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5-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5篇)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吸收了当今国内外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把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

1.强调语言运用

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顺利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能力培养

教材力求用生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目标,鼓励他们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

3.突出兴趣激发

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饰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重视双向交流

教材选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重视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

传统。

5.融合学科内容

教材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6.重视灵活扩展

教材改变以往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一刀切”的状况,运用有效的编排形式,使教师能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生能够各得其所,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7.实现整体设计

教材运用整体系统的合理编排力求达到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自然衔接,以确保各学段的顺利过渡。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1)、三(2)班的英语课。三年级为小学英语起始年级,对于英语这门新设学科,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在一周的接触后,也发现由于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习惯不同,个别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不时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目标

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听、说、认读73个单词,并能简单运用;能听、做、演18个游戏;能听、做12个“TPR”活动;能学会8个小制作;能唱

14首歌曲;能听、说、唱10首歌谣;能完成8个自我评价活动;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设计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融会话教学于真实自然的情景之中;巧用实物和卡片,利用游戏形式学习词汇,充分发挥TPR的优势;将歌曲和歌谣灵活运用与各个教学环节中,以营造英语学习气氛。

五、教学基本理念

1.注重过程,增加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学生以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如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允许学生重来,争得更好的成绩。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精益求精、永不服输、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掌握了一些知识,总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若在这时进行相应的评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有巨大的成就感,若成绩不好,只要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也会促进学习。根据小学英语课程编排

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个单元看作一个评价阶段,每单元都有总结性的练习篇和测试卷。

2.注重素质,促进发展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不仅考查知识、技能等认知层面,同时应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3.注重方式,保持兴趣

要建立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同伴、家长共同参与,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有多种,如课堂学习活动评价、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尽量做到形式多样,主动活泼,寓评于乐,让孩子们喜欢并接受,保持学生的兴趣。

4.注重主体,培养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其一,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

与教学活动。其二,注重特长生的发展。如有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出色,他们善于模仿,发音准确;擅长表演,能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这部分学生就能成为班里的“小先生”、“小辅导员”,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另外,还要注重学困生的培养,如:对于性格内向、不敢发言的同学,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多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对暂时后进生要加强辅导、开小灶,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

六、教学措施

1.积极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实物和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容易接受,轻松学习。

2.对于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纠正,让他们重视在课上的表现。尽量让学生多一些机会展示自己。可适当给予一些奖励,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善上课的习惯。

3.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布置作业时,要明确要求,请家长监督完成。并记录每一次学生的作业情况,强调良好的作业习惯。结合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等表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两周一次进行英语学习情况反馈。

4.实行学习档案袋管理。收藏能展现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果及作品,如英语书法、小制作、评价表以及单元、期中、期末测试成绩表等。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督促学生检查自己所完成的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档案内容,对不满意的评价结果可以重来。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或重来的过程中,也就是学生自求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也是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取长补短。通过英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七、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Unit 1Hello8课时

Unit 2Look at me8课时

Unit 3Let ’s paint8课时

Recycle 12课时

Unit 4We love animals8课时

Unit 5Let’s eat8课时

Unit 6Happy birthday8课时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学情与教学目标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的目标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处于期望的、有目的地控制之中。在这堂课上, 两位老师对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定位, 分别确定为:

1. 结合学生起点,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是最好的教学观念之所在。大多数教师对于本课教学内容中出现的例词, 确定教学目标为感知和了解, 只要求学生在例词的首字母和所教字母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 不需要认读 (如教学目标A) , 但是就本地城区学校而言, 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 很多学校在一二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外兴趣班接触了英语。所以, 尽管这节课是“Letters and Sounds”教学的第一节课, 也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师B在目标定位上略有提升的做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顺利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 根据学生特点, 关注隐性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都认为:“Letters and Sounds”这种课型枯燥乏味, 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谈不上学生情感的渗透和培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均未涉及此类隐性教学目标。其实,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尤为重要, 而对于初学者, 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规范的养成则是重中之重, 教师应在此方面进行相应的目标设定, 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和体现。

二、教学内容与学习策略培养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课型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 学习策略培养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本课教学中, 两位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上应做到:

1. 凸显学生主体, 全方位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在教师示范到位的前提下, 教师能够做到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pair work, group work等形式中自主学习, 自由表达, 把更多的说话权还给学生, 学生参与面广, 质量高。比如, 教师B在教学字母Dd发音中做到:

(1) T:What about letter Dd’s sound?Read!Duck, dog, duck, dog!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单词发现D在单词中的发音。

(2) 请学生看“发音动画”的视频, 让学生发现D的发音。

(3) T: (模仿视频) ddddd, ddddd! (学生说一说)

(4) T:Dd, Dd, ddddd, ddddd, duck!Together!… (学生齐读)

(5) T:What about dog?

学生同桌练习chant, Dd, Dd, ddddd, ddddd, dog!

