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随笔

2025-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教学随笔(通用8篇)

英语教学随笔 篇1

一是趣味识字法。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泪”字,编成“水从眼里出。”再如:教学“告”字,编成“一口咬掉牛尾巴。”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二是编故事识字法。

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通过这样一个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了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三是比较识字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来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方、仿、访、芳、坊、妨、房,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的比较,编成儿歌帮助记忆:“有人仿佛的仿,有言访问的访,有草芳香的芳,有土作坊的坊,有女妨碍的妨,有户房子的房。”这样把一些形似字放在一起就好记多了。

四是表演动作识字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教学“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抱”字,先想一想抱的动作,然后再做一做,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抱”是用(手)抱,所以是手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五是熟字带生字识字法。

有些生字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减一部分的方法来帮助识记,如:日加月是明,月加月是朋,日加生是星,功减工是力。这样,学生通过熟字来学习新的生字,使其在今后的文字应用上也不会发生混淆了。

六是结合生活识字法。

汉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的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如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阅读课外书、观看街道旁的广告语、门面的招牌等,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英语教学随笔 篇2

1.1 学习外语与情意的关系。

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 又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学生在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中伴随着传递情意的活动, 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组成一个整体。情意的产生受学习外语认知活动的影响, 学习外语的认知活动能促进情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初学外语时, 会产生一种好奇心, 好奇心不断获得满足, 从而产生求知欲;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 进而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断增强, 并与崇高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和强化, 可提高兴趣, 从而形成认知兴趣。因此, 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 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但是, 当前有些外语课堂教学还未把情意目标提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 或者有意无意地把它忽视了。

1.2 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 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 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 在学习了“天气预报”这一课后, 我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自由对话, 还找来多期China Daily, 让学生参阅天气预报这一版进行对话。学生在自由交谈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扩大吸收了书本外相关的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 在交际活动中还提高了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的能力, 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

2. 重点抓单词记忆。

2.1 每天每一节英语课之前找3—4个同学在黑板上抄写20—30个单词, 包括词形、音标、词性、词义。

负责抄写的同学是老师在前一天布置好的, 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在字母表中找出重要的难以记住的单词, 同时这些同学要负责领读各自所写的单词, 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要参与抄写领读。这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记忆单词的兴趣, 大家都认真负责地找难词、重点词, 在课堂上很积极, 大约10分钟即可记住20—30个单词。老师随堂检查, 检查方法有用擦掉英语让学生说出汉语或者擦掉汉语让学生说出英语这两种。这种方法在提高了单词复现率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2.2 用教案当堂测试。

教师提前准备好单词教案, 每一节课前发下。给学生5—8分钟的时间填写教案, 给出汉语写英语, 给出英语写汉语。另外找两个同学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 下面的同学默写完之后, 立即对照黑板订正答案, 错词马上予以改正, 多写、多读几遍, 就能牢记在心。这种方法把读、写、记有机结合在一起, 调动身体的各个官能参与记忆, 记忆效果好, 省时省力,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好学案。

2.3 十分钟单词强背。

每一堂课给予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背两页单词。遇到熟词、易背之词就一读而过, 遇到难读、难背之词在做标记的同时, 一个词连读三遍。再回头读第二遍时, 让学生只读做标记的词。这种方法属于泛背, 只管输入词汇而不管记忆效果。它的好处在于所记词汇量大, 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对该单词重复记忆。它在节约时间的同时, 扩大了同学们的词汇量, 提高了单词的复现率。

3. 用自己的行动结果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

在高三教学过程中, 学生考试就像战士训练一样频繁。在每一次考试后的查卷评卷工作中, 每一份被我批改得“红红绿绿”的试卷, 每一个专门用于评卷而精心制作的课件一次次地感动了他们。尤其是作文部分, 每一次, 每一份, 每一篇, 我都仔细批改。在评讲作文的时候, 我摘抄了不少同学的优秀句型供他们欣赏朗读, 一句一句地打印在课件里, 在精彩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示出来, 后面还附上该优秀句型的作者的班级姓名座位号。真实的句子, 熟悉的名字,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从下一次考试作文中可以看出, 仿写性很强的他们是受益匪浅的。有一次, 查作文的时候, 我发现不少同学错误地使用了“Only+状语”这个倒装结构。这可是一个我不止一次强调过的问题。于是, 我把几种典型错误的句子原原本本地展示在课件上, 当然不忘附上作者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并要求他们自己纠正。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一笑, 我知道他们肯定对此错误是印象深刻的。对于像succeed, success词性混淆、句型there be sb.do/did...这种惯错, 我总是想尽办法、变着花样让他们记忆犹新, 降低他们再犯错的可能性。每一次考试, 查卷、评卷、做课件, 花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我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学生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付出的这些心血, 内心非常感动。曾经有个学生在我讲完试卷后对我说:“老师, 您让我很感动, 谢谢您的认真;老师, 您又让我很羞愧, 我这个高三学生居然还比不上老师您认真。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听了学生的话, 我非常欣慰, 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至少我的这种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行动结果感染到了学生, 使他们意识到了高三学生再也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了。

4. 加强研究, 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随笔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Let’s do指令

一、教学目标

学习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我定的教学目标是:sheep,cow,hen,goat,horse,lamb几个单词要了如指掌,其复数形式要懂得;“What are they?They are ...”句型能在课上课下熟练应用;要善于提问、敢于开口,在小组活动中要积极踊跃。

二、教学设计

知识滚动,以旧带新,分散难点,关注重心,短语交流,对话问答,提倡实践,学以致用。

三、教学手段

利用游戏、悬挂彩图、播放动画,创造语境,丰富课堂,加强练习。

1.Warm up

①Free-talk:温故知新,为新知铺垫。

②演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2.Presentation

①通过PPT呈现单词,让学生看图猜想,熟悉“What are they?They are...”句型,和Let’s do 的指令一起学习。

设计理念:让英语学习充满韵味。

②Game:What’s missing?

