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推荐8篇)
北京中考合卷考试已走到第七个年头,英语试题无论从难度、命题形式还是试卷结构来看都基本趋于稳定,也更加贴近考生的生活和该年龄段的思维模式。
难度分布合理 区分度良好
2014年中考英语试题难度趋于稳定,基础题型难度合理,考生如果平时注意训练基本做题步骤并在认真仔细作答,则不会在基础题型上失分太多。
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分布在各个题型中,且每一类题型都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让考生在考场上有一个逐渐适应和探索的过程,也照顾了各个水平的学生体现出良好的区分度。阅读和完型部分仍然是重难点题型出现最多的区域,也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如试卷中53到59题。考生要想对付难题,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并辅以针对性的解题技巧或答题模板。
试题结构基本稳定 命题中规中矩
北京的中高考试卷改革力度往往很大,但今年中考英语试卷结构与去年相比并无重大变化。不仅从如听力、阅读、完型等题型模块来看分值变化不大,主客观题的分布以及每类题型中不同难度题目的分布也和往年持平。
今年英语作文题的题目是“生日派对”,命题角度比较新颖,没有被各区县一模二模涉及到。但实际上作文仍是围绕“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激发正能量”的原则去命题,考生只要沉着冷静,破题并不难,预计今年作文平均分将与去年持平。
考察综合能力 回归语言本质
北京近几年来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命题风格,今年英语试卷秉承了北京一贯的命题理念。试卷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实现了测试学生基本功的命题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不出偏题、怪题,而是注重让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去解题;回归语言本质,将英语学科知识和语言的实用性融为一体,将英语融入具体语境。
整个15道单选题中有4个小题的难度系数在0.40以下,第33小题为0.32,第36、38小题的难度系数为0.34,第37小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了0.07。如第33小题:
33.Mary isn't here at the moment.She______later.
A.comes B.came
C.has come D.is coming
正确答案是D(她随后就来),但有少数同学选了C,其次是选A。再来看难度最大的第37小题:
37.The doctor told me to eat more______because it's good for my health.
A.orange B.vegetables
C.ice cream D.fish
半数以后的学生选择了B。区分度为-0.12。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由于大人经常劝学生要多吃蔬菜(eat more vegetables),这样对身体有好处(good for your health),因此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填上了B。全然没有看到后面从句中的it。因此,学生在做题时瞻前没有顾后。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分为两个部分,每小题1分,A部分为15分;B部分10分。完形填空题在对篇章整体的理解上突出对词汇运用的考查,涉及词汇搭配、习惯用法、语法知识的运用等(见表8)。
在这部分的15道题目中,第51小题得分率最低,难度系数为0.35,其次是第54小题,难度系数为0.36(见表9)。
56~65小题为B部分,用所给的词填空(12选1),难度系数为0.47(见表10)。其考点涉及名词(57,64)、动词(59,61,65)、形容词(56,63)、副词(60)、连词(62)、代词(58)。只有第57和59两个选项是要求变形(单-复数;动词原形-过去式)。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是历年来的重头戏,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四篇短文,每篇文章的字数在220~260之间(不含题目字数),体裁和题材较为广泛(见表11)。
阅读理解题A部分的表层理解题占18分,深层理解题占12分(见表12),布局合理。
难度系数在0.40以下的有二道,第78和80题,其他题目难度系数在0.49~0.80之间。
在阅读理解A部分中,第80小题的失分率最高,难度系数为0.32,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较好理解
80.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Chris is a doctor who has organized pro-grams to help people.
B.MSF receiv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helping poor countries.
C.Volunteer doctors make a real difference to their own lives in MSF.
D.MSF offers medical help to people who have suffered from disasters.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在所有5篇阅读理解题(包括阅读理解B部分的七选一)中,只有这篇阅读理解题是提供了标题(Doctors Without Borders)。整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MSF项目和无国界医生的工作情况,有部分学生受了文章中最后一段第一句的影响(But why would doctors leave a comfortable life and a good pay to join MSF?),选择了C。
阅读理解B部分的体裁是议论文,是关于足球的话题。在选材和题目设计上都较好地兼顾了不同程度的考生。
(五)书面表达
第五大题是书面表达题。是“写”的考查项目,也是考查考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作文是提示性语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全面考虑,立意选材,合理想象(见表13)。
四、对部分试题的修改建议
(一)尽量避免命制有潜在争议的试题
在所有的试题当中,单项选择第37的难易度值最低,这与试题的命制思想在着一定的关系:
37.The doctor told me to eat more______because it's good for my health.
A.orange B.vegetables
C.ice cream D.fish
尽管命题人的出发点是考查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用法,给出的正确答案是D。理由是后面的it指代前面所提到的食品,由于it是单数,从语法角度和营养角度上看,只有D符合。但在实际用法当中,it常常用来指代某个行为或现象(如to eat more vegetables),即Eating more vegetables is good for my health.,同时也可以说成It's good for my health to eat more vegetables.而实际上,很少说More fish is good for my health.或More vegetables are good for my health.下面这个句子来自生物医药大词典:
Desk-lunches are OK sometimes,but it’s not good for your health to do it everyday.(偶尔吃一吃办公桌午餐是可以的,不过每天都这么吃就会对你的健康不利。)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其他例子:
71.多吃蔬菜水果对健康有好处。
______your health to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答案]It's good for (It will do good to);(2011年北京中考试卷)
7.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keeping early hours as well as______physical exercises on a regular basis.
A.take B.joins in
C.to practise D.doing
(200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初赛高三组试题)
因此,第37题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The doctor told me to eat more fish/vegetables because it's good for my health(to eat fish/more vegetables)。因此,选B不能算错。
(二)尽量提供较为完整的语境信息
我们来看一下单项选择试题第33小题:
33.Mary isn't here at the moment.She______later.
