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作文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作文 篇1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是1790年开始建的,一共花了150多年建好。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圆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圆。此外,还有许多小圆,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雨果曾说过:“有一座语言无法形容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大肆劫掠,纵火焚烧。这人间的奇迹就这样被侵略者付之一炬,彻底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听,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断礕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贫穷就要受压迫,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万众一心,使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我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其中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故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不忘国耻”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圆明园的前身叫畅春园。是清朝康熙皇帝兴建的皇家花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经过了一个世纪,建成了圆明园。它占地五千多亩,有六百个足球场那么大,是故宫的四倍。恢弘、雄伟的宫殿,豪华、壮丽的夏宫,秀美、别姿的亭台、楼阁,诗情画意的山水湖景……园中有城,有一百四十个景观。它凝积了中外几千年的画艺和建筑风格。是举世无双,中西合壁的皇家园林。它是帝国的心脏、权力的中心。所以,外国人称它为“万园之园”。

可是,中国皇朝政治腐败,闭关自守,科技落后。1860年,欧洲列强——英、法远征军和八国联军屡次侵略中国。由于皇朝衰落求降,圆明园被抢劫一空,御园焚烧成废墟。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道:“东方曾有个奇迹,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旷世博物馆,被两个强盗——英法彻底毁灭了!”

我亲眼目睹了圆明园的遗址:断墙残壁,一堆乱石。我心里非常惊讶,气愤难忍。我阅读了这个历史事件,懂得了一个道理:“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富裕、强威,要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不被别人欺侮”。

我们青少年,要不忘国耻。好好读书,将来学好本领,为国效力。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愤怒,也感受到了原来以前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

圆明园是我国最大建筑物,、主要景观除在后湖四岸外,北至耕织轩,东达福海西岸深柳读书堂。后经雍正朝(1723年——1735年)大规模拓建及乾隆初年增建,至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分景题诗成“圆明园四十景”。此后二三十年间,园内又相继有过多处增建和改建。共有园林风景群近50处、挂匾的殿堂亭阁约600座。其中不少景观仿自我国各地尤其是江南的名园胜景,诸如杭州西湖十景、海宁安澜园、无锡寄畅园……这些总共花费了一百五十年的光阴建造而成,圆明园是清帝“以恒莅政”之处,园林建筑兼备理政、园居双重功能。大宫门外分列部院旗营值房,门内即是举行朝会的正衙、日常理政的殿堂,再内方为帝后寝宫区,以及祖祠、佛楼和众多的游憩景观。可是这些美丽的景物被这帮可恶的强盗给毁于一旦,大火连烧三天,只剩下几根残柱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还烧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的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

如今的圆明园再也没有当年昔日的辉煌,我感到无比惋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因为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外国人的侵略。我相信祖国一定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读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之后,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十分的惋惜。

我国的圆明园举世闻名,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的占地面积比故宫还大,建造了150多年,浓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啊!但是,在1860年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一把火就把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只留下了几根残柱,这使中华儿女感到多么惋惜啊!

我们的国家是个泱泱大国,怎么就让圆明园毁灭在3000名侵略者之手呢?就是因为那时候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衰微,无力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我们的大好河山让侵略者肆意践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被蛮横无理的侵略者给掠去了,这不仅是文化艺术瑰宝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耻辱。

从《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科技落后了,就要被人欺负,贫穷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永远不再受其他国家的侵略。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有一天,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学完后,我有很大感受,今天,我就跟大家交流一下。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他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学完这一课,我体会到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和贪婪无耻。同时我还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恨与惋惜。同时痛恨清政府的无能,没能把我们中国变成一个泱泱大国,而是把我们中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但在15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变成了一条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龙,再也没有人来欺负我们,再也没有人敢说我们是“东亚病夫”了。所以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让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最后,让我们高呼:“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当时攻打我国和抢东西的那些国家的仇恨。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是皇帝曾经待过的地方,那冬暖夏凉,建造着各种美丽的景物。整个园林的占地面积为三百五十多公顷,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建筑成的,你想一想,一百五十多年啊!是多少人的汗水和血水造成的,就在1860年的10月6日到10月19日的几天里,美丽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