(6) T:Make a new chant in group. (请学生任选一个字母, 四人小组, 自编chant。)

Aa, Aa, aaa…, (a______)

Bb, Bb, bbb…, (b_______)

Cc, Cc, ccc…, (c______)

Dd, Dd, ddd…, (d_________)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 而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说, 同桌练习说, 小组合作说, 学生通过大量的有梯度的练习, 激活了思维, 训练了语言。

2. 重视学习规范, 多维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在初学阶段,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规范、学习方法的养成。比如:在教学字母Aa读音环节——教师A通过让学生看口型, 听音, 模仿, 辅以手势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字母Aa书写时, 教师B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落实书写规范:

(1) T:Look, this is letter Aa.Big A, small a. (大小写字母单独出示, 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写的概念。)

(2) T:Let me write.Show me your pencil.Write!1—2—3!1——. (教师拿记号笔在四线格纸上示范, 用缓慢朗读的声音驱动笔画的起止时间, 同时学生一笔一笔跟着书写。)

(3) T:Check in pairs. (看一看同桌的书写, Yes or no?让学生在校对、比较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4) 看动画, 再次整体感知笔画顺序。又如, 教师B在拓展延伸环节, 自制简易教具如左图:

各个位置的字母设计如日历可以翻页, 教师在使用时, 中间的a不变, 两边的音素不断替换, 通这样多层次地重复基本音,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拼法。“Letters and Sounds”教学中学生看形、听音、模仿、跟读、书写、交流等习惯和规范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逐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拓展与情感态度渗透

不少教师都可能会认为字母、语音教学关注更多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从教学内容来看, 是很难找到情感激发的切入点的。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教师B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 自编绘本故事“cat and dad”, 如右图所示:

教师B通过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通过夸张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朗读最喜欢的一句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朗读中去感知情绪, 体验心情, 相同的语言如果以不同的心情, 不同的语调来朗读, 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 在朗读“Mad cat!Sad dad!Bad cat!”等语言时, 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调配以适当的表情和体态, 这时, 学生不仅仅是在说语言, 而是融合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理解, 用心在表达情感。学生在充满情感的体验中学习语言, 提升了语言学习的意义。

四、教学实效与细节处理

本课为新教材“Letters and Sounds”第一课时, 两位教师在接触新教材时间短, 准备时间紧, 资源相对少的情况下, 能够分析教材, 尽可能地读懂教材设计者的编写用意,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输入的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关注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好课本、作业本, 有选择地使用“phonics”配套教学资源, 为教学目标服务, 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字母栏, 渗透字母的概念和意识。

“Letters and Sounds”这一页安排了Listen, repeat and chant, Listen and circle, Write and say以及字母栏这四块教学内容,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可能会忽略这26个字母的排列或者不知道教材这样编排的用意,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用意: (1) 对26个字母的整体感知, 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的形和26个字母的简单信息。 (2) 了解今天所学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大致位置 (以红色标注) 。 (3) 不断复现, 让学生不断接触、渗透并强化字母的概念和意识。教师A关注了这部分细节并做了相应处理, 如:

T:Do you know all the letters?Look at this page, here it is. (PPT呈现课本第16页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最下面的26个字母, 用红色圈出)

T:How many letters can you see?

T:Next time,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 letters, you can find them here.

T:Today we will learn four of them. (我们将学习最前面的四个字母) They are A, B, C and D.

教师通过明晰的语言, 唤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注意,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字母栏。

2. 善用教学艺术, 激活学生的多样感官。

英语教学艺术经常使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 如:幽默、机智、比喻等, 使枯燥、呆板、平淡的教学变得风趣、灵活、新奇, 从而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枯燥的字母教学灵动起来, 带有一定的幽默元素, 教师B通过幽默卡通的“Fun with phonics”视频材料, 让学生通过看视频, 了解字母的发音, 在操练时, 让学生的嘴巴、耳朵、手、脚都动起来。比如, 在教学发音d时, 通过拍手有节奏地打节拍, d-d, d-d-d-d-d, d-d-d-d, 通过跺脚, 模仿走路“得得”的声音, 吸引学生注意, 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又如, 教师B设计找房子活动:

T: (教师拿出ABCD四座印刷体门牌的房子) They are house… (引导学生说ABCD)

T:Where is cat’s house? (移动图片cat) A?B?C?D?

S:C!

T:Yes?Let’s read like this:Cc, Cc, cat! (拿出ant) What about ant?

(请几人上台把ant, bird, duck, dog放入正确的房子里, 同时拿出apple, crayon, book, bag。)

T:What about this? (也让学生移动)

T:Let’s check...Yes?Very good! (拍手) Let’s read like this:Aa, Aa, apple!Aa Aa ant!1, 2, go!

T: (点题) Good, Aa, Bb, Cc, Dd, They’re letters (字母) .

