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索绪尔指出: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 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其结构主义方法主要有如下原则: (1) 对整体性的要求; (2) 整体优于部分; (3) 结构通过差异而达到可理解性。
二、新课程标准精神
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考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表现为:
1.重视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
2.重视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
3.阅读理解能力是检测的重点;%%
4.难度把握稳定。
三、近几年英语高考试题特点 (全国各卷)
1.重视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主要考查语言运用, 即在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一贯的命题原则, 即使是基础语法试题的检测也要在语境中进行, 检测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中的检测点都设置在对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上, 即使是最简单的试题, 都必然牵涉语言能力之外的交际能力的运用和文化问题。各地高考都突出对阅读能力的测试。这不仅表现在阅读理解题在试卷中占比重最大, 还表现在阅读能力是决定单项填空、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答题效果最基本的能力。
2.《新课标》对语法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高中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语法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语法的范畴内, 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 与人说话的意识联系起来, 与语境联系起来, 与文化联系起来。“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 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
The roof fell before the father had time to dash into the room to save his baby.
还没等爸爸来得及冲进房间去救孩子房顶就塌了。句子含义:真惨, 孩子没救了!
Off ran the naughty children at the sight of the gardener.
看到园丁来了, 淘气的孩子“蹭”地跑了 (倒装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
四、明确高三教学任务
1.高三是高二教学的延续———继续提高综合能力。
2.复习是更高层次的学习。
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巩固记忆, 记忆的方法也不仅仅靠重复;不是简单地重复学过的内容, 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 需要有一个认知、理解、消化、积累、运用、衔接、转化和迁移的过程。复习的任务除了巩固记忆之外, 还有整理知识系统, 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总结知识规律, 培养思维能力, 建立知能体系, 学以致用, 把知识系统化、深入化, 形成点面结合、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organizer) ;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创造者 (provider) ;课堂学习情景、问题情景的创设者 (creator) ;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帮助者 (helper, facilitator) 。
4.确立学生是复习课主体“复习—归纳—练习—小结”。
教师任务 (课前) :确定复习内容、范围;确定复习重点, 把握难度;确定复习方法、步骤;选择参考资料;选编练习和布置作业; (课上) “复习—归纳—练习—小结”;学生练习、归纳、总结 (老师帮助) 、再练习、巩固 (检测复习效果, 巩固提高) 、自我小结 (做笔记) 。
五、在具体做法中, 我们适当注意了以下细节:
1.复习课的6步骤。
预测→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
(1) 预测:了解学生:已知、不知、想知、需知对学生在所学知识的重点, 难点, 疑点上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在设置练习上有的放矢, 提高复习质量。
(2) 提问: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针对重点、难点、学生的“软肋”设置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
(3) 讨论: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对练习题中存在的疑点、重点、难点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分析、讨论, 学生搞清自己存在的问题, 加深印象。
(4) 精讲:讲方法, 讲原理, 讲技巧, 讲关键, 讲思路, 讲规律举一反三, 画龙点睛。
(5) 精练:精选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进行精练。要有针对性, 并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 对手边的教辅材料要有选择, 要有取舍。
(6) 点评:在复习中要针对重难点进行点评, 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 给学生介绍规律性的知识及关键所在 (完形、阅读试题) 。
2.激活课堂增强效果———以激情、乐趣激活, 以竞争激活。
(1) 用激情唤醒———亢奋状态, 问候要昂扬。
(2) 语言风趣———幽默但不低俗, 心情放开, 坦然, 自信。
(3) 趣味试卷———耐心加努力, 多背多收益 (词汇汽车拉力) 。
上课专心听讲, 此题易如反掌。
学时看态度, 用时看工夫 (完形、阅读题) 。
小显身手, 技高一筹。
试题做完就讲 (最需要时) 。
(4) 词汇竞赛 (汽车拉力赛) ;造句竞赛 (词组造句, 句子翻译, 连词成句) ;填空竞赛 (完成句子, 短文填空等) ;讲故事比拼 (复述、看图说话) 。