这帮可恶又可恨的大坏蛋,你做这些坏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啊!如果这座建筑宏伟的圆明园一旦被毁灭,双方都会又损失,在圆明园没有被毁灭之前,你们和我们国家的人可以相互学习别的国家的知识和各种礼仪、习俗,可是现在你把中国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和悠久的历史都烧毁了,还要强占我国的许多地方,实在是太可恶了。

如今,当我看到圆明园的故事的时候,我的心里很难受,眼前浮现了当时的情景,那是中国人最受屈辱的时候,当几十年后的今天,是中国人不再受屈辱的时候,中国又重新站了起来,也是百年噩梦结束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中国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中国人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最近,我在语文课上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自己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憎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将圆明园中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侵略者在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使圆明园断壁残横。

我读完这篇课文,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侵略圆明园时的惨痛情景,也深深体会到英法联军竟如此贪婪、野蛮,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横行霸道。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圆明园中那燃烧之火还在奔腾,却曾把烈火耻辱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这不仅说明政府软弱无能,还说明中国那时一定受人欺凌,才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凶猛的大火蔓延,也只能手握空拳。

我情不自禁地紧握右手,大声说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只属于中国的口号声。我们作为一个少年先队员应该增强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是和平的,但是还有许多国家都还在打算着中国这块“美肉”,我们国家还依旧落后。所以,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努力学习。以后使国家更加富强!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无奈与愤怒。

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既有宏伟的建筑,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有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个巨大的博物馆;还可以在这里浏览中外各地风景名胜,是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样一座领人赞不绝口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抢夺一空后放火,现已只剩几根残柱了。

这帮无耻的强盗,为了自己国家的强盛,竟在中国的领土上任意践踏。他们烧了圆明园,烧了一百五十年的血汗,烧了中国一百五十年智慧的结晶,唯一留下了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那些被掠走的物品放到法国的博物馆,也只能证明他们是一伙穿西装的强盗,而中国有一段如此辉煌的历史。我也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表无奈。他难道忍心让侵略者任意在自己的领土上为所欲为吗?眼看他那往日供他娱乐的、占地三百五十七公顷的园林就要随风而去了,他难道不抵抗吗?

然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又向中国发起挑衅,妄想占领我们的钓鱼岛。虽然中国以前有一百多年的耻辱,但他们现在还可以像夺走圆明园里的宝物一样夺走钓鱼岛吗?所有中国人都可以斩钉截铁地说:“绝对不能!”为什么?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站起来了!圆明园毁灭的悲剧,永远不可能再发生第二次!想到这里,我又想到天安门上的几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仅仅十八个字,却是多么深入人心啊!

想起圆明园的那几根残柱,我不禁感到无限的无奈与愤怒,唯一能让我感慨万分的就只有这几个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站起来了!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中国有这样一段历史,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时期屈指一数的皇家御园。历经五个朝代的扩建,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院内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价值连城……其风景犹如仙境,如诗如画。

可惜好景不长,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统统掠走,没用的东西则付之于炬。慈禧闻声后出逃。虽然我们人多势众,但没有先进武器;只好眼睁睁的各种奇珍异宝被侵略者运走。

歹毒的侵略者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为了销毁证据,命令了3000多名士兵放火烧毁。大火整整烧了3天3夜,在火中,我们仿佛看见了圆明园在痛苦的呻吟:“救救我吧,我快要被烧焦了!”