A.comes B.came
C.has come D.is coming
命题人的目的是考查将来时:玛丽现在不在这儿,她稍后就来。因此选D.is coming。这道题的难易度值为0.32,仅高于第37小题。就命题角度来讲,这道题选D是毫无异议的。但由语境不是很充分,因此也给人带来了疑问,可不可以看做是描述玛丽的习惯行为或规律?可不可以理解为“玛丽通常这个时候不在,她一般是要晚些来”?填A.comes可不可以?经过向一些英语本族语者求证,受访者认为,On first glance I'd say“is coming”while your interpretation is possible.But,yes,both A and D are possible1.
五、试卷反映的突出问题
(一)答题放弃率高
在所分析的21933份试卷中,70道客观题中有38道题的空白数在1000份以上,其中听力部分有6道,单项选择有5道,完形填空A部分有9道,阅读理解有18道。
(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
试卷中有16道共计30分的题目都是要求学生动手写的(听写、读写、写作)主观题,这些题目的得分率普通很低,有不少学生将dancing写成dansing,将very写成verey,将people写成peple,将buy写成by等,而在书面表达部分除了单词拼错外,还普遍存在不注意大小写、单词之间的间隔随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标点符号等。
六、教学建议
(一)教师要面向全体,讲究实际,因材施教,把好书写、语音、词汇和语法关,关注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而去谈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三)强化阅读理解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与培养。阅读理解属于语言的领会运用能力,是扩展学生知识,活化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在阅读训练中,注重让学生接触生动有趣的英语文章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大词汇量,培养语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3。
(四)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因此要给英语写作教学以足够的重视。写的能力应包括书写工整,拼写正确,语言通顺,无语法错误,层次清楚,内容完整。在平时训练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行,行不离文,坚持不懈地进行指导与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写出完美通顺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一、试题总体评价
泰州市今年中考方案进一步强化对初中毕业生素质教育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今年英语科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试题的编写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单项选择和词汇题部分,多在试题中设置一定语境,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以基础题为主。但在设题时又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做到“降低难度”和“能力要求”相结合,活而不难,避免了“傻瓜题”,也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繁题。基础题紧扣教材,例如:词形变化第6题When youtraveling,you’dbetter take a map with you(you),这一题很简单,但是据去年教毕业班的顾小燕老师说,这道题很多好学生一考完都询问老师,不敢相信仍然填you,我想这跟我们平时的试题难度以及老师的教授有关系,我们平时的基础题挖得很深,词形变化一般要变化两次,难度大时要变化三次,所以我想我们平时出卷的时候要把握基础题的难度。
2.重视相关性和均衡性
全卷所有考查知识與《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和《2010年泰州市中考方案》密切相关,考点均衡分布在初中教材7A-9B范围内,使知识的落点全在课内。如,书面表达题第1段要求涉及的“人的性格”话题与8 A第一单元内容相关,第二段涉及的“慈善义演”的话题与8 B第四单元内容有关,写作内容可从Task板块的训练得到启示。这种命题意图是促使偏重知识板块、忽略能力培养的教师从中纠正偏差,重视教材,以起到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3.坚持综合性和探究性
英语试卷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语篇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注重试题的综合性,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适当的重组和整合,考查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本试卷有八个语篇,从词汇、语法、语用、主旨、大意、推理、猜词等诸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
试题的命制既要减少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可发挥的空间,体现了控制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同时还要注重基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发挥,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适当增加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目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语言实践能力,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做好衔接。
4.注意多样性和全面性
本试卷对初中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通过不同题型作了合理分配,保证了试卷能覆盖六册教材中的主要知识,如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冠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交际用语等主干知识。
5.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
在命题过程中,从多方面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英语表达的地道性、表达方式是否在初中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涉及的话题与知识是否在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之内等。
6.追求衔接性和发展性
试卷意在通过检查初中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能力意识、语篇意识、文化意识、交际意识和创新意识,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体现试卷“衔接高中”的功能。
在书面表达题的写作要求上,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有了更为明确的分级要求,旨在鼓励中下生、促进中上生,为他们各自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特别是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能在高一阶段很快适应高中学习乃至高考的要求。
二、2011年试题点评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没有单纯的考查语法,而是把零碎的语法知识放人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找准了知识与技能结合的切入点,考查学生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共15个小题,第1小题考的是冠词的用法,第2小题考的是介词的用法……第7小题考的是打电话情景应答,第8小题考的是would rather do sth和比较级的用法,第9小题考的是动词短语的用法,第十题考的是给出建议的用法,11小题考的是动词时态,12小题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13小题考的是现在完成时,14小题考对祈使句的回答,十五小题考的询问路的提问。
2.完形填空
此题在设计上选择了一个故事,由故事引出的人生哲理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而且文中几乎没有生词,四个备选答案词性又一致。所以今年的完形填空难度适中。
3.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今年的试题涉及了:A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简介以及风俗习惯。B篇:介绍“中国第一善”陈光标的故事。c篇:有关按次序排队的文章。D篇:关于禁止吸烟的科普文章。从选材上看,所选阅读材料本身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能让学生在在阅读和答题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试题设计来看,四篇文章难度都不大。阅读理解中,有直接获取信息的客观题,也有理解主旨,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的主观酲,试题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题,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绿色圣诞节的新理念。本卷的任务型阅读,考查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考查出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5.词汇运用
总体难度一般,但本题中的第6易错。此词仍然写括号里的词。如果平时教师没有提醒学生词形变化可以写给出的词,学生要得满分是很难的。所以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全面要把知识点交代清楚。让学生胸有成竹地面对任何题目。
6.短文填空