3.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吸引力。
微笑、声音动听、语言幽默、眼神生动、教态自然、服饰得体。
一、抓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有的同学以为高考不考词汇和语法,因此从开始就盲目地陷入大量的阅读题海中,但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法知识,就理解不了结构复杂的句子,也理解不了篇章内容,更写不出正确的句子。因此,第一轮复习应侧重于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为全面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议考生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 单词默写经常化。
首先,考生要将高一高二的课本按照词汇表进行自我默写。第一遍,遮住英语,看着汉语写英语,一边写一边轻声朗读。默写完后,写错的单词要马上用红色笔注明,然后重点记忆这些写错的单词。第二遍默写第一遍默写中写错的单词;第三遍默写第二遍写错的单词,依次类推,直至能完全默写出来。
其次,是词汇的拓展及词性变化的运用。复习有的单词时,要了解其派生词,以便在阅读中能准确辨认;在阅读中遇到有别于常见意义的常用词要细心体会并归纳记录,并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反复进行运用。比如allow的常见意义是“允许”,若在阅读中遇到作“使……可以”解时,要就需要记录下来,特别记忆了。
此外,在阅读理解、听力训练等的材料中,若遇到有用的生词、有用的句型、新颖的表达方式,应及时记录下来,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如growing popularity 或increasingly popular 等这样的词汇在课文里就很少出现,我们把它们用在我们的作文当中,就可明显提高作文的挡次。
2. 语法知识句型化。
高一高二的语法知识零散而孤立,甚至于同一个语法项目分散在好几个单元里,并且讲解繁杂而缺乏系统性。考生可以按照“基本概念——基本用法——特殊用法和固定句型”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复习一般过去时,就可以把it is time that…归纳在固定句型里。再比如it作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这个语法,我们可以直接将It is adj. for sb. to do… ; find it adj. for sb. to do… 作为句型来掌握,而不用去理会什么形式主语、形式宾语等繁琐的语法解释。
3. 单元复习话题化。
高中课本所选文章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知识覆盖面宽。因此,考生应针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转述课文内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既既有助于复习所学课文内容,巩固其中的词汇、语句,又在为高考写作打下基础。另外,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话题,考生可以以话题为中心进行相关词汇、句型、语篇的归纳整理,为话题写作集累素材。
二、重语篇,训练综合运用能力
1. 概括课文内容。
对教材中好的课文进行内容概括,既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对篇章的概括能力,既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篇章理解有帮助,又为作文中的概要写作打下基础。考生在归纳的时候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和题材类别进行分析总结,比如说明文的概要归纳通常用什么形式,用哪些句型等。
2. 语篇突破完形。
完形填空要掌握两点:一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建议考生根据文章体裁迅速把握篇章意义,如在夹叙夹议类文章中议的部分通常是文章的中心。二是要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考生始终要相信,完形填空每一个选项都不是无缘无故挖空的,每一空的依据都在文章中,因此考生有时可以不看选项直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填空式的完形,题目最好选择历届高考题。
3. 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背景知识,又可以扩大词汇量,综合复习语法词汇知识,毫无疑问,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关于阅读,建议考生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精读中训练技巧,在泛读中保持语感。
考生要结合高考真题和老师的课堂分析,了解不同体裁和各种题型的具体特点及其解题技巧,最初可以每天做两篇即可,重点在于技巧的感悟、了解和娴熟掌握。做完对答案的时候,对做错的题目最好不要带着正确答案去理解,而是找到该题所在段落反复思考分析,直到答对为止,再去看出题人的答案解析。
考生还可选一些英文报刊杂志的文章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保持英语语感和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坚持天天写作。
天天动笔写作也是从始至终都要保持的习惯。写作可以结合当天的复习内容来进行,如将当天复习过的词汇和句型运用到句子或篇章当中。写句子时,建议考生尽量写长句,而非只是主谓宾的句子,也可以翻译的形式,但汉语尽量口语化,逐渐避免汉语式英语的出现。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应注意积累好的句式、多读多记多背一些范文,重点记忆范文中的写作结构和一些好的句式。
有了好的方法,只要考生能坚持,做到善思考、多总结,一定能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作者单位: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一轮复习英语句子翻译】推荐阅读:
中考英语第一轮复习02-17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课文内容12-01
2024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单元复习教案04-29
人教版高考第一轮复习高二英语:Unit 3-Unit07-10
如何进行一轮复习09-27
高三一轮复习基础12-07
高考一轮文言句式复习06-03
语文高考一轮复习全套06-05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