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同时也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辉煌与耻辱。虽然有着一群假借“文明人”称号的强盗用野蛮的大火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文化、建筑的瑰宝。但是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它的思念,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与文化的血脉。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一些“西洋楼”的残骸。我们感到无比的痛恨与惋惜。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中国近代史其中一页上的屈辱。

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是全世界人的智慧结晶。这可是清朝花了150多年的心血才好不容易建成。但是在1860年10月,不幸的事发生了。可恶的英法联军闯入了圆明园,疯狂地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用火来烧。就这样圆明园消失了。用雨果先生的话说:“圆明园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但是英法联军无情地把这个奇迹洗劫了一番。西洋景观、中式景观……都不复存在了。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作文 篇2

一、教学环节紧凑, 贯彻“三标”

1. 在本堂课中, 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分别从识字、理解课文、深化情感入手, 层层递进,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从而引出“振兴中华勿忘国耻”这一主题。最后, 学生进行了反馈目标, 从而很好地强化了课堂内容。

2. 教学中, 始终重视学生的朗读, 通过学生多方面朗读,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搜集资料, 学生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3. 教学后, 很好地根据学生的达标情况来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 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对甲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乙生要查缺补漏, 促使其良性循环。平衡全班的学习状况, 使全班互帮互扶, 学习达到最优化。

二、《火烧圆明园》课堂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入理解课文。)

1. 学习方法指导。 (出示合作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2. 分组明确要求。

●我们分为“园林艺术组”、“历史文物组”、“园林毁灭”组。

●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有什么疑问。老师经过综合学生的各个疑问, 精炼出以下几个问题。请每个组把自己组的要求齐读一遍。

园林艺术组: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历史文物组:

●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这些文物为什么珍贵?

园林毁灭组:

●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的过去?

(设计意图) 合作学习应该是在老师的帮助下, 有目的地进行。否则, 很容易流于形式, 变成好学生的展示台, 学困生的避风港, 教师的悠闲场。

3. 合作学习比赛。

这节课我们进行合作学习比赛, 每回答对自己组内的问题, 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一个圈, 回答对别的组的问题, 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两个圈。最后看看哪个组是优胜者。

(设计意图) 学习在比赛中进行, 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促进成员间角色互换, 增进互动的有效性, 形成组荣我荣, 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 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 促进组员的共同进步。

4. 小组合作学习。

5. 汇报学习成果。

本着个体—对子—小组—学科班长—老师的顺序解决问题, 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还原给学生, 做好课堂调控工作。

三、《火烧圆明园》教学反思

《火烧圆明园》一课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 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 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 爱恨交织,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明园已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了, 昔日的辉煌已无法再现。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在设计教学环节上, 主要注意的方面有: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上课前, 呈现给学生图片, 再现了昔日繁华辉煌的圆明园。再配上老师的解说, 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后接着呈现的是火烧圆明园后只剩的那几根残垣断壁。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了无比的悲愤, 很好地铺垫了学习本课的情绪。最后提出问题:是谁毁灭的圆明园?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带着一连串问题, 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 教学变“要我知”为“我要知”,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影片《火烧圆明园》。

其中最另我感动的是烧完后拍卖铜牛头和铜猴头的时候:在中国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却让可恶的英法联军抢了去,一几英镑的价格卖掉了!几英镑,就等于几十元人民币——可在中国,现在我们要花几千万元才能买到!可见洋人是多么的可恶!

我怀着一颗愤愤不平的心,写下了这满腔的愤怒。此时的我,百感交集——

我愤怒!圆明园,万园之园,就这样被你们破坏掉了,你们真是一群蒯子手。可恶!可恨!可耻!

我惋惜!一座十全十美的皇家园林,在熊熊大火之中化为灰烬。这一切,都是你们的罪恶!这些虽然被你们毁了罪证,但中华人民的耻辱,你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深地铸进了我们的灵魂,死死地铭刻在历史里!

我后悔!清政府为什么这么软弱无能?中国人口众多,为什么没有强大的力量?为什么没有一颗反抗的心?

我不解!曹植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同是女娲创造的人类,都是诺亚方舟拯救的灵魂,你们为什么……你们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的屠杀自己的同类,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历史不堪回首!中国要强大!

