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2025-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篇1

碛塄学校 贺丽华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小人、公交车)教学方法:

情景演示、示例教学、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卡片(不同的水果卡片)

2+3= 8+1= 9-4= 9+1= 10-5= 9-5=(水果卡片奖励给答对的小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乘过哪些车?(挂图出示)公交车,那你乘过这样的车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乘车,瞧一瞧会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一)探索连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车上有2人,从前门上车3人,从后门上车2人。

1、看画面说图意。

小朋友,三家店到了,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现在车上有几人?

3、解决问题,探索连加。

(学生进行情景演示,体会连加)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2+3+2=7,2+2+3=7,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①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4、引导学生理解2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5、师小结: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师边讲边板书:2+3+2=7 2+2+3=7)

6、思考:这两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7、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8、随练:4+1+5=

(二)探索连减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请同学数一数车上坐了几小朋友?(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情景)七里庄到了(出示第二幅情景)你看到了什么?自主学习

1、说图意:车上有8人,从前门下车1人,从后门下车4人。

2、提出问题:现在车上有几人?

3、解决问题,探索连减

(师生情景演示,体会连减)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 8-1-4=3 8-4-1=3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①8、1、4、3各表示什么意思?

②你是怎样的出3的呢?

4、引导学生理解2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5、师小结:哦,对了,是把前两个数相减,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减。

6、思考:这两个减法算式和以前的减法算式比较,又有什么不同呢?

7、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连减)

8、随练:7-2-3=

(三)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还要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投影展示图纸情景图)九棵树到了(老师手动展示第二幅情景图)

(目的为了缓解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性)

1、说图意:谁把到九棵树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车上有9人,后面下来了5个人,前面有1个人上车。

2、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 7+2-3或7-3+2

3、怎样计算呢?

请小朋友2人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学具摆一摆,完成在书上第45页。

4、反馈板书:9-5+1=5 9+1-5=5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第一个算式先算前面的9-5=4,再算4+1=5,所以9-5+1=5。第二个算式先算前面9+1=10,再算10-5=5,所以9+1-5=5。

5、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的?(从左边算到右边)

6、讨论: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7、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8、师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9、随练:8-6+4=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小朋友乘车时做到前门上后门下,可真遵守公共秩序!现在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

1、老师先拿出5根小棒,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老师现在有几根小棒?

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5+2-3=4

2、(课件出示)图一:树上有8只小鸟。图二:飞走了2只。图三:又飞走了3只。

①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愿意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请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②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8-2-3=3 ③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它什么?(连减)

五、课堂总结。

小学一年级安全教案_安全乘车 篇2

一年级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乘车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乘车方法。教学重点:学会安全乘车的知识。教学难点:安全乘车常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安全教育图片。

3、《乘车安全》教育片

4、游戏用汽车方向盘,站牌,车箱、配乐曲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出门都乘过什么车?(生:公共汽车、家用轿车、自行车等),那你们知道乘车时都应注意什么吗?好,下面我们先听一个关于佳佳乘车上学的故事。(佳佳乘车上学,把头伸出窗外。。)

同学们,在故事中佳佳的哪些做法不安全,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安全乘车的常识 板书:安全乘车常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外出最常用的是公交车,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乘坐公交车有哪些常识。

1、安全乘坐公交车

(1)、看教育短片《乘车安全》,思考乘车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学生讨论按乘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上车:在站台上有秩序的候车,等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来,然后依次上车,上车后主动刷卡或买票。

乘车:车辆行驶中,坐好或站稳,并抓住扶手;不能将头、胳膊等部位伸出车外,不大声喧哗或打闹;车箱内不乱扔垃圾。。

下车:等车停稳后下车,不要从车身前后突然穿出。不能携带的物品:汽油、酒精、易爆品、小动物等。

(3)、小结:《安全乘车小提示》:依次上车,抓好扶手,不要将头或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未完全停稳时下车,不要在车前后突然跑出。

2、知识扩展:

(1)提问生活中常用的其它交通工具还有哪些?

(2)看《乘车安全》录像片,了解乘坐家用车、火车、飞机的安全常识。

(3)齐读《安全乘车三字经》:

要乘车,乘客车;上车后,勿乱动;车行中,要坐稳;头手身,不外伸;

要下车,等车停,未停稳,勿跳蹦。唱欢歌,回家门

3、自行车安全要知道

(1)学生讨论:多大年龄可以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应注意的问题?