本题文章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学好英语的方法。文章篇幅不长,生词不多,考点主要设在词语搭配及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上,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7.书面表达
今年的书面表达题非常有创意,它突出“用英语做事情”的思想。本着所有学生有话可说,并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空间的原则。我市今年中考书面表达题,设计匠心独出,层次分明突出,是个亮点。试题的命制减少了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足够发挥空间,体现了控制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今年的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发展”的命题思路,从整套试卷来看,是能体现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的。试题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梯度,有层次。有节奏。文章选材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体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特点;试题综合性强,语义明确、干扰项设计合理,所设问题精炼、明确,不人为设置障碍,对今后初中英语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作为一个在工作岗位上摸索的新同志,以后要以中考考点作为指挥棒,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为学生打好基础,为学生的中考做好知识储备。
第26题,C【解析】考查代词词义辨析。结合语境应翻译为:爱丽丝请进,欢迎来到我的房子。故选C。
第27题.B 【解析】考查名词词义辨析。advice意为“建议”;news意为“消息、新闻”;praise意为“赞美、赞扬”choice意为“选择”根据句意故选B。“聪明的” brave意为“勇敢的” funny意为“有趣的” careful意为“认真的”故选C。
第28题.C 【解析】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句意为:这条狗看起来很有趣,它正穿着双红鞋。clever意为
第29题.D 【解析】考查连词词义辨析。根据句意请在吃饭之前洗手,故选D。
第30题.A 【解析】考查动词的时态。由Gary is the best singer in my class.得知该句为一般现在时故选A。
第31题.B 【解析】考查动词的时态。由句意“面包美味可口”得知是过去自己做的。故选B。
第32题.C 【解析】考查动词短语辨析。由句意得知你能帮助我捡起这个钢笔吗?它在你椅子下面。pick up “捡起” 符合语境故选C。第33题.D 【解析】考查动词时态。由句意得知我已经收到去音乐会的邀请函。故选D 现在完成时态。
第34题.B 【解析】考查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由语境得知“The top five TV plays”与list之间存在被动关系;由“Look at the picture”得知是一般现在时,因此为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故选B。第35题.C 【解析】考查宾语从句。由答语“we should meet there at nine.”可知,问句询问时间,故选C 完形填空【语篇解读】:本文从一个小故事入手,讲了盐的用途,不仅在日常生活上,而且也讲了它的药用价值。同时因为它的稀有性使得盐在古今中外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受重视。【逐题解析】:
第36题.【解析】考查名词辨析,从下面一句话能看出来应该是“像爱盐一样爱他的爸爸”故选A。
第37题.【解析】考查连词,从“simple”和“important”可以看出来是相反关系,所以选D 第38题【.解析】考查名词辨析。根据下文“We also use salt to produce other products”可知:在讲它有很多用途。故选C。
第39题【.解析】考查形容词辨析。根据句意“把盐放在结冰的路上”可推知:是为了使路面不那么光滑而保持安全。故选B。
第40题【解析】.考查动词辨析。根据下文“As a result, salt protects food and many other things.”可知:选A。
第41题.【解析】考查介词辨析。根据句意,可知:在有盐的环境里,大部分细菌不能存活。故选A。
第42题.【解析】考查形容词辨析。根据下文“Its usefulness, together with rarity(稀有)made it very expensive.”可知:使得盐是有价值的。故选C。
第43题.【解析】考查动词辨析。句意:即使在今天,努力的,有价值的人们被认为是“地球之盐”。故选D。
第44题.【解析】考查名词辨析。根据下文:“Its usefulness, together with rarity(稀有)made it very expensive.”说明很稀有,很难得到,故选B。
第45题【.解析】考查名词辨析。根据下文:“In fact, the word salary(薪水)comes from the word salt.”被当成薪水,也就是钱的意思。故选A。阅读理解(A)【语篇解读】:本篇文章是封信件,主要阐述Susan Rosen对订购的裙子不满的地方以及Victor Smith先生给予相对应解决方法和回复。【逐题解析】:
第46题.D 【解析】细节理解题。由文中“ I ordered a skirt from you last month,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it.” 可知,Susan Rosen写信主要是为了向Victor Smith说明她所买的东西以及问题。本题难度较小。
第47题.B 【解析】细节理解题。由文中 “We are sending you another skirt with this letter.” 可知,Victor Smith寄送给Susan Rosen 另外一件裙子。本题难度较小。
阅读理解(B)语篇解读】:本篇是一个记叙文。主要记叙了一个叫Edward的小男孩,用父母给自己的两美元去帮助更需要的穷人。最后小男孩不仅从爸爸那得到了喜欢的书作为新年礼物并且还得到了比新年礼物更重要的奖励——这就是善良和他人的感谢的故事。【逐题解析】: 第47题,C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第二句 “He had wished for a long time to buy some pretty
第49题.A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六段第二句 “The man again shook his head, for he could not understand or speak his language.” 可知。本题难度较小。
第50题.B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七段第二句 “He took out his dollars, and gave one to the man , and the other to his wife”和 第二段“When he came back, his father gave him two bright, new silver dollars”可知。本题难度较小。
第51题.A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十一段可知。难度较小。阅读理解(C),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广告。主要是介绍DIY Your Own Desserts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课程的费用和报名的方式。【逐题解析】:
第52题.C 【解析】细节理解题。由第二段中 “Come to our class and make your own desserts.” 可知,如果你想亲自做些甜品,可以加入这个课程。本题难度较小。
第53题.D 【解析】 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中“ The class runs daily and it is a completely hands-on personal cooking experience lasting up to 4 hours learning 3-4 recipes each lesson.” 可知,在这个课堂上,你可以有亲身实践的烹饪经历。本题难度适中。
第54题.D 【解析】细节推断题。由文中 “$30 each lesson” 可知,五节课需要$150。本题难度较小。第55题.B 【解析】细节理解题。由文中 “You can either e-mail us or come to our office for attending it” 可知,可以通过发送邮件或直接去办公室报名参加。本题难度较小。
阅读理解(D)【语篇解读】:本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通过阐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益处以及如何帮助人们消除对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顾虑从而鼓励人们参加志愿者活动。【逐题解析】:
第56题.D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第二句“ You see how little things can change a person’s life for the better ”可知。本题难度适中。学生在选题时容易受到第一句的影响误选B.但如果仔细看后面的句子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做题时务必控制答题速度。第57题.A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 “Not having enough time also prevents some from sharing their abilities”可知。本题难度较小。
第58题.C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后面★标注的几条建议,我们可以逐一排除错误选项。根据第五条建议中提到的 “Invite a friend or family member to serve” 可知。本题难度较小。
第59题.D 【解析】词义推断题。根据下划线单词 “Veteran”后面的句子 “He volunteered a lot”说明他参加了很多活动,也就是经验丰富的意思。本题难度较小。第60题.B 【解析】主旨大意题。通过最后一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Spend some time on volunteer work and you will see great changes in people’s lives” “...little things can change a person’s life”说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好处。可以推测出作者是要鼓励人们参加志愿者活动。任务型阅读【逐题解析】:
第66题.【解析】细节题,考察精确查找答案的能力。通过抓住关键词 help machine很容易确定答案
第67题.【解析】细节题,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可以确定答案。第68题.【解析】根据create关键词 可以确定区间为为第四段第一句话,从而确定主体。
第69题.【解析】考察对第二段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第70题.【解析】翻译时需要注意文章时态,以及关键词how和it的翻译。
词语应用【语篇解读】: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作者给老人让座,老人给学校打电话表扬作者的行为以及作者受到表扬后的心情。【逐题解析】:
第71题.busier 【解析】句意为:交通比平时,由than可知以用比较级busier。
第72题.an 【解析】句意为:我看到 一个老人上车,由old man可知,用冠词an.第73题.up 【解析】句意为:我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人。由stood可知,用up.第74题.happily 【解析】句意为:我们 交谈,修饰talk应该用happy的副词happily。第75题.third 【解析】句意为:后来在 节课,由class可知,用three的序数词third。
第76题.why 【解析】 句意为:我不知道________ , 所以我有点害怕。由后面的afraid可知老师找学生,学生不知道为啥,所以比较害怕。
第77题.them 【解析】句意为:他告诉________今天早上我在公交车上所做的事。told后面做宾语,用they的宾格them。第78题.knew 【解析】句意为:他_______ 这件事,是因为他接到老人的电话。由后面的动词got可知,用一般过去时,know过去式为knew.第79题.classmates【解析】句意为:杜老师说对于我的________ 来说,我是个好榜样。同学不是一个人,所以用复数classmates。第80题.for 【解析】句意为: 我来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由后面的我很骄傲可知,今天对作者来说,很美好。由首字母f___,可知用介词for.基础写作【逐题解析】: 第81题.Is it hot outside?
【解析】句意为:外面的天气热吗?根据所给标点可知用疑问句。分析所给词汇可知是一般疑问句, 系动词is提前, it做主语,hot做表语,outside做地点状语。
第82题.Remember to arrive on time.【解析】句意为:记得准时到达。根据所给的标点可知是陈述句。分析所给词汇可知是动词原形开头的祈使句,remember是动词做谓语,to arrive做宾语,on time做时间状语。第83题.What do we have for lunch?
【解析】句意为:我们中午吃什么?根据所给标点可知用疑问句。分析所给词汇可知是特殊疑问句,what是特殊疑问词,do是助动词(引导一般疑问句),we是主语,have for lunch是固定搭配做谓语和宾语。第84题.Lucy brought me a cup of tea.【解析】句意为:露西带给我一杯咖啡。根据所给标点可知用陈述句。分析所给词汇,Lucy做主语,brought做谓语,me是双宾中的间接宾语,a cup of tea是直接宾语。第85题.How beautiful your kites are!
【解析】句意为:你的风筝真漂亮。根据所给标点可知用感叹句。分析所给词汇是how引导的感叹句,how是感叹词,beautiful是形容词,your kites是主语,are是谓语。
书面表达深度点评今年的英语书面表达与2016年河北中考书面表达模式相同,都是给出图片,由考生观察图片内容,并根据提示和要求写出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今年的书面表达回归到我们一直关注的环保问题,描述图中一位男士正在往地上扔垃圾,旁边的女士温馨提示,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城市是我们的家园,呼吁大家一起保护环境!要求考生描述图片内容,并写出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此题目来自于课本话题,九年级第13单元,同时也是我们初中英语教研团队编辑的“彩虹书”写作部分的必练话题,环保类写作。从话题上看,今年的英语书面表达是关于社会生活的话题,环保作文一直是初中必练作文,难度不大,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近几年的书面表达,都渗透着教育意义,倡导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要想将图片所给信息准确表达不难,但是对于学生词汇量和句式表达的丰富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的得分,另外,学生的卷面书写也会有要求,是个给分的重要参考标准。【本篇书面表达的写作思路】:
1.描述图片内容,男人的行为和女士的说话内容概括,要注意用现在进行时态。
2.叙述当你看到这种行为该怎么做,写出自己的建议和做法,并陈述理由。这是文章详写的部分,引入到环保的话题中。可用到平时积累的建议类句型: 1)I think we should...2)We’d better(not)...3)It’s a good idea / way to...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引导)和时间状语从句(when引导)3.结尾呼吁大家(call on people)采取行动(take action),保护我们的环境。
我们在课堂中多次讲解到,15分的作文,是否涵盖了材料中的所有内容,是否有语法错误,是否行文流畅,是否有恰当的连接词,是否有生硬的汉语式表达。对于参加2018届中考英语的同学,如果想在写作方面拿到高分,请大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务必保持卷面整洁,书写清晰,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2.进行审题-列提纲-打草稿-修改-定稿的写作流程,尤其注意时态、人称和要点分段。
3.好词、好句的积累,扩句练习和改错练习,学以致用。
2007年南通市中考英语试卷的命题,遵循了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大纲》,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相对与以往历年的中考来说,今年的英语考试的总分为150分,其中有10分的口语分数。英语这门功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英语命题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对能力的考查,降低对语法的要求,试题稳中求变,试卷更趋合理,更加简约。试卷有五大特点:一是评价观念新,注重基础,强调能力。二是选材新颖,题材、体裁丰富多样,既涉及社会现状又涉及科普知识。二是试卷题型结构趋于简约,更具综合性,今年的英语试卷在题型结构上作了进一步调整,增加了主观的比分,加大主观试题的开放程度,加大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加大了对学生身体审题能力的考查。三是试卷难度适中,知识涵盖面广,命题时注意知识面的覆盖,双基并重,突出能力,分散难点,形成梯度,不出繁、怪、偏题。四是版面的设计生动,活泼,有情趣。
今年英语试卷体现双基性,重视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具体情景中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试卷也体现了时代性,把阅读能力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此外,试卷还体现开放性,书面表达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并不是孤立地考查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给了考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试卷中,各个大题涉及的内容都与考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强的时代感。材料来自于生活实际、外国文化等,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突出语境,照顾知识覆盖面。考点覆盖了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并在突出语境的前提下,处理好知识和意义之间的关系。2007年英语中考试题命题以能力立意,着重考查考生在听、读、写方面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主观性试题中的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进行了有效的难度控制及调整。主要考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对课本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运用,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中考的单项填空是这些年来中考试题中一直采用的一种题型,通过对中考单项选择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单项选择题已经由传统的单纯考查语法知识逐渐向英语应用的方向发展,体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考查重点也由集中到分散,考查的知识点多。其难度较去年有点提高,但题干简洁,情景清楚,考点不偏不怪。语法知识要求的降低顺应了中学的外语教学改革,有助于引导学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该部分试题保持了所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
中考卷的完形填空是两篇相对完整的故事,上下文逻辑关系清楚,试题针对故事的发展设空,考生只要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脉络,就可以顺利作答。试题设空的间距也大,有利于考生参照上下文提供的信息作答。但较去年多了十个空,相对来说难度增大了,试题中每道题为根据上下文意思选择,摈弃了以往的语法选择,这不能不说是命题上的一大突破。
中考卷的阅读理解部分是试卷中分值最大一题,占三分之一,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它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准确率高、阅读速度快。主要考察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解答题目既要理解文章各句的字面意思,又要注意理解文章中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以发现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它除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正确性进行测试外,同时从阅读速度、技巧、文化背景常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试。