“六一”节前夕,老师带领我们看电影《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使我很受教育。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内有弯弯的流水,高高低低的假还是五光十色的金珠玉物的珍奇,圆明同都堪称世界上的杰作。

可是,随着镜头的推移,我越来越生气。片中演到: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看见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就像恶狼见到了猎物.疯狂抢夺起来,能拿走的尽量拿走,手里拿不了的,就用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品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对拿不走的楠木器具、铜器、瓷器等物品,则用枪托或棍棒砸碎。一连几天,侵略者又让骑兵团分头到圆明园各处同时放火,霎时间,圆明园各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庄严华贵的宫殿和优美玲珑的亭台楼阁被火光烟雾吞没,在烈焰中“噼噼啪啪”响了一阵后,一座座都倒塌下去,整个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堆的焦土和残破瓦.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光荣的历史,也有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祖国屈辱的一页。

为什么帝国主义敢在藐们的国土上肆意地践踏、蹂躏?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软弱?因为清zf的腐败无能,封建王朝使我们的祖国在许多方而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zf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还是人民的反抗,给了侵略军应有的惩罚。

看完这场电影,我非常气愤。看看过去。想想现在,如今我昼露腾飞在世界东方,经苗建设飞建发展,名胜古迹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鼻王蓝眼睛的外国人在我们中国人面前也会点头微笑,他

们就是再点头,再微笑,我也永远不会忘记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860年10月8日,我们应铭记于心间,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

毁灭,及见证了帝国主义伤天害理,领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清政府的落后与腐败,更加证明了“落后

就要挨打”的道理!

闭上眼睛,我好像看见了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见了法,英联军这两个强盗无忌的犯

罪,可以听到他们骄傲的笑声,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

尊严,随意践踏中国土地,大肆掠夺文物,财宝,实在拿不走就用火烧,无恶不作的的英法联军为了掩盖

住自己的罪行,竟放火烧了圆明园,就这样,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就这样化为灰烬!

今非昔比,原来的圆明园是一个诗情画意的皇家花园,有雷峰夕照,蓬莱阁,十二生肖喷泉,假

山。。。还有一些仿造古迹的山水景物,流连其中,仿佛身在“极乐世界”,久久不愿离去。圆明

园历经了几代王朝,花费了多少人力,财力,是全中国儿女智慧的结晶啊!可就是这三天的大火,现在的

圆明园就只剩下几残柱了!

我们这代的中华儿女,一定要不忘记国耻,振兴中华,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篇4

当我看到皇上吃着大鱼大肉,外面的将士在战场上拼命,敌人用大炮,我们用剑和矛,被敌人用洋枪大炮给打死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山。我感到无比的气愤,皇上尊贵,是一条命,难道那些将士不是一条命?敌人用的是先进的武器,我们用的是比别人落后的武器,我们怎么能赢呢?

当我看到老百姓一个个被英法联军打死,一个个逃,可也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那些侵略者连孩子都不放过,统统杀死,而这时,皇上却在避暑山庄在那里避暑、玩乐、嬉戏,生活得开心。可他曾想到,这时他的子民正在被英法联军给杀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让老百姓成为牺牲品。可他曾想到过,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情景吗?

当我看到英法联军抢夺圆明园里的珍贵瓷器、珠宝玉器、经典书画,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灰烬。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对这群英法联军咬牙切齿!这群英法联军怎么那么贪婪,那么野蛮,他们不但杀我们中国人,还得寸进尺,烧了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圆明园!