教师B这样的设计形式活泼, 充满童趣, 让学生在动手找房子的过程中认知字母Aa, Bb, Cc, Dd, 同时在字母和单词之间形成了联系, 为读音教学作铺垫。通过分类和图片对比, 了解字母的形状, 有助于学生音形义相结合。

3. 巧用教学资源, 及时巩固并检测。

学习过程中的检查能够为教师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 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适当地安排, 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为学生提供适性的教学, 教师利用课堂练习等活动,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 并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关于课堂检查, 两位教师做法如下:

教师A通过摆一摆、读一读的活动, 检测学生对所学字母音、形、序的掌握情况, 通过听一听, 做一做, 让学生在兴高采烈的气氛中巩固字母的相关内容。教师B利用书本中的听音练习, 及时巩固新学, 对学生进行检测。又如:

在书写检查过程中, 两位教师分别借助书本和作业本,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检查。比较两种做法, 教师A的做法不建议采用, 原因在于书本上的字母不是规范字体, 和学生四线格上的书写是不同的, 教师要利用好手头教学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B利用课堂作业本进行规范书写是可行而有效的。教师利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和手段, 其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 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新增“Letters and Sounds”板块的把握和处理, 教师们有很多的困惑和问题, 但如果教师们能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 以生为本, 关注个性差异, 以学生基础为出发点设定目标,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方向的设计教学, 立足教材, 善用巧用资源, 最终肯定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三年级 英语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三年级学生尚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随着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视,人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因此,他们中有些已经初步的接触过英语了,也有的是刚开始学,但是无一例外对学习英语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只是这种初步兴趣极不稳定的,两三个月以后,有些学生便渐渐掉队。我们该如何促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呢?现结合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三年级英语教学状况分析

(一)就教学内容来说,句子的正确认读和使用,音近形近单词和字母的辨认与书写,都影响着三年级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二)就学生本身来说,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三)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有的家庭对孩子放任和宠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特点

(一)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喜欢体验新奇。

(三)期待得到赏识。

三、三年級英语教学的基本对策

(一)教学手法要出新

1.用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区分成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what's this和what's that这两个句子运用上混淆不清。教师可以在室内走动,但重点要注意掌控提问者与教师的距离的远近,同时请其他学生做裁判,听一听提问学生有没有用对this或that,在一次次地纠正中,学生不断地比较不断地思考,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问句的比较和运用上,最终渐渐明白,物体离自己较近时要用”Whats this?”,物体离自己较远时要用”Whats that?”

2.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多媒体集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为一体,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教学三上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一课时尤为有效,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昂。

3.用插图吸引学生进入情景。翻开我们小学英语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让人兴趣倍增。它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师生对话问答。让孩子们在插图的帮助下顺风顺水地理解语境,理解句意。教师不断地变幻呈现方式,一定会比传统的单调的讲授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易混内容要点化

1.对话教学的点化。三年级学生还不太擅长抽象思维,还不会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对话教学的点化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事。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对一些对话进行适当的点化,这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2.字母教学的点化。从外形上看,拼音字母和英语小写字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许多孩子在背诵拼音表或字母表时非常流畅,但单独指认某个拼音字母或英语字母时会产生混淆,造成认读错误。我们要从读音上进行字母的点化教学,也可以借助儿歌进行点化。

3.形近单词(字母)、音近单词(字母)教学的点化。学生对“Gg”“Jj”两个字母的读音容易混淆,“Aa”、“Ii”、“Ee”、“Rr”这些字母的发音受汉语拼音的影响也很容易混淆。另外Qq、Kk、Ss、Xx、Cc也需要教师进行特别的关注点化。在写法上EFLHTI fgj wvmn WVMN bdpq也很相似,种种音近和形近混淆在起,加大了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些字母的训练。

课本中词汇教材顺序按单元编排出现,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整理。

(三)学习目标要激励

1.诊断性评价坚持量体裁衣。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其作用主要是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以便教师适当安置学生。但是,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里,一个教师要管四、五十位学生,一位英语老师甚至要管五、六个班级,要实行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2.形成性评价坚持去繁就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诚然,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地去繁就简,并将评价内容量化。

3.终结性评价坚持百花齐放。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分数失利会使部分学生渐渐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我们要结合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励鞭策,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激趣”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致持续地保持下去,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梅.刍议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J].外语界,2003(03)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4

Unit 1Hello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主要是学习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和道别用语。我希望能通过歌曲、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节新课,学生们不停地用“Hello, Miss Chen!”“Hello!”热情地向教师招呼。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英语的热情似乎很高。然而刚开始的好奇与兴趣之后,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显然单纯地枯燥地模仿和机械记忆是不行的。还有这些内容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有接触,我应该如何使课堂内容更充实而不让学生觉得无聊无趣。