今年的书面表达出题新颖,阳光体育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考察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试题的要求虽新颖但难度不大,考生确实能想象合理,但要想写出一定水平,得到较高的分数,仍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1)审题不清,遗漏要点,导致降档.(2)基础不扎实,表达不妥当。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还有的考生只写出了几个单词,这些错误都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或产生歧义。(3)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总体来看:2007年中考英语试题难度虽不大,但出得很“活”,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能力的考查占总分值的57%,试题的编制无论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新思维,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谨性使得这份卷子很有份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
针对07年的中考英语试卷,我们全体初三教师在中考复习中应注意:
1、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2、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做具体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如提示审题方法、研读试题说明和解题演示等以外,还要认真抓好平时的规范训练,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案的好习惯,尽可能减少由于审题不仔细、答题符号不规范等不必要的失误。
3、把握考试改革的方向、动态和发展趋势;善于分析学生,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复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合理安排好教材知识梳理、专项针对性训练包括速度训练和规范训练,综合模拟和应试技巧、应试心理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决反对“题海茫茫,无边无际”的倾向。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逐步形成和提高,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促进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014-6-26)
公桥职高 张晓磊
本次阅卷是网上阅卷。答题卡为机读卡,选择题部分由电脑批阅。人工批阅的部分为第一部分听力第五题的信息转换,第四部分写第十题的单词拼写和第十一题的书面表达。下面就这三题作下分析。
(一)信息转换
听力部分的信息转换听到的短文标题为Spring break(春假),大意为:加拿大学生每年有一周的春假。春假通常都值每年的四月份。在这一周内,学生们可以看电视,做运动,或全家一起旅游。但今年我参加的是一个为期两天的活动。第一天,我们帮助一些孩子们做作业。在第二天,我们去老人院帮助那里的老人们做许多事情。在此之后,老人们告诉我们他们自己的一些故事。这次春假使我明白怎样去奉献。而且我也得到了回报——幸福快乐。我将在明年春假帮助更多的人。
这题需要从文中转换出的信息点共五个,分别是how long(one week)/ what(do sports)/ whom(help some kids)/ where(a house for old people)/ what(learn how to give)。
需要学生写出的五个单词为week, sports, kids, house, give。共四个名词,一个动词,其中sports和kids这两个名词是常用复数形式的,而且文中也要求填写复数形式,其余三词为原形。
从阅卷中发现本题难度适中,单词长度不少于四个字
母,也不超过六个字母,大部分同学能写全对。但仍有部分同学犯错,出现较多的现象有week写成weak, wek;kids写成kinds;house写成horse, hose, house, hourse等,小部分同学的give写成gave。一部分同学得分低于两分,说明其听力基本功和单词基本功不扎实。
(二)单词拼写
第十题的单词拼写要求写出的五个单词分别是useful(有用的),duty(责任),brave(勇敢的),cancel(取消),分享)。总体来看单词拼写的难度也不大,考察了形容词两个,名词一个,动词两个,副词、介词、连词、冠词等词类均未考察。在这五个词中以原形出现的居多,前面的四个词在句子中无需变化形式,写出原形即可,比较简单,学生较易写对。第五句话的主语是he,而要求填写的目标词share在句中作谓语动词,所以第五题稍有难度,考察的知识点除share的拼写外还包括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考察单词的长度不少于四个字母,也不
超过六个字母,较为适合初中阶段水平学生拼写。错误现象多出现在cancel和share这两处。由此能看出学生们不熟悉cancel, 而且有部分的同学写出了share但没加s,十分可惜。
(三)书面表达
第十一题是书面表达。题目要求学生们以王伟的身份给其英国笔友David写回信。信中要告知David学校对学生的暑期要求。题干中给出的要点主要集中在安全方面,共分为三类:
1、家庭安全,小心用火用电,外出关好门窗;
2、游泳安全,不要独自去游泳,不去河湖游泳;
3、交通安全,过马路要当心,不在马路玩耍。给出提示词一个,electricity(n.电)。词数限制为80-100词。邮件的开头和结尾已写好,学生只需要写出正文的主体部分即可。从我所批阅的一千三百多份试卷来看,小部分学生能够写出顺顺当当漂漂亮亮的作文,约有三十篇左右。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基本通顺像模像样,约有四五百篇。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写得马马虎虎凑合能看,约有五六百篇。一部分学生写得稀里糊涂,也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写得一塌糊涂。还有部分学生是白卷或抄袭阅读和完形里的文章。总体如果画出图形的话应该是个上下尖细中间粗大的纺锤形。
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失误有:
1、大多数学生写不出“火”(fire)的正确形式,错误的现象有fair(出现较多)/ fir/ fie/ fier/ feir等,甚至还有学生写成far。在我所批阅的这些试卷中,这个单词写对的学生只有不到三十人,这说明还有一些常用词是学生们所不熟悉的。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没写对的现象让我思考,这个词写错的责任不能归咎于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应该负起责任。
2、大部分学生写“关门窗”的“关”,使用的是“turn down”,我个人觉得不妥。只有一小半学生知道用“close”,个别学生能够用较高级词“shut”。
3、有少数学生的“独自游泳”中的“独自”(alone)写成了along。多数学生还深爱着祖国,在写这句话时,写出类似“Don’t alone go swimming.” 的句子。学生们没有把副词alone放到句尾。由此句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受到了汉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
4、有一半的学生写“过马路”的“过”时,没有用到动词cross或动词短语go across,而是用了介词through,且还有部分学生错上又错,错把through写成了though。
5、大部分学生未写出“马路”(road)的正确形式,错误现象有rode(出现较多)/ rod / rote/ root等。
6、dangerous(危险的)和danger(危险)存在混用
现象。还有不少学生把dangerous写成了daughter。
7、安全safety有同学写成safet/ saft等。
一、2012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评析
2012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命题立足对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与以往相比变化不大。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语言材料的难度与现行教材相当,话题的内容基于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重在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但在题型和分值分配方面有所调整,具体特点如下。
1. 听力源于生活,重视运用
试卷的听力材料源于日常生活,谈论到了学生常见的阅读、购物、环保、旅游、兴趣、娱乐、家庭生活等。简洁的语句和有趣的故事给考生带来一种亲切的生活气息,让他们觉得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问题设计包括对事物和人物关系的判断,对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的确定,以及对对话隐含意思的合理推断,注重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听力材料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考纲词汇的复习,加强对听力问题的分类归纳、解题技巧的指导等。
2. 语法与词汇部分具有时代性
语法与词汇部分关注基本语法、固定搭配、句子结构以及语言功能等基础知识,知识涵盖面广。同时,命题者还将语言知识的考查落实在具有时代性的语境中,如奉献爱心、环境保护、网络科技、诚信做人、改善交通、体育运动、学习方法等,其中环保这一热点话题在该部分先后就提到了5次。既然词汇、语法部分具有知识涵盖面广,语境多涉及热点事件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做到全面有效,并在复习课上经常讨论一些热点话题,这样学生在考场上对这些话题才不会陌生,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 阅读取材地道,内容丰富