(2)看图片学习自行车安全常识

(3)学习书中“瞭望塔” 了解自行车尾灯的功能.4、游戏:《乘坐汽车去北京》,结合建国60周年大庆,增强爱国情感。在模拟乘车中练习掌握乘车安全常识。(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1、总结安全乘车所需的常识。

2、想一想:你会骑自行车吗?骑车时应注意什么? 当堂检测:

1、在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然后再()上车。

2、车辆行驶中,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分()。

3、乘车时应把垃圾放进公交车上的()或用()装起来,下车后扔进垃圾箱里。

4、乘车时不能携带()、()、()、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5、我国法制规定:不满()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篇3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乘车安全(一)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情景表演,知道乘坐公共汽车时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并能严格遵守。

2、阅读幼儿用书,了解乘坐小汽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和两名幼儿排练情景表演(或者与配班老师手持木偶表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哪些车?乘坐公共汽车、小汽车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些什么呢?

2、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公交车上”。

(1)情景表演第一部分:

① 妈妈:有一天,我带着两个宝宝坐公交车。

②小女孩:妈妈,人好多哦,真挤呀!

③ 妈妈:人很多,所以我们要排队哦,一个一个上车就不会太挤了。

④旁白:小男孩坐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东张西望。

⑤小女孩:在公共汽车上要像这样坐稳,扶好,不要乱动哦。(两个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手把住前方座位的扶手。)

⑥妈妈:姐姐说得对哦。扶好扶手,这才是会保护自己的好孩子。(两个小朋友开心地笑着。)

⑦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怎么上车的?不排队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小男孩在座位上干什么了?这样做会怎么样?

(2)情景表演第二部分:

①小男孩(把手伸到车窗外指着路边的风景):妈妈你看,路边草丛里开着花。

② 妈妈(把小男孩的手拉回来):不要把手和头伸出车窗,这样很危险。

③小女孩(从兜里掏出棒棒糖,自己拿一根,给了弟弟一根):我有棒棒糖,给你一根。

④妈妈:汽车在开动的时候,吃棒棒糖、糖葫芦这样的食物很危险。

⑤旁白:白马公园到了,请乘客们下车。⑥妈妈:等车停稳后再下。

⑦教师:刚才小男孩干什么了?妈妈怎么说?小女孩拿出棒棒糖准备吃的时候,妈妈说了什么?为什么乘车的时候不能吃棒棒糖呢?

(3)教师小结:乘坐公共汽车时,要排队上车,不要拥挤。在车厢里不要跑跳,因为车在行使中人容易摔倒。不要把手和头伸到窗外,因为旁边可能会有其他汽车经过,撞到头和手,很危险。在车上不要吃棒棒糖,糖葫芦这些中间有细长棍棒的食物,万一紧急刹车,棍棒会刺破喉咙的。车到站以后,要等汽车停稳再下车。这些都是乘坐公共汽车的安全注意事项,小朋友们一定要记牢,要做对。

3、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乘坐小汽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小汽车吗?坐小汽车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2)小朋友坐在什么地方?这个特殊的椅子是专门为小朋友们设计的。它可以更好地保护小朋友们的安全。坐在这个椅子上也要请家人帮忙扣好安全带哦。

(3)如果小汽车里没有这样的儿童专用坐椅,该怎么坐呢?(引导幼儿讨论,在幼儿讨论后教师可进行总结:要在汽车的座位上坐好,不要乱蹦乱跳,同样要请大人帮忙系好安全带,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

(4)坐小汽车时,上下车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车门,千万不能把手放在车门缝的旁边,防止夹伤手指。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下车的?他的手放在哪里呢?

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我们班开展安全活动——《乘车安全》。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讨论:乘车应注意什么安全?由于这种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这一话题一展开讨论,幼儿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的乘车经验。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乘车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借此契机,我利用幼儿的椅子,组织幼儿玩《乘车安全》的游戏,我当司机,把幼儿的椅子排成两排当公共汽车的座椅,游戏时提醒幼儿乘车时应注意什么安全,这样的游戏把幼儿的激情顿时提高起来。游戏中,幼儿既体验了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乘车的安全,整个活动效果非常好。

学生乘车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长您好:

近一段时间,我省部分中小学的学生乘坐无证无照黑车在上、放学途中车辆肇事,导致了多起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为了孩子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特呼吁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1、严禁让孩子乘坐无牌、无证、不具备接送孩子资格的“三无”车辆和超员、超载车辆。坚决拒绝乘坐各种货车或农用车上学、放学。

2、建议您不要让孩子乘坐小面包或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上学、放学。

3、假如您家离学校不远,建议您鼓励孩子步行上学、放学。

4、学生确因需要乘车,请家长一定要为孩子选择资质手续完备、保险齐全、行车守法的正规载客车辆。

5、经常教育孩子①自觉遵守纪律②不在车内打闹③严禁在车辆行驶中将身体探出车外④在车子停稳后再上下车。

6、家长必须与车主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

7、发现有不合格的车辆接送学生,真诚地请您及时告知学校或交警队。尊敬的家长,孩子的安全是您和我们最大的牵挂,交通安全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维系着您一家的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确保学生的乘车安全,希望家长密切配合、自觉抵制超员、“三无”车辆,为孩子的安全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

最后祝愿您全家平安幸福!