当我看到这些英法联军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这些赃物,成功的卖出一件件抢来的赃物。我觉得他们怎么能那么厚颜无耻,那么卑鄙,光天化日之下抢我买东西卖,这是我们的财产,我们中国人的财产。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 篇5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艺术馆、博物馆由长春园、万春园、圆明园组成,所以又叫:圆明三园。他吸收了世界各大名胜的精华,用了三代人的世界才建成的宏伟建筑。但是,被英国法国两个强盗一把强烈有空。

圆明园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用大火烧为了灰烬,被英法联军烬,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雨果自己就是法国人,还在文章中怒斥英法联军,把英国和法国比作两个强盗,一个既然会把自己的国家比喻成强盗国家,这就因为英法联军做坏事做过头了。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却被侵略者的魔爪粉碎,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纪文库,一座历任惊叹的宏伟建筑,一座美丽无比的智慧结晶,就被一把连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变成了宇宙的尘埃……这也充分说明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当时中国人的无能、腐败才造成了这一国耻。不知道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战争中间的三十年努力发展,而还是这样无所事事,导致这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落后就要挨打的!这是中国的国耻、国耻、国耻!

圆明园流失海外的许多多文物,大多是第二次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对他们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回到母亲的怀抱。但是,他们一直要求中国用“购买”的方式买回被敌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

英法联军是可恶的,当年的清朝是腐败的!我们要记住这个伤痛,记住这个国耻,才可以发展更美好的明天。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2

打开灯,翻开课本,读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后,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这些东西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了。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地撬开中国的大门,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所以让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外国送给中国的洋枪竟被藏在圆明园的地下室里,却不拿去反击英法联军!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

当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大门,看见那些除了咸丰留下的几十个太监外,其他地方空无一人,那些人竟跟着咸丰逃到避暑山庄去了,而且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去反抗英法联军,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当时腐败的咸丰是多么脆弱!他们过着那种迷乱的生活,脑子也糊里糊涂的,吃了似的。英法联军不顾这些太监,在圆明园里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后来开始偷东西,当他们离开圆明园时竟放火焚烧了这座由两代人民的汗水和心血建起的世界文化财产,可惜啊!中华人民的汗水白费了,有些人为了建造圆明园而失去了生命!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就这样,在仅仅三天时间化为了灰烬!

古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地下室的洋枪没人去加工,显得落后,人们又过着那么糜烂的日子,就会挨打!现在全球都不和平,战争频发,我们中国应该觉醒,说不定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发生战争,应该努力发展经济、科技,不让外国人瞧不起!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就应该记住圆明园的毁灭,记住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记住那场战争,记住中国的一切耻辱,共同发展共同创新!别再让侵略者们“有机可乘”。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3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大炮轰鸣和燃烧着的熊熊烈火,被誉为人间仙境,繁花似锦,绿草丛生的圆明园瞬间化为灰烬。

从康熙开始,就已经拥有圆明园了。历代皇帝都不断对圆明园进行扩建和修饰,又经过雷氏家族和皇家画院的精心设计,多有楼房都是欧洲建筑风格,再加上伟大皇帝乾隆的精妙绝伦的想法,圆明园显得格外出类拔萃。园中心有个广场,12只生肖动物按次序排为两行。白天每隔一小时就有一只动物从嘴里喷出水,吐到中央的汉白玉石池子里,中午12点12只动物则一起喷水,水声哗哗啦啦的,从动物的嘴里喷出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显得气势非凡,宏伟壮观。坐在旁边,仿佛置身于一个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

除此以外,圆明园也有很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小城,买什么的也有,乾隆皇帝就装扮为平民,混在其中。有几个人专门充当小偷,偷一些价值连城的财物,如果被抓,就要被拷打一顿,不明真相的人一定以为是真的。

但对我们一直耿耿于怀的英国,法国,却越来越嫉妒我们现在的生活,于是动兵打中国。三年后,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口炮台,接着占领了天津,最后得寸进尺,攻进了北京。此时的咸丰皇帝像只受了惊的绵羊,毫无抵抗能力,竟带着一批文武大臣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直接向圆明园进兵。他们闯进后,立刻惊呆了。这么多的珍宝!于是,他们疯狂地抢夺起来。这帮家伙拿的拿,扛的扛,手脚都不够用了。他们的.衣袋就要撑破了,可还不满足。有的人把珍珠叼在嘴里,有的人把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当做包袱,对于那些拿不动的贵重物品,他们则发疯的连砍带砸,过够了瘾。

之后,为了不留他们抢劫的罪证,他们销毁了圆明园。但在避暑山庄,咸丰却尽情享乐,对北京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真是可恨!