Unit 1 hello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也尽量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使用全英上课,但毕竟学生接受能力有限,课堂上我认为80%使用英语20%使用中文。课堂英语化是因为语言是一种环境的产物,应尽量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语言气氛,所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教学组织中尽量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我觉得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英语句子和单词还很少,但我觉得也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因为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和句子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于物体直接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来帮助教学。

Unit 2 Colours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小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希望扩大圈子,广交朋友,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但个性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特别是对同学或朋友言语的接受,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使朋友或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由于中年级学生大都存在着固执的心理,都不想先表示友好,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缓和紧张关系。例如学生学会了四个颜色单词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听命令作动作。最后我让学生分组编一个小对话.通过充分发挥发挥生生互动,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Unit 2 Colours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提高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中,不能一个游戏玩到底,又不能游戏太多,让他们眼花缭乱,所以我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设计。而且还要注意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尽量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用,这才是学习会话的根本目的。

Unit 2 Colours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5

香山农场学校

赵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本着这一目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反复钻研教材,经过一遍又一遍深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除了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以外,还扩充了一些相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操练所学过的单词。

一、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运用英语是关键。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而且往往不局限于本节的内容。学生的表演的成功与否是我教学的成功与否的一大衡量标准。

三、单词呈现单调、课堂设计不够丰富。

四、从整节课来看,有三个地方没掌握好,第一,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课堂所学内容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练习,第二,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充分的想象力创设情境,使学生不能大量的运用英语。第 三,没有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练,课堂效果会好一些。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6

航空港区三官庙小学

苏改霞

本课时是六年级上册Unit3的第5课时,B Read and write。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能够读懂短文,并完成相应活动。重点是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的周末计划。本课时分为读、写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图片和文段并补全吴一凡和家人的活动安排表;第二部分为有意义的句子书写活动,要求书面补全句子之后并能口头表达出来。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will的用法了,所以本课时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结,要求学生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之后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输出。

在本课的英语教学里。我想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需要情趣、体验、多维和互动,由教师的讲授型向学生的探究型转变。同时教师也要会欣赏学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知识,并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针对一些枯燥的课文内容及阅读文章的学习时,我会先在网上收集一些趣味的故事或者是图片引入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知识。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7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8

一.考考自己: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听听、说说、读读下列单词吗?

Unit 1学习文具:

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pencil-box ( 铅笔盒) ruler(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 (书) bag (书包) school (学校)

Unit 2身体部位:

head (头) face( 脸) nose (鼻子) mouth (嘴) eye (眼睛) leg (腿) ear (耳朵) aarm (胳膊) leg (腿) foot (脚)

body (身体)

Unit 3颜色:

red (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 (绿色的) blue (蓝色的) white (白色的) black (黑色的) orange (橙色的) brown(棕色)

Unit 4动物:

cat (猫) dog (狗) monkey (猴子) panda (熊猫) rabbit( 兔子) duck (鸭子)pig (猪) bird (鸟) bear (熊) elephant (大象) tiger(老虎)

Unit 5食物:

cake (蛋糕) bread (面包) juice (果汁) milk (牛奶) water (水) fish(鱼)

Unit 6数字:

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二.牢记下面的对话,会让你的英语说得更好!更棒!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A: Hello!(你好!)

B: Hi! (你好!)

2、问别人的名字应该说——A:What’s your name? 你的名字是什么?

B:My name’s Chen Jie. 我的名字是陈洁。

3、跟别人分手应该说——A: Bye.Good bye!(再见)

B: See you.(再见) Goodbye.(再见)

4、 A: I have a pencilag uler 我有一只铅笔书包尺子。

B: Me too . 我也有。

5、早上相见应该说——A: Goodmorning. 早上好!

B: Good morning! 早上好!

6、下午相见应该说——A: Goodafternoon! 下午好!

B: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7、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A: Nice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8、A: Let’s go toschool! 让我们一起去上学!

B: OK! 好的。

9、看见久未见面的朋友或者别人身体不舒服,你该这么打招呼-A: How are you ? 你好吗?

B: Fine,thank you我很好,谢谢你。B:Very well,thanks.我非常好,多谢。

10、A: Let’s paint. 让我们画画。

B: Great! 棒极了!

11、请别人吃东西,你该这么说――A:Have some bread. 吃一些面包。

B: Thank you. No, thanks. 谢谢你。不,谢谢你。

15、你想吃点东西,你该说――A: Can Ihave some juice?我能喝一些果汁吗?

B: Sure,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16、表达谢意时可说—A:Thank you. 谢谢你。

B: You re welcome. 别客气。

17、朋友生日时,你应说——A:B: Happybirthday. 生日快乐!

B: Thank you. 谢谢。

18、问别人年龄时,可说---A: Howold are you? 你几岁啦?

B: I’m nine years old. 我九岁了。(要用I’m加数字回答哦!)