设计理念:巩固单词。

③牢记单词,sheep,goat,lamb;巩固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一起学习Let’s do的指令;练习“sheep”。

设计理念:加深单词“sheep”的印象,铭记在心。

④唱演交融。巩固Let’s do的指令。

设计理念:听、说、做三位一体,形成同步理念。

⑤Game:Guess what are they?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复习新知。熟悉句型“What are they?They are ...”

⑥Finish the exercises

设计理念:检测、抽查、摸底。赞美优秀,鼓励落后,带动全体。

四、总结

小学生年纪小,单词易忘,句型模糊,掌握不牢,教师必须利用歌曲、游戏、视频课件、彩色图片等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心理疲劳,要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完美到位,操练句型要深入;教师教学语言要轻松优美,口气柔和,动作到位;必须不断改善教学,让课堂生机勃发、春光熠熠。

英语教学随笔 篇4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教育教学中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谈何容易。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使每一节课都精彩”却是有些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与其望洋兴叹,不如放平心态,扎扎实实,向45分钟要效益,使学生在课堂中对英语产生兴趣并且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作为一名步入教育行业近五年的青年教师,在刚刚送走第一届毕业生之际,回顾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历程,浅薄之见如下: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 “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英语教学内容枯燥、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存在着消极怠工的行为倾向。其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多等。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思想日渐成熟的他们,在学习中定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考虑到县城初中生的英语实际掌握程度,全英教学模式对学生们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少说汉语,以英语为主体,利用肢体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与学生交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对于非母语的学生学习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是必要的。可通过课堂表演来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也要鼓励孩子们尽可能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尊重每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相应的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功、合作发展。关注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正确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为他们进步的基石。

四、钻研教材,潜心与书本对话

绥化市中考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本的考查。所以我认为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研读英文课程标准,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心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五、充分解读学生,尊重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备课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比如:这个班学生活跃而且好表现,那个班的学生文静而不爱表达,那么备课时教法上就要?^别对待。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要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不仅如此问题难度要有一定的梯度,提问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广泛参与其中。

六、精心备课,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预案

教参仅供参考,他人的教学设计也有其针对性,生搬硬套必然会导致课堂有效性低下。所以精心备课,设计教学预案尤为重要。教学设计要能体现施教者的独特见解和课堂组织的思路,目标明确,教学可行。总之,教学方案要经过自我设计,服务教学。网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让即将实施的任务活动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尽情的表演,教师只需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和引导。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千万不可越俎代庖,使学生丧失主体地位,被动学习。教学上可根据课文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切入方式,如简单的阅读课文完全可以不设计任何问题,让学生按照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的环节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此外,对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赏识。教师要制定课堂激励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这门功课。

八、重视课后反思,以便总结提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当看到那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在进行总结提升时,我心想作为青年教师,更要在自己的各个层面上反思不足,以便提高。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之余,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延伸。勤于反思,将会对未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英语教学随笔 篇5

一、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借口作业太多,或读了也会忘记而不肯花时光去背。

二、相应的一些配套练习,独立完成的学生不多,而大部分的学生依靠抄袭答案。尤其是选折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选哪一个就选哪一个,根本就不动脑筋思考。

三、课堂上不懂得记笔记。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抄抄黑板上教师所板书的资料。

四、课后阅读量少得可怜。尽管一再强调每一天至少课外阅读一篇文章。可是这个作业就是没有人能够自觉完成。

五、缺乏举一反三的本事。

针对以上这些情景,我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的学习要自觉,要主动。第二,让学生明确每一天都必须花必须的时光读英语。第三,让学生灵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学习要讲究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仅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不容易忘记。最终,暂时放慢教学进度,试用学生的眼光来调整教学计划。

小学英语教学随笔 篇6

从我跨专业那天起,从我第一次向学生说:“hello,class,”开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成为出色的英语老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英语?在这几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如下几点:

1、角色的转换和表演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闪忆化,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课文和对话的内容不易记住和掌握,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直观化、趣味化。那就是最直接的表演化。一要精心挑选和设计一些英语教学游戏,如教学is ths you r/his/her.....?句型,我设计了一个“looking for the owner”游戏,每次让一个学生先出去,我从另一个学生哪儿拿一件东西,然后让出去的学生回来猜东西的主人,学生猜时要用is this your/his/her...句型来问,其他学生用yes/no回答,能最快找到主人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二是把音乐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增强记忆力。如《abcsong》、《good morning to you》等三要运用新颖奇趣的谜语、故事,诱发学生兴趣,如让学生合上书,注意观察我的口型变化(不发音),判断我说的是那一个词,最先说对者为胜方。四是让学生参与设计表演,让每一位学生随着朗读或者音乐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再配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这样效果很好,学生英语趣味性加强了。

少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适当的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小组间竞争赛、男女竞赛、自由组合赛、个人挑战赛等方式,即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竞争中合作意识。如:问题接力竞赛、单词模仿赛、朗读比赛、动作猜单词、口型猜单词等方式。

怎样做好低年级英语教学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那么,学生原有的兴趣和想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吸收直接教学法的长处,重视情景教学。