看完了视频,我们深有感触。有人认为是咸丰的错,有人则认为是外国太坏。我认为都有错。如果清政府的军队很厉害,英法联军也攻不了城。英法也太坏,为什么要打我们呢?

但事到如今,历史也不会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保家卫国。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4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它建于1709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湖泊、山峦数百处。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清王朝祖祖代代150余年创建和经营的的一座皇家园林。与颐和园不相上下。

清王朝倾尽全国物资,集无数能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各种植物,集中西方特点,建成大型建筑145处,有无数的奇珍异宝。在这些建筑中除具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界人民誉为“万园之园”。

然而,在186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有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大树,都化为了灰烬。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每个军人进入圆明园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你太大而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法国作家雨果愤怒的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他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另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时,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上,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不让祖国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5

前几天,我怀着无比愤怒与惋惜的心情学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它主要讲的是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角,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的皇家园林,它不仅浓缩了各地风景名胜,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被可恶的侵略者——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了三天三夜,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我学完这篇课文后,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无限的惋惜。让我感到愤怒的是:英法联军太霸道、太贪婪了。“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是我们中国的土地,凭什么让外国人在这里为所欲为,横行霸道,那还不是因为当时中国弱小,无反击之力吗?而让我感到惋惜的是:圆明园中,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圆明园是我国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可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之瑰宝,建筑艺术之精华,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焚烧成了一片灰烬。他们烧毁的不只是圆明园,而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璀璨文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台软弱了,弱得简直不堪一击。

圆明园从“金碧辉煌”到“残垣断壁”,从“昔日的辉煌”到“今日的毁灭”,这一切不但是侵略者的罪恶,更是我们莫大的耻辱!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1931年9月至1938年10月,日军当时不断侵占我国土地,日军所至之处,血流成河,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富民强,祖国从背负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东亚病夫”,到现在巍然挺立在世界东方,乌云的散去预示祖国将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理,但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年人要把这个耻辱刻在心上,烙在脑里,以此为发奋图强的动力,才能迈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走向祖国美好的未来!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6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的是圆明园以前有多么的美丽,而在1860年10月6日,在圆明园中又上演了“火烧圆明园”。看完了这篇文章,我都觉得非常气愤,在这个周末,老师又布置了一项作业:看《火烧圆明园》。

这部电影是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故宫里,许多人都来庆祝六岁的小皇帝继承了皇位,而小皇帝不懂事,所以在他身后有一位慈禧在掌管国家大事。

然后就开始讲小皇帝长大后,慈禧是怎样与皇帝成妻,并且干预国政的。皇帝过的日子很富贵,每过几年就会让一些漂亮的女人参加选秀,慈禧就是其中一个。在选秀前,慈禧看到雕刻上都是龙在上,凤在下,想:以后我要让凤在上,龙在下。就因为她有这样的野心,她的梦想最终变成了事实。

慈禧通过智慧和野心,最后借助一位大臣的关系,变成了皇帝的妻子,最后,雕刻终于改变了。

可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太无能,社会太腐败,武器不先进,中国在英法联军的侵略下节节败退。最后,英法联军攻到了北京。

我看到,皇帝看到了各国发来的要求,什么分土地,给银子什么的,可皇帝却一一照办?看到这里,我心生怒火,难道中国有那么多人,还怕他们几千人吗?