试卷的语言材料主要选自英语国家的原版文章,材料地道。A篇是一份感谢信,培养学生灵活应变、助人为乐的爱心精神。B篇通过讲述一个学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运动在生活中的多方面作用,培养了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生活的意识。C篇借奥运会即将在伦敦举行的这一热点话题,介绍了伦敦的各种交通方式的利与弊,拓展了学生的旅游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D篇是一篇设想未来的科普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努力钻研科学知识。相比于往年,今年的阅读材料的篇幅更长,词汇更丰富。我们都知道,阅读部分是一张试卷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这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在阅读复习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语法、词汇复习中巧妙渗透阅读知识,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对阅读理解的兴趣和能力。
4. 作文贴近生活,强化语用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针对朋友Betty的考前焦虑,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给她提供一些建议。这是每个学生或身边的朋友都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语境设计真实,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突出语言的开放性。由于考生平时操练不够,导致写作对学生来说成为另一难点,因此,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趣味性,让写作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提升写作课的效率。
目前的复习课,大都采用的是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乏味,再加上大量的机械操练,何来高效?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本人通过分析和教学实践发现,复习的内容其实学生都已学过,只是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梳理,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探究,课上再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分层的活动,巧妙地把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人物与语言知识、技能的复习运用相结合,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和交流展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复习课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如何上好高效的复习课
在复习阶段,教师应设计各种具有趣味性、教育性、体验性、时代性、探究性的主题活动和比赛,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丢掉乏味,提高效率。
1. 借助导习单,让学生课前“动”起来
导习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探究,为他们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导习单是指教师根据复习内容所设计的复习提纲,学生在导习单的帮助下,可以通过自己回顾、查阅资料、上网等方式对复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提前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在设计导习单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趣味性原则、分层原则、创新性与挑战性原则、演绎法以及归纳法等多种方法并存的原则,让导习单成为复习课“诱饵”之一。
2. 利用课前热身活动,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
课前的热身活动是能吸引学生、并把他们轻松地带入复习内容的又一“诱饵”。比如,可以选择含有今天复习内容的歌曲。我在复习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内容时,就让学生唱了Sailing这首歌,还谈了对这首歌的认识,这样做既复习了语言功能,又训练了学生思维,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渗透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含有当天复习内容的自编的chant、rap等方式来进行热身活动。
3. 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课上“活”起来
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好动、爱表现的特点,课堂活动可以成为高效复习课的最重要的“诱饵”。同时,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活动。比如,在复习句子种类中的疑问句时,我让学生模拟明星记者招待会,让成绩好的学生扮演明星,其余学生扮演记者进行提问。活动中,我有意让“小明星们”先请成绩较弱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Do you have a brother or sister?等,再请成绩中等的学生提问较复杂的句子。这种分层活动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展示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真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课堂活动可以按不同的复习课型来设计。比如在复习词汇时,不妨试试以下活动:①词汇列车,教师说出一个考纲中的重要词语,让学生通过添加词组创作一个个短语、句子。这个活动还能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创造能力;②传球说词,即把单词按类别来复习,比如职业,教师让学生快速抛递一个小球,接到球的学生要马上说出一个这一类别的词,就这样依此类推。我们还可以运用快速抢答、词语字谜等活动提高复习效率。
语法复习课活动形式较多,比如复习被动语态时,可以用“我是什么”,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一种物品,再让学生用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描述自己,让别的学生猜自己是什么;还可以用“创造纪录”来复习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用“忙碌的人”来复习进行时等。
阅读训练时,教师可用“我是小导游”这个活动,让学生在读含有路线的文章时,边读边画出线路图,帮助他们理解,提高阅读兴趣。另外,教师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自选文章,自己设计问题。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兴趣。
针对学生对英语写作不敢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来促进写作教学,如:填填补补、现场作文接龙,小组作文创作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 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说是离不开热点人物和话题,而学生对这些也是非常关注的,所以,教师可以把这些巧妙地和语言知识的复习相结合,让他们成为复习课的又一亮点。比如,在复习动词不定式时,我选用贾斯汀的一首英文歌导入新课,用他的成长、成名史以及他未来的目标,把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课堂教学效率很高。再如,保护环境是当前的热点,在复习时态时,我用环保一词把整节课串了起来,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更让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的决心。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 的《岳阳楼记》。(1分)
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 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 D.摹(二声)“巨”字的笔顺
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
A.①叠 ②世外桃源 B.①迭 ②洞天胜境 C.①迭 ②世外桃源 D.①叠 ②洞天胜境
3.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共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分号 【乙】破折号 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4.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1)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 ① 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 ② 》。(2分)
(2)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B.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C.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D.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5. 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下面对小全张中的的题词和碑文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
小全张中的题词(左)和碑文(右)