19、A: Let s eat thebirthday cake. 让我们吃生日蛋糕

B: Great! 棒极了!

20、问某样东西的数量时,可说---A:How many plates gifts? 多少个盘子礼物?

B: Four ten. 四/十。(要用数字回答哦!)

21、介绍朋友给其他人认识,应该说---A:Thisis Mr Jones. 这是琼斯先生。

B:Nice to meet you . 很高兴见到你。

22、要别人给某样东西上颜色可以说---A:Colour itbrown/red/... 给它上棕色/红色….

B:OK. 好的

23、请别人一起制作木偶,可以说---A:Let ’s make apuppet! 让我们一起制作木偶吧。

B:Great / OK /Goodidea. 好极了/ 好的/ 好主意。

24、问别人这是什么东西时,可说---A:What’s this ? 这是什么?

B:It’s a duck /dog /…. 它是一只鸭子/ 狗/….

25、问别人那是什么东西时,可说---A:What’s that ? 那是什么?

B:It’s a duck /dog /…. 它是一只鸭子/ 狗/….

26、喜欢某样东西时,可说---A:I like it! 我喜欢它。

B: Thank you. 谢谢。

27、表达自己想吃什么东西时,可说-- A:I’d like some juice,please! 请给我一些果汁。

B: Sure.H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三、 读读,记记下面的句子。你会更棒的!!!!

Unit 1

1. Show me your pencil / ruler/ eraser/crayon/ pen. 让我看看你的铅笔/尺子/橡皮/蜡笔/钢笔。

2. Open your pencil—box. 打开你的铅笔盒。Close your book .合上你的书。

Show me your pen. 让我看看你的钢笔。Carry your bag. 背起你的书包。

Go to school . 去上学。

Unit 2.

3. Show me red / blue / green / yellow. 出示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给我看。

4. Black, black. Stand up. 黑色,黑色,站起来(起立)!

Orange, orange. Sit down. 橙色,橙色,坐下!

White, white. Touch the ground. 白色,白色,摸摸地板。

Brown, brown. Turn around. 棕色,棕色,转个圈。

Unit 3.

5 Touch your head./ nose/ face/ ear. 摸摸你的头/鼻子/脸/耳朵。

Close your eye. 闭上眼睛。Openyour mouth. 张大嘴巴。

6. Clap your hands. 拍拍你的手。Waveyour arms. 挥挥动你的胳膊。

Shake your legs. 抖抖你的双腿。Shakeyour body. 扭扭你的身体。

Stamp your foot. 跺跺你的脚。

Unit 4.

7. Act like an elephant. 模仿大象表演。Actlike a bird. 模仿小鸟表演

Act like a tiger. 模仿老虎表演。Actlike a monkey. 模仿猴子表演

Act like a panda. 模仿熊猫表演

Unit 5.

8.Have some eggs. 吃些鸡蛋。Havesome juice.喝些果汁。

Eat some bread. 吃些面包。Drinksome milk. 喝些牛奶。

9.Drink some water. 喝些水。Eat somefish. 吃些鱼。

Eat some rice. 吃些米饭。Cut thecake. 切蛋糕。

Unit 6

10. Show me six.出示6给我看。Show meseven.出示7给我看。

Show me eight.出示8给我看。Show menine.出示9给我看。

Show me ten.出示10给我看。

三年级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1.怎么学好英语,音标是第一步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人会抱怨说以前学校老师根本不教音标,自己的音标很差,看见了都不会读。小学生英语学习音标一定要学好,学好音标对以后单词记忆、发音、听力都至关重要。

(1) 会拼读音标之后,就能根据音标记单词,单词记忆效率能大大提高。

(2) 学好音标,能够有地道的英语发音。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是相辅相成的。发音好坏决定了词汇记忆、口语发音、听力水平,单词发音错了,口语不纯正,听力听不懂,这都是以后会产生的一系列恶果。

2.多听多读是学好英语的基本目标

英语想要学好,多说多听是必须的。老师和家长应该都要鼓励小学生多开口读英语,但不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不过脑的读,而是要动脑去读,避免形式单一,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之类的英语活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回到家都愿意读给家长听,但渐渐就害怕“开口”。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3.大量背诵原汁原味的单句、对话、生活习语。

把每天背诵过的素材反复消化,借助想像力,身临其境把它们表演出来。小学生可以写写英语日记,把平时学习的词汇能够用上,看上去练习的是写作,其实它更是练习口语。当你动笔的同时,你的大脑正在激烈地做着英文体操。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

4.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学英语

现在中国手机英语学习软件太多了,随随便便数一数都有上百个。而且不管是内容还是整体视觉效果,这些英语学习软件都能吸引孩子注意力,学习英语,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提高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词body ,arm, leg, head, hand ,foot.2、head和hand发音易混淆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词body ,arm, leg, head, hand ,foot.教学难点:head和hand发音易混淆