最后,英法联军攻进圆明园时,皇帝竟然逃跑了!把安宁舒适给了皇帝,把敌人留给了老百姓!特别是看到敌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拍卖圆明园中的珍宝!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竟然几镑就卖掉了!,最后,大火还是笼罩了圆明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园林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火药是中国发明的,而外国人却造成了枪、炮!我们现在只有好好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让祖国更加强大!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7

小时侯,爸爸常对我说:“一百多年前,有一座旷世园林,圆明园》”现在,我有幸在语文书中进入了这座皇家园林。

读完这篇文章,感受就是两个字:愤怒。我之所以要愤怒,是因为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法联军的猖狂。我愤怒的是清朝皇帝的无能,只在的迷雾中寻求安慰;我愤怒的是清朝皇帝的愚笨,不以科学为先驱,改善自己那落后的武器;我愤怒的是清朝皇帝的昏庸,外面的战士在浴血奋战,自己却依然过着迷滥的生活,没有觉醒,不把洋枪大炮搬出来。我还愤怒的是英法联军的猖狂,在圆明园内任意抢劫,随意破坏;我还愤怒的是英法联军的心,他们难道一点也不知道着些被破坏的是多么珍贵的历史文物吗?我有太多太多的愤怒还没有抒发出来。英法联军他们这群连猪狗都不如的混蛋,他们烧掉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座圆明园吗?他们烧掉的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烧掉的是两代人辛勤劳动的汗水!而这些在三天三夜之间就没有了,没有了,全部没有了!

一座有100多组景观,近1000座宫殿的皇家园林在大火的焚烧下化成了灰烬。为什么?因为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英法联军装备着先进的来复枪和连发枪,而清军的武器依然是弓箭和腰刀,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原始了,连招架之力都没有。可以说这是两个世纪前横扫欧洲的骑兵们最后的挽歌。

想想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是个强国,但仍有许多国家正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果我们贪生怕死,不团结,那么中国迟早要灭亡的。要想不败,就得让科技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中国人还要视死如归,要团结。

圆明园虽然毁灭了,但爱国之心永远不会毁灭。如果每个人都能为祖国作出贡献,那中国才会变成真正的强国。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8

今天语文课,老师给我们上了新课《圆明园的毁灭》。读完课文,我百感交集。

圆明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皇家御苑。它无论是在建筑史,文学史,艺术史上,都堪称是世界上的一座丰碑。当我读到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全中国各地的美景都浓缩在这个园中,皇帝不出园门就能领略各地风光美景,我不禁羡慕皇帝,做皇帝多好啊。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穿着龙袍,在园中悠闲的漫步,身后还跟着一大群的宫女仆人,这个美呀,这个爽呀……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老师的朗读又把我拉回到课文中。收藏的文物从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到清朝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所以圆明园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为我们的祖先有这么多的财富和文化感到骄傲。它不愧为我们国家甚至是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但,天有不测风云,灿烂星光也有损落的一刻。1860年10月6日,我们永远无法忘记这一个让国人耻辱和愤怒的日子。这一天,英法联军的侵入,对圆明园抢夺财物,任意破坏,毁掉。在那一把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圆明园毁于灰烬。读到这里,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心在颤抖,我的满腔怒火燃烧了我的胸膛。这一把大火,烧毁了圆明园的辉煌;这一把大火,烧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一把大火,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耻辱!大火烧了三天,终于熄灭,烟云笼罩了整个京城,笼罩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荒野的风在呜咽,诉说着这段古老悲惨的故事。

我们要记住这用血和泪换来的教训:贫穷就要受到压迫,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我们已不怕外来的侵略,历史的悲剧不会再重演。更可喜的是,当年被掠夺的文物有部分被我们国家和海外人士通过拍卖买回,让宝物回归祖国。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一颗东方的明珠镶嵌在世界文明的最高处,光芒四射!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1.火烧圆明园

2.火烧圆明园读后感范文

3.火烧圆明园优秀学生读后感

4.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5.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400字

6.《火烧圆明园》读后感范文

7.火烧圆明园读后感作文

8.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作文

上一篇:河南省“雨露计划”实施对象下一篇:万圣节幼儿园欢庆活动通知