A.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B.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C.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D.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注:①[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为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而发行的小全张。小全张右上方主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全景,主图下是镌刻在纪念碑正面的毛泽东的题词,左面是刻在纪念碑背面的由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二、古诗文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6.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7.青树翠蔓。(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8-10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 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1分)9.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答
10.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① ”和“ ②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
(三)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1-13题。(共8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宮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别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徳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所广益/精益求精 计日而待/不计其数 ....B.不求闻达/知书达理 由是感激/实事求是 .... C.夙夜忧叹/优心如焚 庶竭驽钝/尽心竭力 ....D.察纳雅言/温文尔雅 临表涕零/涕泪交流 ....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品行高低不同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理解:请葛亮之所以推荐向宠是因为向宠人品好,军事才干突出,深得刘备赞誉。【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都会为桓帝、灵帝二位君主深深叹息,并对他们感到痛心和遗憾。
理解:刘备痛心和遗憾的原因是桓、灵二帝亲近小人,疏远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亡。【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关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理解:诸葛亮于“倾覆”时接受任务,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临终托付大事的恩情。
13.为国尽忠是中华传统美德。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为国尽忠在诸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一】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链接材料二】
嗣当激厉士卒,北逾沙漠,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注:①[太宗]李世民,唐代皇帝。②[征]魏征,唐初政治家。③[雅]平日,向来。④[劳]慰劳。⑤[嗣]随后,接下来。⑥[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徵宗和宋钦宗。⑦[虞]优處,忧患。⑧[奠枕]安枕。⑨[余]指岳飞。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4.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截至2016年底,故宫文物藏品总数达186万余件。近年来,故官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展文化普及活动,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场所。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教育形式。为了使展览效果最优化,故宫在以往展览的基础上,改变思路,不断创新,开创了文物藏品 ① 的新方式:展览不再是对文物进行简单摆放,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同时,通过图录制作、书籍编写、学术研讨、数字影像辅助导览等方式,让观众在观展时更好地了解展品的文化内涵。2016年,故宫成立教育中心,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开展内容丰富、⑤
⑥
⑦
⑧
⑨
④①
②
③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全面、立体地发挥故宫的公共教育功能。在公共教育中,故宫重视与教育机构合作,采用馆校合作方式开展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活泼的参与中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中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和10多个不同门类的专题展览,每年还有50余个临时展览,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国博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前来参观。2017年国博接待观众总量达80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观众139万人次。为了充分发挥国博的公共教育功能,自2012年5月起,国博设立了教育体验区。目前,围绕“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国博特别重视与学校合作,例如,为了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材料三】
中国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大型科技教育设施。科技馆以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设计理念开展公共教育,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馆中展品涉及航空、航天、机械、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等众多领域。科技馆在利用展品进行展览教育的同时,还设置了科普活动室和实验室,配置了计算机、微型机床、3D打印机等近200套不同系列活动器材和40多套相关的实验仪器,设计了“飞行器的奥秘”“光影探秘”“生命科学俱乐部”等系列活动,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科学的理解。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2017年9月1日,科技馆正式启动“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为首批200所中小学校提供场馆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科技教师培训等提供服务。
15.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展出和阐明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B.①阐释和展示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C.①展示和阐释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D.①阐明和展出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16,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答:
17.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博物馆开展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每空限8个字以内)(3分)(二)阅读《信天游》,完成18-21题。(共10分)
信天游 刘成章
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
①②②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峁梁连绵,沟壑纵横。这边山头犁铧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风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汤!哎——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舅舅!我听下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了。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锄地的五谷间——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之辞。
③小时候的我被母亲牵着稚嫩的手,走在延河畔上。突然,好像从那云缝中,猛乍乍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那是我平生所听见的第一支信天游: 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 我妈妈打我我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鞋。
这样土气,这样简单,却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两句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骨,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了。