教具准备:有关身体各部位的PPT图片

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通过播放几位同学的PPT,让其他同学用This is ……来介绍这几位同学的名字.(2)通过出示图片来复习所学单词:eye, ear, mouth, face, nose.(3)游戏:I say ,you do.发出指令,学生执行指令。

(4)学生齐读大屏幕上有关五官的儿歌。

(5)通过两幅图片区分eye和eyes, ear和ears

(6)学生通过屏幕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出上节课的Let’s do部分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位人头像,复习头部各部位的名称eye, ear, mouth, face, nose来导入到身体各部位的学习。

(2)让学生在原有单词的基础上,利用大屏幕进一步学习body ,arm, leg, head, hand ,foot.head和hand发音易混,在此处应适当提示,注意区别发音。

(3)游戏:大小声。

规则:复习学过的六个新单词:老师大声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小声说。老

师小声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则大声说出该词。

(4)学生听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一边听,一边指着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力求使学生做到心、口、手、眼和听、说、做、练相结合。

(5)认读body ,arm, leg, head, hand ,foot的图片。注意辅导学生的发音,但不要盲目纠正发音,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3、作业布置:

1、听、读28页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1. 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 分类复习易错生字词语, 做到读写正确。积累并在语境中运用ABB式、ABCC式、AABB式词语。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回顾课文内容, 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3. 重读单元习作中自己编写的童话, 进行片段修改, 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主完成第三单元自主复习单。

(自主复习单帮助学生整理容易出错的词语、梳理童话故事的人物和作者, 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喜欢童话人物的理由, 并生动地讲述童话故事)

2. 教师制作复习课件, 设计课堂复习单。

【教学过程】

一、梳理生字词语, 巩固字词练习

(一) 字词过关

1. 巩固本单元的易读错生字及易写错词语。

脸颊 铁锹 树杈 一副 彼此 拽住

隆冬 凝视 覆盖 冷酷 拆除 伐木 告示牌

草翠花开

(1) 读准生字, 读对词语。

(2) 提醒关键笔画并书空。

2. 完成复习单1、2小题 , 并校对。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

(2) 看拼音, 写词语。

(设计意图:对接学生的复习起点, 了解学生本单元容易写错的字词, 以避免在课堂中出现“炒热饭”的现象, 可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自主复习单的完成,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复习的意识, 便于促进学生在复习阶段养成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 词语运用

1. 聚焦盘点ABB、AABB、ABCC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2. 联系童话人物, 用好这些词语。

3. 小结:用上这些词语可以使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更生动、更形象。

4. 积累同一类型的词语, 并选择一个造句, 描写人物的特点。

慢吞吞——奶奶做起事来, 总是慢吞吞的。

乐滋滋——今天我考了一百分, 心里乐滋滋的。

认认真真——上课时, 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

议论纷纷——老师在上面讲课时, 总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

5. 同桌互相评价, 推荐好句。

(设计意图:不同学段对于ABB等类型的词语的掌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已经积累的基础上, 能够创设语境, 学会运用是第二学段词语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的描写, 灵活运用这些类型的词语, 可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二、回顾课文, 理解童话特点

1. 围绕自主复习单, 小组交流最喜欢的童话人物, 并说说理由。

2. 教师小结: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 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3. 围绕童话人物, 朗读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体会童话语言的丰富性。

(1) 巨人行为前后变化的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2) 小木偶诉说“脑袋疼”的句子。

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 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笑嘻嘻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 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3. 小结: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

4. 再次出示童话故事, 小组交流童话故事的启示。

5. 梳理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小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得到启示。

1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2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老木匠说得没错,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 要是只会笑, 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6. 小结童话的特点:想象力丰富、故事引人入胜、给人有所启示。

(设计意图:单元导读中要求学生要“了解童话的内容, 品味童话的语言, 体会童话的特点”, 而童话的特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仍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结合课文内容, 以童话人物为线索, 进行小组合作, 运用“评价、朗读、说理”的学习方式自主梳理, 进而明晰童话的特点, 巩固对童话故事的理解。)

三、习作修改, 互相评价

1. 梳理自己写的童话内容, 填写表格。

2. 对照童话特点, 自我评价。

书写端正 ( ) 语句通顺 ( ) 好词佳句 ( )

想象丰富 ( ) 情节精彩 ( ) 有所启示 ( )

3. 修改自己编写的童话中的一个片段, 伙伴评价, 教师点评。

修改1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修改2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修改3 :童话故事中揭示的启发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1

1.Good morning!Good morning!早上好!早上好!

2.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Nice to meet you, too.我也很高兴见到你.3.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s Chen Jie.我的名字叫陈洁.4.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你好吗? 很好,谢谢.5、Thank you.You’re welcome.谢谢.不用谢.6、Have some juice!喝一些果汁吧!