莱芜市实验小学学生安全乘车承诺书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上下学,我们保证按照学校的要求,采取绿色出行方式,不乘坐无牌、无证或证件不齐、无安全保障、无校车安全标识的合租车辆,不坐超员、超载车辆,不坐病险车辆,不坐货运车辆和其他非运营车辆。

家长签名: 学生签名: 年级: 班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莱芜市实验小学

乘车见闻七年级日记400字 篇5

星期一的早上,一辆六路公共汽车从远处飞奔而来,人们争先恐后的上了车。

人们常说应该尊敬长辈,然而老人也应该尊敬与爱护晚辈,“我是一个老人,你们不应该给我让座?”一位老人扯着嗓子大吼着。这原本很小的公交车里回荡着老人的声音。

“对不起,我们并没有不尊敬您的意思,只不过他刚做的手术出院,不方便给您让座。”一位年轻的小姑娘说着。

老人不给他们解释的机会,一拳头打在了那位年轻男子的身上。那个小伙子捂着肚子,坐在地上。年轻女子见状就慌了。对老人说:“那这个座位,我们不坐了,让给您,别打了,好吗?”她都快要哭出来了,老人冷笑一声说:“这个座位我也不要了,但是我必须替你们的父母教育一下你们。没家教!”老人不领情,反而变得变本加厉起来。老人的举动引起了公愤,但因为他是老人,大家都只能假装没有看见。

“我是长辈,你们在我一上车时就应该给我让座,我一个老人站着也不方便,”老人说着,女人抽泣着点头。这个老人真的是无理取闹,他真的`不觉得自己很过分吗。我默默的想。

一路上老人还在喋喋不休的说,那个年轻男子面色蜡黄,女人不断的抽泣着。这是老人突然说:“怎么,说错你们了?我说的很对,你们要知错就改。”年轻女子连忙点头。

年轻男子还没有痊愈的伤口,此时逾发的疼。中途这年轻的小两口就下车了。现在老人还在不停的,嘴里嘟囔着。

《乘车》教学设计 篇6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1) 2+7-8= 2+4+9= 8+9-10= 9-8-1=

3+9+6= 7+8-4= 6+7+1= 10-6+7=

(2) 27-7+10= 28+8-30= 8+17+20=

36+7-20= 96-6-90= 54-8-30=

2.笔算下面各题.

二、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公共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你们经常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吗?那么当公共汽车到达一站时人数会发生变化吗?

生:是的,我经常乘坐, 当公共汽车到达一站是人数会发生变化,因为每到达一站时都会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乘客.

师:谁能说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当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时,车上的人会增加;当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少时,车上的人数会减少.

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车上原来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师:看图,说说这幅图中车上的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多了还是少了?

学生讨论.

[点评]: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三、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上车19人,下车的有27人,下车的比上车的人多,所以现在车上的人数比原来的56人要少.

(2)车上原来有56人,下车27人,就用56减27,又上车19人,再有56减27的结果加上19就是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车上原来有56人加上上车的19人再减去下车的27人,就是车上现在的人数.

2.演示算法.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竖式算一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板演

[点评]:在计算方法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提倡算法多样化.

师:同学们,你们也自己试试用这两种方法算算下面两道题:

学生试算

85-49+27= 56+42-69=

四、课堂练习.

1.看看下列竖式毛病出在哪?

问:同学们,你能把他们改正过来吗?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点评]:在这个练习中,不仅让学生注意到计算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还让学生注意到在竖式格式上的问题.

2.练一练

(1)出示图片.

题目:星星合唱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了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学生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68+25—39= 92—47+36=

3.思维训练.

跳绳比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 数

小 聪

24

30

90

小 明

29

29

94

小 亮

26

30

(1)前两次比赛结束时,小聪共跳( )下,小明共跳( )下,小亮共跳( )下.

(2)第三次比赛时,小聪跳( )下,小明跳( )下.

(3)小亮获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 )下,他第三次可能跳了( )下.

注明:教师应让学生先讨论,弄懂这个表格的意思,再填空.(3)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因此答案是不唯一的.