④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得死去活来。我买了一本何其芳、张松如二人主编的《陕北民歌选》,又念歌词又唱曲谱。书上那“上畔畔的葫芦”,那“清水水玻璃”,那“双扇扇门来单扇扇开”,虽然都是我熟悉的事物,但还是给我开启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令我神往。
⑤有一天我登上了一个山顶,突有一支嗓音浑厚的信天游响在我的耳畔。我看见,唱歌的是个放羊老汉。他唱得实在太美了,但我写作文时竟不知该如何描述。我那时候望着那苍茫辽阅、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听着这支信天游,实在分不清信天游是脱胎于它,还是它有几分信天游的影子?后来我曾经暗暗地想,假使信天游可以像天下万物似的有形有色,而且其形色永不糟朽,那么,整个陕北高原的天空,一代代的累积,它每寸蓝天每寸云彩都会缀满音符和文字的晶亮钻石。
⑥1956年,我还是个高一学生。在延安举行的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上,我见到了31岁的诗人贺敬之。之后不久,一首信天游形式的作品横空出世,那就是他的《回延安》。它让我爱不释手。诗中经典名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既有信天游的质朴语言和韵味,又充溢着李白一样的浪漫诗思。
⑦我是一路苦恋着信天游走进中年时代的。不知不觉间,我收集购买的信天游和陕北民歌,以及与之相近的爬山歌、山西民歌的资料和书籍,无法尽数。把它们堆在一起,竟有十几斤重了。忽有一日,省上组织了个创作班子,拿着初步改端下的五首陕北革命民歌来到延安,一边修改一边征求意见。好像是一个上午吧,我们延安文工团创作组一行数人,被召去开会。经过初步改编的陕北民歌,如久埋土中的明珠出土、如重开的牡丹,闪耀在人们面前。为了新写一首中央红军初来陕北的歌子,我在带来的那堆书里翻找,找见了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两句:“山丹丹开花红满了山,中央来了大发展。”我好不高兴!天色入暮,我把它交给我团的老作曲家航海。不久之后,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信天游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其他几首民歌一起,震响在全国的广播喇叭之中。
⑧我自己当然也写过信天游歌曲。那一年,我以上下两句原生态的信天游为动机,与作曲家王建民合作,创作
③了一首完全是信天游味道的歌曲,里面每节都有“圪梁粱”三字回旋萦绕,便名之为《圪梁梁》。我还与他合作过一首以信天游为基调的女声独唱《崖畔上酸枣红艳艳》。当陕北的山水间飘荡着这两首歌的时候,我整个身心便油然生出一种归属感。
⑨大约在十多年之前,我曾忧心,那曾经像野草一样一个劲地往出钻的信天游歌手,在陕北这片可爱的黄土地上,怎么忽然间变得稀缺超来了!可幸好是我的感觉有些偏差。完全在不经意间,我终于发现信天游歌手就像春雨过后的山丹丹,开得好红好红,这山是,那山也是。更让我欣喜的是,那一年回延安,一下火车,便有小青年们一边出车站,一边放开嗓门,高唱着一声声的信天游。他们大概一看见宝塔山,嗓子就痒痒了。他们对着延安群山环抱着的空旷夜空,就像虎归深山鱼归海,便任情任性起来。
⑩啊,陕北,生我养我的这片厚土啊,我愿像这信天游一样地高高飞起,化作装饰你的夜空的月晕,绕着月亮转。
(有删改)注:①[峁(mǎo)]我国西北地区称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小丘。②[犁铧(huá)]翻地的农具。③[圪]念gē。18.阅读第①段,你想到的问题是什么?请把这个问题写出来,并结合这段的内容简要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2分)问题: 原因:
19.阅读第③-⑨段,将这部分文字中体现作者情感脉络的关键语句摘抄下来。(2分)答:
20.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语句是如何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信天游特点的。(3分)答:
21.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下面三个短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文章结尾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红圈圈 【乙】一圈红 【丙】圈圈红(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共7分)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22.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限12个字以内)(2分)2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24.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五、写作(40分)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已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8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 13 分)
1、(1 分)范仲淹
2、(2 分)(1)D(2)A
3、(共 4 分)(1)A(2)修改就这样,英法联军的打砸抢烧,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4、(共 4 分)(1)法 《悲催世界》 或《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等
(2)B
5、(共 4 分)D
二、古诗文读(共 18 分)
(一)默写。(共 4 分)6.(2 分)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7.(2 分)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 8-10 题。(共 6 分)8.(1 分)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9.(2 分)图一 图一描绘了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原诗句中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得到形象的体现。图二 所绘江面与原诗句意境极不协调。10.(2 分)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 11-13 题。(共 8 分)11.(2 分)C 12.(2 分)【甲】 13.(4 分)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贤良,回忆刘备的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他的为国尽忠;《旧唐书·魏征传》魏征“思竭其用,知无不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直言敢谏,至诚奉国,体现他的为国尽忠;《五岳祠盟记》中岳飞“尽屠夷种”,迎二帝回京,收复失地,体现他的为国尽忠。
三、名著阅读(5 分)答案示例:
1、全书内容总体概括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三国演义》一书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奸绝”、“智绝”、“义绝”的曹操、诸葛亮和刘备。书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大小战役,让我了解了古人的军事智慧。
2、从“点”上人物切入型:《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曹操赤脚迎许攸;孙权巧妙处理甘宁和凌统的冲突,都让我感受到领导人物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四、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共 7 分)15.(2 分)C 16.(2 分)图一说明国博接待观众人数逐年上升,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图二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接待未成年人人数逐年上升,教学形式科技化、多样化。
17.(3 分)展览和馆校合作、设置教育体验区、科普活动和实验室(二)阅读《信天游》(共 10 分)18.(2 分)为什么要介绍信天游名字的由来?结合文段内容,为了引出下文和表达出信天游的独特。19.(2 分)“……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骨,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了。” “…… 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得死去活来。” “我是一路苦恋着信天游走进中年时代的。”
“陕北的山水间飘荡着这两首歌的时候,我整个身心便油然生出一种归属感。” “ 大约在十多年之前,我曾忧心,……”
“更让我欣喜的是,那一年回延安,一下火车,便有小青年们一边出车站,一边放开嗓门,高唱着一声声的信天游。”
20.(3 分)通过比喻、对偶、通感的修辞手法,把信天游在陕北当地的普遍性比作“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把信天游高亢嘹亮的特点比作“声声都如云霞之辞。”把信天游这种民歌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打通听觉与视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天游在当地的无处不在和高亢嘹亮、深入人心的特点。21.(3 分)【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共 7 分)22.(2 分)读书要循序渐进。23.(2 分)【乙】 24.(3 分)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之一:我选①,经常对学过的知识读过的书进行复习,可以有新的收获和发现,是一个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认识体系化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地学习的过程;
【2024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北京中考近10年试卷05-04
2024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试卷分析02-26
北京市中考英语复习06-22
2023中考英语试卷分析06-12
北京地理中考03-23
对话(北京中考作文)07-07
北京中考小作文02-28
北京中考作文真题04-26
北京中考试题05-03
北京中考真题解析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