孩子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时,我通常采用的直观情景有实物、图片、头饰、玩具、简笔画。如在教学习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单词时,直观的实物出示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直观的演示与比较,学生才会迅速领会掌握;如教水果类单词apple、pear、banana、melon等时,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在教动词sing、dance、draw、write等时,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有关的英文单词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这样排除了母语作为中介,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利用母语的心译过程。

同时,教师正确的身势语也是重要一环。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直观情景,伴随着老师讲话而产生的语气、姿势、表情,有着强烈的解释性和提示性,它不仅有助于老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是排除母语为中介,把事物与英语直接连接的有效手段。如在进行猜谜游戏时,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肢体语言进行表演,然后请另外的小朋友们通过肢体语言猜出是何物。从中,小朋友不仅培养了表演的才能,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英语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应该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过课堂表演来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并且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也要鼓励孩子们尽可能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反馈信息、即时巩固。英语的听、说训练一定要做到反馈及时。在教学中,学生对刚学的内容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时巩固,不仅会很快遗忘,而且会使学生在听、说中的错误与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至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关注学生情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

氛围

1.尊重每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相应的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功、合作发展。

3.关注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正确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为他们进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2.结合语言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运用来深化学习。

3.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各自的不同状况进行查漏补缺。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4、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越高。如:记单词应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景,也可采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及派生词、衍生词等“葡萄式”记忆法

实行激励评价,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1.注重教师的客观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

2.重视学生的主观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分析,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对班上每一名学生负责。要特别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当他们出现学习困难时,随时帮助解决。

听说读写在英语中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听、说训练尤为重要,训练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内容与成年人应该有所不同。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

所以,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和完善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它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旧模式。我在教学中,经常请几人一组运用所学的知识表演,成效较大。例如我在教三年级unit2blet’stalk的重点句型“this is.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时,先创设birthday party的情景,b来到a的party上,a通过双方介绍让b与c互相认识。通过学生之间的策划交流和生动的表演,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境中学会了该重点句型,达到了人人能说的目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说能力。

a:hello,b.b:hi,a.happybirthday!a:thankyou!a:this is c./this is b.b:nice to meet you,c.c:nice to meet you,too.反馈信息、即时巩固。英语的听说训练反馈一定要及时。在教学中,学生对刚学的内容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但如果不及时巩固,不仅会很快遗忘,而且将使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与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至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因此信息反馈,必须及时。例如,在学完三年级unit2alet’sdo时运用竞赛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我说:“touchyoureye.”“touchyourmouth.”“touchyournose.”等,学生立刻做出相应的动作。当某个小组代表最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动作时,该小组可以得分。

实践告诉我,英语听说训练中,这几步是密切相连的,是一条有效途径。在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和对话,这样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学生问学生,就由单向到双向、由双向到多向,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材料,从而保证了听说训练的质量

总之,小学生好玩好动,好胜且好奇心强。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小游戏

闪卡游戏(将卡片藏在身后,忽然闪现,让学生猜是什么单词,just like : what is this ? 学生: apple)

2.拍卡游戏(将字母或名词做成卡片,每个学生都拍打卡片,并读出所拍打卡片的名字)3.示范性游戏(故事性的英文游戏,可以让学生实际 演练,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印象性)4.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可给予sticker的奖励,具有一定的刺激行作用 5.自己做动作,让学生猜你表演的什么,(如做stand up ,sit dowm ,come here ,go back)

6.大小声游戏,你读时大声,学生就读小声点,你小声,学生就大声的读出来

之一:大家初次见面,需要认识和沟通时,设置一个小游戏 游戏程序:1.按高矮个分两队,其中高个子一队的人多些

2.人少的围成一个内圈,人多的围成一个外圈,形成面对面的阵势 3.开始的口令一下,要求所有学生顺时针开始转圈

4.停的口令一下,要求所有的学生开始用规定的英语介绍,即外圈的学生问他/她对面的学生:hello,what’s your name? 被问着回答:i’m „,what’s your name? 5.如此进行下去。

游戏场地:空间大的教室,最好没有桌椅板凳(或者桌椅板凳放在教室四周,中间形成一个空场地)或者是操场

活动进程:开始时时间间隔要长一些,给他们留足够的时间去提问,随后口令越来越快。

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短时间里熟识起来 2.让在玩中,练习简单的英语

之二:回顾字母歌,规范字母的发音及书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ow you know your a b c everybody say with me 活动场地:一般教室

活动目的:1.通过简单的字母歌,加强英语的学习2.找出学生起步点的差异

之三:感受疯狂英语的手势,点到为止

|eu| 的发音练习:i know, you know.i know that you know that i know.大小声练习,快慢速练习|ai| 的发音练习:引出歌曲

fly fly fly your kite high in the sky

两极分化现象

分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师生两方面,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是从兴趣出发,随意性和方向性程度大。他们学英语只是一阵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丧失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不思上进,导致成绩直线下降。

2、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记单词,死记硬背;练句型,生搬硬套,不注意语言环境;写句子不遵循英语习惯,强行汉译英逐句逐词对译等。

3、学生不了解学习英语的关键和要点。不少学生误以为,英语是知识型、理解型的课程,仅满足于老师讲的内容听懂了,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实践练习上,所以就无法形成语言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就会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掉队。

4、学生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学习英语一定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逐步提高。单词学不好就无法组织句子,简单句掌握不好就难学复合句,听力差就不能说好英语。如果一段时期没有抓紧,连续出现缺漏,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就困难重重,掉队就难以避免。

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1、教师要善于调动和爱护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与教法,坚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在

教学中,教师要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要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所教内容。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讲课语言要生动,表情要自然,教态要和蔼,手势要恰当。