[点评]:这个练习先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安全乘车教学反思 篇7

安全乘车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安全意识特别薄弱,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不正确的乘车方法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学会正确安全的乘车。本次学习时,通过一些不正确乘车图片,以及造成伤害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可能造成的悲剧,加深学生的印象,明白不正确乘车的危害,然后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安全乘车方法,让学生总结出怎样安全乘车,应该注意什么。课堂上学生表现的都很积极,能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安全没小事,后期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安全教育。

乘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篇8

(“乘车”第二课时)

阳山县阳城镇中心小学 欧琼花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4页“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平台、课件、练习题。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巩固旧知 1.出示连加连减算式。

25+36+17= 64-39-18=

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25+36+17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64-39-18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减。

2.引入新课

在复习题后面两道算式的下面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25+36-17= 64-39+18=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题和复习题中的算式有什么不同。3.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出示课题:加减混合运算,全班齐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师:这两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请你任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想办法进行计算。一会请他做小老师教教大家。

(2)请学生到黑板前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写出计算过程。(3)教师进行总结。(4)同桌互相说计算过程。

(5)比较加减混合运算题和连加、连减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⒉ 练一练,加深理解。

出示 85-49+27= 56+42-69=

学习新知后,马上出示式子,进行计算练习,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熟练度。

(1)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交流。

(三)在活动中巩固新知

出示番禺百万葵园、动物园图片。师:同学们去过番禺百万葵园、动物园吗?

不管有没去过,今天我们就一起乘车去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好吗?

在“加减混合运算”前板书:乘车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在玩的过程中记得把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

1、多媒体演示公共汽车开动,到达“百万葵园”,有乘客上下车的情境。画面配音:各位乘客大家好,这里是火车站开往动物园的101路公共汽车,现在车上有乘客56人„„百万葵园站到了,本站下车27人,上车19人。

(1)师:画面中的情境大家看清楚了吗?你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车上的乘客和刚才的56人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2)那么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你能写出算式计算出来吗?

(3)交流学习、订正。

直观演示,加深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算法。

2.草地上,小芳和她的狗狗在吹泡泡。小芳吹了68个,狗狗吹了25个,爆了39个。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2)独立列示完成。(3)交流订正。3.蝴蝶采花

师:看,葵园里的花开得可真漂亮啊!春天里,美丽的蝴蝶正忙着传播花粉呢!每一只蝴蝶应采哪一朵花呢?请你把蝴蝶身上的式子算出得数,告诉它应该飞到哪朵花上吧!

48+32-16 93-69+25 87-32+45 56+21-18 49 39 64 100 分小组完成并汇报,教师表扬答对的小组,并给他们“拍照”留念。

4、接力赛跑。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下一站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瞧!动物们正在进行接力赛跑呢!一队是老虎队,一队是狮子队,哪队会赢呢?可是有些粗心的动物连身上的号码都忘记写了,请你来帮帮它。男同学做狮子队,女同学做老虎队,在发下去的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哪队赢了?为什么?

(四)拓展

今天玩得可真累啊,动物们也要休息了,我们乘车原路返回吧!出示幻灯片,车上有47人,百万葵园站到了,本站下了一些人,又上了一些 人,车上还有38人。

接着出示问题:想一想,可能下了多少人,上了多少人呢?小组讨论、合作,写出你的算式。

47-()+()=38 47-()+()=38 „

(五)全课总结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A4白纸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主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课室。

“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课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车子哪里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图1: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2: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3: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教师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教师鼓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绘画,同时细心的添画细节部分,丰富内容。

活动延伸:

1、展示幼儿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在交通安全模拟城,组织幼儿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教学反思: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一年级《乘车》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乘坐汽车时不随意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注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及时呼救。

3、积极参加活动,感受户外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男孩被困车内的照片;

2、节奏儿歌《宝宝坐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

(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

(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

2、幼儿都高兴地讲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

1、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该怎样做?在乘坐小汽车时怎样做才更安全?

小结:开关车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意开关车门。

如果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没有,就要提醒爸爸妈妈把车开的慢一点。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

提问:汽车里这些按钮你认识吗?他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坐车的时候能随意动这些按钮吗?为什么?

小结:汽车里的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小朋友在乘车是不能随便乱动按钮,千万不要干扰爸爸妈妈开车。

三、请你帮帮他。知道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小男孩被锁在了汽车内,车里又热又闷,小男孩满头大汗难受极了。这时候他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帮他。

与幼儿讨论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小结:我们一定要提醒妈妈爸爸,不要把我们独自留在车内。如果被困车内感觉不舒服,一定想办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车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儿歌

爸爸开汽车,宝宝不淘气,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安全坐汽车,宝宝数第一。

四、做游戏《宝宝坐汽车.》

教师:我是汽车小司机,欢迎小朋友们来乘我的汽车。

坐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们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老师做司机,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们开车了,小朋友一起唱儿歌《宝宝坐汽车.》

爸爸开汽车,宝宝不淘气,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安全坐汽车,宝宝数第一。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现在幼儿缺乏安全乘车常识,家长也缺乏孩子安全乘车常识,因孩子乘车引发的伤害事故屡有发生。我们不但要教育幼儿安全乘车,更应该通过家园共育教育家长照顾好孩子,家长文明驾车,孩子安全乘车。

上一篇:质量工程师自我评价下一篇: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