Thank you.谢谢.7.Can I have some water? 我可以要一些水吗?

Sure.Here you are.当然.给你.8.How old are you? I’m 9.你多少岁?我9 岁.9.Happy birthday!Thank you.生日快乐!谢谢.10、I have a ruler.我有一把尺子。

Me too.我也有。

11、Good afternoon.下午好!

Good afternoon.下午好!

12、How many?多少?Ten.十个。

13、What’s this?这是什么?It’s a duck.它是一只鸭子。

14、What’s that?那是什么?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2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完两个课时的知识后轻松一下,在制作英文名卡的基础上学唱英语歌曲“Hello”。复习热身环节的活动对前两个课时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名卡的制作过程需要教师亲自演示、指导,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扩展性活动设计的记忆名字游戏是让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有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学唱歌曲,复习打招呼用语:Hello!

(二)能力

学会用英语向别人介绍各种文具;

学会唱英文歌曲;

通过Let’s do部分,锻炼学生听到英文口令的反应能力;

(三)情感

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通过活动,师生、生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理解教师用英语讲述的制作步骤。这就要求教师要讲述与演示同时进行。

四、教学媒体

1.教学课件

2.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3.学生用卡片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游戏——抛球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由教师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Hello, I’m …,之后由教师将小球随意抛给另一名学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绍,以此类推,练习自我介绍和打招呼。

(2)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之后可请“小老师”

带领同学们进行操练。注意此时教师应多给孩子些机会,让他们展示说词水平,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3)再次用抛球游戏,此次重点练习打招呼和文具的表述。

由教师开始,将球抛给谁(Mike)就和谁打招呼说Hello!Mike.同时说一种文具如pencil,接到球的学生则找到相应的文具(铅笔),边出示边说 “Yes.Pencil.”。随后由第二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练习。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告诉学生,英语名卡可让我们彼此了解得更快。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过程呈现给学生。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

让学生用 Hello/Hi ,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与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3)让学生跟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演唱时打出相应的节拍或做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学生对书上的歌曲掌握较快较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该换成其他主人公或学生自己的名字进行演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3部分练习。方法如下:

(1)教师在做活动手册之前,先做一个Show me your(pen…)的活动作铺垫。

(2)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手中的物品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告诉学生如果图中人物所拿之物与录音相同就画笑脸,不同就画哭脸。

(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记忆名字游戏

(1)每一个人在说自己名字之前都要加上和前面说过名字的人打招呼,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忆,尤其是最后一个学生要记下全组或全排学生的名字。

(2)方法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4

见面打招呼的用语:

Hello!你好!

Hi!你好!

注意:别人说Hello!你可以回答Hi!

道别的用语:

Goodbye!再见!

Bye!再见!

注意:别人说Goodbye!你可以回答 Bye!

作自我介绍应该怎么说?

I’m ……我是……

Myname’s……我叫……

例如:

I’mSarah.我是萨拉。

Myname’sJohn.我叫约翰。

你想知道对方的名字该怎么问?

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

别人问你What’syourname?你该怎么回答呢?

Myname’s ……我的名字叫……

怎么用英语说我有一把尺子?

I have a ruler.怎么用英语说我有一块橡皮?

I have an eraser.注意:橡皮eraser前面用an,其他文具前面用a。

你的同学有一把尺子,你想说你也有,你应该怎么说?

Me too!我也有!

你要向别人介绍你的好朋友Mike,你应该怎么说?

This is Mike.这是迈克。

注意:介绍别人的时候用句子This is…… 这是……

Good morning!早上好!

Good afternoon!下午好!

注意:回答Good morning 也要用Good morning。

回答Good afternoon 也要用Good afternoon。

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应该怎么问候呢?

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

Nice to meet you ,too.见到你也很高兴。

注意:别人说Nice to meet you时,你要回答Nice to meet you,too.I see green.我看见绿色。

Colour it green.把它涂成绿色。

Show me green.让我看看绿色。

Open your pencil box.打开你的铅笔盒。

PEP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5

武宁县官莲中心完小

夏丹丹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单词: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 and fifteen.2、能熟练掌握问答句:How many...do you see? I see...3 通过创设情景,课堂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单词: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 and fifteen.熟练运用句型:How many...do you see? I see...2、难点:新句型How many...do you see? I see...在实际情景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具准备

课件、单词句子卡片、动物卡片、长绳、篮球一个,麦克唐娜图片

四、教学过程

Step1、Warm-up(热身)5’

1、随着chant进入课堂,师生边拍手边唱。Chant: One, two, how are you? Three, four, close the door.Five, six, count the sticks.Seven, eight, eat the cake.Nine, ten, say it again.1,2,3,4,5,6,7,8,9,10!