十二个月份的学习

教师说明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学习关于十二个月的单词,要求同学们会正确读出,并记住他们的缩略词形式;然后我们会做一些有关练习。现在请同学们在听完录音后进行小组学习,然后我们一起解决疑难词汇。

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学习,他们找出一些不会读或读不准音的单词。有:january,february,june,august,october,november,december。我把他们提出的词在我事先写在黑板上的十二月单词前做上标记,然后进行教学。但由于有些单词音很近这样的教学很枯燥,不一会儿,那几个调皮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怎么办?灵机一动,我告诉学生当老师小声读时,你们大声,相反就小声(这个操练游戏以前用过)。学生们马上同意了,结果他们很快就将这几个疑难词语的发音掌握了,而且课堂纪律也变得出奇的好起来。使我们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后的我不由得感慨,在淘气的孩子也爱做游戏啊,不是学生太闹,不爱学习。主要我们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强,教学手段一定要多样化,只要能设计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激昂生命,焕发内驱力,学生才能愉快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时,我对自制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放手”让其“自学”,并要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对有一定自制力、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给予辅导,组织他们一起学习;对自制力较差、知识和能力水平低的学生重点辅导,并组织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我鼓励学生之间一起学习、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在课堂中有意识的挖掘英语教学中的兴趣点

常听老师们这样抱怨:我花了那么多工夫,学生的成绩却不见好转,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其实,老师在抱怨的时候是否想到:你有没有想过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英语课中的兴趣点 ,就能大面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兴趣

小学英语教材课本中有许多色彩鲜明的彩图,能激起学生 的兴趣。如:book 2中间彩页 play a game,既有数字,又有图案,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完成数字教学后,教师可利用这页彩图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展活动,让学生找骰子掷,用不同的橡皮做不同的标志,掷到哪个数就用英语说出这个数字;如果掷到的数字单词要“四会”掌握再拼读一下,掷到图案说一说隐藏的数字,并用中文叙述图案内容,分析为什么要跳格与退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精心组织活动,引发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以教一组方为词:up、down、left、right为例。在教这一组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pin a nose on a face(贴鼻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缺鼻子的脸,再请一个学生走到黑板前,用布蒙上他的眼睛,让它贴出鼻子,台下的同学用这四个词汇来告诉他该怎么做。“up、up„”“down、down„”随着鼻子位置的变化,学生们调整着指令,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鼻子的正确位置。这样学

生既掌握了 up、down、left、right这四个词,又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际。这种活动,利用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富有动态的语言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趣味,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兴趣

这对英语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常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 ,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我们把全班分成四个组,每一组给他们一个名字,如monkey队,cat队等。每节课再复习,操练等各个环节穿插进行一些竞赛,小游戏。由每组派或抽学生参加,谁先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或者取胜,就得到一个小笑脸。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为本组增添光彩,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利用媒体手段,增强兴趣

实践证明,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模仿性强。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挂图,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巩固兴趣。比如教颜色,教师可用红色和黄色的苹果教red,yellow;用黄色与绿色的香蕉教yellow与green,同时复习apple与green,分别让他们尝尝红苹果,黄香蕉的味道,使他们记忆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觉得很新奇,很感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投影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视觉新感受;录音机的使用不仅令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vcd的使用将画面由静变动,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情景的把握,也是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课件的制作也成了家常便饭,可以自己随时动手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抓住“兴趣”展开教学,教师要找准一个最佳切入点,引发“静水投石”的辐射效应,使“兴趣”的挖掘和利用真正能起到以点带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写作能力

对于let’s talk和let’s read部分,在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的基础上,进一步让他们仿照对话或短文进行创编。老师在教授last weekend a let’s read部分时,要求学生以last weekend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上周末的小短文,学生们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不只局限于本单元学的这几个短语,如:有的同学用到了played computer games/played sports/played the piano等。在他们写作的过程中把旧知识又作了一下回顾,并对所学知识做了进一步延伸。

合理渗透语法教学

英语从四年级上册开始陆续出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几个时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把这些语法知识一条一条地讲给学生听,既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没意思,反而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以听说领先、小组讨论归纳的原则。等到学生在口头上基本掌握时,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后由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语法结构的归纳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时态的基本结构。适当的语法讲解对于学生对付考试里的一些语法题有帮助,适当的语法讲解也为中学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中的几个知识面

1、词汇教学

a、利用媒体图片呈现,融词汇于会话教学。语言与词汇的教学本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过直观图示的辅助,语言以旧带新,在旧语言中学习生词,练习新语言,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有利于语言学习效率的提高。

b、充分发挥tpr的优势。结合与的内容与形式,让强劲的节奏、动作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他们在对各种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

c、利用游戏学习词汇,成功地创设信息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想象力,激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在兴奋刺激的游戏中有利于语言的自然习得。

﹛1﹜巧用课件呈现家庭照片,让学生用英语猜等等,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再点击显示答案,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并给猜对的学生所在组加分。

﹛2﹜、教师也可以把词汇教学图片一张一张反贴在黑报上,让学生猜。也可以利用课件来完成此项活动。

﹛3﹜

“眼明手快”找单词竞赛:a、学生分小组把单词卡片放在桌上,老师说一个单词,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把单词举起来。b、老师把单词贴到黑板上请学生拿着工具快速敲击报出的单词。

游戏。老师说:“somethingisbeginningwith“t”.whatisthis?”请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来并说出这个单词。