2、Greeting(问候)

T: Hello,everyone!Ss: Hello, Miss Xia.Hello,everyone!T:Nice to see you!Ss: Nice to see you too!T: Let’s begin our class.Are you ready? Ss: Yes, I’m ready.【师生问候,拉近师生距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做铺垫。】

3、Review and lead-in.(复习导入)

(1)复习句型:What do you see? I see...教师出示一个魔术袋说:Here is a magic bag.Do you know what’s in it?(学

生猜测)。教师从魔术袋里随机摸出一些文具或者水果做神秘状问:What do you see? 学生用I see...来回答。回答对的可以得到该物品作为奖励。(2)导出新句型:How many...do you see? I see...魔术袋里的物品发完了后,教师抖了抖袋子,做出遗憾的表情说:Nothing left.Here is a big bag.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in it.Look!What do you see? 点击魔术袋出现一只鸟。请一名学生回答:I see a bird.T: Yes, it’s a big bird.教师接着问:How many birds do you see? Let’s count.1,2,...seven.I see seven.(板书句型并领读)(3)点击屏幕出现橘子、梨子操练新句型:How many...do you see? I see...(4)T:Very Good!Do you like oranges? Do you like animals? Let’s go to Old MacDonald’s farm.OK?(将图片贴在黑板上)You will see lots of animals.Let’s go.课件播放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Step2、Presentation 20’

1、教学单词eleven T: Listen!What animal is it? 学生听声音猜动物。课件出示图片,T: Yes, They are ducks.They are very cute.教师:How many ducks do you see? 课件出示图片学习单词eleven.2、教学单词twelve 教师:How many cows do you see? Who can count? S1: I see eleven.教师点击屏幕再出现一只奶牛: Look!How many cows do you see now? 11+1=12 学习单词twelve.3、教学单词thirteen.课件出示奶牛的图片,教师问:And how many sheep do you see? Who can count? Come to front please.(请一位同学上来引领大家数。)Ss: One, two...I see twelve.点击屏幕再出现一头奶牛。T: And now how many cows do you see? 12+1=?学习单词thirteen.4、教学单词fourteen.猜谜语:屏幕出现一条尾巴T:What animal is it?(学生猜)How many cats do you see? Who can count? Come to front please.(请一位同学上来引领大家数。)Ss: One, two...I see twelve.点击屏幕再出现两只猫。T: And now how many cows do you see? 12+2=?学习单词fourteen.5、教学单词fifteen.T: Listen!What animal is it? 学生听声音猜动物。课件出示图片,T: Yes, it’s a dog.T: How many dogs do you see? Let’s count.One, two, three...fourteen.点击屏幕再出现一只狗。T: So 14+1=?学习单词fifteen.Game time

1、乌鸦喝水(分组开火车读)。T: The crow wants to drink the water in the bottle.Only when she pronounces the words correctly can she drink the water in the bottle.Can you help

her? Let’s have a competition with groups.(给表现好的组加分)

2、快速反应:点击屏幕出现算式题,学生抢答。(T: Come on!Let’s continue.)

3、Pair work(T: Let’s have pair work.Find your partner to practice the sentence pattern.)课件出示图片,以小组为单位,找搭档操练句型:How many...do you see? 请几组搭档上台来表演对话。(分别带上Zoom和Zip的头饰)(教师作示范)Zoom: Hello, zip.Zip: Hello,zoom.Zoom: How many...do you see? Zip: I see...Step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麦克唐娜的农场需要若干名助理。要求热爱动物,能吃苦耐劳,反应灵敏。老师扮演麦克唐娜进行面试。请5名学生上台分别带上写有数字的头饰。T: Old MacDonald has lots of animals.He is very busy.He needs some assistants to help him.Do you want to try? The winner will get the gift from MacDonald.1、课件出示相应图片,教师问:How many...do you see? 学生抢答。挑选5名学生进入下一关。

2、TPR活动: Turn left.Turn right.Let’s jump.Let’s run.3、快速反应:教师叫到号的同学迅速下蹲并大声读出单词。出错或者反应太慢者被淘汰。(If I call 13,you should squat down quickly.教师作示范)(获胜者所在的组可以加分并得到麦克唐娜送出的礼物)

Step4、Summary.5’

1、总结新知 教师:Today is wonderful.Are you happy? Now let’s see what we have learnt.课件展示Let’s learn部分的动画。点击数字学生跟读。

2、师生拍手用chant的形式总结今天的主要内容。(师生一起说chant.教师在同学中走动,随机请同学来回答。)

Ss: Hello, my friends.Please tell me.How many ducks do you see? S1: I see eleven.Ss Hello, my friends.Please tell me.How many...do you see? S2: I see twelve.3、评比结果 教师:“Let’s see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给获奖的小组颁发奖品(待定)

Step4、Blackboard design.Unit6 How many? Let’s learn---How many...do you see?

上一篇:业务副校长下一篇:票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