游戏。在黑板或者桌上放单词卡片。调换卡片位置,说说有什么不同等等。

﹛4﹜白菜、青菜、萝卜蹲游戏。﹛5﹜刘谦演魔术的启示。会话教学

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用英语来交流。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主情景分解成各个分场景,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围绕主任务活动设计一系列子任务活动让学生用所学语言来完成,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制作一些头饰道具辅助表演,效果更佳。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第二单元第四课时。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已有语言知识基础上灵活组合,扩展会话,在创造性的表演中发展语言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let’sdo和let’schant.部分

本部分在let’slearn中提级过,可以作为对单词的复习,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指令的意思,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也可以在课前活动用它来热身。此部分活动形式如下:

1、要求学生在听到老师的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2、学生听录音或教师打乱次序说指令,边听边指着书中的图。

3、老师做出某种动作,让学生来猜接下去的动作意图,或老师说出某种指令,让学生来说、做指令的后续动作。

故事教学

趣味故事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还起到了扩展语言的作用。故事教学可以以看图——猜图意——听故事——模仿(配音、角色扮演)——扩展语言、演绎故事的顺序来进行。

chainstory按参观顺序,介绍学校。或通过时间显示,表达一天的学校生活,或与对话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依次轮流介绍自己学校的某个地方,全班几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扩展故事,做学生小故事册。字母语音教学

在小学低、中段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常常领着孩子们快乐地走过这些“绿色小路”,欣赏语音花园里的“神奇音乐”。

1、在歌谣中感悟。如: ⅰaaa/airereare/z[/ there‘sacat,oh!freshair!wearsahat,it‘severywhere.sittingonamat,oh!itisahare.watchingarat.it‘sonthesquare.2、在歌曲中欣赏。

3、在游戏中体验,如:

拔河比赛:将全班分成两组,学生甲头戴含b/b/音单词的头饰,学生乙头戴含d/d/音单词的头饰,甲对其他学生说:“i‘m‘boy‘.comeonourside.”乙对其他学生说:“i‘m‘dog‘.comeonourside.”这样,手持与b/b/相同音素单词卡的学生便来到学生b/b/的身边,手持与d/d/相同音素的单词卡的学生站在d/d/的身边,“pull!pull!”。这样的智趣游戏,在语音巩固时随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另外,猜一猜,涂一涂,连一连,描一描,访朋友,找邻居等游戏都可以闪亮登场。

4、在绕口令中探索,如:

adog,afrogandadollareeatingsomehot-dogs.5、找字母的缩写,如:

(1)用学生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知识学习26个字母名称音,如:衣服大、中、小号及特大号为l、m、s、xl,乐曲调:a、b、c、d、e、f、g;ok表示同意;m是米,cm是厘米,ft是英尺,kg是千克,t/tn是吨;ic、ip是磁卡;cctv是中央电视台;cd是光盘;方向:东—e,西—w,南—s,北—n;等等,培养小学生音、形、义联系的习惯。

(2)将字母按其发音规律来分类学习/ei/aahhjjkk /i:/bbccddeeggppttvv /e/ffllmmnnssxxzz /ai/iiyy /[u/oo /ju:/uuqqww /b:/rr 文化意识渗透 a.词汇中导入文化

英语词汇的无奈何内涵也是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习语、谚语和格言等都来自成语典故、文学名著等。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来龙去脉,以便他们理解其深刻内涵。例如,在教学颜色的单词时,可告诉学生们以下短语的意思:awhiteelephant(奢

侈品)、ablacksheep(拖后腿的人)。

b.歌曲中导入文化

歌曲、儿歌等体现了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将他们融于英语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到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

c.主题活动

在西方一些节日来临之际,如christmasday,children’sday,mother’sday,easterday等,教师可组织学生们搞一些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西方的节日文化。此外,也可以按目的语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行为礼仪等开展一些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

教学感悟与启示

我在英语教学中感觉到,孩子们的听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我经常在“freetalk”里与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从最简单的“howareyou?what’syourname?how’stheweathertoday?”到“whatdayisittoday?whatdoyoudointhelibrary?what’swrongwithyou?”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得出来。然而当让他们指着读课本时,却只有少部分孩子能认读出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只能看图读单词,离开了图片和教师的提示就无法认读。或者能读出单词却不知道意思,也有的孩子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却不知在谈论什么,比如:三年级的孩子我问“howareyou?”他们能回答“fine,thankyou.”问是什么意思,大部分学生都哑口无言。虽然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教师尽量不要求学生翻译,但是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连意思都不知道,又何谈英语思维呢,孩子们在死记硬背、在跟老师鹦鹉学舌,又怎么能学好英语呢?所以认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目标之一。

一、课前预习,初步认读。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学完新单词后用1至3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预习,要求:

1、这课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2、你会读的是哪个单词、那个句子或哪部分。

3、新单词在课文的哪里(强化单词的认读及运用单词)。

4、这篇课文你认为最难的是哪一个句子或那部分。长此以往的教学,既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也提高孩子们的认读能力。

二、自主思考,体会认读。

在教学单词时,不是一来就老师读,孩子们跟读,而是出示图片后,先想怎么读,在让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自己读出来,如果读对了要及时表扬,如果没有读对也要给予高度鼓励,鼓励孩子的勇敢。最后在听老师读,老师读的时候声音要轻、慢(2-3遍),让孩子们听清楚。接着就让孩子们自己读并进行纠正,之后同伴读,小组读,最后来检查。

三、运用板书,辅助认读

如在教学“eye”这一单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通过板书,使孩子们从视觉上理解eye的意思,孩子们对eye这个单词也记忆犹新了。fifteen

四、运用朗读,强化认读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指导孩子们朗读,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点读的习惯,让孩子们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效地输出。

五、布置作业,巩固认读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巩固认读,如让孩子们读一读,背一背当天所上的内容。

二)背诵检查应该常态化

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还没有将书写纳入其中,因此,我们的课后作业都围绕着学生的课文背诵展开。

三)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多采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评价,如对学生参与和完成课堂活动的情况多采用“good!verygood!wonderful!great!wonderful!welldone!”等,或使用教师用书后的zip和zoom的贴纸作为奖品。三年级上册的期末评价基本

不采用书面的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

教师可在教学中利用问候,课堂用语,教学内容等来帮助学生提高说英语的意识,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如教师在学生学习了一些日常用语后,可将日常交际用语和各个单元有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如问候:goodmorning!howareyou?–fine,thankyou,andyou?–i’mfine.what’syourname?mynameis„等。课堂用语gobacktoyourseat.hereyouare.readafterme等等。小学阶段的交际用语虽然简单,但学生在学习了一个阶段之后就能说上几句日常交际用语以及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这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成就感,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性。教师利用这种积极性,反复地进行训练,运用,创新。这样慢慢使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逐步从课堂过度到实际生活中。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继续遵循《英语课程标准》和人教社《英语》教材,贯彻“测试语言不出偏题怪题,加强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设计原则,着重考察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进一步强调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体现新课标理念,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现结合学生实际,对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一)、听力部分:I.考查10个单词的听音标号能力II.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判段能力。III. 考查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IV.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认读能力。ⅴ.考查学生对对话的理解能力。

(二)、笔试部分:ⅰ.考查单词的书写能力。ⅱ.考查10个单词的认读能力。ⅲ.情景会话交际能力。ⅳ.情景对话的运用能力。ⅴ.情景对话的理解能力。ⅵ.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认读理解能力。

(三)、试卷整体情况: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具体情况分析

从学生测试情况看,朗读课文和歌谣、语言交际、听音判断、听音选择、听音排序题成绩较为理想。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课文和歌谣,做到发音准确, 声音响亮。语言表达方面学生能够准确的用英语进行交际,语音语调正确,表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英语的学习已经基本入门。

(二)、存在问题

1、三年级学生没形成较好的答卷习惯。英语听力测试不同其他学科的笔试,不允许有丝毫随意性,学生必须全神贯注,跟上录音,才能顺利完成考试。然而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经历过正规的听力测试,随便张望、摆弄东西、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考试常规训练。所以低年级部分学生测试成绩不佳的原因不是语言知识掌握的欠缺,而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到位。

2、训练学生能力不到位,在真实的情境中有个别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初学英语应该越简单越好,会读说几个单词就可以了。可是忘记了,初学英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了解一些简单的拼读规则,学英语的目的是交流和运用,这些学生将受益终生。

根据此次抽考出现的种种情况,我认为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言功能的训练。词汇是句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汇的熟悉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单词的教学要做到词不离句。

2、根据小学生学英语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句型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抓住话题,联系语境,明确交际功能。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根本适应不了小学英语教学。

3、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要紧扣教材,“死文活教”,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达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的目的。

4、规范要求、强化技巧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传授知识要过细、全面,要求学生要从严,并对学生的作答技能进行规范化训练。

总之,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注重“双基”,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上多下功夫。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很多人会回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才是优秀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是的,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肩头也同样担着培养良好素质学生的重担。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敏锐地感知客观事物及现象、把握机会,敢于挑战并敢于进行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创设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英语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学习的一部分,因而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比单纯教授语言更为重要。教师只有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有待加工的零件,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健康的兴趣,掌握良好的学习规律与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学习如何学习”,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

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a、b、c,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竞赛激趣”。竞赛以其竞争性、主动性、灵活性与多

样性等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儿童喜欢活动的特点,每节课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在教字母时可以进行字母竞赛。教师用手指在空中写一个a,让学生猜并说出来,说的最快最正确的小组赢一分。为了调节气氛,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还可以用下巴、腿、手肘等身体部位在空中“书写”字母。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情景激趣”。主动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语言氛围,开展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知语言的趣味性。如在pepbook1的unit5:let’seat中教了cake,chicken,bread,frenchfries,hamburger,hotdog和句型canihavea„„根据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把课堂布置成一个小卖部,拿图片或实物来做买卖。学生就像在课外买东西那样:“hello!canihaveacake/hamburger/hotdog„„please?”“ok.hereyouare.”“thankyou.”“you’rewelcome.”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多讲英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情、动作、语音、语速的变化来推测揣摸教师的意思。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诱趣”“歌曲导趣”“故事引趣”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活跃英语课堂气氛。长此以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迅速形成。这无疑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

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而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观念束缚并忽视人的发展,势必影响学生潜能的开掘,遏制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保护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份锐气,满足他们的好奇和欲望,鼓励他们不要满足单一的答案,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愉

快与兴奋的成功体验。同时在课堂上的练习及回答应允许他们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当其说错、做错时,教师应首先肯定其勇气,再以诚恳的态度进行疏导,使其心悦诚服,从而避免挫击其积极性以达到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这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没有创新意识学生就无法进入创造性思维的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就是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展学生的新知识并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以丰富的知识积淀做保证的。教师应让学生感知到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技能、规律给予学生,让其记忆并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复习旧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学习单词时,指导学生回忆旧知识,进行近音、近形、近义比较。学习then就回忆pen、ten。又如lake就想like;those就想these;hill就想ill。再比如教句型theseare„„thoseare„„就回忆thisis„„thatis„„然后进行单复数的比较,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主”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表情运用的艺术(facialexpression)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体态语:学生答对了,老师极为高兴,笑若桃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学生答错了,老师也以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相反,如果脸部表情僵硬,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微笑的运用确实重要。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这一门外语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

微笑正好有此神效。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2、课堂“第二语言”--手势(gesture)运用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某一时刻下用手势语来表示教师所想要的学生参加活动的性质。如:在教英语句型时,指着自己的衣着或可能带有的教具,来教“thisisajacket/coat/map/bag/„„.”或者在教“heisnot„„”时就摇手,“heistall.”就用手量高处或者“sheisfive.”时,就伸出5个手指。另外,简单的手势还可以表示如“comehere!”(前伸一只手,掌向里,向着自己招动),“it‘sok!”(向上起拇指或做ok手势)等。再如在教小学生“car”时做开车的动作,教“watermelon”时做抱西瓜的动作,教“doll”时做抱着娃娃睡觉的动作„„这些,都使小学生觉得特别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同时增进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

让学生“能说会道”——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说能促进听、说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在四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传统教育下的很多学生,他能读会写,但到生活实

际中来,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说会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

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启齿”的心理

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口语课。但在口语教学初期,学生中往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羞于启齿”的“怯口”心理。有些生性内向、胆小的孩子在外语课上更是不敢发言,犹犹豫豫害怕讲错。如何在20分钟课堂教学中,打开学生嘴上的这把“锁”,让学生从被动地开口过渡到主动地说,大胆地练呢?对此,我作了一番探索。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学生情感这个内因,在教师情感这个外因作用下,产生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借助情感这个媒介,达到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比如在句型模仿的操练时,由于句子本身是个相对独立的交际语言结构,受语言内容、说话人情感影响,不少单词、词组在声调、读音上都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学生急于模仿、急于求成的心理干扰,在遇上发音有难度的单词和不易上口的句型时,就会产生模仿失真的现象,连续遇到几次模仿失真的现象后,学生开口的积极性会因多次的发音错误而受到挫伤,从而产生了“羞于启齿”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自己首先要克服焦燥心情,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去缓解课堂上紧张的纠错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理,消除紧张焦急、难为情的情绪,多用鼓励的方法,激发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如在三年级第二册第2课的1cdialogue中有一句对话为:what‘sthetime?许多同学都没有发准time中的[ai]音。根据这个情况,我马上变化了范读的语气,在集体正音的基础上分别用高、低、粗、细的不同声调,配合变化各种表情再次进行范读,一下子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难以启齿”的紧张情绪得

到了解除。不仅模仿time的音比一开始逼真,连对整句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上都模仿得维妙维肖,幽默的语调,使课堂气氛也一下子轻松起来。学生的各感觉器官都处于良好的接受和反映状态,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让人人开口说。

英语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造多种情景,让学生能听、能看、能触摸,完全置身于外语的环境中。这样把学习乐趣放在第一位,寓教于乐,才能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多开口练。教材本身最大特点就是采用“结构——功能法”,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借助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降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难度,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创造模拟出生活的语言情景,带着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语境中大胆练说,避免机械操练给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我在进行字母教学的复习巩固课时,我用一幅幅带有字母形状的简笔画建立了一个“字母王国”,配合了录音后带着学生去“字母王国”作参观,并请部分学生扮演字母这一角色展开对话:

a:hello,i‘ma.b:hi,iamb.a:nicetoseeyou.b:nicetoseeyou,too.a:what‘sthetime? b:it‘seight,whereareyougoing? a:tothepark.b:let‘sgotogether.a:ok.在生动有趣的作客参观途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既巩固了字母又巩固了句型,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充满好奇心新鲜感,从而从不愿开口到愿意开口甚至抢着发言。从老师要我讲到我自己要讲,引发了他们对学习英语极大的热情。

小学英语复习课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一直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如果复习这一环节做得好,教学效果一定不错。但在平时,只要一提复习课,人们会想到许多的篇子,大量的练习题.老师不辞辛苦的出题,判题,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这样的工作方法使得老师觉得疲惫不堪,效果不尽人意。于是抱怨学生不够投入,不够聪明.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厌烦学习,甚至放弃这门功课.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颇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效果不错.一、实践式

小学生天性喜欢动手,对于自己参与动手的东西,尤其感兴趣。他们总喜欢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因此,在三年级第一册书学完颜色后,我就给学生上了一节“美术课”。在课上我先要求学生把他们所带的颜料的各种颜色用英语说一说,并且同桌互相操练:whatcolourisit?it’s„.然后再由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guess?whatcolourisit?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方式继续复习颜色类的单词。等所有的单词都复习完了之后,让学生取出调色盘,并且出示卡片:red+yellow=?通过学生自己进行调色得出答案orange来。接着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色来得出答案:

red+white=?yellow+?=green?+?=purple ?+red=brown?+?=grey?+?+?=black 当然除了老师规定要调的颜色之外,我还让学生自己模仿老师进行调色,然后出题提问大家。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些颜色类的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复习了已学的单词,而且在学生自己调色的过程中还掌握了一

些其它颜色的单词,大大扩充了他们的词汇量。

二、.游戏式

将复习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如在复习词汇时,我采用活动a:lastletter(第一个单词的末字母是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这个活动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参与。游戏规则:学生1任意说出一个单词如:girl,学生2可以接lemon。学生3可以接任何一个以n开始的单词,但是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单词。在这种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在进行活动,要么想下一个单词可以接什么,要么考虑别人说的是否重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复习单词活动b:wordassociation(给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与这个单词有关的内容。)如food学生会出apple,orange,banana,pear,peach,等等许多的单词。

活动c:把所学的单词分类.如:让学生找出所学过的能通过形体表现出来的动词.例如:cry(哭),run(跑),jump(跳),dance(跳舞),sing(唱歌)等词.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做出这个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很清楚的记住这个单词,并且印象会非常深。

活动d:给一个单词,让学生画出相关的简笔画,让全班的学生猜这个单词是什么.如:河流,山川,拖鞋,袜子,苹果,小鸟,等等。这个活动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课堂气氛会很好。

活动e:从每一组找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教师说出一个字母,让学生写出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写出的单词越多越好,组里的其他同学可接替他写出更多的单词。写出单词最多的组获胜。

三、故事表演式

《燕子》教学随笔 篇7

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 我从画面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三方面, 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

一、画面美

《燕子》一文如画如诗, 那俊俏机灵的燕子似乎就在您的眼前掠过, 那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如在身边。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纸和彩笔, 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想象画燕子。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 之后再次画燕子。我让学生把自己两次画的燕子进行比较,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和学生将画面美归纳为这几个方面:

1.外形美。“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就跃然纸上了。

2.春色美。“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 嫩的叶, 各色鲜艳的花”, 这时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多么富有生机啊!

3.飞行美。“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有的横掠过湖面, 尾尖偶尔沾一下水面, 就看到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动作是那么轻快敏捷!

4.停歇美。“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无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这是一支多么美妙的曲子啊!

作者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同时也是由面到点的画面布局, 这就是美之所在。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

二、语言美

《燕子》一文, 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 鲜艳明快的色彩, 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文章第二小节结尾写道:“小燕子从南方赶来, 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我们都知道燕子是从南方飞来的, 但作者为什么不用“飞来”而用“赶来”呢?因为“飞”字只刻画了燕子来到北方的一般动作, 而“赶”字是采用拟人的写法, 不仅准确、传神地刻画出燕子飞的神态, 而且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般的烘托作用。

1.揭示了燕子候鸟的特点, “赶”字有“及时到达”的意思, 具有目的性、时间性。它告诉我们好像燕子事先已被邀请, 是赶着来赴约的, 传神地揭示了燕子是候鸟, 它们的到来是春天来临的象征。

2.突出了燕子的轻快、伶俐。“赶”带有急切的意思, 比“飞”更突出了快捷, 使燕子轻快、灵巧的形象跃然纸上。用“赶”字还增添了春日的生趣。作者用“赶”字将燕子拟人化了, 比“飞”字富有感情色彩。

三、情感美

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 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 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 有的飞到了柳枝间, 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 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读来就让人心旷神怡, 被春的气息感染。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 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 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篇8

关键词 作文教学;习作能力;实践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更新习作教学的理念,解决作文教学难题,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

一、练笔与积累同步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望很旺盛,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小练笔,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猜字谜比赛或成语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学会场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而且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习作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写,情有所感而发。让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习作的源泉。另外,写读后感也是一个练笔的好方法。我们班的学生都已养成了每天写读后感的好习惯,他们会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可以是一篇童话,也可以是一篇散文,还可以是寓言、古诗、小说、神话……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或者是一段话甚至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一首小诗……但一定是自己心里最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言为心生嘛。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课内的要积累,课外的也要积累,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厚厚的摘抄本,把课文里的好词好语句抄写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另外我还建议我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分类,比如:写景的,写物的,写人的……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摘抄自己喜欢的好句,可以是一句、两句……但是必须们每天坚持。这样到习作的时候学生无论写什么,脑海里就会涌现出无数的词句,大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何愁写不出好文章呢?

二、修改与互评并行

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本单元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便打破教学常规,在学习第一篇课文的同时便向学生渗透习作方法。比如在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时,我便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同时向学生渗透 “保护生态环境”这类作文的习作技巧,首先要求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保护的好词好句以及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资料,然后为本次习作拟一个提纲,根据提纲试着完成本次习作。老师要提醒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尾要注意画龙点睛。接下来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并继续渗透不同的课文不同习作技巧,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课文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反复的修改,之后再让你的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帮你再做修改,这时学生的作文卷面已经缭乱了,老师就让学生工整地把原文誊抄在作文本的后面,然后交给老师,这时老师不必急着去读他们的半成品,而是去读读他们的原文,再看看他们所做的修改,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这些引导者不停地去发现、不停地去发掘,他们一个个都是习作的千里马,而我们就是他们的伯乐。当然,这时候我们作为伯乐就要辛苦一点,拿着这些半成品去和每一个千里马交流,对他们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哪个词用得特别棒,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生动优美……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不是很满意的地方老师应以商量的语气说:“xx同学,这里我会这样……来写,你呢?你一定会有更好的写法吧?”用鼓励的语气让学生对他的半成品再做加工,最终成为文采飞扬的佳作。但这时也往往会有个别的同学会存在懒惰思想,老师见机定要及时引导:“xx同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被带去见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没有怪罪他,还为他出主意说,用“敲”字好,“敲”字更能体现夜的寂静。大诗人写诗都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更何况我们写作文呢?”孩子都是听话的,他会觉得老师说的确实是道理,于是也很乐意地继续修改作文,有困难的地方问问同学或和老师谈谈。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任务完成了,一篇篇佳作也随之诞生。通过长期的训练,我班学生都已养成积累与修改的好习惯。平时的周记或小练笔都会进行认真的反复的修改,然后再拿来给老师品读,希望老师再给改改。积累与修改双管齐下让我班的学生不再厌烦习作,而且还偷偷地喜欢上了它。

在作文批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采取互批互改的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互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年来的几点拙见,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练笔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要求学生掌握习作技巧和方法,训练学生修改和互评的能力,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上一篇:关于情人节的文案下一篇:学生工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